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设计1基础目标:
1、通过听读、诵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特色目标:
通过看古文字、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初步了解汉字文化。
发展目标: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初步培养识字能力。
2、激发学生对对子这种文学形式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看、听、读、诵、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读题识“对”
1、读课题: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对韵歌》,一起来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认识“对”:看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字卡)神秘地出示“又”,再出示“寸”,演示两字合成“对”。这个字宝宝念“对”,你来读,你来读,这一组齐读。
3、“对”组词:如果你不下心碰到了别人,应该跟小朋友说-------对不起,齐读三遍(对不起)。如果你的作业写得既正确又工整,老师会给你打个红勾勾,这就是------(生答:对号),齐读三遍。
二、读《对韵歌》,识文中字
过渡:这个“对”,也是《对韵歌》的“对”。这首《对韵歌》读好了,和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
1、师范读,生听读。请坐好,静静地听老师来读。
2、师领读,学生跟读。下面,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学一句,尤其要学学老师的语调。
一次领读:全部跟读
二次领读:男生跟读
三次领读:女生跟读
3、师生齐读。接下咱们一起来读,老师呢大点声,你们小点声轻轻地读,做好准备!
4、同桌一起读:相互正音。
5、指名读:找五六名同学。
6、全班齐读。
7、开火车读7个生字。(出示生字卡,贴于黑板)瞧!生字宝宝们从课文中跑出来啦,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读!注意:如果读对了,请大家跟读三遍,如果错了,马上举手。
8、趣味强化识字:分别写出“雨”“鸟”“虫”的古体字,让学生猜猜对应黑板上哪个字卡的字。再找学生领读相对应的字卡。
9、生字组词:(出示字卡“花”)你看到过什么花呀?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样子很像花呢,举例:你和爸爸妈妈来到海边会看到“浪花”,冬天到了,天空会飘落“雪花”……
(指示云、雨、风、鸟、虫)请你选择一个组词。
三、背诵课文,交际检验
过渡:欣赏图片(山清水秀图和柳绿桃红图)
1、配乐读文,感受韵律美。让我们慢慢地,轻柔地将这种美读出来吧。(配慢速音乐)
《对韵歌》还可以这样读(配中速音乐)
继续来读(配快速音乐)
(音乐停止)我们也可以拍着手来读。
2、看屏幕熟读,试着背诵:(课件出示课文,渐次去掉词语,直到屏幕无字)
四、交际情境,检验背诵。
刚刚学完,就会背诵了,真了不起!你想背诵给妈妈听吗?
分别扮作妈妈和奶奶检验背诵。
五、创设情境,编写对子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一个对对子游戏,我说一个找同学对一个。试着对对。
比如“我说天”(加上动作)……你们就说“我对地”
操作逐一引导,最后连成一首新的对韵歌
师:我说天,生:我对地(板贴)
小对大。
男对女,爸对妈,蜜蜂对蝴蝶,绿树对红花。
让学生齐读自编的《对韵歌》
六、实践作业,落实背诵
今天回到家可以像这样你说一个,让爸爸对一个,考考爸爸!也可以主动地把背会的《对韵歌》背给奶奶或者妈妈他听。好,下课!
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设计2教学分析: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习拼读音节,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拼读,体会到韵文的韵律。
2、通过拼音与文字对照学习,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认读5个生字:苹、地、南、李、瓜。
4、学习新笔画:学写3个生字:风、北、果。
教学过程;
一、闯关激趣,导入新课
dà mǐ ní tǔ mǎ lù
(一)字带音节大米泥土马路
(二)拼读音节nǔ lì tà bù dì lǐ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老师想把这五颜六色的水果送给你们。出示葡萄架(这串串葡萄挂在什么地方?)苹果园(这苹果树一棵连着一棵在苹果园里开丰收聚会呢!)师相机复习: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归纳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
二、初读课文,把握特点。
1、指名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
2、出示课文,听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有些字是红色的。这些字的声母都是我们教过的。)
3、再读课文,认真看音节,你又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园、甜、绵、南的韵母相同。)这便是押韵。
三、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自由拼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会认词。
3、摘果子游戏:检查认读的生字。
4、小组开火车、小小组合作读、全班读相结合。
5、小组比赛轮流读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男女生轮流读课文,组与组之间对对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感受韵文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师生即兴对对子。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识新笔画
2、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怎样记住果、风、北,书空。
3、在田字格内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个。
4、展示作业,口头组词。
六、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七、作业:把《对韵歌》背下来,课外收集一两首。
课后反思:
本课有几个亮点:
1、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
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低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
2、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
在复习音节时,能利用周边的有效资源。如,说到“大米”,让学生明白香喷喷的米饭是农民伯伯种出来。“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要注意安全。“踏步”,每天早操时,都要踏步入场。“泥土”种子种在泥里。
3、课堂灵活运用鼓励性评价。
如复习“努力”,我一名学困生来读,并告诉他,努力了就会读了。他高兴点点头,整堂课非常专注。在学生发现了课文的特点,我欣喜地奖励他“发现星”。在学生读课文时,分别奖励预习星、朗读星。在教学生字时,表扬写好的同学,并奖励“书写星”。
遗憾的是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让学生自由拼读浪费太多时间,后面的整体朗读做得不够。这一点,让我明白一篇看似简短的文章要教出韵味来,真的需要把读步步落实到位。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应当加强指读的训练,听读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b p m f d t n l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1个字。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懂得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教学方法
