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
开放体验,拓展感悟——《定**》课堂设计
执教者:江苏省海门中学
高迎九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情感,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2.联系拓展,感悟探究写作意图,加深学生文学素养和人生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代文豪苏东坡才华横溢却人生多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被贬在外,看尽人间冷暖,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深重苦难,苏东坡又表现出怎样的性格和态度?就让我们通过对他的《定**》一词的赏析来加以细细体会。
《定**》一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余秋雨在其《黄州突围》一文中曾说:“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苦闷的日子里,苏东坡以超人、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在“挣扎”之后“超越”的大胸襟、大气魄。
二、初读音律,把握节奏,体验情感基调
要求:先请学生一人朗读,教师引导提示后全体学生诵读,注意把握词语的抑扬顿挫和文句的舒缓轻重,重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提示:1.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2.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再读诗句,体味语言,理解蕴含感情
要求
(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推荐代表发言、交流:你最喜欢上阕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提示:
举例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明确:“穿林打叶声”形象真切地描摹出风雨之声以及风雨之大,“吟啸”意即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此句中“何妨吟啸且徐行”同引言中“同行皆狼狈”对比,雨中漫步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极富浪漫色彩,突出了诗人鲜明独特的个性。
拓展:“何妨吟啸且徐行”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句,陶、苏两位诗人性格、气质相似,可作适当比较。
举例2.“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确:此处“烟雨”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亦是指政治上的坎坷磨难。诗人对于“烟雨”早已经习以为常,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诗人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要求
(二):诗人在上阕中的这种闲适恬淡开朗的心态,是否表示当时他的处境已经改善了呢?请从下阕中找出依据作出判断。
提示:
举例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明确:“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明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暗指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变化莫测,诗人依然处境艰险、内心苦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此借酒浇愁,以解胸中块垒。
举例2.“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明确: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体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人生态度。
拓展: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曾经这样感悟人生:“每个生命都会下雨。”“风雨”之中,我们该选择怎样的人生姿态?
当处于人生的困境中时,我们可以依赖的信仰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助:儒家主张“入世”,而恰恰就是这“入世”带来了让人伤感沮丧的风雨;道家宣扬“出世”,可对雨后初霁的期待,又让人难以割舍那份牵挂;佛家更是无法依靠,“来世”毕竟太过缥缈虚幻。真正可以依赖的,其实唯有自己的内心,谛听心的声音,你会在平静中找回平静。
四、联想体验,品味心境,参悟达观态度
要求:课堂上播放三首跟“风雨境界”有关的歌曲,请学生们比较体会,其中哪一首营造的意境同本词中作者的心境最为契合?
提示:这三首歌跟风雨都有着关联,但却传达着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首是周传雄的《弱水三千》,出自《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的表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首歌的情绪在凄风苦雨中显得悲观、抑郁、沉沦。
第二首是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但这样的宣泄有些禁不住品嚼,那种声嘶力竭有点“无知者无畏”的鲁莽,少了些沉稳、厚度和内蕴。
第三首是钢琴曲《雨的印记》,音乐风格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以幽美的曲调细腻地抒写屋檐下雨滴滴落、雨丝滑落的感觉,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倾诉。表现出一种沉静、淡定、洒脱、从容。
总结升华,结束学习:既然在尘世中,我们的生命无法完全超脱,那么,我们何不用自己的方式让生命沉着、乐观、旷达一些?争之必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人生中,雨是否停歇并不重要,选择好了姿态,即使是一生风雨,又有何妨?生命,原来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的人生感悟,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课堂总结】
《定**》体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定的人生态度,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和体验的单薄,在理解和感悟方面有较大难度。本节课堂设计试图有所创新,重点改变古诗词学习中单调枯燥沉闷的课堂风格和内容上仅赏析本词的相对封闭单一的习惯。为此,本节课堂设计重点突出:
1.阅读理解上的开放式体验,力图以轻松谐趣的风格去解读作者沉重苦闷的心境,以时尚的语言、从现代的角度去感悟古代诗词的主旨、情感和意图;
2.感悟上的联系拓展,结合本词中“风雨”的意境,撷取古今中外名人对于“风雨”的理解和感悟,突出文学积累和人生感悟,帮助学生丰厚文学素养、加深人生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中学。
第二篇:苏轼 定**
逸怀浩气,超乎尘外
——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设计思路:
品味一首好词、了解一位智者、得益一种人生
导入新课:
人生总是充满了辩证法:顺逆、穷通、得失、宠辱、利害、聚散、悲欢等等。人生不可能总是坦途,处在人生的逆境中,伟大的灵魂总是给我们以启迪:屈原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志,李白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励,杜甫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执守。
而我最欣赏的苏轼呢?他会给出什么答案?
