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一面教学设计
19、一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鲁迅(出示照片)这是一位读者心中的鲁迅。
(一)出示文字:
“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显示着对污浊岁月的不屑一顾。每每读完他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面部特写。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了。终于画出了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二)这是一位读者心中的鲁迅。而在他的亲人和朋友眼里,鲁迅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出示:
周晔: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萧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走路很轻捷。巴金:鲁迅先生是我一生中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个人。
臧克家:鲁迅先生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那黑暗荒芜的年代里,多少青年聚集在这位先行者的周围,倾听他呼吸,跟随他呐喊。他用自己的心血引导无数莘莘学子走上真理与正义的道路。自由读课文前面的这段“连接语”
(四)今天这个有关鲁迅的故事(板书:一面),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整体感知
(一)课文,大家都习了,说说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解读外貌——“一面”所见
引出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青年工人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一面。从这“一面”里,青年工人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瘦)
(一)勾画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在小组适当交流
(二)全班交流,读出六个句子,出示三个
1、文中有三处非常明显的外貌描写: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2、这三处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出示表格)提示:这三次外貌描写,观察的点分别在哪里? 3合作探究
4、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感受关怀——“一面”所感
(一)这“一面”,让青年工人看到了鲁迅先生为民族大众日夜操劳而消瘦的身体,这一面又让这位工人感受到了怎样的关怀?
分角色朗读16-29自然段 师——鲁迅 张倩媛——“我” 学生——叙述
(三)鲁迅先生的每句话,你都能读懂吗?
1、出示: “你要买这本书?”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这本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从鲁迅先生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
2、这一部分,作者除了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做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出示:
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2)这些能够让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内心?(激动、兴奋、崇敬、爱戴)
过渡:是啊,一个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在这偶然的机会里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鲁迅,怎会不让他激动万分呢?那这一面又给这个工人今后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五、激励永远——“一面”所获
(一)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1、想一想,说一说:在黑暗的旧社会,一个最平凡最底层的工人可能会遭受怎样非人的虐待?
2、根据反馈,引读:
(1)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鲁迅严肃而慈祥的面容。“我”对自己说——
(2)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鲁迅亲切的话语。“我”对自己说——(3)当“我”遭遇病痛的折磨而失去斗志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鲁迅先生消瘦而坚毅的脸庞。“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的!”可见,鲁迅时时刻刻影响和鼓舞着作者克服困难,度过艰难万苦。
六、交流收获
(一)教师小结:短短的“一面”,却给了作者深刻永久的印象;匆匆的“一面”,却给影响着作者的一生。我相信,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来谈谈!
(二)课件出示:(略)
相信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更深刻地读懂鲁迅的作品。那时,我们就可以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去倾听他对黑暗的痛斥,去感受他对民众的挚爱。
第二篇: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难点: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
2、试着以青年的口吻,用两三句话讲清这件事。
三、深入探究,重点体会
1、在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的?跳读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2、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 3、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 4.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仔细品读,体会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从哪里能感受到者当时的心情?
3、这一面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引导练笔:
在黑暗的旧社会,一个平凡,普通的底层工人会受到许多虐待:当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升华:
七、布置作业:
1.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2.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板书设计:
一 面 赠书给我 瘦 精神 关怀青年
第三篇:一面教学设计
第十九课《一面》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情感与思想】体会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拓展与延伸】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如《给颜黎民的一封信》等。
【重、难点突破】这“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说说理由。这“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是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我们有一面之缘的人真可谓是千千万万,可是能够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却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然而,一位普通工人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却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在四年后,鲁迅先生逝世之际,他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这“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板书: 一面
二、初读课文,思考:这“一面”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提示:先讲这个问题是为了下面把全部精力用来学习课文重点部分上。估计学生基本都能够找出相关的句子——“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但对于句子的理解应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采用讨论的方法加以解决,教师只是做适当的点拨。
教学参考:
影响:“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注:这里的“鲁迅先生”其实是指他在遭受了旧社会的千万种打击之后仍然坚强地与旧社会做斗争的精神,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鲁迅本人。这一点可以从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加以印证。所以,就势对该自然段加以学习。
三、重点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说说理由。
教学提示:既然是“一面”,我们就要利用以前学过的写人的方法对这“一面”进行学习。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呢?引导学生讨论——即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来分析人物。
下面我们就用所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珍贵的“一面”吧!
