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22-06-25 02: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思路介绍了故宫的建筑及馆藏文物,其中建筑是介绍的重点。又围绕“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这句话,从规模、形体、建筑、布局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故宫,去领略它“永恒的文化殿堂”的魅力。(板书“永恒的文化殿堂”)

二、新授

1.故宫是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谁能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有关于故宫的知识。

2.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和你自己收集的资料,你能完成这张简单的故宫的平面示意图吗?(出示示意图)如果不能,请你将书翻到101页,默读课文,完成示意图。(学生汇报)

3.读了课文后,你为什么能从无法下手到比较轻松准确地完成示意图?课文究竟给了你怎样的提示?(因为文中有许多提示地点转换的`句子,线索很清晰。)请大家画出这些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

4.人走景移,这样的写法叫做移步换景。(副板书: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这种写法在游记中最为常见。我们在四年级曾接触过一篇文章——《骑马上天山》,(出示:《骑马上天山》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故宫》有什么异同。

主要相同点: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主要不同点:《骑马上天山》是一篇游记,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要写出作者的真实感受,因而它更主观,写了作者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故宫》是一篇解说词,属于说明文的范畴,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目的是在于给人知识,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因而更加客观。

5.说到说明文,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篇说明文——《种瓜得豆》,读起来和这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同是说明文,也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种瓜得豆》是介绍的转基因知识,而这个知识在高中二年级的生物学课程里才会学到。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够将难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也能弄明白;而《故宫》是一篇解说词,它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够准确、清楚地让游客的对故宫留下直观感受,形成印象。说明对象的不同,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就应该选择不同的说明方法。)(副板书:说明方法的准确使用)

6.请你在文中找到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学生汇报)

7.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出示句子)可我发现,在这些数字中除了极少数的数字是准确的数值外,大多数都是概数,这难道不影响说明文要求的准确、严谨吗?(这只是一篇解说词,而不是进行科学研究,太多具体的数字会让人感觉枯燥,就像数学的应用题一样,而且也没有必要。)

8.一篇说明文往往不止一种说明方法,比如本文在写到汉白玉石桥时,就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更形象,也更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9.从前面填写的示意图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按照空间顺序写了多处建筑,哪座是重点?(太和殿)请三名同学读一读5、6自然段。

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有,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课后题的第一题大多是对我们提出朗读的要求,一般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到了高年级,有时会提出“默读课文”或“浏览课文”,也有很少的一部分会像我们这篇课文一样,只要求“朗读课文”。这是为什么?(说明文要客观)虽然如此,说明文除了说明之外,描写、记叙,甚至抒情,也会时常运用,因而我们在朗读时,也是可以带上自己的情感的。而且,这篇文章是解说词,作为一名导游应有激情,你认为需要引起游客注意的地方也要加以强调。再请三名同学读一读。

①结合课件图片解释几个建筑名词:重檐殿顶、殿檐斗拱、额枋、梁柱。

②我们知道,整篇文章是按照方位顺序写的,那么介绍太和殿又是按照什么顺序?(5自然段写建筑,6自然段写作用。建筑又是从外到内,里面是从下到上,也是方位顺序。)按照方位顺序介绍建筑有什么好处?(线索清晰)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请在书中找到句子,做上记号,旁边进行批注。汇报采用“我找到的是——,说明了——”这样的句式。

④从大家刚才的汇报中,我发现文章中多处写到了龙,为什么?(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皇权的体现,而故宫是皇帝办公、居住的地方。)在这么多的建筑中,又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它是最大的宫殿,又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副板书:重点建筑详细写)

⑤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向你的团队着重介绍太和殿的什么?给你两分钟时间准备,然后请几名同学上台当小导游,对着课件进行解说。

三、小结

故宫的确是——永恒的文化殿堂,希望有一天同学们能走出图片,真正的走进故宫,去感受它永恒的文化殿堂的魅力。

第二篇: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思路介绍了故宫的建筑及馆藏文物,其中建筑是介绍的重点。又围绕“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这句话,从规模、形体、建筑、布局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故宫,去领略它“永恒的文化殿堂”的魅力。(板书“永恒的文化殿堂”)

二、新授

1.故宫是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谁能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有关于故宫的知识。

2.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和你自己收集的资料,你能完成这张简单的故宫的平面示意图吗?(出示示意图)如果不能,请你将书翻到101页,默读课文,完成示意图。(学生汇报)

3.读了课文后,你为什么能从无法下手到比较轻松准确地完成示意图?课文究竟给了你怎样的提示?(因为文中有许多提示地点转换的句子,线索很清晰。)请大家画出这些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

