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教学反思[五篇]

时间:2022-09-14 02:0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识字2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识字2教学反思》。

第一篇: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2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识字2教学反思1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二、拓展课堂,披文入情

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地体会,在课前我组织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树。课上通过课件让学生倾听杨树唱歌,观察大叶杨的样子。了解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次让学生品读,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诗歌的中心: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快乐的生活着!让孩子们带着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

《杨树之歌》这首诗歌意境美,韵律强,适于朗诵,而且要求背诵。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后,在熟读的基础上,课后马上就能将诗歌背诵下来,在背诵过程中还能将诗的韵味读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第二天早读时都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可有少部分的学生只能背出一句半句,或者结结巴巴的半天才背完。这么大的差异,该怎么办呢?对那些掌握得快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可对那些没能背出的学生就该指责吗?指责他们就能背出了吗?——不,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有可能他们尽力了,可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背不下。所以,我告诉他们:你朗读这首诗歌时很有感情,只要你花心思,多读几遍,你一定能将它背下来的,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什么时候会背了,自己来找老师背诵,好吗?在接下去的几天里,那少部分学生陆续来找我背诵,有些学生的表现甚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不妨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他们跳跳、伸伸手就能触摸到各自的胜利果实。在识字教学中也一样,要求识的字,有些学生写一遍就会了,就没有必要让他们抄写好多遍;有些学生写二遍、三遍还不会,就应要求他们多写几遍,直到掌握了为止。

每位学生都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裳”,教师应当好“裁缝”,为他们“”,客观地量体裁衣对待每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共同进步、健康成长。

识字2教学反思2

我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基本达成了教案预定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尤其在生字的读音及书写方面着力较多。

但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和不足: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一堂课40分钟,教师的讲解过多,大概占掉了25分钟以上。过多的讲解,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主动学”转变为“被动听”。知识点较细小、琐碎,学生很难有兴趣听进去,更何况记住、记牢;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道:“教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教”,只有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才能给老师“减负”,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

其次,对识字教学投入了较多时间、精力,忽视了学生说与写的练习环节。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心,但并不意味着全部。考虑到小学三年级的作文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由于我在第一课时钟占用过多时间讲解字词,,再加上经过苏老师的指导,在第二课时我重点设计了说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交流、讨论课文中每一幅图话的内容,并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编成小故事讲出来。学生的反响很强烈,主动参与意识也很高,于是我顺水推舟,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写话,锻炼了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

第三,教学过程中环节设置不紧凑,衔接不紧密。缺乏过渡语,语言艺术还有待锤炼、提高。教学环节之间,缺乏过渡,这在备课中容易被老师忽视,在课堂生成性教学中,问题便明显凸显出来。例如,当我让学生齐读完一遍课文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此时我说道:“请同学们看黑板”,打算讲生字发音。这样的过渡语对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显得十分单调、乏味。学生出现了做小动作、回头说话的现象。这时,我要么只能讲课堂纪律的重要,维持课堂纪律,要么就采用非常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显然,后者效果要优于前者,我鼓励了部分表现较好的学生,课堂秩序才开始恢复正常。因此,我意识到好的过渡语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儿童,应多采用儿童式的语言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等诸如此类生动鲜活的语句,才能充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达到乐学、好学的境界。

今后我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加强自我训练,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

识字2教学反思3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新课标要求,遵循“多认多说。多读少写”的原则,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开心心识字。把知识的传授与游戏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画面,一下字就让火热的生活走进了课堂,也紧紧的抓住学生那颗求知若渴的心。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然后出示富有色彩的词语,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对图画所代表的事物形象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感知。同时,我还时时不忘用语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让识字回归生活,让孩子联系生活,多途径识字。而且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边诵读边拍手,学生在诵读与拍手中掌握了朗读的节奏,再有节奏的朗读中记住了本课内容,还兴致勃勃的续编了课文。整节课,孩子们都融入到学习中,自主性被得到充分体现,潜能也尽情得到开发。

识字2教学反思4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配合韵文内容,安排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喜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了解节日习俗。

一、帮学助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日期和活动形式。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发现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有一定的感知,但对传统节日的日期不太了解。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日期,作为自己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读文和观察插图,充分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对于节日日期,我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比如:在学习“元宵节”时,一个学生说元宵节就在开学报名的前一天。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对于清明节,学生了解的很少,着重由自己告诉学生清明节的日期和活动形式,从而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意义。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了解了不少。

二、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源远流长。乞巧节和中秋节的来历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在课堂上,我为学生讲了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让学生感知乞巧节的美好,让学生了解乞巧节的历史起源。有了神话故事的铺垫,学生更加喜欢乞巧节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没有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和相关习俗,让学生喜欢中国传统节日,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三、引导学生确理解准“传统”节日。

文中介绍的七个传统节日,学生都比较喜欢。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文化,我在课后让学生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老师、同学交流。在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时,我发现个别学生居然把圣诞节、劳动节、元旦都认为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令人哭笑皆非。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传统”。在朗读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和家人年年都过哪些节日?是怎么过节的?引导学生感知“传统”的意思。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这些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过春节,贴窗花、放鞭炮”,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备学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设计出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展现出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效果。

识字2教学反思5

今天教学了识字2的字词。放弃了以前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韵文的朗读教学,直接进行教学的字词的教学。也没有运用课件,直接用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

识字2生字很多,又全是体育运动项目,如果直接运用配套光盘会让孩子们在听中学会了生词,而自己对生词并不能有直观的识读理解。所以教学时我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发现不会的提问共同解决,说得规范一点就是运用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来引导学生在认识各项体育运动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这一过程用了两课时,才完成了本课二十个生字、十二个新词的教学。关于“词串”的朗读以及后面的新词巩固还要再用一课时,想让孩子们在对新词已经认读的基础上跟着配套光盘再进行朗读指导和进一步理解巩固。

主要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自己把识字2中的词读准,找出自己不会读的或觉得读不准的词提出来与同学商量。

学生主要找出“竞走”、“铅球”、“铁饼”“标枪”这几个词。引导学生认读后,学生再读生词,找找哪些自己认为最难写,或不易记得的逐一分析讲解。

二、师生共同分析生字新词。

学生提一个我们就分析一个:基本过程:先说说这是什么运动,到图上找出来,会模仿的就自己模仿理解。再根据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学习生字,以熟字和部首相结合帮助学生认清并记牢。学生自己描红,学好一个描红一个,没有描红的就在黑字上跟写。

难分析的字有这些:足、走、以及足字旁的区分,其他的基本可用熟字来学习生字。()如:跳,桃把木字旁换成足字旁。远是二儿走远了。标:木二小就是标,标枪的标。枪:木加仓,就是枪(当然得先把仓进行分析书空)击:二被山穿透了等等。

三、学生巩固。

描写习字册。

识字2教学反思6

【教学背景及理念】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父母、敬长辈。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案例描述】

《识字2》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新课伊始,我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紧接着,进行识字教学。然后,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再让他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在质疑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提问很有针对性,而叶健斌小朋友的一个建议更是具有创新意义。

片段一:激发兴趣,初读课文

1.师范读韵文。(部分学生跟着轻声念)

2.师: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

3.生自由练读。

4.师: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生1:“家务事,愿承担”比较难读。(师生共同正音)

生2:“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比较难读。(师生共同正音)

生3:老师,我有个发现,“父母教”的“教”,就是“教室”的“教”。

师:你说得很对,真会发现!

5.师:解决了难读的字,咱们再读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生自由练读)

6.师生对读。(师读:小朋友──生接读:正年少──)

7.同桌同学对读──小组进行对读。(感受三字韵文的韵律美)

8.师:你还想怎么去读?和学习伙伴商量商量。

(生有的拍手读,有的动作表演读,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样子)

片段二:读中感悟

1.师: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1:我读懂了小朋友要尊敬长辈,懂礼貌。

师:对呀,“尊长辈”就是要尊敬长辈,尊重长辈。平时在家里,你是怎么做到尊敬长辈的呀?

生A:爷爷奶奶来了,我给他们倒茶。

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B:见到叔叔阿姨,我会向他们问好。

师:真有礼貌呀!

生2:我读懂了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就要改正。

师:是的,做错事情,应该马上改正。知错就改还是(生答:好孩子)

生3:我知道了要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洗洗碗筷,扫扫院子。

师:对呀,书上说家务事──(生:愿承担)平时你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事?

生:我帮妈妈扫过地。

生:我帮奶奶洗拖鞋。

生:我帮妈妈洗碗,洗菜。

生:我还帮妈妈洗过衣服呢!

……

师:真能干!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那么辛苦,你们能帮助他们干点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真是不错呀!

2.师: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生1:什么叫“长辈”呢?

师:谁来帮他?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长辈。

师:辈分比我们大的人就叫长辈,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他们都是我们的长辈。

生2:“态度好”是什么意思呀?

师:课文里说什么时候要态度好呢?

生: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

师:长辈做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有礼貌地提醒。长辈们也有范错误的时候,他们做错了,你怎么提醒呢?来演一演。

生:我会轻轻地跟他们说。

生:我会很有礼貌地提醒他们。

师:对,长辈们做错了,就应该像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那样,有礼貌地、诚恳地提醒他们,这样就是态度好。

(正当学生讨论得热闹,叶健斌小朋友高高举起了手。他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想法。我可不可以给这篇韵文加个题目呀?我心里一怔,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到呢。脑子一转,识字2没有题目,这是个很不错的想法。于是,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给“识字2”加个题目。)

师:哇,你的想法真的很棒!“识字2”没有题目,我们正好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呢!你想给它取什么名字?(叶健斌略加思索,说一时还想不出来,想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师: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给这篇韵文取个题目,好吗?

(生跃跃欲试)

生1:我想给它加个“懂礼貌”的名字。

生2:我想让它叫“三字歌”。

师:为什么这么叫?

生2:因为这则韵文跟我们念过的“三字经”很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在一起的,所以就叫“三字歌”。

师;不错,你很会观察,也很有想法。

生3:我想给它取名为“好孩子”。

师:真不错,大家给这篇韵文取了那么多好名字,你们觉得哪个名字最好呢?

生(叶健斌):老师,我觉得取“好孩子,人人夸”这个题目最好。课文讲的就是怎么样做一个好孩子。

师:是呀,你们也都想做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吧。好,我们就把“识字2”这篇韵文取名为“好孩子,人人夸”。(鼓掌通过)

【教后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从以上《识字2》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一)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创新

首先,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读、敢说、敢问、敢答。如“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你的想法真的很棒!”等等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孩子们才会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其次,教师少问,鼓励学生多问。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

识字2教学反思7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背诵《一株紫丁香》。

4.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建立自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5.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识字2

教学要求:

1、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写“胡、戏”等8个生宇。

3、了解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齐读导语。

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

2.出示课本插图。图上的小同学在干什么?

