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

2022-02-18 01: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

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

落实“双减”政策的主阵地在课堂,在于教师把每一堂课都教得有效率和学生学得有质量。文选型的语文教材,要一篇一篇地教、一课一课地学,长文、难文、群文及例文,各有各的阅读“难点”。教学的有效性,就在于针对这些“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把“难点”变成“生长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习有所得,做到篇篇“清”、课课“通”。

一、长文短教

长文“难”在字数多、篇幅长、容量大。如三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全文1500字左右,四年级的《小英雄雨来(节选)》全文3000字左右,六年级的《金色的鱼钩》全文2500字左右,这些选文的篇幅和字数超过一般课文,是为“长文”。

长文对学生来说,有三个考验:一是阅读速度。默读技能不熟练,还是一字一句地慢读,读得效率就低了。二是记忆力。缺乏有效的记忆方法,容易前读后忘,遗漏重要的内容,所读的效果就差了。三是整体把握能力。长文的内容多,如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没有抓住概括重点的本事,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读不全,甚至读不懂。针对上述考验,长文的教学就要“变长为短”,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内容,打“歼灭战”,而不是打“持久战”。

1.列标题

把长文分成几个部分,给每个部分列一个标题。列标题,就如画龙点睛,准确地看清文章中每部分写了什么,把握好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把长文读短。标题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列标题不是目的,借助标题整体把握长文内容才是目的。如教师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时,可设计两个学习活动:读每一部分,给每一部分列一个小标题,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把标题连起来,讲一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把握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联。标题先“列”后“连”,连的核心是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结点,找到讲述时不能少的关键情节,学生才能把故事讲得完整而连贯,从而把握长文的主要内容。例如,从“雨来读夜校”能懂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才能勇敢地掩护李大叔,勇敢地面对敌人;明白“雨来游泳水平高”,才能理解他在最后机智逃脱。列标题不是目的,借助列标题学习一种阅读策略才是目的。如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时,学生可从人物语言、人物事件、人物特点等不同角度另拟标题,学习从多个角度认识“小小男子汉”形象;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先围绕“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什么”拟小标题,再探究看到的事物背后藏着的愿望,学习借助人物行为把握人物形象。

2.设议题

在整体把握长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核心议题。设议题,就如理出一条“线”,把散落在长文中的多个“点”连成“线”,聚焦于长文的文意与文旨,从而把长文读透。可以根据文类特点提炼议题,如“虚构小说的真实生活”等;也可以根据文章主题选取议题,如“风俗中的家乡情怀”等。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其人文主题为“成长”,三篇选文取材不同,但主题一致。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时,通过探究“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这一议题,认识一位在战争中勇敢成长的小英雄;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时,通过写一写心目中男子汉的形象,认识一位独立成长的小男子汉;学习《芦花鞋》一课时,通过讨论“苦难像什么”,认识一位在苦难中快乐成长的农村孩子,读出自己对苦难的理解。通过对不同角度“成长”主题的理解,可以为学生的内心注入成长的因子。

列标题,设议题,是长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列标题,不能为列而列;设议题,也不能为设而设。要把“标题”与“议题”看作一个整体,“议题”由“标题”而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长文以童话故事、小说为主,我们可以借用“标题”和“议题”,根据不同长文的特点,求“精”而不求“多”,实现长文短教。

二、难文便教

难文“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难,超越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比如,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里没有“故事”,只有一个“梦境”,只有一个“昏沉的夜”。如果缺乏对其时代背景的了解,缺少对作者生活处境的认识,学生读起来就像是在猜谜语或“看天书”。二是语言形式难,超越了学生已有的语文经验。《好的故事》写于20世纪20年代,是白话文写作初期的作品,有些词句半文半白,读起来非常拗口,给学生造成了阅读与理解的障碍。

对于《好的故事》这样的难文,教师在教学时常常走两个极端:一是“难文浅教”。对这些难读的词句、难解的内容,采取“不求甚解”的态度,“绕”过去或者“带”过去。不懂的还是不懂,不会的还是不会,看不到学生的长进。二是“难文深教”。以“讲深教透”的态度,挖掘文本深处的思想,赏析语言背后的艺术,甚至将名家的解读、教师个人的见解,一股脑儿地讲给学生听,听得学生如坠雾里,似懂非懂。难文的教学,关键在于对“度”的把握及“法”的选择,用简便的办法教到适当的程度,学生自然就读得懂、学得会了。

