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23:0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字经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字经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者:环城小学一年级李彦贵

授课基本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授课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教学目的: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5、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又因为什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师简介《三字经》,板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复习已学语句 1、2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中误读的情况发现、研讨、纠正、强化。、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二)、学文释义

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6、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六、扩展活动: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七、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第二篇:《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含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三字经》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

二、初读感知

1、师出示《三字经》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三、学文晓理

1、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两句三字经虽寥寥二十个字,但背后却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讲《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这连个故事写出来了,让我们读一读: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2、三字经中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配乐诵读

1、师配乐范读、朗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五、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性本善严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过不严师惰

第三篇:三字经 教学设计

《三字经》学习设计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四句。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这四句。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成为六谷)。

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朗诵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可用个别表演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齐读的方法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菽黍稷”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称为六谷,它们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6、教师讲故事:六谷的对话。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六谷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

(2)以后我们该怎样做?教育学生爱护粮食。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

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第四篇: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三字经〉节选》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

2、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勤奋好学、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会认至少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一些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本书的节选。

(二)通读古文:

教师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通读这组文章。要求:正确、流利。

(三)交流整体感受:

读了这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3 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为人者,如果终日不学,待到年迈体衰时,会因终身无为而羞愧。人如果慵懒度日,不思进取,岂不是连动物都不如了。)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朗读背古诗

指名读、全班读、小组读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1、在读背理解的同时,学生对字形有了一定的无意识记。

2、学生对生字字形的分析与记忆。

教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3、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如:非字,学生可能会说: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三、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第五篇:《三字经》教学设计

1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2、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法学法:讲授法

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互动合作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

“燕”读一声

“教”读一声

“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的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展示交流

1.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①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③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 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2.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②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③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

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 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 在此基础上男女生对背,最后进行背诵比赛。

四、巩固拓展

1.谈谈你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2.创编“三字经”。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教师引导孩子打开思维,鼓励孩子创编他们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chǔ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yān

窦燕山,有义方,jiào

教五子,名俱扬。

2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两句,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难点:读出语言的节奏感。难点:体会原文含义,感受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

教法学法:教法 讲授法

学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故事激趣

1、同学们,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配乐讲故事《孟母三迁》,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发表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3、过渡新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与故事有关让我们一起翻开第二课。

二、互动合作

课件出示课文。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展示交流

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四、拓展延伸

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第二章中的典故事,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五、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课

能讲《孟母三迁》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诵读《三字经》,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具展示,让学生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精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三字经》,演绎《三字经》,领悟《三字经》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对待中国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意识。

教法学法:

师:情景教学法,示范法。

生:讨论,交流法。

问题导入: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1、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2、教师小结: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近年来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我读书,我快乐”、“书香校园”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你们都读了些什么书呀?

3、指名学生回答:《西游记》《水浒传》《格林童话》„„

4、教师小结: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古时候的孩子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他们进了学堂就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5、简介《百家姓》《千字文》,引出《三字经》。

互动合作:

1.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

2.师生接背。

3.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展示交流:

二、教学《三字经》片段,讲人文故事,懂做人道理。

1、出示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

(2)、议一议:你读懂哪个字?哪句话?知道哪个典故?

(3)、想一想:学了这几句三字经,你们懂得了什么?

(4)、说一说:你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

3、按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拓展延伸:

老师:除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你还知道关于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吗? 学生:《王郎卧冰》《负荆请罪》《曾子杀猪》《千里送鹅毛》等等。师生: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礼仪常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学生2:“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睦相处。

(学生回答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

布置作业:

1、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

2、尝试写《三字经》。

3、背诵本篇课文。板书设计:

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常读千古美文,争做少年君子

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一小部分内容。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知识,那么多的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我希望同学们常读千古美文,争做少年君子。

4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五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由于现在的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有求必应,致使孩子们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而孩子呢,觉得父母对自己应该有求必应,才是好父母,因此,有的孩子甚至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哪怕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也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没有感恩之心,这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因此,选择《三字经》的第五课内容作为感恩教育的内容之一。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大体了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的意思,并能反复吟诵,熟记在心。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为主、以读促悟的方式来理解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习惯。知道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从小就要尊老爱幼,要孝敬父母。

2.知道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

探究法

练习法

四、问题导入:

在这几句《三字经》里,有一个《黄香温席》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如果没有谁知道就由老师告诉你们好吗?)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五、互动合作:

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有谁会读这些句子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

2.教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互相教读)3.同桌互读,指名汇报读,全班齐读。

4.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5.小组互读,评议。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孩子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后再与同伴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读书所得。)

六、展示交流:

1、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2、老师说意思:

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替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这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要增长自己的见闻。学习更要从数数、认字做起。

(设计意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诵读经典文化,应该粗略地讲解大意,让他们在粗略地知其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诵读的效果。)

七、拓展延伸:

1.你能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吗? 2.指名说,同伴互相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关爱回报父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五课,进一步了解原文意思。

2、背诵比赛。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九、板书设计:

香九龄,能温席。---------孝(首)

融四岁,能让梨。---------悌

知某数,学某文。---------见闻(次)

5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案设计

指导思想:

如今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与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因此,选择《三字经》的第二课内容作为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体会含义,理解其中积极的道理,受到儒学经典熏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只是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读出节奏及韵律。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

