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大全五篇)

时间:2020-08-10 02:4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比如,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活动的教学不能称其为测量的教学。基于这种考虑,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许多活动,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是以活动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认识中测量课本,分米的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的活动感受1千米等等。

无论是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还是质量单位吨,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在编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许多内容的编排中,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比如,在吨的认识中,创设动物过桥的情境,提出的问题是“能同时过桥吗?”,将“限重1吨”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以确定情境的主题。

生活中,在测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先做一个恰当的判断,以确定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从这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难点:

1、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

2、1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

突破方法: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3、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1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

4、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能用毫米作单位估计、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用毫米作单位画线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直尺、一元硬币、大头针、铅笔芯、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两条同样长的垂直相交的线段

让学生猜一猜:图中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确定吗?(学生:用尺量)

2、师:老师这儿有两把尺,你量量看。

教师提供自制小尺:一把是一格1分米的,一把是一格1厘米的指名学生到前面用教师提供的尺分别量两条线段

师:量得准吗?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学生:用我们自己的尺量)

(依据新课程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来设计这一环节。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细化测量单位的要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3、师:请你把自己的尺拿上来量一量,是()厘米带()小格。

指名到前面量,并报出测量结果:都是9厘米带3小格

师阐述:原来两条线段一样长。这说明光靠眼睛看是不行的,还要动手量一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知1毫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尺作用真大。观察自己的直尺,它和老师的两把尺有什么不同?

全班讨论交流:老师的尺格子很大,而我们的尺有很多的小格子,能量得很准。

师:直尺上每1厘米之间都有很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板书:1毫米)指名到投影仪下找一找1毫米,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尺上也找一找。(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1毫米)

师: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学生自由说1毫米的特点)

2、探索1厘米=10毫米

(1)演示课件,让学生在截取的1厘米上找找1毫米,数一数1厘米中有()个小格也就是()毫米。指名学生到电脑上找一找,数一数

(2)请学生任意选直尺上的相邻的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一数有几毫米,可以用笔尖指着数。(学生自由数)

集体交流,根据交流发现规律。

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厘米中有10毫米)

课件出示:1厘米=10毫米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告诉同桌。

3、找一找,画一画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到20毫米吗?指名到前面找一找

师:你还能在哪儿找到20毫米?

学生在尺上找出不同区域的20毫米,如4厘米到6厘米,8厘米到10厘米。

师:你能找到40毫米吗?指名上前找

师:很好!你能画一条40毫米的线段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画,其余同学观察画法

师:请同学们画一条33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画好后,互相检查,选几个画得比较规范的进行展览。

4、量一量,读一读

(1)课件出示回形针图片,师:你能读出回形针的长是多少毫米吗?

生:27毫米

师:你是怎么看出尺上是27毫米的?

生:是2厘米带7小格

(2)课件出示铁钉图,师:你能读出铁钉的长是多少毫米吗?

生:39毫米

师:你是怎么看出尺上是39毫米的?

生:是3厘米带9小格

师:你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0毫米少了1格就是39毫米

师:你的观察方法真独特,值得我们学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每条边的长度。集体交流,指名到前面量

2、估一估

师: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拇指宽多少毫米。

学生大胆估计后,指名到前面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3、两人合作测量信封中的物品(大头针、铅笔芯、一元硬币),并填写资料卡

(1)先估计每一个要测量的数据,并填在表中

(3)然后两人合作测量,完成数据表

估一估量一量

数学书的厚度()毫米()毫米

大头针的长度()毫米()毫米

铅笔芯的长度()毫米()毫米

一元硬币的厚度()毫米()毫米

集体交流后,提问:一元硬币的厚度你是怎么量的?(学生到投影仪下汇报测量方法并演示)

4、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题目:

(1)小鸣的身高是12米。

(2)豆豆的铅笔长16毫米。

(3)毛毛一下子能跳14厘米。

(4)欢欢的牙刷长15分米。

(5)匆匆数学本上的日期格长4厘米。

(6)我们的新教学大楼高11分米。

指名口答,改正题目中不恰当的长度单位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有哪些收获,你能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本领吗?

