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剪窗花》教学设计
21、剪窗花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写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课件、合作学习评比表(黑板右侧)
2、儿歌中提到的各种窗花图案。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红纸,然后快速折叠、剪成一对蝴蝶,问:看见老师这样快就能用红纸剪出漂亮的蝴蝶,你有什么想法?
2、同学们,实话告诉你,我的剪纸本领不算高,不过,老师认识一位真正的剪纸大师,同学们想不想见见她?
(课件:插图)你们看,她来了。原来她就是这位老奶奶。她正在干什么?
3、指名说。
4、哦,她们在剪窗花,你能说出“窗花”这个词,说明你早就读过课文,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你知道什么是窗花吗?(像这些贴在窗户上、床头,用来美化居室的剪纸作品就叫窗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剪窗花》。
二、读背儿歌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儿歌,小朋友可要好好听,听完了要当评委,评评老师读得好不好。
2、指名评一评。
2、谢谢同学们给我这么高的评价,老师再读一次给大家听,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小声跟着老师一起读。
3、数数看,这首儿歌里有几个句号?现在,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用手指着字,好好读,可别弄错了啊!师读一句,生读一句,反之再来一次。
4、(课件:整首儿歌)和老师一起边拍手边读。
5、生二人一组,面对着面,双手对击,读(或背)一次儿歌。
三、认读字词
1、小朋友们的儿歌读得真好,不过,我知道咱们班的孩子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本领,那就是生字认得快,读得准,现在,请你小声地读读这些生字,一边读,一边记住它长得什么样,比如:“窗”字,我是这样记的:上面的“穴”宝盖儿我把它想象成房子的屋顶,下面的方框想象成窗子。窗子里的“夕”想象成坐在窗前学习的小孩,这样我就记住 了“窗”字。你也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记字的好方法。等一下,我们再交流交流,看谁记字的方法多,方法好。
2、起立读生字,谁读得好就可以当小老师。
3、请小老师带读生字。
4、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字的。
5、学生自己再读一遍生字,有不认识的字向小伙伴请教。
6、开火车读生字。
7、去掉拼音读生字(齐读、分男、女生读。)
8、小组合作学习,检查读生字情况。
合作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内按顺序每人读一次生字。
(2)如果有不会读的同学,会读的同学负责把他教会。
(3)再听他读一次生字。
(4)如果四个同学都会读了,就回座位坐好。
(合作时教师注意观察,最先安静且纪律较佳的小组,奖小红旗一面;最先完成的三个小组奖小红旗一面。)
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请每组4号同学代表本组,依次抽读生字6个。全会读得红旗一面,否则不得红旗,但如果课后能够主动找老师读,且读得好,可以得到一个小礼物。
评价各组得红旗情况,评出最佳小组3个。(文明、效率、学习成果三个纬度评价)
四、理解儿歌
1、同学们的笑脸真是可爱,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呢?是不是念《剪窗花》这首儿歌让你感到开心呀?(是的。)老师也跟你们一样,一念这首儿歌就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儿歌里的小女孩剪窗花的时候,正是快要过年的时候,一到要过年时,人们就忙着剪窗花、贴春联、挂灯笼、打扫房屋。要过年了,你开不开心?还有,小女孩小小年纪,就能跟着奶奶学剪窗花,就学会了剪窗花,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对不对?老师读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小女孩,心里可高兴了。小朋友,你如果就是那个小女孩,你会怎样读这句话?(课件:小剪刀„„)
2、小朋友,你们谁会骑单车?谁会洗碗?谁会叠被子?当你说“我会”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就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3、“我学奶奶剪窗花”,“我”都剪了些什么呀?哪句话告诉你的,你读一读。(很好,你读的是这句(课件:剪梅花„„))
4、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她剪了梅花、雪花,还有一对喜鹊(贴在黑板上)。怎样就叫一对喜鹊呢?这样叫一对吗?(出示一只喜鹊),怎样叫一对?要有两只才能叫一对。(出示两只喜鹊)小手能说一对吗?不能,耳朵呢?可以说一对。所以,能不能说完全是一种习惯,就像红旗我们说——一面红旗,牛我们说——一头牛,马我们说——一匹马。耳朵我们可以说一对。但是眼睛、手我们只能说一双。
5、小女孩剪了一对喜鹊,这是一对什么样的喜鹊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哟!教师把耳朵凑到黑板上的喜鹊边,假装听的样子,说:小喜鹊的嘴巴张得这样大,你们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唧唧喳喳的声音)用课文里的一个词就叫——(叫喳喳)喜鹊们唧唧喳喳叫些什么呀?你们猜猜看!
