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4《母鸡》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03-02 21:4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4《母鸡》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4《母鸡》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14母鸡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学情分析】

《母鸡》内容浅显易懂,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母鸡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动物,学生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且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阅读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各抒己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

3.比较本文与《猫》在表达上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容易读错的字,如,“忠”读翘舌音,“绩”读第四声,“警”读后鼻音。“孵、毒、戒”三个字要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还要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

3.表达运用

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善于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学习字词

1.导入新课。

(1)师引导:谁见过母鸡?谁见过下蛋后叫个不停的母鸡?虽然你们认为它很烦人,但是这只是母鸡的一个方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2)板书课题:母鸡。

(3)齐读课题。

2.简要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师引导:同学们在课下已经认真地预习了这篇课文。学习课文前,先读读这几个字,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认识多音字“恶”。(出示课件)

(5)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读;生齐读。

②师引导交流: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③生自由交流;师点拨。

a.字源识记“毒”字。

课件出示:,毒,会意字。本义是有毒的草在野地里到处生长,后引申为有毒的物质。

b.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讨=讠+寸;忠=中+心;掘=扌+屈;歪=不+正。

c.换偏旁识字:厌—伏。

④指导书写。

孵:笔画较多,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边看边书空。

戒:“戈”从上、右包围“”,不要漏写一撇。

(6)课件出示词语。

①生齐读;师指名读。

②师指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指导学习生字新词时,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自主记忆,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好习惯。对于难写的字,要重点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准确识记。

板块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师引导: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篇课文的生字和词语,现在请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轻声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课文写出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找出反映这两种态度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2)生轻声读课文。

(3)师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4)师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不同的情感。(全班齐读)

(5)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示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2.理清文章条理。

(1)生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2)师指名交流。

示例:第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3.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熟了课文,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是对同一只母鸡,作者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

2.比较本文与《猫》在表达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师引导:同学们,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性格古怪又淘气可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看母鸡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

(2)板书课题:母鸡。(课件出示母鸡的图片)

2.师引导生用喜欢的词来夸夸它。

3.师小结:在老舍先生笔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文章,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文章,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前后联系读课文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

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研读第1~3自然段。

(1)师引导: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生动,很容易读懂。首先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1~3自然段,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2)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

(3)(出示课件)生交流。

课件出示:

因为母鸡(),所以“我”讨厌母鸡。

(4)师提示:可以是书上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后概括的语句。

师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内容。

①因为母鸡嘎嘎乱叫且没完没了,有时候还无病呻吟,所以“我”讨厌母鸡。

a.师: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有这种感觉?(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b.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引导:从哪个词语最能看出母鸡喜欢“无病呻吟”?(预设:如怨如诉)

c.师: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再读)

d.师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生齐读,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e.师小结: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所以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生继续交流)

因为母鸡欺软怕硬,所以“我”讨厌母鸡。(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a.师点拨: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会欺负其他母鸡。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b.示例:母鸡欺软怕硬、心狠手辣或暗箭伤人。

c.师小结: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这也是作者讨厌它的原因之一。

因为母鸡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a.师引导:“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一句多么夸张,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它的讨厌。

b.比较不同。

师引导:同样写叫声,作者在《猫》这一课中,却是这样描写的。(出示课件)

师指名读,相机引导: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预设:喜爱)再读,读出喜爱之情。(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母鸡:

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l

猫: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读出不同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生齐读。

2.研读第4~10自然段。

(1)师引导:一只如此令人讨厌的母鸡,为什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话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原因,比比看谁先找到?找到后在相应的地方画上线。

(2)生自由读后,师指名交流汇报。(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师指导: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

(4)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找出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5)生反馈、交流。师重点引导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①体会“负责”。(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a.母鸡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诉所有人什么呢?

b.母鸡为什么要预备作战?它为什么还要到处看看?