2、测量生活中的小物体并以毫米为单位记录下数据。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测量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介绍

一、教学内容

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

2.质量单位: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

(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

(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

(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2页的测量活动和第5页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

四、具体编排

(一)毫米、分米的认识

1.例1(毫米的认识)

(1)学生先估测教科书的长、宽、厚,估测时学生都是以学过的“厘米”为单位。

(2)实际测量时,教科书的长仍是整厘米,宽不能用整厘米表示,学生用两种方式描述:比14厘米多8小格,比15厘米少2小格。此时学生还不知道“毫米”的概念,只要说出多几小格或少几小格就可以。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不到1厘米,也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3)此时,小精灵提出问题“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自然地引出产生“毫米”的必要性。

(4)通过让学生数刻度尺上1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直接给出“毫米”的概念(通过观察刻度尺,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和“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5)“毫米”表象的巩固:1分硬币的厚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如储蓄卡的厚度、IP、IC卡的厚度。)

(6)“毫米”的应用:自动铅笔的铅芯有0.7mm、0.5mm,降水量。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例子。

2.例2(分米的认识)

(1)通过两个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量课桌的长度,引出用10厘米为单位来量比较方便,突出出现“分米”的必要性。

(2)直接用刻度尺直观表示的方法说明1分米有多长(建立长度表象)以及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3)米和分米的关系教材上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

(4)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分米的长度,巩固1分米的长度观念。

(二)千米的认识

1.例3(千米的认识)

(1)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说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使学生感受认识“千米”的必要性,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

(2)借助学校操场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给出千米和米的关系。(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实际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如A地到B地大约是1千米。)

2.例4及做一做(进一步用身体的感受体验1千米的长度)

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

3.例5(单位的换算)

(三)吨的认识

1.例6(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关系)

(1)通过童话情境引出主题。在解决“能同时过桥吗”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

(2)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汽车的载重量是3吨,万吨巨轮,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例7(单位换算

3.做一做(第12页)

第1题,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2题,利用计算和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了解“千米”“千克”“吨”等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你知道吗”利用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五、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第三篇:三年级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

数学教学计划初三初三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⑥、⑦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既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总体教学质量,又能针对个体差异,致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总体来看,⑥班和⑦班的大部分学生对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的内容有:第21章:二次根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第25章:概率初步;第26章:二次函数;第27章:相似;第28章:锐角三角形函数;第29章:投影与视图。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五、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2)、三(3)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的孩子共同点是家庭条件都非常优越,父母都是高文化人及多为独生子女,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的文化素养及学习基础都较好,但在学习态度上散漫、缺乏主动性。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三年级却有所不同,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本学期,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和四边形式本册教材难点。

五、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如下。

1、提高课堂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准备是关键,备课不仅是思考教什么的问题,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教。教什么?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如何教?有效的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让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降低学习难度。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合理练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练习要紧扣教材,以教材练习为主,教材练习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提高教材练习的掌握度,会举一反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掌握教材练习基础上再进行外铺练习训练,好的基础是拔高的阶梯。本学期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布置的作业量尽量让学生能在30分钟内完成。

3、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严明课堂纪律,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如课堂小组评比,课后小组作业评比等,制造良好的群体舆论,利用群体舆论来规范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讨论热烈、大胆发言及作业独立、安时完成等习惯。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好家校联合教育工作,把一切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做为工作首要。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三(3)有几个后进生,三(2)班有两个,由于本学期的课时较多,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尽量让孩子掌握基础知识,新授课做到及时辅导,尽可能做到日日清。培优方面,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做拔高题,在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以帮助,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习惯。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3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习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4

教学总体目标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与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学段,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学期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共美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二)补差措施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5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测量,倍数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二)、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长方形和正方形。

【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article/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7

复习步骤和目标

第一轮:注重基础。(20xx年7月20xx年1月)。

基础知识复习,以课本为依托,按照《说明》做好考点知识的梳理,夯实基础,以章节为单位,将零碎与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加强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重点在于将各知识点的网络化及融会贯通,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最熟悉,最亲切。为了对中学数学教学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有些是课本题目经过加工改造,组合嫁接而成,有些甚至是原题。课本是考试内容的具体化,是中、低档题目的直接来源,是解题能力的生长点。因此,数学复习要立足于课本,而把其它资料作为辅助材料。

第二轮:专题复习(20xx年2月4月)

冲刺训练及处理信息,主要是做综合练习,题目的难度较第一轮略有上升。先是分章节的综合训练,教师主要是评讲卷,针对卷子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一一点评;然后是针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主要侧重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安排:(1)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2)数列;(3)三角;(4)解析几何;(5)立体几何;(6)概率与复数。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模拟训练(20xx年5月5月中旬)

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冲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发现平时复习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提高实践能力,走近高考。主要是做各地的模拟题,这时候是高强度的训练。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心理的调整阶段,也就是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训练了。

