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检索知识信息、进行文字书写和图文编排、进行绘图并处理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和数据信息的强大工具,能极大提高信息检索、文字处理、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学习运用计算机工作,是当代社会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量大,目标要求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如可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等。“讨论研究法”的运用能激起同学们对问题的争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比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一节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我为了发现学生特长爱好,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
自我,教学中,每学期我选择十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争论的气氛,将问题解决好。当然这种“学生试讲法”在一开始时教师要多指导,可提前将任务布置给一部分学生,以避免失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此种教学法时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时总结其学习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保证由学生做主角的“戏”演成功。实践证明,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发挥辅助教学软件的作用,补充教学环节的不足 学生学的知识应该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可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目前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好这些辅助软件的作用,切不可为了省事而完全让学生自学。因为这些软件内容单
一、简单且往往和教材内容不一致,如果完全按照辅助软件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可能就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
4、缩短理论课讲授时间,强化上机训练
上机操作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切不可忽视。为强化这一环节,在理论课讲授时尽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以缩短授课学时、增加上机训练时间。上机时除加强辅导外,每次上机,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有严格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每次上机都要写好一个上机计划,上机计划要具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那种上机就是“玩”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每次上机操
作,使每次上机都会感觉到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相继建立,为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具有一定水平的中职毕业生提供了硬件的保证。这几年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索,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教学质量上去了。总之,教学中,我认为应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对知识的准确理解,既要明白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这样,还要明确如何做,怎样学,有啥用;二是对学生能力的准确认识,既要明确能力具体分解为哪些,还要明确什么能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同时还要明确如何评价学生能力。三是培养怎样的学习品质、态度、情感以及思维方法。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技巧、方法,而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在心理上猎奇、思想上向恶、行动上造假,最后危害社会。要知道,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利用计算机损害个人事小,危害他人和国家事大。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良好心理、良好品德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培养。
计算机组 钟鸣
2008年6月
与
俱 进
——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
机 电 部 王 志 波 时
第二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检索知识信息、进行文字书写和图文编排、进行绘图并处理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和数据信息的强大工具,能极大提高信息检索、文字处理、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学习运用计算机工作,是当代社会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量大,目标要求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如可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等。“讨论研究法”的运用能激起同学们对问题的争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比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一节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我为了发现学生特长爱好,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自我,教学中,每学期我选择十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争论的气氛,将问题解决好。当然这种“学生试讲法”在一开始时教师要多指导,可提前将任务布置给一部分学生,以避免失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此种教学法时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时总结其学习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保证由学生做主角的“戏”演成功。实践证明,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发挥辅助教学软件的作用,补充教学环节的不足,学生学的知识应该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可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目前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好这些辅助软件的作用,切不可为了省事而完全让学生自学。因为这些软件内容单
一、简单且往往和教材内容不一致,如果完全按照辅助软件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可能就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
4、缩短理论课讲授时间,强化上机训练,上机操作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切不可忽视。为强化这一环节,在理论课讲授时尽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以缩短授课学时、增加上机训练时间。上机时除加强辅导外,每次上机,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有严格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每次上机都要写好一个上机计划,上机计划要具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那种上机就是“玩”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每次上机操作,使每次上机都会感觉到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相继建立,为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具有一定水平的中职毕业生提供了硬件的保证。这几年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索,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教学质量上去了。
总之,教学中,我认为应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对知识的准确理解,既要明白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这样,还要明确如何做,怎样学,有啥用;二是对学生能力的准确认识,既要明确能力具体分解为哪些,还要明确什么能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同时还要明确如何评价学生能力。三是培养怎样的学习品质、态度、情感以及思维方法。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技巧、方法,而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在心理上猎奇、思想上向恶、行动上造假,最后危害社会。要知道,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利用计算机损害个人事小,危害他人和国家事大。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良好心理、良好品德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培养。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学习环境:电脑室,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进行的项目—反思的过程,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项目、反思来获得学习的。3.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利用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对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的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项目学习中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小组学习并适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完成的。因此,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适当的问题或情景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互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更注重团队的合作能力,所以项目学习教学设计要强调团队合作,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既能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最终获得全方位的发展。6.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项目学习是就特定的问题,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展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交往中的情感因素,设法营造融洽、平等、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项目热情。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互敬互爱,通过项目学习过程,加深彼此的情感,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营造融洽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并分析项目
