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压强_教学设计方案
探究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压强_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压强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对压强的渗透理解应从以下两点来着手。首先,了解什么是压强,这是一个新的概念。能正确的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对后面学习浮力特别是液体压强有基础性的作用;其次是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生动鲜明的事例来阐述影响压强的因素,以及在掌握其影响因素后,怎么样增加或减小压强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还会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作压力示意图。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一种重要的物理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致力于大胆提问,敢于主动探究日常现象中的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学生是长治五种八年级学生
·学生为八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学生已经学过力的相关知识
·学生能够简单应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有关压强相关的例子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3.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八年级物理必修(上册)
相关实验器材:演示小桌、泡沫塑料、砝码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情景导入如课本P136图8-1所示,让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食指感觉有点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觉得疼,肌肉凹得浅教师使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角板学生几乎都有,教师可以自带三角板
请同学们再看图8-2滑雪,说说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入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在雪地上行走,对雪地压力比较大,所以脚容易陷入积雪,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对雪地的压力比较小,所以运动员不会陷入雪里。
在雪地行走,脚与雪地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会陷下去,而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时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不会陷下去。
探究规律猜想假设通过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与面积和力的大小有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发现知识的过程
设计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在设计实验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加以指导:(1)控制变量;(2)怎样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增大或减小);(3)如何使实验的效果更明显。小桌的重力是一定的,即小桌对泡沫塑料的压力是一样的,但是桌腿的面积一定小于桌面的面积。看来泡沫塑料的形变程度跟接触表面的面积大小有关,且面积越小,形变越明显。
进行实验按照教师分的组,各小组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实验时,可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到普通器材能做实验的乐趣。
分析论证展示部分小组实验,交流小组结论。实验中,学生往往忙于动手,而忽略结论,老师及时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结论,体验成功快乐。
概念讲授压强概念提出压强概念,同时得出压强公式和单位学生通过实验总结概念以及公式P=F/S、单位帕斯卡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知识应用
身边的压强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老师引导学生如何估测、突破难点)学习简单的压强计算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重估计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在学生估测自己对地面压强的基础上,提出“怎样使你对地面的压强迅速增大一倍?”从而引出增大或减小压强。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二篇:探究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压强_初中物理_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探究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压强
一、概述
1.本节教学内容《探究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压强》第二章信用第一节,计划学时为1学时。
2.本节主要介绍信用的涵义、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3.在现代货币经济中,每时每刻都大量地发生着资金融通活动。经济得以完善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本章节内容是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起着重要的前后承接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压强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对压强的渗透理解应从以下两点来着手。首先,了解什么是压强,这是一个新的概念。能正确的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对后面学习浮力特别是液体压强有基础性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学生是长治五种八年级学生
·学生为八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3.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八年级物理必修(上册)相关实验器材:演示小桌、泡沫塑料、砝码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第三篇:实验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胶头滴管、量筒(10mL)、圆形水槽(直径30cm)、直尺、硬脂酸苯溶液。
四、实验探索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选做实验,难度不特别大,但准确度不高,在做本实验之前我们经过了多方面的探索发掘后认为有两种方法值得一试。第一种是电解法测阿伏加德罗常数,第二种是单分子油膜法测阿伏加德罗常数。第一种方法的难点在于本实验是课堂演示实验,所以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本方法实验时间比较长,此外本实验电解的是稀H2SO4溶液,有腐蚀性,这是本方法需要克服的又一难点。第二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花费时间不长,是测阿伏加德罗常数比较完善的课堂演示方法,但本方法可变因素颇多,例如水槽中水的波动,水槽直径的测量,滴管的校正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这是本方法需要克服的一大难点。
五、实验探索的过程:
由于实验室的设备有限,我们并未针对第一种方法作可行性的实验探究,我们已经提供了实验方法,如果将来有条件可以一试。
我们重点针对第二种方法的那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1实验开始前针对水槽要做甚末准备工作?
答:在开始实验前,一定要刷洗干净水槽方可开始实验。
2水槽中的水的波动如何解决?
答:水槽中的水的波动会影响到硬脂酸苯的扩散,我们在实验前保持水槽不被移动,使水面保持稳定。
3如何使滴管的校正比较准确?
答:校正滴管的时候应选择一个性能比较完好的滴管,在校正的时候要保持实验动作规范,这样校正的结果才能比较准确。4如何准确测量水槽的直径?
