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在沙漠中心》评课稿大全
七年级语文《在沙漠中心》评课稿
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在沙漠中心》一课,感受颇多。整堂课听完给了我不少的启示,下面这节课谈几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一、《在沙漠中心》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探索为主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练习快速阅读,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在沙漠中心》主要描写了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飞机坠毁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心理活动。王老师的这节课重点突出,重在引导学生对埃克絮佩里濒临死亡时心理活动的体味,从主人公痛苦、绝望到乐观、平静的心理变化的挖掘,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本文的主题——热爱生命,显得非常自然。
二、在分析过程中,王老师很注重对文本的朗读、挖掘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体会作者的感受这一环节中,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当我读到______时,我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______(可填痛苦、绝望、平静、乐观等)”这一句式来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这一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走进文本,专注地圈点批注,动情地朗读,仔细地品味,整堂课里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王老师善于创设情境。在这堂课中有两处地方情境的创设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第一次是在学生分析作者在沙漠遇到什么困难时,要求学生用比喻说说冬天的感受。以此唤醒学生的体验,来体会本文的主人公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的心理并进行语言训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故事中的'情境,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题。第二次是在学生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后,王老师又对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进行了补充介绍,仿佛让学生进入了圣埃克絮佩里所生活的时代,让学生明白了这位传奇人物短暂的一生,了解了他深切的责任感,从而对其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四、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整堂课课堂气氛民主,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也使老师在这节课中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情感目标都能很好地落实。
五、有精美的板书。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传达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内容,王老师把上课的思路在黑板上完美地呈现。
在新课程标准下,这节课是一节有效的,充满语文味的好课,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篇:七年级+主题探究课+在沙漠中心(王英才)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案例《在沙漠中心》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3.在熏陶感染中体味生命的意义,学生具有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学习重难点】
1.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2.具有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先和学生交流,调动学生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这是2007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的颁奖词,他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为了保护地面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英雄的名字。
今天,我们还要记住一个英雄的名字——圣埃克絮佩里。(介绍作者情况,板书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幻灯片显示: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他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其作品多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师:大家想想,作为飞行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生1:身体素质,应该要有强壮的体魄,很好的视力。生2:心理素质,遇到突发状况能够保持镇定,不慌张。生3:我觉得好的飞行员应该有丰富的经验。师:的确如此,我们的圣埃克絮佩里就是一个高素质的飞行员,可是有一天,他强壮的体魄、稳定的心理、丰富的经验都失去了用场。为什么呢?他掉进了——(学生齐说)沙漠中心。(板书课题:在沙漠中心)
二、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我们需达到下面的目标:(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1.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3.体味生命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字词正音。
师:前面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同学们也已经扫清了字词障碍了吧!下面就让我们展示一下吧!(幻灯片展示)
硌(gè)犁铧(lí)(huá)筛糠(shāi)真谛(dì)
乙醚(mí)虫豸(zhì)打嗝(gé)噎住(yē)辐射(fú)(shè)生1:(读)生A+B:(读)小组2:(读)
师:同学们掌握的的确不错,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豸”的写法,试着写写。(A+B同学互查)
2.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师:全篇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有什么作用? 生:说明他写的是自己的事,读来觉得很真实。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身临其境,自读课文,找找看,在沙漠中心“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幻灯片展示:在沙漠中心“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从“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我的牙床冻得咯咯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我感到自己快要冻死了。”一句看出他觉得很冷。
师:我们可以辅之以动作来体会一下:冻到“咯咯作响”、“筛糠”。全体学生:(做出动作)
师: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冷到快到窒息。下面再试着读一读,再体会“冻”的程度。
生:A+B互读,加深印象。
生2:从“那个十字架,那些阿拉伯人,那些灯。”一句看出他出现了幻影。师:他内心想要走出沙漠的心情强烈到产生了海市蜃楼。
生3:从“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一句看出他觉得很口渴。
师:(引导学生体会冷渴交加的感觉。)
生4:他再也跑不动了,他再也没有力气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挣扎后,他感到很疲倦。
„„ 师: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圣埃克絮佩里放弃了吗?他做了何种抗争?从文中找一找。
(幻灯片展示:“我”做了哪些抗争?)
