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体会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时间:2019-05-11 20:5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心得体会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心得体会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第一篇:教学心得体会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教学心得体会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

最近一段时间听课很多,收获也很多,同时还要评课。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呢?我查阅很多资料,现将我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首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重视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掌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

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据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熟悉《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再结合教材的具体叙述,最后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比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古代史”“上古人类文明”的内容标准中明确规定“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它给人们的初步印象是原来所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但是,仔细读来,就会发现这是《课程标准》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从文明起源来了解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课程标准》中还有不少“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研读、发掘,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依据,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也是评估教

学成果的重要依据。它对于教师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历史教师只有在《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整合、讲授历史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科学性原则。

二、正确处理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理念。具体地说,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主体,必须体现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整体育人活动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必须关注受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所以,主体与主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现在,提倡学生为主体就是让主导有落脚点,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为前提而存在的。同样,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自然也不会有优质的历史课。

就具体教学过程而言,教师理所当然地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安排恰当,从而引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正确处理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是评定优质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因素。

三、要落实三维目标并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提高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较好的能力,也不可能产生丰富的历史思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同样,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一个学生不可能学完人类的全部历史知识。为此,我们必须把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限定在“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范畴之内。我们既不能在学完全部历史知识后才来提高能力,更不能只让学生学一堆知识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而是应该将此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历

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作为人类特殊的认识过程,总会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反复提升的过程。它的本质就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感知历史表象、形成历史概念,最后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全陶,面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

四、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显著等方面评价

1、教学内容。重点从四个方面评:一是对教学内容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处理是否准确恰当、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有特别的精彩创新之处。二是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情况及突破方法是否合适;三是评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选取的材

料是否典型,利用是否充分,还有没有更加恰当的教学资源可以用(如地方特色的资源);四是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状况。

2、教学过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评:一是整体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清楚,教学节奏是否紧凑有序;二是教学情景的创设、讨论与探究的问题的设计、课堂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效,符合学生实际;三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明确的学生意识,特别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育。

3、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科学合理;二是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三是教学手段是否灵活多样,课堂互动是否充分。

4、教师基本功。对教师基本功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师教态;二是教师的语言(准确、丰富、清晰、生动、流畅、有感染力);三是教师的板书;四是教师机智,即能否在课堂随机应变,有效地调控和组织教学。

5、教学效果显著。坚持以人为本,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使学生增强自尊,树立信心,掌握更多的发展本领。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学习、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学习。大部分学生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从教材和学习中得到了生活、情感等方面较深刻的感悟,并能总结学习所得。

第二篇: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反思(范文)

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反思

舒兰十六中 张忠芬

教学内容:八年下册第6 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这一课,是本册书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所以在讲解这课的新内容时,先说一说第二单元的整个概况,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个时期的阶段特征。这一单元是继新中国成立后,通过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给学生讲明,即已走上了社全主义道路,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走好这条没有走过的路。我们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探索,就很可能出现失误和遇到挫折。那么,在1956年底直到1976年这近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和遇到了哪些挫折呢?让学生心存这样疑问去朗读第二单元的单元引言,然后学生很容易的就找到了课本中写出来的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遇到挫折。

此时爱思考问题的好奇心强的同学就迫不急待地问:老师,“大跃进”是怎么回事呢?人民公社化又是怎么回事呢?还有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为什么是一场内乱呢?……这样的问题接二连三的就来了。好!我知道机会来了,也就是他们的兴趣被激起来了,我就顺水推舟把他们的思维引到新课讲授上来了,谈及到了中共“八大”的召开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里就涉及他们常听老人们谈起的一年代:“59年”,有学生就要求老师讲关于“59年”的相关历史故事。我根据资料记载的和自己听来一些故事讲给学生听,也邀请学生上讲台来分享他知道的.“59年”的相关故事,这节课在师生的互动中快乐的完成了。“59年”的故事,学生身边能找到人采访,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安排课后作业为 “59年的故事”,学生采访自己身边的老人,写一篇采访 稿,对这一节相关知识作更深更广的了解。在学生们的作业中,有很多写得非常不错,其中大部都写到了“59年”湄潭乃至更大范围内的饥荒,都谈到了自己的感受:“五九年的灾难将铭记我心,做事时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更要珍惜今天幸福的美好时光。”“听了老人讲的这些话,我真是很惭愧,原来那么恶劣的环境中都能有人坚强地活着,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听了这些故事,我心里感慨万千,为了使59年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