谈话,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具准备:
1.ppt
2.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6个单韵母,它们是---那么声母有几个呢?对,23个,我们也学了一些声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它们?(出示卡片:b p m f d t n l)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八个声母交上朋友了。
(二)拼读音节
师:今天,这些声母朋友又带了一些朋友来,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自己拼读一下。(拼音+汉字)大米 泥土 马路 伯父
1.学生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
师:这个小老师当得怎么样?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2.学生拼读(拼音+汉字)的音节
师:词语头上的拼音你们会拼读吗?自己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拼读得很认真,那我们应怎样拼读音节呢?(出示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请一些同学来拼读一下。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请男生女生合作拼读一个音节。
3.拼读没带汉字的音节
师:男女生合作得不错,还有一些音节朋友想和大家交朋友,愿意吗?和同桌一起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桌两个人拼读可热闹了,老师请几对同桌来拼读一下。
师:看来,团结力量大。我请小组来拼读一下。
【设计意图: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习拼读。】
(三)谈话,揭示主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们都能准确拼读音节,还不熟练的同学不要紧,只要坚持练一定可以的。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叫:对韵歌。先看老师写课题。
师:同学们,跟老师读读课题。
师:同学们,在第三单元里,我们背过一首对韵歌,大家还记得吗?
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几个对子,那就是?(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
师:今天我们也要再学习一首对韵歌,这首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的字或词语呢,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初读诗歌
师:同学们,请打开语文书43页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手指就指到哪个字。
师: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那就赶快自己去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热烈,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说说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会评价。
师:我请全班同学一起响亮、流利地读一读《对韵歌》。
师:第一二组和三四小组比赛一下。
师:四个小组都读得不错,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五)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画出学习过的八个声母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诗歌里把我们学习过的八个声母圈起来。圈完了和同桌读读这些声母,注意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
师:谁来说说这八个声母藏在哪里?我们一起读读吧。
2.找出水果名
师:同学们,《对韵歌》中除了藏着我们学过的八个声母,还藏着一些水果呢!找一找,用“-”画出来。(出示:葡萄架 苹果园 李苦对瓜甜)
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些水果。你们知道葡萄长在哪里吗,那苹果呢?
师:你看(出示:葡萄,苹果的图片),多诱人呀!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师:你们吃过李子吗,什么味道?那西瓜呢?(出示李子,西瓜的图片)
师:看到你们的笑容老师就知道有多甜了,老师忍不住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听--(师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们读一遍吗?
3.理解“习习绵绵”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来了风婆婆和雨姐姐,它们从天南地北赶过来了,大家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出示:风习习雨绵绵 地北对天南)
师:风习习是怎样的?雨绵绵又是怎样的呢?(出示风习习,雨绵绵动态图)
师:同学们真会用眼睛观察生活啊!那就让我们轻轻地,柔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风婆婆和雨姐姐的温柔了。
4.学习对子
师:老师上课不久说过这首《对韵歌》里也藏着对子,你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一边读一边找。
师:谁来说说有哪些对子?
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一起读读对子吧。
师: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不少对子,那你还知道哪些想对的词吗?
师:学过的.知识会运用真棒。奖励你们把诗歌再读一遍。
5.拼读生字
师:刚才我们走进诗歌里,和诗歌交朋友,现在诗歌里的字词很调皮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葡萄 苹果 李 风习习绵绵 地北 天南)
师:谁来拼读,拼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
师:请男生或女生拼读。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那这几个字你们认识它吗?(出示:苹、李、瓜、地、南)指名生拼读这些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想想打算怎么记住它。
师:同学们的认字能力越来越强了,刚才我们采用了“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等等记住了这些字。(出示:“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读拼音”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记住认识很多字。)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熟字带拼音”的方法,让学生既学会拼读识字,又总结归纳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6.学写字
师:好了。字我们会认了,我们要学写字了,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有三个。(出示:果、风、北)
师:谁把他们拼读一下。
师:这节课我们学写一个字—“果”,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谁来说说它的笔画顺序?
