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在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通过上思品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是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讲述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三是提出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四是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五是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1、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二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三是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四是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革一小学
张庭华
2012年9月份上岗至今我一直担任二、三、四、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执教实践过程,我有很多心得体会与感悟,也多很多教学反思。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品德与社会》就是教我们要学会如何在社会中做人,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所做、所思、所感。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备课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浏览教材的首个感觉是,大多数课都是图片比较多,文字量较少。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很快的完成教学却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就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才是品德教学的最佳方法。我在大四实习的时候我的导师曾告诉过我,吃透教材是品德教学的最基本,融入现实生活事例是根本,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例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可以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新鲜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等等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三、语言规范、有爱心
作为老师,教学用语文明规范最重要。语言是交流的媒介,美好动听的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老师良好形象的形成主要因素。而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把我们当为父一般,老师就更加的应该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四、注重教学反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我要补充一句:“教而不思则退”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得到改进的有效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实施教学。
五、不做主角,只做配角
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为主。为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更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鼓舞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2013年1月8日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提高道德认识。通过教学我感受如下:
第一,品德与社会的外延广泛,教师备课时需要找许多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学生特别喜欢听一些与课本中联系密切的小故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如小组讨论交流,游戏活动等,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同时深刻理解课本知识。
第三,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在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来交流,课后再做拓展的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自己本期研究的对象。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给学生展
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又道远。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2
通过参加本市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观摩活动,短短4天,一共听了22节课,上课老师中有不少的老师设计的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手法灵活多变,教师个人的素质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获颇多。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听课感受:
一、课前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例如:龙胜雨老师采用教学生边唱边动手指的活动;张鹏老师采用边唱《平安回家》歌边跳的方式等,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很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氛围。
二、优化教学方式,用活动体验生活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促进学生去观察、去感受,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最终激发真实的情感体验。本次优质课中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要数谯程老师的《“小蜜蜂”在行动》。,谯程老师课前让学生采访家人或亲戚朋友,学生们从调查中感受到各行各业的辛苦和懂得应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如在《明天不遥远》一课中,胡明林老师从真实的生活中选取学生们小学六年成长中的各种活动图片,让学生们直接体验到“每一次告别,都是一份珍藏”。赵静老师的《走进残疾人》,老师通过让学生们“当盲人,从书包里寻找数学书”和“单手系红领巾”这些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可见,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应当避免“死守教材”的教学观念,而是把教材看做一座连接起课堂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桥梁,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自省自悟,达到不见一字、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使单调枯味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加比赛的老师课件做得都十分精致,包括了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形式,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华老师的《交通海陆空》。杨老师制作的由“地图、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并配上这些交通工具的声响的的动画课件,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形成了有效有趣的课堂。
四、教师们都做到学中有“法” 和学中有“情”。
老师们发挥自身优势,灵活使用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教学中采用了填表法、表演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学。注重让学生人人参与。品德教育是一种心灵交流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这次上课的教师大都能以饱满的教学热情,饱含真情实感的话语,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达到以情激情,以情感人之目的。最让人感动的是任希希老师上的《小眼睛,小耳朵》,任老师亲切的话语,充满爱心的笑容,让那些盲孩子和聋哑孩子们争着用不同的方式回答和表达他们的心声。这节课下了,确没有一个老师离开,我看见大家都在抹眼泪。这节课我一个字也没记,但它确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
几天的听课时间转眼就过去,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3
10月29日至30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xx市20xx年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讨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两天的学习中,我领略了五位名师的精彩纷呈的表现,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并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与讲座,我这个“井底之蛙”可算是真正开了眼界。我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活动中我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两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还知之不多的“门外汉”对这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下面我就这两天的学习情况并结合我的理解谈谈感想。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五位名师都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www.gzzongjie.cn/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二、用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目的进行准确定位,确立新的教育目的观:换位观,引导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培养公平公正的品德;生态观,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合作,要有责任心;共赢观,要让学生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关爱他人;对话观,引导学生要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分享观,引导学生美好事物要与别人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多元观,在分清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在某些领域允许有不同的选择,要宽容,心得体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三、转变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这次研讨会上张为花老师在上课时就采用旅游的形式,通过旅游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知道怎样与别人沟通、交流。更为可贵的是她还创造性的让学生现场当播音员展开对话,这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吗?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www.gzzongjie.cn/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这次研讨会上五位教师都成功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高一个层次,加深体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很深刻。