生:他“试着喝了两三口纯乙醚„„之后又喝了一点九十度的酒精”。师:他喝下去是什么感觉?再找找。生:好像吞了刀子下去。
师:吞刀子?如此痛苦,为何还要吞呢? 生:(小组讨论)
师:可见他实在是渴到了极点,为了应对干渴,他还做了什么? 生:他用布片收集露水。
(幻灯片引入类文阅读《人类的大地》中:用汽油桶接水,第二天喝的水充满了怪味,喝完立刻吐了。这一环节仍是为学生创设在沙漠中痛苦抗争的情境。)
师:还有没有其他抗争?
生:有,他将自己埋在沙子里,来抵御寒冷。(引导学生比较圣埃克絮佩里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和鸵鸟将头埋在沙子里的不同,虽然表面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后者是为了逃避,而前者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抗争。)
四、研读赏析,品味语言 师:是什么使圣埃克絮佩里一直没有放弃,做出了各种抗争想让自己活下去 呢?
(幻灯片展示:是什么支撑着“我”坚持下去,继续向前?)生1:他不想死,他在乎他的“曾经爱过的人”。因为他说“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
师:是呀,作者是抱着将死的心情说下这段话的,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将要结束,以后就没办法继续爱他们了。(幻灯片引入《人类的大地》中:普雷沃曾经这样说:“如果我是孤单一人,我就躺下来了。”体会飞行员心中对所爱的人们的牵挂,是他们持续奋斗的动力。)
生2:在第19段他提到了“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热爱也支撑着他坚持下去,继续向前。
五、拓展阅读,体味生命
师:如果换作是你经历了这一切,下次再有机会还会想要尝试吗?
(幻灯片显示:如果是你经历了这一切,下次有机会你还会想再回来吗?)组内讨论热烈:(愿意和不愿意,学生都在阐述自己的意见)师:作者又是如何选择的?他愿意吗? 生:他愿意,学生齐读:“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 师:刚才还有同学说“生命非常可贵”,圣埃克絮佩里怎么这么不把生命当回事?竟然还想回去?
生1:他并不是想要经历沙漠中的危险,而是要让自己的生命显示出价值。生2:就算死了,也死得有价值,死得其所。
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体味生命,我们一起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沙漠探秘》中相关文章:
1.阅读《走出沙漠》感受肇教授的优秀品质,一壶黄沙支撑着大家走出沙漠,从中我们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死亡之旅》思考:当探险队员绝大多数都崩溃了,为什么斯文·赫定能够坚持下来,走出沙漠?
3.通过以上阅读体验,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生:学生开始阅读、思考、A+B互助、小组讨论。„„ 师:(提示:克服困难的方法,责任感,勇气、信念和乐观精神)师:《在沙漠中》,圣埃克絮佩里要卷土重来,是因为他“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怎么会没有人的生活呢?街上来来往往走的不都是人么?
学生思索。
生:在作者眼里,这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是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并不是真正的人。他们每天都是一成不变地生活,没有挑战,也没有意义。
师:那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文中作者提到哪一类人的次数特别多? 生:农人。(学生找出文中相关段落)
(幻灯片显示第13段、14段、17段相关内容,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师:他为什么赞赏农人?