师:现在老师根据你们说的写,请认真看。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书空,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评价)
【设计理念:为了落实“写对”原则,课堂上通过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字的笔画顺序,来引导学生掌握汉字正确的笔顺和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果园里的收获可真大啊!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知道了一些自然现象,那我们更要懂得热爱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果”字写一行。
2.背诵《对韵歌》
板书
对韵歌
苦对甜
天对地
北对南
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这首诗歌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音节,因为学生已有前面几课的拼音储备,所以我采用各用形式,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拼读音节。例如: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习拼读。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韵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识字,并在读中感悟,同时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
遗憾的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把握不到位,可以在学生了解韵文内容后升华主题---我们应如何爱护大自然,最后教师总结以此结束本课教学。
【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对韵歌教学设计
2.对韵歌一年级课文原文
3.一年级语文对韵歌课件
4.《对韵歌》公开课教学设计
5.《对韵歌》课件设计
6.《对韵歌》课件
7.《海之韵》教学设计
8.《对韵歌》的教学反思
9.对韵歌的教学反思
第二篇:对韵歌教学设计
《对韵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时间: 月 日 主备人:张亚棉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难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教学过程:
一、识字。(5分)
(1)示范朗读,跟读正音。
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创设朗读的氛围,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着读,再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2)合作对读,认读生字。
7个生字都出现在前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6个生字是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示范边对对子边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同桌对对子。通过师生、生生找生字对对子,既认读生字,又了解课文内容。
二、识记字形,理解字义。(5分)
(1)图文对照,理解字义。“鸟”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习感受象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呈现象形字“云、雨、风、虫”的图片及古今汉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到对应的图片和字。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2)组词拓展。如“花”,可以列举“玫瑰花、荷花、桂花、牡丹花、菊花、梨花”等词语,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词语“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等,在拓展中识记。其他词语列举: 云:乌云、白云、彩云 雨:暴雨、毛毛雨、雷雨 风:东风、南风、北风
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风雨、风云、对手、水花、火花、山花、花鸟”。
三、课文学习(10分)
1.朗读指导。
教师在范读时,可以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
引导学生采用拍手读、同桌对读、男 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诵读。特别关注“风、虫、红”的韵母是后鼻音。
在听读、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桌之间诵读,读准字音。2.理解运用。
借助图画,感受对应关系。本课分单字对和双字对两种形式,分句朗读理解时,可根据课文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对子间的关系。还可根据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一读,如“云雨、风雪、花鸟、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单字对。例如,“山”对“水”、“清”对“秀”、“绿”对“红”,最后将生字组合成词语。
3.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四、课堂检测:(15分)
1、背诵《对韵歌》。
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填序号)①风 ②树 ③虫 ④雨 ⑤桃红 ⑥水秀 云对()雪对()花对()鸟对()
山清对()柳绿对()
五、板书设计
对韵歌
对 云 雨 风 花 鸟 虫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时间: 月 日 主备人:张亚棉 教学目标:
1.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 【难点】 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教学过程:
一、复习(5分)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2.指名读儿歌。
3、齐读课文,指名背诵课文。
二、写字。(15分)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结合“虫、云、山”的书写,认识提、撇折、3个新笔画。教师在示范时,要边示范书写,边说新笔画名称,让学生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
强调本课3个字书写要点:
“虫”字的第五笔是提;“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山”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三、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2.男女生对读。3.师生对读。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8.小结。
四、课堂检测:(15分)
1、在田字格内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每个写5遍。
2、填空。
“虫”笔顺是,组词为。“山”笔顺是,组词为。“云”共 画,第三笔是。
四、板书设计:
对韵歌
虫 山 云(虫子)(大山)(白云)(青虫)(火山)(乌云)
第三篇:《对韵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对韵歌》
张静
文本解读: 1.《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古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等。从单字对到双字对、多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和修辞的练习。在诸多版本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2.《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古代人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
本篇课文编选自《音律启蒙》。韵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课文介绍了雨、云、雪、风等自然现象,介绍了花、树、鸟、虫等自然事物,还介绍了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自然景观。本课的教学目的:
一、是让学生认识七个生字认识三种笔画,会写三个生字。
二、是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对子这种文学形式,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积累对子的兴趣。课文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朗朗上口,适合学生反复诵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要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直观的认识自然事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对韵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会认“对、云、与、风、花、鸟、虫”等生字。
二、会写“云”字,认识新笔画“撇折”,能正确规范的在田字格中书写。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文本大意。【重点】 通过听读、游戏等方法,识记生字。【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文本大意。突破方法:
一、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
二、复习田字格的构造,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师生交流。
三、借助图片认识自然事物,通过各种方法的朗读感悟对韵歌的节奏和韵味。课文学习
一、歌曲导入
(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导入时出示对韵歌曲让孩子初步感受对韵歌独特的韵律美。)播放对韵歌《音律启蒙.一东》,图片出示古代小朋友们拍手游戏的图片。
师问:图上古代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唱歌、游戏。)
师:这种歌是古人发明的一种文字游戏,叫做《对韵歌》(ppt出示课题),小手指,伸出来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识字教学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今天的生字宝宝。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对,云,风,雨„„”(学生跟读)
2、同桌进行对读。
3、请小老师上台带读,教师纠正字音。
4、“火车火车开起来”进行开火车阅读,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渗透识字方法:
在今天的生字宝宝中有两个字很有特点。(ppt出示“对”和“树”。)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对”字加“木”变成“树”)这就是我常用的识字方法中的“加一加”。说一说还有那些字可以加一加:(一、口、十„„)
三、写字教学
在今天读过的生字宝宝中有几个是需要我们书写的。
1、下面就有请我们的书写小伙伴田字格。(ppt出示田字格)指导孩子复习田字格的结构。
2、同学们认真观察,“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在田字格中出示生字“云”)师生交流字形及笔划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生字,强调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起笔位置,强调新笔画撇折。学生书空。(板书:重点笔画撇折,板书:云的笔顺。)
4、进行组词、说话练习。
5、学生进行书写: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田字格中认真书写一个“云”字,注意笔顺和每一笔的起笔、落笔位置。
(强调田字格书写规则,头不顶天、脚不踩地、胳膊不挨墙。强调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
6、展示点评:
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示,学生、教师分别进行点评。自查书写中的问题并纠正。
三、进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3、出示图片对照文本,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从图片中真切的感受到文本内容,并为后面的分类打下基础。)
3、借助图片,全班齐读课文。
4、去掉文中的图片,齐读全文。
5、观察对韵歌的形式,你发现了什么?(每一行都有一个“对”字)
教师解释对韵歌的基本结构。掌握特点后,按节奏齐读对韵歌。
6、男女生进行分读。
7、观察对韵歌所对的事物进行分类。
出示云、雨、雪、风„„等字卡,学生上台利用字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动物,植物,景色,自然现象等几类。)
8、学习演唱对韵歌。
总结:通过读、唱,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有多种形式,这就是韵文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推荐读书。
除了今天所学的对韵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韵文。古代有一个叫车万育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声律启蒙》,小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唱一唱、对一对。孩子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出示《声律启蒙》书)
《对韵歌》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读、开火车等方法让学生识字。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每一个同学都积极举手了。但是,识字方法还是有一点单一,机械化的识记流于表面,在识字教学上有些生拉硬记的迹象。没有结合汉字特点深入探究多种识字方法,也没有将生字回归到文本中去解读。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一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去探究其出发点和合理性,根据孩子的认知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第四篇:对韵歌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译文。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笠翁对韵》。你们知道笠翁是什么意思吗?
生:戴着斗笠的老翁。
师:说得没错。不过,这里的老翁指的是作者李渔。大家知道吗?在古代,学者、诗人,不仅有自己的姓和名,还有名号呢!你们知道大诗人李白的号是什么吗? 生:香山居士。
师: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号是什么呢? 生:卧龙。
师:对呀!作者李渔的号就是笠翁。他是明末清初时期非常杰出的作家。那对韵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对韵”就是对对子。师:是的,作者李渔写了很多精彩的对子。并把他们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生:——《笠翁对韵》。
二、师:(出示幻灯片)看,这是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请大家打开校本教材,看到第71页。先看到第一段。请大家借助字典,自由读第1段。明白吗?开始吧。生:自由读。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最想表扬他的什么? 生:声音响亮,有节奏!
师:是的,我们要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老师还发现: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这几个字:
霁
曜
飒
戍
朔(打出读音)斗
读“dou”,你知道为什么嘛? 生:这里指北斗七星。
师:对!根据意思读准字音,也是一种方法。把这句话读一读:参商两曜斗西东。
师:幻灯出示:参、商指的是星宿中的两个星座。看:在北斗七星的东西两边有参、商两颗星。这两颗星在东西两边,谁也见不着谁。哪一句与他相对应,也写出了其他两颗星的位置。生:牛女二星河左右。师:把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这是一个七字对。你还能找出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等等吗?你们找一找,这段中有几个对子? 生:我找的是一字对。读一读。生:我找的是二字对。„„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时间里,找到了这么多的对子。现在,请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通顺。像这样,把句子读通,就达到了朗读的第一层要求。这就是——通读。(板书)就是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板书:字句)
师:朗读的第二层要求啊,就是熟读!(板书:熟读)你知道熟读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流利地读,就是熟练地读。
师:好的。通过一遍遍地读,把内容记在心中,能读出轻快的节奏,这就是熟读。(板书:节奏)
师:同学们,熟读有很多种方式。你们听过壮族三月三的赛哥节吗?他们的对歌就是你唱一句,我和一句。读书也可以这样。我读一句,你们跟着和一句。这叫唱和读。你们想和吗?我先来,天对地。生:风对雨。师:山花对海树。生:赤日对苍穹。„„(注意: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要对:三冬江上,„„)师:刚才呀,是我们师生的唱和读。现在,男生读,女生和,好吗?试一试吧。男生站起:站如松 女生:坐如钟。
师:评:不错!男生读出了男生的阳刚,女生读出了女生的温柔。刚柔结合真好!其实,读书还有其他方法。古人读书,喜欢读出节奏,喜欢手舞足蹈地读。手舞什么意思? 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师:你能拍着手来读一读吗?(生一
师:不错。稍稍调整一下,就更有节奏啦!大家想不想试一试?老师起个拍子,大家一起来拍手读。生:起拍手读。
师:我们还可以同桌拍着手读。玩过拍手歌吗?哪两个伙伴来拍手读? 生:两伙伴。
师:大家两两个试一试吧?
师:开心吧?老师发现,你们都已经能背诵出来,并把它记在了心中。这就是熟读的好处。俗话说:“熟读成诵。”这就是朗读的第三层要求——板书:诵读。说得好!要达到这一层要求可不简单:要读出感情,要读出韵味!(板书:韵味)师:现在,你最喜欢诵读哪一个对子? 生:我想诵读:一字对:天对地,雨对风。(出示:天对地,雨对风)
师:自古以来,就有了天和地。你能读出他们的变化吗? 生:读
师:听出来了,这是和风细雨。还有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出了狂风暴雨。师:再读 生:读
师:狂风暴雨更猛烈了。理解不同,意思也不同。大家读一读。(生)还有谁来读其他的对子? 生:我想读二字对。出示二字对。
师:读完二字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
师:读出它的广阔,火红火红的太阳和蓝空。把眼前看到的,能读出来吗?
