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杨静)[大全]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由于走上讲台的时间不长,我的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级的语文和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
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在一年级的数学方面我在课堂中,上课时一定要有激情,并且用很好的引导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练习及时地巩固和掌握所学的内容。经常对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时、认真的完成作业,并认真地进行改错。学生在课堂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地给予讲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的内容,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同学,要经常地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施教。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新华小学 杨 静 2013年1月10日
第二篇:教师个人学习“十破十立”心得体会杨静
教师个人学习“十破十立”心得体会
长坝中学:杨静
“十破十立”心得体会: 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十破十立”,即:破除“信心不足、墨守成规、自我满足、封闭保守、消极等待、怕担责任、说多做少、反应迟缓、忽视产业、不跑不要、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树立敢于争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包容合作、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干字当头、立说立行、工业强省、积极争取”的理念,学习十破十立心得体会。给我们提供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金钥匙,为后发赶超带来强大精神动力。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已的思想还有些狭隘,固步自封是依然存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思想解决的程度,决定了自已进步的尺度,我要以这次学习为起点,不断解放思想,多反省,找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现就本人学习“十破十立”谈一些体会。增强思想解放意识。一是要突破信心不足的思想,树立敢于争先的意识。不敢想、不敢大胆想,不敢干、不敢大胆干,不敢做、不敢做大事是贵州人思想上的通病,这就是没有自信,信心不足,如果不能树立敢于争先的意识,大胆突破,解放思想,从根源上解决发展的第一道关卡。
二、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墨守成规,就是不愿意创新、不愿意改革、不愿接受新事物,习惯于旧观念、旧思路、旧方法、旧做法。因循守旧,没有前途;开拓创新,用新观念
指导新发展,要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要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要用新做法开创事业新局面,新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让未来充满希望。
三、要突破自我满足的思想,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要善于认识自己,信心不足,不行;安于现状,更不行!绝不能习惯于纵向比,自己跟自己比、现在跟过去比。进步了,要更进步;好了,要更好。
四、要突破封闭保守的思想,树立包容合作的意识。应当打开心胸,集百家之长,努力为合作发展创造和谐条件,大事业、大合作,才会大成功,做大做强,后来居上。
五、要突破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谁消极等待谁就只能落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我们就该抢抓机遇,不惧挑战。
因此,我们伙为一个普通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要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得与失,不发的牢骚,想方设法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想学生之所想、想学校之所想,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和睦相处,工作中与同事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维护学校的荣誉。
二、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要不断学习,多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学科专业书籍等,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功底,扩展视野,更新知识。要与经典握手,与名著相伴,与大师交流,与先哲对话,不断积累教学智慧,不断地充实专业知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采用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
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三、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不仅要树立自信,踏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学习的自信、生活的自信——千万不能学生感到自卑,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我们教师要倾注更多的爱和责任帮助他们。
四、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践行贵州教师誓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用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的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严格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责任去培植苗圃,用自己的爱心把幼苗浇灌。
第三篇:杨静 讲话稿(范文)
欢迎新员工的讲话稿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运礼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加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事业团队!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热烈欢迎你们的加入!希望你们能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你们能为公司的事业添砖加瓦!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尽快融入公司的团队中!
