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六年级【下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金沙小学清波分校
王健
时间流逝的真快。这不,一学期快要结束了,那到底收获的又是什么呢?今在此作个总结,以便取长补短以待今后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
学期初,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后,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教学工作的总结:
1.教学工作情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定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我任教六年级的美术课二个班,每周四节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课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认真鉴赏批改学生作业,使学生对自己美术作品得到老师评价后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根据得失及时写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因为六年级学生处于叛逆期,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设计了”叶贴画”,”吹塑纸版画的制作“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我还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教学中,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2.考核成绩:本学期考核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为主和半期交一副好作品,期末考试为辅,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3.教学研究的计划完成情况:
积极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评课。,以及班级板报宣传栏的内容装饰。学校学生参赛作品张贴辅导等工作。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课堂之余,认真参加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同时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同学科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期以来的工作,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争取有更大的进步,更大的创新。
第二篇:六年级美术教案下
第1课 请到绿色商店来
第一课时 谈话导人
1.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2.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
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课件展示:各种精彩广 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 的声音。
展示:课题——广告设计 深人感知 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
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
(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3.制作过程(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
展现广告设计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展示:制作步骤。尝试作业 第二课时
反馈指导 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
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1)版画形式的合理。
(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
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评析交流 延伸应用 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 学生作业。
第2课 城市灵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
◆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欣赏导人
1.欣赏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影视片段。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2.画面定格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
3.导人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
课件1:香港和上海城市景色的录像片段。
课件2:图片显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课件3:以艺术字形式出示课题《城市灵光》。交流感受
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第二课时
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
3.教师小结提升。课件4:展示学生所搜集到的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资料。绘画体验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
(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 构想。
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5:播放轻音乐。展示评价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作业展示板。
第3课 俯瞰山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情景导入 1.师生看课件(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2.看雪景视频,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播放两段视频
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第二课时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第4课 画坛巨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 课件:代表作品
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l.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 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课件:相关图片、解说
欣赏、描述 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赏析、评述 1.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第二课时
提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模仿、体验 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相关范画数张
学习评价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第5课 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初步感受艺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在学习活动中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 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视频展示台呈现。
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第二课时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视频展示台呈现。观赏教材 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再次作业 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播放音乐。