师:你还想诵读哪句? 生:三字对。雷隐隐,雾蒙蒙。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
师:你还想诵读哪个对子/ 生:十一字对。师:你看到什么景象?
谁来读?怎样的环境?渔翁在干什么?你还想到哪个渔翁?(江雪)这个渔翁心境如何(孤独)
生:这个渔翁就是李渔自己,他的心情是悲伤的。师:读出这种心情!师:还能读读其他对子吗? 生: 师:
博雅同学前不久参加市里的毛笔书法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天,她带着文房四宝,也要为大家书写自己喜欢的对子。请大家合着古乐,大声熟读对子吧!(博、配古乐、书法)
其间,可以请同学上台展示你们的诵读。你们可以配上动作,可以效仿古人摇头晃脑的诵读。(三个)师:评一评。他们读得怎样? 生:
师:是的,想他们这样有感情地诵读,用心地读,读出了韵味。这就达到了诵读的要求。
请男女生合作诵读这一第一段。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笠翁对韵”上卷“一东”中的第一段。还有第二段,第三段。想读一读吗?同学们,按刚才的方法:通读字句,熟读出节奏,诵读出韵味。开始读吧。谁来读读。指名读。第二段。指名读。第三段。
师;咱们读到这,这是通读。回家后,请大家熟读。来看看博雅同学写的书法。
(贴: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注意顺序)
怎么样?博雅真是个小书法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还带来了一副对联,(故意贴错)你发现上联和下联的位置错了吗?回忆一下,春联对对子的特点是:
(打出: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平仄相对)
三、拓展训练(机动)
师:其实,书法和对联都是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大家想试一试对对子吗?
(小试牛刀
夏对()(夏季对严寒的冬天)山对()为什么:排山倒海
课后,我们可以去大显身手: 万紫对()叶茂对()画栋对()水帘洞对()
古木无人径对()
接天莲叶无穷碧对()把这些对子连成一起,也成了一组对对子。
四、总结
师:同学们,《笠翁对韵》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优美的、经典的文化遗产。她分为上、下卷各十四枝。只要熟读了,你的写作水平也就提高了。今后,在我们班的阅读课上,我们继续开展经典诵读背诵比赛。谁背下的《笠翁对韵》更多篇者,将得到老师的奖励!
《笠翁对韵·二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春联、教学用卡片、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笠翁对韵·四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流利的诵读课文,了解“对仗”的基本特征和种类,借助多媒体略知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体会《笠翁对韵》的音调特点,带上节奏和韵味,想象着意境诵读课文,以诵代讲。培养语感。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笠翁对韵》的音调特点,了解“对仗”的基本特征和类别,诵读全文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课:弘扬国学,传承文明;诵读经典,修身立德。大家好,二六班国学课堂现在开始。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请同学齐诵我们的班训:
• 学会感恩 孝敬仁爱 • 学会合作 精诚谦和 • 学会珍惜 追求成功 • 学会自律 修身立德
二:温故而知新——温习对仗的基本特征,复习最近诵读的部分诗词名句。
1、什么是对仗?什么是对仗?两句话字数相等;对应的位置上词的性质相同,内容上互相配合,节奏一致。
2、对仗举例:
• 春种一粒粟。• 杨柳绿千里。• 黄莺鸣翠柳。• 春风放胆来梳柳。• 春风一拂千山绿。
3、检查《一东》的诵读情况。
三、《笠翁对韵·四支》诵读指导。
1、师范读,正字正音。要求:你能找出有哪些对仗吗?