7、跟着老师把这句话读一读。
8、为什么要剪喜鹊?你知道吗?我国民间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喜鹊是一种吉祥的鸟,能给人带来欢喜和好运。所以小女孩剪对喜鹊,是希望给她们家带来欢乐。(板书:欢乐)
9、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小女孩剪喜鹊时的这种心情。
10、我还剪了些什么?
(鸡、鸭、鲤鱼。)有鸡、有鸭、还有鲤鱼,如果你一定乐坏了。谁也来读读这句,让大家知道你也乐坏了?(课件:剪只鸡„„)
11、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剪条鲤鱼吗?
(鱼和余同音,大红鲤鱼表示吉祥富裕,小女孩是希望家中吃的、用的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剩余的,也就是希望家里很富裕。(板书:富裕)
12、原来,大红鲤鱼代表着吉祥富裕,你们谁想把大红鲤鱼抱回家?比一比,谁能把高兴的语气读好!
13、指名读,比一比看哪位胖娃娃能把大鲤鱼抱回家!(课件:大红鲤鱼„„)
14、小女孩剪了什么把大红鲤鱼抱回家呀?(胖娃娃)你刚才读到“哦!”时,感觉到小女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胖娃娃帮她把富裕抱回家、把吉祥抱回家,胖娃娃还能和她一块玩呢!如果你是小女孩,一定也非常开心!让我们来和小女孩一起开心。齐读——
15、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这首儿歌越来越熟悉了。看着黑板(教师手指板书),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儿歌背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过渡语:看着这些剪纸作品,读着儿歌,我们分明感受到:小女孩剪出的不仅仅是窗花,也剪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希望家里越来越欢乐、富裕,日子越过越美。所以,窗花,不仅能美化环境,增添喜庆的气氛,它还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表达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窗花,看看这些作品都在表达什么愿望呢。
五、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剪纸作品:
和和美美:中心是荷花,左上是梅花,贴上它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迎春接福:中心是“福”字,周围是桃花,桃花代表春天,左金童右玉女,贴上它是希望早一点把春迎进家门,把“福”迎进家门。
四季平安: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腊梅,贴上它是希望新的一年里每个季节都能平平安安。
吉祥如意:正中一只大公鸡,右边一个如意,下边还有很多金元宝,贴上它是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财源滚滚。
师: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印象?你想学吗?知道跟谁学吗?出示《剪纸大全》,可以跟书本学,也可以跟身边的人学。咱们将在班上设一个“剪纸作品展示栏”,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交给老师,老师再把它贴到“展示栏”里,然后邀请高年级的同学、学校的老师、校长来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
2、谁认识它就站起来大声领读,能组词的就组词。
二、指导书写
1、指名读。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说说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个字最难写。
3、学生交流,老师适时重点指导。
“再”:第二笔是左边的一竖,字要稍宽,书写美观。
“对”:“又”作偏旁,一捺变成一点,右边“寸”的一点,落在田字格的正中。
“胖”:左窄右宽,“月”稍向上提。
4、学生临写。
5、反馈纠正、评议。
6、学生在写字本上写两个。
7、展示作业。
(1)教师把写得最工整、漂亮的6本作业给全班同学传阅(每组一本)。
(2)鼓励学生相互把写得最好看的字给同伴欣赏。
三、课堂作业
每个生字写5个,再组一个词语。
板书设计:
21、剪 窗 花
梅花、雪花、喜鹊、鸡、鸭、大鲤鱼、胖娃娃(贴剪纸作品)
欢乐
富裕
第二篇:《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是一首陕西民歌,带有浓厚的民族韵味,歌曲中出现较多的一字多音的演唱,也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旋律的细腻婉转。
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第三课学习的河北民歌《对十》,先复习歌曲《对十》及河北民俗—霸王鞭,再师生互动提问:饺子什么节家家户户要吃?春节;粽子—端午节;中秋节—月饼。.....学生兴致高涨,然后进入歌曲《剪窗花》的聆听,带着“今天学习一首陕西民歌,那里有什么民俗呀?”的问题初听感受,导出课题《剪窗花》。再次聆听时,以“歌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指导聆听,并与《对十》中衬词“哟”的特色,比较进行感受。然后,我来范唱,学生来哼唱,请学生在体验中比较、选择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优美、婉转(#);旋律特点:、、、、()~~~~(#)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出息了歌曲的风格、情绪及曲调。这时,请学生来听唱学唱歌曲,用右手左右各一拍进行摆动,感受歌曲旋律的委婉、连贯,齐唱、男女生分组唱、小组赛唱巩固歌曲。再请学生在演唱体验中找出歌曲起伏变化较大的部分,在白板上画一画,用音阶练唱及柯尔文手势,来体会这两次跳跃,感受到歌曲旋律的独特之处与陕西的语言特点。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欣赏了《剪窗花》。以“她们在什么时节?在干什么?心情如何?”来引领学生观看视频、欣赏乐曲。学生回答:过年;贴窗花;非常高兴。.....这时,我简介了作品名称《窗花舞》,以及主人公—白毛女,在新年夜等待躲债的爹爹回家过年的主题,从而更深地体会到作品人物的喜悦心情。这样,体会、了解之后,大家再次演唱《剪窗花》,带着喜悦的心情来优美地演唱,突破重难点。