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
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图片欣赏。
第6课 瓶花与水果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探究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体验了解美的文具用品。
1、用画笔表达美的文具用品。
2、逐步养成美好习惯,用审美眼光观察身边的物品。
3、培养在美的探究中自主、分析、理解,表达美的物品。
4、尝试用不同工具(笔)表达文具用品之艺术效果。学习策略:
美在身边——探究发现美——分析交流美在文具用品上的表达应用——描绘身边的文具用品——美的展示。教学准备:
1、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具用品美在哪里?同时也拓展你家中的一些文具用品美在何处?
2、准备一些书包之外的新的文具用品(如:复读机、电脑等)
3、教师:a.范图(用铅笔、水笔、线条造型)文具盒是布袋、塑料的、马口铁的;b.书包、书本造型(用铅笔简单明暗表达);c.利用视频展示仪看老师的范图(注意:不同技法、不同工具)。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圈桌而坐。视频展示仪显示学生的各种笔袋,文具用品,再看老师的范图。引出课题: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线造型、写生)。
2、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绘画内容,注意学习策略,让学生探究文具用品,去感悟文具用品的生命存在,体现自己情感(老师提问)。
3、让学生观察文具盒,看造型、结构、色彩、材质及利用情况。学生相互比较、对照,探究其美观性、实用性。再看书包、书本、笔记本、字典、计数器等文具用品。
4、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然后每小组由一至二位学生发言,分析文具用品之特点。
5、摆放文具用品成一组静物,注意摆放时的构图,前后关系等。
6、教师与学生相互表达交流文具用品特点,注意奖励评价修正学生观点。
7、在讨论探究基础上。老师展示范图,明确学生绘画可从文具用品中易掌握的开始着手,用工具也可以你喜欢的笔。以简洁明了的线条表达文具用品。
8、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在绘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视频展示仪上显示文字:表达、交流。写生要素:a.构图b.形状c.空间d.色彩。
10、与学生交流绘画形式,表达形式。热情点评学生作业。
11、视频仪上显示文字:文具用品——美的造型——美的表达——美的创造。展示学生作品。第二课时
1、让学生相互观看,触摸文具用品,再看视频仪上的文具用品。明确学习绘画内容。
2、学生回答:有的学生的文具盒叫“笔袋”是布或人造革,还有大小拉链,卡通造型在笔袋上生动、活泼。马口铁的文具盒坚硬,塑料文具盒有多层,色彩美观。各文具盒不同质地,不同特点。还有其他文具用品各特点。
3、学生在摆放文具用品时,把计数器、文曲星也放上去了。
4、学生可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5、学生开始动笔,(不再以过去素描的手法一定得怎么画法)而是学生认为最易下笔处开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创作欲望。
6、注意不同工具不同表现方法。
7、同学间相互交流,注意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各学生可不同构图、画面,其个性要有发展。
8、学生作画时,文具用品画多少,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逐步完成。
9、注意捕捉形体结构。加强文具用品的立体感。
10、把学生理想作业在视频仪上展示。
1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一小组一至二位学生,同时让学生解读自己的作品。
1、创设合作探究情景,形成相互探讨氛围。注意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能力,要发现美,表现美。
2、以笔袋为切入口,对比笔袋的结构、造型、色彩、华美为基点。
3、让学生明确今天美术课要表达的文具用品特点、形状、材质,形成绘画思路,加强形、质的概念,理解结构及透视变化。
4、激发学生思维。注意传统的文具用品于现代的一些文具用品不同造型、材料。体验探究其表面变化,理解美在文具用品上的乐趣。
5、要让学生有表现文具用品之激情。尝试从分析理解到动笔描绘的不同过程。这是大脑思维,形象思维。开发右半脑,提高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6、进一步了解学习生活,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的特点,结构,形状,表达时的疑点。
7、引导学生从理性到感性。探究美在生活中,美在身边,美在书包里。同时也要拓展学生视野。强调作画时的造型明了,简洁。
8、让学生的情感流露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9、提倡个性的表露,才艺的展示。
10、我探究、我分析、我表达。大家讨论,大家享受,大家遨游在美术氛围中。
11、常发现、探究美、情感美,爱上美术天长地久。
第7课 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3.观察陶俑(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
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尝试制作 第二课时
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3.教师示范。(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课件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作品反馈
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第8课 光影变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板书,图片、铅笔、纸等。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画板、铅笔、画纸及轻 音乐。赏析作品 第二课时
拓展思路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 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 效果。作品、评分记录卡。表现创作 总结评价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展示板、作业,播放轻音乐。
第9课 走向明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出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体验即将毕业时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
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欣赏评述
探究方法 1.欣赏各种美术字。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
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创意:是否有新意。字体:是否美观。字形:大小是否合适。
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提供美术字图片。提供各式签名。
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
第二课时
延伸应用
设计制作 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
3.活动安排: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4.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提供同一名字设计的不同效果。呈现作业要求。提供背景音乐。
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1.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提供背景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
赠送体验 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
第10课 小园艺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直入主题
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新课学习。
教师小结 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
第二课时
