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最终5篇)

时间:2021-02-08 16: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第一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目标

1。,会认“庐,瀑”等生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

理解诗意,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准备:课件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

师:宋代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向我们展示了庐山的神奇秀美。今天,我们再跟随唐代诗人李白,去领略庐山的迷人风光。

二,学习古诗

1,读古诗,知作者

(1)(课件)出示古诗——自由读

(2)简介作者

2,二读诗,划节奏(诗的美,在于它的格律美……)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划出节奏

(2)交流点拨

(3)齐读古诗(读出节奏)

3,三读诗,明诗意(诗的美,更在于它的意境美……)

(1)默读,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点拨

疑:怀疑

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诗意的方法:补(添),换(调换词序)

(4)是的,一峰一瀑就如此的神奇,引人无限遐想,难怪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对庐山称赞不绝!让我们也一起来赞一赞吧!

——齐读古诗

4,四读诗,悟意境(诗的美,在于它的含蓄,在于它的凝练)

过渡:诗的美,美在语言优美,诗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闭上眼睛想象,听朗诵,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范读古诗(配乐),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

(2)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3)出示庐山风光片(图片),生欣赏

让我们欣赏一下庐山是不是想象中如此美丽。

(4)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配乐)

5,五读诗,背诵吟

庐山的美,在于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在于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水。

——生齐读古诗

唐代诗人李白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让我们深为庐山景色的美丽,壮观折服

——生齐读古诗

读了李白的这首诗,我们怎能不去庐山走一遭呢

——生齐读古诗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词句去赞美她!今天,就让我们以庐山为起点,去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如画的江山吧!

——生齐背古诗

6,拓展诗,升华情

(1)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

(2)学生交流背诵。

7,小结

8,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搜集更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积累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2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3.瀑:瀑布、飞瀑。炉:火炉、锅炉、炉子。遥:遥远、摇不可及、遥控。疑:怀疑、疑问、质问。银:银河、银色、白银、银子、银两。

三、小组合作,根据预习资料和书中主力理解诗意。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聚伞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四、配乐朗读本诗。

五、尝试背诵古诗

六、古诗大擂台,背一背,看谁会背的李白的诗多。

七、补充《早发白帝城》。

诗意:黎明,为我送行;彩云,笼罩着白帝城。一叶轻快的小舟,会把我带到千里外的江陵,两岸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载着我的欢乐,穿过了,重重高山,重重险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据称殿前井内首有白龙跃出,囚自称白帝,称山为白帝山。城为白帝城。

八、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古诗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2、情感目标:

⑴ 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

3、技能目标:

⑴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⑵ 能通过网络进行实际操作。

⑶ 结合网络资源,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积累了较多的唐诗,包括李白的诗。

2、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进行网上查询和阅览。

3、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会用“智能ABC”打字。

4、学生具有一定的文件操作能力,能打开、保存、发送文件。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是“音像点播,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声音、文字,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第二环节是“理解感知,精读悟境”。借助网络阅读课件以理解“字义──词义──句义”的逐步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意思。并采用网络“复读”、“示范”模块的录音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律的自听自练的朗读训练,体会古诗蕴含的美妙意境。第三环节是“课外延伸,读写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进行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巩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读写能力。第四环节是“网上交流,全课总结”,通过网络实现人工互助、生生互助,进行网上交流本课学习心得,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选择媒体】

本课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在网络情境下进行的。

【教学流程】

一、音像点播,情境导入

1、师引言: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有的是名山大川、奇松怪石、平湖飞瀑等。而瀑布更是大自然的一大奇景,课前,老师已在网上为同学们收集了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文字等,请同学们进入“音像点播”自由欣赏。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音像点播”模式,自由点击“瀑布一”、“瀑布二”、“瀑布欣赏”链接,欣赏各类瀑布的壮美气势。

3、交流: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4、师导入语:是啊,大自然的瀑布真是太神奇了,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庐山瀑布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素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诗人李白看了也不由为它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师点击庐山瀑布图,展示图、文)

5、学生通过网络欣赏庐山瀑布风光图,听古诗网络录音范读。

二、理解感知,精读悟境

1、网络互助学习,理解诗义

⑴ 师提出要求:借助网络阅读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以理解“字──词──句”的逐步学习法,掌握诗句意思。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理解感知”模块,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网络自学古诗诗义。

⑶ 检查交流:你对古诗理解了哪些?还有什么疑难之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点击相应的字、词、句的链接,巩固诗义理解。)

2、网络录音操作,精读悟境

⑴ 师过渡语:这么绝妙的古诗用精彩的朗读加以表现,让我们带上耳麦,进入“语言复读”模块,借助网络录音进行古诗的自听自读的朗读训练。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语音复读”环节,师引导学生掌握“声音──录音机”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复读”、“示范”模块自听自读自录。

