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省级优课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朱自清是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的大家。文章开篇寄兴于燕去燕来、草木枯荣这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引发出作者本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求索。全篇文字清隽洗练、思路缜密、情景交融、表达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内涵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感悟生活和表达感悟的方法,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应有效利用课文的有利资源,充分体现单元的学习重点。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读自悟,但由于朱自清的文章写作年代较早,一些句子含义深刻、句式独特,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阅读实践,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在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要求在阅读中思考、做批注,并能抓住感受深的词句谈出自己的理解。知道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合作交流与读文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真正用意。
4教学目标
1.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并尝试表达。
3.体会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自己谈感悟
5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和品悟重点语句来欣赏文本,学习写法。
感悟本文所蕴含的作者的反省和警示作用。
6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7教学过程
7.1
第二学时
7.1.1教学目标
7.1.2学时重点
7.1.3学时难点
7.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诗画导入
1.看课件画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刻苦、惜时的图片),复习古诗(《长歌行》《劝学》《偶成》),谈感受。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活动2【导入】复习旧知,谈第一课时收获
活动3【讲授】品读感悟
品读感悟。
1.自学,找出最美语段画一画、品一品、悟一悟。
2.小组交流品读感悟。
3.全班交流品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谈感悟。
2.指导朗读方法。
3.齐读,感受作者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惋惜。
4.总结第一部分内容。
5.课件(时间一去不复返),板书(光阴飞逝)。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谈感悟。
2.重点理解“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⑴从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⑵联系自己谈体会。
⑶指导朗读方法。
⑷欣赏课件(学生、老师从小到大的照片,播放音乐《时间都去哪了》),激发情感。
⑸全体情感朗读。
3.重点理解“洗手的时候,……在叹息里闪过。”
⑴从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⑵找出这部分暗示的两个角色(作者、时间),体会时间的无奈和着急。
⑶师生分角色朗读。
⑷同桌分角色朗读。
⑸思考:作者为什么选取吸收、吃饭、默默这些事例来写?
⑹学习作者选取生活事例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写法。
4.总结第二部分内容。
5.课件(面对八千多日子的逝去,作者感叹不已),板书(先贤无奈空嗟叹)。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重点理解“过去的日子……白白走这一遭啊?”
⑴体会作者自责、发奋的心境。
⑵根据本课所学朗读方法读好段落。
⑶全班情感朗读。
2.总结第三部分内容。
3.课件(感叹时光匆匆)。
活动4【活动】理顺课文、总结收获。
1.理顺课文。
2.谈谈新收获。
3.总结全文作者情感及自己收获。
4.板书(时不待我少年惜时当自强)。
5.齐读对联
光阴飞逝
先贤无奈空嗟叹
时不待我少年惜时当自强
活动5【活动】总结散文特点。
1.观察本文三个层次,思考本文写作顺序,学习散文无明显写作顺序的特点。
2.观察本文三个层次,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活动6【练习】仿写作业
作者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具体描述了时间来去的匆匆,仿照课文的写法,再写几句话。
作业提醒:1、选取生活瞬间小事;2、恰当运用动词;3、适当运用修辞。
活动7【活动】板书
光阴飞逝
先贤无奈空嗟叹
匆匆
时不待我少年惜时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