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们在识字2中,都能找出来。(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找出与图中相对应的词语,画上横线,帮助理解。

2.同桌互

相读一读,仔细听一听读得是否正确。

三、识记生字。

1.指名读,正音。

2.小组比赛读。

3.互相交流识记生宇的方法。

熟字加一部分:棋,钢。

偏旁联想记:弹、钢、喂、鸽、航、模。

(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分解部件记:胡、戏、琴。

(古—月一胡、又一戈—-戏、王—王一令—琴、又一见—观)

4.抽卡片认读词语。

5.组词练习。

京戏 唱戏 航模 航行 钢琴 琴声

钢笔 钢铁 弹琴 弹力 养鱼 喂养

6.会用学会的词组句。

四、摘果子比赛。检查学习效果。

出示识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比赛读,读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可以摘到一枚“智慧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和词语。

2.用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语情况。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抽卡片认读“胡、戏、棋、钢、观、弹、琴、养”。

2.按结构分类,再说说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找出左右结构的宇:胡、戏;棋、钢、观、弹。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琴、养。

3.指导书写。

胡、戏、棋、钢、观、弹要写得左窄右宽。“戏”字不要漏写点。

琴、养上宽下窄,撇捺要展开。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论。

选个别同学写字练习评评,看是否规范。

6.完成“我会写”。

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注意写规范。

三、扩展活动。

除了书上写的活动外,你还开展过哪些活动,用三字词语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2

胡、戏、棋、钢、观、弹、琴、养

京戏 唱戏 航模 航行 钢琴 琴声

钢笔 钢铁 弹琴 弹力 养鱼 喂养

教后反思:

本课的词语表现的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读起来感到亲切、有趣。但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有的喜爱琴棋书画,有的喜爱吹拉弹唱,也有的喜爱栽花种草。学习时,可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优势,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体验不到的一些乐趣。学生在表达时,有的没把心理话说清楚。学生在谈话时引导他们说准普通话,想好了再说。

识字2教学反思8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

《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来展开。

我预期的设想觉得春节、中秋节这两个节日,同学们学起来应该是很轻松的,正如: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就如:春节,对于这个节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无几,习俗更不用说了,现在每个地方的习俗已经变了很多,所以连春节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示贴对联的图片,孩子们还是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放鞭炮,这些是什么原因呢?

对于春节的知识孩子们都是茫然,更别说其他的节日了。

我们国家每个节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让人民不要忘记自己母国的重要日子。可是,现在有一种普遍现象,城市里的节日氛围比乡村还要隆重,节日味道更浓,那么在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不可能随时进城去过节啊,怎么办呢?只能玩着玩着就过了,比如端午,大人们都处于繁忙的季节,能弄几个粽子吃一下就不错,其他的在电视上看看或者玩累了睡了想都没想过,又何来知道习俗呢?

想到这儿突然觉得心酸,他们大多数的知识就靠老师补给,老师说了,证明他们听过了,回去可以看看电视,翻翻课外书,就这样而已。

识字2教学反思9

这一篇识字以词串的方式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全貌,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为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预习时让孩子们阅读了《补充习题》上的(《桂林山水》节选),我抓住学生迫切想去畅游一番的心理展开了教学。

先从桂林的水入手,让学生说说“你看到的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因为有了先前的助读,他们的回答很积极,有孩子说“桂林的水很绿”,有孩子说“桂林的水很清”,“那么哪个词能表现出桂林的水绿?”学生说“碧水”,再让学生欣赏欣赏“碧水”,这样,在看图、说话、理解、朗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碧水”的体会。同时,我相机教学了“碧”。运用同样的方式,我教学了“倒影”,学生体会了桂林的水很清,同时,随文识记了“影”。“在领略了桂林的水清和绿后,我们一起去欣赏桂林的秀峰吧”,我将第一和第三行词串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指导读准“象鼻”“骆驼”和“笔架”的字音,再结合图片,一一对照欣赏,使学生明白这三座山名称的由来。“鼻”是本课生字中最难写的一个字,我采用形象记忆的方式:“自”就好像是鼻梁和鼻头,“田”就好像是鼻孔,下面的部分就好像是人中。这样,将复杂的字形形象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也提高了识字效率。

识字二的词串都学完后,我示范以小导游的介绍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积累、运用的能力。

识字2教学反思10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会认课后的14个生字,会读会背课文。我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读生字,说识字方法来记住生字,用各种方法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缺少了趣味性,仅仅是就识字而识字,识字方法过于局限,没有教给学生归类识字,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缺乏兴趣。因此针对本课出现的问题我对识字教学有以下反思:

1、识字要音、形、意相结合。尤其是有很多汉字都是形声字,用音、形、意相结合的方法会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例如:筷子的“筷”就可以交给学生筷子是竹子做成的,所以是竹字头,读音和“快”相同。对于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否则随着学生认识的生字越来越多会混淆。例如“已”和“以”学生就很难区分,可以让学生用组词的方法从意思上来区分。对于多音字碰到就要强调,孩子的记忆总是先入为主的,如果第一次见不强调他们会记不住另外一个音。

2、要进行归类识字。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归类识字。例如学生在前后鼻音容易出错,就可以把生字进行前后鼻音的归类。平翘舌也容易出错,则给生字进行平翘舌的归类。还可以根据生字的结构进行分类,根据识字方法归类等。

3、除了课堂识字,课后运用丰富的识字方法也可以扩大孩子的识字量。很多时候孩子认识的字并不是课堂上用老师教的识字方法学习的,而是在生活中积累的,所以生活中识字也很重要。例如上个学期,我把每课学过的生字卡片都贴在教室的黑板上,柜子上,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就有,下课就有孩子互相指着生字认。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是识字本,把自己在报纸、杂志、商品标签上认识的生字贴在专门的本子上,每周都进行汇报。

总之,识字教学应该多样化,趣味化,并且有针对性。

识字2教学反思11

这一篇识字以词串的方式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全貌。课本中四幅精美的插图和四组12个词串,插图与词串一一对应。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骆驼峰,再现了榕树下两个孩子对歌的特有的壮乡风情。对于没有南国风光体验的孩子来说,学习这课如果没有图片,就是干巴巴的`字词。课前,我借用了二年级QQ群了影视资料,先让学生看了漓江风光,还欣赏了对歌,这样干巴巴的文字成了直观丰富的图片,孩子们对文字的理解一下子清晰了,无需老师再作解释。

识字教学是本课的重点,我让学生通过观察重点掌握“鼻”的写法。比较三个横的不同写法,还引导学生与“碧”和“架”两个字里横的写法进行比较,寻找横画的书写规律。“廊”字在练习7中给出了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学了这课后,我还给学生积累了一些描写山水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识字2教学反思12

快乐识字

《识字》2教学反思

刚刚学完拼音的一年级学生,面临的就是大量的、抽象的识字教学,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在教学《识字2》这一课时,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的。

1、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找一找并画一画太阳、闹钟、小鸟,、做一做穿衣、刷牙、早餐等的动作,将这些生活中的游戏、动作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让学生做字卡,在学中识字。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识字,我让学生提前做生字卡片,正面写生字,背面写拼音,学生很乐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学生字,然后让同桌两人利用字卡互相帮助识字;有时让学生做“摆长龙”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3、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手,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

运用眼、耳、脑、手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鸟”字第三笔竖折折钩是一笔写成的,不要写成几笔;“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手,要认真跟着老师书空,那样才能认清笔画,记住字的笔顺。

识字2教学反思13

学习目标

①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③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课前准备

① 物投影仪。

② 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

③ 轻音乐磁带。

④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看图引入

① 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可做成课件),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 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以及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学习生字

① 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②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学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③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④ 抢答游戏: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⑤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咱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如,“戏”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者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看图读词

① 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难点:“观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知道一个女孩在做记录,一个男孩在观察百叶箱中的温度表。)

② 哪些词语是图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③ 再次练读词语,朗读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指导书写

本节课指导学生练写“胡、戏、棋、钢”四个字。

① 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②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窄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

: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 自己读词语,如有不认识的字,向同学请教。

② 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③ 同桌互相读生字,互相检查。

④ 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开火车读。

诵读词语

① 老师配乐范读。

② 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

老师提示:

a.要边读边想像,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b.要读出词语的韵律。

③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学生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① 主读后面三行词语。

a.学生自由读后三行,结合图画,边读边做动作边体会。

b.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以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行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语言。

c.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书写“观、弹、琴、养”

① 学生观察范字,描红。

② 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重点提示: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长,竖弯钩要舒展。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③学生找学习伙伴互相欣赏别人写的字,提出改进建议。

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多,从中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拓展活动

学校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识字2教学反思14

读读《识字2》本课围绕“桂林山水”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幅精美的插图和四组12个词串,插图与词串一一对应。

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骆驼峰,再现了榕树下两个孩子对歌的特有的壮乡风情。对于没有南国风光体验的孩子来说,图的作用很重要。第二部分内容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自己读着教材,想到教过几遍的《桂林山水》,对“舟行碧波上,人上画中游”的桂林充满了向往。孩子们会不会呢?他们地处塞外,领略的是风吹草低,嬉戏于瑞雪飘飞,能不能在竹筏上站稳,能不能听懂嘹亮的对歌呢?对话就从走进画廊开始吧:孩子们,这个地方的景色怎么样?和我们这里有哪些不同?各部分景色说个三言两语,也许能在无意中理解了水的“碧”,峰的“秀”,会抚摸大象的长鼻子、爬上高高的骆驼峰、会心地倾听有问有答的歌声……有去过桂林的孩子,让他说说“壮乡”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老师就讲个清楚明白。

接下去进行的是初读识字,时间要充裕,求的是个正确。在初读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就是诵读品味。除了采取形式多样的读书方式外,感觉学生进入文字中的意境还是有一定难度,这时候,再辅以课件演示,水的碧、峰的秀可能与声音同步了。朗读的的效果可能会真正有所提高。

写字指导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重点掌握“鼻”的写法。比较三个横的不同写法,还要引导学生与“碧”和“架”两个字里横的写法进行比较,寻找横画的书写规律。“廊”字在练习7中给出了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的小窍门,这时候,是不是该让学生有所发现呢?填充一下词串之间的空白,给家长、为朋友介绍一下桂林山水,能成为一个说写的小题目。

识字2教学反思15

学习这一课,再次感受到多媒体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

巍峨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英姿飒爽的海陆空军队、举国上下欢庆国庆的欢腾场面等等,搭起了词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桥梁,沟通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上入情入境地讲解,使想象、理解、体验、积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国庆五十周年盛典的视频,孩子们看得都不禁发出了啧啧赞叹声。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识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过,大多孩子们不知道国家领导是谁,看来每天早晨让孩子了解新闻很必要。

第二篇: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1

学习目标

①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③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课前准备

① 物投影仪。

② 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

③ 轻音乐磁带。

④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看图引入

① 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可做成课件),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 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以及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学习生字

① 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②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学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③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④ 抢答游戏: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⑤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咱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如,“戏”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者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看图读词

① 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难点:“观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知道一个女孩在做记录,一个男孩在观察百叶箱中的温度表。)

② 哪些词语是图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③ 再次练读词语,朗读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指导书写

本节课指导学生练写“胡、戏、棋、钢”四个字。

① 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②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窄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

: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 自己读词语,如有不认识的字,向同学请教。

② 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③ 同桌互相读生字,互相检查。

④ 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开火车读。

诵读词语

① 老师配乐范读。

② 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

老师提示:

a.要边读边想像,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b.要读出词语的韵律。

③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学生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① 主读后面三行词语。

a.学生自由读后三行,结合图画,边读边做动作边体会。

b.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以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行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语言。

c.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书写“观、弹、琴、养”

① 学生观察范字,描红。

② 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重点提示: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长,竖弯钩要舒展。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③学生找学习伙伴互相欣赏别人写的字,提出改进建议。

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多,从中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拓展活动

学校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识字2教学反思2

学习这一课,再次感受到多媒体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

巍峨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英姿飒爽的海陆空军队、举国上下欢庆国庆的欢腾场面等等,搭起了词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桥梁,沟通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上入情入境地讲解,使想象、理解、体验、积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国庆五十周年盛典的`视频,孩子们看得都不禁发出了啧啧赞叹声。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识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过,大多孩子们不知道国家领导是谁,看来每天早晨让孩子了解新闻很必要。

识字2教学反思3

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篇课文,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下说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在学习本文之前,我想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感知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从而,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活动,再去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呀,刚才老师从教室门口就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着微笑,你们此时的心情愉快极了,现在呢,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来倾听一首儿歌,我们开始吧!”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从歌声中探索听到了什么,说一说?能知道它是什么节日时唱的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我在导入语的运用上,缺乏衔接语。并在多媒体出现故障时,缺乏教育机智,这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学会预设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解决措施。

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认读生字,从而促进学生的认读能力。在读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