⑶ 学生自由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录音朗读训练,师巡视指导检查。

⑷ 师通过网络录音检查学生朗读,评议纠正朗读,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

⑸ 再现庐山瀑布壮丽景象图及诗句,有情齐读古诗,用朗读体现诗句表现出来的美好意境。

⑹ 交流:学了古诗,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外延伸,读写训练

1、师过渡语:瀑布美,文字妙!让我们进入精彩纷呈的 Internet 世界,更深更广更直观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品尝渊源流长的唐诗宋词。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上阅读”模块,自由选择点击四个链接“中国庐山网”、“中华名瀑网”、“唐诗宋词”、“新浪搜索”进行网上阅读与赏读。

3、师提出作业要求:根据网上阅读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自拟题目,进行网上小练笔。

4、学生进入“作文上传”模块,进行网上作文训练。

四、网上交流,全课总结

1、师过渡语:我们尝试利用网络阅读资源进行了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学习、网上阅读和网上作文的训练,对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有心得,让我们一起进入“网上交流”模块,畅所欲言。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络交流”区,在“我想说”中输入文字,通过“我想看”查看别的同学的学习心理,进行生生网上交流。

3、师总结:多媒体网络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天地和广阔的视野,相信同学们在这样优越的高科技时代,学习生活会更为精彩。

4、按“退出”键退出,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悟结合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古诗两首》。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再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要求读正确。

三、再度古诗。

要求读流利。

四、识记生字。

1、默读古诗,边圈生字,边识记生字。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庐山 瀑布 香炉 疑问 紫烟 流水 银河 抽烟

面对权威,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

吸烟对人体有害。

庐山瀑布好壮观!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做指导)。

4、文中识字(学生再读古诗)。

五、感悟古诗。

1、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适时做指导——学生练读,小组合作读——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配乐入情入境读古诗。

2、看一看:边读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与同桌交流古诗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问一问: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指导写字

学生仔细观察“炉、流、银”三个生字,说书写要点,学生对照前面的范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对照——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适时示范讲解——学生再次与范字对照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尽量写到范字那样美观。选“流”字对学生进行字理教育(因为学生容易把这个字写错)。

七、积累运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香炉 生 紫烟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下 千尺

银河 落 九天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5

【指导思想】

通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会学习,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思路】

首先,根据大纲要求,给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安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全程参与。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以读为本,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领悟到祖国文字的凝练。最后,加强课内外结合,打破了课内外的界线,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了知识的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

21、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到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江西的庐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在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们就欣赏了庐山云雾那千姿百态、变幻莫测仙境一般的奇幻美景,还记得吗?背诵一段吧。(师引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2、古往今来,庐山不知引发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和灵感,写下无数歌咏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3、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注意瀑的写法。

4、介绍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板:唐李白)。

5、齐读课题及朝代、作者

二、初读感知:

1、在没读古诗之前,先认识课文里的两个小老师,一个是生字拼音,一个是插图,请同学们在拼音老师的帮助下把古诗读通顺,准确。

2、学生自由读

3、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两人读(评:字正腔圆,有点诗人的味道)

4、正音:别的我都不担心,就这几个翘舌音字“尺”“照”“生”“川”“直”“是”,翘舌音读准,诗的味道才正。齐读(不抢拍,不错字)

5、嗯,音读准了,味道很正了,我再来考考你们,如果我去掉拼音这个小老师,你还能读得准吗?一块来试试,生齐读

6、不错不错,为你们竖一个大拇指,但是你们还别高兴得太早,知道吗?古人读诗都是竖着读的,而且还摇头晃脑,很陶醉的,我们也来做一回李白,摇头晃脑读一读吧。

7、竖着出现的诗句都能被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们再提高点难度,看你们还行吗?加上线,加斜线是什么意思?试一试。(声断气不断)指名读,分组读。

8、有节奏了,更像诗人了,接下来看你们敢不敢读了,我把词语去掉,敢吗?

9、怎么办?这也难不倒你们,我得再增加点难度,这一次,我不仅要去掉词,还要去掉句了,谁来读?

10、我就不信考不倒同学们,这下我要使出绝招了,看大屏幕,还行吗?

