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实验学校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将在校长室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立足教学工作实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从抓常规管理、课堂改革入手,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初中部教学质量目标以基线测试为起始成绩,参考三年中考成绩,制定各年级的质量目标,各年级争取区排名进步3-5名,要求各年级根据学校制定的年级目标,将目标分解,精确到班级、科任老师和学生人数。初三、初二年级重点关注平均分,兼顾尖优生,初一年级注重整体发展。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的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
核心素养的目标是立德树人,而核心素养实现的基本途径是深度学习。立德树人,深度学习,都离不开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过去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学习是这一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借助本学期学校智慧校园的搭建,能够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小组合作评价,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将学生的合作引向深化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的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找到课堂改革的新突破口,形成“合作学习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内驱力、合作学习互动——“深化互动”机制、合作学习结果呈现——思维结果表征、合作学习监控与评价——促进反思”的教学闭环管理。
(二)以导学案为抓手,加强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手段,着力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我们将通过全面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益高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指导课堂教学的过程,全面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着力构建“快乐、自信、高效、轻负”的课堂,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三)重新审定评价方案,引领学校科组发展
根据科备长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重新审订《凤城实验学校优秀学科组评价方案》与《凤城实验学校优秀备课组评价方案》,真正促进并激发科组长、备课组长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并邀请专家到校对科组长、教学级长进行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四)传承学校品牌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为践行“为先教育”办学思想,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科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重点,努力创建凤城实验学校读书科技教育特色,通过“读书科技节”系列活动的开展,让阅读滋养学生生命活力,让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深化智慧课堂改革,促进信息化技术和教学的有效融合利用初二初三年级平板班的现有资源,深化智慧课堂改革。引领平板班的教学从“型”到“神”的转化。探索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平板和一体机各项功能的进行更合理的选择,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切入方式。逐步安排平板班的一线教师到相关学校去学习的同时邀请外校优秀教师到我校同课异构,各科组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我校学情,研讨和调整,探索出适应我校实际情况,本学科的平板班新课教学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它不同课型的探索,并在学科组中达成共识。
(六)加强对初三教学的指导工作,积极应对2021年中考
1.增强初三教师备考的目标意识:
以目标为导向,在具体教学与管理中正真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并严密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人人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抓手,质量有突破。
2.继续强化初三级课堂教学监控:
第二周至第四周由教务处组织各落科行政及初一、初二部分教学骨干对初三全科进行跟踪听课。初三级自行组织教学示范课,形成科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薄弱学科跟踪听课具体要求: ①被观察的课堂由教务处根据需要具体安排; ②各学科视导小组由组长带领,并对观察后的课堂进行反馈小结,并提出指导意见,上交教务处。③由教务处统一对被听课学科教师反馈指导。
3.增强培优扶困,提升效率。
引导初三各班级及早确立目标人群并重点关注,对相关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备考状态时时关注和提醒、及时反馈。有的放失做好课后辅导,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辅导既要有级组组织的临界生辅导班,又要有科任老师具体的辅导目标。
4.加强对初三教师业务能力的指导
要求初三教师立足学情研究中考。分析研究近几年中考考试说明和中考题为基础,通过做各地模拟题、参加区模拟考试为平台,以备课组为单位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中考的各类资料,合理组织安排年级训练,加强综合考试的训练力度。初三各备课组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适度提高教学起点和教学定位,以新的学习的平台为依托,增大训练密度,提高训练强度,及时有效做好训练反馈,并在备课组内对试卷进行研讨,分析命题意图,研讨讲评方法,及试题的命题形式、难易程度、命题方向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工作,为实现我校今年中考目标做准备。
(七)探索初小衔接课程,编写初小衔接校本课程
初小衔接是让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过渡中,对新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能有所铺垫和提前了解。本学期教务处将配合教研处深入探索出小衔接课程。初期选取数学和英语这两个学科,针对中学老师提出初一学生容易存在的若干问题,小学部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调整备课和教研,把部分内容作为专题课或融入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去,通过组织小学高年级和初一级相应学科老师进行联合备课的活动,进一步研讨和调整。构建初小九级英语词汇检测评价体系,完善每级考查内容,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通过扎实基础提升英语能力。同时编写过渡学年的暑假作业、相关衔接内容的教材或活动方案等课程资源。
佛山市顺德区凤城实验学校
2021年2月
2020学年第二学期凤城实验学校教务处行事历
周次 | 主要工作内容 | 负责人 |
第1周 | 1、统筹课程安排 2、教研常规培训,跟进新书发放 3、七年级、八年级430课程和社团活动开课准备 4、教师业务测试 | 熊景乐 刘海燕 |
第2周 | 1、审定学科组工作计划 2、统筹各学科的板报和宣传 3、规范功能场室的使用与管理 3、七年级、八年级430课程和社团活动开课准备 5、小组合作研讨会 | 熊景乐 刘海燕 |
第3周 | 1、跟进年级教学目标界定与分解落实2、430课程正式开始选课 3、各学科、各备课组导学案初检 | 熊景乐 刘海燕 |
第4周 | 1.九年级研讨课 | 刘海燕 |
第5周 | 九年级研讨课 | 刘海燕 |
第6周 | 1.科组长培训 2.校级教学常规检查 | 熊景乐 刘海燕 |
第7周 | 1、初中三个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 | 刘海燕 梁玉娟 |
第8周 | 体育中考 | 刘海燕 |
第9周 | 1.读书科技节开幕 2.三个年级质量分析 3.试题预测吻合度评价反馈 | 刘海燕 |
第10周 | 1.初三调整培优扶困策略 | 刘海燕 |
第11周 | ||
第12周 | 读书科技节总结展示 | 刘海燕 |
第13周 | ||
第14周 | 三个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 | 刘海燕 |
第15周 | 1、各级组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质量分析 2、试题预测吻合度评价反馈 | 熊景乐 刘海燕 |
第16周 | ||
第17周 | 组织期末复习,跟踪复习听课,查漏补缺。 | |
第18周 | 中考 | 熊景乐 刘海燕 |
第19周 | 1、期末复习考试评卷 2、优秀科组、备课组(常规、过程、成绩、科组建设)、优秀选修课老师评比。 3、上交科组、级组期末总结。 4、各科长上交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熊景乐 刘海燕 |
第20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