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各个层面都在为“双减”奋斗着,摸索着,尝试新形势下的新教学方式。控量减负,创新增效成为时下最最重要的事情。
目前,有些家长甚至一些社会舆论看到的仅仅是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为了减负而减负,为了缩短做作业的时间而减少作业量,甚至不布置作业,大部分人都把作业管理聚焦在做作业的时间上,认为学生做作业时间少就是减负,然而不见得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聚焦做作业时间呢?甚至说,所有的学校都在做作业的时间上卡得很死,因为显性的改变,最容易被人们看见,而这些措施确实让学生做作业时间少了,不再熬夜以损伤身心健康,但是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是否打了折扣?仅仅关注于作业量减少,盯着作业时长的缩短,是否只是浮于表面的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我认为,作业管理中最难的是提升作业的质量,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监督检测。而这两项恰恰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个隐性的,本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聚焦的是如何提升作业质量以及明确作业监测的一些具体可操作性的细则。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学生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及时的让教师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1.精选
作业少而精,精而有趣,这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挑选,这样既能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又能提升作业效率。每一节课选题前,对照新课标,明确告诉学生新课标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让学生和辅导学生的家长都能心中有数。教师在组题的时候,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选做拔高分别设置几个不同的题型,其中同类型的题可以选一个最典型的,然后可以附加一个变式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再思考,再提升。
2.先做
每一次的作业教师都要提前做一遍,这样既可以根据自己做的时间预测孩子们做题的时间,有效控制学生做作业的时长,也能让老师心中有数,了解学生作业的难度,对于某些题目是否存在数据比较难算或者计算量过大等方面的问题,无端增加学生的负担。可以把预估的作业时间在作业中展示,如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选做拔高部分都给学生有建议时长等。
3.全批
教师的全批全改,能够及时了解全班学生的作业水平,根据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难度等。也能在某些方面有意无意的会减少自己过多的布置作业。
4.反馈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而学生写完作业,仅仅是开了个头,教师批改后的反馈,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5.落实
对于作业,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也要有讲评和落实,落实的是学生的纠错,题不二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可贵的品质,而我们的教学不是培养做题的机器,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既有学的能力,也有习的态度。做题有错,学生必纠(纠错,弄懂弄通,还会做变式题),教师必究(深究学生错因和抓学生纠错情况)。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6.强化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经常复习,常学常新的过程,有些知识点学生可能当时会了,过几天又会有点模糊,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强化,从“记”到“忆”也是一个过程,我们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学生即将遗忘或者遗忘速度最快的时候,及时的复习巩固强化练习。比如变式训练,比如AB卷的滚动练习。
7.同步学习,异步达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或者以往的学习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和布置作业,以及对于作业过关反馈也要有层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个体差异。可以有基础知识点的必做题,也要有能力提升拔高的选做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所提升。
说到底,作业的减负,关键在于课堂的增效。课堂效率低,即便是作业量不大,作业难度一般,作业也会成为负担;相反,课堂效率高,精选的且有层次的作业就是锦上添花。
小小的作业,也需要大大的思考。国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调整出台的新政策,需要我们身在一线的老师身体力行,哪怕是摸索着,甚至是会走些弯路,但是,不怕慢,就怕站,止步不前,必定会被时代洪流淹没并淘汰,任何时候,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例外。
路漫漫,任重而道远!且行,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