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20:4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破题导入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二、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见《伴你学》P23“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3页。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完成:农业如何改造?改造的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自学课本24—25页知识

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4.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6.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7.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追问:三大改造有没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课中反思:

讲完三大改造的意义后,告诉学生: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知识整合,练习反馈

1.知识整合(板书)

2.练习反馈:

见《伴你学》P24-25(注:待合格学生只做其中的选择、填空题)

课后反思:

总体来看,本节课有两个优点:

一是,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二是,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分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如三大改造的实质),讲解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对工商业的改造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现象。它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4.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

①农业 ②工业 ③手工业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

A.1955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6年

6.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A.1950年 B.1954年 C.1956年底 D.1978年

7.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9.党的历史上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0.下列关于“三大改造”评价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结。④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我国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D.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12.被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对工业的改造

二.材料题

材料一: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创始人乐显扬。同仁堂自创建至1954年公司合营,近300年一直是世代相传,故又称为乐家老铺。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⑴材料一中国家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总的来说结果如何?

⑵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实分析同仁堂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1.A 2.A 3.C 4.A 5.A 6.C 7.D 8.A 9.B 10.C 11.C 12.A

二.材料题

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⑵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②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③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使的“同仁堂”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篇:《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破题导入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二、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见《伴你学》P23“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3页。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完成:农业如何改造?改造的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自学课本24—25页知识

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

点?

4.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

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

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

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6.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

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7.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追问:三大改造有没有缺点?这些缺点是

什么?

课中反思:

讲完三大改造的意义后,告诉学生: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知识整合,练习反馈

1.知识整合(板书)

2.练习反馈:

见《伴你学》P24-25(注:待合格学生只做其中的选择、填空题)

课后反思:

总体来看,本节课有两个优点:

一是,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二是,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分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如三大改造的实质),讲解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对工商业的改造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现象。它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

4.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①农业②工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

A.1955年B.1950年C.1953年D.1956年

6.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A.1950年B.1954年C.1956年底D.1978年

7.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9.党的历史上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0.下列关于“三大改造”评价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结。④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我国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D.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12.被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对农业的改造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对工业的改造

二.材料题

材料一: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创始人乐显扬。同仁堂自创建至1954年公司合营,近300年一直是世代相传,故又称为乐家老铺。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⑴材料一中国家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总的来说结果如何?

⑵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实分析同仁堂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1.A2.A3.C4.A5.A6.C7.D8.A

9.B10.C11.C12.A

二.材料题

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⑵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②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③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使的“同仁堂”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篇:三大改造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 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只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论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造 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作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开卷”就“有益”的断语,却是不妥当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今这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学问越来越深,你不努力跟着跑,便后落伍,并越落越远。因而为跟上时代的步伐,你就要不断地学习。

尽管古人说书“浩如烟海”,而我觉得书的世界是 “天涯若比邻。”这话绝对不是唯心的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却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

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在这里阅览。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界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世界,可结交各色各样的朋友。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

其实读书不一定要认真地读,只要随便翻阅,积少成多,时间一长,脑子里也自然有了一个知识的宝库。试想想这不是开卷的好处吗?

倘要骗人,这个方法很可以冒充博雅。现在有一些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了。其实我也没专心看多少书,只是随手翻翻而已,只是经常翻翻,就多少知道一些了吗!

想做真正的“开卷有益”,还必须自己有这个爱好,嗜好读书。我想,嗜好读书,应该像爱锻炼一样,天天练,日日练。生病的时候练,刮风下雪也在练,烈日炎炎更在练,把锻炼当作一种爱好。凡嗜书者,他们在每一页书里都能感到浓厚的趣味。

要做到“开卷有益”,还必须选好适合自己的书,让自己在喜欢的书中自由地生存、畅游。++更加丰富多彩

“开卷有益”。这话自从宋太宗赵光义说过以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千年以来,它为无数人所接受,口耳相传,奉为至理名言。父母对子女、长者对晚辈常常要借此教导或督促他们“好好读书”,认为只要读书就会获得知识,得到好处。因此,人们常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但开卷就百分之百有益吗?

近年来我们的书刊市场上出了许多好书,但也出了不少坏书。你到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书市去走走看看,随处都能找到几本坏书。什么《马屁精》啦,什么《损人大全》啦,什么《面子学》啦,等等,这类教人学坏的书,对青少年读者只有毒害和腐蚀作用,而无任何益处。至于那些宣扬各种消极颓废、玩世不恭的思想、人生哲学的书,表现黄色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书,那就更是开卷有害的了。

讲开卷有益的人,绝大多数是出于好心。他们讲开卷有益,本意是倡导人们读好书。但是,现在的世道很复杂,确有为数不少的人为了某种目的,把坏书当作好书向世人特别是青少年推销。他们也说开卷有益,却实实在在对读者有害。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爱好读书,但他们往往缺乏施肥辨别能力。有的同学读书不加选择,良莠不分,要么是刀光剑影的武侠,要么是花前月下的言情,更为有甚者沉迷于反动的、腐蚀身心健康的黄色书刊,“开卷”则废寝忘食,爱不释手,不但荒废学业,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走上邪路。他们看书可谓“破万卷”,可却没能“下笔如有神”。

菲尔丁说过:“不好的书,就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背叛你。”别林斯基也曾这样告诫我们:“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多得更无知。”对于那些表现低级、庸俗趣味的“卷”,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免疫力。

我以为,我们的大众媒体,知名专家,青少年导师们,也有责任和义务经常提醒他们读书一定要多读好书,至少要读无害的书,而绝不能去读坏书。叫他们明白开卷未必都有益。

由此看来,开卷并非都有益,读“益卷”方能有益,方能领悟到“下笔如有神”的喜悦。

现在的书店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竞争激烈。一些不法书商为了赚钱,丧尽天良,夹杂一些不健康的书,甚至是黄色书刊销售。我们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看到这类的书经不起诱惑,甚至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有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滑向犯罪的深渊。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yě)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词