学完之后,从这几课的民歌学习我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这些民俗、地方特色与衬词,歌曲情绪、旋律特点、题材风格等,都是音乐课中引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孩子们获得准确的音乐审美与体验,在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更好地表现作品。
第三篇:剪窗花教案
《剪窗花》
一·导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纸。
教师介绍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钓民间艺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给人以通透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一把剪子,一张彩纸,就可以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墙壁、门和灯笼上。以此达到装饰、美化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剪纸 根据用途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喜花、鞋花纹样、门笺、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做装饰的剪纸。窗花的内容丰富: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花鸟鱼虫、庭台楼阁、风景、人物、历史传说等,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为了剪纸的花样。
我们继续欣赏剪纸图片,提问:这些孩子在干什么? 回答:过年贴窗花。
教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当然,小孩子过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还有许多文化活动:贴对联、门櫀、窗花,营造出浓浓的年味,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看: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人们都爱用窗花来美化生活。窗花的内容丰富: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花鸟鱼虫、庭台楼阁、风景、人物、历史传说等,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为了剪纸的花样。结婚是用的《龙凤呈祥》《百年好合》《双喜》《喜上眉梢》,祝寿的《寿比南山》《松鹤延年》......介绍剪纸的表现类型:
1、从剪纸的色彩来分,主要分为单色、彩色、套色三种,(1)单色剪纸就是用一种颜色的纸做的剪纸,如:红色、黑色、白色等。
(2)彩色剪纸是用白色宣纸剪好后再染色,即一张剪纸有多种颜色,一般根据实物颜色染色。
(3)套色剪纸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纸剪好后叠加粘在一起。
2、从制作方法来分,分为阳刻和阴刻剪纸
(1)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彩色剪纸多采用此方法。
重点讲解河南剪纸:咱河南的剪纸历史悠久,河南剪纸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师生一起欣赏河南民间剪纸:看,大路上丈夫推着装饰花朵的独轮车,俊俏的媳妇坐在里面美滋滋地一起回娘家;园子里,两个女人在葡萄藤下,一个纺线,一个织布,美丽的花布在指尖延伸,自己自足的小农家生活多么安逸知足。这些剪纸的大部分内容,都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二·教师示范剪纸
先复习上节课学的正方形窗花的剪纸,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剪窗花的步骤。教师再总结。
今天老师教大家第二种窗花的剪制(边讲解边示范)它与正方形窗花的折法略有不同;
剪窗花的方法(第2种):
• 1、折纸:一张正方型的彩纸对折成三角形两次,再三均对折 • 2、画图(也可不画图,直接随手自由剪)• 3、用剪子、刻刀剪纸完成
展示作品,这种窗花外轮廓为圆形,也叫团花,寓意团体圆圆、幸福美满。
欣赏教师自己找的剪纸图纸:这个中间带福的花团锦簇图,花费了我周末一下午时间,先在网上找资料,再琢磨剪纸和绘图的方法,试了好几张纸才达到现在满意的效果。告诉同学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做任何事要多动脑,多实践。
三·布置作业(迎接新年、装饰窗户、美化教室、)要求:1、每人剪制1--3副窗花,内容、形式自定,2、每组负责装饰一个窗户,每人选一张最好的窗花粘贴各组的窗户上,组长组织完成。
3、作品欣赏、评比。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小心剪子别伤着人。
2、剪掉的碎纸放到手提袋或桌子中间,下课后扔到 垃圾篓。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剪纸图案难度根据个人水平选择,图案以简单为好。
四·欣赏、评比作业
同学们的手真巧,把教师装饰得美极了,好有一种过年的感觉,我们一起来欣赏窗花,请同学们说一说那组的窗户装饰得最美?你喜欢那个?
