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了后世颂扬的英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2、认会本文8个生字,写会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处”。
3、理解“倒塌、堵塞、临死、叮嘱”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成语以及有关奉献的名言。
能力目标:掌握“抓住重点词语想”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大禹治水的奉献精神,树立时时处处为人们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大禹治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淹没 堵塞 开凿 恢复 草丘山冈 四处逃荒
冲毁 叮嘱 英雄 处死 欣欣向荣 垒起堤坝
2、出示课文主要内容。
(),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人们只好(),()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大地又恢复了()的景象。
二、抓重点句品读,探究人们敬仰爱戴大禹的原因。
1、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勾出描写禹治水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预设一: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了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请同学们圈出描写大禹治水的动作词。
2、自由读句子,体会一下禹治水的方法。
3、指名说禹是怎样治水的?师随机引导。
4、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禹治水的方法。
5、和父亲的做法进行对比。
6、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变堵为引,你觉得禹怎样?(智慧)
7、齐读这句话,一起来夸夸大禹。
预设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自由读句子,看看从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很辛苦、很累)
2、哪些词能体现大禹治水的艰辛?(自由发言)
3、自由练读,读出大禹治水的艰辛。
4、小组赛读。
5、请大家想象一下,大禹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6、积累成语。
(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吃苦耐劳、顶风冒雨、坚持不懈、严寒酷暑、不辞劳苦……)
预设三: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自由读句子,比较,你发现少了哪些字?圈出来。
2、自由读文中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才——三十岁结婚迟吗?补充:十三四岁就结婚了。为了治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仅仅,就——住的时间很短。十年大约是3650天,对比之下4天很短很短。
却——只有三次路过家门,却一次都没有进去,他只顾得上干什么?
过渡:这段话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的由来,你们想看看这个感人的故事吗?
1、生看动画片。
2、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
3、积累有关奉献的名言。
三、小结。
谁来用“因为大禹,所以成为了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四、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伙伴听。
2、推荐阅读其他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世世代代?
有智慧 千辛万苦 无私奉献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2.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课件
4.《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模板
5.《大禹治水》的优秀教学设计
6.课文《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
7.《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8.《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选
9.小学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第二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1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最后制服了洪水,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透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一、教学效果
在教学《大禹治水》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大禹这个古代的伟大英雄,并通过朗读、表演、想象、体会,感受到孩子对大禹的敬佩。
教学本课,我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课文、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通过训练孩子的说话,使他们对“千辛万苦”有了形象的认识、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认真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动人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用编故事的方式体会大禹坚持不懈、关心百姓的品质,使学生在心灵上与大禹产生了共鸣,感受大禹一心为民的高大形象、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的作用。
二、成功之处
1、本堂课,在感悟文章中心的.同时,我明白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促悟,使学生对人物的高尚品质有更深刻的体会,悟又带动了读、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朗读自然就更出色了。
2、教学时我采用讲数字故事的有趣形式,引导学生联上下文,体会数字背后的意思、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才、仅、却”表达的语气与情感,感悟禹“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大爱境界、领悟禹能够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大爱,就是奉献。
三、不足之处
1、没有把课堂放给学生,讲得比较多,总是把自我的感受过多地强加给学生、其实,就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2、本课对于识字的教学不够扎实、在识字的过程中,仅仅是认读了,有些词语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刻理解。
四、改进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细心备课,虚心学习,一定要懂得舍弃,认真落实每堂课的训练点。
2、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倾听学生,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3、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课堂的教学语言、说话时就应尽量简练,评价语应尽量多元化。
