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激发情趣。
(播放《梦圆飞天》歌曲)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自豪、激动)是啊,千年古国飞天梦,就在盛世今朝圆。我们伟大的祖国圆了申奥梦之后,又圆了她千年的梦想——飞天。接下来就让我一起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出示课件,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千年情悠悠,悠悠梦千年。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几个场景并找出最令你激动的场面。
出示读书小提示:(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看到了大家专注的神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老师很感动,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交流?
师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
1、送别场景。“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你读到了什么?
(A、喜悦与自豪。)为什么而喜悦?为什么而自豪?你能怀着喜悦与自豪读一读吗?(生读)
(B、人们对祖国的关心与热爱,他们都期盼并相信神5飞天会成功的,所以我读到了人们的祝愿)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祝愿飞天成功,顺利祖国更富强……)
大家说的真棒,老师发现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谁告诉老师它的作用是什么?那可能还有谁呢?(生举手发言:陪伴他训练的队员来了,他的亲人来了,“飞天成功”的呼喊声响起来了……)
让我们齐读这喜悦与自豪的场面吧。
2、准备发射。“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
(生自由回答: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人们为这次首飞任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败就在今天……)
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了,祖国也盼得太久太久了!全世界华人也盼得太久太久了!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一定要成功呀!)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可一定要成功呀!)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我一定要成功,为祖国争光就是为自己争光)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爸爸你是我的骄傲,你一定会成功的!)
期待、信任、祝福、激动、紧张、担心……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自由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抽生读。你是带着怎样的感受读的?读一读。
3、倒计场面。“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紧张的、激动的、兴奋的)
因为倒计时的开始就意味着飞船就要发射升空了。谁再来激动地
倒数这十个数?
(指名读,评议:从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激动。)
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生齐读
4、发射场面。“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
这是“神舟”5号升空的场面,相信一定还有不少同学都划出了这段话。这样,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这段话中,作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住,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读书小提示:有读有思,随文想象,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习惯。)
想象出了那条巨龙般的橘红色火焰了吗?听到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了吗?对了,读书就要这样,能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在我们的脑中变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画面,这声音,这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能读出这气势吗? 齐读
5、“飞行正常!”
虽然它只有四个字,但却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你找到了吗?
仅仅三分钟的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飞行——引说: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其实在告诉人们?(生自由表达:A、“神舟”5号发射成功!B、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C、我们千年的飞天梦今朝圆了!D、太空中从此有了我们中国人的足迹了!……)
让这成功的信号响遍教室的每个角落吧。(生依次朗读)
是啊,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尽情表达我们自豪的心情吧!(师生齐读)
6、欢呼场面。“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兴奋、喜悦、自豪)
练习说话:指挥大厅里一片沸腾,人们有的(),有的(),有的()……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师开始采访学生)
总指挥李继耐先生,你好!“神舟”5号发射成功,请你谈一谈现在的感受,好吗?(指名说)
你好,聂海胜!大家都知道,你也是这次首飞任务的候选人之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战友杨利伟说的吗?(指名说)
你好,这位同学,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
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不激情澎湃?不无限自豪和喜悦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齐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杨利伟眼中的太空,地球吧!
三、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师范读,生想象。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A、太空景色真是神奇美妙,B、杨利伟的兴奋和自豪,C、他对儿子的疼爱。)大家越来越会读课文了。
请大家带着这种兴奋、自豪和疼爱去读读这神奇美妙的太空吧!