熟读。不熟读,不开讲。“熟读”是最为基础而重要的策略。大声读,反复读,读不准的字词便能读熟练,读不通的语句也能读通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对于有些难懂的字词句就自然读出了其中的意思;在反复朗读、默读中,标注出自己的不理解处、疑惑处,为“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可以对难读懂的词句进行归类认读:第一组,文言色彩的词句,如“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此生”,在比较阅读中认识不同的读书观,体会周恩来读书志向的可贵;第二组,某一时期特有的词,如“修身课、巡警局、租界”等,特别是“租界”一词,为“中华不振”进行了形象化的注解。

多联,即多角度联系。通过联系作家背景、创作背景,联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经验,以拉近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破解难文之“难”,把难文读透。《好的故事》是一篇散文,篇幅虽不长,却把“两难”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小学阶段最为典型的难文。六年级的学生难读懂,连语文教师自己也未必能读透。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学习活动:其一,比一比梦境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哪一个更美?把常用表达方式与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解析语言文字背后的密码:作者怡然自得,一个一个地慢慢欣赏美好的事物,因此不厌其烦地把19个事物列了出来;作者沉醉其中,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欣赏美好的事物,因此反复写相同的事物“茅屋、狗、塔、村女、云……”。在对比梦境与现实美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所描绘的梦境之美。其二,参考名家解读,帮鲁迅把“好的故事”推送到朋友圈:摘录语句作为朋友圈的文案,再选几张图片匹配朋友圈的文字,在评论区写一两句评论或感言。学生借助角色替换发送朋友圈的学习活动,参考名家解读,体会作者描述的画面背后的深层含义,以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破解思想内容难的问题,一般采用参考阅读的方式。参考阅读的对象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影视作品等。例如,学习《为人民服务》时可以阅读关于延安根据地的历史材料,也可以观看相关电影、电视剧。破解语言文字难的问题,一般采用比较的方法,勾连选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经验,在常用表达与特殊表达的对比中,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及表达的秘密。教学难文,先要找准难点。难点是学生阅读的障碍处、困难处,要将其转化为教学的关键点,转化成学生学习的“生长点”。

三、群文“类教”

群文“难”在数量多、容量大、内容杂。统编教材按照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选择同一题材或同一要素的课文进行群文编排。这里所说的群文,特指围绕“学习议题”而重组的一组文章,这个“学习议题”就是该组文章的核心学习目标。从这个角度说,单元中的群文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学习议题”,作为单元核心目标,采取“群文”的方式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群文教学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将群文当成单篇,一篇一篇地教,用同样的方法,教同样的主题,变成单篇的重复性教学。群文教学的有效性,在于确立“类教”的理念,即抓住这一类文章的共性特点,聚焦“学习议题”进行有梯度的结构化教学,让学生通过一篇掌握一类,实现学习的迁移与运用。“类教”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比较,围绕“学习议题”进行多层次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发现读与写的方法和规律。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小动物为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及阅读链接《白公鹅》,我们采用“类教”的方式,围绕“情感的表达”这个“学习议题”进行了整体建构。

第一,比较词句,读出情趣。先将三篇课文中关于小动物特点的词语梳理出来:古怪、乖、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温柔可亲、一声不吭、怕、勇猛、淘气、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细声细气、如怨如诉、讨厌、可恶、发狂、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英雄、高傲、严肃郑重、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架子十足、鹅老爷……然后按照情感色彩进行分类,发现大部分词语是褒义色彩,而带着贬义色彩的词语,实则是作者在正话反说,是一种带着“刺”的喜欢,更富情趣感。再从对词语褒贬色彩的比较中,发现这一组文章的作者都用了同样一种态度写各自眼中的小动物,那就是“人格化”,将小动物当成人来写:把小猫当成淘气的孩子来写,把长大的猫当成脾气古怪的成人来写,把母鸡当成英雄母亲来写,把白鹅当成高傲的老爷来写。这样的“类教”,就让学生读得深入了。

第二,比较写法,读到规律。同样写小动物,同样要表达喜爱之情,三篇文章写法却各异,比较一下,就会一目了然。《猫》用一个“可是”,多次转折写很乖:“‘可是’很贪玩”“贪玩,‘可是’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可是’不高兴时一声不吭”;“胆小,‘可是’又很勇猛”。《母鸡》只用一个“可是”,全文只转折一次,前后对比写。先写“讨厌”,后写“喜爱”。《白鹅》不用“可是”,只用衬托:拿狗来衬托鹅的叫声严厉;拿鸭来衬托鹅的步调从容;用狗来衬托鹅吃相古板;甚至用人来衬托鹅的老爷脾气。通过“类教”,发现了一“转”一“衬”,表达感情的方法就多样了,就结构化了。