讲故事法 学法:讨论法

表演法

四、问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孟母三迁

孟子家住今天山东省邹县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庄外不远处是一片坟地,总有送葬出殡的人家在那里吹吹打打。孟子好学,看了以后回来就学人出殡打幡、哭丧祭拜。孟母非常担忧,小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事,将来怎么得了呢?于是决定搬家,给孟子换个环境。

孟家迁到了庙户营(今山东邹县县城西北),这里是个大镇甸,母亲的原意是让孟子多长一些见识,开阔眼界。但这里十天赶两个集场,喧闹异常。孟子倒是兴高采烈,看了回来不是用棍子挑两块石头学卖菜,就是用木头作刀子比比划划地学杀猪。孟母觉得不对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家搬到了因利渠畔(今邹县县城南关)隔壁是个学堂,周围都是读书人。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学着读书演礼,孟母这才放下心来,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十分聪明,上学以后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慢慢就觉得学堂的课实在没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连三天没有上学,早上出门说去上学,下午还准时回家,孟母以为他是放学了。三天不去学堂老师不放心,派人到家里探问,看孟子是不是病了,这下子孟母才知道儿子逃学了。下午孟子又回来了,母亲问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说上学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织布机上的经线齐着机杼给剪断了。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为他们维持家计的唯一来源就是母亲织的布。孟母让他将断了的线头全部接上,几百根经线全剪断了,哪里还接得上。

孟母于是将道理讲出来说:读书与织布一样不能截断,截断了就接续不上了。即使能接续上,但织出的布满是疙瘩,还有人要买吗?你贪玩逃学,荒废时光,怎么能学到安邦定国的本领呢?

孟子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决心刻苦学习,终于成为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是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五、互动合作:

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有哪位同学会读这些句子吗?

2.老师带读,注意学生不认识字的发音。

3.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4.老师示范读,跟师读一遍,学生自由读,读出节奏及韵律。

六、展示交流: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老师说意思: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五代时,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教育子女很有方法,五个儿子长大后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海。

七、拓展延伸:

1.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2.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3.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八、作业布置:

1.背诵第二课,进一步了解原文意思。

2.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九、板书设计:

择邻处

断机杼

教育子女

都成为声名远播的人

有义方

教学反思:

6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图片与磁带的帮助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孩子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今后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

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法学法:

师:引导、讲解法。

生:讨论,交流法。

问题导入:

1、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互动合作: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展示交流:

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教师讲述比尔盖茨小时候在学校图书馆帮助整理书籍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比尔的母亲没有像孟子的母亲一样坚持搬家?他们的母亲哪个更好?(其实思维:其实目的都是一样为了孩子读书、做人好。)

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布置作业:

1、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想一想并且把它写下来。

2、熟读本课,试着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读读 议议 背背

7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人之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过程与方法: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四、问题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

五、互动合作: 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四)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解释“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一段。

3、老师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孟母三迁》《窦燕山五子登科》,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五)、再读

1、接龙读。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六、展示交流: 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七、巩固拓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设计: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九、板书设计: 三字经----人之初

11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相关句子

2、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内容,理解意思并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辞旧迎新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二、问题导入

同学们,都做好预习了吗?

谁来为我们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三、揭示揭题: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文释义:

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四、学文晓理: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6、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六、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七、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板书设计】

黄香

孝亲 孔融

让梨 我 ?

13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过程与方法: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背诵《三字经》,了解《三字经》里面的内容。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一、问题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1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师生接背:

2那关于《三字经》这部书,你知道哪些呢?(作者、书的内容等)3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

二、互动合作: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三字经》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三字经里》认识了哪些人?指名学生说。

2、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些人——这些句子中讲到的人你熟悉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课件)出示填空:

_____,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_____,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就是那个成语“五子登科”的出处呢。)_____,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准则。)

_____,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想问问孔融,你怎么会这么做呢?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3、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故事。指导读。书可以怎样读呢?指导配乐个性化朗读。(齐读)。

4、小结: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处事做人。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展示交流: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我们读三字经,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 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ǐ)。此六畜,人所饲。

2、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读得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了解知识:

这段话里,藏着许多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分两队进行PK,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两段话里面,好好地读一读,读完还可以与同桌议议。什么叫六谷?六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知识。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两段含金量极高的话背下来。

生:试背,指名背(老师学生合作背,生生合作背),齐背。(不能背的可以跟着读。)

四、拓展延伸:背诵经典(音乐响起):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虽然只是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史地知识,那么多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够背下来。

五、布置作业: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六、板书设计:

六谷:稻、粱、菽、麦、黍、稷(食)六畜:马、牛、羊、鸡、犬、豕(饲)

七、教学反思:

下载三字经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字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案 二堰小学余荣 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 1.通过......

    三字经教学设计

    西师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识字一 《三字经》一课时教学设计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赵 铭 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生字,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工整。 2.正确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有节......

    《三字经》教学设计(汇编)

    大班《三字经》教案: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田五幼百花园吴颖 教学话题:谦让。 教学依据:《三字经》。 教学内容: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分析: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

    《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_____北京市课改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刘颖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学则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

    《三字经》教学设计

    第1、2周教学目标: 《三字经》教案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肇庆高新区中心小学 廖冬莲 一、教学内容: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苏老......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