生讨论热烈,各小组代表发言„„
师:因为他们和他一样,会和大自然斗智斗勇,寻找生活的意义,寻找自己的真理。
(幻灯片展示:《人类的大地》中:惟有精神吹拂泥胎,才能创造出大写的 人。)
学生齐读:惟有精神吹拂泥胎,才能创造出大写的人。(在学生齐读中下课)【板书设计】
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飞行员
与自然抗争——走出“沙漠”
农人 人
与自然融合——走进“沙漠”
芸芸众生
【教学反思】
《在沙漠中心》是新选入我们的课本的,这位法国作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未知的领域,他也用自己的生命向人们诠释了自己冒险的人生。所以在备这堂课的时候,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两点:1.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2.在熏陶感染中体味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具有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结合我校的”三段六环节“高效课堂模式,设计本课时,重在突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将教学的主要任务大胆的放给学生,老师适时点拨,及时总结,教授方法。设计问题也注意了层次化,将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进行了分解,比如:“体味生命”环节,分解为三个问题,“如果换作是你经历了这一切,下次再有机会还会想要尝试吗?”“作者又是如何选择的?他愿意吗?”先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句子,能比较容易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的《走出沙漠》和《死亡之旅》,结合阅读体验谈人生启示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那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这样学生很自然的能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的句子,进而体会作者的品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自己就会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探讨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这种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层次明显,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如果问题难度太大,他可能失去回答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他就会放弃语文学习,而分层次提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从最简单的课文入手,他能通过读课文找出一些问题的答案,经过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他就有了学习下一个环节的兴趣。从而能最大面积的参与学习,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教案
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教案
教学目的:、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
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过程:
一.
初读感知
生(前几分钟)齐读文。
2上后,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教师问三四个学生:你读了几遍文?你认为文写了什么内容?(指导学生要有目的性地读文)
3叫三四个学生概述内容(语言简洁)。
讨论明确: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三处带引号的句子
A.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B于是我的思绪有点乱,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棵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学生齐读AB三句,并将三句分类。
讨论明确:AB句写心理活动,句语言描写。
二.研读文(抓住文中的三句话,依次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
感知绝望
(1)生齐读A句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别的”、“大限”几个词,将作者的痛苦绝望的感情朗读出来。)反复将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读到位。
(3)指导学生具体体会作者绝望的情感。
设问:从哪语句看出“我”此时很绝望?
a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注意“很快”重音朗读)
B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不只是”一词,体会作者内心的绝望。)
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儿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儿遮蔽。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体会句子中数量词的用法,去掉数量词后句子效果对比。)
(4)体会心理描写的方法。
从文(具体段落)中任找一段话,运用“我对自己说:‘_______’”的形式说话,体会心理描写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2坦然面对
(1)点名读B句(体悟双引号、省略号在此的用法)
讨论明确:
①
内心独白,既有身体的虚弱不堪,也有内心的倔强不屈服。
②读的方式:点名读、师生互评、生再读、师范读、生齐读
(2)体悟作者的情感
以“我挤不出眼泪,我挤出的是______”形式,结合文第二层次的内容说话。
生a:我挤不出眼泪,我挤出的是坚强。
生b:我挤不出眼泪,我挤出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生:我挤不出眼泪,我挤出的是敢于同自己、同恶劣自然抗争的斗志。
生d:我挤不出眼泪,我挤出的是经历了别人从未经历过得幸福。
生e:我挤不出眼泪,我挤出的是死而无憾,死而重生的欢喜。
(3)学生交流。
3毅然上路
(1)生读句,教师指导朗读。(体会感叹号、句号的用法)
感叹号用法:激情万丈,战胜一切的豪情。
句号的用法:由绝望痛苦转入平静。
(2)生感情朗读。(叹号前要读出战胜恶劣环境、战胜自己的豪迈之情,句号前要读出归于平静的感觉。)
三.总结全文
把“在沙漠中心”做文副标题,给文拟个正标题。
2学生拟题,师生互动完善。
生a:热爱生命,向往真理
---在沙漠中心
生b:让人性变得强大起来
---在沙漠中心
生:让生命永不绝望、---在沙漠中心
生d:走下去
---在沙漠中心
3教师拟题
师:
在沙漠中的心
第四篇:沙漠中的绿洲 评课稿
《沙漠中的绿洲》评课稿
共同优点:
1、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思路清楚,教态自然,具有亲和力。
2、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