两名同学背诵,全班背诵。

三、理解诗意。

1、引:这么快就全班都背下来了,以前还从没这么厉害过呢,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秘密就要坐好听,仔细地听,认真地听,这个秘密就是――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现存诗篇900多首,被后人尊为“诗仙”古人作诗,也是有流派和风格的,李白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很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之前,我们也学习了李白的一些诗,能背出几首?背两句也行。指名背。

自古以来赞美庐山风光,庐山瀑布的诗很多,可为什么独独李白作的这首《望庐山瀑布》千古传诵呢?这是今天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我们得请另一个小老师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了。

2、出示文中插图,大家只须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就能从图中找到诗意。和前后同学一起说说诗意,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记个问号。

理解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祡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云雾。

②红日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云雾缭绕,就像生起了紫色的烟雾。

想象一下这云雾缭绕,青山、红日、紫烟就组成了一幅庐山美景图,你希望到这紫色云雾缭绕的仙境一般的地方去游览吗?带来这样的心情来读读。

⑴读后评价:看来你真像是生活在香炉峰的仙人了。

⑵再指名读:听出来,这个“生”很重要,紫色的云雾仿佛是从一个顶天立地的大香炉里燃起的缕缕烟雾,把山把雾写活了,李白真用这个字真妙!

⑶齐读。

⑷图画还告诉我们“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什么意思?

遥看:远远地望,照应了题目中哪个字?你觉得远看瀑布像什么?像(白布静静垂挂在山前)。

“挂”是谁这么神奇,这么大的力量,把这么壮观的瀑布挂在青山之上?(大自然)

⑸这么磅礴的瀑布,被李白这么轻轻地“挂”了起来,这个“挂”字妙不妙?

⑹齐读这一句。

小结:这句诗中,李白藏着一种精心安排的动静对比,放眼望去,香炉峰的山色本无太大的变化,李白用了一个“生”字,让他动起来,具体入微的写出了香炉峰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所展现的迷人色调。而那奔泻不息的瀑布,李白却非要用一个“挂”字让他安静下来,静静地挂在山前。看似寻常,实际蕴藏了世人多少精心的构思啊!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引:瀑布从高达近1000米的香炉峰上倾泻下来,可是李白觉得它似乎是天上而来,于是他又加了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被称为描写瀑布的千古名句。

②指名读:评:特别欣赏你把“三千尺”读了重音,让我们感觉瀑布的确很高。

评:“飞流直下”还可以读得更快一点,更好地表现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

评:“落”读得好啊,从那么高的地方一下子掉下来,很有力度。

③这“三千尺”真的有三千尺吗?用这个数字李白想说明什么?(瀑布很长,山很高)简直就是从天上飞涌而来。

④李白可是善于用这样很大的数字来夸张的高手,在很多诗里,他常用这样的数字来表现一个事物,出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还不过瘾,还是觉得瀑布奔涌倾泻的气势还没有痛快地写出来,于是他又来了一句:疑是——

⑤出示银河图片。见过银河吗?银河是宇宙中无数的星星组成,晴朗的夏夜清晰可见,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就是被银河分开不能相见。理解“九天”:传说天有九层,也叫九重天,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处,“九霄云外”

再读这句诗。这是九天之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呢?还是一泻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呢?李白已经分不清了。诗句中哪个字告诉我们,他已经恍恍惚惚了?“疑”

李白知道眼前的不是银河,却有分明觉得这磅礴的气势明明就是银河!他把银河来了一个大翻转,从橫向变成竖挂,从“九天”落到了“庐山”。这奇特的想象令我们拍案叫绝:“好诗,真是好诗啊!”果然是诗仙李白啊!于是这两句就成了描写瀑布的千古名句!

再读读这句诗。

⑥现在你站在中国第一大瀑布黄布树瀑布前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现在你又来到了世界第一大瀑布尼加拉瓜大瀑布下面,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2、品读了诗句,欣赏了瀑布,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庐山瀑布呢?指名说。再带着你的感受来朗读全诗。

李白的这首庐山诗问世以后,众多诗人仍然把庐山当作描写对象,但是却很少再有人专写庐山瀑布了,看来,如果真的有人再写同庐山瀑布的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四、迁移运用

1、李白写的这首诗无人能超越,我们可以将它来一个魔术,将古诗改写成篇写景的小美文,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2、大屏幕显示: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之水自九天而降。

3、我来读句子,你们来读读相对应的诗句。

4、没有老师的帮助,你能自己说说诗的意思吗?

出示:太阳_____,升起____。

远远望去,_______

水流从_______。

好像是_______。

5、谁愿意读读你填好的美文?

