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语文课更应该有语文味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一直都是我们课改路上的主话题。今天,当老战友遇上了新朋友“双减”,我们的思考更多了冷静与理性。“双减”要求优化课堂,精减作业,但是我们语文的“三维目标”没有减,我们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素养提升”的任务没有减,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没有减。怎么办?下面以王锐老师执教的《狐假虎威》和战云老师的《有画面感的诗》为例,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如何做实语文事。
话题一:精准目标,让学生“吃得明白”
目标精准,教学才能做到简洁而不失丰满。这里的目标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语文目标。
语文难教,难在教学目标人为地复杂化,稍不注意,一堂语文课成了思政课、或生物课、或科学课的主阵地。不错,语文课应为学生提供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点燃学生情感渴望和心灵火花,但这不是我们语文课的主业,这些要素都是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获得的,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我们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识字,写字,阅读,表达,总之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能读会说善表达。目标明确,行动才不会模糊。二是单元目标。
现在的部编教材单元目标非常明晰。各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中均有明确的单元重点和难点的分析,三至六年级教材每个单元前均有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主题目标提示。三是课时目标。
面对一篇课文,很多教师习惯从头到尾琐碎分析讲解,看似什么都学到了,其实蜻蜓点水,一无所获。究其原因,就是心中无目标,或者目标太多,或者即使关注了,也是无梯度无变化。部编教材中的课后练习教学目标指向明晰,语文能力的提升路径有序具体,有效使用课后练习,教学目标的达成才能心中有数。《狐假虎威》课后练习有两个:朗读课文,说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这些练习都是对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难点的进一步分解。
《现代诗二首》因是略读课文,无课后练习,但有和课时目标一致的导读提示: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两个课例简约不简单,饱满不负重,源于两位老师目标非常明确,才有勇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做好语文事。
话题二:精准问题,让学生“吃得精细”
当前的语文课堂,无聊、肤浅的“问题”依然充斥课堂,大问题套着十几个小问题,学生要么零散地猜测问题,要么几个主角在包办问题,要么老师在自问自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收获了什么,又是如何收获的,老师并未关注。教师提问的时间多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时间必定减少。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强调个体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解读,去品味,去熏陶,就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时间哪里来?首先要从精简问题开始。怎么精简?
一是精简和目标无关的问题。
大目标中包含许多小目标,如涉及到众多的小目标,问题的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内容的目标,更要重点关注文本隐含的语文学习方法的目标,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二是精简一问只有一答的问题。
一问一答,“生成”的可能被取缔,自主探究、个性表达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只有一问多答,一个问题可能出现不同的声音,这样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精彩的生成才有可能发生。三是精简从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
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自主感悟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战云老师在赏析教材两首诗中,只提出了两个和教学目标一致的大问题: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前一个问题不难,通读全诗,圈画组合即可找到答案,后一个难度大,战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说画面,再深入引导学生将画面说得更丰富更有趣些,如《花牛歌》:指名读,找出动词,体会动词的动静变化,说画面;再读这一动一静中,什么也发生了变化?借助四幅花牛图,发挥想象,你仿佛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读再说画面。以读促问,学生的画面越来越丰富,由花牛的“顽皮可爱”读到了花牛的“悠闲自在”,进而读到了我们生活中平凡中的不平凡。
话题三:精准支架,让学生“吃得有味”
大家都知道: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认为,“搭建支架”就是我们引导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引导学生自己去攀登,自己去掌握知识,自己去去形成能力。现实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的这种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往往把握不准:要不“缺位”,要不“越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搭建“支架”呢?