反思一:“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是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一方面学生能与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习就成为了一种容易而且有实际价值的事情。然而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其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有较远的距离,因此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效探索,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反思二:丰富历史课堂,教师只要善加引导,同样可以视为课堂的延伸。了解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事,再加以整理,写成小论文或故事在课堂上宣读和评比,让学生知道历史原来并不是那么遥远,而是很贴近我们。这样不只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其获取历史知识的自觉意识,也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彻底打破了历史课堂的时空限制。

反思三: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用开放横向拓展,辅之以问题纵向深化,拿方法点化灵性,能使学生焕发无限的活力、生命力、创造力,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意识。课堂的这种延伸便正是历史教学的希望所在。

第三篇:我上第一节历史课

我的第一节历史课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是我大学四年里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在思考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三个观点:历史离我们很近;某些历史不可信;历史是好的知识,历史很有用。其实这三个观点也是我学习历史的一些体会。2004年9月3日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天上课,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我给同学们讲了这三个观点。

为了让同学们对历史产生亲近感,我讲的第一个观点是:历史离我们很近。留给大多数同学的印象是历史离我们很遥远,这种看法似乎有一定道理:就时间而言,商周时期离公元2007年有几千年;从空间上看,北京的历史,离广东罗定也很遥远。但在我看来,历史离我们很近,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我给同学们讲了我遇到的一些事情。

小学时我在《可爱的家乡仁寿》一书上了解到我的家乡(四川仁寿县)有一个全国著名的画家叫石鲁(1919---1982),他本姓冯,因为他从小崇拜明末清初一个叫石涛的画家和民国时期的鲁迅先生,把自己的名字改作石鲁。因为经常接触鲁迅先生的名字,我还不感到陌生,但是对画家石涛,我却倍感陌生。这种陌生感等我去桂林上大学后就消失了。事情是这样的:朱元璋为巩固统治,他分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到全国各地做王,其中他这个侄孙就分封到了桂林,建立靖江王府。桂林人又把靖江王府叫做王城,就是现在广西师大王城校区,而我从小倍感陌生的画家石涛就是靖江王府的后代,现在桂林市区正阳步行街上有很多临摩的他的画。在我们的高中历史课本上曾经讲到: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到广西桂林,同孙中山会晤。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觉得这些历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说,离我都很遥远。等我来桂林上大学,才知道当年马林同孙中山在桂林会晤的具体地点就在今天广西师大王城校区。原来让我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一下就出现在眼前,感觉历史离自己是那样的近,陌生的历史一下变得亲切起来。

靖江王府在整个明朝一共传了11代14位藩王,他们死后都葬在桂林郊外的尧山,桂林人把它叫做靖江王陵。2002年春天我去这个地方,碰见王陵管理处的保卫科长,姓朱,他告诉我,他是朱元璋的第21代孙。在广西师大王城校区,有个卖毛笔的江西人,姓李。2004年6月的一天笔者和他闲聊,他告诉我,他是李世民的后代。我问他有什么证据,他说有家谱为证。这些是否是事实我不清楚,但却让我眼前一亮,那些离我们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看起来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当一下在自己身边找到痕迹时,总是不免让人震撼。笔者对历史的兴趣,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对历史的亲切感上的。记得当时我给同学们讲这些小故事时,同学们听得是那样的专心:原来历史是这么一回事情。受此启发,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继续给同学们补充这类故事,慢慢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讲抗日战争时期的叶挺将军时,我告诉同学们,叶挺将军的儿子在抗战时期曾经在当时的广东省立第八中学求学。当我讲出民国时期的广东省立第八中学就是今天的广东罗定中学时,大家发出惊呀的声音,然后是几许自豪。我想,作为历史教师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你叫他不喜欢历史都难。经常都有学生来找我谈这类体会或者提供一些他们遇到的例子,比如一个叫陈嘉琪的同学对我说,他外公曾经在孙中山手下当兵,在石井兵工厂工作。一次孙中山阅兵,看见他外公小小个头,就摸了摸他外公的头表示赞许:十多岁的小孩子就来投身革命。还比如,肖达强同学给我讲他爷爷的叔公当年在蔡廷锴手下作战,身上绑着炸弹去炸日本鬼子。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老师勾画出重点,然后拿着书本记忆。在笔者看来,这是很多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同学们讲了我的第二个观点:某些历史不可信,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为什么又说历史不可信呢?我给同学们解释,这里说的某些历史不可信,是指今天我们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电视、教科书上了解到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比有差距。

接下来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造成某些历史不可信的原因:

一是与人们还原、重现历史的方法有关。今天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当时留下来的文字材料和实物材料。而这些材料有可能存在不真实的地方,人们依据不真实的史料还原出来的历史,其可信度就存在问题。当时我举了这么一个例子:2002年10月2日晚上九点半左右,我正在校园里和同学聊天,突然听到有爆炸声从市中心的方向传来。不久传来消息说,桂林中心广场发生了一起爆炸案。第二天《桂林日报》与《桂林晚报》报到:10月2日晚桂林发生一起爆炸案。不久,《文摘报》上转载了一篇题为《桂林市政府树立新形象》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这次爆炸案发生的时间却变成了10月3日。同样,在2002年11月21日的《南方周末》上,有一篇《中国反恐全方位启动》的文章,文章也提到了这起爆炸案,爆炸案的时间一样的变成了2002年10月3日。后人如果借助《文摘报》和《南方周末》上的文章研究这起爆炸案,就会认为这起爆炸案的时间是2002年10月3日,事实上应该是2002年10月2日。这样分析,既让同学们知道了人们是如何还原历史的,又知道了造成某些历史不可信的原因;这也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和愿望。

另外,造成某些历史不可信还有人为的因素。我除了举例给同学们介绍了顾颉刚先生“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外,还介绍了日本部份历史教科书故意抹杀侵华真相、混淆是非的问题。分析完造成某些历史不可信的原因,我继续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面对某些历史不可信,我们应该怎么办?我给同学们提供了两点意见:

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怀疑精神。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小学时学习历史,书上说战国时期,秦国在长平之战中一次活埋赵军40万人。等上初中后,我对这个数字发生了怀疑,认为一次活埋40万人不可能,但是我又拿不出证据来而只能靠一些常识判断。2003年5月,我在1999年的《军事史林》合订本上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对长平之战中秦军活埋赵军40万人提出了质疑,作者通过几点证据得出结论:长平之战秦军活埋赵军40万人是不可信的。通过这件小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怀疑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的精神。当然,我特别提醒同学们,不是我们接触到的每一历史都要去怀疑,那些不符合常识、常情、常理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大胆怀疑进而探究事情的真相。

二是建议同学们要学会从多条途径特别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历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给同学们举了这样一则事例: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地主是多么的罪大恶极,对农民是多么惨无人道,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尖锐。地主在我眼里就是周扒皮半夜学鸡叫、黄世仁年关逼债、刘文彩的大水牢。可是,等我读高中时外公给我讲他过去给地主做工的事情后,我对地主的印象逐渐改变。我外公讲,他年轻时给地主做工,地主对他是如何如何的好,而1949年后,这家地主财产被没收,外公又是如何不要当年的工资而把它留给这家人做生活费。联系今天的现实,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和谐的劳资关系。直到现在,我外公一家还在和这家地主的后代互相来往。或许我外公的例子太典型,但是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从小接受的一些教育:农民与地主之间,也许没有我们书上讲得那么简单----除了仇恨,就是剥削、斗争。事实上,近年一些研究也证明了笔者对农民与地主关系的新认识是对的,如清华大学历史系秦晖教授的“关中模式”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文彩真相》等。近年有学者研究认为毛泽东在1920年代写成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当时湖南的阶级矛盾有夸大的成分。因为这一问题牵扯到一些敏感的话题,当时我并没有继续讲下去,而是告诉同学们,书上学到的知识,到底对不对,可以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加以判断。受此启发,在平时的学习中,有学生经常把自己从长辈那里了解到的历史整理成文。如李胜同学访问他爷爷,做了关于三大改造的一些口述史并配上录音;陈斯雅同学访问了自己的外公,了解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并整理成文。让学生从现实中学习历史,更能提高他们动手动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为时间关系,第三个观点在那节课堂上我只是简单提了一下。

总的说来,我对第一节历史课是很满意的,因为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其实每位教师接手新一届的学生,都面临上第一节课的问题。把第一节课上好,把自己的基本教学理念和价值观融入第一节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关于我的这三个观点,我并没有在这节课讲完就算了,而是更多的渗透到了日常教学中,哪怕现在到了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我在课堂上也没有忘记渗透这些理念。有的老师或许担心这样影响考试成绩,其实只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应付考试而言,没有多大问题,加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把握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习起来还是不难的。我2004年大学一毕业来广东工作就碰上新课改,新课改到底怎么搞,我也去广州的一些名校听过新课改的示范课,这些课的常用模式就是由同学们演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其实我个人认为,要上好一节历史课,或者说要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很大程度不在于搞活动,重要的是教师讲授的历史知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教师要敢于讲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有自己的观点,不要照本宣科,那些明显过时的、不符合常识的观点或者假大空的话最好少讲甚至不讲,给学生传授的应该是人类的普适价值观,如宽容妥协、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唯书,不唯上。一节课讲下来,如果能让同学们有这么一种感受:原来历史是这样的!我想,这样的历史课就是成功的。2006年12月23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老师给罗定的高三历史教师做高考历史科的备考讲座。讲座结束后,黄老师和我们聊起了新课改,我谈了自己的想法,黄老师说有机会他要来听听我的课。如果我没有理解错,黄老师这句话暗含着对我历史教学理念的一些肯定。