五、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五位教师还能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人感受到这是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五节“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六、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4
在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通过上思品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是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讲述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三是提出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四是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五是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1、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二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三是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四是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5
在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有了一点心得体会。
1、新课标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故事和名言,在课堂上要注重用教材上的故事启迪学生,用优美生动的名言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应用同龄人的故事当镜子启发学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正确认识自我。
2、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大量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自我表达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督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努力达到相关要求。
3、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事物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更清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4、课后应安排一些与现实结合密切的作业,学以致用。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6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备课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浏览教材的首个感觉是,大多数课都是图片比较多,文字量较少。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很快的完成教学却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就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才是品德教学的最佳方法。我在大四实习的时候我的导师曾告诉过我,吃透教材是品德教学的最基本,融入现实生活事例是根本,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例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可以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新鲜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等等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三、语言规范、有爱心
作为老师,教学用语文明规范最重要。语言是交流的媒介,美好动听的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老师良好形象的形成主要因素。而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把我们当为父一般,老师就更加的应该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四、注重教学反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我要补充一句:“教而不思则退”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得到改进的有效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实施教学。
五、不做主角,只做配角
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为主。为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更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鼓舞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7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理解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课程的精髓。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二、课程素材来源于儿童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作为小学的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以往我们忽视了生活,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同时也忽视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课改注重了儿童们在与老师、同伴、课程教材、教育环境等等中的相互作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三、过程性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要求也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
2、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和小组个人的评价。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交流与分享的竞赛活动。各小组分别从了解服饰、饮食、居住、婚俗、节日、礼仪、禁忌等方面选一项内容接受任务。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各组交流展示的情况、小组合作的情况、以及各组倾听的质量等等。各组也会制定评价组员的一些标准。评价学生在组内学习的态度、对小组的贡献、与人合作的情况等。通过分享交流竞赛,指出各小组需要努力的方向,并根据各组的不同表现,分别评出最佳发言人、最佳编辑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听众奖等。
新课程重视和关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道德。改变了以往所形成的对待自然的奴役、征服的态度。长期以来人类都是以我为中心,竞然提出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错误口号。由于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才开始清醒起来,形成了对待自然的新的伦理道德,那就是关爱自然,保护生态,呵护地球。新课程认为,以上这些都是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新一代形成的新的伦理道德观。这些伦理道德都是更具有人性魅力的,它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合作,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协调,它们更符合人的求善求美之本性。新课程倡导这些更富有人性美的道德,它也必然具有了更加迷人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8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进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熟悉社会了解社会,同时构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起学生酷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掌控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预备是上好品德课的条件。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假如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上完。假如是从知识与能力、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重视学生品德素养的进步。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入的感遭到作为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愈来愈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应用教材上的内容,发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干知识和内容,另外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公道利用相干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搜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间隔,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益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缘由,不能够把这类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斟酌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便,难得控制,会致使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展开德育教育真的就那末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遭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展开体验残疾人生活艰巨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往整理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遭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凡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洞的讲授,可见生活对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往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构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延伸课堂还要请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往访问,往调查,应用所学知识往分析社会现象,展看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理,并从中熟悉社会,取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当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毕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一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假如不延伸课堂,不亲身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进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回纳、讨论、交换、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得知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9