从2009年11月27日公司创立开始,截至2009年底,我公司总资产达已达955.56亿元,并在中国各大区域设有18个全资子公司,9个控股公司,1个参股公司,在世界47个国家设有驻外机构。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总承包和相关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监理等配套服务,以及机电设备、工程机械的制造、安装、贸易业务,电力、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机场和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城市轨道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咨询和监理业务;投融资业务;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进出口贸易业务等。
丰富的工程实践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公司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掌握和创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伴随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成长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整体技术实力已经处于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目前,公司建筑总承包业务已形成国内水电、国内非水电、国际业务“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由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初步发展成为集工程承包,水电、风电等能源投资开发,国际经营及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大型跨国企业。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是中国水电产业“走出去”的排头兵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先后在亚、非、欧、美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工程承包建设和经济技术合作,拥有全球50%的水利水电建设市场份额。2009年,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中以营业额位列第4位,在全球最大225家承包商中排名第31位,“中国水电”已成为国际上水利水电建设的第一品牌和行业代表。
为了广大新员工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各分公司培养新员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并做好新员工的接收和安排工作,加强岗位锻炼。
二、关心新员工生活,引导新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积极采取“导师带徒”等方式培养员工,做好新老员工的“传、帮、带”工作。
只有相识,才能相交,才能相融;只有融入,才能理解;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只有了解,才能发展创新。在此,我真心的希望新员工能尽快做好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调整心态,融入团队;珍惜机会、爱岗敬业;加强学习,善于总结;敬重长者,勇于超越。希望你们扬起理想的风帆,投身火热的工作,经风沐雨,摔打磨练,强健身心,茁壮成长。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添光增彩。
最后,祝愿你们在中国水电三局的大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展翅高飞,绽放梦想。
谢谢大家!
第四篇:杨静的演讲稿
皮定均——共和国的英雄
金寨 杨静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共和国的英雄——皮定均
站在苍穹、巍峨的大别山上,我 遥看老区、红军的故乡。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十万英烈冲霄汉,鲜血染开红杜鹃!这里,是当年抗战的中心:血洒疆场铸军魂,将军全国最著名!金寨,坐落在大别山的腹地,是著名的“将军县” 金寨,革命圣地,将星璀璨——可歌可泣; 金寨,将军故里、令人鼓舞——传奇之地。我,来自金寨——皮定均爷爷的故乡,今天,我们隆重聚会,纪念不朽的英---雄!缅怀中将
他,十四岁投身革命,显然还是个孩子;他,十六岁加入共产党,依然还是个少年。
孩子!——少年?孩子——少年!
爷爷当红军,少年扛起枪,为了工农——得 解 放
从此,金寨县、槐树湾.代家岭,走出了一位英雄虎将和儒将伟人——皮 定 均!
他那刚毅的肩膀,扛起了拯救祖国,解放人民的千斤——重
任!
他,土地革命战争中——巧取吴家店、抢渡大淠河、跨越津浦线,冲出大别山。
他,跋涉千里,进入苏皖解放区,编入华中野战军序列,开始新的战斗征程!
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他,抗美援朝,战功赫赫,屡建奇功。
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开辟豫北、豫西抗日根据地;从中原 突围、淮海战役,到抗美援朝,他,浴血沙场,屡 建 战 功!一九四四年,作为司令员,率部挺进豫西,短短月余奋战,建 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一九四六年,指挥所部掩护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牵制国民党的追击。孤军作战,巧妙指挥、穿插于敌 军重兵集团围困之间。连续奋战,冲破国民党堵截和一道道封线。
“皮 旅” ——人们对将军部队崇高评价的 别 名。名震华 夏的英雄部队。从此,这个名字,记入了我军的光辉历史!1947 年任东野战军6纵副司令、三野24军军长。而将军孟良崮攻坚、芜、豫东歼敌十五万。鏖战太行,智取林县,创造——经 典战 例!淮海、渡江大战役彰显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抗美援朝——夏季反击战第9兵团,将军任政治委员、军长,他 大展雄风,所向披——靡!
你知道吗?将军虽 来大别山红四方面军,而刘伯承重用他;陈毅更是提拔他!
“定 均 有 功,由 少 晋 中!”这是毛泽东对将军军旅生涯的充分肯定!
你知道吗?“文化大革命”的疾风暴雨,面对林彪、“四人帮”的淫威和打击,将军立场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坚守保卫祖国的最高警惕!
面对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邓小平说:“定均,我放心,军队,不会乱。”
将军耿耿精忠,载入峥嵘!
