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年宫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光明镇小学乡村少年宫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指导教师: 武 向
王永维
王 娅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一些中华古诗词、《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弟子规》部分、《三字经》部分、中华古诗词。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时间,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睡前10分钟和午间活动时间落实。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2.各班经典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1、创造经典诵读活动的氛围
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经典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板、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感受到经典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其记住。
2、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并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把握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诵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鼓励学生每周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诵读5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使优秀诗文背诵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光明镇乡村少年宫经典诵读班
第二篇:乡村少年宫经典诵读教案
明溪县城关中心小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乡 村 少 年 宫 经 典 诵 读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教学
教学内容:
赏析《老鼠娶新娘》童谣绘本剧和有关传统节日的童谣表演。教学目标:
1、欣赏童谣绘本剧这一表演形式,提高孩子学习兴趣。
2、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充分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验到几大传统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教学准备:绘本、表演视屏、童谣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
二、教师讲故事《老鼠娶新娘》
三、诵读绘本中的童谣:
二月二,吉祥日,龙抬头,炒豆粒(儿).三月三,齐上山,大风筝,飞上天 四月四,好天气,清明到,插柳枝.五月五,过端午,冬冬锵,除五毒 六月六,蒸馒头,白又大,圆溜溜 七月七,观日夕,牛郎笑,织女喜 八月八,搬西瓜,迎中秋,乐万家.九月九,喝好酒,度重阳,庆丰收 十月十,穿新衣,套上车,赶大集 正月一,年初一,正月二,年初二,年初三,早上床,今夜老鼠娶新娘。
一月一,年初一,一月二,年初二,年初三,早上床,今夜老鼠娶新娘。大小老鼠来帮忙,抬花轿,搬嫁妆,新郎新娘早拜堂。一拜堂,二拜堂,三拜堂来入洞房。
四、补充拓展
1.出示中国传统节日的童谣,学生朗读、背诵,表演。2.欣赏《老鼠娶新娘》童谣绘本剧表演视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有关春节的童谣和古诗。教学目标:
1.以诵读童谣和古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文化 2.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教学准备:童谣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二、教学古诗《元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诵读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果甜;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四、作业:创作有关春节的童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有关端午节的童谣。教学目标:
1.以诵读童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文化习俗。2.让学生了解屈原,陶冶爱国情操。教学准备:童谣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几幅图片,你想到了哪个节日?有谁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二、教师简介端午节的名称和来历:
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其实不止叫端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对端午的叫法不一。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有谁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叫法?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屈原日、午日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虽然它的名称最多,但是我们通常把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称作“端午节”。姓屈、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最终以其忧国忧民之心,悲愤地在端午日自投汨罗江而死。
这中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天,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什么竞赛?(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尸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什么习俗?(吃粽子)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与纪念屈原相关。
三、学习童谣
PPT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五彩线,手腕绑,龙舟下水喜洋洋。
PPT2: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PPT3: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PPT4: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师:刚刚读了这些童谣,你知道了过端午有哪些习俗。(„„)(挂菖蒲、洒雄黄、赛龙舟、画老虎、插艾叶、包粽子、系彩线、佩香囊„„)
师:同学们,这些习俗有的是为了避邪祈求幸福,比如——饮雄黄、画老虎
有的是为了防疾病除瘟疫,比如——插艾叶、佩香囊 有的是为了纪念屈原,比如——吃粽子、赛龙舟
那是古人过端午的习俗,随着的时代的变迁,有些习俗已经慢慢淡化,但有些习俗依然保留了下来,比如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等。
四朗读背诵表演童谣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有关中秋节的童谣。教学目标:
1.以诵读童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文化习俗。2.歌唱童谣,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准备:电影片段、童谣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里,许多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二、欣赏《啊,摇篮!》片段,学生谈感受。
三、学习童谣
《八月十五月儿圆》
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只月饼一片心啊!
爷爷是个老红军啊,爷爷对我亲又亲啊。我为爷爷唱歌谣啊,一支歌谣一片心啊!