五、学习写字。

引:古人讲究书画合一,画、诗、字相得益彰。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写这首诗中的三个生字。

出示:紫尺疑

观察字形,找出关键部分或者关键笔画。

师范写,学生描红。

抄写整首诗,注意行款整齐,大小匀称。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7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对瀑布及大自然产生向往之情。

4、借助字典、注释、插图,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合作学懂古诗。

5、培养信息搜索、加工的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三、学习准备

1、从课外书籍、网络收集李白的生平、诗作的背景资料。

2、从课外书籍、网络收集瀑布的视频、图片、诗歌、文章。

四、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李白。

1、这节课我们要去游山玩水,欣赏瀑布飞流直写的壮观景象,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位唐代著名诗人。(示图)看,这为仙风道骨的是谁?(李白)

2、你知道李白生平的什么事情?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留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

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来:“日照香炉生紫烟……”

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三)填散文诗,理解诗意。

1、老师读了李白的诗歌也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散文诗,但有些词语需要你们帮忙填

写。

2、出示小组学习要求,并齐读。

<1>讨论预习中不明白的词或诗句,借助字典、插图、注释、扩词、换词等方法理解诗意。

<2>根据诗意,小组合作完成散文诗。

红日升起,照在高高的香炉峰上,()紫烟,我远远地望着你--瀑布,你如()挂在山前,那可是嫦娥舞落人间的银纱?当我站在你的山脚下,才发现那不是银纱,是天水从几千尺高空(),这真让我怀疑是银河从()流到人间。

<3>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填法,有时可比较哪个填法好。

<4>示视频,配乐朗读,学生脑海浮现画面。

a多种方式美美地读,感受李白心情的变化。

b四人小组设计朗读,读出李白的情绪变化。

c小组表演读,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四)比较图画,畅谈感受。

1、分别上网查看五彩池、大海、瀑布的图。用一、两个词形容你对它们的感受。

2、再次朗读感受瀑布的壮丽、势不可挡的气势。

(五)欣赏瀑布组诗。

1、谈话:

瀑布的气势如虹给李白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以浪漫的艺术情怀,夸张神奇的想象,为世人留下一曲瀑布的千古绝唱。其实,对瀑布情有独钟的还有许多作家,同学们可以到“瀑布组诗”栏目中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去欣赏去读。

2、学生欣赏瀑布组诗(每首诗配图)。

3、生汇报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六)欣赏不同风格的瀑布,写下“小李白的诗”。

1、学生在网页浏览,欣赏黄果树、尼加拉瓜等瀑布。

2、在“小李白的诗”栏目中留下赞美的诗句。

3、共同评价,欣赏同学的作品,看谁的想象丰富、神奇,看谁能展现瀑布“一泄千里”的英姿。

(七)欣赏瀑布曲。

(八)总结:

你们喜欢瀑布吗?其实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希望你们通过上网,看书报,甚至亲身去旅游,来与大自然亲近,这会让你们心胸更开阔,生活更美好,说不准还会写下美好的作品与亲朋、师友共享。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前反思与构思

要根据古诗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教学时可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播放课文范读录音等多种手段,创设诗歌意境。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和背诵,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教学时可适当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教后小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意境,理解诗句,背诵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之美。抓住“银河”,激发想象,体会瀑布与银河有什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比作银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垂挂山前的壮美之景。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一行 白鹭 上 青天。近景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舒畅愉快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远景

教后小记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自读自悟,深入理解古诗后,再引领学生认识对仗,感受诗美。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等。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段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在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烟。接着笔锋一转进入主题,“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作者远望瀑布的情景: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苍翠的香炉峰前面,在阳光、紫烟、绿茵的掩映下,瀑布既显得雪白如练,又是银光闪烁。整个景色非常丰富多彩,清丽奇巧。紧接着诗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极写了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的流势之速、声响之洪、气势之磅礴、色泽之鲜明完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雄伟壮阔,构思奇特,可谓古今之绝唱。

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大自然之奇美,是围绕单元主题所选的精心之作。

学情简析:

随着“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二年级小学生均可以背诵二十首左右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对于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或停留在表面。学生很少接触过瀑布面对与瀑布的壮美不容易体会。

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贯穿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课标准》对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一条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这一目标,我们体会到在低年级古诗的教学要尽量避免逐字逐句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开展想象,理解诗意,领悟内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诗体图画,声效启迪,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美的情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领悟古诗中所蕴涵的意味。通过教师一次次的引导及指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诗”意,使他们达到身临其境的妙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等三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查找李白资料,积累李杜诗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积累读,导入揭示诗题。

1、课前活动:我会背古诗。(学生展示会背的古诗。)

2、了解诗人,解题读题。(相机认识生字“庐”“瀑”)

3、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媒体使用:播放庐山风景画卷,师配乐解说: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长江,山青水秀,景色泛胜。这儿的山,这儿的雾,这儿的飞流瀑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问:你能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庐山?