品味一首好词——循言(语言层)
1.教师范读(故意不读小序)词前小序有何作用?(投影)交待写作缘由 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说苏轼为何到黄州?
苏轼不苟合于新党或旧党。新党时他曾因直言被贬到杭州作通判,由杭州转到密州,再转到徐州,再转到胡州。元丰二年(1079年),在湖州时,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他说:“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新党把这些话曲解,把他下倒御史台,那里有柏树,又叫柏台,柏树上有乌鸦,又叫乌台。“乌台诗案”说的就是苏轼因诗文获罪。把他下狱后,群小就搜集他的诗文,断章取义,认为谤讪朝廷,影射皇帝宋神宗。说他写的诗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认为有叛逆之心,几乎要处死。苏轼当时在狱中写过诗与弟弟子由告别“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予以事系御史台狱,府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九死一生。幸亏当时的神宗说他咏的是柏树,怎么是有谋逆之心,说蛰龙又叛逆之心,诸葛亮自称卧龙要夺取蜀汉的帝位吗?于是苏轼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作团练副使,不能签署公文,非常贫穷。后有人替他说话,才在东坡开辟一片地,亲自耕作,过着艰苦的生活。当他受着苦难时,留给我们的却是两赋一词开阔、飞扬、潇洒、超旷的作品。这是他的修养。
学生齐读
(投影)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读出情感:抑扬顿挫,舒缓轻重
2.个读上阕
说说哪些词要重读?为什么? 古诗词怎么解读?
板书:
循言
雨
景语
莫听何妨谁怕
情语
任平生
3.个读下阕
板书:
循言
风雨
景语
斜照
莫听何妨谁怕
情语
任平生无雨晴
该词的上阕是对当时环境的形象描述。“莫听”是对恶劣的政治环境的否定,是对自己心态的肯定。“何妨”是一种劝度。那些迷乱于浮华的人们,就像被雨水淋漓的同伴一样,如此惊慌失措大可不必!元佑三年的那场春雨,我相信很多人更愿意把它看做是苏轼人生一次温暖的经历。穿林打叶般乱哄哄的宫闱倾轧、政治上的争吵和靡乱的人性,不妨微笑地面对这一切。吟啸徐行面对的不只有眼前的路,还有那些庸扰的幕僚和名利俗子。告别了繁华富庶的京都,混迹于渔耕樵读的苏轼终于明白了竹杖芒鞋给自己的欢娱远胜于门庭若市下的车水马龙。眼前的环境毕竟是恶劣的,可作者笔锋一转。“谁怕”?这是对荒唐世界的嘲笑,也是对以后艰苦环境的一声掷地有声的呐喊!一蓑一笠,平生快哉!苏轼的从容是随意的,一切都是面对烟雨人生后从容回眸的一瞥,只是这从容的一瞥,只是如此的谈笑之间,便让多少历史的过客安详伫立,以朝圣般的心态面对这无法复求的心境!