在进入课文品读环节,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节日,并用横线画出来。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图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猜测图片描述的是哪个节日,然后让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老师出示课文内容,并齐读,从中你知道节日的习俗活动有哪些?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以这样的设计,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节日的了解程度。

最后,提示学生看最后一句和开头,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联系,引起共鸣。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通过问题让学生巩固课文: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和吸收。让学生齐读,老师出示划分节奏的课文,一起练习。

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从易到难,从浅入深进行解决,我还让学生说一说除了本课学习的传统节日外,你了解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还有哪些?抓住要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抓住本课教学的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在最后的学写生字环节,我从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占位入手,分析字的框架,需要注意的笔顺写法,并让学生在书本上描红练习,使学生牢记生字的正确书写。但在这一环节,我没有让学生多练习领读,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我会在教学上多多反思问题,并及时解决。

识字2教学反思4

《识字2》是一篇美丽的韵文。描绘了美丽的荷塘景色及塘中可爱的小青蛙在荷塘快乐地欢唱。学生非常喜欢课文,喜欢童话般的画面。

在学文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在学生自己说话的基础上,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可以说谁在哪里干什么。学生很乐意听愿意说。在学生明白图意后,引出本课的文本内容。老师用优美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让我们在一个美美的荷塘边学习这篇韵文。

在学文时重点抓住数量词“万”“千”“百”“十”,逐行找规律,学生发现每行的首字都是数量词,这些数量词我结合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指的是数量的多与少,而不是精确的多少。学生看图,一目了然。知道了每种事物的多与少,学也在朗读中尽情地表现着。比如:学生朗读“万片荷叶”时,读重音“万”,有的学生还赋上丰富的表情: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笑眯眯地,有的一副惊讶的样子……真的很完美。因此,我觉得在学生的朗读指导方面,结合图,再学文,不失为一个妙招。在朗读“一个合唱指挥家”时,我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听音乐会,看演唱会,问学生你觉得指挥家在台上,你觉得神气吗?学生自然异口同声:神气。这样,学生把最后一行读得十分到位。

识字2教学反思5

这节课在我自己看来在这节课上我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许多预设的点也达到了,我的精神状态一直是饱满的,没有紧张,比较以前自己讲的课要稳一些,沉着一些,在这节识字课上,学生对花的样子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对本课的生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答问题情况较好,学生的识字和写字情况是比较好的,都写的非常认真,非常漂亮。

但是在本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整节课图片的部分占用的时间较长,应该再简略一些,所有导致后面的两个字没有写完,整节课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

2、学生在回答句子:”池塘里开满了许多荷花”。一句时候,没有给予纠正,满和许多重复。

3、学生的说草字头的'笔顺时,第三笔说的是竖,教师没有及时纠正。

4、在书写“梅”字的时候,写得不够好,应该用板擦擦掉,不应该用手,这样做学生会模仿,养成不好的习惯。

5、在黑板上贴上认读和写的生字以后,应该整体指明读,或是指明领读,或是齐读。

6、在书写生字的时候,应该指明部分同学大黑板前来书写,指出共同存在的毛病。

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更新知识,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们。

识字2教学反思6

《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该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

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本课教学我我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男女生分读等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在朗读中读懂诗文。孩子们也一遍一遍地读着,乐此不疲。孩子们那么喜欢读“三字经”,何不让他们自己也来编一编。

于是在让孩子说好怎么样才是有礼貌的孩子后,我让孩子们把内容编成三字经,有些孩子是这样编的:

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爷爷早,奶奶好,父母走,说再见。

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老师早,同学好,对不起,没关系。

在让孩子们说完你会做什么家务事后也让孩子们自编三字经:

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自己事,自己做,洗手帕,穿鞋子。

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擦桌子,倒垃圾,不叫苦,不叫累。

我还鼓励他们读读、背背自己编的三字经,使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学懂了道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2教学反思7

读读《识字2》本课围绕“桂林山水”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幅精美的插图和四组12个词串,插图与词串一一对应。

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骆驼峰,再现了榕树下两个孩子对歌的特有的壮乡风情。对于没有南国风光体验的孩子来说,图的作用很重要。第二部分内容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自己读着教材,想到教过几遍的《桂林山水》,对“舟行碧波上,人上画中游”的桂林充满了向往。孩子们会不会呢?他们地处塞外,领略的是风吹草低,嬉戏于瑞雪飘飞,能不能在竹筏上站稳,能不能听懂嘹亮的对歌呢?对话就从走进画廊开始吧:孩子们,这个地方的'景色怎么样?和我们这里有哪些不同?各部分景色说个三言两语,也许能在无意中理解了水的“碧”,峰的“秀”,会抚摸大象的长鼻子、爬上高高的骆驼峰、会心地倾听有问有答的歌声……有去过桂林的孩子,让他说说“壮乡”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老师就讲个清楚明白。

接下去进行的是初读识字,时间要充裕,求的是个正确。在初读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就是诵读品味。除了采取形式多样的读书方式外,感觉学生进入文字中的意境还是有一定难度,这时候,再辅以课件演示,水的碧、峰的秀可能与声音同步了。朗读的的效果可能会真正有所提高。

写字指导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重点掌握“鼻”的写法。比较三个横的不同写法,还要引导学生与“碧”和“架”两个字里横的写法进行比较,寻找横画的书写规律。“廊”字在练习7中给出了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的小窍门,这时候,是不是该让学生有所发现呢?填充一下词串之间的空白,给家长、为朋友介绍一下桂林山水,能成为一个说写的小题目。

识字2教学反思8

本课韵文是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组织成一组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同时课文配以插图,图文对照,让学生不仅识字,还理解词语,认识事物。

由于学生还刚刚接触汉字,所以本课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承诺过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看图边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认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认识词语和理解词语的教学中,插入说话训练,让学生用词语来说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扩展词串,从而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快乐。

由于学生刚接触汉字,因此教授学生学习写字非常重要,要手、脑、口并用,先学习基本笔画,再学会笔顺,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呢?充分利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记住,如教学“鸟”字时,对学生说上面的.撇是鸟头上的羽毛,里边的点是鸟眼睛,千万要点上,下边的鸟身体要宽一点,学生听了,兴趣很高,很容易就记住这个字了。再如“太”字,从学生熟悉的大字入手,大字下面加一点就是太,学生也很容易就记住了。接着让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为写好汉字做好准备,最后在习字册上仿影,让学生边写边记。

由于学生年级低,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也很难一直做端正,因此,课上我经常表扬鼓励一些听的认真,做的端正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一听,马上做得端端正正,同时有些学生太爱说了,说的天马行空,因此给他们一些提示,可以围绕哪一点来说,有些学生太胆小,就鼓励他们,勇敢一点,即使声音有点轻也表扬一下,让他心里体验发言的快乐。

刚开始教学汉字,虽说就那么几个简简单单的字,但教起一年级的孩子却不是那么容易,今后的写字教学还应花更多时间训练。

识字2教学反思9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从以上《识字2》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一)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创新

首先,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读、敢说、敢问、敢答。如“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你的想法真的很棒!”等等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孩子们才会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其次,教师少问,鼓励学生多问。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学会提问。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虽然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是最大的,也最爱问“为什么”。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又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涉及到词语的理解比较多些,但这也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叶健斌小朋友提的问题着实让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是个很好问的孩子,平时上课总喜欢给大家提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他的好问,我一直鼓励和支持。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他能提出“给韵文加题目”的建议,这也得益于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有时即使是离题或“冒犯”老师的问题,也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有问有答。

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上述案例中,当一个学生提出要给韵文加标题的建议后,我就抓住这个闪光点,引导全班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于是,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歪着脑袋在思考到底取什么名字好。接着,个个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有的说──我想给它加个“懂礼貌”的名;有的说──我想让它叫“三字歌”,因为这则韵文跟我们念过的“三字经”很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在一起的,所以就叫“三字歌”;还有的说──我想给它取名为“好孩子”。最后经过讨论,决定采用“好孩子,人人夸”这个题目。

(二)用“活”教材,不断生成课程资源

《识字2》是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的。但由于本篇课文思想教育意义强,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感悟。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主质疑,自行建构了文本的意义,这就是课堂教学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老师就应该用心引导,使这部分课程资源被利用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叶健斌小朋友的“好问”,就没有了“给韵文加标题”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识字2教学反思10

本课的词语大多是描绘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具有时代气息。可是对于农村孩子而言,陌生而遥远,他们没去过北京,而且他们还是看动画片的年龄,在电视上了解的也很少。很想让学生观看建国六十周年的盛况录像,但没有教学设备,但是语文书上配备了精美的插图,于是决定让学生观察插图。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了解。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天安门城楼的景色,对于“城楼”、“红灯”,学生在插图上一下子就观察到了,“金水桥”这一图太小了,学生都找不到,我就作了相应介绍,顺便讲解了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举行的隆重的'升旗仪式,学生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学生对“海陆空”都很感兴趣,说得头头是道,“大典”、“检阅”,学生通过观看插图也有所了解;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学生都能体会到人们的喜悦与兴奋;第四组词语表现了祖国的突飞猛进,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有所难 度,我简单地讲述了旧中国的情况以及新中国的变化,学生还是能初步感知词语的意思。

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识字2教学反思11

这一篇识字以词串的方式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全貌,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为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预习时让孩子们阅读了《补充习题》上的(《桂林山水》节选),我抓住学生迫切想去畅游一番的心理展开了教学。

先从桂林的水入手,让学生说说“你看到的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因为有了先前的助读,他们的回答很积极,有孩子说“桂林的水很绿”,有孩子说“桂林的水很清”,“那么哪个词能表现出桂林的水绿?”学生说“碧水”,再让学生欣赏欣赏“碧水”,这样,在看图、说话、理解、朗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碧水”的体会。同时,我相机教学了“碧”。运用同样的'方式,我教学了“倒影”,学生体会了桂林的水很清,同时,随文识记了“影”。“在领略了桂林的水清和绿后,我们一起去欣赏桂林的秀峰吧”,我将第一和第三行词串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指导读准“象鼻”“骆驼”和“笔架”的字音,再结合图片,一一对照欣赏,使学生明白这三座山名称的由来。“鼻”是本课生字中最难写的一个字,我采用形象记忆的方式:“自”就好像是鼻梁和鼻头,“田”就好像是鼻孔,下面的部分就好像是人中。这样,将复杂的字形形象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也提高了识字效率。

识字二的词串都学完后,我示范以小导游的介绍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积累、运用的能力。

识字2教学反思12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识字2》,课堂始终沉浸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课一开始,我学生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忆了奥运会的盛况,一下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说说知道的体育项目名称,这可一点都难不倒我们班这帮小家伙, “梅博士”一口气说出了十几个运动项目名称,其他的小朋友只好怏怏不乐地放下了高举的'小手。我趁势出示了这12个带拼音的词语,没等我发令,学生就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练读完毕,他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小眼睛一直紧紧追随着我。我发现媛媛的眼神有点胆怯却强烈地透露出“我想读”的意思,于是,我让她当小老师领读。她清了清嗓子,声音特别响亮:“请小朋友们跟我读‘篮球’,读得时候注意‘篮’是前鼻韵母,请再跟我读一遍!‘篮球’——”嘿,还真当得像模像样呢!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送上了掌声。瞧,她抿嘴甜甜一笑,一定都美到心里去了。接下来的开火车读、男女生多读,学生都激情高涨,个个声音响亮,读音也很准。最后,我又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比较了解的体育项目,为了避免这一环节的无序与无效,在分组交流之前我作了明确的要求和分工。就这样,学生分组交流时,居然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再也没有谁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了。我看到了他们专注倾听的表情,听到了他们轻声讨论的声音,这是多么可喜的进步啊!全班交流时,虽然对每一项体育项目的了解学生都只能说上一点点,但这已经足够了,因为通过这一环节,他们一定学会了彼此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

回眸今天的这节识字课,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简简单单、真真实实、快快乐乐!”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也真切感受到了课堂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

识字2教学反思1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进行了改编,其中涵盖识字、课文、练习等内容,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开学初我刚拿到教材,翻阅后,发现其中许多都是新的,删去了一些陈旧的文本,结合当下,新增了许多新的内容,从没接触过,都是些新的元素,在教学时,看来真得好好钻研。

《识字2》就是其中的一篇,本文针对足球运动,由四组词串组成,该如何来设计,才使学生理解其中的术语,从抽象到具体呢?我认真钻研了教材,设计了教学方案。我先从学生的基础入手,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将词串与足球有关的.抽象知识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展现出来,并在此过成程中予以必要的讲解。这样不仅拉近了生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趣味的学习中感知了足球运动的特点和魅力,同时也自然地激发了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喜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弄懂了“拼抢”、“争顶”、“倒勾”等术语,也理解了“绿茵场”的含义。课堂上,同学们也表现得兴奋投入,在做具体动作时,他们还异口同声地喊“加油”!

