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大全]

时间:2022-08-09 14: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大全]》。

第一篇: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大全]

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前布置预习:

朗读课文,达到熟读。

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文言短文《陋室铭》,课前已给大家布置了预习,要求读熟课文。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自由朗读,两分钟后,请同学来大声朗读。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1、指名朗读,同学互相纠正读音、停顿。

3、完成《配套练习册》“积累运用”第1题,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苔痕(tái hén)陋室(lóu)鸿儒(rú)

案牍(dú)德馨(xīn)

4、自主学习,完成《配套练习册》“积累运用”第6题,有关作家文学常识。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朝代)文学家。

【补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铭”本意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补充:背景资料,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内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一斗室。在此背景下,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5、对照注解,疏通文意

(1)从题目开始,一人一句,先自主完成,后互助解决疑难。

明确:自主疏通文意,互助解决疑难,指名回答,师生共同明确文意。

(2)完成《配套练习册》“积累运用”第2题(1)~(6)

(1)名:出名,有名;

(2)灵:灵验。

(3)斯:这;惟:只。

(4)白丁:平民。

(5)调:弹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6)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6、找出文中的对偶句,背诵全文。

三、精读研讨

1、《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补充:语出《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明确: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四、作业布置

将原文抄写一遍,背熟。

附板书设计

《陋室铭》刘禹锡

一、熟读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二、文意名、灵、斯、惟、白丁、调素琴、丝竹、案牍

三、深意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第二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反复朗读课文,品析关键语句,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重点)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温故知新导入

二、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出你的风采)

(一)自主学习:

(方法:独立完成以下各题,对自己感到困难或疑惑的题,在序号上做标记)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用题答题技巧三步:解释句子意思;写出手法修辞及其作用;表明作者情感。)答:“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两字概括交往人物生活情趣。两字统领全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因此是文中的主旨句。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答: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和“子云亭”类比,意在以古代明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与抱负。

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用意?

第一,以“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陋室不陋” 第二,与文章开头呼应,是点睛之笔。

第三,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5、读过本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成语概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这种精神。

(提示:态度题首先表明支持,反对或者中立,接着联系自身实际和生活进行论述支持自己的观点。开放型题目)

不求闻达、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我支持这种生活态度,从自身出发提高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奢靡生活的诱惑

(二)合作学习

(方法:组长组织研讨自主学习时的疑难问题)

(三)展示评点

(方法:对有共对有共性的核心问题展示讲解。)

三、课堂检测

1、用文中原句填空

 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 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写作者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

2、思考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首先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类比陋室,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接着对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叙述,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明居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操。

第三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郭军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

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学习,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全文内容。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的。

四、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陋室

1、讲故事:古时有一男孩儿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谁知这个小男孩儿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这个小男孩儿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2、引出陋室:故事中的男孩儿是谁呢?(孟子)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殊不知历史上还有一位名人也有三迁居室的佳话。话说呀他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对他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最后只住在一间只容一人一床一桌的小房子里。他欣然接受,用诗文作无言的抗争,于是写下《陋室铭》。我所讲述的主人公他是谁呢?(刘禹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刘禹锡,走进他的陋室。(板书“陋室”)

3明确“铭”: 在每位同学的课桌上都贴有自己的座右铭,那么本文的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书“铭”)那么,“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铭”。

(二)指导朗读:

1、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

2、播放课文音频

3、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你初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读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充满音乐美)。

5、对,这就是铭文的特点。铭文很重视音韵,通篇押韵,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

6、、感受铭文音韵美,(先齐读课文,再男、女生分开比赛读。)

(三)翻译古文:

1、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 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讨论。重点字词提问)。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四)探究学习:

1、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作者要写的对象是什么?(陋室)

(2)那,作者开篇就写陋室吗?(没有,先写了山水。)(3)作者先写山水的作用是什么呢?(引出陋室)

(4)既然是陋室,那你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陋室陋吗?(不陋)(5)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陋室不陋的?(孔子云:“何陋之有?”)(6)这句话是什么问句?(反问句)反问句有什么作用?(起强调作用。)强调了什么?(强调陋室不陋。)

(7)那文中那个词说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德馨)

(8)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品德高尚陋室不陋的?(品读a、b、c、d四句)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以动写静,赋予苔癣、草色以人的灵性,也想爬进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苔癣和草色写活了,把既有精神又有韵味,让人不觉得陋室简陋了,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这是写室中之景,自然环境清幽雅致。)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对比,互文。作者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是高雅之士。这样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高雅脱俗的情怀,这是写室中之人)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写实,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面写虚。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小结:作者从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确实不陋。

(9)经过反复的描写衬托,作者明明在赞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紫云亭呢?