2、学生跟录音读。自学生字,学后交流。
3、看看下面的字有什么特点
木+支——枝 木+射——榭 鸟+婴——鹦
鸟+武——鹉 卢+鸟——鸬 兹+鸟——鹚
钅+帛——锦 月+旨——脂 火+夆——烽
木+射——榭 月+高——膏 牛+利——犁
4、指导朗读,读准节奏。
5、齐读,突出韵脚,跟上节奏。提示韵脚字:
• 枝zhī 丝 sī • 鹚 cí 词cí 卮zhī • 诗shī 脂zhī 时shí
6、指名读。
四、文意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文意。结合文后注释,配合图片、音乐、故事等。
五、对仗的种类(按字数),• 一字对:泉对石,干对枝。• 二字对: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 鹦鹉对鸬鹚。• 三字对:雷隐隐,雾蒙蒙。• 五色笔,十香词。• 四字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五字对:神奇韩幹画,雄浑李陵诗。•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七字对: • 几处花街新夺锦,• 有人香径淡凝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十一字对:
•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 • 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六、诵读比赛
要求:声音洪亮 ——2分 整齐划一——2分 节奏合适——3分 读出韵味——3分
七、属对(zhǔ duì)比赛
• 说明:属对就是对对子,也就是给上联对下联。举例:
春对(秋),• 冬对(夏)• 绿树对(红花)。• 校园春色美,(课堂学风佳)。比赛试题:
一字对:学(每对出一字得5分)二字对:紫燕(每对出一个得10分)三字对:诵经典(每对出一个得20分)课堂小结:
通过四支第一段的学习我们发现,《四支》和《一东》在结构和节奏上是一致的,这样便于我们掌握诵读的规律。我们要利用好晨诵时间勤加练习。再见。
五微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诵读《笠翁对韵》的兴趣,继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
2、继续使学生初步体会对韵中巨资的骈偶相对,声调的平仄交替,朗读的琅琅上口,体会其中的节奏美,音律美。
3、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使他们体会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意韵美。[教前热身] 学习做《对口令》的游戏。例:天对啥(天对地)
河对啥 山对啥 晨对啥 薄对啥
雨对啥 绿对啥 华对啥 夏对啥 清对啥 大陆对什么 雨伯对什么 四岳对什么 青春对什么 暮鼓对什么
山花对什么 烟楼对什么 宫花对什么 古柏对什么 金菡萏对什么
赤日对什么 月殿对什么 塞雁对什么 垂钓客对什么 道范对什么
雷隐隐对什么 雪暧逮对什么 清暑殿对什么 仙鹤对什么 大海对什么
日下对什么 蜡屐对什么 拾翠对什么 山茶对什么 宝烛对什么
1、全班齐对。
2、四组轮背。
3、两大组轮背。
4、男女生对背。
5、随机点到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揭题。
1、师生谈话:小朋友,今天这节诵读课,我们还要来学习清代的戏曲学家李渔李笠翁的《笠翁对韵》,你们喜欢吗?(喜欢)那老师可要先考考你们喽!
2、以旧引新:小朋友,你知道《一东》《二冬》《三江》《四支》分别压的是什么韵吗?(ong、ong、ang、i)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看看今天我们要学什么了?(出示《五微》,齐读。)
3、猜解韵脚:谁来猜猜《五微》又会压什么韵呢?(ui)对!真聪明!老师告诉你,五微除了押“ui”韵,还可以压“ei”这个韵呢。明白了吗?(明白了!)
二、初读韵文。
1、自读提示:那先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96页,自己对照上面的拼音来读韵文。听清楚,读的时候有三个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③在老师没说停之前你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2、圈出韵字: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拿起笔,边读韵文边把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圈出来,看看它是不是押的ui或者ei韵。
3、看大屏幕:大家帮老师检查一下,老师的韵字圈对了吗?(圈对了)
4、分行读句:那通过刚才的练习,哪些小朋友愿意先站起来读给大家听的?老师请七个小朋友来每人读一行,其余认真听。
①如果读错了,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正音,再指名或齐读多读几遍来巩固。
②读完一轮后师可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们七个小皮匠合作起来,也能顶过诸葛亮啊!还有哪些小朋友愿意来赛一赛诸葛亮的?再指名读(到读准为止)。
5、一人试读:谁能一个人把这篇韵文读准确、读完整的?
6、同桌互读:请你像这位小朋友一样,大声、准确地把韵文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7、多人齐读: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读给大家听的?请想读的小朋友都站起来,你们可以给大家再朗读一遍。
三、逐句读熟。
1、过渡:下面我们一句一句来把这篇韵文读好。先看第一行,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2、出示第一行: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①指名读一读。
②理解:这里的“贤”就是贤人,“圣”就是圣人。贤人和圣人都是指那些品德十分高尚,又有很有才能的人。像我们熟悉的孔子,人们就把他尊称为“孔圣人”。而“觉奥”和“参微”则都是指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或一件细小的事情。意思是说我们小朋友只有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看见一张纸屑(xie)就随手捡起,别人有了困难就主动帮助„„这样才能逐渐地向贤人或圣人的要求靠近。③谁再来把这行句子读一读?(再指名读)