5月底6月初,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再现知识点。树立信心,轻松应考。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接任三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三(1)班47人,三(2)班47人。跟孩子们相处了两年,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比较了解。开学第一堂课,我跟孩子们谈心,发现好多孩子的学习状态比上个学期好了很多,当然也有个别孩子仍然没有改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主要督促他们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以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

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课时安排

一、混合运算7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

三、加与减8课时

四、乘与除6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周长5课时

六、乘法13课时

七、年、月、日5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八、认识小数8课时

总复习8课时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学习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行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入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 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还学习用分数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乘除法之后来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倍”的概念,也便于学习根据“倍”的含义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正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展、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字编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对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慢,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及时地进行补差等。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4、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掉队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预备周

8.30-8.31

8月30日学生报到注册、教师备两周课

一周

9.4-9.8

课堂常规要求和暑假作业检查及讲解

3

二周

9.11-9.15

秒的认识及时间计算 、复习

5

三周

9.18-9.22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4

四周

9.25-9.30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测量

4

五周

10.2-10.8

国庆节

六周

10.9-10.13

测量

5

七周

10.16-10.20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加法

2

八周

10.23-10.27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减法

4

九周

10.30-11.3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减法整理复习

倍数的认识

4

十周

11.6-11.10

倍数的认识

期中复习

十一周

11.13-11.17

期中考试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二周

11.20-11.24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三周

11.27-12.1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四周

12.4-12.8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五周

12.11-12.15

长方形和正方形

4

十六周

12.18-12.22

分数的初步认识

4

十七周

12.25-12.29

分数的初步认识

4

十八周

1.1-1.5

数学广角

3

元旦

十九周

1.8-1.12

总复习

二十周

1.15-1.19

总复习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单元测试时间安排:

三单元测试一:第一单元《测量》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测试二:第三单元《四边形》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测试三:第五单元《时、分、秒》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测试四: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期末检测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1

一、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高

包括:登月;减法塔;正方形组成的图形。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上学期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组合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乘与除

包括: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大卖场中的乘法;用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探索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问题,并能够利用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来验算除法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三)应用

包括:元、角、分——用小数表示;千克、克——用小数表示;千米、米——用小数表示;米、厘米——用小数表示;长度单位;年、月、日。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接触到一些小数。在本单元中,不是抽象地讨论小数,而是通过创设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情景中来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而在长度单位一课中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并对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进行复习整理。在年、月、日一课中,重要是将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年月日的各种经验片断系统的串起来。

(四)几何小实验

包括:三角形;面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图形的大小认识到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掌握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认识1平方米。

(五)整理与提高

包括:乘乘除除;灯市;我们来认识图形;它们有多大;数学广场——数苹果;数学广场——放苹果;数学广场——剪绳子;问题解决——喜迎新年。进行乘除法计算练习、除法的应用练习。使学生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总目标:

认知方面: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用小数标是价格、表示重量单位以及长度单位;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根据边的特征将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

(4)认识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6)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学习中注重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态度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端正态度,能自觉的把课堂学到的本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千万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法则、计算公式、混合运算顺序和数量关系。

(3)有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设想:

发挥学生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就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用已有的旧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应该尽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乐意参与到学习数学中来。

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在综合解题能力上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

(一)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1.在计算方面,培养学生“一看,二想,三做”的基本解题步骤,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避免学生看题就做的习惯,注重算的过程,使整体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2.在应用题方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的能力。从条件入手或从问题入手分析,能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找相关的条件求出问题。

3.在概念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算”和“想”的过程,使学生在知道结果的基础上,更能理解期间的过程。

(二)学习方法设计

1、前两分钟的基本训练,对于一些关系式或者定律等有关内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每天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记住。

2、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回顾旧知,且发表对所学新知的的兴趣,,并能通过讨论使新旧知识得以同化。

(2)在课堂的新授过程中,抓重点,多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完整性。

(3)新授课中抓基础部分,练习中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灵活性比较题目。

(三)学习方法指导

a)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对于一些基本题目的理解,加强计算的能力。

b)对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指导他们多观察,多比较,分清比较容易混淆的题目。养成仔细、认真的解题习惯。

加强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 与 课 时 安 排

1、9.3— 9.7

登月(2)、减法塔(2)

2、9.10 — 9.14

正方形组成的图形(2)、乘整十数、整百数(2)

3、9.17— 9.21

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2)大卖场中的乘法(1)一位数与两位数乘(1)

4、9.24— 9.28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3)、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1)