让我们再次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四、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在神州五号成功之后,又相既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此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生谈感受)
2、最后,让我们在雄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的学习,也预祝我们祖国在今后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更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3、课后老师有两个小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板书设计:
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篇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读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
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读音。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5)讲2003年10月15日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场为“神舟”5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第二段(6—15)讲“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第三段(16—19)讲杨利伟从太空中向地球发回问候,向儿子描述他眼中的太空和地球。
第四段(20)讲浩瀚的太空从此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准备:
出示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1)学生读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
(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请他掌声)
(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
(5)再指名读
二、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了。)
三、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读
(2)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
四、师生交流
(1)学生可能说: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学生读),我仿佛是看见神州五号被托入了太空。(我感到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我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我觉得人们发射前十分紧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
你们想看看这幅场面吗?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想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读烈焰升腾……直指苍穹。)
(2)学生可能说:我觉得从倒计时的地方可以感觉特别紧张。
你能把这种感觉给我们读出来?(学生读)
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学生齐读(6—11小节)
(3)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可能说:胜利的喜悦……这里短短的'一段话,却表现了大家的兴奋和自豪。
(教师板书:紧张、激动、喜悦、自豪)
你们自豪吗?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段话。我读第一句话;
学生读下面的话。(自豪!)我们再来自豪一次,好吗?(学生再读这段)
(4)学生可能说: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本次发射一定能成功。从杨利伟叔叔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看出。
(5)其实第五自然段也是很令人激动的。
五、值得庆幸的时,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吗?
(1)(让老师来圆你们第二个梦)
(2)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比杨利伟还激动。)(从太空看地球十分美丽的,和图片上不一样。)(我认为这里的景色比图片上的更加美丽,说不出的自豪和高兴。)(在蔚蓝的地球真好看。我相信我能够和杨利伟叔叔一样去探索地球的奥秘。)
(3)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4)让我们一起感谢杨利伟叔叔。
学生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杨利伟叔叔。
六、小结
七、作业:完成天天练上的作业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篇3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追求,重点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课文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设计理念:
“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郭沫若语)在教学中,要培养这种精神,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自主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查找、搜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进千年飞天梦
从远古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
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这个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板书课题:飞天梦圆)
学生读课题,质疑,理解课题。
(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圆满,周全的意思;“圆梦”,是指实现梦想或理想。课题的意思是“飞天的梦想变成现实了”。)
【先由神话故事激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再根据课题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先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再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最后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本环节力求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层的感悟打下基础。】
三、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
1、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第一步——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导言: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地来,中国实现飞天梦也是如此。中国圆千年之梦迈出了怎样的一步呢?
(1)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请学生说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
(2)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成为了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
(3)“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
【人造地球卫星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让学生先观看“东方红一号”的图片,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了解“东方红一号”,感受到“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3、第二步——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1)1992年9月21日,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他们怎样努力着,拼搏着?
学生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
(2)欣赏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时向国人招手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十三自然段,读出“神五”升空时的壮观,读出对航天英雄的深情与热爱以及对飞天梦圆的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感情。
(4)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载人航天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悟航天人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4、介绍“神六、神七、嫦娥一号”,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
【这个环节的设计,紧扣“神州五号”飞天梦圆来展开,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走进课文,去感受文本中描绘的“神五”升空和返回的壮观场面,了解“神五”飞天梦圆的伟大意义。由于教材编排在前,而我国的航天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对“神六、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作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四、规划明天,实现更绚烂的梦
1、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航天人还有哪些更绚丽的梦需要实现?
2、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更绚烂的梦,谁来圆梦?
五、拓展延伸,感受我国航天新成就
结合资料,谈一谈你还知道我国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哪些新成就?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口述炎黄子孙圆飞天梦的经过。
板书设计:
11飞天梦圆
“东方红一号”迈出坚实一步
杨利伟神舟五号飞船圆了飞天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2.《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3.梦圆飞天教案
4.《梦圆飞天》教案
5.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6.《梦圆飞天》教学设计范文
7.飞天梦圆课文
8.小学语文《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第二篇:五年级《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五年级《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舟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生字词、齐读。
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2.自由读课文。
(1)个人读,读全文。
(2)四人小组读,交流觉得难读的部分,一起放声读一遍
3.朗读交流。
分段指名学生朗读,适当评价。
4.了解课文大意。
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指名说说: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朗读一下: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我很骄傲,也自豪)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什么?