4、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带给了很好的帮忙和历练,期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提高。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2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一、教学效果: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象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二、成功之处: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情绪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比较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构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到达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三、不足之处:
时间把握不好、在观看洪水的视频时,视频播放的时间太长了,有的学生都有点坐不住了,也浪费了一点时间,以至于之后时间来不及了、还有一个对“治制”的巩固理解的填空练习“禹下决心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最后把洪水()服了”都没有做、对这两个字的描红也没来得及反馈,还拖课了。
四、改进措施: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想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务必要改善的。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3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4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应该来说,关于他的教学设计也很多。不同的教材中都有这篇课文。我在建构我的教学设计之前,阅读了其他教材中的《大禹治水》的课文。在教学设计中,我贯穿的是两条主线:
一、使大禹这个人物鲜明而且立体、多维。
二、把对于二年级学生至关重要的说话训练抓住,使课堂教学显得扎实有效真正为学生发展使用汉语服务。同时第二条主线更可以推动第一条主线的明确。同时,文中的字词教学又不能放弃,它是年段目标中的重点。
因此,开篇的关于水的成语的引导,洪水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千辛万苦”的拓展想象,数字的深究讨论,帮助孩子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重新构建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通过想象,可以进一步体会大禹的辛苦、无所畏惧和大公无私的精神。
通过两次概括:大禹是一个英雄,为后文“伟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笔,理解文末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回扣课题也就水到渠成。同时“治、制”的区分运用,考验着学生对汉字的字义理解。
虽然整堂课紧凑而且环环相扣,但上下来仍有超时,究其原因还是教师过渡语的精炼程度不够,思考以课堂流程和大问题的把握为主。同时在某些环节中,学生的回答呼之欲出时,还是不能急于给出简明的答案,应由学生品悟。最大的收获是,在有些教学环节中,教师做好两手准备还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课堂的精彩。教学机智也来源于充分的预设。当你面对是未知数的学生时,还是解读学生的思维入手,打好有准备的“仗”!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5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有三个环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一、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识字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初读课文后,认读字词时采用了“大转盘”的游戏,将学生的识字行为寓于愉悦的`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识记,突破了识字难点;在学写生字、识记字形时,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中,采用“争当识字大王”的形式开展“识字擂台赛”,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互相启发,共同识字,这样,识字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的读和写,他们在娱乐中掌握了字的音、形、意,从而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教学;在写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评价彼此的字。鼓励学生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鼓励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如:栗张洋的字写得非常工整,尤其是“撇”写得特别舒展,如果能够写得稍微小些,让占格不那么挤就更好了。因为学生不只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评价,那是一种师生间的交流,他们更需要同龄人的评价,即生生之间的沟通。这里互评的设计,不但使学生学会正面评价他人,更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三、讨论: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给予鼓励,让学生从小就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个性化发言。孩子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了这些词语:聪明(因为他看小孩游戏就想到了治水的办法)、善良(帮助老百姓治水)、坚强(不放弃治水)等。然后我又让学生各自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次通读本组文章,让他们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当然,本节课也有略微的遗憾,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点前松后紧,导致最后“让学生对大禹说几句感激的话”这个环节显得太匆忙,草草收场!今后在时间安排上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6
成功之处: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不足之处:
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洁,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7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教学《大禹治水》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大禹这个古代的伟大英雄,并通过朗读、表演、想象、体会,感受到孩子对大禹的敬敬。
优点之处:
1、在教学中,我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通过训练孩子的说话,使他们对“千辛万苦”有了形象的认识。
2、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
3、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认真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动人的故事,既而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就统揽了全文,理解了大禹这一英雄形象。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然后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以此来感受到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体会大禹公而忘私、心中只装着百姓的崇高精神。