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欣赏引导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一般内容: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板书要点。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评价活动 1.互相观摩。
2.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第11课 给文章配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给文章配画的作画步骤和要领,能抓住主题给文章配画。◆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
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4.揭示课题——《给文章配画》。1.CAI画面出示<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三段文字。2.出示三幅画面。
3.移动位置,相互组合。4.出示课题。
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1.出示三幅画并放大画面的局部。
2.三段文字的形象化词语用红色的下画线打记标明。
第二课时
教师示范
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4.逐个画景物。
5.涂色 视频展示台,3、4、5依次用复合灯片的方法展示。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1.出示学生作品。2.出示画家作品。
3.出示《西厢记》、《几米作品》、《三打白骨精》。
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作业要求。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
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视频展示台。
第三篇:2014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江道勤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五、教学进度
时间 2、8—
2、22
请到绿色商店来2、23—
2、29--
城市灵光3、1—
3、8
俯瞰山川3、9—
3、15
花坛巨匠3、16—
3、22
音乐会 3、23—
3、29
瓶花与水果3、30—
4、5
兵马俑 4、6—
4、19
光影变换4、20—
5、10
走向明天5、11—
5、23
小园艺师5、24—
6、10
给文章配画
第四篇:六年级下美术教案
1、形色协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教学重点:欣赏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表现绘画作品。教学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 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画家用流畅、疏密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第2课时
一、导入:根据上节课同学们提炼出的造型元素,同学们知道了实景与画的相似之处,这节课我们进行创作。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二、欣赏提升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四、拓展评价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2、俯仰之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2、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表现手段。
3、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3月12日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黑糜峰山吗?谁来说一说黑糜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一)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a.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b.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二)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三)示范引导
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
2.绘画的步骤: 教师板书。a.构图 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步骤,哪位同学能给我们再说一下绘画步骤呢? a.构图 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
二、欣赏线描风景作品,同时思考如何创作。
三、自由创作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作业: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遥远的地平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
2、能力目标: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
第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导入课题:
师: 老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张图片,你们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
(二)观察分析,了解变化:
1、师:老师收集了生活中许多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独特的视觉变化,每一张图片中的哪些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 师(小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平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
1、(出示横着放的一组杯子)。
师:老师这里也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这里有一组杯子,实际生活中,这组杯子的大小一样,可是将它们完全横放着摆放成一排,你们发现它们的大小有变化吗?
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同样大小物体的后面,就会有前后遮挡和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2、(出示不同位置的杯子)。
师提问:我这里还有三组杯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组杯子分别是站在什么位置画的? 师:它们的遮挡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如果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
3、学生尝试练习。(1)请生上来画(2)作业讲评。
(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
1、(出示一张图片)。
师:接下来请同学欣赏一张画,你们发现这张画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境? 师:同学们在画的时候也要把握主次的关系,将主要的物体用近大远小的方法重复排列 在画面中,而次要的物体简单画出2-3个。
师:看到这么有趣的画面,我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
2、示范、拓展学生思维。
7(1)教师示范: 师:我以小兔子为主题!首先从最近的物体画起,画一只最大的兔子,师:(启发)除了这种情境,你还想到了哪些更简洁有趣的情境?
师:同学们瞧瞧,一幅有趣的完整画面就出来了。师:谁能概括一下整个的绘画步骤。(2)思维拓展: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整个绘画步骤,想自己动手来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吗? 师:今天我们的作业就以小兔子和小猫为主题,虽然都是画小兔子和小猫,但你们能跟老师或者同学画得一模一样吗?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比比,谁最有想法,能画出不一样的简单有趣的外形和情境来。
(五)学生创作:
1、画一幅风景画草图,要求表现出地平线、消失点。
2、选择一处室内景物,找准它的视平线和消失点,把透视画准确。注意:
1、构图要合适,要完整。
2、注意透视规律运用要正确。
(六)展评拓展:
1、展示作品: 师:你最喜欢那些作品,并说说你的看法!师:你们建议这幅画怎样画,画面的前后空间效果会更好呢?
