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悲壮的一幕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科马洛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马洛夫的崇敬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品味深刻体验科马落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演示多媒体:太空)茫茫宇宙,浩淼苍穹,吸引着多少人去探寻。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落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圆满完成任务准备返航,这是多么另人欣喜若狂的一个日子呀,然而这一天,人们却感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楚,因为这一天人们亲眼目睹了名族英雄科马落夫殉难时那悲壮的一幕。
这节课我们继续读《悲壮的一幕》一课。
二、品读生情
1、请同学们认真读4—11自然段,尽可能把悲壮读出来。
怎样读才能把悲壮读出来呢?可以讨论讨论。
2、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一个场面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指点指点。
3、你想尝试着读哪个场面?
(1)向首长汇报工作:组织学生交流选择读这个场面的理由。指名朗读,评议,再指名读。
生命诚可贵,亲情很需要,但对科马落夫来说工作科学更重要。
(2)向母亲告别:指名读,评议,教师配乐范读,体会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亲情。
(3)与妻子告别:听配乐范读想象科马落夫与妻子告别的情景,比较“抱着”“拿着”。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4)和女儿告别:读了这个场面,你发现科马落夫的神情与告别母亲、妻子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科马落夫两次落泪的原因。
分角色朗读对话。
(5)与人民告别: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他的生命也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时间留给了人民。
指名朗读,讨论为什么读得这么豪迈富有激情?
男女生分组赛读。
4、科马落夫豪情万丈地告别了深爱着的亲人,为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让我们再一次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吧!(多媒体演示画面)。
5、引读“轰隆……”省略号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是啊,科马落夫不仅是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人类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不仅活在前苏联人民心中,也永远活在全人类人民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名字,永远记住悲壮的一幕。
2、作业:广泛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以“宇宙之旅”为主题出一份手抄报,籍此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板书设计:
悲壮的一幕
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第二篇:课文《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科马洛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马洛夫的崇敬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品味深刻体验科马落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演示多媒体:太空)茫茫宇宙,浩淼苍穹,吸引着多少人去探寻。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落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圆满完成任务准备返航,这是多么另人欣喜若狂的一个日子呀,然而这一天,人们却感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楚,因为这一天人们亲眼目睹了名族英雄科马落夫殉难时那悲壮的一幕。
这节课我们继续读《悲壮的一幕》一课。
二、品读生情
1、请同学们认真读411自然段,尽可能把悲壮读出来。
怎样读才能把悲壮读出来呢?可以讨论讨论。
2、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一个场面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指点指点。
3、你想尝试着读哪个场面?
(1)向首长汇报工作:组织学生交流选择读这个场面的理由。指名朗读,评议,再指名读。
生命诚可贵,亲情很需要,但对科马落夫来说工作科学更重要。
(2)向母亲告别:指名读,评议,教师配乐范读,体会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亲情。
(3)与妻子告别:听配乐范读想象科马落夫与妻子告别的情景,比较抱着拿着。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4)和女儿告别:读了这个场面,你发现科马落夫的神情与告别母亲、妻子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科马落夫两次落泪的原因。
分角色朗读对话。
(5)与人民告别: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他的生命也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时间留给了人民。
指名朗读,讨论为什么读得这么豪迈富有激情?
男女生分组赛读。
4、科马落夫豪情万丈地告别了深爱着的亲人,为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让我们再一次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吧!(多媒体演示画面)。
5、引读轰隆省略号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是啊,科马落夫不仅是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人类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不仅活在前苏联人民心中,也永远活在全人类人民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名字,永远记住悲壮的一幕。
2、作业:广泛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以宇宙之旅为主题出一份手抄报,籍此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板书设计:
悲壮的一幕
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第三篇:人教版语文《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的
1、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科马洛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马洛夫的崇敬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习重点
能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品味,深刻体验科马洛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三、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
课件演示:教师激情导入
(xx年4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在返回途中,降落伞却怎么也打不开了,降落伞打不开,将意味着什么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引读课文第3小节。“举国上下……关注他的亲人。”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学生自由读最感动的场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组织教学。
二、学习和亲人告别。
(一)读和女儿告别的场面。
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师生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目睹一下父女最后的告别吧!)