但由于学生对足球过于陌生,因而对于部分词义的理解可能还有些模糊。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以及对足球运动的了解,相信这个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识字2教学反思14

经过一个晚上的准备,识字2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已经做好了,现在缺的就是多媒体的辅助。二年级两个班的投影都有问题,本来想着不用多媒体上课也行,事实证明,没有用多媒体,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会有所下降。

于是,打算两个班的课都在自然实验室上课,但是,由于自己不会使用自然实验室的多媒体设备,加上做好的课件读不出来,导致二班的课上得很糟糕,学生的纪律也不好。由此可以窥见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是无所进展,接下来要尽快树立自己在二班的威信,有一些规则和课堂要求还是要和二班的学生多练习才行的。

现将在一班的上课反思总结如下: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得还是比较顺畅的,课文内容少而精,而且都是与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有关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学起来也有兴致。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简校长已经在“建议”里面提出来了,现在我根据他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做一些改进,如下:

1、挤出时间自己做课件。

我发现依靠我一直信赖的悠悠课堂软件来上课是非常不明智的,这样的.话我每一节课的教学思路都要跟着课件来上,在过渡的时候肯定不自然。特别是学生处在由一年级的“看图说话”到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的转型期,如何充分利用课文的每一副插图,让学生能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是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挤出时间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去做好课件,才能发挥课件辅助教学的功能。

2、充分关注中下生的学习。

会学习、爱学习的学生不用老师苦口婆心,他们也会自觉学好,他们每天至少都可以被老师提问,受到表扬。而处于中下层的学生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即使有,有时也会怕说错而不敢举手发言。

识字2教学反思15

坐在办公室里,耳边传来琅琅的英语声,吸引我的是他们夸张的读法。“IliveinHaiyan.IloveHaiyan.Hello!”他们把“Hello!”读得非常夸张,很有戏剧性的味道。我想,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读得那么有劲,连我在办公室里都能感觉到。

英语可以读得如此夸张,语文为什么不可以呢?《识字二》中只有一组动宾结构的词语,怎样让学生进行感兴趣的朗读?我想,也可以尝试读得夸张一些,让孩子读得带劲一些。

课堂上,我先给小朋友示范“练/书法”,我在读的`时候每个字的发音都很到位,第一个字和后面两个字之间停顿略微长一些。学生果然感觉很有趣,读得比平时要带劲。然后我又尝试,让学生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读词语,学生更来劲了。最后,老师读“练”,学生接“书法”,同桌之间共同练习读,效果相当不错。课上不到10分钟,部分学生已能将这些词语背诵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上有小朋友调皮捣蛋,是因为教师没有让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孩子的注意力便不能集中。我想正是如此,让孩子们进行夸张的朗读,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效果很不错,课堂上开小差的小朋友也明显减少了。看来,这真是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的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大伙不妨也去试试!

第三篇: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1

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篇课文,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下说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在学习本文之前,我想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感知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从而,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活动,再去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呀,刚才老师从教室门口就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着微笑,你们此时的心情愉快极了,现在呢,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来倾听一首儿歌,我们开始吧!”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从歌声中探索听到了什么,说一说?能知道它是什么节日时唱的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我在导入语的运用上,缺乏衔接语。并在多媒体出现故障时,缺乏教育机智,这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学会预设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解决措施。

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认读生字,从而促进学生的认读能力。在读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

在进入课文品读环节,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节日,并用横线画出来。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图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猜测图片描述的是哪个节日,然后让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老师出示课文内容,并齐读,从中你知道节日的习俗活动有哪些?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以这样的设计,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节日的了解程度。

最后,提示学生看最后一句和开头,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联系,引起共鸣。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通过问题让学生巩固课文: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和吸收。让学生齐读,老师出示划分节奏的课文,一起练习。

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从易到难,从浅入深进行解决,我还让学生说一说除了本课学习的传统节日外,你了解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还有哪些?抓住要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抓住本课教学的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在最后的学写生字环节,我从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占位入手,分析字的框架,需要注意的笔顺写法,并让学生在书本上描红练习,使学生牢记生字的正确书写。但在这一环节,我没有让学生多练习领读,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我会在教学上多多反思问题,并及时解决。

识字2教学反思2

这周校领导听了我的《识字2》,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做反思如下:

一、课堂回顾

以前,我讲一篇课文习惯先学生字再学课文,但是感觉效果不太好,效率比较低。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甄老师,她说在学一篇新的课文之前必须把课文读熟,然后再教学生字和篇章。所以,这节课我打破常规,第一课时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识字2》是一篇朗朗上口的韵文,共有5句话,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我带着学生一句一句地朗读体会。读完课文之后再学习生字就可以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效果更好。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先读课文就造成了生字的先入为主,忽略了拼音识字的功能。所以要加强课后的'识字练习,如看拼音写词语。同时,也可以进行给生字注音的练习。

2.课堂纪律有进步,但仍存在个别问题。学困生不认真听讲,还有的学生坐不住。这就需要老师特别关注一些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3.教学环节比较单调乏味。这个有待于教师课堂艺术性的提升,可以从语气、神态入手,注意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识字2教学反思3

《识字2》是一篇识字的韵文,所学的词语都是描绘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的盛大场面的,具有时代气息。节奏鲜明,声律协调。

这篇课文生字多,而且前后鼻音也很多,所以生字的读音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韵文,词语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大典、检阅”这类词语,学生很难明白。我在教学时,通过检查学生的生字读音来强调音准。对于“大典、检阅”这个词语,我通过让学生看图,说图,让学生了解国庆大阅兵,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中国人民的海陆空三军,来感受他们的威武雄壮。学生通过观看后说:解放军非常神气,很威风。他们的队伍非常整齐。在次基础上,我让学生朗读第二行词语“大典检阅海陆空”,读出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对于生字的教学,我主要是穿插于韵文中,比较随机。总之,这篇韵文像开快车一样匆匆忙忙地过了,学得有点浮躁,所以有很多不到位之处,如:教学“城”这个生字,我只强调了读音是后鼻音,没有讲它的结构和意思,蜻蜓点水。词语的理解基本是老师在讲述,留给学生的机会很少,遏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后反思

开学第一课习惯篇的教学,由于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也给我自己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综观全课,在沉浸于教学快感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一、习惯篇教学要有“整体意识”

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拿起书来对着“习惯篇”就开讲。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自己也认为只是走过场,让孩子们知道一下而已。其实内涵并不如此简单,而教法更不能如此应付。在这一课“习惯篇”的教学前,我认真地通读了全篇教材,作了全面的梳理。梳理中发现,朗读背诵是本学期语感培养的重点所在,而教材的开篇也正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要求。这正体现了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有着强烈的整体意识。作为教者,让这种整体意识决定自己的教法,显得更为重要。这就决定我们不能仅仅把“习惯篇”当作说话课来教,也不能仅仅只着眼于课本上的几幅图,应该着眼于全册教学,甚至更远。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从全册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去练习朗读。有选择必定也有通览、有比较,孩子们在通览、比较的选择中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朗读。

二、在习惯实践中培养朗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低年段阅读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朗读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细化成: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对于“勤于朗读背诵”这一习惯篇的教学,我的语文实践就是——朗读比赛。学生在自主选择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又在比赛中大胆展示自我。朗读者不仅能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的还加上了适当的提示语,更有两位同学已经把《青蛙看海》、《乡下孩子》背得滚瓜烂熟,背诵起来声情并茂。这正是因为在朗读的实践中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而听者,也在欣赏别人朗读时,来了兴趣。记得课堂上采取的非点名,自愿者上台的方式。一开始寥寥无几,而到后来每次都有很多同学要求上讲台前朗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活动中高涨起来,朗读水平也产生了向优力,有了提高。

识字2教学反思4

《识字2》一课要认的字有14个,字多,笔画多。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好所学的字呢?我采用了“字卡”这一常态教具,巧变花样让孩子学习。

第一“闪字卡”,让字卡在学生面前快速闪过,让学生尽快读出,此游戏检查孩子认读字音的准确性。

第二,“送信”游戏。把教学字卡变成“信”,把字卡发到所有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做邮递员送“信”。“信”送到教师的小助手(一个学生)手中。“邮递员”一定要读出信来,还要组词,才能成为优秀“邮递员”。通过此游戏检查孩子组词的能力。

第三,“摘字卡”游戏。老师把笔画最多的.几个字:“懂、貌、教、愿、碗、筷、夸”张贴在黑板上,鼓励学生来抢摘字卡,抢到的学生一定要说出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说得好的同学评为认字王。

通过三轮玩字卡的游戏,学生兴趣非常高,同时把本课的生字也掌握很好。因此常态的教具如何做出新意来,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

识字2教学反思5

坐在办公室里,耳边传来琅琅的英语声,吸引我的是他们夸张的读法。“IliveinHaiyan.IloveHaiyan.Hello!”他们把“Hello!”读得非常夸张,很有戏剧性的味道。我想,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读得那么有劲,连我在办公室里都能感觉到。

英语可以读得如此夸张,语文为什么不可以呢?《识字二》中只有一组动宾结构的词语,怎样让学生进行感兴趣的朗读?我想,也可以尝试读得夸张一些,让孩子读得带劲一些。

课堂上,我先给小朋友示范“练/书法”,我在读的时候每个字的`发音都很到位,第一个字和后面两个字之间停顿略微长一些。学生果然感觉很有趣,读得比平时要带劲。然后我又尝试,让学生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读词语,学生更来劲了。最后,老师读“练”,学生接“书法”,同桌之间共同练习读,效果相当不错。课上不到10分钟,部分学生已能将这些词语背诵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上有小朋友调皮捣蛋,是因为教师没有让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孩子的注意力便不能集中。我想正是如此,让孩子们进行夸张的朗读,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效果很不错,课堂上开小差的小朋友也明显减少了。看来,这真是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的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大伙不妨也去试试!