2、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学会了运用近大远小或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透视概念:地平线、消失点。
2、提供新的透视知识作为本课预备学习内容。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想连续。心点:就是画者眼睛 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二、直观感受
1、出示三幅本班教室内一张课桌的平行透视图,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辨析,实施估测分别是站在哪个角度描画的。
a、图为平视,课桌只能看见两个面(顶面、正侧面)。b、图为俯视,课桌只能看见三个面(顶面、正侧面、右面)。c、图为俯视,课桌只能看见三个面(顶面、正侧面、左侧面)。
2、师生共同寻找这三幅平行透视图的视平线。教师先在a图中标出视平线、心点,再请学生在b图和c图中分别标出视平线和心点
思考:视平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室内景物的视平线。
3、运用透视概念,分析平行透视图中的视平线、视点、视线、心点。
4、将课桌扭转一点,学生站在原地观察,思考透视图该怎样画。
5、教师示范画这张课桌的成角透视图,分别标出视平线和左、右消失点。
三、作品分析 分析教材中画家作品图例,比较床铺和远处餐桌的透视变化:
1、分别标出两者的视平线、消失点。
2、两者相同之处: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3、两者不同之处:床铺的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远处餐桌的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四、纠错训练 出示三幅错误的透视图,学生辨识并改错
1、冰箱基底线没有透视变化,侧面底座线没有画出透视效果。
2、书本透视线没有集聚到消失点。
3、凳子是较复杂的立体形,物体同向的成角不集中,形成多个消失点问题。
五、知识巩固
1、知识小结:强调透视规律,思考视点与消失点的关系。
2、画平行透视图步骤小结: a、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距点。b、画出物体的平行面。c、从平行面的四个顶角向心点引连线。d、从一个顶角向相应的距点引连线,求出透视深度。E连线成立体图形。
3、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适时考虑成角透视图步小结
六、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选择室内1——2个物体,找准它们的视平线和消失点,画出简单的透视图(建议画课桌椅、文具盒、书本、粉笔盒、粉笔刷、书包、立式空调、冰箱)
七、评价交流
1、作业讲评。
2、欣赏作品《最后的晚餐》,教师总结:根据科学的法则,理性地研究透视的变化规律,我们就能在平面的画纸上准确地表现出富有立体感、空间感的艺术作品。
4、壶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
2、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重点: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 难点:壶的造型和连接地方的粘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壶向学生展示。
二、分析结构 掌握壶形
1、展示多张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
3、教师归纳总结: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
三、尝试体验 探讨研究
1、参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
2、师生合作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4)制泥条,做 壶把,连接需牢固;(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四、设计构思 创作表现
1、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
2、两人为一组,分工有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五、观摩交流 互相评析
1、学生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作业布置
1、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2、将作品上釉烧制,教师统一收藏、展览。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制作的壶展示。
二、讨论:对同学们制作的壶进行讲评,同学们互评。
三、给壶上画上图案:以山水风景为主,个别造型独特的壶可以画上装饰效果的图案。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展示作品
5、瓶花与水果
教学目标
1.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基础知识。2.掌握油画棒画瓶花与水果的方法和步骤。
3.感受瓶花与水果的形、色之美,领悟生活的多姿多彩。学习重点:瓶花与水果的组合造型。学习难点: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基本方法。学习准备:油画棒、铅笔、橡皮 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涂色、比较问题
1、教师出示两幅线描苹果画,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添画相同的色彩。作品一仅仅画出了一个苹果的外轮廓线。作品二画出了一个苹果的大体明暗关系。
2、比较两个同学的涂色作业,说说有什么不同。生:作品二中的苹果立体感更明显,体现了光感。(板书:立体感、光感)
学生上台添画色彩 观察比较,谈添画效果,总结感受。二:教学示范、解决问题
三、作品欣赏、巩固方法
四、自主选择、临习名作
1、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修改以上尝试作业。教师重新画一个苹果,运用油画棒渐变涂色的方法,提醒高光处要留白。
2、与学生作业再次比较添画后的效果,说说有什么不同(色彩明快、形体结实)
3、呈现教学目标,板书课题:瓶花与水果
五、评价交流
1、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1)形体塑造;(2)整幅临摹要体现画面色调)
2、学生选居室,说说自己的画会挂在那个房间,体现感情升华。了解评价的方向,互评同学作业。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上节课中同学们临摹了《瓶花与水果》这幅作品,请哪位同学说说你的作画步骤。(生回答步骤)
二、开展新课 :尝试用干画法或湿画法画一幅画。1.运用厚涂法能起到覆盖的效果。2.用不同的笔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三、尝试创作:师巡视指导,生用不同方法创作。
四、谈谈自己的收获 1.了解绘画材料特性。2.区分画面各部分色彩的深浅明暗度。3.能辨别采用了哪种画法。(干、湿)4.借助色彩块面简单造型。
五、作品点评
6、唱大戏
教学目标
1、热爱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2、能感受戏剧脸谱的魅力。能画一幅具有戏剧韵味的脸谱。
3、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来学《唱大戏》一课的脸谱。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 板书:纹样、着色。