播放电影视频(父女最后告别的场面)———齐读。
(二)读和母亲告别的场面。
指名读——评价——你明白了什么?
课件演示:放背景音乐,学生感受。从刚才的音乐里,你仿佛听到母亲在说些什么?科马洛夫又仿佛在说些什么?
再指名读。
(三)和妻子告别。
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你感受了什么?
教师小结:说得多好啊!此时,话语已显得多余,千言万语都在科马洛夫深情的目光里了,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过渡:和亲人告别,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潸然泪下,然而科马洛夫向首长汇报工作同样令我们感动。
三、学习“汇报工作”
要求:自由读“汇报工作”,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评价——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再指名读——齐读。
过渡:在科马洛夫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里,他整整用了70分钟汇报工作,在最后的7分钟时间,他毅然把时间留给了全国的电视观众。
四、学习“和全国人民告别”
指名读——
“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让我从千万里的高空飞向大地,在火与光的歌声里获得新生,同胞们,请与我一起喊一声吧!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教师范读——齐读。
课件演示(飞船坠毁的场面)
教师导语 :轰隆——一声爆炸,整个苏联一片寂静,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默地哀悼,哀悼……假如,你就在哀悼的人群里,目睹刚才的一切,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叙说想说的话语。
教师小结:在生命的最后的关头,科马洛夫没有惊慌失措,没有怨天尤人,他是那么从容,那么镇定,他走了,走得是那样壮烈,无怨无悔,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科学资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前苏联的英雄———科马洛夫!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途中,像科马洛夫这样的英雄还有好几位,让我们来看一下有关的资料————
五、资料卡(课件演示)
1967年1月27日,美国三名太空人怀特、格里索姆和查菲随着一声巨想而遇难。
1968年3月27日,前苏联联盟号太空船爆炸,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遇难失事。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升空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殉难。
2003年1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返航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难。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这些为人类、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六、课堂练习:
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写下你要对科马洛夫说的话。
第四篇:《悲壮的一幕》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重点句子的含义,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把汇报飞行探险情况看得重于生命的崇高精神。
3、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来学习课文,以学定教,体会用悲壮的一幕为题的精当所在。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悲壮的一幕
2、上一节课,同学们初读了课文,提出了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怎么上?认真读书,一起探讨学习。出示:
(1)课题是《悲壮的一幕》,到底悲壮在哪里?
(2)坚强的科马洛夫为什么两次落泪了?
(3)为什么说汇报飞行探险情况比生命更重要?
(4)科马洛夫的女儿长大以后为什么也要当宇航员?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相信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只要认真读读书,自己也能弄懂。
二、精读课文
(一)读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哪里体会到悲壮?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全文,可以站着读,可以坐着读,可以同桌一起读,可以大声读,可以默读,选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1、科马洛夫看见了老母亲,看见了妻子、女儿。他很激动,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说: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先把这次飞行探险情况向您报告,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读了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科马洛夫和平常人一样有丰富的感情,见到自己的亲人并且要和她们诀别,他激动万分;他又是一位英雄,他要先报告飞行探险情况,在他看来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工作。对国家来说这次飞行探险的汇报工作十分重要,它对祖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把国家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2、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汇报整整用了70分钟。
(科马洛夫完全沉浸在工作中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从70分钟看出科马洛夫工作时间之长,工作态度之认真。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科马洛夫从容不迫、一丝不苟地工作着。由此可见科马洛夫对人民、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一片赤诚。)
3、同桌、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七节到第十一节,你从坚强的科马洛夫两次落泪中体会到什么?
