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渭源教学站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渭源教学站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祁家庙学区郭家山小学
马新华
2014-6-16
2014年6月9日至6月13日,我有幸和来自全县70多名小学校长一起参加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班暨小学校长以德治校远程教育培训。这次培训是在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共同组织下,充分利用设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站点资源,采取封闭式教学方式,培训中我们认真听取了清华大学名师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史》、《孔融让梨引发的争议澄清》、《青少年道德发展与关怀教育》、《基础教育薄弱走出困境方法与策略浅谈》《教育系统面对新闻媒体采访的策略与技巧》等主要内容进行生动讲解和精辟阐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在这里,我们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加深了对清华的认识
通过教授讲解我了解了清华大学座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知道了这所古老而沧桑的大学,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治学理念,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也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清华大学在机遇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着。
二、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个人素质。
短短5天的培训学习尽管有限,但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应试型人才,他们只懂死知识,却少有创新。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转变过去的重甄别选拔职能,转向重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要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多元化评价指标。注重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然而,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培训中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无不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改变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通过短短五天的培训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提升素质的一条捷径就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们教师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些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就因忙于一些其他事物而不了了之了,久而久之自己的教 3 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通过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了。好多时候,挤出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却不愿意挤。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虽然很简单的事,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了呢
三、受到大师的引领提高
说到培训,我会习惯地把休息、养生和躲清净联系到一起,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培训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说真的,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这次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从聆听第一位教授“清华历史”的讲座之后,我才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懂得了这八个字其中的深刻含意和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内容,其渗透着的“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之思想仿佛涓涓细流,浸人心脾。所谓“自强不息”,其实就是人要有百折不挠,永不言败之意。我认为一个人在艰难困苦面前重要的是要学会面对挫折,拥有一个好的心态,重拾信心,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而说到“厚德载物”,我感到其中最重要的当数“德”字,其不仅仅是尊敬,守礼,乐善好施等传统美德,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囊括“协调、沟通和宽容”。从北京大兴分校校长的《基础教育薄弱走出困境方法与策略浅谈》中,我领略到“想法源于选择的自由、想法源于创新的机制”的深刻内涵;从清华大学教授《青少年道德发展与关怀教育》中,我感受到了学校管理者应“少一点关卡,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帮助” “少一点竞争,多一点合作”的深邃和才能双赢的哲理;我理解了以人为本和通过交往实践,努力塑造具有现代化的全面素质的人的重要意义所在;从卢风教授的讲座中,我 4 弄清如何在单位构建团结、合作和信任的氛围的方法;还有清华大学教授的精彩论述和丰富的表情动作以及连珠炮似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更使人流连忘返……。
屈指算来,我参加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很多时候在认知事物,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方面已形成固有模式,但自己却还浑然不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学识高深,什么是创新思维。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感到要把学校的工作抓好,把学生教育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校长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校长要有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校长要有高超灵活的管理手段,校长要有高尚的灵魂校长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习惯,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制校方略,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维和发展的引领者。其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培养好,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支持我们的老师,开展校本等各种培训,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我们教师热情干工作,无怨无悔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2014-6-16 5
第二篇:2011年清华伟新教育扶贫小学校长以德治校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清华伟新教育扶贫小学校长以德治校培训心得体会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南宫山小学 周渝萍 这次来到清华大学参加了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小学校长以德治校”培训,可说在治校、修身上获得了很多的启发,我就听了刘永胜校长的讲座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即以师为本、以生为本。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与生力军,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培养心理健康、情绪良好、人格健全、掌握一定知识技能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以生为本的德育工作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方法育人育智,将德育这一学生成长中的“生命之源”有机地渗入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中,以收润物无声之效。以人为本,是人道、人性、人文,应是切实的行动而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
2、加强德育工作管理者的自身成长,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承受巨大压力,但如果手足无措、瞎指挥、管理呆板苛刻都是缺少工作能力、缺乏工作理念,必然会使大家背负巨大的工作压力,在此情况下又如何能以一种良好的情绪快乐地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工作呢?我们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水平,不断完善改进个人的工作方式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的放矢、带领全体教师开展有前瞻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的德育工作。如此作为德育工作管理者就定能快乐的工作,并将这种良好的情绪传递给全体教师,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德育工作氛围。