(1)交流发言
场面热烈:
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
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
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2)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请示飞行: “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师导: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读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圈圈画画。
2.四人小组自主学习
3.交流发言、指导朗读。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2)“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
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指导朗读,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
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四、总结
课文学到最后,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对全中国的人民说些什么?对我们的少年儿童说些什么?可以完成一次小练笔,同样也发到教师发出的主题帖子上。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第三篇: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6、梦圆飞天
设计理念: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神舟”5号,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响亮的名字——杨利伟。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教学这一课,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超越梦想》歌曲
同学们,我们刚刚听的是哪一首歌曲?
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将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任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
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扬眉吐气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齐读题:梦圆飞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了解自我阅读课文的习惯、方法。同时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航天史将永远记下这样的一些文字: 一座大漠中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艘神奇的宇宙飞船——“神舟”5号 一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3.课文写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一过程写了哪三个场面?(板书:送行——发射——问候——圆梦)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1.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感受。
出示读书小提示:(一人读提示)
学习小提示:
⑴快速默读课文6~15自然段,把你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划出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
⑵小组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2.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写着,还有的读得很认真,眉毛和眼睛都在读书啦。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你喜欢这部分的哪些语句呢?
师生交流:
⑴预设1:
第6自然段我喜欢。为什么?为什么紧张。(这次载人飞天任务重大、任务危险)。能将你的紧张读出来吗?老师真的听到你紧张的呼吸声了。还有谁也喜欢这句话呢?好的,你也读读啊。好的,还有人想读!
在这发射前的场面中,其他同学喜欢哪句呢?
⑵预设2:
“十秒倒计时”从倒计时可以看出人们的紧张。前面几个数字由高到低再到高。你读出了起伏感。让人感受到你内心的紧张啊!
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你的心情怎么样?(紧张,激动)为什么激动?(因为倒计时的时候就要发射了。)对,首次发射的激动,把你的激动读出来。(一人读)从你的声音,从你的表情看出了激动,其他同学呢?你觉得这十秒钟预示着什么呢?(成功与失败)要根据学生回答灵活改变。(每回答一次,读一次)
教师总结:是啊,这10秒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它牵动近14亿中国人的心,它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
十秒钟后,会出现什么呢?(神五飞天的场面)那你想看让人紧张,让人翘首以待的神舟五号升天时候的情景吗?好,今天老师也圆你们一个梦。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低低的倒计时。引读:10.9.8——点火,起飞!播放课件。
火箭越去越远了,我们的心也随之而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内心又在想什么呢?
⑶如果先说12自然段的话,引导学生想看神舟号腾飞。顺带教学“十秒倒计时”。
哦,要想看到神舟腾飞的情景,我得听从工程总指挥的命令,你看上文都有十秒倒计时,我请你读一读这10个数字。想一想,我们读着这10个数字?心情是怎么样呢?
(联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课文中哪一段具体描写神舟飞天的情景的呢?
出示课文中的语句。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你们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喜欢呢?
怎样读才能读好这一段呢?(学生自由说)谁愿意来试一试呢?
还有谁愿意读一读呢?(教师适时评价)
男同学一起读,有点激动,有点紧张,还要读出神舟五号腾飞的气势吧!
句子练习:
面对腾空而起的“神舟”五号,我。(学生写出来)
指导学生说说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或者当时你的神情动作等。(学生说,唱,演等)
【设计意图:这里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轮换交替:1.理解;2.直观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⑷预设3: 第13和14自然段:
课文还有些段落谁喜欢呢?为什么喜欢呢?(说明了这样的喜讯传遍了祖国各地,因为这是成功的喜讯传达得非常的快非常广。)那让我们也大声的将这喜讯告诉全世界吧!(齐读13和14自然段)
⑸预设4:15自然段表现了人们的兴奋与自豪。
神舟五号飞天成功了,神州大地共沸腾,几代人的不懈坚持,终于得到回报了。对此,你们自豪吗?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让我们再自豪一次,让我们自豪的情感再强一些。(学生再读这段)
三、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发射成功了,让我们听听来自太空的问候吧。(出示)轻声的读一读。我们该抓住哪个中心词语读好这段话呢?好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可以先在小组中读,看谁读得好!