这是项目学习课堂实施过程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项目学习循环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也是项目学习的一个特点。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又是一门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课程,所以,在提出问题时,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创设学习情境,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项目学习中。
2、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项目学习过程的基本单位,组建学习小组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整个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行动学习循环阶段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学习小组的组建对项目学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习小组的组建本着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既要考虑到小组的整体水平、小组成员的和谐共处,还要顾及到小组成员个人的发展,每组成员以5-7人为宜。所以,在组建学习小组阶段,教师就要以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为依据,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组建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核心阶段,也是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区别于分组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其他教学模式的重点阶段。项目学习由制定小组项目方案、实施小组项目方案、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以及评估改进(反思)四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循环的次数要由问题的解决情况来决定,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就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就只需一次循环即可;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并进行第二次循环,依此类推,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在整个项目学习阶段,教师作为辅导者要参与到项目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在学生遇到普遍性问题时给予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即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1).制定小组项目方案
在明确学习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后,小组成员便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详细分析学习问题,研究并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详细分工。小组项目方案要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学习目标等。通过制定小组项目方案的过程,可以促进小组成员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帮助小组成员获得新的认知,为下一步的项目奠定相应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小组的项目方案,如果学生的解决方案存在较大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并与学生一起研究新的学习方案。当然,我们也不倡导教师提供给学生完全适当的项目方案,我们还是希望项目方案存在适当的问题,希望学生通过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收获。(2).实施小组项目方案
实施小组项目方案实际上属于实践阶段,即学生将小组项目方案付诸于项目的过程。由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因此,在实施小组项目方案时,重点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操作技能与学习经验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知识、技能的储备)与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共同研究),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各项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最好的教师就是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在实施小组项目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体验进行概括、判断,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并逐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获得了新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可以在学生的内心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
在小组项目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适当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但不支持教师一一讲解,而是希望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学习思路和方法,最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项目、研究来解决问题。(3).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 在学生基本完成第一次的项目方案时,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情况或相关作品,并对本小组的研究思路进行简要阐述。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达到小组间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案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同时让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感觉,这样既注重了问题的解决,也强调了学生个人的发展,体现了项目学习的特性。(4).反思与改进
评估改进与反思是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学生可以从经验中获得学习,但如果不经过对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只是简单地积累经验,则并不能保证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学生要对各小组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结合评价情况,反思自己的本阶段的研究过程,对从共享的经验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化、内化和组合,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结构化,最终找出本小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急待解决的新的问题,以便制定新的小组项目方案,获得更多的、新的学习。在评估改进与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给予各个小组较多的肯定评价和适当的改进意见,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4、展示作品及交流
此处的总结反思阶段不同于项目学习阶段的评估改进(反思)环节,它是对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总结反思,是对问题解决结果的反思,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先由学生总结小组的项目过程,谈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收获,然后由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包括总结小组的学习情况、合作情况、问题的解决情况等,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对解决问题所需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强调、点拨,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5、形成评价
形成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仅凭一张试卷简单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本着新课改所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要突出评价的激励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总之,评价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利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极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进而让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评价方式更要多样、灵活。要利用知识性评价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活动或完成任务过程中知道了什么、能够做什么,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利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和态度的变化,并将评价与教学结果、课程内容整合到一起。当然这些评价既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或常规标准评价等。
第三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1