c.母鸡的一举一动,让你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相机板书:负责)读出它的负责。

d.看到一只这么负责的母鸡,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②体会“慈爱”。(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师引导理解:

a.母鸡为什么要先啄一啄,又为什么要放下呢?

b.母鸡为什么消瘦了?

c.母鸡为了儿女,宁愿自己挨饿,这很明显地让我们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板书:慈爱)

d.身边有一只那么慈爱的母鸡,你们还会讨厌它吗?(预设:不会)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③体会“勇敢”。(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师引导理解:

a.为什么大公鸡会怕母鸡?

b.哪些具体的词句最能体现母鸡的勇敢?

c.“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一句中,“顶”是什么意思?母鸡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后,首先就把它吃掉吗?

d.母鸡每一次放声啼叫、每一次出击都是为了儿女,你们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相机板书:勇敢)

e.身边有一只如此勇敢的母鸡,你还会讨厌它吗?(预设:不会)所以作者要大声告诉所有人“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④体会“辛苦”。(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师引导理解:

a.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母鸡的辛苦?(预设:多少次)

b.母鸡为什么一天要教鸡雏们这么多次?它累不累?

c.它为了儿女,任劳任怨,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相机板书:辛苦)带着这种感受,请同学们比赛朗读。

d.看到如此辛苦的母鸡,你还忍心讨厌它吗?(预设:不忍心)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生齐读)

3.比较句子,体会情感。

(1)比较句子。(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你认为哪句话更好,为什么?

l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l

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2)师指名交流。(示例:第一句好。因为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鸡,还带有对母鸡的崇敬)(板书:喜爱、崇敬)

(3)师指导男、女生轮流朗读,读出崇敬之情。

4.师小结:是啊,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就是有了一群儿女的母鸡的优秀品质。因此,在课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生齐读。

(2)师引导:此时此刻,你还认为作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

(3)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答案。(板书:赞美母亲,歌颂母爱)

【设计意图】此板块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自己读懂课文,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整个过程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以读解文,在读中表达情感,突破重难点。

板块三

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师引导: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提起母亲,说到母爱,你会想起什么?

2.示例:想起了妈妈为我做的令我感动的事……

3.激情总结。(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是啊,天下所有的母亲为了儿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当灾难来临时,她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儿女活的希望,如果一定要给母亲下一个定义的话,我想你们一定会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4.师有感情地引读,生跟读。

【设计意图】抓住中心句“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感受,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同时,结合歌颂母爱的歌曲、诗句、故事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实现了课内外的迁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老舍写的另一篇佳作。由于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教学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

1.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主要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反复诵读相关语句,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2.前后联系,感悟写法。

将前后课文联系起来教学,感受老舍先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如将描写母鸡叫的句子,与《猫》中相关句子进行比较,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同样是写叫声,表达的情感是完全不相同的。

3.延伸拓展,突出主题。

类文链接在课堂结束时,围绕“母爱”这一主题,创设情境,播放歌颂母爱的歌曲,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母爱的理解。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得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下载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4《母鸡》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4《母鸡》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母鸡教学反思

    四年级母鸡教学反思 四年级母鸡教学反思1 9月25日,济源市全体青年语文教师进行了培训,本来以为这只是像以往培训一样,走马观花。到了现场才得知需要现场抽签进行同课异构。最终......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汇总1古诗二首本课两首古诗虽然作者不同,写作朝代与写作方式不同,但其主题却是一致的,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在教学《古诗二首》时,我抓住“春”这一主......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4单元 14母鸡-人教部编版

    母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的体现,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2.由课文中母鸡负责、慈爱、......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1 观潮》优质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1)观潮《观潮》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6《田忌赛马》优质课教学精彩片段

    16.《田忌赛马》优质课【教学片段】——评价人物师:学习了课文,你都结识了哪些人物?生:田忌、齐威王、孙膑。师:通过学习,田忌、齐威王、孙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定也给同学们留......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反思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以“天下奇观”为线索,并围绕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

    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吗 一、教学目标要求: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识字1春夏秋冬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