过渡:庐山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画卷,是大自然造物的杰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展示背诵,开始新课。给学生充分的成就感。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开启诗题,在媒体的音画效果中,走进庐山身临其境,情景交融为本诗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试读,识字读通诗句。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2、学习生字,交流方法成果。指导写字“炉”字。

3、展示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4、范读引领:让我们来仔细听听播音员的朗读吧。

【媒体使用:出示本课的生字,形式多样,直观丰富地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生读顺全诗之后,播放范读音频,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提供示范引领。】

(设计意图:第一次初读过程中,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这一环节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完成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一。在此基础上,学生达到正确、通顺地朗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三、细研读,入境理解诗意。

1、自学解诗:合作交流,相互讨论,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3、画中悟诗情。

(在情境理解中,教师简笔成画。难点教学预设如下:)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香炉:这里香炉指的是庐山上的香炉峰。形状上尖下圆,经常有云雾笼罩,就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所以人们为它取名香炉峰。

相机理解“生紫烟”、“遥看”、“挂前川”这些词。

小结:这短短的七个字就为我们勾画出一幅人间仙境般的美景。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故意将瀑布画成弯的。问:老师吧瀑布画得漂亮吗?

生:提出质疑,引出“飞流直下”出瀑布水流速度很急、很快。

师继续作画,抓“直”,我该画多长呢?(三千尺)

师:瀑布真的是从三千尺的地方落下来吗?我们这一层楼房大约有十尺,这样计算,三千尺也该有三百多层吧,这世界第一高楼也没这么高呢?那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引导理解:“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也是李白诗歌的风格。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如“挑花潭水深千尺”等加以理解。

小结:这就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阿!他的笔下才会出现这么奇丽的夸张啊!让我们齐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体会瀑布之壮美。

4、诵读小结。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通过诗画结合,入情入境,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使这一层次的研读能达到感情表现的要求和提升。)

四、品味读,想象领悟诗韵。

1、配乐诵读,创境想象。

2、观看瀑布,激发联想:此刻你就站在这样的瀑布前,陶醉在这样壮美的大自然中:

你好像看到了—— 你似乎听到了——

你仿佛感觉到—— 你在内心赞叹到——

3、熟读成诵,积累名句。

【媒体使用:优美的古筝音乐,使学生的吟诵更富韵味。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然后播放瀑布图片。让学生的想象转化为现实,避免以课件画面先入为主而失却文本体验的遗憾,这样,更好的使多媒体和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既体会到诗词之风韵,又领略自然之壮美。】

(设计意图:欣赏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配乐朗读,感受景美诗美情美,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突破难点,巧妙结旨,用心诵读,熟读成诵。)

五、拓展读,升华激发诗情。

1、教师小结全诗。

在精练的28个字当中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红日、青峰、紫烟和白瀑,色泽鲜明,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2、拓展阅读李白名句,进一步了解这位浪漫主义大诗人。

3、拓展实践。

①、自学预习:总结古诗学法,引导学生用本课积累的“读-说-画-背”的方法学习另一首古诗《绝句》。

②、推荐阅读:登录洋县教育资源网,阅读其余文人墨客描写庐山的诗作。

【媒体使用:出示李白的诗句进行拓展阅读,感受杜甫诗中的李白,再次感知李白夸张豪放的诗歌风格,激发学生热爱经典诵读经典的热情。】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走出课堂,却走进诗的宝库,走进大自然的广阔中。)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读—说—画—背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0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2、课前老师要求你们收集资料,请收集了资料的同学请拿出来,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并说明资料的来源。

3、师:孩子们都很会学习。李白写诗近千首,今天我们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请再读题目。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课文写的什么?

4、(CAI出示庐山瀑布)让我们走进庐山去欣赏那儿的瀑布吧。

5、你感觉怎样?(壮美、雄伟、壮丽)

二、初读课文

1、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听。

2、(CAI出示课文要求)孩子们,我们学习一首诗,首先是要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这对我们理解古诗意思有好处。

3、请你们把书翻开,将课文自由地多读几遍。

4、我想听听你们读得怎样?他读准字音了吗?

5、请大家一齐读一遍。

三、精读课文,理解意思,质疑问难

1、初读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精读课文,怎读呢?

2、请你们按要求一遍一遍地读,可以读出声音来,也可默读。生自主学习。

3、现在请你们说说看,你们读懂了哪儿?

4、还有哪儿不懂的?

5、请大家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四、我会品

1、过渡:我们大致了解诗意还不行,还得细细去品。

2、(CAI),我会品:你认为这首诗最有魅力的语言是哪儿?