还知道吗?1967年,周总理接见党政军主要负责人,见到定均非常高兴,亲切地说:“你过去带领的那个“皮 旅”打仗真行!虽然只是一个旅,中央是把它当作一个 方面军 使用哩!”真切的话语,巨大的鼓励,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四十八 年的 革命生涯,党,给定均 崇高的 荣誉 肯定:开国中将、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1976年,中国,大灾大难。我们敬爱的将军因飞机失事,殉职福建,永远离我们而去…毛泽东主席送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悼亡花圈。
东南折栋梁,疾风尽扫浮云日,灵台祭名将!
皮定均戎马一生,传奇一生;战斗一生,革命一生; 为共和国的事业 尽心尽力 奉献一生!饮水思源,牢记深恩,斯人已逝——形象永存!
皮 定 均——敬爱的爷爷!您的英名牢牢铭刻在金寨人心中!皮 定 均——敬爱的开国中将!您的精神闪闪发光与共和国共 存!
您——是故乡人的骄傲!您——是大别山的光荣!您——是民族的脊梁!共和国的英——雄!!谢谢大家!
第五篇:杨静读书体会
《名师的人格教育力》有感
烟大附中杨静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是需要人格魅力的。一个教师,只有有了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涵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语文教师是需要人格魅力的。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有了人格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挚爱,使语文课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飞跃着瑰丽的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①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学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语文教改进入深层次的必然举措。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图书馆、博物馆等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它们的表现是显性的,它们是需要我们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这是不言而喻的。但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实施者,是学生直接接触、学习、模仿的对象,本身就是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它的表现是隐性的,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生成和建构。而人格魅力则是语文教师能否开发、利用自身这种重要课程资源中的最重要因素。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人格魅力,必然带来许多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偏低,课堂上难以达到师生心灵的和谐与共振,难以创设师生共识、共享的教学情境。
古代的名师是具有人格魅力的。被誉为“万世之师表”的孔子,人格十分伟大。他诲人不倦、忠爱无隐、热爱学生、学而不厌。他主张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后生可畏,“当仁,不让于师”;他提倡“以身作则”、“三省吾身”,重视人格力量的示范作用、熏染作用。孔子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感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当代的名师是重视人格魅力的。曹勇军老师说:“我常问:为什么如此执著于语文教学?答案也许是:这是一个可以靠人格魅力获得成功的领域。它需要才华,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无私和大爱。”黄玉峰老师说:“教师除了要好读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要紧的是要有人格魅力,不要跪着教书,而要堂堂正正地站在三尽讲台上,活得像个人。”③②执着勤奋的曹勇军老师和独立独行的黄玉峰老师,均论述了人格魅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凡是语文教育界有影响的名师,无不重视人格魅力在语文教学中的熏陶感染作用,从而使语文教学具有充盈的诗意和无限的张力。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我们可以说,人格魅力,是一种珍贵的隐性课程资源。
我认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构成要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1、丰富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许多内容是文学
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无不包孕着丰富的情感。例如,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无奈,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孤独,柳永“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悲凉,毛泽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鲁迅小说《故乡》所体现的忧愤深广,老舍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所表现出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辛酸,等等。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性是需要教师不断创设情境激发的。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创作者由体验唤起情感,阅读者通过文章体验情感。要使学生“披文入情”,体验、领略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教师本身必须具有丰富的情感,有较强的语言感悟力。李海林老师有一段精僻的论述:“如果你本人真的被语文‘感动’了,‘震憾’了,那就有了感动、震憾的基础,剩下的只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了,诸如时机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如果你本人没有这种感动、震憾,那么也就没有了感动、震憾学生的可能。”他所说的“感动”、“震憾”,主要是就情感而言的。
我认为,语文教师丰富的情感首先体现在有表情地范读上。范读时,教师的感情应建立在对作品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正确把握上,应随着作品感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节奏或舒或缓,语调或慷慨或沉郁„„朗读训练时,一些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于放录音范读,这确实不失为一种教学方法。但笔者始终认为,教师的范读是架起教材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是最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到的、最可以使学生达到如临其情、如临其境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笔者在进行《故乡》一文的教学时,用低沉、悲凉的语调,反复范读闰土与“我”重逢的有关段落,又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体会到一声“老爷”所蕴含的无限悲凉,体会到封建等级观念对闰土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体会到鲁迅笔下农民的痛苦是从物质到精神的,而精神的痛苦更是刻画得入本三分。这样,也自然收到“披文入情”的效果。