一是提供必要的材料补充。
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外,有时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材料补充,让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拓展启发,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二是提示必要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不是告诉,是困难中寻求帮助的渴望,在帮助中自我发现的惊喜,才会有终身受益的“学以致用”和“灵活多变”思维品质的真发生。“双减”后,各校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基本可以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如何在家中自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三是鼓励不限形式的思考。
我们知道,比较复杂的语言表达,需要用思维作支撑。学生的思维往往不严密,仅要求学生“想一想”,很难保证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出声地思考”是一种重要的策略,遇到比较难且值得探究的问题,同桌之间相互说、小组之间说一说、自己对自己说、对全班同学说。当然,有些学习内容不仅要鼓励学生“说出来”,第二、三学段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来”。学生的思考结果变成了书面语言,老师更容易检查、指导和反馈。王老师执教《狐假虎威》,在突破教学难点——分角色表演故事,把四个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环节中,分七部走:读词语→看词语做动作,猜词语→师生配合表演词语→自己练习表演词语→小组内分角色表演一个故事,提示如果能通过动作、表情把这四个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故事会更精彩→随机抽号指名上台展示→学生评价。这七步,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上台表演词语意思的环节,第一位男孩动作不到位,猜词失败,教师耳语轻声提醒,猜词终于成功,疑惑中,小男孩美滋滋地公布转述了表演“诀窍”——表演前,可以观察插图中动物的样子。课堂不顺恰是教师课堂机智、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整节课,王老师“支架”提供恰到好处,真实有效,从孩子们那惟妙惟肖、乐此不疲的反复表演中可见教学效果已水到渠成,特别是活学活用、“得意洋洋”地阔步回到座位上的那个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老师执教《有画面感的诗》中的仿写小练笔,提供了三类练笔,可以仿写一个句子:花牛在草地上___________,也可以仿写一个小节写写浪花___________,还可以选择图中景物或身边景物,写一首有画面感的诗。“支架”搭建关注了四年级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自己想要的“果子”。
两位教师精准“搭架”,源于两位老师对学生已有基础的了解。如分角色表演故事,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八单元已有“分角色朗读对话”和“读好多个角色对话”目标训练的基础,王老师删繁就简,重点指导学生表演故事,通过动作、表情把四字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看景物想象画面,学生在二三年级已有部分基础:“读句子,想象画面”,“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学生对现代诗的品读理解还是比较稚嫩,因此王老师将“反复感情诵读多篇现代诗文找异同点”作为本节课“支架”搭建的主线。
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先了解课文目标相关内容其他学段的基础,再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预设各种“支架”。
话题四:精准拓展,让学生“吃得丰富”
精准拓展课程外的阅读资料,以1+×阅读或者群文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扎实课内阅读,是这两节课的最大亮点,为我们该如何推进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拓展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开阔视野,丰富积累语言,厚实素材储备,促进学生言语表达的提高。因此,拓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态化的拓展阅读很有必要。
王锐老师执教《狐假虎威》,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拓展阅读四个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和狼》《狐狸和山羊》《狐狸和刺猬》《狐狸的舞蹈》,引导提示学生借助插图和提示语,选一个喜欢的故事讲一讲,并再次提醒学生把故事中的动作、神态、表情展示出来会更加精彩。既然要选,前提当然是要通读四个故事,这一招,妙!当然,二年级学生在短时间内读懂四个故事比较困难,压缩为二个或者三个比较合适。之后的全体参与投票,评选“故事大王”,布置学生课后和父母讲讲有关狐狸的故事,实现由精细阅读引向我们期待的广泛阅读。
战云老师执教《有画面感的诗》,开课,和孩子们一起津津有味地读一读喜闻乐见的身边小短诗——《数星星》《云》《小鸟音符》,感受现代诗的“好玩”;随后将四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花牛歌》《林中月夜》《海浪》放在一起,多形式地朗读,寻找现代诗的共性;然后以《秋晚的江上》为例,引导学生说画面,这个环节有难度,也恰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关键点,战老师简洁诗意、动感多彩的语言和回归童真、有趣神奇的想象力,无痕地“引”着学生饶有兴致地领悟藏于文字背后的情与趣,不知不觉中,诗中的倦鸟、斜阳、芦苇成了孩子们心中一幅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
“双减”为拓展阅读打开了通道,课后延时服务完成了作业,学有余力、有自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孩子完全有条件丰富自己的课外阅读。近几年,虽然全市整本书阅读推广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拓展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学生拓展阅读兴趣不浓,应付对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和教师在“读什么,怎么读”中徘徊不定有关。我想,这两个课例会给我们不小的启示。当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在激发学生进行有效拓展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向王锐老师和战云老师那样,潜下心来阅读,以自己的阅读成就感和喜悦感分享于学生,学生才会对拓展阅读的认知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上有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有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