乙方A:我们说“开卷未必有益”,并不是说不要读书,而是采取正确的读书方法。你方只说“开卷有益”,可知书有好书,也有坏书,甚至有“毒书”,怎么能够不加选择地打开就看呢?况且,那些《乌龙院》《爆笑西游》《冬至之雪》之类的所谓漫画书,看上去特别对我们小学生的胃口。你想,眼睛盯着一动不动,内容不健康,视力又下降,怎么行?更不必说那些关于情杀、算命和恶意调侃历史人物的有不良倾向的书,对我们这些孩子影响极坏,实在是不开卷为妙。乙方B:对方的观点我们还是不能接受。原因有两点:一是现在的书店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竞争激烈。一些不法书商为了赚钱,丧尽天良,夹杂一些不健康的书,甚至是黄色书刊销售。二是我们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看到这类的书经不起诱惑,甚至还会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一旦迷上,便会走火入魔,上课也没有心思,成绩会一落千丈。有的甚至模仿书中的人物,因此走上犯罪道路。这不证实我方的观点:“开卷未必有益”,甚至有害了吗?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赵括从小读书,张口爱谈军事。长大了后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了长平后完全该变了廉颇的作站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王军箭射身亡。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只空谈教条,不解决实际问题是万万不行的!再说了,我们现在还是学生,那些好书,坏书分不清楚。有时候使我们的心理变得不健康了,我们也不知道。现在我们没有自控能力,又充满着好奇心,不免会走上歧途,所以开卷未必有益。开卷未必有益,多看书确实有好处,但是万一看到对青少年不宜的书刊,不仅没有益处,反而还有害处。如果你看了书又不去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看了也没有益处。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认为一切书皆读,而不作取舍、不问内容,读了就有益。其实不对!不讲有的被坏书引人歧途,就是漫无边际地读好书,也会使人滥用精力、收效很少。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已所需要的读物。”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爱好读书,但他们往往缺乏施肥辨别能力。有的同学读书不加选择,良莠不分,要么是刀光剑影的武侠,要么是花前月下的言情,更为有甚者沉迷于反动的、腐蚀身心健康的黄色书刊,“开卷”则废寝忘食,爱不释手,不但荒废学业,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走上邪路。他们看书可谓“破万卷”,可却没能“下笔如有神”。看什么书也很重要,看不健康的书,吸收不好的。就像《蜡笔小新》这本漫画书,我认为这本是给成年人看的休闲读物,而现在看这本书的都是毫无判断是非能力的儿童,学了里面一些不良的语言和习惯。所以,我觉得开卷是否有益是不能一锤定音的当然“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并不是说多读书无益,而是说多读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便会对身心造成影响,没有好处。当你越读地多那些不健康的书,你的中毒就会越来越深,从而导致你沦落,跌落万丈深渊,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第四篇: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能力训练:

1、选择: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 B、借用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

(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2、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五篇:三大改造

新中国的三大改造

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经济上,我国经济仍然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随着土地改革的成功,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于是,我国决定进行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中农化”。在老解放区,由于种种原因又出现了土地买卖和两级分化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极大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于是从1951年12月开始,党和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国范围内,在农村开展互助活动,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希望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土改之后的农村,集体化的农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领导人的冒进,在政策上加速合作社的发展,于是在合作化运动高潮形势的推动下,各地不顾实际条件是否成熟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实行集体经济的原因,农村中又出现投机取巧、积极性不足的情况,又极力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而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也是实行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生产合作社,目的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解放生产力,发挥他们固有的生产经营灵活、产品多种多样、能够适应人民不同需要和市场千变万化的需要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规模细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及封建保守、行会观念、生产盲目、自发倾向等弱点,改变旧中国小生产被压迫、受剥削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同样,由于党和政府领导人的冒进,195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合作化高潮,由于对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估计偏高,头脑发热,急于求成,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显得过快、过急,给以后的工作留下了一些后遗症。虽然,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修正,但也极大地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

而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赎买赎卖”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将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同时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至此我国建立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彻底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上前进了一步。

但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极力打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其采用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甚至采取强制买卖的政策,通过采取股份制及公私合营的政策,将私企、民企以及外资企业转移到政府手中。而对于企业主的政策,则是采取极为严厉的政策,将其控制在政府手里。这对于当时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进步都有极为不好的影响。新中国的三大改造,本意上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从政治上的社会主义到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冒进,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在之后的大跃进中,这些缺点全部变现出来,不顾客观规律,极力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而影响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下载《三大改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大改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大全)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草案) 八年级历史编写人:张瑞红审核组长: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

    第五课三大改造

    第五课三大改造 一、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分析:为什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讨论:对农业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3.讲讲“鸡毛上天”的故事 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的高......

    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 三大改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

    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五课 三大改造 by初二六班王忠晟 1、到国家基本完成了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转变为的任务。 2、土改后,当时的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还有诸多问题难以解决,为此,国家......

    第五课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

    《 三大改造 》公开课教案

    怀化市实验学校中学部公开课教案科目:历史 教学时间:2021年 4 月 19 日 (第 8 周 星期 一 )课题第5课《 三大改造 》课型 新授课参与听课人员杨正菊;杨院;赵玲;......

    三大改造资料[合集五篇]

    人不愉快的是,即使从当时看,三大改造运动对生产力造成的破坏和对民生产生的不利影响都实实在在的有那么一些。而且无论你怎么“推敲”也很难否定这些事实。例如在农业合作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