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美林小学
2021-2022学年度趣味科学社团课教学计划
授 课 教 师 :权 佩
社 团 地 点 :四楼教室
日 期 :2021 年 9 月
科学小实验社团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本学年的教育工作,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普及课外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形成爱动手、知文化、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成立小实验社团小组,本小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学兴趣和素养为根本,使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科学的世界,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知识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技能、动手操作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了解事物的发展历史及来源、实验过程中鼓励团队合作、课后以多种类型进行分享。
3.努力构建良好的教学知识体系,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具体措施
1.结合社团班级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充分进行科学知识的深度挖掘,引导学生自己多方面了解实验器材及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收获。
3.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但在课堂教学,而要让学生在课后、在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将科学知识从课堂延伸扩展到课外,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4.每一次课堂确定相应的主题及实操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好课前教具及实验器材准备,特别注重学生实验步骤和方案的设计,大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5.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多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教具的准备,选取最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果。
四、内容形式
社团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所代替不了的,它可以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又可以完全脱离课堂教学,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也可以进行一些课本学不到的东西。社团活动的形式机动灵活、多种多样。要注意“点”和“面”结合,也就是要把群众性活动和个别性活动结合起来。
(一)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加大传统文化推进力度,以更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热爱传统文化,让“非遗”与“教学”更好地融合,让孩子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之美。
(二)科技制作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小制作。学生在设计制作中,不仅可以学习巩固科学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制作中的困难磨练学生意志,成功地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手工体验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正是对学生的两个基本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培养新型人才,改善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切身体验科学带来的魅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五、计划安排
上课安排 | 上课内容 | 所属类别 | 课时安排 |
第1次 | 石磨磨豆 | 非遗文化 | |
第2次 | 古法造纸术 | 非遗文化 | |
第3次 | 活字印刷 | 非遗文化 | |
第4次 | 手翻花 | 非遗文化 | |
第5次 | 植物拓染书签 | 科技制作 | |
第6次 | 水拓画 | 科技制作 | |
第7次 | 多角纸盘相片 | 科技制作 | |
第8次 | 中国风剪纸 | 科技制作 | |
第9次 | 手工香皂 | 手工体验 | |
第10次 | 手工制冰 | 手工体验 | |
上课安排 | 上课内容 | 所属类别 | 课时安排 |
第11次 | 油纸伞制作 | 非遗文化 | |
第12次 | 手工扎染 | 非遗文化 | |
第13次 | 沙画体验 | 手工体验 | |
第14次 | 陶泥体验 | 手工体验 | |
第15次 | 软木画 | 手工体验 | |
第16次 | 水中开花 | 手工体验 | |
第17次 | 绒花发饰 | 非遗文化 | |
第18次 | 手工织布 | 非遗文化 | |
第19次 | 皮影戏 | 非遗文化 | |
第20次 | 当醋撞上苏打 | 科技制作 |
通过本学年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转变思维方式,让学生爱上科学、爱上生活,学会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