四学习歌曲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据朱熹《童蒙须知》改编的童谣 教学目标:
以诵读古诗文的形式,让学生受到礼仪等传统教育。教学准备:童谣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要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们必须懂得文明礼仪。什么是文明礼仪呢?教师简介。
二诵读童谣
衣服冠履,必须紧束。凡脱衣服,勿乱顿放。穿着衣服,须勤换洗。为人子弟,言语详缓。行步须端,不可跳踯。父兄教督,低首听受。
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童谣的意思
四说说自己平时是否达到了童谣的要求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弟子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以诵读《弟子规》的形式,使学生受到诚信教育。教学准备:动画视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说话做事,诚实守信,是宝贵的品质。二讲故事《比金钱更重要》 三诵读由故事改变的童谣
深夜驾车回家门,意外忽听喀嚓声。车主是个诚实人,停车下去看分明。红色轿车路旁停,喀嚓刮碎反光镜。只有车子无人影,只好留言告实情。三天之后电话鸣,传来对方道谢声:你的行为真感人,无人知晓自留名。有比金钱更重要,就是你的诚和信。
四学习《弟子规》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三字经》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以诵读《三字经》的形式,使学生知道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教学准备:动画视屏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三字经》动画视屏
二、谈谈你的收获
三、诵读《三字经》节选
有志不在年高 节选自《三字经》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四谈谈你的理想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红色故事、革命诗词 教学目标:
讲红色经典,颂革命诗词,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准备:动画视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二小放牛郎的故事
二、学生谈感受,并说说自己还知道那些革命英雄
三、歌曲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诵读《歌唱二小放牛郎》或《我的自白书》
五、总结
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里,我们怎样向革命先烈学习呢? 对,我们心有大志,勇敢坚贞,学习英雄追求真理的信念,我们知难而上,勇敢攀登,学习英雄不屈不挠的意志,我们胸怀祖国,壮志凌云,学习英雄无私无畏的志气,我们不怕风浪,争做雄鹰,学习英雄战胜困难的勇气,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告慰烈士忠魂!要让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雷锋故事、雷锋语录 教学目标:
学习雷锋的故事,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和优良品行。教学准备:视屏、PPT 教学过程:
一、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
二、你了解雷锋吗?说说雷锋的故事
三、播放雷锋的故事视屏片段
遥远的记忆中,雷锋的名字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彻中国大地。
四学习雷锋日记:当雷锋听到有人说:工作这样忙,实在没有时间学习。他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版,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正是他的这种“钉子”精神,促进了他在繁忙的运输工作中,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雷锋在日记里还写到: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和工作,没有理由不改正缺点和错误,没有理由只顾自己不顾集体,没有理由只顾个人眼前利益,而忘了整个国家的最大利益。我们每读一篇雷锋日记,都很受鼓舞,特别是“钉子”精神,它将是我们今后努力学好知识的动力。
五、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和童谣《三个小孩一起走》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小朋友最喜欢的十首古诗 教学目标:
以诵读古诗文的形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视屏、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都会背诵哪些古诗?
二、最喜欢的十首古诗
香港的一家文化机构举办了“最受欢迎唐诗”评选,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选出十首经典之作。你们知道是哪十首唐诗吗?(出示课件一:最受欢迎的十首唐诗)
1、孟郊《游子吟》
2、杜牧《清明》
3、李白《静夜思》
4、王之涣《登鹳雀楼》
5、李商隐《乐游原》
6、孟浩然《春晓》
7、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李坤《悯农》
9、李白《早发白帝城》
10、贺知章《回乡偶书》这10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值得珍惜和继承的精华,而且着10首唐诗都是我们小学阶段的必背古诗,这其中有你喜欢的古诗吗?能背给大家听听么?
三、请学生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第三篇: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定稿)
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第一次担任经典诵读小组的指导教师,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开展活动,坚持形式多样化。
我精心设计了很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利于周二下午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敬仰祖国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二、收获和体会
1.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第四篇: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野人谷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野人谷学校
经典诵读宫
邢玉皎
一学期即将结束,一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也落下了帷幕,在这一学期的学习当中,我们始终按照本学期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执行少年宫的教育教学活动,开赵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失误。现在就目标和内容,方法和实施情况以及得与失分析如下:
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的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迚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经典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孟子》及《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诗文。
三、活动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同学们,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课堂上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想方法多听多读。幵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情况
1、活动由经典诵读辅导教师实施。
2、每周的活动时间为周三和周八下午第三节课,有一定的教育的内容,同时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古典音乐.3、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4、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等。将经典诵读活动科学的融入广播操、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等。
5、经典诵读活动,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
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每周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6、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五、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 收获:
1、本学期教授了学生一些唐诗、宋词,学生大多数能够很好的掌握,而且不同年级学生掌握情况有所差别,但都能很好地锻炼能力,提升阅读和朗读水平。
2、本学期,我们编订了经典诵读少年宫的校本丛书,大获好评,能够很好地指导经典诵读少年宫活动。
3、本学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以及背诵、赏析、朗诵等形式外,还加入了其他的表演元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失误:
1、因为少年宫成员是三到六年级学生组成,能力差别较大,所以接受能力的不同,效果也不同,这导致有个别学生有松懈、偷懒的情况,影响了总体效果。
2、活动中,对于学生的检测和反馈较少。活动形式更多但是内容缺乏更多的亮点。
第五篇:少年宫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少年宫经典诵读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生平及早期词风。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能熟读成诵。
3、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形成规范的诵读常规,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齐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2、回忆上学期学的苏轼的词,引出李清照。
(1)李清照简介。
(2)出示原文:
如梦令(李清照早期作品)①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也写出了游玩的随意、闲适,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悠闲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第二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3、听名家朗读MP3。
4、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
5、学生自读,谈初读感受。
6、教师分析朗读技巧。
7、学生试读。
8、以各种方式让学生练习朗读。
9、齐读。
10、录像、存档。
课下作业:
背诵《如梦令》两首,能有感情的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