5、10.1— 10.5

国庆

6、10.8— 10.12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1)、两位数被一位数除(3)

7、10.15—10.19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3)、元、角、分---用小数表示(1)

8、10.22—10.26

千克、克---用小数表示(1)、千米、米---用小数表示(3)

9、10.29—11.2

米、厘米---用小数表示(1)、长度单位(1)年、月、日(2)

10、11.5—11.9

期中复习与考试

11、11.12—11.16

三角形(3)面积(1)

12、11.19—11.23

面积(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3)

13、11.26—11.30

平方米(1)、乘乘除除(3)

14、12.3— 12.7

乘乘除除(1)灯市(3)

15、12.10— 12.14

我们来认识图形(2)它们有多大?(2)

16、12.17—12.21

数学广场---数苹果(1)放苹果(1)剪绳子(1)问题解决----喜迎新年(1)

17、12.24—12.28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2)

18、12.31—1.4

元旦(1)、总复习(3)

19、1.7— 1.11

总复习(4)

20、1.14— 1.18

考试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5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学生整体学习习惯比较好,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我的学习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景,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本事,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欢乐。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

(一)负数、百分数

(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经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经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歌巢问题”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歌巢问题”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确定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必须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构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本事,发展思维本事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一样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供给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到达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本事。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一样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计划只是一个期望,一个目标,本学期,我将协同各科教师及同学,全力带领3班稳步前进,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时间

课题

课时

备注

8.31-9.5

时、分、秒

3

二、三

9.6-9.16

6

四、五

9.17-9.30

测量

8

六至八

10.8-10.20

9

10.21-10.27

倍的认识

4

10.28-11.6

期中整理

1

十一至十三

11.9-11.27

多位数乘一位数

2

十四、十五

12.1-12.11

长方形和正方形

6

十六、十七

12.14-12.25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十八

12.28-12.31

数学广角——集合

2

十九

1.4-1.8

总复习

4

二十

1.11-1.22

期末复习、测试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工作任务:

1、本学期承担着三年级一班数学的教学任务。

2、每周6课时,学期累计总课时数为120节

三、教学工作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基础知识目标:

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能力培养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具体措施:

1、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人,经过低年级两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能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到不确定现象。学生能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绝少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计算技能较差,尤其是估算方面的能力较差。在这学期中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辅导,力求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落实常规教学各环节的措施:

作业批改要求:(一、)作业批改做到三个有:有批改符号(逐题批改),有评估成绩,有评估日期。(二)、数学作业有口算、作业本写书上的作业、练习册,有错及时找出并及时要求学生订正。(三)、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当天的作业尽量当天批改完,批改一般要有针对性评语,提倡面批面改。(四)、采用等级评价作业成绩,用“优”、“良”、“合格”、“有待提高”,进行总评,也可用其它激励方式评价。(五)、关心和指导全体学生做好作业,作业要求要严格,对困难生的作业,教师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六)、批改符号要清楚明白(符号附后),批改文字要端正。(七)、每次批改,批字、日期要书写规范。认真做好作业批改.教师的作业批改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知识问题的能力的显露和培养的信息反馈,同时也是教师授课效果的展观,也是教师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的批改作业,敏锐的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共性与特殊性,及时对症下药,纠正不足,及时辅导好后进生.做到改有所获,改有实效,改有提高.(做的好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质”变不单是量变,是量变的结果.针对一节课而言)唯此而不至于功亏一篑,成绩才能有明显提高.

抓常规:仍要以“备课、上课”为重点,提高备课质量。课堂教学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优化备课设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教案,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自学、研究、讨论、探索、实践的学习活动。同时还要设计出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怎样组织、怎样指导等内容。提倡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集体备课,进一步提高备课的质量。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里的题材,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应在激发兴趣,动机,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陶冶情操,塑造个性,培养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有所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有利于学生思维和个性的解放,可借鉴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其次要动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即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并有所创新.再次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寻找知识渗透点,并考虑在哪个环节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训练.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a)讲清算理,揭示规律。(b)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c)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a)加强基础训练(b)教给学生解题思路(c)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首先树立素质教育的整体观念,一是认为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必须全面发展不可偏颇.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未开发的潜力,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运用素质教育方法:A,从教学方法看,强调学生自学,想学, 会学,会探究,会发现,会创造,打破传统的“灌”和“死记”.B,从教学的形式看,强调因材施教,要按能力实行分层次教学.C,从教学媒体看,则要求采用现代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种器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D,从师生关系看,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强调学生互动,强调在课堂中增加情趣,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E、从评价方式看,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要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F、切实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激发“兴趣点”,每学期设立“后进生进步奖”.教师要舍得感情投入,精力投入,持之以恒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不讲讽刺挖苦话,多激励,巧表扬,从而树立起后进生自尊,自信,自强之坚强意念,为素质教育增添光彩.