3、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
4、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脑门 眉形 眼窝 鼻窝 嘴形)A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学生观察脸谱,并思考问题。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请学生上台画)小结:祥云纹样。
5、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A、为什么要把眼窝部位涂黑呢? 黑色突出了演员的眼睛。B、脸谱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
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1-2)种色,脸谱的着色种类不要太多。一般有一种为主的色调。以红色为主叫红脸,以白色为主叫白脸。
6、比较两张作业。
三、作业要求
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四、学生作画,老师巡视
五、欣赏评价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脸谱,同学们喜不喜欢脸谱?请同学们说说这些脸谱都是哪些人物?(出示脸谱,学生辨认)
二、新授
1.同学们回忆下,创作脸谱要注意哪些地方?生回答:对称、眼窝描黑、用祥云纹样等。2.画脸谱的步骤是什么?生回答:先勾线、后填色。3.脸谱都有哪些画法? 三块瓦脸 花脸 象形脸
三、作业
创作一个戏曲人物。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
四、师巡视指导,生创作。
五、作业点评
7、标签与品牌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
难点: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学具: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包装盒。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教师用图片展示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品美观的包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包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并提示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
二、深入教学:
(1)教师演示教科书中形式多样的包装盒,提示思考:这些商品的包装有什么作用?(2)教师再展示一组中外优秀包装盒设计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包装盒的形式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演示边讲解包装盒的形式与特点。(3)重点演示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包装盒,并把包装盒展开,使学生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结构,并进一步讲解包装盒的制作过程。
(4)教师演示色彩鲜艳、装饰美观的包装盒设计作品。请学生讨论:包装盒装饰有哪些特点?(包括装饰的文字、图形、色彩、商标等。)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设计示意图,要求体现作品形式的创新,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课堂延伸: 请学生到超市做一个调查报告,介绍某一类专题包装,如绿色食品、陶瓷产品等。
第2课时
一、实物欣赏、比较、了解包装的重要性:
展示两个易拉罐:一个白皮纸面,一个画有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提问:哪一个更吸引入?为什么?
二、设计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用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构成装饰画。②、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图,强化理解。
三、制作:
(1)、按小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2)、运刚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
四、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
按照教材提示的作业步骤,给准备的包装盒或瓶罐设计、制作一个包装。通过形的组合和色彩的搭配,突出包装的特点,同时尽可能做到美观、精致、有新意。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8、发现美丽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画家作品、学生优秀作品、各种颜料、绘画工具等。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 游戏抽象,在纸盒中放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们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者转动?
小结: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这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
二、品读抽象:
1、从质疑走近抽象画,课件出示作品。提问: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2、在观察中发现。播放抽象画的创作视频 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答:没有接触画布 问: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一些画家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他为“行为画家”。研究抽象画。
三、学画抽象画:
1、对比与改变。提问: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对比视频画家的作品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小组思考、讨论。
2、给色彩加点料。请同学们观察抽象画布局,看看这些颜色有什么。答:颜色里看上去有沙子。小结:动作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视觉效果。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艺术实践表现抽象:
实践提示:创作一幅点、线、面有对比有变化的抽象画。强烈推荐利用橡皮泥制作半立体的抽象画。抽象之美秘籍:
1、多样的面。
2、运动中的线。小结:动作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视觉效果。
二、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1、那个画面带给你美感,为什么?
2、你是怎样表现这些点线面的?
3、说一说,你运用了那些抽象语言?
4、说的画面抽象语言比较丰富?哪里比较丰富?