识字2教学反思6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从以上《识字2》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一)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创新

首先,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读、敢说、敢问、敢答。如“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你的想法真的很棒!”等等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孩子们才会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其次,教师少问,鼓励学生多问。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学会提问。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虽然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是最大的,也最爱问“为什么”。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又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涉及到词语的理解比较多些,但这也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叶健斌小朋友提的问题着实让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是个很好问的.孩子,平时上课总喜欢给大家提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他的好问,我一直鼓励和支持。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他能提出“给韵文加题目”的建议,这也得益于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有时即使是离题或“冒犯”老师的问题,也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有问有答。

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上述案例中,当一个学生提出要给韵文加标题的建议后,我就抓住这个闪光点,引导全班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于是,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歪着脑袋在思考到底取什么名字好。接着,个个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有的说──我想给它加个“懂礼貌”的名;有的说──我想让它叫“三字歌”,因为这则韵文跟我们念过的“三字经”很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在一起的,所以就叫“三字歌”;还有的说──我想给它取名为“好孩子”。最后经过讨论,决定采用“好孩子,人人夸”这个题目。

(二)用“活”教材,不断生成课程资源

《识字2》是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的。但由于本篇课文思想教育意义强,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感悟。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主质疑,自行建构了文本的意义,这就是课堂教学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老师就应该用心引导,使这部分课程资源被利用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叶健斌小朋友的“好问”,就没有了“给韵文加标题”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识字2教学反思7

本课的词语大多是描绘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具有时代气息。可是对于农村孩子而言,陌生而遥远,他们没去过北京,而且他们还是看动画片的年龄,在电视上了解的也很少。很想让学生观看建国六十周年的盛况录像,但没有教学设备,但是语文书上配备了精美的插图,于是决定让学生观察插图。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了解。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天安门城楼的景色,对于“城楼”、“红灯”,学生在插图上一下子就观察到了,“金水桥”这一图太小了,学生都找不到,我就作了相应介绍,顺便讲解了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举行的隆重的升旗仪式,学生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学生对“海陆空”都很感兴趣,说得头头是道,“大典”、“检阅”,学生通过观看插图也有所了解;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学生都能体会到人们的喜悦与兴奋;第四组词语表现了祖国的突飞猛进,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有所难 度,我简单地讲述了旧中国的`情况以及新中国的变化,学生还是能初步感知词语的意思。

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识字2教学反思8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会认课后的14个生字,会读会背课文。我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读生字,说识字方法来记住生字,用各种方法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缺少了趣味性,仅仅是就识字而识字,识字方法过于局限,没有教给学生归类识字,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缺乏兴趣。因此针对本课出现的问题我对识字教学有以下反思:

1、识字要音、形、意相结合。尤其是有很多汉字都是形声字,用音、形、意相结合的方法会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例如:筷子的“筷”就可以交给学生筷子是竹子做成的,所以是竹字头,读音和“快”相同。对于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否则随着学生认识的'生字越来越多会混淆。例如“已”和“以”学生就很难区分,可以让学生用组词的方法从意思上来区分。对于多音字碰到就要强调,孩子的记忆总是先入为主的,如果第一次见不强调他们会记不住另外一个音。

2、要进行归类识字。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归类识字。例如学生在前后鼻音容易出错,就可以把生字进行前后鼻音的归类。平翘舌也容易出错,则给生字进行平翘舌的归类。还可以根据生字的结构进行分类,根据识字方法归类等。

3、除了课堂识字,课后运用丰富的识字方法也可以扩大孩子的识字量。很多时候孩子认识的字并不是课堂上用老师教的识字方法学习的,而是在生活中积累的,所以生活中识字也很重要。例如上个学期,我把每课学过的生字卡片都贴在教室的黑板上,柜子上,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就有,下课就有孩子互相指着生字认。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是识字本,把自己在报纸、杂志、商品标签上认识的生字贴在专门的本子上,每周都进行汇报。

总之,识字教学应该多样化,趣味化,并且有针对性。

识字2教学反思9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新课标要求,遵循“多认多说。多读少写”的原则,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开心心识字。把知识的传授与游戏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画面,一下字就让火热的生活走进了课堂,也紧紧的抓住学生那颗求知若渴的心。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然后出示富有色彩的词语,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对图画所代表的事物形象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感知。同时,我还时时不忘用语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让识字回归生活,让孩子联系生活,多途径识字。而且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边诵读边拍手,学生在诵读与拍手中掌握了朗读的节奏,再有节奏的朗读中记住了本课内容,还兴致勃勃的续编了课文。整节课,孩子们都融入到学习中,自主性被得到充分体现,潜能也尽情得到开发。

识字2教学反思10

本课韵文是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组织成一组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同时课文配以插图,图文对照,让学生不仅识字,还理解词语,认识事物。

由于学生还刚刚接触汉字,所以本课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承诺过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看图边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认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认识词语和理解词语的教学中,插入说话训练,让学生用词语来说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扩展词串,从而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快乐。

由于学生刚接触汉字,因此教授学生学习写字非常重要,要手、脑、口并用,先学习基本笔画,再学会笔顺,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呢?充分利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记住,如教学“鸟”字时,对学生说上面的撇是鸟头上的羽毛,里边的点是鸟眼睛,千万要点上,下边的鸟身体要宽一点,学生听了,兴趣很高,很容易就记住这个字了。再如“太”字,从学生熟悉的大字入手,大字下面加一点就是太,学生也很容易就记住了。接着让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为写好汉字做好准备,最后在习字册上仿影,让学生边写边记。

由于学生年级低,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也很难一直做端正,因此,课上我经常表扬鼓励一些听的认真,做的端正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一听,马上做得端端正正,同时有些学生太爱说了,说的天马行空,因此给他们一些提示,可以围绕哪一点来说,有些学生太胆小,就鼓励他们,勇敢一点,即使声音有点轻也表扬一下,让他心里体验发言的快乐。

刚开始教学汉字,虽说就那么几个简简单单的字,但教起一年级的孩子却不是那么容易,今后的写字教学还应花更多时间训练。

识字2教学反思11

学习这一课,再次感受到多媒体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

巍峨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英姿飒爽的'海陆空军队、举国上下欢庆国庆的欢腾场面等等,搭起了词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桥梁,沟通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上入情入境地讲解,使想象、理解、体验、积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国庆五十周年盛典的视频,孩子们看得都不禁发出了啧啧赞叹声。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识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过,大多孩子们不知道国家领导是谁,看来每天早晨让孩子了解新闻很必要。

识字2教学反思12

优点:

1.遵循部编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既总结了全文,又承接了课后习题。

不足之处:

我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但是,感觉做的还不够。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习。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得到了以下效果: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识字2教学反思13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

《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来展开。

我预期的设想觉得春节、中秋节这两个节日,同学们学起来应该是很轻松的,正如: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就如:春节,对于这个节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无几,习俗更不用说了,现在每个地方的习俗已经变了很多,所以连春节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示贴对联的图片,孩子们还是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放鞭炮,这些是什么原因呢?

对于春节的知识孩子们都是茫然,更别说其他的节日了。

我们国家每个节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让人民不要忘记自己母国的重要日子。可是,现在有一种普遍现象,城市里的节日氛围比乡村还要隆重,节日味道更浓,那么在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不可能随时进城去过节啊,怎么办呢?只能玩着玩着就过了,比如端午,大人们都处于繁忙的季节,能弄几个粽子吃一下就不错,其他的在电视上看看或者玩累了睡了想都没想过,又何来知道习俗呢?

想到这儿突然觉得心酸,他们大多数的知识就靠老师补给,老师说了,证明他们听过了,回去可以看看电视,翻翻课外书,就这样而已。

识字2教学反思14

【教学背景及理念】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父母、敬长辈。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案例描述】

《识字2》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新课伊始,我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紧接着,进行识字教学。然后,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再让他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在质疑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提问很有针对性,而叶健斌小朋友的一个建议更是具有创新意义。

片段一:激发兴趣,初读课文

1.师范读韵文。(部分学生跟着轻声念)

2.师: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

3.生自由练读。

4.师: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生1:“家务事,愿承担”比较难读。(师生共同正音)

生2:“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比较难读。(师生共同正音)

生3:老师,我有个发现,“父母教”的“教”,就是“教室”的“教”。

师:你说得很对,真会发现!

5.师:解决了难读的字,咱们再读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生自由练读)

6.师生对读。(师读:小朋友──生接读:正年少──)

7.同桌同学对读──小组进行对读。(感受三字韵文的韵律美)

8.师:你还想怎么去读?和学习伙伴商量商量。

(生有的拍手读,有的动作表演读,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样子)

片段二:读中感悟

1.师: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1:我读懂了小朋友要尊敬长辈,懂礼貌。

师:对呀,“尊长辈”就是要尊敬长辈,尊重长辈。平时在家里,你是怎么做到尊敬长辈的呀?

生A:爷爷奶奶来了,我给他们倒茶。

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B:见到叔叔阿姨,我会向他们问好。

师:真有礼貌呀!

生2:我读懂了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就要改正。

师:是的.,做错事情,应该马上改正。知错就改还是(生答:好孩子)

生3:我知道了要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洗洗碗筷,扫扫院子。

师:对呀,书上说家务事──(生:愿承担)平时你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事?

生:我帮妈妈扫过地。

生:我帮奶奶洗拖鞋。

生:我帮妈妈洗碗,洗菜。

生:我还帮妈妈洗过衣服呢!

……

师:真能干!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那么辛苦,你们能帮助他们干点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真是不错呀!

2.师: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生1:什么叫“长辈”呢?

师:谁来帮他?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长辈。

师:辈分比我们大的人就叫长辈,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他们都是我们的长辈。

生2:“态度好”是什么意思呀?

师:课文里说什么时候要态度好呢?

生: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

师:长辈做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有礼貌地提醒。长辈们也有范错误的时候,他们做错了,你怎么提醒呢?来演一演。

生:我会轻轻地跟他们说。

生:我会很有礼貌地提醒他们。

师:对,长辈们做错了,就应该像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那样,有礼貌地、诚恳地提醒他们,这样就是态度好。

(正当学生讨论得热闹,叶健斌小朋友高高举起了手。他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想法。我可不可以给这篇韵文加个题目呀?我心里一怔,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到呢。脑子一转,识字2没有题目,这是个很不错的想法。于是,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给“识字2”加个题目。)

师:哇,你的想法真的很棒!“识字2”没有题目,我们正好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呢!你想给它取什么名字?(叶健斌略加思索,说一时还想不出来,想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师: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给这篇韵文取个题目,好吗?

(生跃跃欲试)

生1:我想给它加个“懂礼貌”的名字。

生2:我想让它叫“三字歌”。

师:为什么这么叫?

生2:因为这则韵文跟我们念过的“三字经”很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在一起的,所以就叫“三字歌”。

师;不错,你很会观察,也很有想法。

生3:我想给它取名为“好孩子”。

师:真不错,大家给这篇韵文取了那么多好名字,你们觉得哪个名字最好呢?

生(叶健斌):老师,我觉得取“好孩子,人人夸”这个题目最好。课文讲的就是怎么样做一个好孩子。

师:是呀,你们也都想做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吧。好,我们就把“识字2”这篇韵文取名为“好孩子,人人夸”。(鼓掌通过)

【教后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从以上《识字2》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一)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创新

首先,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读、敢说、敢问、敢答。如“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你的想法真的很棒!”等等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孩子们才会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其次,教师少问,鼓励学生多问。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

识字2教学反思15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让智力开足马力,让才能闪出光辉,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教材的巨大变化。我们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突出表现在教学中提倡多认少写的识字方法,要求会写的字很少,也很简单,但是识字任务却很重,主要是识字量大。

上《自选商场》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盒、包装纸。这在课堂中的便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课堂上不断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也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课桌、椅子、讲台、黑板、幻灯机、录音机,学生说,我相机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

小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是“基于教材识字”,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切实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学生能够认识所有教材中的认读字,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新课程在识字教学方面所设定的战略性目标——大量识字。但往往学生忘得也很快,这就有必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巩固”字,在大量阅读中去“熟悉”字。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养成到生活中、在大量课外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我们老师要充分发掘语文学习的资源。

第四篇: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1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背诵《一株紫丁香》。

4.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建立自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5.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识字2

教学要求:

1、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写“胡、戏”等8个生宇。

3、了解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齐读导语。

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

2.出示课本插图。图上的小同学在干什么?