④对口令:小朋友想不想再跟老师来对口令了呀?(想)好,那就请四大组轮流跟老师对,看哪一组的反应快、对得齐。
[师生对答:贤对啥?(贤对圣)是对啥?(是对非)觉奥对什么?(觉奥对参微)贤对啥?(贤对圣)圣对啥?(圣对贤)是对啥?(是对非)非对啥?(非对是)觉奥对什么?(觉奥对参微)师总结出:原来这些对子可以交换位置来对呀!但小朋友有一点要注意:为了整首诗歌读起来有节奏感、好听,押韵的字我们就不能随意调换位置了。譬如说:是对非,觉奥对参微。] ⑤一起拍手按节奏读。
3、出示第二行: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①谁来读第二行韵文?(指名)
②理解:有没有谁知道什么是“鱼书”?什么是“雁字”?(指古代的书信。)草舍和柴扉呢?(看图:茅草屋、木门)
③对口令:先一起来练习一下口令——鱼书对什么?鱼书对雁字。草舍对什么?草舍对柴扉。以两大组为单位轮读。④齐读这一行。⑤一起拍手按节奏读。
4、出示第三行: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
①激励:从第三行开始越来越难了,小朋友有没有信心把它们读好?(有)
②请女同学齐读这句话。③理解:老师告诉你,这里的“雉”就是指的鸟。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啦!会的小朋友就举手回答。[指答:鸡对啥?(鸡对雉,动物。)晓对啥?(晓对朝,早上,时间。)唱对啥?(唱对飞,动作。)鸡晓唱对什么?(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什么?(红瘦对绿肥)师总结:小朋友又给你们学到了一招,原来对对子还要名称对名称,动作对动作呢!那老师来试试看你们能不能当场也作出几个新对子来:鸡还可以对什么?(鸡对鸭、鸡对鹅、鸡对鸟)真棒!唱还可以对啥?(唱对跳、唱对说、唱对演)对得多好呀,快把掌声送给他们。] ⑤对口令:一齐对——鸡晓唱对什么?红瘦对什么?(红瘦对绿肥)⑥在理解:说到这个红瘦对绿肥,有的小朋友可能不明白。不着急,我们前天正好学了一首古诗《春晓》,大家来背背看。(生背)这种花落叶繁的暮春景象就叫“绿肥红瘦”。⑦分男女生对口令。⑧一起拍手按节奏读。
5、出示第四行: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①开小火车读。
②猜猜看,这里的“举杯”对什么?(知道的举手回答)“举杯”对“骑马”。“邀月饮”对什么?“邀月饮”对“踏花归”。“饮”对什么?“饮”对“归”。饮是喝酒,归是归来,你看,又是动作对动作。③看图描述意境激发朗读情感:这里的举杯邀月饮说的是李白,李白最爱喝酒了。有一回夜晚他独自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赏月,一边还喝着酒,觉得这景色太迷人了,可是只有他一个人欣赏,未免有些孤单,于是突发奇想,就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和他一块儿来喝酒。你看多有意思呀!读读看这句话。李白真不愧是“酒仙”啊!而“骑马踏花归”则是那种春游归来的喜悦心情,谁能把这种开心的心情读出来?
④分男女生接下半句:男生先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再换女生。
⑤带上拍手的节奏读。
6、把以上四行用四大组轮读的方式来复习一遍。
7、出示第五行: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①男生齐读这句话。
②理解:这里的黄盖和陈平都是人名,谁对他们有所了解的?(指说一下)[黄盖:三国时东吴的大将,他用的苦肉计在火烧赤壁一战中帮助孙权打了胜仗,“捷”就是胜仗。陈平:汉高祖的一位谋士,当年汉高祖被匈奴人困于白登山这个地方,就是他用妙计救出来的。解除了汉高祖的危机、危险。] ③激情读:多么了不起的两位英雄人物呀!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他们!(齐读句子)
④小朋友自己来猜猜看,这里是什么对什么呢?为什么?(黄盖对陈平,人名;赤壁对白登,地名。)你们真了不起!⑤分两大组来对下句,再交换。⑥拍手齐读。
8、出示第六第七行: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①最后两行,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②理解:这里也有两个人名,小朋友找找看在哪里?(太白和孔明)谁知道太白是谁?孔明又是谁?(单独问:太白对什么?太白对孔明。)这里还有一组地名呢,在哪儿?(书堂和祀庙)什么是祀庙?(看孔明祀庙图理解)(单独问:书堂对什么?书堂对祀庙。)引述,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李白曾写过一首诗来形容这种景象,读《望庐山瀑布》)问数量词“三千丈”对什么?(三千丈对四十围)孔明祀庙周围的老柏参天,要四十个人才合围得过来,说明很粗壮。③分两大组接下句: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④到标点为止,每一小句一大组读,看哪一组反应快,接得最牢。(分四小句,再反过来)⑤一齐按节奏拍手来一遍。
9、把后面三行连起来复习一遍。每大组读一部分。、把整首诗分成小句形式开大组火车。提示:注意力要集中。(来两遍)
四、帮助背诵。
1、过渡:小朋友,要是让你现在就把这段韵文背出来,你觉得难不难呀?有没有信心?
2、自背:那大家先自己试着背背看。
3、看填空提示背。①老师引背(提示较多)。②学生自己看提示背(只提示每行第一个字)。
游戏巩固背:同座学生互相拍手背。
《笠翁对韵·六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羹”、“蕖”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3、初步掌握古代对对子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新课
1、出示韵母是u的字,让学生组词。
2、仔细看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3、出示韵母是的字,让学生组词。
4、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
5、小结:在我们的中文中间,带有u这个韵母和这个韵母的字都归在一个韵部里,这个韵部就叫“鱼部”。
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韵文“六鱼”,你们看看这篇韵文里有没有“u”和“ü”韵母的字。
三、初读韵文
1、出示韵文课件,齐读一次,读的时候要有节奏。
2、看看有那个韵母吗?
3、出示分句排列,最后一个字变红色的韵文,再次齐读,带红色的字读得长一点。
4、这个带“u”和“ü”的字都放在哪里?
5、我们就说这样的韵叫押韵,这篇韵文押的是u和ü的韵。
6、有一个字反反复复出现了许多次,是哪个字?这个字出现了几次?