第一节课历史课

(教师讲故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对于各位同学来说,我是你们的新老师.按照惯例,我首先应该作一个自我介绍.(尽量风趣.幽默.)虽然说教学时间很宝贵,但是今天我不准备上新课,而是想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好吗?(调动一下课堂气氛:生答:好!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学生热烈的掌声.活跃了气氛.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二.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快乐是一种能力

那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应聘者云集,考核也异常严格.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三个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考核的方法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只是在做饭的时候,因为都不太擅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手忙脚乱中三个人还都快乐地把饭吃到了嘴里。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浮躁起来,有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甚至连吃饭也草草地应对了事.有人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有一个人,还跟随着电视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5天后,考核方终于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时,那两个焦躁的应聘者已经形容枯槁,只有那个始终快乐着的应聘者还依然神采奕奕.就在三个应聘者凝神静气等待主考官最后出题时,主考官说出了考核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生活的人被应聘了.主考官对三个同样诧异的应聘者解释道:”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灵,可以个更把握地走进成功!”

师小结:快乐是一种能力.带着智慧出发的时候,也带上快乐,有了快乐,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俗话说得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会信心百倍;心情沮丧时信心也会低落。成功似乎也更垂青快乐的人,失败却常常纠缠失意的人。但快乐与失意往往取绝于人对事情的积极心态。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洗衣店的老板,一个嫁给了雨伞店的老板。老太太关心女儿家的生意所以天天发愁:雨天担心洗衣店里洗的衣服晒不干,晴天又担心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一位邻居的一番话让她再不发愁,转忧为喜。邻居说:“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下雨天,您有一个女儿会财源广进;大晴天,您有一个女儿会生意兴隆。对您老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啊!”

同一件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心情也会不同。下边这个实验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有位心理学家在一个中学里做了一个实验,她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打电子游戏了,可好玩、可过瘾了!”这时研究者就说:“看得出你真的喜欢,你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你的表情显得非常兴奋、神采飞扬、眼睛都放着光”。接着问:“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就说:“我最不喜欢学习历史了,枯燥无味,无聊极了,我也很讨厌我们的历史老师!”这时研究者又说:“你看在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另一副表情,满脸的沮丧,还皱着眉头,眼睛黯淡无神”!研究者接着说:“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尝试,你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这时学生在想:老师给我们开玩笑吧,我怎么能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呢?研究者说:“大家试一试,坚持一段时间,你们就会发现惊人的变化。”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来上历史课,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说自己的满脸的肌肉都僵硬了,感觉自己皮笑肉不笑。可是慢慢地,学生说自己特别讨厌的历史课原来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历史老师有时也挺幽默的,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再是令人望而生厌的了!师小结:情绪是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学习的进行,而不良的、消极的情绪则会极大地障碍学习。所以个人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因此,面对初三,尤其是下期,繁重的学业,希望你们积极快乐的面对!第二个故事: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次,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8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学生讨论该故事后,师小结:成功在于坚持!

第三个故事: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他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干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学生讨论:小孩聪明吗?为什么?

师小结: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第四个故事:石头做汤

如果我告诉你,石头能做出汤来,你可能会惊讶地瞪大眼睛?怎么可能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次战争过后,有三个士兵从前线回来。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想留下来,却发现村民们都在哀叹战争使他们缺衣少食,难以度日。三个士兵商量了一会,其中一个士兵说:“我们有一个生存的诀窍,想让大家共同分享,那就是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了一堆火,架起了一只大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了三块光溜溜的石头,一个士兵说:“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另一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一点盐呢。”于是,村民们一个个都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实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的村民就主动去拾柴禾,或者负责挑水,或者负责熬汤。在大家的努力下汤终于熬好了,在准备坐下来喝汤的时候,有人还推来一桶酒。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喝着美味的汤,忘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学生讨论。