答:在测量水槽的直径的时候本来应该选择内卡尺,条件所限只好改用直尺,在测量的时候要选择水槽直径,但目测会有误差,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手固定直尺一端后,将直尺的另一端左右晃动一下选择最大处,然后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如何准确测定滴入水槽的硬脂酸苯的滴数?
答:在滴定的时候开始时扩散的速度会比较快,然后速度会逐渐减慢,这时一定要耐心等待一会,直至滴到液面上的液滴不再扩散且呈透镜状方可记下滴数。最后带入公式的滴数应为(d-1)。
六、结论与讨论:
1带入公式中的滴数时为甚末要减去1?
答:因为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呈透镜状,说明这滴溶液并没有扩散,所以要减去1。
2在洗水槽的时候选择甚摸溶液效果会更好?
答:用10%氢氧化钠溶液或热纯碱溶液洗涤效果更好.(但要注意洗涤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否则会造成滴数偏高,使计算结果偏低。)
3分析造成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
答:水槽的清洁程度,滴管的校正,水槽的直径,都是造成误差的因素。
七、预期的结果及问题、对策:
本实验预期的结果就是会与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有一定的误差,经过多次的实验发现级数基本不会出问题,就是6.02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实验操作正确,把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尽可能减小到最少,结果会和6.02×1023非常接近。
八: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法》 李嘉音 范杰 张伟敏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
张文朴 孟宗五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趣味实验探究-----大气压强
趣味实验探究
——大气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也受到重力,也象液体那样具有流动性,那么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有压强吗?
2.实验注意事项
①管子倾斜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②管子直径加粗,管中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
③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吗?
1.气压增加,沸点升高;气压减 小,沸点降低
2.高压锅可以提高锅内气压,提高沸点
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
动手做一做
观看杜老师的两个演示实验,思考其中物理道理?
六、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个容器里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例1】
连通器原理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证明。现在请你顺着下面的思路来试一试:如图所示的连通器是一个U形的玻璃管,里面注入水。设想(想像)在最低处取:一个小液片AB,左支管中水柱高为h左,右支管中水柱高为h右,则:左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左=______,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_______;右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右=_______,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_______。讨论:如果h左>h右,则p左=_______p右,液体会向_______移动;如果 h右>h左,则p左_______p右,液片会向_______移动;如果液片不移动,则说明p左____p右,从而有h左=_______h右。
课堂练习【例2】
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设计者是()A.奥托•格里克
B.马德堡
C.托里拆利
D.伽利略
【例3】
由于空气也受______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例4】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例5】
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例6】
测定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实验,大气压值约为__________帕。
【例7】
在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中,所用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______,在实验中应竖直放置,如 果玻璃管倾斜,则管内水银柱长度将_____,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将______。
【例8】
假如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管内上方为真空,大气压可支持约_________米高的水柱。
【例9】
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A.外界大气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玻璃管的粗细 C.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
D.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例10】
把装满水的量筒倒置浸入水面以下,用手抓住筒底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之前,量筒露出水 面部分()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第五篇:物理现象教学设计几点启示
物理现象教学设计几点启示
听完老师的讲课,我深深感觉平时在现象教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一是对物理现象教学的作用认识不足,具有随意性,缺乏专门的设计与研究;二是设计不够精细,抓不住重点;三是缺乏有效地引导手段,今后,我觉得在进行以现象教学为主的物理课的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有目的的进行现象教学设计
任何一节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现象教学都需要明确的目的性。物理现象教学并不是对物理学家研究的物理现象方法的简单重复,而是使物理现象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用以探讨物理问题的最适宜的物理环境。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包括物理现象在内的教学过程都必须先从教学目的出发。在引入课题时运用物理现象尽可能新奇、生动、有趣,唤起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形成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中用物理现象进行教学,要突出共同特征、本质的联系,使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物理图像。通过有目的的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对比、分析才便于学生概括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特征,了解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思维加工从中找出物理现象的规律,提供了思考的线索和依据。
二、针对现象教学的多样性进行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种多样,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便于观察的,有不便于观察的,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物理现象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有用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加以精选,并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充分运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插图、众所周知的典型事例、简便易行的小实验进行现象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较顺利地实现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找到思维的支撑点,从而真正学好物理学的知识与方法。
三、针对现象教学的科学性进行教学设计
物理现象对于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分析物理规律,找出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特征,具有很强的思维引导性,所以科学性是物理现象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注意突出科学性。尤其是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表象,帮助学生去除不科学的认识,生成正确的认识。
物理现象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注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让学生做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有用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内容更为充实、更为科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