一、《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
(一)结构框架:主题板块相对独立,同心圆交叉递进。
1.安排合理的梯度,相同内容虽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2 .根据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实际,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采用跨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
(二)教材倾向:凸现爱心、责任感教育
1.无论从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还是个体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看,儿童爱心和责任感的发育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人生的积极态度必以向善和向上情感为依托,公民意识的形成则与个体责任感相辅相成。(对家乡的责任感)
2.作为情感教育,个体的感受和体验非常重要。为此,教材设置大量“爱与被爱”的情景讨论,以及可操作的活动,在呈现上,我们还力图使之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教材内容:选择儿童生活事件和情景化材料
1.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选材的直接依据,适当拓展。
2.在标准的框架内选取相应的儿童生活事件,梳理学生三到六年级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难题、道德冲突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困惑,使内容标准生活化、情景化。
3.内容选择上并不是将儿童生活简单翻版,具有既源于生活,又高于(引导)生活的特点。
4.教材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题材广泛,主题多元。
5.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亦有一定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发挥创造的空间。
(四)教材呈现:小切口、层层深入;重践行,图文并茂
1.针对学习对象从童年中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内容呈现,通常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
2.为贴近儿童生活,教材努力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为学生喜闻乐见。
(五)教材衔接:通盘考虑、整体把握
1.两门课程属于同一类综合课程。各年龄段儿童生活的领域虽然会不断扩大,但基本领域却是相同的。
2.注重二者的有机对接,通盘考虑,整体把握全套教材的内容,对重复出现的内容标准,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设置合理梯度,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尽量使其边界清晰,避免重复学习。
(六)地方特色:突出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是课程标准中的六个主题之一。教材以养育我们的荆楚大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名人先辈为内容,对学生会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通过学习探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湖北的情感,为家乡而自豪。
二、在不断追问中追求的教学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家的收支本》一课,通过丹丹和妈妈逛商场吵着买芭比娃娃的一段情景,由学生来扮演妈妈和丹丹。让学生演了后评,
第1页评了再演。通过母女间的对话,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量入为出”,进而引发学生去了解家庭中的收支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必须量入为出,合理消费。树立科学的理财意识,不能盲目消费,学会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做到勤俭节约。
再如教学《多为他们想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模拟残疾人的生活方式:蒙上眼睛写字;用手比划与人交流;捂住耳朵听人讲话等。通过这些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深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从而明发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
二、合作辩论
体悟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2页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知行结合体悟内涵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为我们服务的人》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
第3页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谁知盘中餐》后我安排了课外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农业科技园,通过参观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的农民一年四季辛勤的耕种水稻的过程,从而体会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新成就。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谁知盘中餐》一课中,让学生模仿农民插秧的姿势,弯腰插秧,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中体验农民一整天不停地插秧的艰辛。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8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提高道德认识。通过教学我感受如下:
第一,品德与社会的外延广泛,教师备课时需要找许多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学生特别喜欢听一些与课本中联系密切的小故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如小组讨论交流,游戏活动等,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同时深刻理解课本知识。
第三,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在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来交流,课后再做拓展的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自己本期研究的'对象。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给学生展
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又道远。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2
在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通过上思品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是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讲述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三是提出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四是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五是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1、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二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三是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四是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3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家的收支本》一课,通过丹丹和妈妈逛商场吵着买芭比娃娃的一段情景,由学生来扮演妈妈和丹丹。让学生演了后评,
第1页评了再演。通过母女间的对话,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量入为出”,进而引发学生去了解家庭中的收支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必须量入为出,合理消费。树立科学的理财意识,不能盲目消费,学会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做到勤俭节约。
再如教学《多为他们想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模拟残疾人的生活方式:蒙上眼睛写字;用手比划与人交流;捂住耳朵听人讲话等。通过这些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深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从而明发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
二、合作辩论
体悟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2页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知行结合体悟内涵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为我们服务的人》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
第3页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谁知盘中餐》后我安排了课外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农业科技园,通过参观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的农民一年四季辛勤的耕种水稻的过程,从而体会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新成就。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谁知盘中餐》一课中,让学生模仿农民插秧的姿势,弯腰插秧,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中体验农民一整天不停地插秧的艰辛。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4
在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有了一点心得体会。
1、新课标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故事和名言,在课堂上要注重用教材上的故事启迪学生,用优美生动的名言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应用同龄人的故事当镜子启发学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正确认识自我。
2、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大量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自我表达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督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努力达到相关要求。
3、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事物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更清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4、课后应安排一些与现实结合密切的作业,学以致用。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5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认知内涵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家的收支本》一课,通过丹丹和妈妈逛商场吵着买芭比娃娃的一段情景,由学生来扮演妈妈和丹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通过母女间的对话,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量入为出”,进而引发学生去了解家庭中的收支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必须量入为出,合理消费。树立科学的理财意识,不能盲目消费,学会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做到勤俭节约。
