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说课稿、心得体会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金川学校 王茹 2015.4.3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着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真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将课堂交于学生,赋予他们畅所欲言、主动思考的空间,并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下面,我就粗略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开课,我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感悟画家和牧童身上的优秀品质。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画画的本领很大?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练习说话。与此同时,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使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如将学生带入“纷纷夸赞”的情境,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再如当戴嵩听到牧童提出异议时与他对话时的态度和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戴嵩的品质。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如“想象一下除了商人和教书先生,还会有
什么样的人,怎样称赞戴嵩的画呢?”,“当牧童挤进来大喊‘画错了!’时,刚才纷纷夸赞的人们心理会想些什么呢?”。这些创造性的说话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如课文学到最后,学生已感悟出两个人物的品质。我在这时设计了“你有什么话想对虚心的画家或勇敢的小牧童说吗?”这一创造性说话训练的环节,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被调动了起来。
最后我特别注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在完成《画家和牧童》的各项教学目标后,积极进行教学拓展,把文中提到的《斗牛图》给同学们进行展示,并将唐代画家戴嵩的人物知识和其他的作品进行了简略的讲解,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这里进行了升华。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金川学校 王茹 2015.4.3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教完本课后,我静心反思,感觉本节课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困惑与忧思同在。
一、教学重点突破得比较到位,难点的突破稍欠火候。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朗读和感悟。
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我把它定位在体验画家戴嵩的著名上。为了引导学生直接转入正题,在导入部分,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戴嵩是一个怎样的画家?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说出了画家的著名。然后,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寻找能体现画家著名的句子或词语,学生很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答案。然后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画家的著名。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引领他们入情入境。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我特地创设了三个情景。一是在品味商人和教书先生对画家的称赞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如你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你会怎么夸奖画家戴嵩呢?假如我就是画家戴嵩,请你夸一夸我的画,好吗?要夸得不一样,我很愿意听到不一样的赞扬声。(生夸赞,师相机点评:谢谢你的夸奖!谢谢你的鼓励!你真会夸奖人!你说的话我爱听!你说得我心花怒放!……)此时此刻,多数同学不仅能入情入境,而且还学会怎么夸奖别人。二是当牧童发出“画错了,画错了”这一刺耳的声音时,我让学生仔细
观察在场人的表情并展开想像:那些呆住了的人会怎么想?画家戴嵩会怎么想?如果老师在场会怎么想?这时,学生想像的野马在奔腾,不少人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既较深刻地理解了画家的著名,也为下文感悟画家的优秀品质做好了准备。三是师进行情景表演,学生观看并练习说话。当戴嵩听了牧童的话后,他会怎么做?我又当了一回戴嵩,表演了如下动作:走到桌边,铺开画纸,拿起画笔,胸有成竹地做画,学生看后,我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只见戴嵩……一会儿……一会儿……这一情景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又让学生活用了课文的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3、在引领学生感悟人物品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真正的戴嵩是会有什么表现呢?请大家读一读余下的内容。你从戴嵩的话中体会出了什么?从哪些词上体会出来的?”讲课时,我光盯着“你从戴嵩说的第一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了,忽略了对戴嵩另一句话的重视,而戴嵩的惭愧、道谢与拱手动作的描写也是能充分说明戴嵩虚心的重要证据。因此,学生说了半天,提不到我想要的点子上,学生虽然也能从“很愿意、请、和蔼”这些重点词上体会到画家的真诚、礼貌与虚心,但在这个地方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我总觉得这个地方处理得不很妥当。
二、细节上关注不够,教师的过渡语方面应注意衍接和锤炼。
1、教师的用语随意性太强,需加以锤炼,宁少勿烂。
2、各环节过渡语的设计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的过渡语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将学生非常迅速地从一个情境引到另一个情境,而且,还起到转移并专注学生注意力作用。学生能否非常投入地解决下面要解决的问题,与过渡语的恰当与否息息相关。在创设情景让学生纷纷夸赞完戴嵩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正当戴嵩被大家夸得心花怒放,有点欣欣然、飘飘然、晕晕乎乎、得意洋洋、忘乎所以时,一个刺耳的、与众不同的声音传了过来。“画错了,画错了!”(指导学生读出刺耳、读出炸雷一般的感觉来)这是本节课中我设计得最为满意的一个过渡语。它不仅引领学生由纷纷夸赞的热闹局面走向那个“石破天惊”的众人都呆住了的场面,还自然而然地指导他们对牧童的话进行了有滋有味的朗读。而在感悟戴嵩的品质时,我的渡语如果说成,“听了牧童的话,戴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态度怎么样?”可能既节省一些时间,又使难点的突破变得简单。
三、我的困惑与忧思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的两眼一直在关注着所有的学生,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但我发现,课堂上,当我激情满腔地启发、诱导、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时,有一部分同学基本上没有举手的迹像,也没有与我做眼神的交流,好像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似的,多次努力,终未成行。老师们课后提醒我,这部分同学课堂上不发言,课后也这样吗?哪是啊?这些小家伙课后跟他的小伙伴们说得欢着哩!这应该还是教师的原因。怎样才能使这些沉默者乐于张开金口呢?这是我的困惑所在!我也聆听了老师们的意见,正在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画家和牧童》教学心得体会
金川学校 王茹 2015.4.3
《画家和牧童》教学心得体会
一、自主探究求发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两位新朋友”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识字中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注意联系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猜猜找找、参加智慧乐园”等活动,充分激发孩子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在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二、对比感悟促深化。
上这节课的初衷缘于读文时的一种感动,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价值取向上我稍稍倾向了后者。
之一:一大一小书写课题,突出大画家和小牧童,后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又重新书写课题,让学生感悟到牧童虽小但精神可佳,教师有在学生的建议下改写课题。
之二:我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空白处,使学生在对比评价中更深体会到牧童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多么难能可贵!