本学期计算机教研组教学工作在保持与上学期工作的衔接的基础上,参照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以及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就业导向,以面向社会、面向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初、中级技术工作人员为目标,以强化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对计算机专业进行行业市场调查,使教学与社会岗位具有更强的衔接性,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计算机专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二、基本思路
根据组内每位成员自我发展需求拟定发展计划并做好阶段性记录,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行业接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让学生从理论课中再次进行解放,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所有实践课程,从难度与深度上进行重新定义,重新拟定更加符合学生动手训练的科目,突出本专业特点。
三、主要工作
1、对计算机信息学技术,该课程作为文化课来说,完成与各专业的整合,体现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作用,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形成对各专业学生不同且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
2、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专业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3、形成一个有规律、有效的技能训练团队。组织一次计算机技能大赛,在以前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形成每学期进行一次,每项得奖学生作为市级竞赛的后备力量,通过这种技能训练形式,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模式,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可以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通过部分学生的能力展示,使社会对本校本专业认识有所提升,形成较好的`出口。
4、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功能,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健全学生的网络道德。
5、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完善机房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使用制度,合理、有效利用机房资源,形成有规律性机房管理。
6、认真完成各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以及与其他处室的协作工作。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2
中职的计算机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们能胜任办公自动化在生活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
3) 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 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职一(四)班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第三章 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章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Win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3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检索知识信息、进行文字书写和图文编排、进行绘图并处理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和数据信息的强大工具,能极大提高信息检索、文字处理、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学习运用计算机工作,是当代社会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量大,目标要求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1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检索知识信息、进行文字书写和图文编排、进行绘图并处理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和数据信息的强大工具,能极大提高信息检索、文字处理、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学习运用计算机工作,是当代社会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量大,目标要求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2
中职的计算机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们能胜任办公自动化在生活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
3) 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 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职一(四)班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第三章 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章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Win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3
本学期计算机教研组教学工作在保持与上学期工作的衔接的基础上,参照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以及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就业导向,以面向社会、面向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初、中级技术工作人员为目标,以强化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对计算机专业进行行业市场调查,使教学与社会岗位具有更强的衔接性,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计算机专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二、基本思路
根据组内每位成员自我发展需求拟定发展计划并做好阶段性记录,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行业接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让学生从理论课中再次进行解放,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所有实践课程,从难度与深度上进行重新定义,重新拟定更加符合学生动手训练的科目,突出本专业特点。
三、主要工作
1、对计算机信息学技术,该课程作为文化课来说,完成与各专业的整合,体现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作用,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形成对各专业学生不同且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
2、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专业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3、形成一个有规律、有效的技能训练团队。组织一次计算机技能大赛,在以前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形成每学期进行一次,每项得奖学生作为市级竞赛的后备力量,通过这种技能训练形式,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模式,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可以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通过部分学生的能力展示,使社会对本校本专业认识有所提升,形成较好的出口。
4、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功能,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健全学生的网络道德。
5、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完善机房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使用制度,合理、有效利用机房资源,形成有规律性机房管理。
6、认真完成各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以及与其他处室的协作工作。
第五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1
一、课程名称,学时,适用专业
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2、作者:尹晓勇
3、学时数:46(理论教学30,实践教学16)
4、适用专业:中职计算机专业
5、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的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网络技术不仅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其它相关专业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windowsnt网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共分九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包括internet网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第二章介绍数据通信基础;
第三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tcp/ip协议;
第四章介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第五章介绍网络安全和管理的概念,
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windowsnt网络的使用和管理;
第八章介绍最新的windows20xx的特性和升级方法;
第九章安排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指导。
本书既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新技术,内容简要实用,通俗易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对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通讯技术以及网络应用技术有整体的了解,特别是internet、典型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方式。
(三)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最好具备计算机硬件、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
(四)本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念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功能与服务