3、是较成功的课,教学基本功扎实,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4、借助图片对比,走近文本。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这一非常形象的工具,通过将沙漠和绿洲进行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阿联酋环境的变化之大,并由感受到这种变化继而引发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了解阿联酋从沙漠变为绿洲的原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5、依托重点词句,解读文本。在研读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时,以“找出描写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环境的句子”这个问题铺设平台,再找出相关动词,这样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感受到了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又在这种品析中构建了自己对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认识,产生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可谓一举多得。
金无足赤,玉有瑕疵。再完美的课堂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每个老师听同一节课,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几点建议。
1、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理解文本的基础。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似乎疏忽了这一点,没有很好地引领学生读书。
2、课堂缺乏一定的激情,平铺直叙,完成任务。
3、没有及时评价学生,要多鼓励。
4、结束时说话练习,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改造环境、表达对阿联酋人民的敬佩之情、感叹阿联酋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等方面来写,这样可能效果会好一点。
张:
1、对课件不熟悉,讲过了再打开,课件服务于教学。
2、提问语言要精准,以免学生不知所问。
刘:要给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寻找答案,不要单一的一问一答。
第五篇:《沙漠中的绿洲》评课稿
《沙漠中的绿洲》评课稿
崔 静
上午听了田园芳老师《沙漠中的绿洲》这一课,有很多感触。现就这节课谈一下自己的点滴感受。
首先,我觉得田老师具有较强的剖析文本的能力,在课的伊始就直接切入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知道阿联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弄花草的。整堂课的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因为教师时候总能以文本为抓手,通过词句的品读逐层为学生搭建理解文本的“脚手架”。
一、借助图片对比,走近文本。
图片具有具体可感的特点,本节课教学,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这一非常形象的工具,通过将沙漠和绿洲进行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阿联酋环境的变化之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课文,用不同的线型划出描写“沙漠”和“绿洲”的句子,从视觉对比过度到文本对比,从直观印象到抽象感悟,为学习后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依托重点词句,解读文本。
在研读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时,田老师以“找出描写阿联酋人民怎样把沙漠变成的句子”这个问题铺设平台,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能够达到深入感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壮举这一高度。读法指导循序渐进,对比句子,体会情感,引导学生从“洒”、“洗脸”这些关键字中体会“园林工人”对花草的精心侍弄,又放手让学生谈自己对感触深的句子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三个“买来”和“挖去”、“埋下”等一系列动词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感受到了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又在这种品析中构建了自己对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认识,产生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可谓一举多得。
三、重视朗读指导,感知文本。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阿联酋人民对付出昂贵代价培育花草的情感,田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上花费了功夫。她通过男女生分别读句子,对比理解、关注句尾的标点符号、拿学生成长的费用与培育树木作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文本所浸透的情感。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环境保护教育。
四、读写结合,升华文本。
整节课,田老师以课文做范本,适时进行写法指导。如:直接叙述、间接叙述、概括地写、具体地写,都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写作指导。
课内的外延是课外,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这是大语文的观点。田老师意识到这一点,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既可以升华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又能将课堂上学习的写法得以运用。
金无足赤,玉有瑕疵。再完美的课堂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每个老师听同一节课,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下面我谈谈个人感觉到的这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问题的设计还需要简单明了,如“文中哪个句子概括写了阿联酋人民怎样把沙漠变成绿洲?”这个问题一下子难住了学生,课堂出现了冷场,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才找到了这个句子。其次,忽略了词语的品读。文中的“挖”、“填”、“埋”这些动词用得都很准确,可以引导学生品析,培养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对于“不毛之地”、“纵横交错”的理解,是否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能更形象地感知,为理解、说话降低一些高度。
以上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