他看到这样懂事而又坚强的女儿,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他落泪了;听到女儿说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时,又一次落泪了,他多么想陪伴女儿一起成长,多么想倾听女儿谈谈学习情况,多么想看到女儿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天。然而生离死别就在这一刻,想到这,科马洛夫又一次落泪了。科马洛夫不仅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而且是一个有情有意、有血有肉的人。
4、他毅然地和女儿挥挥手,面向全国的电视观众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让我从千万里的高空飞向大地,在火与光的歌声里获得新生。同胞们,请与我一起喊一声吧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自由朗读第十一节,说说你的感受。
科马洛夫在轰隆一声爆炸声中化作了火与光,那火与光像是人民的花冠,像是燃烧的太阳。在火与光中他的生命闪闪发光,点燃了人们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和希望,照亮了科学发展前进的道路。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默默地哀悼,永远记住1967年8月23日。科马洛夫这个航天史上璀璨的明星,将照耀我们去探索、去追求。
5、课题中的悲壮可以换成悲痛吗?为什么?
不可以。悲痛只是说明人们心情难受,伤心、痛苦、落泪等。而悲壮除了悲伤的一层意思之外,还包含了壮烈的意思。
(二)齐读课文第十二节到第十三节,假如你是走上街头的一员,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用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轰隆
一声爆炸,整个苏联一片寂静。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哀悼,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
(三)你认为课文的结尾和以上的结尾哪个好?为什么?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的千言万语化作了行行热泪,化为无尽的哀思,这省略号包含着无尽的韵味。
三、延伸感悟:
师:同学们,科马洛夫只是无数献身航天事业的一员,请看以下资料:
1960年10月24日,原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火箭发射爆炸事故造成地面100多人死亡。
1967年1月27日,美国3名宇航员在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过程中,因起火而丧生。
1967年4月23日,苏联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驾驶的宇宙飞船,在降落时坠毁。
1971年6月29日,3名苏联宇航员在结束24天太空旅行,返回地面时,因缺氧窒息而死。
1980年3月18日,苏联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火箭发射爆炸,导致地面50名技术人员丧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在空中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降落前,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丧生。
心灵感悟:
交流感受。
四、作业 :
1、从课文中选择你最感动的语句抄下来。
2、自己布置一题作业。
板书:
悲壮的一幕
第五篇:悲壮的抗争教学反思
悲壮的抗争教学反思
耿建刚
自我评价
悲壮的抗争由寻访刘公岛和刘公岛上的沉思”两个活动主题构成。教科书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以寻访家乡的刘公岛为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
我通过引领学生查阅资料,实地参观,观看影视资料等形式,了解到更多悲壮的抗争故事,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我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后,我对邓世昌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到高兴,同时也对李鸿章等人的行为感到羞愧,我对他们的行为感很愤怒。”引导学生理解在面对西方入侵的危机时,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时,主动关注外部世界,了解西方各国情况,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的侵略,这里面的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同时,清朝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官员也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的洋务运动。他们陆续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还兴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从这些观后感里,我读出了学生从这一课的学习中,不仅认识了历史,也认识了更多的人性。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回到现实当中学生也一定会提高自觉性,做更多的对社会有利的事情。通过开展演讲会的形式,其主题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使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提醒同学们能够居安思危,为中华之强大而努力奋斗。问题反思
学生不能深刻认识帝国主义的凶残和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深刻的体会“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
教学重建
让通过同学们自己搜集查阅交流查到的资料,深层次认识中国蒙受耻辱的原因,增强了学生爱国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活动交流,分析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遗忘就意味着背叛,只有牢记中国的近代史,牢记中国人民的斗争史,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能动性,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明白“我”与国家的关系,从而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及时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以便及时地、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尽力挖掘活动空间,从更多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尽可能地体现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朋友。我在课堂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上网查资料、做社会小调查等,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锻炼他们的能力。针对部分潜能生,本学期需对他们注以更多的爱心和关心,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加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督促和指导,让他们自信而健康地成长。另外我将多注意这些孩子接触外界的情况,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