4.人走景移,这样的写法叫做移步换景。(副板书: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这种写法在游记中最为常见。我们在四年级曾接触过一篇文章——《骑马上天山》,(出示:《骑马上天山》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故宫》有什么异同。

主要相同点: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主要不同点:《骑马上天山》是一篇游记,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要写出作者的真实感受,因而它更主观,写了作者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故宫》是一篇解说词,属于说明文的范畴,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目的是在于给人知识,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因而更加客观。

5.说到说明文,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篇说明文——《种瓜得豆》,读起来和这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同是说明文,也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种瓜得豆》是介绍的转基因知识,而这个知识在高中二年级的生物学课程里才会学到。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够将难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也能弄明白;而《故宫》是一篇解说词,它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够准确、清楚地让游客的对故宫留下直观感受,形成印象。说明对象的不同,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就应该选择不同的说明方法。)(副板书:说明方法的准确使用)

6.请你在文中找到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学生汇报)

7.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出示句子)可我发现,在这些数字中除了极少数的数字是准确的数值外,大多数都是概数,这难道不影响说明文要求的准确、严谨吗?(这只是一篇解说词,而不是进行科学研究,太多具体的数字会让人感觉枯燥,就像数学的应用题一样,而且也没有必要。)

8.一篇说明文往往不止一种说明方法,比如本文在写到汉白玉石桥时,就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更形象,也更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9.从前面填写的示意图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按照空间顺序写了多处建筑,哪座是重点?(太和殿)请三名同学读一读5、6自然段。

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有,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课后题的第一题大多是对我们提出朗读的要求,一般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到了高年级,有时会提出“默读课文”或“浏览课文”,也有很少的一部分会像我们这篇课文一样,只要求“朗读课文”。这是为什么?(说明文要客观)虽然如此,说明文除了说明之外,描写、记叙,甚至抒情,也会时常运用,因而我们在朗读时,也是可以带上自己的情感的。而且,这篇文章是解说词,作为一名导游应有激情,你认为需要引起游客注意的地方也要加以强调。再请三名同学读一读。

①结合课件图片解释几个建筑名词:重檐殿顶、殿檐斗拱、额枋、梁柱。

②我们知道,整篇文章是按照方位顺序写的,那么介绍太和殿又是按照什么顺序?(5自然段写建筑,6自然段写作用。建筑又是从外到内,里面是从下到上,也是方位顺序。)按照方位顺序介绍建筑有什么好处?(线索清晰)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请在书中找到句子,做上记号,旁边进行批注。汇报采用“我找到的是——,说明了——”这样的句式。

④从大家刚才的汇报中,我发现文章中多处写到了龙,为什么?(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皇权的体现,而故宫是皇帝办公、居住的地方。)在这么多的建筑中,又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它是最大的宫殿,又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副板书:重点建筑详细写)

⑤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向你的团队着重介绍太和殿的什么?给你两分钟时间准备,然后请几名同学上台当小导游,对着课件进行解说。

三、小结

故宫的确是——永恒的文化殿堂,希望有一天同学们能走出图片,真正的走进故宫,去感受它永恒的文化殿堂的魅力。

第三篇: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词。

2、回忆课文的条理。

3、指名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细读理解。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

(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这段写了故宫的最外面一圈的布局。护城河、城墙、城门。还总的介绍了远眺整个故宫,所看到的景象。)

(3)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

(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过渡:抓住故宫“有大小宫殿70多座”这一语句,想想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5)交流昨天完成的课后题二中题目。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

(6)学生研读5——6自然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小导游词。

(7)小组内交流导游词。

(8)(展示课件)指名小导游介绍自己“拍摄”的关于太和殿的一个镜头。鼓励学生灵活使用课文语句。

(9)评价导游。重点表扬能够将所介绍的景物的位置讲明白的学生。

(10)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

小结: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叙来介绍的。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2、齐读第10自然段。想象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

3、总结: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建筑和文物。)

三、总结拓展。

1、找找赞美故宫的语句。有感情朗读。

2、谈谈读了课文,故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故宫吗?

3、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正如大家所说的: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人类的共同财富!

