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合阳县城关小学 吕松泽
教学目标 |
1.认识“宣”“处”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纪律严明、关爱弱小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 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它当时的心理,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进行情感朗读。 教学难点: 要学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2021年“感动森林”大赛中,有一只蚂蚁荣获了最佳道德风尚奖,大家想知道是谁吗?今天,让我们走进11课《一块奶酪》,一起寻找主人公吧!请大家跟着老师书空课题。(板书:课题) 1、学生跟着视频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处罚 诱人 舔一下 毅力 禁令 稍息 一跺脚 犹豫 分组开火车读; 多音字:chǔ处罚;chù到处。①读出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②学以致用,将多音字正确的读音填入句子中,并读句子。 三、课堂集中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学习单。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全班讨论交流。(老师点拨、引导、总结) 奖励小秘诀:用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2、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于蚂蚁队长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划上横线,体会蚂蚁队长当时的心理,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全班讨论交流。(老师点拨、引导、总结) 蚂蚁队长的语言描写: a.发布命令(语气坚定、干脆) “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照样受处罚。”(“照样”就是照着蚂蚁队长自己发布的命令来做,显示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起带头作用。重读“照样”,读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的决心。) b.出现诱惑(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读出犹豫的语气)。 “休息一会儿!”(读出思考的语气)。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读出较强的命令的语气)。 “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立—定!原地休息!”(读出强烈的命令的语气)。 c.战胜诱惑(语气坚定) “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读出战胜诱惑,下定决心的语气)。 “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执行命令!” 蚂蚁队长的动作描写: a.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重读“太大了”,显示出奶酪大,重读“只好”显示出蚂蚁队长会想办法,有组织能力。) b.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拽”是拉、拖,牵引的意思。重读“拽”体显出蚂蚁队长在用力地运奶酪。) c.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从“低下头”、“嗅嗅”显示出奶酪很香,蚂蚁队长很想吃。) d.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犹豫”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一跺脚”显示出蚂蚁队长战胜诱惑,下定决心,不吃奶酪渣。) 4.蚂蚁队长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显示出蚂蚁队长关怀弱小。 四、课堂小结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应该把这个奖颁给谁呢?对,颁给严于律己、纪律严明、关怀弱小的蚂蚁队长!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像它学习。孩子们,大家发现了吗?正是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才将蚂蚁队长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大家在以后的写作当中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让你的作文更生动。接下来我们尝试自己编童话,老师这里有一些小动物,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五、拓展延伸 出示词语“小兔子多多”、“小狗花花”、“狐狸聪聪”、“捡到50元钱”、“寻找失主”、“归还失主”、“自作聪明”、“拾金不昧”,学生根据词语编故事。 六、课后作业 继续编故事,并尝试把它写下来,比一比谁编的更精彩。七、板书设计11、一块奶酪 严于律己 纪律严明 关怀弱小 语言 动作 心理 |
第二篇:《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教学主题:《狐狸分奶酪》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市二七区德化街小学窦晓英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3).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意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基本的语文知识,并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明白一些更深刻的道理。学习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隐含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会写生字
评价任务二:读懂课文,理解词义,体会狐狸的狡猾,明白课文的道理。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好长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边度边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3、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4、长句练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完成目标一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的任务)
三、走进故事,感悟道理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完成目标二读懂课文,理解词义的任务)
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3、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4、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完成目标二体会狐狸的狡猾,明白课文道理的任务)
四、童话的特点:(1)拟人化描写(2)想象丰富(3)有趣有理
五、总结收获 布置小练笔
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 一只乌鸦蹲在树杈上,嘴里含着一块奶酪。这时,一只狐狸从树下经过,看了看乌鸦,对她说:“乌鸦小姐,你去参加选美吗?”“去”乌鸦一张嘴,奶酪掉了下去,狐狸叼起奶酪走了。乌鸦一拍大腿,恨恨地说道:“哎呀,刚才说不去就好了!” 拓展练习,仿编故事 狐狸还会有那些故事?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编一则与狐狸有关的故事。
六、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第三篇:《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2课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 《狐狸分奶酪》 《纸船和风筝》 《风娃娃》4篇童话故事。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能够自主识记生字。二年级孩子也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但是本篇课文较长,而且长句子、对话较多,要读得流利有感情还需要老师的指导。预设通过多种方法自主识字,重点指导读好“俩”的字音,指导通过理解字义来识记“嚷、瞧”。课文朗读方面让学生先自主朗读,然后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大家讨论交流,老师示范朗读,突破难点。【教学目标】
1、多种方法识记本课“酪、捡、俩、始、拌、帮”6个生字;会读记“开始、起始、始终、帮忙、帮助、帮手”6个词;能正确书写“奶”“始”“吵”“咬”4个生字。
2、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中两个长句(不添字、不漏字),读好儿化音“哥儿俩”
3、初步了解狐狸为什么分奶酪。【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种方法识记本课“酪、捡、俩、始、拌、帮”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奶”“始”“吵”“咬”4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指导读好“俩”字,并正确读“哥儿”的儿化音。
2、读好第一自然段的长句子。【教学准备】PPT 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激趣引入。
1、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
3、再次齐读课题,提示生注意“奶”和“酪”的读音,正确区分两个字的边音和鼻音。
4、图上有两个主人公,熊哥哥和熊弟弟,通过他们“两”个,联系到文中生字“俩”,区分“两”和“俩”的字音和字形,重点指导朗读“俩”。
二、初读课文(狐狸为什么要分奶酪,请打开书)
(一)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奶酪是怎么来的?
1、走进课文,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指名读(认识生字“捡、始、拌”)----师指导(划斜线停顿)----齐读
2、师:小哥儿俩拌了嘴后又会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2-5自然段)!
3、分组读,2-5段(4个组)
4、在5段中,认识“帮”,展示词语,(帮)再组词,师:谁还能用这个字来说一句话呢?
三、检测生字
1、你们看,我们的生字宝宝跑到了词语中,大家还能认识吗?开火车,现在又躲到了句子中,读出句子
四、顺口溜 森林王国真热闹 动物故事很奇妙 熊哥俩,捡奶酪 不会分,拌嘴吵 狐狸跑来笑了笑 他来帮忙分奶酪
到底怎么分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学写生字
刚才我们动了脑,现在我们来动动手。
(一)、出示课件四个字
奶、始、吵、咬(注意结构)(学生描红,书写生字)老师展示并评价----学生自评 书写正确
1❤ 书写美观
1❤
六、谈谈收获
七、拓展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