第三节网络的结构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五节internet网络简介
[重点]资源的共享,计算机网络概念,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局域网络拓朴结构。
[难点]网络概念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数据传输方式
第三节数据交换技术
第四节系统连接方式
第五节数据传输设备
第六节通信控制
[重点]数字信道的特性,数字调制技术,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差错控制。
[难点]数据编码,多路复用技术。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节网络结构的分层
第二节物理层
[重点]分层的原理,osi分层体系结构,七层功能概述;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数据链路层
[重点]流量控制,差错控制,hdlc协议;
[难点]差错控制;
第四节网络层
[重点]数据报和虚电路,路由选择,交通控制;
[难点]路由选择算法,数据报和虚电路;
第五节传送层及其他高层
第六节tcp/ip协议
[重点]传输协议,tcp和udp;
[难点]传输协议的实现机制;
第七节网络的互连
[重点]局域网的互连,广域网互连。
[难点]生层树网桥,无连接的网际互连。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2
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
(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
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
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进行的项目—反思的过程,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项目、反思来获得学习的。
3.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利用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对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的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项目学习中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小组学习并适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完成的。因此,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适当的问题或情景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互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更注重团队的合作能力,所以项目学习教学设计要强调团队合作,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既能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最终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6.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项目学习是就特定的问题,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展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交往中的情感因素,设法营造融洽、平等、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项目热情。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互敬互爱,通过项目学习过程,加深彼此的情感,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营造融洽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并分析项目
这是项目学习课堂实施过程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项目学习循环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也是项目学习的一个特点。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又是一门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课程,所以,在提出问题时,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创设学习情境,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项目学习中。
2、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项目学习过程的基本单位,组建学习小组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整个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行动学习循环阶段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学习小组的组建对项目学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学习小组的组建本着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既要考虑到小组的.整体水平、小组成员的和谐共处,还要顾及到小组成员个人的发展,每组成员以5-7人为宜。所以,在组建学习小组阶段,教师就要以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为依据,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组建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核心阶段,也是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区别于分组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其他教学模式的重点阶段。项目学习由制定小组项目方案、实施小组项目方案、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以及评估改进(反思)四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循环的次数要由问题的解决情况来决定,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就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就只需一次循环即可;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并进行第二次循环,依此类推,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在整个项目学习阶段,教师作为辅导者要参与到项目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在学生遇到普遍性问题时给予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即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1).制定小组项目方案
在明确学习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后,小组成员便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详细分析学习问题,研究并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详细分工。小组项目方案要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学习目标等。 通过制定小组项目方案的过程,可以促进小组成员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帮助小组成员获得新的认知,为下一步的项目奠定相应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小组的项目方案,如果学生的解决方案存在较大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并与学生一起研究新的学习方案。当然,我们也不倡导教师提供给学生完全适当的项目方案,我们还是希望项目方案存在适当的问题,希望学生通过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收获。
(2).实施小组项目方案
实施小组项目方案实际上属于实践阶段,即学生将小组项目方案付诸于项目的过程。由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因此,在实施小组项目方案时,重点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操作技能与学习经验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知识、技能的储备)与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共同研究),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各项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最好的教师就是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在实施小组项目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体验进行概括、判断,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并逐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获得了新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可以在学生的内心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
在小组项目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适当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但不支持教师一一讲解,而是希望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学习思路和方法,最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项目、研究来解决问题。
(3).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 在学生基本完成第一次的项目方案时,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情况或相关作品,并对本小组的研究思路进行简要阐述。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达到小组间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案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同时让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感觉,这样既注重了问题的解决,也强调了学生个人的发展,体现了项目学习的特性。
(4).反思与改进