3、抽生说,学生汇报。

4、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

五、我会品

1、赏中学 ⑴ 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欣赏一番。⑵ 怎么赏呢?(CAI出示读中赏)⑶ 怎么读。⑷ 抽生说: ① 用赞美的语气读。② 要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③ 要边读边想画面。⑸ 师配乐朗读,抽生说,老师哪里读得好。⑹ 你们想读吗?好,在读中细细地欣赏品吧,坐着读,站着读,走来走去地读,等会我们比赛看谁读得好。⑺ 学生朗读比赛。谁先来读,我建议读得好的站着,看谁能把别人读出来。你给我们说说,为什么要走着读。⑻ 学生配乐齐读。

2、画中赏,写中赏 ⑴ 除了在读中赏,我们还可以在画中赏,写中赏,喜欢画画的孩子们可以画一画,喜欢写作的孩子们可以写写你眼中的瀑布像什么,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诗,老师的这种格式可供你参考。⑵ 请选择喜欢的方式与小组的同学共赏吧。(CAI音乐)我想请位小画家到前台来画一画。学生学习2分钟。⑶ 交流 ① 请画画的孩子们把画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画得真美,不愧是小画家。② 请我们的这位小画家说说看,你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③ 小结诗句描绘的是这样的吗: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多么绚丽绚丽的庐山瀑布图啊!青山高耸、银瀑飞悬,红日高照,紫烟升腾,多么壮丽啊。这就是这首诗的描绘意境。④ 喜欢写作的孩子,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吧,先请小作家念念吧。有小诗人吗?(时间有限,课后我们再研究好吗?请把你们作品一齐读读吧)⑤ 欣赏了小诗人的诗,让我们再次感受大诗人的豪迈气慨。⑥ 请闭上眼睛,让我们背一背。再次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扩展阅读

1、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多么丰富、多么奇丽!

2、孩子们还想感受诗人的浪漫情怀吗?老师这里收集了李白一些精彩的诗句,能读的、想读的就跟我来吧。

3、CAI展示诗句。解说: ⑴ 诗人笔下的黄河气势恢宏。⑵ 他眼中的长江多么壮观啊!⑶ 四川的路太难行了。⑷ 天姥山多么高峻啊!

4、请收集了李白诗歌的孩子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扩展阅读的喜悦吧。会背的可以背,不会背的可以读,谁先站起来谁先领读领背。

七、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并欣赏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读了李白很多的诗,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还有很多诗人他们和李白一样,以精美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文化瑰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由决定。收集到诗歌的孩子没说完的可继续读。也可与同学交换诗歌再读,除此之外:

1、我也想读更多的诗歌。

2、我想上网欣赏世界各地的瀑布的图片,我觉得瀑布实在太美了。3、我想学习诗人的方法写一首诗。老师相信你们在实践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烟”,积累识字方法,会写“炉、烟”;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

3.通过画面理解诗句,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4.学习做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晓诗人。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些诗人?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他是唐代大诗人,有 “诗仙”之称;他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曾留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他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在那个牛马舟车的时代,他的自己遍布大半个中国,他曾到过18个地区,206个州县,80多座大山,60多条江河,20多个湖泊;他写过很多诗,其中最著名的有《静夜思》《古朗月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叫《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观看黄岩瀑布时写下的一首名诗。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看过瀑布吗?就让我们跟着李白一起走进庐山,走近瀑布吧。

(二)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指导读诗,读出韵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新词:庐山、香炉、紫烟、瀑布、飞流、银河。

指名小老师带读,学生跟读;

巩固旧的识字方法;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识字方法:归类和比较

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出示三幅图片,你能根据图片找出对应的诗句吗?

根据图片说说前三句诗的意思:“日照香炉生紫烟”中描写了哪些景色?“生”的含义是什么?从“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你能看出瀑布像什么吗?“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飞流直下”和“三千尺”分别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第四句诗不能用图片来概括?“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是把瀑布想象成了什么?

李白是一个很会观察和思考的人,我们再来看看他写的前两首诗《静夜思》和《古朗月行》,这里面同样有个“疑”字,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又有怎么样的想象吗?情感价值观渗透:我们应该努力向李白学习,做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三)观察汉字,指导书写:

1.出示汉字“炉”和“烟”,让学生观察汉字;

2.当小老师指导同学书写;

3.师生评点;

(四)化诗为文,情感迁移:

(五)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1.同学们真棒,老师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交流学习收获,结束教学;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2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唐诗佳作,其语言美,诗中绘的景物更美。在教学中,应通过启发想象、美读品味、绘画面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庐山香炉峰的优美和庐山瀑布的壮美,感受语言文学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诗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并启发想象、美读品味、描绘画面。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

1、教师启发:唐代大诗人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诗仙”,他写的诗想象丰富,气魄雄伟。意境瑰丽神奇!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李白的诗。现在有哪位同学能背一两首给同学们听呢?