三、教师点评: 实践提示:请你运用吹、甩、滴、洒、点的方法,创作一幅富有动感、变化丰富的抽象画。拓展展示当代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中的抽象图案。
9、图画书
教学目标:
1、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
2、学习连环画的创作知识,培养想象力。
3、掌握连环画的编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画面和内容相符。
2、用各种方法绘制。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图画书。
二、讲授新课:
师: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给了我人美的熏陶、有趣的知识,还有无穷的想像力。
1、欣赏优秀图书设计,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图画书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正文五部分。
2、讲解创作过程。
(1)、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已所熟悉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分析这些小故事的内容,可将故事分成几段或几个情节,在大脑中将每一个故事情节构思好,构思一定要围绕故事片的主要内容。
23(2)、当自已脑海里对画面已有了构思,最好赶快先用铅笔把它勾勒下来。可以先多画一些小草图,构图时要考虑构思,草图作为落稿时的参考。
(3)、画草稿。根据情节和小草图,将不同的几个画面完成,注意每幅画面要有一定联系,前后呼应。
(4)、最后将草稿勾为正稿,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动不要过大。(5)、添上一定的文字说明。注:形象尽可能符合故事情节需要,并独具个性。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选用水粉、水彩等工具对例图进行改画,也可以按自已的想法,选择喜爱的方法作画。
4、作业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图画书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正文五部分。
二、开展新课
继续上节课没有创作完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作品
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明。
四、点评作业
10、巧用机理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2、认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
3、能力目标: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教学重点:灵活利用肌理进行造型练习。
难点:灵活利用肌理,注意形、色的对比,处理好虚实关系。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触觉和视觉感受,活动导入:
1、摸一摸,猜一猜: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沙纸。蒙住一位学生的眼睛,让他用手触摸,感受实物的质。教师将学生摸过的材料分别拓印下来,再让这个学生猜。对号入座,并说出触摸与眼观的感觉。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
二、提供空间,主动学习:
1、拓一拓,找一找:请学生翻一翻自己身上,看一看自己的学习用品,有什么可以拓印的材料,找找身边有什么值得拓印的实物。
如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象棋;大实物:水泥地面、井盖、木桌椅、花玻璃、树干。
2、组织室内外活动:(1)、规定活动时间,要求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2)、规定活动秩序,组长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三、提供材料,探究其它拓印方法:
提问学生除了摹印外,你还知道其他的拓印方法吗? 示范揉纸拓印。
教师提供几组拓印材料,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拓印肌理。毛线、胶棒、抹布、清洁球、泥沙、绿豆、洗衣粉、胶水、颜料、水粉笔、各种色纸等。
四、感受过程,提出问题:
1、整理材料:教会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2、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利用起来作画面。
五、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其他获取肌理的方法,教师提示,如选取印刷品局部纹理、用复印机复印实物或用计算机制作等等,都可以得到有趣的肌理纹样。
第2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老师提供的几组拓印材料,同学们还记得吗?
继续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拓印肌理。毛线、胶棒、抹布、清洁球、泥沙、绿豆、洗衣粉、胶水、颜料、水粉笔、各种色纸等。
二、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1.作品要求呈现不同肌力。2. 运用不同材料、工具。
3. 拼贴时注意形色的变化,处理好虚实关系。
三、学生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不同方法创作。
四、作业点评
11、吉祥宝贝
教学目标
1、通过吉祥物的设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联系使用绘画的造型与色彩完成吉祥物的创造。
3、培养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4、感受并能初步掌握运用夸张造型的情趣和明快的色彩关系。教学重点:创造吉祥物的构思。难点: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设计。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五个名字的读音组成谐音“北京欢迎您”。
2、导入:它们俏皮漂亮,惹人喜爱;是我们吉祥的使者,传递着浓浓的祝福;它们来自生活,来自艺术家独具匠心的创造;它们就是——吉祥宝贝!
二、探究发现:
1、刚才我们看到了大家非常喜爱的福娃,谁知道其他吉祥宝贝吗?