第三,比较风格,读懂幽默。读丰子恺的《白鹅》,幽默风趣扑面而来;而老舍的《猫》和《母鸡》,是一种婉约的幽默与内敛的风趣,更需要静心品味其中的情感表达。由此,选取了老舍的7篇文章,从“幽默”的风格读开去:先读《衣》《在青岛唱戏》《写字》,读懂幽默就是自嘲;再读《挤火车》《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小相声一则》,读懂幽默背后还藏着道理;最后读《什么是幽默》,读懂幽默,学会作文,学会做人,真正领会了没有爱就没有幽默。

四、例文慢教

统编教材中的策略单元、习作单元,都编排了用来教读写策略的例文。例文中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了所要学习的读与写的策略,是学习读与写的好例子。例文的“难”,一是“生”,新知识、新方法、新策略,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需要经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否则会一知半解;二是“用”,仅仅知道、理解还不够,重要的是能运用这些新学的方法与策略来进行读写,化知为能,而不是熟记概念;三是“熟”,不是一般的迁移,而要熟练地运用,自觉自如地使用,乃至形成习惯,这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可见,例文的教学关键在于经历一个“由不知而知、由知而能、由能而熟”的转化过程,快不得。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慢慢地教,力求让每一个学生读懂、会用、练熟。如此,才能发挥例文的教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即认识与知道新的读写知识与技能。认识一种新的事物,首先要弄明白“是什么”。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牛和鹅》时,可以先给课文批注分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批注是指在阅读时记录的阅读疑问、阅读启发与阅读收获等,语言一般都很简练。全文总共有五处批注,可分成三个类别:疑问式批注、启发式批注、评析式批注。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即学习作者的读写思维。磨刀不误砍柴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批注的目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批注的意义。教学《牛和鹅》一课,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批注,猜猜写批注的原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读到课文第一段话时,心里可能产生了疑问,于是写下了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读到第5~7自然段时,发现这三段话中我害怕得“贴着墙壁悄悄走过去”的样子,我紧张得“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的样子等,和我们生活中害怕、紧张与慌乱的样子是一样的,于是写下了批注:“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为了及时捕捉一闪而过的阅读体验,促使自己进行深度阅读,便要善于在阅读时作批注;为了借助他人的智慧,帮助自己深入理解与思考,便要善于借助别人的批注进行阅读。

第三个问题:怎么做?即运用新的读写知识与技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熟练运用。如学习《牛和鹅》一课后,学生可以读阅读链接中的选文,也可以读其他拓展文章,尝试进行批注,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作批注:在疑问处作批注,这个疑问,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也可以是自己怀疑的;在启发处作批注,这个“启发”,不能凭空乱写,要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作批注,好在哪里,也要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可以在文章开头处批注,在文中批注,在文章结尾处批注。也可以尝试组织学生阅读名家所作批注,从对名家批注的评析中,学习名家的阅读方法,从而学会进行深度阅读。

习作单元中的例文,还须准确选择例文的要点,突出规则辨认的过程。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两篇习作例文,以“观察”为要点,既有静态的观察,也有动态的观察;还须注意事物的变化,进行连续性观察。聚焦与放大例文的要点,一例一得,得得相连,帮助学生在反复认识与实践中熟练运用习作策略。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让学生在知、学、用的过程中听懂、记住,并能在复杂情境中灵活、熟练地运用,真正掌握读写的策略。

下载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心得体会1 11月18日下午,在xxx市教科院的前瞻性的引领下,在县教体局的精心组织下,我参加了《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设计与实施》培训......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双减”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凸现出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双减”环境下如何提......

    “双减”背景下提高教师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双减”背景下提高教师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双减”政策是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课堂效率提......

    双减背景下三年级暑假作业单

    作业内容完成形式家长签字备注1、购买书籍并阅读:①《山海经》;②《希腊神话故事》;③《世界神话》;④《中国神话故事》;①制作读书卡(A4纸)全班学生必做2.当一次玩具设计师,自制一......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心得体会1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全面部署开......

    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 一、质量(分数)观从单一分数质量走向全面素养、育人质量。学生当然得考一个好分数,除了分数以外还关注学生心......

    “双减”背景下的教学经验分享(共)

    “双减”背景下的教学经验分享(共5篇)第一篇:“双减”下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第二篇:“双减”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思考第三篇:“双减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作业......

    “双减”背景下作业的理想构建

    “双减”背景下作业的理想构建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做好作业设计与实施成为教育界共同面对的问题,亟待系统化的分析。本文以“作业”为研究对象,依托相关文献和案例,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