2、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3、很好!刚才同学们所背诵的诗,有的是我们曾一起学过的,有的是同学们自己从课外书上学来的。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4、板书:《望庐山瀑布》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的收获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了解李白的作诗风格,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并通过背诵李白的诗篇,感受李白诗文的优美。从而为理解庐山香炉峰神奇美丽和瀑布的壮美作好铺垫。]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想想以前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今天这首诗我们准备怎么学习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学生发言(读、思、背)

4、初读古诗,提出要求;

(1)、把诗文读流利正确。

(2)、对照注释,和字典、词典。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3)、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当今的社会是个学习性型的社会,一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愿望。教育和培养学生,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竞争和需要。而学会学习,最主要的是学会学习方法。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反思和总结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自主学习铺开道路。]

三、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相互评议(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议)。

2、相互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讨论比较,谁说的更好,更切合诗意。

4、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说”是学习的主线,是让学生通过说来表达自己通过自主学生对待这首诗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绘庐山的美丽。同学之间相互评议也是说,是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主观见解和不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便于学生掌握与人相处和交流意见的经验,懂得必要的礼节,体会“集思广益”的内涵,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交流汇报,学习诗文。

1、赛读古诗,读出节奏感、重音和停顿。

(1)指名读全诗。

(2)同学评议。

(3)你们觉得该怎样来读这首诗。

(4)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5)赛读全诗。

2、全班齐读古诗。

3、理解诗文意思。

(1)各组汇报对每一句诗文的理解。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这种理解的。

(3)全班交流评议。

(4)并指导理解“三千尺”中的“三”和“落九天”中的“九”不是实指。而是夸张,形容瀑布因为高而显得壮观。

(5)试着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指名说,再评议,只至完善。

4、提出仍然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交流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肯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积极地鼓励和鞭策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相互之间获得启发,实现资源共享。]

五、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庐山之美。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像诗中的绘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自己所想到的画面。要突出瀑布的高与香炉峰的美!

3、把想像中的画面画下来,并涂上色彩。

4、展示学生的画,评议画得好的作品。

[注重听、说、读、写以及思与画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综合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六、背诵古诗,总结全文

1、庐山的美丽让我们心旷神怡,庐山的壮观使我们无限向往,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背一背这首古诗,再一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吧!

2、全班齐背全诗。

3、今天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这一课,通过学习,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呢,谁愿意告诉大家?

4、指名发言。

5、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下面就请你们为自己设计一份家庭作业吧!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一种平等的角色让学生谈谈学习的收获。在布置作业方面,放弃了教师钦定作业的成规,而是以民主的态度,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一份作业,让学生对待学习更有了一种自主的感觉和空间。有的学生想到了要继续给课文配上精美的图画,有的学生有用自己的话把诗文的意思写出来,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回家后要继续搜集和自学李白的诗篇……]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去感悟,方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地生成和完善,同是培养起探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本课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 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

(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导语: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背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六、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次初读过程中,可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第三次朗读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必定能提高学生诵读水平。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积累量。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课外积累的成果,又可给学生充分的成就感。当堂背诵《望天门山》一诗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外积累的时间和机会。教师的范背更是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地去积累更多的好诗文。这样做,不但充分发挥了语文课本工具书的作用,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效果显而易见。

第二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故事中的名句,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阿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读出古诗意境。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PPT、歌曲 教学过程

一、古诗儿歌串烧导入,学习《望庐山瀑布》

二、解题《望庐山瀑布》

1.生字认读:庐(庐山:图片)

瀑(瀑布:图片)2.望:看 3.作者简介

三、字词学习1.生字比较:庐与炉

2.词语认读:庐山

瀑布

香炉

飞流 3.书写指导:炉

四、示范朗读,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范读。

2.出示四幅图片,整体感知故事情景。

五、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指导朗读:读出美轮美奂的仙境般的感觉。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长与高。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雄伟,气势磅礴。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读出这种感觉。

六、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假如我们来到我国最大的瀑布前面,看着这雄伟壮阔的瀑布,你会情不自禁的说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八、布置作业

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改编古诗。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生 挂

川 飞流

三千尺

第三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松原市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心小学 徐海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朗读、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3、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祖国山河壮丽,文化灿烂,文字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美育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

二、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精读课文,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却先写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从而衬托出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用一个精彩的“挂”字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用“飞”生动再现了瀑布的激流奔驰;用“直下”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以及瀑布势不可挡的气势;最后用一个“疑”夸张而不失真的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所以通过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并且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同时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怀,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的教育。

三、学生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的掌握了古诗的一般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学生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及感悟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作为农村的学生,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学生的视野宽度有限。因此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篇课文,既要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各类资料,又要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提高。

四、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五、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望庐山瀑布》视频剪辑(远程教育网下载的);庐山瀑布图(挂图);若干文字资料。

七、教学时间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为学生加油、鼓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引旧入新。