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们在识字2中,都能找出来。(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找出与图中相对应的词语,画上横线,帮助理解。

2.同桌互

相读一读,仔细听一听读得是否正确。

三、识记生字。

1.指名读,正音。

2.小组比赛读。

3.互相交流识记生宇的`方法。

熟字加一部分:棋,钢。

偏旁联想记:弹、钢、喂、鸽、航、模。

(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分解部件记:胡、戏、琴。

(古—月一胡、又一戈—-戏、王—王一令—琴、又一见—观)

4.抽卡片认读词语。

5.组词练习。

京戏 唱戏 航模 航行 钢琴 琴声

钢笔 钢铁 弹琴 弹力 养鱼 喂养

6.会用学会的词组句。

四、摘果子比赛。检查学习效果。

出示识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比赛读,读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可以摘到一枚“智慧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和词语。

2.用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语情况。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抽卡片认读“胡、戏、棋、钢、观、弹、琴、养”。

2.按结构分类,再说说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找出左右结构的宇:胡、戏;棋、钢、观、弹。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琴、养。

3.指导书写。

胡、戏、棋、钢、观、弹要写得左窄右宽。“戏”字不要漏写点。

琴、养上宽下窄,撇捺要展开。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论。

选个别同学写字练习评评,看是否规范。

6.完成“我会写”。

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注意写规范。

三、扩展活动。

除了书上写的活动外,你还开展过哪些活动,用三字词语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2

胡、戏、棋、钢、观、弹、琴、养

京戏 唱戏 航模 航行 钢琴 琴声

钢笔 钢铁 弹琴 弹力 养鱼 喂养

教后反思:

本课的词语表现的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读起来感到亲切、有趣。但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有的喜爱琴棋书画,有的喜爱吹拉弹唱,也有的喜爱栽花种草。学习时,可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优势,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体验不到的一些乐趣。学生在表达时,有的没把心理话说清楚。学生在谈话时引导他们说准普通话,想好了再说。

识字2教学反思2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识字写字。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达到“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学生为了落实这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二年级语文《识字二》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注意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词语结构的特点,让他们读出韵律美来。

我把看图、读词语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再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认真读词语,鼓励学生运用了解的'汉字结构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有不会读的字词,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小老师”领学等形式进行反馈、正音、辨形。最后,让学生从“戏、航、琴、钢、弹、养”这几个字中,自由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的练习,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习效果就好得多了。

识字2教学反思3

《识字2》是采用“词串”形式进行识字的课文,课文是由12个与体育有关的词组组成。在进行教学时,第二、四行6个词语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较易接受。难点在于第一、三行的6个词语是体育用品的'名称,需要在其前面加上“打”、“踢”、“掷”等词才是体育运动。如果只是简单地教师讲,学生记,枯燥的教学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铁饼”、“铅球”、“标枪”等体育用品本身就较为陌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这种直观的方式能帮助学生产生清晰有效的认知,并且在老师的讲解下边看边理解每个动作的准确用词,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方面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演结合,加深印象。

有了观看多媒体视频的直观印象,学生对每个动作的理解更加清晰。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动作与朗读的配合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时,配合学生亲身动作的表演体验,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体育用品前面所加的动作已有了教学深刻的印象。

识字2教学反思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堂课我用看一看,猜一猜的方式开始,一下就把孩子的眼光吸引过开了。我先出示了一个人的图画,小朋友一下就猜出是“人”字,问他们是怎么猜到的,小涛说:“图上人走路的样子像一个人。”小朋友在不断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观察能力越来越强了,心里一阵高兴。随着图上人数的增多,孩子的学习兴致也随之上升。从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很感兴趣。通过看图,学生不仅认识了字,而且读懂了字的含义,虽然没有明讲,我相信他们对会意字一定有了一定的认识。

《识字七》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小诗的`后一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很难理解。我先讲了《蚂蚁搬小青虫的故事》,可宇豪居然说“把黄土种在地里就会变成金子。”晕倒!一定是受了《木偶奇遇记》中故事情节的影响。怎么办呢?我想起了体育节上的事,就问小朋友我们班是怎么取得双人跳绳、三人四足的游戏的胜利的?小朋友都能说到是参加比赛的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赢的。就顺水推舟告诉他们这两句话也是这个意思。第二堂课中我又补充了一些句子“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反复的读,学生能读懂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识字7》的内容较前面两课略显难了点,特别是理解两首儿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我结合课文插图和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整体上有个感知,这也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起了引领的作用。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情景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欲望,所以在本课中,我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书中的知识。课伊始,我给他们猜字谜,从字谜中由浅入深讲解对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学生通过对比,基本都能说出藏在字中的奥秘,体会了中国造字的博大精深。学生在课中的表现兴趣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纷纷举起小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儿歌的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水平,知道了团结力量大、做事要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的道理。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之后学习“木、林、森”以及儿歌的内容,我并没有放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效果也不错。

但是毕竟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有时回答的问题也是答非所问,个别的在整堂课中都保持“沉默”,因此教学时,不能只顾赶课,而忽视了那些“沉默”的学生,应该多给这些孩子爱的阳光,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识字2教学反思5

快乐识字

《识字》2教学反思

刚刚学完拼音的一年级学生,面临的就是大量的、抽象的识字教学,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在教学《识字2》这一课时,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的。

1、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找一找并画一画太阳、闹钟、小鸟,、做一做穿衣、刷牙、早餐等的动作,将这些生活中的游戏、动作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让学生做字卡,在学中识字。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识字,我让学生提前做生字卡片,正面写生字,背面写拼音,学生很乐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学生字,然后让同桌两人利用字卡互相帮助识字;有时让学生做“摆长龙”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3、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手,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

运用眼、耳、脑、手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鸟”字第三笔竖折折钩是一笔写成的,不要写成几笔;“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手,要认真跟着老师书空,那样才能认清笔画,记住字的笔顺。

识字2教学反思6

《识字2》是以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韵语歌,读起来押韵上口,便于诵读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

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我将这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能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常规的意识。而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识字起步的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形的联系,我充分发挥教材看图识字的优势,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结合平日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边看画面边识字、学词,并相机进行说话训练,力求识用结合。同时还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通过想象,补充和扩展词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提高识字的效率。 由于《识字2》是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坚持手、口、脑并用,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字形,掌握常见的基本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让学生在描红、读帖和临写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教学生字时我用了多种方法,比如在教学“太”时我先找出孩子们熟悉的字“大”然后告诉他们“太”是“大”加了一点形成的,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在教学“鸟”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那一撇是小鸟头上地羽毛,横折钩是小鸟的头,点是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小鸟的身子,最后一横是小鸟长长地尾巴,用这样形象的方法,他们很快就记住了,效果不错。

识字2教学反思7

《识字2》是一篇美丽的韵文。描绘了美丽的荷塘景色及塘中可爱的小青蛙在荷塘快乐地欢唱。学生非常喜欢课文,喜欢童话般的画面。

在学文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在学生自己说话的基础上,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可以说谁在哪里干什么。学生很乐意听愿意说。在学生明白图意后,引出本课的文本内容。老师用优美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让我们在一个美美的荷塘边学习这篇韵文。

在学文时重点抓住数量词“万”“千”“百”“十”,逐行找规律,学生发现每行的首字都是数量词,这些数量词我结合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指的是数量的多与少,而不是精确的`多少。学生看图,一目了然。知道了每种事物的多与少,学也在朗读中尽情地表现着。比如:学生朗读“万片荷叶”时,读重音“万”,有的学生还赋上丰富的表情: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笑眯眯地,有的一副惊讶的样子……真的很完美。因此,我觉得在学生的朗读指导方面,结合图,再学文,不失为一个妙招。在朗读“一个合唱指挥家”时,我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听音乐会,看演唱会,问学生你觉得指挥家在台上,你觉得神气吗?学生自然异口同声:神气。这样,学生把最后一行读得十分到位。

识字2教学反思8

读读《识字2》本课围绕“桂林山水”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幅精美的插图和四组12个词串,插图与词串一一对应。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骆驼峰,再现了榕树下两个孩子对歌的特有的壮乡风情。对于没有南国风光体验的孩子来说,图的`作用很重要。第二部分内容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己读着教材,想到教过几遍的《桂林山水》,对“舟行碧波上,人上画中游”的桂林充满了向往。孩子们会不会呢?他们地处塞外,领略的是风吹草低,嬉戏于瑞雪飘飞,能不能在竹筏上站稳,能不能听懂嘹亮的对歌呢?对话就从走进画廊开始吧:孩子们,这个地方的景色怎么样?和我们这里有哪些不同?各部分景色说个三言两语,也许能在无意中理解了水的“碧”,峰的“秀”,会抚摸大象的长鼻子、爬上高高的骆驼峰、会心地倾听有问有答的歌声……有去过桂林的孩子,让他说说“壮乡”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老师就讲个清楚明白。接下去进行的是初读识字,时间要充裕,求的是个正确。

在初读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就是诵读品味。除了采取形式多样的读书方式外,感觉学生进入文字中的意境还是有一定难度,这时候,再辅以课件演示,水的碧、峰的秀可能与声音同步了。朗读的的效果可能会真正有所提高。写字指导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重点掌握“鼻”的写法。比较三个横的不同写法,还要引导学生与“碧”和“架”两个字里横的写法进行比较,寻找横画的书写规律。“廊”字在练习7中给出了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的小窍门,这时候,是不是该让学生有所发现呢?填充一下词串之间的空白,给家长、为朋友介绍一下桂林山水,能成为一个说写的小题目。(以上是自己对教材的一点浅显认识,抛砖引玉吧!

请老师们踊跃贴出自己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后反思,更欢迎就词串教学中的个别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识字2教学反思9

优点:

1.遵循部编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既总结了全文,又承接了课后习题。

不足之处:

我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但是,感觉做的还不够。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习。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得到了以下效果: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识字2教学反思10

《识字2》一课要认的字有14个,字多,笔画多。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好所学的字呢?我采用了“字卡”这一常态教具,巧变花样让孩子学习。

第一“闪字卡”,让字卡在学生面前快速闪过,让学生尽快读出,此游戏检查孩子认读字音的准确性。

第二,“送信”游戏。把教学字卡变成“信”,把字卡发到所有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做邮递员送“信”。“信”送到教师的小助手(一个学生)手中。“邮递员”一定要读出信来,还要组词,才能成为优秀“邮递员”。通过此游戏检查孩子组词的能力。

第三,“摘字卡”游戏。老师把笔画最多的几个字:“懂、貌、教、愿、碗、筷、夸”张贴在黑板上,鼓励学生来抢摘字卡,抢到的学生一定要说出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说得好的同学评为认字王。

通过三轮玩字卡的游戏,学生兴趣非常高,同时把本课的`生字也掌握很好。因此常态的教具如何做出新意来,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

识字2教学反思11

识字教学常常给学生单调无味的感觉,没有趣味性,为让学生感觉有趣,语文有味,语文有劲,于是想到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设置“米老鼠和唐老鸭游乐园”这个情境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用米老鼠、唐老鸭这两个卡通形象贯穿始终,力求使整堂课充满生机、浑然一体。课堂开始由米老鼠、唐老鸭送出的礼物引出“三字歌”,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然后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读出课文的韵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并且通过拓展延伸达到从模仿到创造的转变,既让学生初步感悟词组的构词方式,又在学编“三字歌”的形式中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由于设置时还是粗线条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精加工、细处理:

1、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发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介入到新的知识网络中去,为学生获取成功经验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在课件制作时,要做到“目中有人”。即符合“人”——我们的教学对象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2、课堂设计均是从儿童爱玩的心理出发,抓住了切入点,使游戏和知识相互交融,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到知识,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使用课件时,课件的呈现恰到好处,合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听说读写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识字2教学反思12

进入二年级,教室里没有了多媒体,对于《识字2》中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如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成了我教学时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作了如下尝试:

1.图文对照,让学生自读,把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把已经读懂的也告诉大家。我根据学生的疑惑相机解释。有些词语,我还采用造句的形式来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通过诵读来理解词语。我想学生理解了词语,自然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朗读的.指导我借鉴了网络上其他老师的做法,要求分别是:第一行读出一些美丽;第二行读出一些壮观;第三行读出一些热闹与欢乐;第四行读出一些自豪。

3.对于生字词的学习,我还是采用《识字1》的方式,把同一类结构的字词放在一起学习,重点放在了生字的书写上。通过比较,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好关键笔画,从而带领写好整个字。