师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只是我们可能像故事中的村民一样担心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够拿出来,奉献给他人。“石头做汤”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积极参与合作,就可以取长促短。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东西,在众人的奉献与分享下,也会发挥出让我们为之惊奇的作用。人类社会也正是通过人与人的合作,才完成了一项项奇迹。四个故事,于老师要送你们四句话:(新学期寄语:板书)相信自己,快乐面对 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互帮互组,双赢策略

三、其他说明:

1、我的课堂风格:民主、开放、个性

2、要求大家:这个要求我用一首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这首诗我请了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为我开了个头,那就是:

春眠不觉晓,上课别迟到;(课前准备:人到、心到、书本文具到)

夜来风雨声,作业按时交。(都是课堂作业,要认真对待)

笔记加测验,开卷亦重要;(笔记都记在书上,组长每堂课要检查,每学完一主题,开卷测验)

勤巧作舟楫,学海任逍遥。

3、本期教学安排:主题式教学。一主题一讲,(老师只讲从教材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一开卷考试或练习。

4、分历史学习小组,确定组长。

5、历史小组操行赋分和评比办法。

第四篇: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评价

关于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评价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我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及教学评价: 教学流程:听课记录的内容打进去哈

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

(一)热身/复习活动(Warm-up/Revision)

1、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激活学生的大脑和行动,让学生兴奋起来,全部精力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激活已学知识,让已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起来,即复习、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

2、活动形式:通过问答活动、复习了名词及冠词aan的用法。教师在选择活动形式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 的活动,达到实效。

3、活动时间: 3~5分钟,安排设计合理。

(二)教学呈现(Presentation)

1、情景选择:真实、具体的情景。

2、呈现方式。新学习项目的呈现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呈现方式应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确这堂课所教的东西。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地选择呈现方式,比如实物教具、录音、设问等等。

3、主体的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个人、两人或小组形式来呈现新的学习信息。

4、时间的控制合理。

(三)语言操练(Practise)

1、语言目标要明确。词汇、句型、交际功能和结构语法项目等知识呈现清楚明了,但是知识结构的呈现上不够自然、须加强。

2、操练方法多样有效。操练的方法多种,其中包括:替换练习、问答交流、小组竞赛、个别问答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语言操练方法。

3、操练时间要合理有效。语言操练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任务实施(Central task)

1、语言目标。在实施任务、解决问题当中,及时了解学生应用哪些词汇和句型、以及新的语言知识。

2、情景设置。教师根据计划和设计任务提供了所需要的情景条件。

3、互动形式。学生执行任务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设计了竞赛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知识巩固及家庭作业

1、锻炼培养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巩固与整理。

2、作业量适中。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一、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历程,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长处和短处,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树立信心;帮助教师具有“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的教育理念。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 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必须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才能对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

1、教学氛围: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大胆尝试、乐于合作。

2、学习兴趣: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3、学习自信心:能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4、情感态度:学生能否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师生情感领域是否融通。教学方法:能否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教学内容:是否精选了教材;是否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是否让学生明确了教学重难点。

三、目标评价对学生教师的启示:

1、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诱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

2、教师方面:培养锻炼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首先应该记得这一段话,因为教育生产首先是一种保护,要保护好学生幼小心灵里迸发出的每一点火花,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课堂教学的评价也是不断发展的艺术。

第五篇: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评课作为教学研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开展,其目的是通过评课找出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中成功和不足,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评课不仅可以给上课者、观摩者以反思与启发、更能促进评课者的教学能力。然而教师们平时较多关注的是“上课”、“说课”,讨论“好课”的标准,探讨“好课”的设计与落实,而较少把视点聚焦于“评课”方面。所以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反映不会评课,不知从哪方面去评价一节数学课。从本人参加的县内镇内多次小学数学教研评课活动来看,目前我县乡镇的小学评课活动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重听轻评;

2、敷衍了事;

3、平淡肤浅;

4、面面俱到;

5、参与面窄。那么如何去评好一节数学课呢?