1、谈话激发学生背诵二年级时已学过的。⑴说说此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 ⑵你认为作者写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诗人李白的这种浪漫的风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写景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3、读课题。学习生字“庐、瀑、炉”,并辨别“庐”与“炉”。

4、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板书“读、想、悟、背”。

(三)、读读诗。

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教师巡视点拨。

2、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观看庐山瀑布景观,听配音朗诵。12'20''-13'30''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配合多媒体课件中的背景音乐)。14'10''-16'40''

(四)、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展示庐山瀑布挂图)⑴独自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⑵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相关资料图片和动态的景观)20'10''-22'40''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① 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②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 感受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⑵全班交流。

①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帮助解决。②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结合诗文画面说。④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总结全文。(略。边总结边板书)

4、鼓励学生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五)、背诵这首古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庐山瀑布景观动画)。32'10''-34'20''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看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

各位小诗人,我们已经来到庐山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吧。(齐背诵)

(六)、延伸拓展。

1、指导学生观看《望庐山瀑布》视频剪辑,体会视频中庐山的美丽、体会庐山瀑布的“生、挂、飞、落”等特点,体会瀑布“挂前川”、“直下三千尺”及“遥看”等的动人情景,进一步的随着视频中的讲解,深入的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感受升华,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良好的爱国教育和美感教育。

2、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奉献给大家,让老师和同学们与你同分享创作的愉悦。小诗人,小画家们快快行动吧!

第四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第四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执教者:龙田上薛小学

石玉娇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品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欠佳。这首古诗虽然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是古诗的意境不容易理解,因此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时借助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并适时进行点拨,不搞字字落实,只要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而识字写字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思路】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首古诗。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帘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字词教学,二是理解古诗的意思和意境。在识字教学部分,既把生字词的学习做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又兼顾到古诗的特点,采用字音通过自学、带读、朗读来解决,字形字义的落实努力做到联系古诗,不露痕迹,并且力求达到多样化。在学习古诗的同时,让孩子享受识字的乐趣,保持识字的热情。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基于二年级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不能教条地把诗意进行灌输式地填鸭。突破这一难点的过程中,本节课采用将诗句还原成画的形式,将李白的诗句还原成当时他所看到的情景,这样一来,诗人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很自然地与学生的感受形成共鸣,在此基础上的朗读,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品味,又培养了学生读文字思画面的想象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领略文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瀑,庐,炉,疑”,会写4个生字“炉,银,烟,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古诗,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体会诗意,入情入境,感悟诗人赞美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诵读的积极性。积累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课前准备】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猜谜导入,识记生字“瀑”。

2、看瀑布视频,激趣入题。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流利。

2、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识记运用。

3、检查读诗:

(1)指名读诗,纠正字音。(2)指导停顿,读出诗的味道。

【设计意图】低段以识字教学为主,在古诗教学中还是牢牢把握这一点,字音通过自学、带读、朗读来解决,字形字义的落实努力做到不露痕迹,并且多样化,让孩子享受识字的乐趣,保持识字的热情。

三、想象画面,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1)想画面,说画面,理解“香炉”指“香炉峰”。

(2)运用句式“这紫烟就像()。”展开想象,感受画面,读出画面。

2、学习第一句:遥看瀑布挂前川。(1)想画面,说画面。(2)抓“川”字,理解诗意。

(3)抓“遥看”,了解诗人的观察位置。

【设计意图】朗读加想象,既深入了学生对诗歌的品味,又培养了学生读

文字思画面的想象能力。在读诗中激活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组合他们想象到的画面,从而领略文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

3、学习第三、四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自主练读。

(2)指导读好瀑布“飞流直下”之气势。

(3)抓“三千尺”“银河”,感受诗人想象之丰富。(4)探讨此时诗人的观察位置。(5)想象读、引读积累名句。

4、创设情境,读诗、背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想象读、引读,一方面为学生朗读垫定情感基调,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积累运用,让学生知道以后看到类似的瀑布的时候都可以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句诗不仅仅是庐山瀑布的专利了,我相信,孩子们以后肯定会灵活运用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

四、指导书写,展示点评。

1、观察要写的生字,发现共同点。

2、重点指导“流”字。

3、学生练写,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动笔写一写字,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交流后再书写,可以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记忆能力和审美水平,又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五、总结拓展,丰富积累。

1、交流李白富有想象力的诗句。

2、鼓励继续收集积累。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远望

︱ 想象 近看

附: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五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新桥镇大林学校 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诗导入: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导语: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背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反思: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

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下载《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诗句意......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中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尽情抒发了......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 2、抓重点词,体会 瀑布的雄伟壮观。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检测:背古诗 师:我们学过......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13课的其中一首古诗。诗题内涵丰富,点明地点和事件。本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紧扣“望”字,以庐山的香炉......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一、揭题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