(作者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表明作者也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

(10)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原因:“德馨”)。

(11)那么,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2)提问: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志向的手法叫什么?(板书:高洁伟岸 安贫乐道 托物言志)

(13)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14、课堂小结:

(再次齐读课文,男女生或个人比赛背诵课文。)

(五)背诵拓展:

从下列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莲花、松树、梅花、菊花、小草、粉笔、石子、春蚕、落叶、胡杨、竹子)

学生自由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布臵作业:

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文,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请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把它们抄写在本子上,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些诗文写得最精彩。

(七)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物 志

{室中之景——清幽雅致 }

陋室不陋 {室中之人——高雅脱俗 } 安贫乐道

{室中之事——兴趣高雅

(八)教学反思

第四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背诵默写,掌握相关的文言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诵并背诵课文。

结合学习重点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学会仿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这是形象的比喻,说自己的家就算再乱再破也是最好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把自己家称为陋室,这个在作者看来也是最好的草屋到底好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观一下。

2.作家及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创作了《陋室铭》。

3.文体介绍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一读课文,熟悉课文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流畅的朗读,流畅的朗读时理解文意的基础。

学生自由读一遍,读时注意字音、停顿。读准、读顺。

听录音,对照字音、停顿,纠错。认真听并揣摩体会字音、停顿。

抽生单独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听后进行评价。

学生齐读,体会感受。

二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默读,同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如果有疑难处可前后桌小声讨论,仍不能解决做记号等会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组织解疑,检查自学效果并引导解疑。

(3)翻译重点文言词汇和语句(提问学生单独回答),学生思考、回答、识记。老师点拨、指导。

名:著名。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案牍:官府的公文。鸿儒:博学的人。劳形:使身体劳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里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宾语前置:有何之陋?)

三读课文,体会感情

感受音韵美。这是一篇铭文,有押韵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感受它的音韵美。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a、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先由说“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b、作者写陋室,那陋室真的“陋”吗?

答:不是,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虽写陋室却表现了“陋室不陋”。

c、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写陋室自然环境清幽宁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高雅不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写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恬适。

d、作者明写刘禹锡的陋室,为什么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而且还要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呢?

答:引古代贤士的名室来证自己的“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同样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e、身居陋室,作者却以为陋室不陋,那么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文章一开头以山、水作比,引出陋室,接着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三方面来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表明“惟吾德馨”,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文章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思想)

根据板书提示尝试背诵

1、以游戏形式进行,一人背一句。

2、学生自愿起来单独背诵。

3、全体齐背一遍。

小结:文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我们不仅要体会作者作文的情感,更要学习和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后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

2、以《_______铭》为题,仿写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反思(略)附:板书设计

山 水

陋室

设喻引题

仙 龙

德馨

环境清幽(景)

高洁傲岸

陋室不陋

古贤自喻

托物言志

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适(趣)

反问点题

安贫乐道

第五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 :

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三、教学难点 :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教法:谈话法 知识拓展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史记》中李斯关于“贫”、“贱”的论断导入,启发学生对刘禹锡的人生观的认识。

二)读文析意。了解文章含义。(板书出题目)课文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在于。名:著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则:就。灵:灵异,神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是:判断动词。惟:只,只是。吾:陋室主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入:映入。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谈笑有鸿儒。鸿:大。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弹奏。素:不加修饰的。阅金经:这里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敬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说。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何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常识把握: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拓展:《酬乐天初来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因此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四)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

1、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

明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明确: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

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师作结: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明确: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6、写法“托物言志”的落实 :

明确: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中心思想: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教师呈现自己的课堂诗话小结: 《绝句》

身居陋室不慕华,琴棋书画雅士家。往来尽是鸿儒客,市井烟尘现朝霞。

师生互动明确作者的人格魅力: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六)教者呈现自己的习作:作为课文的引申。教师的反题目创作

豪宅铭

孔方多盈笼,富贵又尊容。身在豪宅里,礼恭德亦隆。红砖碧瓦院,柳茂春桃红。门庭之若市,寒士来无空。无闻麻将声,只见书充栋。不攀权贵枝,不随恶俗同。鄙视葛高翁,横扫纨绔风。贫富不移志,秉正似磐石。牢记圣人训,谁敢越雷池。虽居豪宅中,乐善而好施。

师生共同评析,引导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

作业:背诵本文。

下载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禹锡《陋室铭》教学设计[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南京市育英二外 陈静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2.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备课人:杨雪梅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子翻译。 2、理解文章托物言志表达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美好德行的思想。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座右铭和古代铭文图片导入。 新课讲授: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点 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与高......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复习教学设计 长葛市二十四中 李向花 【教学目的】 1、领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作者所表达的高尚志趣。【教学重点】 字词及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