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不足之处:
1、语言文字训练不足
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没有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我一带而过。同学们解释为“吹牛”“做不到,就匆匆过去了,没有进行扎实理解。
2、时间分配不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的情况下,生字和书写练习时间不够达标。
改进措施:
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并在上课的时候,随时看时间,紧凑的掌握上课的节奏。同时要能够把课备得更精练一些,对学生的放手更有操控一些。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8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蹟。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最大。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薰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民造福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练,结构清晰。我们知道,部编版教材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这篇课文所在的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伟人”,意图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丰功伟绩;随单元安排的语文学习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因而在教学中,既要引领学生感受先贤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也要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故事。“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前面的第一单元和孩子们正在学的第三单元中老师已经初步有所训练,本篇课文中出现的“小泡泡”,提示用“联系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课后习题又建议采用“先根据生字构字特点及语境猜一猜,再查字典去验证”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基于此,我本节课的教学首先竭力想紧扣语文要素:以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展开教学。对词语的学习我想不仅引导孩子能够理解,更希望能帮助孩子掌握理解的方法。本课的“氾滥”、“灾难”、“挡水”、“到处奔走”、“疏导”、“安居乐业”等是关键词,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这些词语,我鼓励学生观察字形、结合语境、大胆猜测,再尝试通过联系上文、联系下文、查字典、借助近义词、拆分词语再合并等方法让孩子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理解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训练,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其次,在领悟人文主题方面,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去朗读故事、讲述故事,例如:抓住“十三年”、“三次”、“一次”这组数字以及“到处奔走”等词,引导学生先提取具体信息,再展开想象,接着通过朗读表现课文内容,最后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讲述故事。在语言实践中逐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朗读教学中,我适当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尽量想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朗读练习,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过多过满,这一点没有能落实到位,非常遗憾。
此外,结合本册教材出现的“快乐读书吧”栏目,联系到本课故事选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本《山海经》,我在课前课后都进行了推荐阅读,课前通过谈话,提示学生读一本书要关注到哪些基本信息,尝试根据书名去猜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课后结合本课训练重点,提醒孩子阅读不忘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期让孩子初步形成一个课内外紧密结合的阅读体系,掌握读书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墨汁需要磨,越磨越细,经过研磨之后墨汁均匀。同样一节好课,也需要磨,反复研磨中。日臻成熟。呈现给孩子的是教师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当课堂上孩子情感投入,发言灵光闪烁,思维达到发展,自信得到提升,磨课中付出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大禹治水》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尤其是大禹东山凿,西山筑堤坝。三过家门而不入,妇孺皆知,老幼嫺熟。如何挖掘出这样一个神话故事中两代人崇高信念下的英雄精神,奉献精神呢。备课之前先蒐集相关资料,《大禹治水》的动画,电影,歌曲,播放这些资料让学生感悟大禹的崇高精神。
同时扎扎实实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孩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等以上的孩子必须达到有感情朗读,潜能生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开凿、挖掘、堵塞、引、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配合孙楠演唱的大禹治水的歌曲,孩子们根据导学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
小老师主持展示,交流。老师相机补充,课堂上同学们兴趣浓郁,发言踊跃。发言面比较广泛,参与度比较高。
同学申成宇在《大禹,我想对你说》:“大禹,你真聪明,你爸爸都想不到的方法,你想出来了,爸爸偷了能自生自长的息壤堵水,可还是没有堵住,你把大水引到东海里。”
苟晨腾以大禹妻子是身份说:“相公,你为什么不回家呀?”我忍俊不住的笑了。这次课堂的不足之处是孩子们写得少,课堂笔记不是很充分。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建构也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三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给其中的多音字“倒“、“没”组词。
二、学习新课。
1.过渡:大禹治的是什么水?想看看洪水是什么样子吗? 播放视频。
2.你感觉到了什么?
3.过渡:课文中又是怎么描述洪水的呢? 4.(课件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
5.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的洪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A相机出示填空(洪水还会怎样?):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了,了,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B相机理解“滔滔、无家可归”
6.可恶的洪水,使人们没有吃没有穿没地方住,人们只好——过着痛苦的生活,现在谁能将第一自然段读得更好。7.齐读。
8.过渡:此时此刻,大禹也站在洪水之中,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从哪里知道他是这么想的?(评价:你真会读书!)