其次,教师丰富的情感还应体现在富有变化的教学语言上。针对不同的课文,教师应进入角色,随文生情,随情而发,使自己的语言丰富多姿。或纵情渲染,或娓娓而谈,或潇洒飘逸,或沉郁顿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汉语的情感魅力。
2、深厚的文学修养
“文学是人类感情中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这段话是对文学的讴歌和赞美。孔子在《论语》中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文质”,包含了人格中美仑美奂般的文学修养。
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学修养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表现在教学语言上,语言应该有书卷气,有情感力,有渗透力;表现在阅读教学上,应该善于以教材为基点,指导学生进行高品位的拓展性阅读,在广阔的课外资源中感受文学之美(如学习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组歌”后,可以引导学生再学习《七根火柴》、《丰碑》、《三人行》等优秀的课外作品,感受、体验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表现在作文教学上,教师本身应该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常写“下水作”,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④
3、渊博的学识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段话说明了厚积薄发的道理。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个学识渊博、善于旁征博引的老师,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
教师渊博的学识来源于教师孜孜不倦地学习、求索。江苏省特级教师孙汉洲在《天道酬勤》中写到:“读书,我不怕辛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外教育学、心理学名著,我什么都读。《论语》《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毛泽东选集》,鲁迅的全部杂文、诗词。我不仅潜心研究,作了大量卡片,还写下过许多研究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一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怎么会有知识积累?笔者认为,勤读书、常思考,语文教师才会有底气、有胆气、有灵气、有大气,才会站在人文制高点上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4、悲悯意识
作家陈应松说过:“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是看他对底层人有没有同情心”(《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2年第11期第4页)。这种对底层人的同情心就是一种悲悯意识。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它源于人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人民的高尚道德感。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悲悯意识,其人格也是大打折扣的。试想,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无视社会的病痛,无视民众的呻吟,无视庸俗文化的泛滥,人云亦云而没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会是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吗?
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柳宗元的“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闰土的一声令人扼腕叹息的“老爷”、《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在悲苦命运中苦苦挣扎的祥子,等等,无不充满着作者对国计民生的忧虑和关切,表现出深刻的人民性。悲悯意识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史,成为洋溢着人文光彩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有了悲悯意识,才会使自己的人格趋于完美,才会在学生心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品德。
5、平等宽容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对话,尤其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三个层面上。学生与教师对话,应以民主、和谐、相悦、相容的氛围为构建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有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切忌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中,孔子让学生谈各自的理想,他没有搞“一言⑤
堂”,而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上充满着随意与和谐,洋溢着平等和宽容。
李镇西老师认为:“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理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⑥
学生的心路历程、思维方法、气质特点等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学生对问题的表达往往是个性化的。没有平等、宽容,也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对话;没有真实意义上的对话,也就没有思想的飞跃;没有思想的飞跃,也就没有语文教学的生命。
6、爱生如子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他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具有一颗真诚、透明的爱心。他的女儿介绍说:“祖母曾用一句话概括了父亲教育思想的精髓,这就是:亲爱的人啊,你们都学会做一个爱人的人吧!”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罗森塔尔“权威性的谎言”变成“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奥秘是爱;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教育成功的奥秘是爱;择差教育的先行者徐向洋使差生由“前途无亮”变成“前途无量”的奥秘是爱。“没有爱,便没有成功的教育。”一个语文教师,只有爱生如子,才能有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才能使师生之间有和谐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多姿多彩的,但它的形成都是日积月累的。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开发课程资源,从自身做起!
开发课程资源,从做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