再如教学《多为他们想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模拟残疾人的生活方式:蒙上眼睛写字;用手比划与人交流;捂住耳朵听人讲话等。通过这些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深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从而明发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
二、合作辩论体悟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我和诚信交朋友》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买票”情境:讲述的是公共汽车上,围绕身高1。22米的孩子是否该买票的事情,售票员和父亲持两种不同的看法。通过这一事例,引导学生讨论辨别是非,知道怎样的行为才是诚信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知行结合体悟内涵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为我们服务的人》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谁知盘中餐》后我安排了课外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农业科技园,通过参观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的农民一年四季辛勤的耕种水稻的过程,从而体会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新成就。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谁知盘中餐》一课中,让学生模仿农民插秧的姿势,弯腰插秧,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中体验农民一整天不停地插秧的艰辛。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6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理解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课程的精髓。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二、课程素材来源于儿童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作为小学的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以往我们忽视了生活,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同时也忽视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课改注重了儿童们在与老师、同伴、课程教材、教育环境等等中的相互作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三、过程性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要求也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
2、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和小组个人的评价。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交流与分享的竞赛活动。各小组分别从了解服饰、饮食、居住、婚俗、节日、礼仪、禁忌等方面选一项内容接受任务。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各组交流展示的情况、小组合作的情况、以及各组倾听的质量等等。各组也会制定评价组员的一些标准。评价学生在组内学习的态度、对小组的贡献、与人合作的情况等。通过分享交流竞赛,指出各小组需要努力的方向,并根据各组的不同表现,分别评出最佳发言人、最佳编辑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听众奖等。
新课程重视和关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道德。改变了以往所形成的对待自然的奴役、征服的态度。长期以来人类都是以我为中心,竞然提出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错误口号。由于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才开始清醒起来,形成了对待自然的新的伦理道德,那就是关爱自然,保护生态,呵护地球。新课程认为,以上这些都是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新一代形成的新的伦理道德观。这些伦理道德都是更具有人性魅力的,它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合作,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协调,它们更符合人的求善求美之本性。新课程倡导这些更富有人性美的道德,它也必然具有了更加迷人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7
一、《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
(一)结构框架:主题板块相对独立,同心圆交叉递进。
1、安排合理的梯度,相同内容虽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2、根据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实际,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采用跨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
(二)教材倾向:凸现爱心、责任感教育
1、无论从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还是个体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看,儿童爱心和责任感的发育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人生的积极态度必以向善和向上情感为依托,公民意识的形成则与个体责任感相辅相成。(对家乡的责任感)
2、作为情感教育,个体的感受和体验非常重要。为此,教材设置大量“爱与被爱”的情景讨论,以及可操作的活动,在呈现上,我们还力图使之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教材内容:选择儿童生活事件和情景化材料
1、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选材的直接依据,适当拓展。
2、在标准的框架内选取相应的儿童生活事件,梳理学生三到六年级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难题、道德冲突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困惑,使内容标准生活化、情景化。
3、内容选择上并不是将儿童生活简单翻版,具有既源于生活,又高于(引导)生活的特点。
4、教材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题材广泛,主题多元。
5、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亦有一定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发挥创造的.空间。
(四)教材呈现:小切口、层层深入;重践行,图文并茂
1、针对学习对象从童年中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内容呈现,通常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
2、为贴近儿童生活,教材努力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为学生喜闻乐见。
(五)教材衔接:通盘考虑、整体把握
1、两门课程属于同一类综合课程。各年龄段儿童生活的领域虽然会不断扩大,但基本领域却是相同的。
2、注重二者的有机对接,通盘考虑,整体把握全套教材的内容,对重复出现的内容标准,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设置合理梯度,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尽量使其边界清晰,避免重复学习。
(六)地方特色:突出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是课程标准中的六个主题之一。教材以养育我们的荆楚大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名人先辈为内容,对学生会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通过学习探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湖北的情感,为家乡而自豪。
二、在不断追问中追求的教学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8
10月29日至30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xx市20xx年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讨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两天的学习中,我领略了五位名师的精彩纷呈的表现,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并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与讲座,我这个“井底之蛙”可算是真正开了眼界。我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活动中我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两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还知之不多的“门外汉”对这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下面我就这两天的学习情况并结合我的理解谈谈感想。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五位名师都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用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目的进行准确定位,确立新的`教育目的观:换位观,引导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培养公平公正的品德;生态观,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合作,要有责任心;共赢观,要让学生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关爱他人;对话观,引导学生要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分享观,引导学生美好事物要与别人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多元观,在分清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在某些领域允许有不同的选择,要宽容。
三、转变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这次研讨会上张为花老师在上课时就采用旅游的形式,通过旅游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知道怎样与别人沟通、交流。更为可贵的是她还创造性的让学生现场当播音员展开对话,这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吗?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这次研讨会上五位教师都成功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高一个层次,加深体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很深刻。
五、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五位教师还能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人感受到这是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五节“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六、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