评估改进与反思是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学生可以从经验中获得学习,但如果不经过对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只是简单地积累经验,则并不能保证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 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学生要对各小组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结合评价情况,反思自己的本阶段的研究过程,对从共享的经验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化、内化和组合,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结构化,最终找出本小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急待解决的新的问题,以便制定新的小组项目方案,获得更多的、新的学习。 在评估改进与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给予各个小组较多的肯定评价和适当的改进意见,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4、展示作品及交流
此处的总结反思阶段不同于项目学习阶段的评估改进(反思)环节,它是对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总结反思,是对问题解决结果的反思,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先由学生总结小组的项目过程,谈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收获,然后由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包括总结小组的学习情况、合作情况、问题的解决情况等,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对解决问题所需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强调、点拨,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5、形成评价
形成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仅凭一张试卷简单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本着新课改所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要突出评价的激励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
总之,评价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利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极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进而让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评价方式更要多样、灵活。要利用知识性评价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活动或完成任务过程中知道了什么、能够做什么,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利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和态度的变化,并将评价与教学结果、课程内容整合到一起。当然这些评价既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或常规标准评价等。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3
中职的计算机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们能胜任办公自动化在生活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
3) 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 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职一(四)班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第三章 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章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Win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4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检索知识信息、进行文字书写和图文编排、进行绘图并处理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和数据信息的强大工具,能极大提高信息检索、文字处理、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学习运用计算机工作,是当代社会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量大,目标要求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如可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等。“讨论研究法”的运用能激起同学们对问题的争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比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一节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我为了发现学生特长爱好,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自我,教学中,每学期我选择十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争论的气氛,将问题解决好。当然这种“学生试讲法”在一开始时教师要多指导,可提前将任务布置给一部分学生,以避免失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此种教学法时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时总结其学习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保证由学生做主角的“戏”演成功。实践证明,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发挥辅助教学软件的作用,补充教学环节的不足,学生学的知识应该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可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5
第四章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教学内容:
1、word入门
2、格式化文档
3、设置页面与输出打印
4、制作word表格
5、图文表混合排版
教学要求:
1、了解 word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 word 文档基本操作、编辑、格式化。
3、能熟练地应用 word的表格功能进行表格的创建、编辑、调整、修饰、计算和排版。
4、能熟练地应用 word图形功能,进行图形的插入和绘制,能熟练地插入艺术字。
5、能掌握 word其它功能,如插入艺术字、页面设置、打印文档、使用公式编辑器
第五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教学内容:
1、excel入门
2、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3、格式化电子表格
4、计算与数据处理
5、制作数据图表
6、打印工作表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 excel的基本操作。
2、学会建立与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方法。
3、能对工作表进行简单编辑、格式化。
4、能用excel的公式与函数进行常用的运算。
5、了解数据库管理方法。
6、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
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
1、获取多媒体素材
2、处理图像
3、处理音频与视频
教学要求:
1、掌握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
2、了解并使用acdsee 10版本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熟悉会声会影的操作界面、常用功能及特点
4、编辑整合不同素材,添加效果,完成方案
第七章 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教学内容:
1、powerpoint入门
2、修饰演示文稿
3、编辑演示文稿对象
4、播放演示文稿 教学要求:
1、掌握powerpoint编辑区的'组成,各窗格的功能
2、会对powerpoint背景进行修饰
3、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的操作
4、学会在播放powerpoint时切换到其他幻灯片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6
本学期计算机教研组教学工作在保持与上学期工作的衔接的基础上,参照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以及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就业导向,以面向社会、面向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初、中级技术工作人员为目标,以强化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对计算机专业进行行业市场调查,使教学与社会岗位具有更强的衔接性,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计算机专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二、基本思路
根据组内每位成员自我发展需求拟定发展计划并做好阶段性记录,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行业接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让学生从理论课中再次进行解放,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所有实践课程,从难度与深度上进行重新定义,重新拟定更加符合学生动手训练的科目,突出本专业特点。
三、主要工作
1、对计算机信息学技术,该课程作为文化课来说,完成与各专业的整合,体现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作用,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形成对各专业学生不同且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
2、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专业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3、形成一个有规律、有效的技能训练团队。组织一次计算机技能大赛,在以前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形成每学期进行一次,每项得奖学生作为市级竞赛的后备力量,通过这种技能训练形式,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模式,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可以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通过部分学生的能力展示,使社会对本校本专业认识有所提升,形成较好的出口。
4、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功能,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健全学生的网络道德。
5、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完善机房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使用制度,合理、有效利用机房资源,形成有规律性机房管理。
6、认真完成各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以及与其他处室的协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