识字2教学反思13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新课标要求,遵循“多认多说。多读少写”的原则,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开心心识字。把知识的传授与游戏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画面,一下字就让火热的生活走进了课堂,也紧紧的抓住学生那颗求知若渴的心。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然后出示富有色彩的词语,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对图画所代表的事物形象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感知。同时,我还时时不忘用语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让识字回归生活,让孩子联系生活,多途径识字。而且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边诵读边拍手,学生在诵读与拍手中掌握了朗读的节奏,再有节奏的朗读中记住了本课内容,还兴致勃勃的续编了课文。整节课,孩子们都融入到学习中,自主性被得到充分体现,潜能也尽情得到开发。

识字2教学反思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一年级应该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给学习的愿望。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博采众长,综合、灵活应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识字潜能。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编一编。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编故事,帮助记住汉字。如学习“宝”时,一个学生就编出了字谜:家里藏了一块玉。(宝)

2、找一找。在学过的`生字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发现,给字归类寻找学习规律。

3、比一比。比较“已”和“己”。

4、换一换。通过换一换偏旁计生字。如:请-情-清-晴-精-睛,通过换偏旁比较,学生既明白了形旁表意,有记住了这一组形近字。

5、赛一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比一比谁认得字多,让学生开展认字比赛。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放手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创造性的识字,就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思维之广阔。

识字2教学反思15

这周校领导听了我的《识字2》,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做反思如下:

一、课堂回顾

以前,我讲一篇课文习惯先学生字再学课文,但是感觉效果不太好,效率比较低。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甄老师,她说在学一篇新的课文之前必须把课文读熟,然后再教学生字和篇章。所以,这节课我打破常规,第一课时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识字2》是一篇朗朗上口的韵文,共有5句话,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我带着学生一句一句地朗读体会。读完课文之后再学习生字就可以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效果更好。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先读课文就造成了生字的先入为主,忽略了拼音识字的功能。所以要加强课后的识字练习,如看拼音写词语。同时,也可以进行给生字注音的'练习。

2.课堂纪律有进步,但仍存在个别问题。学困生不认真听讲,还有的学生坐不住。这就需要老师特别关注一些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3.教学环节比较单调乏味。这个有待于教师课堂艺术性的提升,可以从语气、神态入手,注意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五篇: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

《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来展开。

我预期的设想觉得春节、中秋节这两个节日,同学们学起来应该是很轻松的,正如: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就如:春节,对于这个节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无几,习俗更不用说了,现在每个地方的习俗已经变了很多,所以连春节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示贴对联的图片,孩子们还是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放鞭炮,这些是什么原因呢?

对于春节的知识孩子们都是茫然,更别说其他的节日了。

我们国家每个节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让人民不要忘记自己母国的重要日子。可是,现在有一种普遍现象,城市里的节日氛围比乡村还要隆重,节日味道更浓,那么在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不可能随时进城去过节啊,怎么办呢?只能玩着玩着就过了,比如端午,大人们都处于繁忙的季节,能弄几个粽子吃一下就不错,其他的在电视上看看或者玩累了睡了想都没想过,又何来知道习俗呢?

想到这儿突然觉得心酸,他们大多数的知识就靠老师补给,老师说了,证明他们听过了,回去可以看看电视,翻翻课外书,就这样而已。

识字2教学反思2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识字2》,课堂始终沉浸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课一开始,我学生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忆了奥运会的盛况,一下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说说知道的'体育项目名称,这可一点都难不倒我们班这帮小家伙, “梅博士”一口气说出了十几个运动项目名称,其他的小朋友只好怏怏不乐地放下了高举的小手。我趁势出示了这12个带拼音的词语,没等我发令,学生就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练读完毕,他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小眼睛一直紧紧追随着我。我发现媛媛的眼神有点胆怯却强烈地透露出“我想读”的意思,于是,我让她当小老师领读。她清了清嗓子,声音特别响亮:“请小朋友们跟我读‘篮球’,读得时候注意‘篮’是前鼻韵母,请再跟我读一遍!‘篮球’——”嘿,还真当得像模像样呢!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送上了掌声。瞧,她抿嘴甜甜一笑,一定都美到心里去了。接下来的开火车读、男女生多读,学生都激情高涨,个个声音响亮,读音也很准。最后,我又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比较了解的体育项目,为了避免这一环节的无序与无效,在分组交流之前我作了明确的要求和分工。就这样,学生分组交流时,居然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再也没有谁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了。我看到了他们专注倾听的表情,听到了他们轻声讨论的声音,这是多么可喜的进步啊!全班交流时,虽然对每一项体育项目的了解学生都只能说上一点点,但这已经足够了,因为通过这一环节,他们一定学会了彼此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

回眸今天的这节识字课,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简简单单、真真实实、快快乐乐!”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也真切感受到了课堂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

识字2教学反思3

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篇课文,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下说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在学习本文之前,我想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感知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从而,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活动,再去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呀,刚才老师从教室门口就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着微笑,你们此时的心情愉快极了,现在呢,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来倾听一首儿歌,我们开始吧!”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从歌声中探索听到了什么,说一说?能知道它是什么节日时唱的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我在导入语的'运用上,缺乏衔接语。并在多媒体出现故障时,缺乏教育机智,这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学会预设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解决措施。

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认读生字,从而促进学生的认读能力。在读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

在进入课文品读环节,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节日,并用横线画出来。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图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猜测图片描述的是哪个节日,然后让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老师出示课文内容,并齐读,从中你知道节日的习俗活动有哪些?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以这样的设计,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节日的了解程度。

最后,提示学生看最后一句和开头,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联系,引起共鸣。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通过问题让学生巩固课文: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和吸收。让学生齐读,老师出示划分节奏的课文,一起练习。

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从易到难,从浅入深进行解决,我还让学生说一说除了本课学习的传统节日外,你了解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还有哪些?抓住要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抓住本课教学的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在最后的学写生字环节,我从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占位入手,分析字的框架,需要注意的笔顺写法,并让学生在书本上描红练习,使学生牢记生字的正确书写。但在这一环节,我没有让学生多练习领读,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我会在教学上多多反思问题,并及时解决。

识字2教学反思4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会认课后的14个生字,会读会背课文。我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读生字,说识字方法来记住生字,用各种方法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缺少了趣味性,仅仅是就识字而识字,识字方法过于局限,没有教给学生归类识字,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缺乏兴趣。因此针对本课出现的问题我对识字教学有以下反思:

1、识字要音、形、意相结合。尤其是有很多汉字都是形声字,用音、形、意相结合的方法会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例如:筷子的“筷”就可以交给学生筷子是竹子做成的,所以是竹字头,读音和“快”相同。对于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否则随着学生认识的生字越来越多会混淆。例如“已”和“以”学生就很难区分,可以让学生用组词的方法从意思上来区分。对于多音字碰到就要强调,孩子的记忆总是先入为主的,如果第一次见不强调他们会记不住另外一个音。

2、要进行归类识字。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归类识字。例如学生在前后鼻音容易出错,就可以把生字进行前后鼻音的归类。平翘舌也容易出错,则给生字进行平翘舌的归类。还可以根据生字的结构进行分类,根据识字方法归类等。

3、除了课堂识字,课后运用丰富的识字方法也可以扩大孩子的识字量。很多时候孩子认识的字并不是课堂上用老师教的`识字方法学习的,而是在生活中积累的,所以生活中识字也很重要。例如上个学期,我把每课学过的生字卡片都贴在教室的黑板上,柜子上,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就有,下课就有孩子互相指着生字认。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是识字本,把自己在报纸、杂志、商品标签上认识的生字贴在专门的本子上,每周都进行汇报。

总之,识字教学应该多样化,趣味化,并且有针对性。

识字2教学反思5

经过一个晚上的准备,识字2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已经做好了,现在缺的就是多媒体的辅助。二年级两个班的投影都有问题,本来想着不用多媒体上课也行,事实证明,没有用多媒体,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会有所下降。

于是,打算两个班的课都在自然实验室上课,但是,由于自己不会使用自然实验室的多媒体设备,加上做好的课件读不出来,导致二班的课上得很糟糕,学生的纪律也不好。由此可以窥见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是无所进展,接下来要尽快树立自己在二班的威信,有一些规则和课堂要求还是要和二班的学生多练习才行的。

现将在一班的上课反思总结如下: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得还是比较顺畅的,课文内容少而精,而且都是与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有关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学起来也有兴致。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简校长已经在“建议”里面提出来了,现在我根据他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做一些改进,如下:

1、挤出时间自己做课件。

我发现依靠我一直信赖的悠悠课堂软件来上课是非常不明智的,这样的话我每一节课的教学思路都要跟着课件来上,在过渡的时候肯定不自然。特别是学生处在由一年级的“看图说话”到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的`转型期,如何充分利用课文的每一副插图,让学生能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是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挤出时间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去做好课件,才能发挥课件辅助教学的功能。

2、充分关注中下生的学习。

会学习、爱学习的学生不用老师苦口婆心,他们也会自觉学好,他们每天至少都可以被老师提问,受到表扬。而处于中下层的学生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即使有,有时也会怕说错而不敢举手发言。

识字2教学反思6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配合韵文内容,安排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喜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了解节日习俗。

一、帮学助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日期和活动形式。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发现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有一定的感知,但对传统节日的日期不太了解。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日期,作为自己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读文和观察插图,充分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对于节日日期,我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比如:在学习“元宵节”时,一个学生说元宵节就在开学报名的'前一天。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对于清明节,学生了解的很少,着重由自己告诉学生清明节的日期和活动形式,从而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意义。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了解了不少。

二、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源远流长。乞巧节和中秋节的来历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在课堂上,我为学生讲了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让学生感知乞巧节的美好,让学生了解乞巧节的历史起源。有了神话故事的铺垫,学生更加喜欢乞巧节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没有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和相关习俗,让学生喜欢中国传统节日,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三、引导学生确理解准“传统”节日。

文中介绍的七个传统节日,学生都比较喜欢。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文化,我在课后让学生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老师、同学交流。在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时,我发现个别学生居然把圣诞节、劳动节、元旦都认为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令人哭笑皆非。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传统”。在朗读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和家人年年都过哪些节日?是怎么过节的?引导学生感知“传统”的意思。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这些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过春节,贴窗花、放鞭炮”,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备学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设计出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展现出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效果。

识字2教学反思7

《识字2》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12个词语和词旁的图是一一对应的。这些词语都是小学生日常的生活常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主要的精力还是花在了写字上。

由于学生刚接触汉字,因此教学生学习写字非常重要,要手、脑、口并用,先学习基本笔画,再学会笔顺,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呢?如“太”字,从学生熟悉的大字入手,大字下面加一点就是太,学生也很容易就记住了。每次书写,我都会让学生按着笔顺说一说,并书空,带学生会说了,再让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尤其看清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我采用的方法是师生共写,我在黑板写,学生在下面跟着写,再单独让学生多写几个,师巡视,必要时,握住孩子的'手写一写。

对于比较难写的“鸟”,我利用每周一节的写字社团课先进行教学,把难点前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难度减小,全班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字的书写,至于,美观,还没做到。我想还是先踏踏实实写好笔画吧。“一口吃不了一个大饼”,打好了笔画基础,相信孩子们会慢慢写好的。

识字2教学反思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堂课我用看一看,猜一猜的方式开始,一下就把孩子的眼光吸引过开了。我先出示了一个人的图画,小朋友一下就猜出是“人”字,问他们是怎么猜到的,小涛说:“图上人走路的样子像一个人。”小朋友在不断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观察能力越来越强了,心里一阵高兴。随着图上人数的增多,孩子的学习兴致也随之上升。从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很感兴趣。通过看图,学生不仅认识了字,而且读懂了字的含义,虽然没有明讲,我相信他们对会意字一定有了一定的认识。