指名读。教师评价:我感受到了你的激动,你读出了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你语调高昂,充满了自豪!你铿锵有力。
还有好多人想读,这样我们一起读好这段问候。
2.在与家人的通话中,杨利伟告诉儿子,他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了,我们同学想不想也看到呢?好,就让老师也圆你们一个梦吧!(欣赏美景)
播放课件。
3.看了这样一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吗?那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述说。
这样的景色确实美妙,让人神游向往啊!你能通过读的方式读出来吗?指名2人读。确实很美,老师想与同学们配合读,好吗?教师引读。
【设计意图:这些又是一个内化的情结,是学生自豪感产生的又一个“点”。在这里反复使用了“直观—理性”的理解方式,让学生真正从内心达到“自豪”、“激动”、“感动”……】
4.这么美的画面,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如果杨利伟叔叔来我们的班级,和我们坐在一起,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呢?
你太辛苦啦!(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说杨利伟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你很伟大等!
(出示杨利伟的照片)找一个说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领着全班学生一同感谢。杨利伟叔叔,我们感谢您!
5.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对杨利伟叔叔说,其实杨利伟叔叔也有很多话要对我们同学说,他会说些什么呢?
总结:是呀,他会要求我们也要热爱,热爱航天事业,积极探索宇宙奥妙!
四、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1.今天我们知道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了,神舟六号也已成功,神舟七号也已成功。让我们读响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振奋的话语。(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注意标点符号是什么呢?好,让我们再读一次。
2.介绍飞天梦的发展历史
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
1970年,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相继完成飞行试验 1971年,远程导弹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最后让我们在雄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让我们预祝我们的祖国在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也希望我们同学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圆梦
第四篇: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读题入情
同学们,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和敦煌的飞天壁画吗?从“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飞天,再到现代的航天事业,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始终做着同一个梦,这是一个关于——飞天的梦(板书:飞天)2003年10月15日,这个梦终于园了。(板全课题)
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梦圆飞天(齐读课题)。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已——梦圆飞天(齐读课题)。
古有飞天梦,今由神5圆,通过预习,你知道文章分几个场面记叙神5发射的全过程。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二、细读送行
自由读送行的场面,画出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写下你的点滴感受。(学生自学)交流:
1、“此刻……教练专家来了……响……起来了” 说出你的感受(送行的场面令人激动)
想想还会有谁来送行呢?(同行、群众、记者……)是啊,全世界炎黄子孙都心系神5,齐读接下来的一句
2、此时的杨利伟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让我们一起读读他临行前的请示。
从这简短的话语中,你读出了什么?(坚定的意志,必胜的信心)
让我们一起去送送远征的英雄(播放送行的录像)
三、研读发射
1、引读6自然段,激动人心的一颗就要道理,随着时间——(学生接读)
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紧张、兴奋、期待)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你这样的体会?
“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连拳头都握的紧紧地。“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期待可想而知 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是啊,这一刻,我们期盼了太久太久,此刻你希望——(学生回答)你期待——(学生回答)你担心——(回答)你祈祷——(回答)因此,随着发射时间——(齐读)
2、紧张、兴奋、期待,如此复杂的内心,总指挥发出的命令让人都不敢听了。师读“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静若无人,电视机前的人们屏住了呼吸,十秒倒计时开始了,抽生读。(评议,从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激动)
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抽生读。
这10秒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期盼凝聚的10秒钟,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钟,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生齐读。
3、点火,起飞!顿时,烈焰升腾——(引读12段)这是神5升空的场面,找一找,哪些词语仿佛让你看到了升空的场面,听到了升空的声音?划出来。
烈焰升腾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书就是要把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变成生动的画面,能用一个词形容当时的场面,气势吗?