词的下阕对自己心态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刻画。料峭春寒和山头斜照是对内心世界造成两种冲撞的环境,是过往和现实的深刻对比。经历了“乌台诗案”的劫后余生,如那料峭的春寒惊醒了人世浮华的春梦。面对偏远的蛮荒之地,一方面总结过去的得失,一方面接受人生和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在“微冷”的复杂感情中苏轼看到了山头斜照,来自市井平凡却温暖的欢迎和关怀。“归去”,是挑战,是新的选择,更是从容的态度。
本词由一场偶遇的雨即事抒怀,以自然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这是什么写法?有何
好处?
——以小见大、语带双关;含蓄隽永
了解一位智者——明象(形象层)
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
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而正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真纯”的一部分,表现在其文章与事迹中,才得以传得千古美名。因此解读一首诗词仅仅是解意是不够的,还要知人明象,向外寻此人际遇,向内寻此人修为。
板书:
明象
修为
谈谈你对词中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板书:
明象
两党不容
际遇
历典八州
逸怀浩气
修为
超乎尘外
——他,两党不容,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东坡一生屡遭政治陷害,对他下手最狠辣的大概莫过于章敦这个人。贬东坡于岭南、于海南,想把东坡置之死地的正是此人。等到东坡终于得以北归,章敦被贬岭南,以一般人的见识,东坡这时即使不幸灾乐祸,至少也可拍手称快,但东坡却不是这样。这一点从章敦的儿子章援写给苏东坡的一封信和苏东坡的回信可以看出。章援的信凄凄哀哀,诚惶诚恐,他为了老父亲向苏东坡求情。他以为北归的苏东坡定能拜相,而拜了相的苏东坡大概不会忘记他父亲昔日的种种迫害,所以他满纸泪水地写信求情。苏东坡抱病回信,信中说:“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在信中,东坡不仅把章敦认作老友,从而打消章援怕他向其父报复的顾虑,而且让章援转告其父如何储药养生。卧病在床不久就辞别人世的东坡,竟不惜耗费残余的一点心力精力去向“仇人”的儿子亲笔回信,还不厌其烦地转告这“仇人”如何保养身体。
林语堂评价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得益一种人生——悟道(意蕴层)
伟大的灵魂总能给人以启悟,你学到了什么呢?
——
苏东坡在新党当政时曾被迁贬,下过乌台狱,几乎被处死,被迁谪到黄州。后来,新党失败了,旧党上台,苏东坡被召回朝廷,他与旧党司马光虽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论政之间,他不苟且随声附和。这就是苏东坡说的“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再有打击我也不怕。一个人一定应该如此,不是说不分黑白,不关痛痒,也不是什么都认真起来跟人家斤斤计较,该放过去的放过去,该持守住的持守住。苏东坡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与李公择书》),这是中国古人的修养。文天祥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自赞》)。既然读了圣贤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苦难,忠义的执守是贯穿心中的。不但在黄州时执守,晚年贬官海南,九死一生,他还写出了“云散明月谁点
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苦难不在我心中,苦难过去了就像一场风雨过去了。我本清白,无需点缀。苏轼经历了多少苦难忧患,向内求,完成了自己。但他又不是一个不管痛痒的麻木者。他对于自己的苦难能够超然处之,对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执著未变。直话照说,贬官在外,也造福百姓:密州时救过旱灾,徐州时救过黄河水灾,杭州时疏浚西湖淤泥建了苏堤,杭州传染病流行时设立病坊,惠州时见百姓渡江渡海困难,修建了桥梁,黄州时解救婴孩,儋州时悬壶乡里,开宗讲学„„以出世的态度再做入世的德行,以无生的觉悟才能成就有生的事业。心所无痕而功德千秋!