五、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1、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关注课改,主动学习,集思广益,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寻求提高教学效益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并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新评价观念:通过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到校外听课,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的书籍和杂志,网上查资料等,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

2、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是:数学源于生活倡导探究注重实践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 /article/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2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测量,倍数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二)、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长方形和正方形。

【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接任三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三(1)班47人,三(2)班47人。跟孩子们相处了两年,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比较了解。开学第一堂课,我跟孩子们谈心,发现好多孩子的学习状态比上个学期好了很多,当然也有个别孩子仍然没有改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主要督促他们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以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

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课时安排

一、混合运算7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

三、加与减8课时

四、乘与除6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周长5课时

六、乘法13课时

七、年、月、日5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八、认识小数8课时

总复习8课时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4

一、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高

包括:登月;减法塔;正方形组成的图形。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上学期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组合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乘与除

包括: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大卖场中的乘法;用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探索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问题,并能够利用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来验算除法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三)应用

包括:元、角、分——用小数表示;千克、克——用小数表示;千米、米——用小数表示;米、厘米——用小数表示;长度单位;年、月、日。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接触到一些小数。在本单元中,不是抽象地讨论小数,而是通过创设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情景中来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而在长度单位一课中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并对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进行复习整理。在年、月、日一课中,重要是将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年、月、日的各种经验片断系统的串起来。

(四)几何小实验

包括:三角形;面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图形的大小认识到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掌握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认识1平方米。

(五)整理与提高

包括:乘乘除除;灯市;我们来认识图形;它们有多大;数学广场——数苹果;数学广场——放苹果;数学广场——剪绳子;问题解决——喜迎新年。进行乘除法计算练习、除法的应用练习。使学生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总目标:

认知方面: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用小数标是价格、表示重量单位以及长度单位;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根据边的特征将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

(4)认识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6)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学习中注重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态度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端正态度,能自觉的把课堂学到的本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千万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法则、计算公式、混合运算顺序和数量关系。

(3)有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设想:

发挥学生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就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用已有的旧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应该尽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乐意参与到学习数学中来。

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在综合解题能力上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

(一)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1、在计算方面,培养学生“一看,二想,三做”的基本解题步骤,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避免学生看题就做的习惯,注重算的过程,使整体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2、在应用题方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的能力。从条件入手或从问题入手分析,能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找相关的条件求出问题。

3、在概念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算”和“想”的过程,使学生在知道结果的基础上,更能理解期间的过程。

(二)学习方法设计

1、前两分钟的基本训练,对于一些关系式或者定律等有关内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每天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记住。

2、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回顾旧知,且发表对所学新知的的兴趣,并能通过讨论使新旧知识得以同化。

(2)在课堂的新授过程中,抓重点,多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完整性。

(3)新授课中抓基础部分,练习中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灵活性比较题目。

(三)学习方法指导

a)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对于一些基本题目的理解,加强计算的能力。

b)对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指导他们多观察,多比较,分清比较容易混淆的题目。养成仔细、认真的解题习惯。

加强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5

教学总体目标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与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学段,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学期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共美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二)补差措施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工作任务:

1、本学期承担着三年级一班数学的教学任务。

2、每周6课时,学期累计总课时数为120节

三、教学工作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基础知识目标:

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能力培养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具体措施:

1、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人,经过低年级两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能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到不确定现象。学生能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绝少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计算技能较差,尤其是估算方面的能力较差。在这学期中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辅导,力求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落实常规教学各环节的措施:

作业批改要求:(一、)作业批改做到三个有:有批改符号(逐题批改),有评估成绩,有评估日期。(二)、数学作业有口算、作业本写书上的作业、练习册,有错及时找出并及时要求学生订正。(三)、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当天的作业尽量当天批改完,批改一般要有针对性评语,提倡面批面改。(四)、采用等级评价作业成绩,用“优”、“良”、“合格”、“有待提高”,进行总评,也可用其它激励方式评价。(五)、关心和指导全体学生做好作业,作业要求要严格,对困难生的作业,教师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六)、批改符号要清楚明白(符号附后),批改文字要端正。(七)、每次批改,批字、日期要书写规范。认真做好作业批改.教师的作业批改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知识问题的能力的显露和培养的信息反馈,同时也是教师授课效果的展观,也是教师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的批改作业,敏锐的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共性与特殊性,及时对症下药,纠正不足,及时辅导好后进生.做到改有所获,改有实效,改有提高.(做的好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质”变不单是量变,是量变的结果.针对一节课而言)唯此而不至于功亏一篑,成绩才能有明显提高.