带着这种气势齐读12段。
让我们随着录像去重温那震撼人心的时刻(播放画面)
4、同学们,文中还有一句话,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非常地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找到了吗?(生答:飞行正常)
仅仅三分钟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引读:飞行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其实在告诉人们什么?(生自由表达)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声音,这声音穿过——,传到——,传到——(引读)
5、听到这声音,指挥大厅里——(齐读本段)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人们的心情怎样?能想象出人们当时的样子吗?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此刻,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神5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一名中国人,怎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充满澎湃的激情,齐读15段。
四、品读问候
1、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圈的速度飞行,党运行到第7圈时,杨利伟深情地发回了问候,自己试着读读17段,想一想,这问候改怎样读?
2、你认为该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3、杨利伟叔叔还兴奋地对儿子说:——引读。这里的“家”是指什么?(地球)
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听老师来读读19段。深情的描述中,你听出了什么?
五、诵读梦圆
神舟5号发射成功了,2005.10.12神舟6号发射成功。2008.9.25神舟7号发射成功,浩瀚的太空中——生接读最后一段。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读,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读,让我们骄傲的告诉全世界——生读。
第五篇:《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单位:青山镇中心小学
姓名:汪霞
电话:***
邮编:726302 教案背景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载人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14圈,于16日凌晨在我国内蒙古中部草原地区成功登陆.本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在此领域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教学课题: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课文脉络清晰,语言简练,情绪饱满,别具一格。每一个场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和感受都有所不同。作为一篇讲读课文,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感受“神舟”5号发射时激动人心的场面。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体会文章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交流----反馈----小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法指导
阅读----交流----反馈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字词、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PPT图片)
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曾幻想自己可以飞上天空,去地球外面看一看。传说黄帝是骑着龙飞上天空的,嫦娥是吃了灵丹妙药奔向月球的。据说,明朝时有一位叫万户的人,用木头做了一只特别大的鸟,期盼这个自制的飞行器可以把他带入太空,结果失败了。后来他萌发了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想法。他坐在捆绑着49支土火箭的椅子上,手持着两个大风筝,试图一飞升天,结果土火箭爆炸,万户被炸得尸骨无存。然而,今天,中国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想。
(板书:嫦娥奔月
万户飞天)
你们知道第一个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的中国人是谁吗?(杨利伟)是的,杨利伟是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飞上太空的。(出示PPT:杨利伟及神舟五号的资料)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梦圆飞天》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板书课题
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想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定要扫除“拦路虎”,在朗读课文之前,我想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情况。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PPT)
(1)出示无拼音的生字、生词。
请一位同学读,他读得对吗?同学间互相纠正。
在朗读和书写上,哪些字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交流记忆方法,教师补充。
出示多音字(指导学习多音字:载、兴、绷、划)
3、听课文朗读(出示课文朗读视频),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生读后,交流回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可按“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的顺序说说。)
2、默读课文,想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那些场景?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写在相应的段落旁。(反馈: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3、哪些自然段写“送行”的场景?哪些自然段写“发射”的场景?又有哪些自然段写“问候”的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交流)
4、自由朗读,准备一段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出示课文片段)。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学之间交流读书的方法)
5、尝试根据场景给课文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板演。
2、相机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
阅读了《梦圆飞天》这篇课文后,我们依稀看到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一天,有送行、发射、问候等等动人的场景,在这几个场景中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呢?课下找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板书设计:
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梦圆飞天》这篇通讯报道了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由于本班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弱,我在教学本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为激发学生兴趣,我首先从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故事谈起,使学生知晓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中华民族做了千年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那就是神舟”5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接下来出示字词,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扫除“拦路虎”。然后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我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不足之处:一是自己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辨析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戈”与“弋”,“澎湃”与“凛冽”的辩形。第二是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待引导,出现了读破句的现象。虽然课堂上采取了多种方式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但还是出现了朗读上的问题,这与学生朗读能力有关,也与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有关。今后的课堂上要多为学生创设平台,抓好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