9.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你读读看。让我们一齐读出大禹的决心。
10.听你们一读,我也觉得禹的决心很大,不过口说无凭,得看行动。你能从他的行动中看出他的决心吗?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一读第二小节。11.学习第二小节。
(1)问:你从他的行动中看出决心了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A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
B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说说这里的“千”和“万”是指的一千和一万吗? C出示填空题:积累千——万——形式的词语。D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指名说。
E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吃了千辛万苦,走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对比,这两个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结:文中的这个句子更能让我们感觉到大禹吃的苦太多了。指名读。齐读。
(2)过渡: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觉他治理洪水的决心很坚定?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A.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或是字里感受最深? B.这里的九是确定的数字吗?
C.小结:古人常用九这样的数字表示很多的意思。
D这么多大河,这么多大山,都难不倒大禹,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再次感受大禹的决心。D.齐读。
(3)禹的决心真大啊,谁来读第二小节,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他为了治水付出的努力。(4)齐读。
(5)问:读完这一小节,你觉得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读出的? 7.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大禹一心想的就是早日把洪水制服,有一个成语就来自于他治水的经历,这个成语叫:三过家门而不入。课文中哪一小节讲了这个故事? 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抓住数字问:你为什么这样读?或你想通过这样读告诉大家什么?)A引导想象:禹想他的妻子孩子吗?为什么不回去看一看呢? 情况
一、回去一看就会耽误时间,(引导:我有疑问,看一眼都不行吗?这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啊)
(填空:禹站在家门口,真想进去看一看日思夜想的家人啊,可是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情况
二、可能就走不了了。走不了就走不了呗,多住几天嘛。
B当他狠狠心从家门口走过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话想对孩子说,他在说
如果你是大禹的儿子,听了这些话,你会对爸爸说:(2)看来大家对这几个数字印象很深,出示(13 3 1 10),能填一填吗?(3)出示填空题,学生填。(4)我们试着把这个故事背下来吧。只留下数字,学生练背。
(5)过渡:大禹用这样坚定的决心坚持了整整13年,他的目标有没有实现?课文又是怎么说的?
8.学习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读前要求:用心听?
(2)指名答:非常感激。大家为什么非常感激大禹?
(3)我们来看一看洪水被制服后的景象吧。出示图片。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4)而在洪水没有制服的时候呢?还记得课文是怎么描述的吗?(练背第一小节)(5)面对此情此景,回想从前,老百姓们会说些什么?
(6)让我们读出感激之情。指名读“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7)问:文中还有哪个词让你感觉到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为什么?解释:代代相传。(8)像大禹这样一心为人民办事,才是真正的英难,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9)过渡:他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从几千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们要不要把这个故事说给我们身边的人听?同学们试着背一背吧。
三、练背课文。
1.学生练背 2.指名试背。
四、写字。
五、作业。
课后练习: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为治理洪水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去查查资料,把他们的名字和主要事迹记在脑子里,讲给同学们听。
第四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2个多音字,会写“治、洪、理、通、被、制” 6个字。其中字音指导重点“雄、洪、通”和两个多音字,字形指导重点“制、治”同音字区分,“制”的笔顺,“被”的衣字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3、指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借助图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抓住关键词句、数量词等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故事吗?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故事里的吗?(出示图片)这些都是一些神话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话故事。板书:15 大禹治水
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治”是一个生字,左边是——
,右边是——。
谁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学生自读。读完后对照课后生字表同桌检查认读生字。
2、区分“治”“制”。
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读音完全相同,你知道是哪两个吗?出示:“治”“制”分别组词。同音字可以用组词的办法区分开。
板书:治理、制服。“理”用什么办法记住它?指导理制的笔顺。齐读词语。大禹治理,制服的是谁呢?板书:洪水。“洪”也是生字。你记住它了吗?指名读,提醒ong。出示句子: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指导读好长句子,引导停顿。
三、精读感悟。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洪水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大禹生活的年代。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滔滔的洪水 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这洪水袭来,会怎么样?(出示:淹没农田,冲倒房屋)提醒两个多音字,口头组词。齐读三组词语。
这场洪水到底有多可怕,请同学们看录像。播放录像资料。
3、洪水害得百姓没有田种,没有家回,过着到处流浪的日子,这就叫----“无家可归”,太痛苦了。再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把悲伤都读到了脸上。)让我们一起读。生集体读。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谁来读一读: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指名读,齐读。读出决心。
2、治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啊。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交流: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出示词语“仔细”“地形”指名读,齐读。
2、“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中的“千万”是正好“一千一万”吗?
