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音乐教学设计
《感受音乐》教学案例
课时 :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从各种风格、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2.从各个方面、多种形式感受和表现音乐。
3.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准确表达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大胆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抽象的表现音乐感受。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美术作业纸、彩笔、油画棒、彩色纸等。2.教师准备:包含多种声音和音乐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步感受声音的美妙
我们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多彩的大千世界,有了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耳朵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让我们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出示课件,播放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小鸟清脆的鸣声,清澈的流水声,老虎凶猛的吼声,婴儿的啼哭声,两只坏狗打架的声音,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曲。)听了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呀,多么奇妙的声音,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才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有旋律、有节奏的声音——音乐。出示课题:感受声音
二、深入感受、表现音乐
1.走进音乐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我们的手脚,跳出你心中最美的舞姿。连续播放三段音乐: 轻柔的《致爱丽斯钢琴曲》、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一首刺耳的摇滚音乐。师生听音起舞,用身体的语言表达音乐感受。
2.同学们跳的真起劲,这三段音乐你最喜欢哪一段?说说你的理由。A :《致爱丽斯钢琴曲》 生:我喜欢它的优美动听……,师:你用了好多漂亮的形容词,说的真好。当你欣赏这段音乐的时候,会在你的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
师:有谁能用一种表情来表现这段音乐?把它画在黑板上。(一生在黑板上画)哦,是一个(恬静)的笑脸。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拿出你的笔,尝试着用线条来表现你对第一段音乐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的作品,相互欣赏一下。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用了很多柔和的曲线来表现而很少用尖锐的折线,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
小结,轻柔的音乐,能使我们的心情平静,象清清的流水一样柔美、清澈。B :《义勇军进行曲》 生:喜欢它有力的节奏……,师:你的用词很准确,你知道,一般在什么时候奏响这首进行曲?(奥运会上颁奖的时候,早上升国旗的时候等)那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师:用怎样的表情来画出你此时的心情呢?谁到黑板上来画画。(一生在黑板上画)你画出了一个(庄重、激昂)的脸。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桌子上有好多漂亮的彩色纸,选出最能表达你此时心情的几种颜色。你来说说为什么选了红色?
小结,激昂的音乐,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象一个要出征的战士一样,热血沸腾。C : 刺耳的摇滚乐
生:喜欢它的豪放现代……,师:是呀,这是段富有野性的音乐,你能结合身边的东西即兴演奏一曲摇滚乐吗? 师:谁来画出第三张脸表现这段音乐?(一生在黑板上画)怎么是一个(龇牙咧嘴)的脸,为什么?
师:请画出随意的图形表现对摇滚乐的感受。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为什么这样画?
小结,刺耳的摇滚,是感情的宣泄、夸张。3.小结,同学们知道吗?音乐也是有情感的,(教师指向黑板上的三张脸)它能左右着我们的心情。不同的音乐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可以运用线条、颜色、图形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4.音乐联想:
绘画也是一种不错的表现方式,(课件出示)看这有各种节奏的音乐和一些绘画作品,你能把感受相似找出来吗?
欢快的音乐 表现海浪汹涌的画
柔和的音乐 画中,静静的树林,小鸟在歌唱 恐怖的音乐 画中有跳舞的孩子
激昂的音乐 表现幽暗海底的画,有个张大嘴的鲨鱼 教师小结:音乐与美术是共通的,音乐的感受能通过美术作品来表现。
三、创作阶段 1.布置创作
你一定听过或学过好多的歌,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下面我们来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图形等表现你喜欢的音乐,还可以给你的画起个好听的名字。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展示你的作品。猜猜别的同学表现的是什么类型的音乐。每个小组评出一幅最好的作品。
2.把这些优秀作品帖在黑板上,说说你最喜欢那一幅画?为什么?你能给它配上曲子吗?
五、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运用了多种形式来感受和表现音乐,同学们回家之后可以选择其他声音或其他类型的音乐欣赏,并把感受画下来,请家人或同学来评一评。
第二篇:《感受音乐》教学设计2
《感受音乐》教学设计2 学习领域:综合•探究
课 时: 1 课时 教材分析 :
本课是一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
二、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的学生思维灵活,喜欢唱唱画画,作画用笔用色大胆,不加修饰,形象夸张,强调自己的思想情绪.但要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画出感受,还是有点难度.
三、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设计我强调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注重营造轻松、愉悦、活泼的艺术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体验与内化感悟.教学过程安排如下:热身激趣导入——综合体验——创造表现——评价——课堂延伸.为了让学生能轻松地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画下来,我通过跳校园健身操,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跳舞中轻易说出对跳舞的感受引向对音乐的感受;综合体验环节,通过为画面选择适合的音乐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美术与音乐的联系;游戏演一演启发学生发现如何用点、线去表现音乐;观看音乐动画,小组探究色彩与音乐的联系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愉快表演,展示自我,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创造表现环节让学生选择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绘画表现,如水粉绘画,洒水成画,油画棒绘画,彩色笔绘画等,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听听画画.