一、明确评课内容和标准

首先从评课者个人来看,要评好一节课,明确评课内容和标准,知道一节课评点什么,从哪方面去评。一节数课要评价的内容和方面很多,下面将评课内容与基本要求介绍给大家。

1、评教学目标:①教学目标确定:全面、具体、适宜, 有针对性、导向性。②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评教材处理:①知识教授得准确、科学,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②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

3、评教学程序:①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②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一节好课的结构应做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①教学方法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②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③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④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评教师教学基本功:①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②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③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④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

6、评学法指导:①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②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7、评能力培养: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8.评师生关系:①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②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9、评教学效果:①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②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

我们只要按着这些内容与标准去评价一节数学课就显得有根有据。但是我认为好的“评课”

决不是面面具到的评课,评课需要突出重点、归纳共点、揭示令人深思之处。如果面面俱到,就会忽略了听课的具体过程与体验,从而使所评价的课有失偏颇。根据本人十几年的听课经验,我提倡大家评价一节课时要做到边听边评,把当时感受最深的看法体会先简单记下,课后再归纳分类,对众多的视角进行整合,选取最有价值的一点或几点展开评价。可以说经历这样的评课过程,对评课者来说也是一种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注意评课方法与原则

其次从评课的组织形式来看,我认为要评好一节课,还要注意适当的方法与原则。评课的方法很多,只要是适合实际、有效的我认为都行。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评课方法:

(一)综合评课法,:综合评课法就是指评课者对一节课做出全面、系统、综合的评价。

(二)概括归纳评课法:就是对整节的优缺点做总结归纳,从而找出课的优点、缺点和特色。

(三)教学诊断评课法:教学诊断评课法是评课者在观摩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之后,对其进行评析,而评析问题侧重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四)片断评课法:片断评课法就是评课者从课堂教学中选取有代表性或典型性意义的教学片断来进行评析。有时这几种方法也会在评课当中穿插运用,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评课方法的积累与创新使用,不能一成不变。

下面我和大家谈谈评课时要注意的几点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是为了发展,评课者不仅要关注上课教师的操作层面,更要关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理念。

2、实事求是原则。评课是一种学术的评价、讨论和交流活动,不应涉及个人的情感因素,评课者要有责任意识,不能因为面子、情绪等因素该说的不说,该点的不点,不能做“好好先生”。

3、坦率诚恳原则。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真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评课者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说教,要做到双向互动,平等交流,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沟通氛围与条件。4鼓励性原则。评课者要注意构建培养上课教师的教学自信,通过评课来帮助教师寻找自信、培养自信、强化自信,做到“优点谈足,缺点抓准”。

5、正确归因原则。评价是为了改进,评课者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还要帮助教师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方法,即既要对症又要下药。

6、重点突出原则。最优秀的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同样,评课也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课型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

7、兼顾整体原则,评课时要注意这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知识体系,只有将这节课放到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评论,理解上课教师的设计意图、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评课时有的放矢、有理有据。

8、换位思考原则。对教师要求高、要求完美是好事,但评课者应注意外部与内部的条件,一些不足一些意见要考虑实际层面的操作能否可行,否则就变成了假、大、空。

9、差异性原则。评课时我们要考虑上课教师的阅历、教学经验、性格特点等个体因素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议,还要注意初试课、研究课、评优课的区别。

10、互利共赢原则。评课是一个多方收益、互利共赢的活动,除被评者和旁听者之外,评课者也要以学习的心态去参与,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随着课改不断向纵深发展,课改的研究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只有我们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注意理论与经验的累积,才能不断完善课程的理论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评课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常见与最方便的研究方式,只要我们科学合理的运用,注重评课实效性,评课活动一定会成为课改研究乃至教学研究中有力、有效的工具。

四,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

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 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体评价的构想

1.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原则;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是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小学数学最佳知识结构。即,那些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法则、规律、公式和数学思想组成的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的知识系统。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潜在智能的开发和提高;是否通过“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既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落实,又兼顾“因材施教”的推进。

5.课堂教学是否较好地体现了“认知结构”、“教材结构”、“教学结构”三者和谐一致的整体关系。

6.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投入的质量与程度如何,发展趋向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7.进行“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课时教学效果的量化测试和“智能”与“情意”方面相应的课外跟踪考查结合。

下载教学心得体会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心得体会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本人的评价方式如下(仅供参考):  教学目标设置;  对教材的理解处理能力如何;  对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 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  板书设计;  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  课......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要正确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加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1、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评价一节体育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一、教学思想的评价是否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

    评价一节语文课

    评价一节语文课 听课、评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在语文教学评估中有很多项目是较难精确量化的,也很难严格......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旧的教育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评价一节体育课,离不开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求教......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今天我想谈一下英语课和怎样评价一堂英语课。首先我先谈一下一节好的英语课的标准:一看老师 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1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一看老师 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1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差异,尽......

    历史课改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历史课改心得体会 石贵玉 新课程改革浪潮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神州大地,给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崭新的活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知道,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