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教研计划,转变教育理念,以探索数学教学目标的叙写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一年级有9个班,一共有400多人。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发现学生的学前教育差异较大,因此他们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但是一年级学生都对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渴望学到新的知识,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他们虽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他们的可塑性极强,会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和爱心滋润下,很快的适应学校的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较大进步。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都能稳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八个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分类与比较、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位置、11—20的认识、认识图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总复习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个“快乐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四单元“认识位置”里的“上下、前后、左右”3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3个方向,是今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重、难点: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11-20各数,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第八单元“总复习”是对全册所学知识的回顾、反思、梳理、提升,是更高层次上的二次创新教学。对学生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2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七、课时安排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计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精神,切实减轻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施“零起点”教学,调整、完善学习准备期,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坚持零起点教学,数学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要根据学校队组活动的安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兴趣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快乐参与。
二、加强集体备课,认真上课
备课要求: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不得削弱数的认识的教学。认真做好“10以内数认识”的教学,保证教学时间,不要走过场,明确落实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不提倡口算比赛,不要求一年级学生背诵2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数的组成。解决问题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思考过程的口头表达和交流,不要求书写严密的解题计划和步骤。方向与位置、认识时间、认识人民币等内容,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沟通和整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学。
四、控制作业布置
一是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习惯出发,科学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切忌机械性重复训练。二是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三是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四是开展校本作业研究,减轻学生负担。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五、改革评价方式
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以及星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并适时指出学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
第三篇:初中历史七年级零起点教学计划
初中历史七年级零起点教学计划
太和二中
王雅君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三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26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岳麓版教材,今年新改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一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原始的农耕生活
二
3华夏之祖
单元复习检测
三
4夏、商、西周的兴亡
5灿烂的青铜文明
四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五
8中华文化的勃兴(1)
9中华文化的勃兴(2)
六
单元复习检测
七
10“秦王扫六合”
11“伐无道,诛暴秦”
八
复习第一单元
九
复习第二单元
十 综合复习
十一
期中考试
十二
12大一统的汉朝
13两汉经济的发展
十三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十四
16昌盛的秦汉文化(1)17昌盛的秦汉文化(2)
十五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十六
18三国鼎立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十七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十八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十九
第四单元检测
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二十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
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二十一
综合复习
二十二
期末考试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计划
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600多名学生,因为一年级孩子小,从幼儿园刚步入小学阶段,是人生道路的第一次转折点。也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一年级老师应抓好一年级这个关键期,用“爱心,恒心”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进入学生角色,帮助他们认识集体,认识学校。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们迈好入学的第一步,尽快地适应小学环境和学习生活。
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一年级抓起,只有从入学起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入学的第一周要进行习惯养成的训练。第一周学习习惯养成才是最主要的。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听课,怎么去学习。
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阅读”几个部分组成。
1、“入学教育”共三部分,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主要通过图画让刚入学的孩子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管理,熟悉校园周边环境,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的坐姿不仅影响孩子学习,也影响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老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
2、识字 编排了两组10篇识字课,每课都配有相关的情景图,这样安排不仅能使学生利用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汉语拼音 巩固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要求学生在四线格上书写正确、工整。部编版教材总体上对拼音的学习要求有所降低,没有了默写声母的内容。
4、课文 共安排14篇课文,分4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特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其中一篇课文借助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⑶课后练习有朗读,背诵或复述,有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快乐阅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当你的孩子爱上阅读,他将同时学会爱的方式,他会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 界。特级教授于永正说过:一个人的成长,三 分靠课内阅读,七分靠课外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来阅读。
5、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难点:(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4)、通过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能用拼音正确拼读生字词,认识3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喜欢阅读,乐于与他人交流。
五、教学措施:
1、在培养习惯、方法,更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课下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2、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教学多媒体,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拼音教学中,尽量做到,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3、优化课堂行为,备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上完有所收获,感到充实感。
4、多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家校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能够背诵课本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课外阅读量;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积累好词好句,能够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入学教育,我上学了
第二周: 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
第三周 : 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第四周: 语文园地一;读书真快乐等;汉语拼音:单韵母和
部分声母
第五周: 十一假期
第六周: 汉语拼音:后半部分声母和语文园地二;
第七周:汉语拼音:前鼻韵母;
第八周:汉语拼音:后鼻韵母和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 秋天;小小的船;江南;
第十周: 四季;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画;大小多少;小书包;
第十三周:日月明;升国旗;语文园地五;
第十四周: 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
第十五周:雨点儿;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六;
第十六周: 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
第十七周:语文园地七;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
第十八周: 小蜗牛;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八
第十九周至二十周: 复习考试
第五篇:小学零起点教学相关规定
教育部要求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计划从2014起至2016年将全国幼儿入园率抬高至75%左右,发展惠民的公办园是3年计划的重点。另外,2015年前要完成对幼儿园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严禁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要求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
2011年以来,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全国在园幼儿3年增加918万人,比过去10年增量的总和还多,“入园难”得到初步缓解。但普惠性资源依然不足,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困难群体“入园难”比较突出。
经过一期行动计划,全国公办园增加1.7万所,但总体占比仅33%,难以满足老百姓接受公益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二期行动计划继续把发展公办园作为扩大普惠性资源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快建设一批城乡公办园;二是增强各类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服务能力;三是落实好小区配套园建设,确保公益普惠。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
2015年城镇小区须配足幼儿园
教育部网站消息,经国务院同意,决定2014年—2016年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75%左右。2015年前要完成对幼儿园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此外,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要求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毛入园率目标75%
2011年-2013年,各地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国在园幼儿三年增加91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入园难”得到初步缓解。但是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为此,国家启动实施二期行动计划。按照目标,到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左右。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其他农村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有较大增长。初步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小区要配齐幼儿园
教育部的意见要求,以区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公办园的布局,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2015年底前,城镇小区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补足配齐幼儿园。
意见指出,对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则落实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办园。各地根据普惠性资源布局和幼儿入园需求,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园给予适当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