二、既要善于肯定自己,也要敢于否定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符合社会的发展,才能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刘校长在讲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讲到少一些管、卡,多一点理解,我有了一些感受,在我的管理中我也相信:人最重要的是心的凝聚,而非物质的拉拢。用什么来凝聚人心,让整个行政团队和教职工都能拧成一股绳,朝着教育工作应有的既定目标前进,是值得思考,听了刘校长的讲座,我想自己应该可以做的有:第一、每天都到教师办公室去一坐,坐上一个十分钟,和老师天南海北地聊上一会,知道教师在工作上的需求、生活中所需要的帮助,让老师们感受到温暖;第二、在审美上多一些引领,我一直这么认为:教师不仅传道、授业,同时还是美的传播者,但美有内在和外在的。内在的就是做人、处事的良好品格。外在的包括我们的形体、语态、着装,尤其是着装。可以在教师中探讨,是不是时髦的都是美的?我一直以来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是一个传统职业,有它保守的一面,因此,在校园内教师的着装应庄重的但又不失活泼、阳光,这给学生留下了应该是一个健康、向上的印象。还有就是化妆和适度的饰美,它们也是美的一部份。从刘校长的治校思想中感受到教育与接纳的重要,只有适时地接受新鲜事物并修正自己,才能给学校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作为管理者要刚柔相济。
作为一所多数人聚集一处工作的环境,必然就存在管理。有管理就存在制度,那么如何执行制度,这就是一门艺术,通过刘校长的讲授也有颇多的感受。
第一、考勤。我校执行的是坐班制,迟到现象是几乎没有,因为学校租有一辆大巴车,每天接送接送教师上班,但早退时有发生,有的时候,找各种理由达到早退的目的,似乎理由都很充分,如何让教职工尊重制度、尊重自己,我觉得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问题。有的时候我也有极端的想法:从治堕上下功夫,人的堕性是从放松自己开始的。通过刘校长的讲课,我受到启发。多关心教师,应该说是一个好办法。多理解教师,逐步的实现教师的自律。
第四、成为学习型、反思型、参与型的教师。
国家中长期发展教育纲要中提到:教师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如何让每一名教师老师成为腹有书香华自出的一类人,同时也以学校的校风有所提高,通过刘校长的讲座也有了一些思考。
1、确保经费投入,为每一位教师订一份杂志,可以是多方面的。因为生活是多方面的,不要死盯在教学上。
2、注意反馈,就所订的杂志是否读了,要在一定的场合进行交流,达到互相启迪的效果,实现多方位的沟通,并能达成一些共识。
3、有目标地学习,重视学习思想的交流,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如何教育人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制定一个成长目标,增强教师之间的技能交流,虽没竞争,但也树立教师的荣誉感、成就感。
总之,通过学习、聆听知名校长的讲座,感受颇多,得到不少的启迪,我想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将学到的经验和工作的实践相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也就不虚此行了。
第三篇:2017年清华伟新扶贫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清华伟新扶贫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渭源县会川镇文峰中心小学
王晓琴
2017年3月27——3月31日,我参加了2017年清华伟新扶贫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学习,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有以下几点启示:
1、做有情怀有担当的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心、有担当,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才会有责任心,才会喜爱这个班级,才会关爱每一位学生。迟希新教授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心中无佛是刻不好佛像的”,所以说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真正做到爱生敬业,才是当好教师最基本的素养。
2、营造积极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教师积极的行为,以及课堂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和教学的效果。汤丰林教授的快乐心情三部曲:“开心微笑,积极行为,得体形像”,对我启发很大。他举例江本胜的水结晶实验,引起我的思考,水和植物都有情感,可见积极向上宽松的教学氛围何其重要,愉悦的心情对一个人一天的生活、工作、学习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每天以愉悦的心情进入校园、教室面对学生,以积极的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也会以愉悦的心情积极轻松的的生活学习。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说到必须做到,给学生做出榜样,教育不是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尽量用行动发挥教育作用,少一些说教,体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这次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了视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各位专家教授的理论知识、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第四篇: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渭源站初中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渭源站初中班主任培训
心得体会
蒲川学区老庄学校
姓名:尉娟
联系电话:***
2013年6月24日——28日,我参加了“清华伟新教育扶贫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专题培训班”,虽然是视频培训,但我还是领略了名师的智慧和风采。重温了学生时光,是一次真正的精神洗礼。听取了清华大学陈纪英几位教授的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感受颇深,简单谈几点体会:
一、如何加强班级建设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爱我的学生,我愿意为他们的成长与求知铺路,我愿意为他们的进步而疯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却是苦辣酸甜咸交织的五味瓶,有付出后的欣慰,也有付出后的无奈,但是通过培训,让我转变了做班主任的心态,转变了教育学生的方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班级管理落到实处,改变观念是宗旨,“放手”是前提,“引导”是必须,“活动”是主线,“评价”是促进,让每个学生充分融入班集体,每天都有进步是目的。要想做好班级工作,抓好学生的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尤为重要。教师妄想成为良师,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人不正,虽令不从”。因此,班主任必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首先做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佩服,也才会产生无形的感染力,班主任的形象才会在学生中逐渐高大。班主任妄想真正和学生交朋友,首先要放下架子,真正做到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对待优等生不偏爱,对学困生、落后生不讽刺打击,一视同仁,加倍呵护后进生。对他们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重在感化,巧在引导。生活上照顾,学习上辅导。与学生朝夕相处,活动一起参与,课堂上一起商讨,真正实行民主,集思广益,及时倾听学生的呼声,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有阳光的活力与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自我约束、控制、管理、教育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管中学,学中管,管中悟,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品味,总结经验与教训,才能使学生更加茁壮、健康、快乐地成长。表扬,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情感激励,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的情感零距离接触,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榜样激励,利用榜样无穷的感召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当然激励的方式还很多,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使之为班级管理服务,使班级能按照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二、如何开展好德育工作
在听了几位老师的精彩讲座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学校的德育工作:
1、用爱启迪心灵。这一点深受老师的启发。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是爱与责任支撑的职业。有了爱与责任,就不会有爱的荒原;有了爱与责任,就不会有心灵的沙漠,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要用爱启迪心灵,而爱在细节中,要坚持把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小事做好;爱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感恩自然、感恩同学、父母、老师;爱在沟通中,要坚持和学生、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
2、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在《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从心理学角度的专业讲解,对苦于与家长联系缺少技巧的老师来说真的是非常及时。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须得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教育。总之,教育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管多大的困难,多繁琐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把它完成好。所以对我来说,这次培训是一次及时的培训,它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很重要的帮助和影响。
第五篇: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小学校长以德治校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
小学校长以德治校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15号
张熹
2011年4月11日至4月15日,我有幸和来自全区70多名小学校长一起参加了第一期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班暨小学校长以德治校远程教育培训。这次培训是在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共同组织下,充分利用设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站点资源,采取封闭式教学方式,与清华大学现场参加培训的学员“异地、同时、同师”接受远程视频培训。培训中我们认真听取名师对《校长的修养与治校》、《学校德育管理》、《当代社会道德》、《组织行为学》等主要内容进行生动讲解和精辟阐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在这里,我们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加深了对清华的认识
通过教授讲解我了解了清华大学座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知道了这所古老而沧桑的大学,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治学理念,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也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清华大学在机遇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 1 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着。
二、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个人素质。
短短5天的培训学习尽管有限,但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应试型人才,他们只懂死知识,却少有创新。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转变过去的重甄别选拔职能,转向重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要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多元化评价指标。注重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然而,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培训中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无不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改变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通过短短五天的培训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 2 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提升素质的一条捷径就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们教师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些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就因忙于一些其他事物而不了了之了,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通过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了。好多时候,挤出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却不愿意挤。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虽然很简单的事,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了呢
三、受到大师的引领提高
说到培训,我会习惯地把休息、养生和躲清净联系到一起,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培训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说真的,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这次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从聆听第一位教授“清华历史”的讲座之后,我才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懂得了这八个字其中的深刻含意和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内容,其渗透着的“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之思想仿佛涓涓细流,浸人心脾。所谓“自强不息”,其实就是人要有百折不挠,永不言败之意。我认为一个人在艰难困苦面前重要的是要学会面对挫折,拥有一个好的心态,重拾信心,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而说到“厚德载物”,我感到其中最重要的当数“德”字,其不仅仅是尊敬,守礼,乐善好施等传统美德,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囊括“协调、沟通和宽容”。从北京十一学校教授刘艳萍的《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中,我领略到“想法源于选择的自由、想法源于创新的机制”的深刻内涵;从北京光明小学教授刘永胜《校长的修身与治 3 校》中,我感受到了学校管理者应“少一点关卡,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帮助” “少一点竞争,多一点合作”的深邃和才能双赢的哲理;从清华附小优秀班主任王君教授的讲座中,我理解了以人为本和通过交往实践,努力塑造具有现代化的全面素质的人的重要意义所在;从卢风教授的讲座中,我弄清如何在单位构建团结、合作和信任的氛围的方法;还有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贺林的精彩论述和丰富的表情动作以及连珠炮似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更使人流连忘返……。
屈指算来,我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很多时候在认知事物,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方面已形成固有模式,但自己却还浑然不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学识高深,什么是创新思维。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感到要把学校的工作抓好,把学生教育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校长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校长要有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校长要有高超灵活的管理手段,校长要有高尚的灵魂校长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习惯,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制校方略,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维和发展的引领者。其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培养好,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支持我们的老师,开展校本等各种培训,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我们教师热情干工作,无怨无悔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