教学提示与参考:
1、针对问题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所找到的相关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2、重点分析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看看你能够从中感悟到些什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加以理解)
课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个字——“瘦”。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句子的含义。如,“精神抖擞地直竖着”和“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寥寥几笔,既是鲁迅外貌的特征,又显出了刚毅坚强的性格。
附课文重点句子理解:
①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被人歧视。然而此刻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样亲切,使“我”从心底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爱。
②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四、谈谈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提示:问题相对较简单,可以由学生交流解决,但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前两篇课文加以理解。
教学参考: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五、有感情地自读课文,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激与热爱。
教学提示:采用个性朗读的方式,读出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情感。
板书设计(文字版):
板书设计(图片版):
第四篇:一面 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
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背景,作好铺垫
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阿累: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齐读预习提示,整理出预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三: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3.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四、深入探究,体会重难点
1.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齐读出来提问学生: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并加以详细分析
提示: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
2.在课件上展示鲁迅的相片,加深学生对鲁迅外貌的印象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三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说说这三处外貌描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明确:“瘦”(板书:瘦)
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明确:6处“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除了肖像描写,本文还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我”同鲁迅先生的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由学生找出“我”同鲁迅的对话,并自找拍档一起表演对话,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感受
5.让学生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
五、详析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
明确:“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板书:秋深、风大、天冷)
2.提问学生: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①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说明了“我”进店的原因;
②通过写天气的寒冷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提问学生: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哪里可以看出来?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惊喜“《毁灭》?”、“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得到了保证似的”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提问学生: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指名让学生朗读出来
明确:激动“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5.指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学生读得最好提问学生:为什么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像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提示:1932年,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非常猖獗,大肆捕杀革命人士,各大城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
6.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学生:
①“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提示: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②“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六、课文延伸,升华情感(1)播放关于鲁迅的视频
(2)让学生结合课文与视频,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提示: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自由发挥
七、布置作业
找一部鲁迅写的小说来读,写读书笔记
八、板书设计
一面
环境:秋深、风大、天冷
人物:鲁迅——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事件:赠书给“我”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第五篇:一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19.《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
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
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7、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
来的?学生反馈交流
8、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四、拓展写作
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
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说课稿
拟写人:余杰
一、教材分析与设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是“初识鲁迅”,引领同学们走近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一面》是篇回忆录,他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过程。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抓住最能突出鲁迅先生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充分表现鲁迅先生为人民
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因为是20分钟的微型课,所以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点,抓住文中对鲁迅先生三次不同角度,不同特征的外貌描写,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肖像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次课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
3、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法:对这篇回忆录的教学,我将以启发教学为主,读、说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学法:学习课本,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默读,观察、练说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表达分析能力,和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
教学程序将这样展开:、导入:你了解哪些关于“一面”的成语?,课文中是说谁和谁的一面之交?,这样就能轻松简单的引导学生解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分析三次外貌描写的异同及作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有关于鲁迅先生外貌描写的句子,并思考: 作者是通过什么视角、描写了鲁迅先生哪些特征?课件出示要求。
2、生默读课文。
需要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三次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体会。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表比较。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即提
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概括能力,并汲取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
3、根据板书回顾总结阿累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
要能描写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观察,我们的作者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1、请班上一名同学作为“模特”。
2、学生观察找出其特征,并用词语进行描述,教师随机纠正、点拨如何用更好的词语进行表达,将观察特征和词语的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描述。、布置作业:大家说了这么多,能用笔写下来吗?如果你觉得刚刚你还没观察得太清楚,也可以写你熟悉的一个同学,但是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名字,把他的特点写出来,明天我们来一个认人大行动。、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阿累《一面》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也学习了如何用文字来给你身边的人画像,下节课,咱们还将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其他人物描写的手法,给我们笔下的人物注入思想和血液!
五、教学创意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能激起学生对本文的爱好,更好的整体感悟全文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对三处外貌描写作具体的引导分析。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本文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是人物形象得到形神兼备的刻画,对学生学习人物描写是很有帮助的。
《一面》教学反思
《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检查预习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我安排学生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这样可节省时间。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
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理清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的资料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稍作介绍。课文以《一面》为题,我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抓住关键问题: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从而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明白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还扎扎实实进行说的训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充分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作者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抓住瘦的特点,由远及近,从粗到细,描写逼真传神,而且由形入神、形
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和气质。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在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精彩描写之后,进行读写迁移。一种写法的习得不是靠老师生硬的灌输,将写法的指导与课文的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之后的写作实践,及时有效,便于学生对这种写法的掌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