对了,是指很多很多的山,很多很多的水,很多很多的辛苦,谁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3、禹在查看水流和地形的过程中吃尽了——走遍了——。小朋友们想一想,他会吃那些苦呢?出示图片说。
师提示: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走遍了——。来,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注意边读边想象。谁来试一试!(指名,你读得真好,老师听出来了,你确实被禹感动了!还有谁想读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还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入了大海。A、这里的两个“九”是不是只有九条大河,九座大山呢?(这儿的九并不是九,而是指很多。就是挖通了许多许多的——,劈开了许多许多的——)B、出示图片,那时候,人们没有先进的劳动工具,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出示词语“挖通”“劈开”,指名读,请小朋友们做一个“劈”的动作,用力太轻,山没劈开,再用力劈,还要再用力!再读词语“劈开”。挖通一条大河,劈开一座大山已经够辛苦的了,挖通很多条大河,劈开很多座大山,那该是多么的辛苦啊!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B、禹的父亲也曾经治理洪水,哪里发洪水就在哪里修大坝,把洪水堵住,可是更大的洪水来了,就冲塌了堤坝,水灾闹得更凶了。而禹则是挖通大河,遇到大山阻碍就劈开大山,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小朋友看谁的方法更好呢?为什么?
看来治水不只需要吃苦,还需要智慧呢。谁来读一读这个好方法。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读读这段话,记住禹治水的过程。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禹就是这样一心扑在治水上,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十三年。引读第三自然段。
文中有一些数字,你能填上吗?齐读。从这些数字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述:他也是有感情的人啊,他也想念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治水,为了百姓的幸福,他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三过家门——而不入。谁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就这样,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走遍了—— 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出示最后一段)引读。孩子们,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老百姓过上了怎样的日子?原来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些安定的日子都是谁带来的?所以啊,大家都很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感激”你能换个词语吗?再读这个词。感激谁?读“伟大英雄”。“伟”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指导理解读好。
3、老师现在有个问题,为什么文中前面都说“禹 禹”,最后却说“大禹”呢?我们崇敬地称呼他——大禹
让我们连起来把第四段读一读,记住大禹的名字,记住大禹治水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你们书读得越来越好了,相信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已经牢牢记住了。出示:滔滔
洪水
淹没
冲倒
房屋
百姓
劈开
感激 仔细
地形
挖通
治理
害
被制服
伟大英雄 齐读。
2、小朋友,我们认了字,读了词,下面我们开始写字。一定要把字写认真,写规范。这课我们要写这些字,读一读。治
洪
制
理
被
伟
形
姓 害
通 这节课我们先来写这两个:“被、伟”。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指名说)评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你真会学习,观察的真仔细!
4、怎么在田字格中写好它呢?先来看“被”,这里有个新偏旁,衣字旁,与示字旁比较。师范写。再范写“伟”。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好。注意写字姿势。
5、视频反馈:拿学生的作业本进行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将今天学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2)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治水》这样的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像《愚公移山》,《夸父逐日》------,课后可以找相关的故事来读读.
第五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第一时
教学内容:初读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理解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文,了解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文,思考讨论:这篇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什么事?
4、口头填空。
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文。
第二时
教学内容:理解文。
教学目标:理解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什么事?
2、自由读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文。
第三时
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词,堂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文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没
倒
2、扩词。
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