抓常规:仍要以“备课、上课”为重点,提高备课质量。课堂教学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优化备课设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教案,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自学、研究、讨论、探索、实践的学习活动。同时还要设计出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怎样组织、怎样指导等内容。提倡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集体备课,进一步提高备课的质量。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里的题材,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应在激发兴趣,动机,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陶冶情操,塑造个性,培养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有所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有利于学生思维和个性的解放,可借鉴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其次要动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即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并有所创新.再次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寻找知识渗透点,并考虑在哪个环节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训练.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a)讲清算理,揭示规律。(b)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c)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a)加强基础训练(b)教给学生解题思路(c)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首先树立素质教育的整体观念,一是认为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必须全面发展不可偏颇.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未开发的潜力,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运用素质教育方法:A,从教学方法看,强调学生自学,想学, 会学,会探究,会发现,会创造,打破传统的“灌”和“死记”.B,从教学的形式看,强调因材施教,要按能力实行分层次教学.C,从教学媒体看,则要求采用现代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种器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D,从师生关系看,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强调学生互动,强调在课堂中增加情趣,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E、从评价方式看,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要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F、切实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激发“兴趣点”,每学期设立“后进生进步奖”.教师要舍得感情投入,精力投入,持之以恒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不讲讽刺挖苦话,多激励,巧表扬,从而树立起后进生自尊,自信,自强之坚强意念,为素质教育增添光彩.

五、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1、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关注课改,主动学习,集思广益,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寻求提高教学效益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并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新评价观念:通过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到校外听课,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的书籍和杂志,网上查资料等,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

2、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是:数学源于生活倡导探究注重实践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8

数学教学计划初三初三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⑥、⑦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既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总体教学质量,又能针对个体差异,致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总体来看,⑥班和⑦班的大部分学生对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的内容有: 第21章:二次根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第25章:概率初步;第26章:二次函数;第27章:相似;第28章:锐角三角形函数;第29章:投影与视图。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五、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9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 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 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 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习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 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 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0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仍然任教2个班级。总体来说这2个班级相差不是很大,但是2班的学生比较平均,1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简洁的基础。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这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使学生学会单位间的换算。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的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验算的意义,学会加、减法演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4、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长度和周长的估算,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5、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6、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7、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9、使学生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列出简单实验所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事件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10、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有续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4、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1

复习步骤和目标

第一轮:注重基础。(20xx年7月20xx年1月)。

基础知识复习,以课本为依托,按照《说明》做好考点知识的梳理,夯实基础,以章节为单位,将零碎与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加强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重点在于将各知识点的网络化及融会贯通,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最熟悉,最亲切。为了对中学数学教学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有些是课本题目经过加工改造,组合嫁接而成,有些甚至是原题。课本是考试内容的具体化,是中、低档题目的直接来源,是解题能力的生长点。因此,数学复习要立足于课本,而把其它资料作为辅助材料。

第二轮:专题复习(20xx年2月4月)

冲刺训练及处理信息,主要是做综合练习,题目的难度较第一轮略有上升。先是分章节的综合训练,教师主要是评讲卷,针对卷子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一一点评;然后是针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主要侧重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安排:(1)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2)数列;(3)三角;(4)解析几何;(5)立体几何;(6)概率与复数。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模拟训练(20xx年5月5月中旬)

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冲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发现平时复习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提高实践能力,走近高考。主要是做各地的模拟题,这时候是高强度的训练。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心理的调整阶段,也就是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训练了。

5月底6月初,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再现知识点。树立信心,轻松应考。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学习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行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入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还学习用分数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乘除法之后来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倍”的'概念,也便于学习根据“倍”的含义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正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展、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字编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对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慢,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及时地进行补差等。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4、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掉队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进度

下载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计划(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设计(共5篇)

    第五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

    页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关于质......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中北附小扆红霞 一、 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落实新......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质量,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15-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

    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56618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56618 36.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萨迪【波斯】 三年级数......

    苏教版数学下册三年级第一单元

    0102一、填空。(20分)1、25×4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2、21个14的和是();24的32倍是()。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位数。4、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与18的积是()......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教案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