五·拓展
在现代生活中,窗花仍然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受到人们的喜爱。传统与时尚并存,希望同学们运用剪纸去装点、美化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课后整理桌面、教室:组织学生清理碎纸垃圾
第四篇:剪窗花教案
《剪窗花》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剪出各种形状的窗花,提高折、剪的技能。
2、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窗花范例、剪窗花的步骤图、剪刀、彩纸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孩子们,过新年的时候,你们家里怎样打扮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讲得真好,红红的灯笼,红红的中国结,红红的对联都能给新年带来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北方人过年时家里又是怎么样打扮的呢?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看窗花。
1、教师逐一播放窗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北方人过年时家里是怎么样打扮的呢? 教师:都有些什么图案呀?
3、引导幼儿说说什么叫窗花?窗花在什么日子里贴?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过新年或结婚等喜庆日子里,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图案就叫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
三、教师讲解,幼儿学习剪窗花。
1、出示大正方形纸、剪刀,告诉幼儿它们是用来剪窗花的材料和工具。
2、教师即兴剪窗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3、启发幼儿说出教师剪窗花的过程:先将正方形纸对角折三
次,再在两边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小半圆、小三角、小爱心、小花、小草等。
4、将幼儿说的图形板书在黑板上,供幼儿操作时参考。
四、尝试剪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交待剪窗花的要求,发放操作材料和工具。
2、教师提醒幼儿找准中心角,并在中心角的两边剪出各种好看的图案,然后将废纸扔进小篓子里,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剪出与众不同的图案,并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五、展示作品、评价幼儿作品
1、请几位剪的好的幼儿将自己的窗花贴在活动室窗户上,其他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并说说谁剪的窗花最漂亮,为什么?
2、请其他幼儿将剪好的窗花贴在活动室“窗花展”栏上。
3、教师评价作品。表扬窗花剪的好的幼儿,鼓励作品不够完美但能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
4、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现的真捧!用自己的小手剪各种美丽的窗花,将活动室打扮的漂漂亮亮,我们来跳个欢乐舞为自己祝贺吧!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投放剪刀、正方形彩纸、胶水等剪纸的工具和材料,供幼儿在区角活动时练习剪窗花。
2、请家长配合,在家里为幼儿准备一些材料纸和剪刀供幼儿练习剪窗花,提高剪纸能力。
第五篇:《剪窗花》教案
《剪窗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窗花以及窗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窗花的制作方法,学会剪制一个简单的窗花图案。
3、让学生感受学习剪纸艺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学习剪窗花的制作方法,学会用窗花美化环境。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剪纸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小热身:哪个小组能说出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最多。——剪纸、风筝、刺绣、蜡染、瓷器、面具、脸谱等。
2、今天我们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剪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
4、揭示课题:剪窗花。
(二)发展阶段:
1、窗花是中国民间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产物,今天,我们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呢?
2、请翻开课本,用五分钟时间,同学们看书研究一下剪窗花的制作方法,然后拿桌上的纸自己尝试剪一个窗花。
3、师生总结:剪窗花的方法和步骤。把方形蜡光纸对折、再对折…… 画图案。剪下。展开。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发现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
2、再次欣赏剪窗花作品,让学生了解,一种图案多种折法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四)制作阶段:
1、学生再次制作。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剪出的花样最多,最特别。
2、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让学生把剪好的窗花贴在教师制作的窗花道具上。
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