之三:在结课时我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并建议他们可以上网继续查找相关资料.这样,把学习的领域拓宽到课外,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
三、自由写话扬个性。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认写分开。崔峦先生多次强调:到了二年级应该强化写的训练。本节课我用大量时间进行了写字和写话训练。写字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字的构字规律和间架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展示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写话训练我主要展示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尤其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给画配话。但是低年级写话训练要求不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为向中年级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感情丰富,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文章。讲述了唐代时期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及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人物角色鲜明、生动,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理解、感悟人物的品质所在。
二、说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我在导入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故事情节上的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三、说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图文结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懂得文中所阐明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设疑教学法:教师设疑,学生思考, 引起兴趣。(导入)(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每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度边思考,这样学生才有收获)(3)点拔教学法: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六、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和课文插图。
七、说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1、我先以两张图片导入,让学生分别知道画家和牧童是干什么 的,同时明白什么样的人物才能用“家”来称呼,还回忆了古诗《所见》。接着有设疑,问:“老师为什么要把“画家”二字写得大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设疑:是啊,一个是有名的画家,一个是小小的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画家和牧童之间的什么事?
三、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画家戴嵩。
1、理解“著名”一词
2、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戴嵩是位著名的画家?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用“
一、就、”练习说话)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找出戴嵩画《斗牛图》的句子(用“一会儿、、一会儿、、训练说话”)
2、结合图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知道“夸赞、陈赞、赞扬”是近义词
(五)拓展 欣赏名家名画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理解词语
如学习“轻笔细描”和“浓墨涂抹”这两个词语时,我用现场作画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再通过朗读指导加强理解。
二、练习说话,学习语言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例子,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在学习了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后,我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三、想象说话,发展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地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如在教学中: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大画家的画呢?这时,学生在想象中入情入境,同时,也发展了语言。
四、多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文章读通、读懂。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戴嵩的谦虚、牧童的勇敢。
第三篇: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感情丰富,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文章。讲述了唐代时期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及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人物角色鲜明、生动,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理解、感悟人物的品质所在。
二、说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我在导入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故事情节上的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三、说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图文结合,进行多种方式的 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懂得文中所阐明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设疑教学法:教师设疑,学生思考, 引起兴趣。(导入)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每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度边思考,这样学生才有收获)
(3)点拔教学法: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六、教学准备: PPT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画欣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
(二):回顾旧知 1.复习词语
2.略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找出戴松作画的句子,朗读体会(多种形式朗读))
2: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3: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
戴松的画画的又快又好,说明戴松的画技高超(板书画技高超)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都有谁夸赞了他,找出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带动作读,分角色读。
3:学生自由夸赞,理解词语:纷纷夸赞
(五):小组合作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谈通过画家和牧童的话体会出他们身上有什么品质。
2:小组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勇敢,善于观察)
(六):学生表演
带动作分角色表演
(七):写字指导:批评俩个字
1:生谈记忆方法
2:师范,写
3:生范写
4:生评议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理解词语
如学习“轻笔细描”和“浓墨涂抹”这两个词语时,我用现场作画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再通过朗读指导加强理解。
2、练习说话,学习语言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例子,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让学生用一会.....一会说话.还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夸夸戴嵩的画.本课的体现了一个特点:朗读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学习.在朗读中去积累语言。
第四篇:《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感情丰富,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文章。讲述了唐代时期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及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人物角色鲜明、生动,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理解、感悟人物的品质所在。
二、说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我在导入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故事情节上的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三、说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图文结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懂得文中所阐明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设疑教学法:教师设疑,学生思考, 引起兴趣。(导入)(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每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度边思考,这样学生才有收获)(3)点拔教学法: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六、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和课文插图。
七、说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1、我先以两张图片导入,让学生分别知道画家和牧童是干什么的,同时明白什么样的人物才能用“家”来称呼,还回忆了古诗《所见》。接着有设疑,问:“老师为什么要把“画家”二字写得大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设疑:是啊,一个是有名的画家,一个是小小的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画家和牧童之间的什么事?