《识字七》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小诗的后一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很难理解。我先讲了《蚂蚁搬小青虫的故事》,可宇豪居然说“把黄土种在地里就会变成金子。”晕倒!一定是受了《木偶奇遇记》中故事情节的影响。怎么办呢?我想起了体育节上的事,就问小朋友我们班是怎么取得双人跳绳、三人四足的游戏的胜利的?小朋友都能说到是参加比赛的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赢的。就顺水推舟告诉他们这两句话也是这个意思。第二堂课中我又补充了一些句子“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反复的读,学生能读懂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识字7》的内容较前面两课略显难了点,特别是理解两首儿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我结合课文插图和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整体上有个感知,这也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起了引领的作用。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情景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欲望,所以在本课中,我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书中的知识。课伊始,我给他们猜字谜,从字谜中由浅入深讲解对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学生通过对比,基本都能说出藏在字中的奥秘,体会了中国造字的博大精深。学生在课中的表现兴趣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纷纷举起小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儿歌的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水平,知道了团结力量大、做事要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的道理。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之后学习“木、林、森”以及儿歌的内容,我并没有放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效果也不错。

但是毕竟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有时回答的问题也是答非所问,个别的在整堂课中都保持“沉默”,因此教学时,不能只顾赶课,而忽视了那些“沉默”的学生,应该多给这些孩子爱的阳光,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识字2教学反思9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识字写字。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达到“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学生为了落实这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二年级语文《识字二》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注意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词语结构的特点,让他们读出韵律美来。

我把看图、读词语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再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认真读词语,鼓励学生运用了解的汉字结构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有不会读的字词,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小老师”领学等形式进行反馈、正音、辨形。最后,让学生从“戏、航、琴、钢、弹、养”这几个字中,自由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的练习,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习效果就好得多了。

识字2教学反思10

再上《识字2》,我校语文组的老师都来了,更有可亲可敬的余校长带着包河区的名师巫乃刚老师来听课,我有点紧张了,听课老师用亲切的笑容鼓励我。亮点:歌曲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闯三关的设计激发了学生逢难而上的激情,用“小鸟”说话时,有孩子造句“小鸟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就看老师会不会引导,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们主动学习,效果要比老师的说教更好。

自我反思听课老师们的点评后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1、语言组织的不够好,用的有些词如“精神抖擞”“朗朗上口”等,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没能贴近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不能很好地打动他们。巫老师却说得风趣,说我这种风格比较适合上高段的阅读策略课,这样说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用词存在问题,还注意不打击我的自信心,谢谢巫老师;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语不流畅,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频繁使用“下面”一词,过渡不自然;

3、对同桌合作学习的引导不具体,同桌之前有争着先说的情况;

4、学生读的形式太单一,齐读太多,指名读的次数太少,也没有乱序指读,不能很好的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对学生评价用语重复、单一;

6、有些提问指令不明确,学生不能清楚地明白老师的意思;

7、分组读时没有分工好,以至没有读的学生和读完的学生有个别在做小动作;

8、教师过多的关注到中间两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最多的一个学生5次发言,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发言;

9、教师的走动幅度有点大,会影响学生看文本时的注意力;

10、发现学生没读好的地方,老师没有及时纠正;

11、出示图片,然后让学生表演,这个要求有点低,检查不出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12、写字教学只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引导学生会写,但没有引导学生弄清字义并学会运用。

巫老师循循善诱地点评我的课,余校长和所有听课的'老师都为我一起想改进的方法,我赶快记下来:

1、声音要再声情并貌些,要加强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训练,包括你的眼神,最后要做到你的一个扫视,就能让孩子明白你的意思;

2、“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语,仔细观摩素养大赛上教师的过渡语,过渡时少用甚至不用“下面”一词。

3、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桌交流老师也要做好引导,比如让一个先说,另一个听,然后再换过来;可以尝试以性别来确定先后说的顺序,比如同桌之间女生先说,男生听,然后男生再说,女生听;关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可尝试老师加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演示给全班的学生看,先确定说的顺序,一二三四,小组成员交流时出现的错误其他组员要及时纠正,组内发言同样遵循先举手后发言的规定,不要争着说,吵着说;老师每节课可以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训练,一次只要教会一个小组学会合作学习就行了,慢慢引导全班都学会小组合作学习。

4、读得形式要多样,可以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同桌齐读等。

5、要有大局观,熟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抓住学生生成的好词、好句、好想法。比如这节课,学生说出“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词好在什么地方?讲清好的原因(“自由飞翔”表现出了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扇动翅膀飞的样子),这时老师可以声情并貌地把这个学生说的话加上飞翔地动作范读一遍,再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学着老师的读法和动作做,这就是对这个学生最好的表扬,他会想:“这句话是我首先想到说出来”,而且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就会开动脑筋以想出比他说的更好的语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调起来了,这样做整个课堂就能上升一个层次。

6、提出问题前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学生能不能明白;

7、分组读时先分配好任务,如你们这一组分到读哪一段,其它组读时注意倾听,一会可以当“小老师”指出你发现的问题,或是一组放声读,其它组也开口但在心中读,要求不出声;

8、课堂要兼顾到各个方位的学生,争取让班上尽可能多的孩子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

9、课堂上发现错误,要马上纠正。

10、可以改为出示刚学过的词语,让学生看词语做动作,这样保留了趣味,有检查了学生识字认字的情况;

11、在写字环节也要有对字义的引导,如在教“小”时,引导生体会,在“鸟”前加个“小”,在“孩”前加个“小”字,感觉立马就不一样,加了“小“字,能让人感觉到可爱。还可以扩词,最好能做到随文识字。

识字2教学反思11

《识字2》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用十二个精练的词语,并配上色彩鲜艳,内容鲜活的插图,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等这些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呈现出来,图文并茂地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要认识的11个生字、会书写的8个生字正藏在这些词语中。旨在让孩子们在赏图画,读词语的同时,既识生字,又能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本课内容贴近孩子生活,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易于学生集中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新课标要求,遵循“多认多说。多读少写”的原则,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开心心识字。

一、情──识字的催化剂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象、形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课的伊始,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画面,一下字就让火热的生活走进了课堂,也紧紧的抓住学生那颗求知若渴的心。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然后出示富有色彩的词语,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对图画所代表的事物形象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感知。同时,我还时时不忘用语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使之煽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思维的涟漪。

二、活──识字的快乐源

这里的活,指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指的是灵活的'识字方法。识字也伴随着思维活动,让识字生活,让孩子联系生活,广辟途径识字,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识字的展示场,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期间,我信任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心理表述的自由与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分析,选择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巧妙点拨,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有趣,变单一为多样,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认识到识字成为自己生活的需要,因此,便有了鲜活灵动的发现,便有了关于记忆“鸽”的妙方,便有了识字方法百花齐放的盛景。整节课。孩子们都融入到学习中,情感被激发,思绪被放飞,自主性被得到充分体现,潜能也尽情得到开发。

三、趣──识字的助力器

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让孩子属于自己的学习世界,走入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走进新课程,拥有新课堂必须体现的重要教学特征。如何解决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快这个难点,事实证明,让孩子识字走入他们喜爱的游戏,在游戏中运用,,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个片断中,趣贯始终,例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找偏旁娃娃,送信,做课中操等富有情趣,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游戏中积累,学习得有滋有味,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较好地运用了生字。

识字2教学反思12

本课的词语大多是描绘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具有时代气息。可是对于农村孩子而言,陌生而遥远,他们没去过北京,而且他们还是看动画片的年龄,在电视上了解的也很少。很想让学生观看建国六十周年的盛况录像,但没有教学设备,但是语文书上配备了精美的插图,于是决定让学生观察插图。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了解。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天安门城楼的景色,对于“城楼”、“红灯”,学生在插图上一下子就观察到了,“金水桥”这一图太小了,学生都找不到,我就作了相应介绍,顺便讲解了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举行的隆重的'升旗仪式,学生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学生对“海陆空”都很感兴趣,说得头头是道,“大典”、“检阅”,学生通过观看插图也有所了解;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学生都能体会到人们的喜悦与兴奋;第四组词语表现了祖国的突飞猛进,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有所难 度,我简单地讲述了旧中国的情况以及新中国的变化,学生还是能初步感知词语的意思。

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识字2教学反思13

进入二年级,教室里没有了多媒体,对于《识字2》中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如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成了我教学时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作了如下尝试:

1.图文对照,让学生自读,把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把已经读懂的'也告诉大家。我根据学生的疑惑相机解释。有些词语,我还采用造句的形式来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通过诵读来理解词语。我想学生理解了词语,自然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朗读的指导我借鉴了网络上其他老师的做法,要求分别是:第一行读出一些美丽;第二行读出一些壮观;第三行读出一些热闹与欢乐;第四行读出一些自豪。

3.对于生字词的学习,我还是采用《识字1》的方式,把同一类结构的字词放在一起学习,重点放在了生字的书写上。通过比较,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好关键笔画,从而带领写好整个字。

识字2教学反思14

《识字2》是以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韵语歌,读起来押韵上口,便于诵读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

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我将这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能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常规的意识。而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识字起步的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形的联系,我充分发挥教材看图识字的优势,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结合平日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边看画面边识字、学词,并相机进行说话训练,力求识用结合。同时还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通过想象,补充和扩展词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提高识字的效率。 由于《识字2》是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坚持手、口、脑并用,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字形,掌握常见的'基本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让学生在描红、读帖和临写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教学生字时我用了多种方法,比如在教学“太”时我先找出孩子们熟悉的字“大”然后告诉他们“太”是“大”加了一点形成的,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在教学“鸟”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那一撇是小鸟头上地羽毛,横折钩是小鸟的头,点是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小鸟的身子,最后一横是小鸟长长地尾巴,用这样形象的方法,他们很快就记住了,效果不错。

识字2教学反思15

识字2的教学还是比较顺利的。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时,我要求学生通过看图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城楼”一词是学生熟知的,他们在电视里都见过天安门城楼,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见到的天安门城楼是怎样的,学生说是高高的,很大。这时,我就补充词语“巍峨壮丽”;而金水桥一词学生比较陌生,我通过插图帮助学生认识金水桥的具体位置,我还告诉学生汉白玉造的金水桥“洁白如玉”。对于“焰火”一词,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我就让他们用一些词语来形容焰火的色彩,如:五颜六色、色彩缤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等等;“狂欢夜”一词的理解,我则通过一段说话训练来让学生具体感知:夜晚,人们有的(? ?? ?? ? ),有的'在(? ?? ?? ? ),有的在(? ?? ? ),还有的在(? ?? ???),开心极了,热闹极了。

其次,我给孩子们看了国庆50周年庆典的视频,离孩子实际生活较远的“大典,检阅”,看过视频后一下子明朗了。

下载识字2教学反思[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识字2教学反思[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典的欢庆场面,生动形象。但是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理解课文中是词语,所以在讲授的时候就需要借助直......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12个词语和词旁的图是一一对应的。这些词语都是小学生日常的生活常规,所以,在教学......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15篇 识字2教学反思1 本课韵文是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组织成一组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同时课文配以插图,图文对照,让学生不仅识字,还......

    课文《识字2》教学反思

    这周校领导听了我的《识字2》,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做反思如下:一、课堂回顾以前,我讲一篇课文习惯先学生字再学课文,但是感觉效果不太好,效率比较低。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甄......

    《识字2》的教学反思

    《识字2》是采用“词串”形式进行识字的课文,课文是由12个与体育有关的词组组成。在进行教学时,第二、四行6个词语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较易接受。难点在于第一、三行......

    识字2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 《识字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太”“小”“鸟”,认识三种笔画,会读绿色线条内的5个生字。 3、 按顺......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1.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本课时,诵读儿歌,学生齐读第一节时,采用同桌玩拍手游戏的方......

    识字2苏教版语文教学反思

    这一篇识字以词串的方式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全貌。课本中四幅精美的插图和四组12个词串,插图与词串一一对应。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