课堂延伸环节出示主题为保护环境的音乐与美术结合的动画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学生渗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曲子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渗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用点、线、色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激趣导入
1.播放阳光活动健身操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跳健身操. 师:同学们跳得真好,这是我们每天下午阳光运动跳的健身操,能说说你跳操的心情吗?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谈谈体会)2.师:刚才我们用美术的舞姿和言语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你想试一试用画画来表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听听画画的美术活动,把你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老师板书:听听画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音乐舞蹈启发学生说出对跳舞的感受从而引向用简单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设好台阶,降低学习难度.
二.综合体验
1、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 出示康定斯基两幅作品
1)师:这作品的表现方法很特别,画面里并没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请你谈谈这两幅作品给你的感受.
①看到这张画,你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②画家为什么这样画?(学生回答谈谈感受)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很开心.这两幅画都是抽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的作品,它们都表达同一个内容——音乐.这两幅画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动听的音乐在画面上回荡.
2)师:这两幅画面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音乐呢?我们听两段音乐,同学们感受一下,哪段音乐跟哪幅作品最适合,为什么?
播放《命运交响曲》和《小步舞曲》.(学生回答说说选择及原因)【设计意图】:选取两幅视觉效果较强烈的抽象画,和两首区别较大的音乐,能给画选择适合音乐的活动,激活感觉联通.
2、游戏探究线、点与音乐的联系. 1)通过游戏发现音乐与点、线的关系. 师:画家是怎么把绘画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玩个游戏,同学们听两段音乐,你可以指挥彩带或桌面的物品作为道具表现音乐的节奏,思考你是怎样指挥的?
① 播放剪辑的《小步舞曲》里节奏由慢转快的片段,学生舞动彩带(预设). ② 播放剪辑的《七月火把节》里的鼓乐.学生用道具敲打(预设). 师:同学们表演真精彩!请说说你是怎样跟着音乐来指挥彩带跳舞的呢?(学生回答谈体验)
师引导:节奏慢时彩带象绘画中的什么线?节奏快时又是什么线?鼓乐象绘画中的什么?
(学生回答谈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也想表演,听听老师的敲击表演,想想用点去表现的话,画的点有什么不同? 老师敲打“咚嗒嗒,咚嗒嗒”(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线去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节奏强弱则可以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去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随音乐挑选用道具表演,通过观察道具的变化 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解决了教学难点:点、线与音乐的联系.
2)尝试用点和线绘画音乐.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指挥家,我们把你的指挥表现在纸上吧,谁愿望和老师一起来画? 播放音乐,选2位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在画板上用笔墨画出点和线.其他同学用手在空中画.
(教师和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请同学说说师生合作的画的看法和建议.老师结合学生建议小结绘画时要注意的情况,比如构图的疏密等.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一起听音乐尝试绘画,把之前发现的点、线与音乐的联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画音乐并不难.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
3、探究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1)看两段音乐动画,小组讨论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师:刚才老师与同学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点、线画出来了,看看我们的画跟屏幕上的画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一幅彩色的抽象画)
(学生回答)师:我们怎样用色彩去表现音乐呢?请听两首音乐,你可以看动画欣赏,也可以闭上眼睛欣赏.
(播放《民乐:喜洋洋》和《竹林听雨》音乐动画,学生欣赏)小组讨论:
①说说两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②两首音乐分别可以用什么颜色去表现?为什么? 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2)听音乐给画板上的师生作品添色彩. 师:我们听一段音乐,同学们想想用什么颜色表现,指挥老师把刚才的师生作品添上颜色.
播放音乐,学生感受音乐,说说适合用的颜色,老师根据学生意见给画添上色彩. 师:看着我们的杰作,你最想说什么?你能从画感受到音乐的回荡吗?(学生谈谈对作品的看法,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与音乐的匹配展示,使学生明白轻柔的音乐与欢庆激烈的音乐分别可用什么色彩表现.小组交流让学生的想法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红,绿色.学生指挥老师根据音乐添加色彩,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解决了学生如何上颜色的难题.
4.赏析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是用笔墨、颜料去绘画对音乐的感受,现在我们看看同龄的学生用色彩笔或油画棒怎么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课件展示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请同学谈谈你喜欢哪幅?你觉得他们画的是一首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观赏同龄学生作品,为学生绘画创作铺垫.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接下来的创造表现.
三.创造表现 师:欣赏了同龄学生的作品,你也想试一试画吗?好,老师准备了两首音乐请你们把对音乐的感受选择你想用的材料,用点,线,色画下来.
(老师准备了水粉颜料和装了不同色彩的水的矿泉水瓶,学生自带了油画棒或彩色笔.让学生自行选择绘画材料.)
① 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学生绘画.
音乐停后.抽两张作品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提建议.师小结注意的问题. ② 播放音乐《赛马》,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准备能使学生容易表现对音乐感受的绘画材料,通过绘画,洒水成画,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评价
1、展评学生作品.
画完的学生自行把画夹在教室四周,学生们互相观摩,交谈,师生互评. ① 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 说说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 ③ 看到我们的作品你想说什么?(学生说看法,谈体会)师小结:同学们能注重对音乐节奏、气氛的表现,并把音乐的感受画出来,非常好!其实画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你把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你就是最棒的.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学生说看法,谈体会)今天的美术课,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课后还要怎样呢?老师认为,同学们还要多聆听,多吸收,多创作.
