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热的传递
第二课
谁的传热本领强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一样。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知道热能沿着空气传递,但空气的传热性能比较弱。
2.科学探究
针对生活中不同传热需求所应用材料也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也有不同的假设,能选择不同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比较它们的传热本领进行求证。
能完成探究空气传热本领的实验,了解空气不容易传热的应用。
3.科学态度、STSE
积极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尊重事实,乐于合作与分享。
以金属容易传热、空气不容易传热的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两头带有木塞的玻璃管、金属棒、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取生活经验:(课件展示教材P48上方各种厨房炊具图)观察厨房里的各种炊具,它们的不同部分大多用什么材料制作?
(2)交流汇报:为什么不同部分用不同材料制作?
(3)小结,形成假设:厨房里的各种炊具,底部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这可能是金属的传热性能强,热得快,而手柄是用塑料或木头制作,可能是它们的传热性能弱,以免烫伤手。究竟是不是这样?让我们继续探究。
(二)新课学习
1.比较各种材料的传热本领
(1)介绍器材: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热水、烧杯。
(2)各组讨论实验方案。怎样利用这些材料研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
(3)交流汇报。把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同时放
入同一杯热水中,比较它们传热的快慢。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不变的因素有:同一杯热水,材料的长度和粗细都相同,同时放入等。改变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材料不同。
(4)动手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5)交流: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金属传热能力强,这样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传热能力弱,这样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探究空气的传热本领
(1)出示演示实验装置,并进行介绍。
(2)提出问题:用装有空气的两头带有木塞的玻璃管把两段金属棒连接起来,再用凡士林把火柴棒粘在玻璃管右侧的金属棒上,在玻璃管的左侧用酒精灯加热金属棒,会发生什么呢?
(3)学生讨论,给出预测结果。
(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5)讨论交流:实验结果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6)小结:加热很长时间,火柴棒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7)拓展:介绍空气不易传热的应用
棉袄、羽绒服中包含了大量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阻止身体热量快速向外散发,所以有很好的保温效果。飞机的舷窗、双层玻璃门窗和双层玻璃杯能保温,也是因为其中夹有空气层,利用了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的性质。
(8)全课总结: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一样。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空气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生活中,很多地方利用了金属容易传热、空气不容易传热的性能,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