三、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画家戴嵩。
1、理解“著名”一词
2、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戴嵩是位著名的画家?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用“
一、就、”练习说话)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找出戴嵩画《斗牛图》的句子(用“一会儿、、一会儿、、训练说话”)
2、结合图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知道“夸赞、陈赞、赞扬”是近义词
2、指名分角色夸赞;学生自己夸一夸,从而理解“纷纷夸赞”一词。
(四)学习五、六自然段
1、指导朗读牧童的话,体会当时牧童着急的心情,并能够勇敢的指出错误。(因为他经常放牛,平时注意观察,对斗牛的情形记得清清楚楚,敢于指出画家的错误。)
2、让学生以画家的身份体会画家的诚恳。
3、让学生观看两牛相斗的视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4、让学生带动作以画家的身份体会画家的诚恳、虚心。
5、学完本课后你分别想对画家和牧童说些什么?或者是你认为画家和牧童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五)拓展 欣赏名家名画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理解词语
如学习“轻笔细描”和“浓墨涂抹”这两个词语时,我用现场作画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再通过朗读指导加强理解。
二、练习说话,学习语言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例子,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在学习了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后,我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三、想象说话,发展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地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如在教学中: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大画家的画呢?这时,学生在想象中入情入境,同时,也发展了语言。
四、多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文章读通、读懂。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戴嵩的谦虚、牧童的勇敢。
第五篇:《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画家和牧童、第二课时,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小牧童勇敢指出大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吸引学生朗读、品味,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牧童的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读中感悟,学习画家的优秀品质,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才用的教法有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映照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给学生讲空泛的理论,而是采用以读呆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朗读语句,加深体会。在处理教材时,我抓住任务的不同语言为训练点,指导朗读,采取激励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自悟自得。
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1、激趣导入
2、品读质疑
3、合作解疑
4、发展语言
5、拓展延伸
6、个性作业
一、激趣导入
们学习了21课画家和牧童,认识了生字,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今天老师书写的课题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吗?这样一位人人称赞的大画家为什吗要向一个小牧童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让我们在文中学找答案吧。
画家二字写的大,牧童二字写的小,让学生猜老师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理解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埋下伏笔。
二、品读质疑
先指明朗读,然后让学生评价他读的怎么样?再让学生自由朗读,最后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也许提的不切主题,这时我提示学生,要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后确定出: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牧童是个什么样的人?两个问题。我安排学生评价朗读,学生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掌握朗读技巧,而不是教师单一的说教。结合单元学习主题,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并学会自主学习。
三、合作解疑
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提示学生先读文,再讨论,最后总结板书
画艺高胆大
谦虚心细
和蔼
结合板书,我提问,从文中哪些句中可以看出画家画艺高?重点分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去掉“一.......就”意思是否一样?还有在理解“他一会浓墨涂抹,一会轻笔细描”一句中,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两个词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我现场作画,学生通过观察感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在知道朗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称赞后,我问,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夸戴嵩,从而引出“纷纷夸赞”一词:同样是夸戴嵩,作者用了夸赞、赞扬、称赞三个不一样的词,使文章读起来不重复,也更生动,提示以后同学们写文章,也要学习作者这种表达方式。
关于画家谦虚、和蔼,牧童是胆大、心细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文中人物语言体现出来的,所以我引导学生精读、品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使学生自悟自得。
四、发展语言
学习课文,你想对戴嵩或牧童说些什么吗?再回到课题,你们认为老师这样写合不合适。此时再把课题改过来。
这一开放性问题,再次拨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五、拓展延伸
参照课后的“我知道”我请孩子们欣赏戴嵩的斗牛图、归牧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拓展学生知识面,陶冶情操,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六、个性作业
1、以“人无完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2、默写21课生字。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我这样设计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复习功课,体现了作业的多元性。
【说板书】
整个板书既表达了文本内涵,又简洁凝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这节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读中培养阅读能力,读中发展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