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感受到生命犹如趴在旋转的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板书:
悟道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德行
以无生的觉悟成就有生的事业。
结束语:
让我们再用心体验这样千古难觅的心胸,如遇春风的从容,以未敢忘却的虔诚,看着苏子且步徐行,沿着灿烂中国文化的脉络,传承不已,看着芒鞋蓑衣的舞者,吟大江东去,叹赤壁古今。
推荐阅读: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东坡突围》
第三篇:定** 苏轼
定**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渔家傲
苏轼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蝶恋花 秦观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第四篇:苏轼《定**》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号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
我觉得是人是沧海一粟,困难总会过去的。当时觉得大不了的事情,过后还只是淡然一笑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样。当时觉得好像很严重,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却越来越淡了。心境更加平和。当然这要个人结合自身的经历来理解,这样感受方能更深。
人生历程中总会遇上坎坎坷坷,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能够坦然面对,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人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意志,要相信骤雨急风后定会有山头斜照迎。尤其在处于人生逆境之中时,更要有坦然、超然、安然的态度。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这首词是讲苏东坡和一行人在山上行走,突然下雨,其他人都慌乱不知所措,只有苏东坡“吟啸且徐行”,显示了苏东坡旷达潇洒之性格。
这句话叶嘉莹先生有很好的解释
天下之事,不因个人之紧张而变,如雨,如风。然,为何众人奔走躲避,心乱也。人生在世,无时无刻无风雨,自然之风雨,亦如人生之风雨,且如东坡之何妨吟啸且徐行。若存一份定力与持守,即可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论何时,己之品格修养不可改也。
料峭之春风,抑或可解为人生之苦难,然斜阳之相迎还在其后,可知盛衰荣辱,亦为常事,陶潜云“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存一份高远,存一份通达,或可解世间之无常。而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境界矣。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这句完整应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这就告诉我们,“风雨”固然是暂时的现象,“晴天”却也同样会“过去”;所以,如从归去(即人生终极之时)的角度返身来看人生,则一切悲欢离合、阴晴晦明,都不过如梦幻一场而已!
全篇的情感都归结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上。这一句是众口流传的佳句,词人巧用双关,以“晴”谐音“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结合起来,了无痕迹。而“无”字在一句之内地重复使用,不仅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冲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来。虚词和动词的巧妙结合使用,有效地传达出词人内心地平静与冲淡。
综观全词,我们可以用一幅画面来作结:一位老人(其实只有四十五岁),在料峭的春风和微冷的细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时而低吟,时而高歌,缓缓地走在泥泞地沙湖道中!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世上原本就没有风雨。如果有,那么他也更愿意醉卧芳草听风雨。
此词之妙就在于,词人表面上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阴晴,但实际上却在写他所遭遇到的政治上的磨难,并从中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历程中总会遇上坎坎坷坷,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能够坦然面对,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人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意志,要相信骤雨急风后定会有山头斜照迎。尤其在处于人生逆境之中时,更要有坦然、超然、安然的态度。当然,“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中也透露出佛教泯灭有无、超然得失、不牵忧乐,不著于怀的处世思想,但正是在这种思想和任运自在的人生态度的支撑下,苏轼才安然地度过黄州时期乃至惠州和最困难的儋州时期。他虽然每每都会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但由于有豁然旷达的性格和超脱对待荣辱得失的态度,所以他也并未消沉下去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的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再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官场黑暗。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话是苏轼所写的一首词.名为定**>.当时苏轼归来途中遇雨,而雨具未带,同行之人皆奔走而回,唯东坡吟啸徐行.过不多时,天气转雨为晴.而回首此句正是写作者在雨停之后回首刚才下雨之地,回家吧,且管他是下雨还是晴天呢!此句可谓一语双关,即说出作者无论面对下雨还是晴天,都能不为天气好坏所动,同时作者也不为宦海沉浮,人生起伏所困扰.此句可谓是作者心胸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荣辱皆忘的高风亮节的写照.而一个男人如若写此句,则他就想表明自己拿的起放的下,为人豪放不羁.还有种可能是自己的心情十分糟,他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持.
第五篇:定** 苏轼
2.定**·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序:王定国歌儿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3.定** 苏轼
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译文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