2、欣赏各个企业、运动会的吉祥宝贝。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3、这吉祥物的设计分别以什么为素材?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植物或通话人物都可以作为素材。
4、和学生一起研讨吉祥物的造型特点:
(1)、在形象上:夸张、活泼、可爱、憨厚、幽默。(2)、在色彩上:色彩亮丽,对比鲜明。
5、吉祥物设计的构思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
(1)、先确定主题(例如:艺术节、学校运动会、劳动周、班会等)。(2)、选定一个原形(动物、文具、器皿等)。(3)、对原形进行大胆地概括、夸张、变形:
a.形体 b.动作 c.表情 d.服饰 e.道具等方面。(4)、色彩的处理:明快、鲜明、有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表现: 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个运动会吉祥物,画出草图。也可小组合作用橡皮泥捏一个吉祥物。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设计吉祥物,这节课我们将设计一个关于我们自己学校的吉祥物。
二、教授新课 1.确定主题和原型。2.使用的方式方法:
(1)在形象上:夸张、活泼、可爱、憨厚、幽默。(2)在色彩上:色彩亮丽,对比鲜明。3.对原形进行大胆地概括、夸张、变形: a.形体 b.动作 c.表情 d.服饰 e.道具等方面。
三、学生创作 师巡视指导,生创作。
四、作品点评
12、走向明天
教学目标
1、感受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韵美。
2、认识了解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并设计出自己的名字。
3、了解美术字的艺术特性和造型特点。教学重点:学习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字体。学具:卡纸、折纸、剪刀、双面胶、勾边笔、彩笔等。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签名广告视频导入:采用视觉独特的手机短信签名广告导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广告中提到名字有多种写法,有艺术签,有练笔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我们的名字,让我们的名字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陪伴着我们走向明天。
引出课题。
二、练——练练眼:
1、通过让学生辨认明星的直观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课件展出明星的姓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独特,美观的姓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你认识这些人物吗?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他们的名字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思考)
这些名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你们想知道吗?
2、只要学会老师的四个方法你们也可以写出这么好看的名字。激发学习欲望。
三、探——自主学习,探究方法:通过魔法游戏连连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
四、学——字体的表现技法(四个魔法):
小结:今天主要学习字体设计的夸张变形、笔画连接、装饰描绘、剪贴制作四个表现方法。
五、巩——巩固学习:
通过爱心魔法直通车游戏,让学生巩固字体设计的四个技法,加深记忆。
六、范——师生合作:
师生共同设计两个名字,学生说自己的创意,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同一个名字有不同的设计方法。师边示范边讲授字体设计的制作流程。
七、赏——取长补短: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作欲望。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继续上节课内容,进行激情创作
学生根据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法,灵活运用创作自己的名字。
二、评——亮出姓名,展我风采:
学生自评,小组评,师评。课后拓展:
三、拓——知识充电:
请同学们课下,上网搜集一下字体设计的其它表现方式。看看你们的名字还有别的设计方式吗? 课后小结:
四、结——学会感恩:
请同学们课后,把自己的姓名卡片给家长看一下,感谢父母给与你生命,给与你一个或有内涵,或有寄托,或好听响亮的名字。感谢父母,给你生命和养育之恩,感谢母校给予你成才,培育之恩。愿同学们怀有一颗知恩、感恩的心走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六年级美术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
六年级美术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
六年级美术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任,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资料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资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齐,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忙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构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潜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构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取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资料。同时,要课程资料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构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潜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重视简笔画训练
本学期我们美术组在张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简笔画教学,在简笔画教学中,我们按中心校的要求和各年级的要求分别进行了简笔画训练,此刻大部分学生能对本年级要求画的简笔画背着画下来,而且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消泯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是创造活动之大忌。就应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就应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另外,美术课程中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
(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我们这天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已不是再灌溉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务必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适合于他(她)的“水”,即学会学习,构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也就是能在新的社会发展的情境下,能够不断地发现社会中的或自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学习、寻找有用的信息,能透过分析和思考作出决定,再创造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
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不断地进行改善或完善,直到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
(六)、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六年级美术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二)
时间过得很快,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临近结束,再过一学期孩子们就要毕业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期美术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认真钻研新课标、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自由地组合制作,这样不但可以相互探讨、互帮互助,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学习听取、接纳他人的意见,还能集思广益,整合成为自己的技能技巧。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了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办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四、下学期提高的方向
虽然自己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
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缺乏了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反思。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