7、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这个对字前面有时候是一个字,后面出是一个字,有时候前面是两个字,后面也是两个字,如果这个对子前面是一个字后面是一个字的,我们就叫他一字对,如果前后都是两个字的叫什么?有没有三字对?
8、指名生读三字对的句子。这个对字用什么来代替?
9、小结。
四、理解韵文意思
1、出示标有部分注解的韵文。
2、理解了吗?我们一句一句来看。
3、逐句讲解句子的意思。
五、背诵韵文
1、下面一分钟把它背下来,可以吗?学生自由读几次。
2、出示填空,让学生添上去,自己试试。
3、再难一点,出示下一个填空。学生两个两个轮着一句一句背。
六、改错
1、我小时候读这个的时候老被老师批评,为什么呢?你们看,老师说我错了,我错在哪里了呢?出示错误的韵文。
2、指名学生讲出错误的地方。了解韵文必须符合生活实际,要人对人,树对树,花对花等基本的对对子的常识。
3、把改过的读一读。
4、第二次改错。谢谢各位同学,我终于会了,于是我第二次交给了老师,谁知老师又说我错了,这回我错在哪里?
5、出示错误韵文。
6、指名学生发改错。让学生了解韵文对对子不仅词性要相对,还要把押韵的那个字放在句子后面。
7、请同学们把改过来的读一读。
8、小结:谢谢同学们,我终于知道了,一字对也好,两字对也好,三字对也好,句子对也好,最后对的那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押韵,在鱼部中,或者是u或者是ü。
七、拓展练习
1、同学们,后来我终于改对了,老师觉得我还算聪明,就给了我一 个题目,这回又难倒我了,请各位同学帮我完成好吗?
2、出示地对,笔对,对茅屋。大江对,猫咪对。唱歌对。
3、小结。
《笠翁对韵·七虞》教学设计
一、注重复习、展示学生。首先,课一开始,我便让全体学生背诵或熟读前面所学内容,学生们都能整齐流利的背诵,接下来我为学生提供个人展示的机会,每个小组两个人背诵,并为本小组挣得五颗小红星,个别学生在背诵时,其他学生也蠢蠢欲动,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让全体同学都背诵了一遍,并为每一组加了一颗星,使每个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高啦!此外,在课堂上,我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个别朗诵、齐读、男孩女孩对抗赛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注重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文中的生字(利用游戏“火眼金睛”训练学生认识文中的生僻字,学生兴趣盎然。)、多音字很多,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加强学生的基本素养。此外我还注重韵脚的知识,三、努力寻找文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如当我讲到“燕语对莺啼”时,我引导学生讲出诗《江南春》,学生朗读后,并寻找出韵脚,学生很快就找出了韵脚:红、风、中(第一节课我讲了韵脚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找出了文章中的韵脚,他们很快便掌握了韵脚的知识。),学生们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即丰富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和韵律,并加深了学生对韵脚的理解和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为学生自己创作诗歌打下基础。如:讲“桃李自成蹊”这句话时,我先讲它的寓意“比喻一个人如果有美德,不用声张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它是赞美老师的诗句。”然后引导学生讲出其他赞美老师的诗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玉壶存冰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捧着一个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风化雨,诲人不倦。)教育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就是对老师们最好的报答,并要求学生向听课的老师道谢,日常生活中尊敬老师。此外,我还挖掘课文中的历史故事《西门豹治邺》和百里奚的故事互相对比。(西门豹——君子之举;百里奚——小人所为。)引导学生向为民除害的“西门豹”学习,争做少年君子„„总之,我努力挖掘教育资源,使学生尽可能的得到一些启发,使他们受益。
四、不足之处。在本节课中,为了节约时间,我将寻找多音字的环节改变了一下,(只让学生找出,课下写在书上,有意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像原来一样让学生说其他的读音并组词,然后读。)课堂效果不是太好,给听课的老师们一种蜻蜓点水般的感觉,内容不够深入。学习细化新课标后,我认为原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藏宝”看起来很热闹,有个别同学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于是,我便将这个游戏删掉,只进行了“接龙”游戏和个别展示环节,以便使自己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课堂效果也不是太好,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读得不太积极,同事建议让我将“接龙”游戏换成“藏宝”游戏,或者是进一步探索,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节课匆匆而过,为了将课文中的一些知识点讲到(稍微拓展,就感觉时间不够,学生熟练读所学内容的目的将得不到保证。),我在积极努力的尝试创新中,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我相信,经过摸爬滚打之后,我会不断进步的。
第五篇:《对韵歌》教学设计
5.《对韵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主 题: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李静/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2)基于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3)基于习作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4)基于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2.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在掌握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方面上有一定难度。(2)基于阅读
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读故事,教材生动、形象、故事性强,便于接受。在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学会积累词语。(3)基于习作
大部分学生能够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够把句子说完整,把意思表达完整。个别学生会出现重复词句„„情况。(4)基于口语交际
学生能够自信、大胆地说话,但很难用生动的语言、简练的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评价任务
1.借助生字卡片等形式认读生字,指导书写,读通课文。(达成目标一)2.运用默读、个生读、分男女生读等多种方法的读,逐步完成背诵。(达成目标二)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的桃花,()的柳树。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读要求写的生字。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2.男女生对读。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