【设计意图】:评价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各自的作品介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堂延伸. 同学们今天表现很棒,老师要送你们一件礼物.让我们欣赏一个动画,再一次感受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
学生观看世博会瑞典馆《创意之光》的动画 师:这动画表达的是什么?(生谈自己的看法)师小结:我们的音乐,我们的绘画的灵感都来自于美丽的地球,让我们一起保护好美好的地球家园,创作出更多美妙的音乐,美好的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感受音乐和美术的联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学生渗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流程图
热身激趣,谈感受导入新课
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
分析音乐与点、线的联系
分析音乐与色彩的联系
学生绘画,听音乐,画感受 评价
课堂延伸
教学反思:
这是我根据三年级所掌握的美术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行的一次教学活动尝试,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下面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1、变“被动”为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伙伴,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开放思维.
2、重过程、重思维、重实践.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体验,踊跃发言、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审美、创造思维及合作交流能力、艺术实践能力,使学生也提高了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3、增强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自信心.通过本课的情感体验,学生对知识运用、创新充满自信心,他们将会把这种研究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三篇:三年级《感受音乐》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及方法]
1.导入阶段:幻灯片播放(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课件中播放的音乐)
(出示课件)课件中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
这件播放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
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
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探究阶段:(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4.启发创作阶段: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5.学生创作阶段: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必过于工细行装饰(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6.课堂延伸: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第四篇:感受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的“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三个主题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而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发现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觉,参与者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孩子们在欣赏训练的过程中,能够经历着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能具有的合奏感。
第五篇:音乐感受
感悟黑白键
我的音乐点滴
认识钢琴音乐的时间并不久,记得好像是高三那一年在一个朋友的空间偶然地听到了一首叫做<
这一学期真的很高兴能选上蒋老师的课,每堂课都非常精彩,我也听到了很多好听的音乐,学到更多有关钢琴的知识,不至于连钢琴有多少个键都不知道,想想自己还真是小白,挺其实以前我还真的没去关注过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单纯地喜欢听音乐而已。
从席琳迪翁到朗朗,从帕特尼尼到李斯特,从舒伯特到肖邦,从理查德克莱德曼到马克西姆,听过了那么多好听的钢琴音乐,我还是最喜欢肖邦的夜曲。以前听过几首肖邦的夜曲,可能我真的没用心去听吧,那时候觉得挺纳闷的,肖邦的音乐也就那样吧,一般一般啦,也发现不了什么感觉。我还记得蒋老师在那堂讲肖邦的课上说过的话,您说当我们在不同的心情听肖邦的夜曲时,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句话我记住了,我一回宿舍,马上下载了好多肖邦的音乐,试着用心地、静静地听了几首,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我不懂太专业的音乐术语,我只是说说自己享受音乐的过程。在夜里,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里, 听着肖邦的音乐我能看到那个最原本的我,那恬和宁静,悠扬深邃的旋律,仿佛晴朗的夏夜的星空,星空中时不时划过美丽的流星,夜深了,疲倦了,静下心来,发现了自己只是一颗平凡的小星星,也有寂寞的时候,而有这些音乐陪伴,也能給我一些慰藉吧。缓缓或有力的琴声,在耳蜗力回荡,仿佛能听到弹奏者心跳的声音,也许那也是当事人的一种独白,也许在那个时空,肖邦也会有这种心情吧。
肖邦的夜曲真的优美、细腻、感情真挚,我只能这样形容吧,他的音乐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特别气质,美而又深不可测,就像夜,寂静而深邃。突然想起了那首“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太多的情绪了,有好有坏,也许没人可以分担,也正是有肖邦的夜曲的陪伴,让我心情变得安静,变得快乐。
也有人说肖邦的音乐感情过多,装饰过多,我觉得这恰恰是肖邦的特点:华丽而不炫耀,用情而不煽情。当听贝多芬那宏大的英雄,命运之后,再来听听肖邦的夜曲,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有的不光是英雄的人类,不屈的精神,此外还有我们这些些许发光的星星们。肖邦就说到这吧,再说下理查德克莱德曼吧,这也是我很喜欢的音乐家,其中那首<<神秘花园>>是我最喜欢的悲伤类型的钢琴曲。似曾相识或许原本相识的音乐,偶然邂逅,心中充满感动,我不是一个悲伤的人,但旋律中那种单纯的、丝丝的悲伤,我能感受到,甚至有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作者的那份心痛。不知道为什么,听着如此有感觉的音乐,我的思想就会有深度,但不是想歪,我就能明白许多我以前所不能明了的事情与道理。
我一直都认为,好的音乐,能让不懂音乐的人都能体会到作者的那份情感的,那才是真正的音乐。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音乐感觉,喜欢钢琴曲,不为什么,喜欢就是喜欢,有感觉就是有感觉。
希望能有机会再学习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也许不多,但也可以真正了解音乐的魅力。夜深了,宿友都睡了,听着音乐入睡吧,晚安,明天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