四、板书设计:

故宫

总起 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

分述 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后三殿(略写)

分述 三 珍贵文物

总结 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

第四篇:六年级《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语言的新语言标准强调三年级(5-6年级)应该能够联系上下文并积累,猜测文本中的词的意义,区分词的感觉,并表达其效果。而且深入阅读文本和学习方法,根据语言特点的文本特点,教学设计,不仅留在文本内容对意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文本A方法-联系上下文,通过掌握关键字猜出意思,区分情感,体验表达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可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积累,猜测文字中的单词的意义,有感觉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阅读文本的温度和意义。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后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了解他对工作人的热爱和同情。3.区分什么是文本中真实的东西,什么是关联的原因,体验关联的作用。

教学重点:

猜测文字中的词的意义,分析情绪,理解其表达的效果,阅读文本的温度和意义。难以教:

体验协会的作用。

教学辅助:

老师:ppt幻灯片

学生:收集关于贝多芬的课外信息。

教学过程:

一。揭示学习目标,回顾介绍。1.简要回顾第一课的内容。

2.揭示本课的目的:我们今天这课将月光歌作为阅读材料,用文字中的单词猜测阅读研究的方式。

二。指导密切相关的话,学习思想。1.生成单词,名称和注释。

指导学生找到文本中的关键词。

3.理解随便说,命名读的话,包含随便说话的句子,相机评价。

4.学生,有时候我们读的文章,如果只读一个字,就有可能出现上下文,可能有错误的指南,我们还必须联系上下文阅读。5.命名为阅读可怜的女孩说的句子,假设女孩说这句话时真正的心?相机指导朗读,评论。6.再次想想随便谈论深刻的意义。

从词随便说,我们不仅想到它的深刻的意义,而且从分析 兄弟和姐妹之间的关系。聪明的孩子,这是一种阅读方法啊!

8.重温这个感人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免费阅读的基础上阅读。9.从随便的谈话推推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内心活动。

三,独立的话,学会思考。

1.文本喜欢随便谈论这个是值得考虑的关键字有很多吗?现在要求学生阅读文章4到8自然节,沉默阅读是拿起教科书,心脏正在阅读,我的心在思考,他的嘴是沉默的。生成静默请求。

2.健康阅读4?8自然节。

3.报告词的焦点,猜猜圈子的意义。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贝多芬的心脏,并大声地引导阅读。

四。想想关联,体验效果。

1.玩:月光歌,学生在发现后听交流。2.文章的文本描述了月光歌曲的内容?

正常阅读第九段自然段,同时听,同时圈的关键词,报告交流后。4.想想联想的文字和音乐之间的关系。5.想想关联的表达。

指导学生有感觉大声朗读。7.想想北斗 芬的心。

六。总结使用。

1.总结:本课我们阅读一些阅读方法,在关键段落中阅读月光歌曲,在上下文环境中抓住这些段落中的一些来猜测其意义,以区分它的情感,它是中国的语言!通常的普通话进入文字,它会有丰富的情感,无限的意义,我们从各个角度去体验它,我们欣赏更多,这些话触摸更多,会有感觉,这是语言的感觉。用语言,语言学习会更顺畅,更方便。2.学生,我们今天是学习这种方式的主要教训:通过掌握关键词来联系上下文猜测意义,分析情感,体验表达的效果。3.安排作业。

第五篇:六年级故宫教学设计

20《故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难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它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的美誉呢?让咱们来一次独特的集体旅游,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词。

2、默读课文,想一想:

(1)你从第一自然段中获取了关于故宫的哪些信息?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最后1个自然段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的? 追问:文中哪些段写故宫的建筑?(2---9自然段)哪些段写故宫的文物?(10自然段)

二、细读理解。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齐读课文第2段,思考:

1、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故宫的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本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过渡:故宫“有大小宫殿70多座”,想想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小组合作:

1、自读3——9自然段,思考:

(1)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2)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为什么把它作为重点?

(3)六大宫殿的功能各是什么?根据文章的叙述,用下面的句式作答:----------殿是---------的地方.。

2、小组交流。

3、汇报。

4、赏析第五自然段部分内容,感受使用方位词的作用。

小结: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由南到北的顺序来介绍的。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2、齐读第10自然段。思考:从这里,你了解到故宫文物的哪些情况?(多、珍贵)

三、总结拓展,带文《埃及的金字塔》

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正如大家所说的: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人类的共同财富!下面让我们走进埃及的沙漠中,去游览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请默读带文,思考:

1、你能用文中哪些词概括金字塔的特点?

2、为什么说“金字塔”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故宫》和《埃及的金字塔》两篇文章,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也学习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写作顺序。

下载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册《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 【教材分析】一、课文内容: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学精神”的主体课文。本文以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

    20、故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故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宫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2、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知道“需求”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4、能对......

    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读、质疑、讨论、感悟……达成目标。......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鹅叫声和步态的高傲,接下来学习鹅吃相的高傲。 二、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请自由读课文5自......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风景那边独好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榆次区什贴小学梁林凤 【教材分析】 《雾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的第22课的内容。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正确表达语意。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