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心得体会[推荐五篇]

时间:2022-07-21 01:0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案教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胡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收获: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

“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把具体的知识落实到学案上,再结合合适的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特别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习到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理,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上高中、结业,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比如结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讲解复习板块的运动的知识,学生就很感兴趣,认识到了地理的用处;再比如说结合近几年的南方的冰雪灾害讲解气候的异常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形象直观。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遇到的南北方的植被类型、农作物和水果的种类的时候,师生共同讨论发言,集思广益,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好。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很多老师的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就算是优质课,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目的。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搞的有声有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集体得分,他们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主动给成绩弱的同学辅导,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原来初一的地理成绩很差的同学现在都能考优秀了,很是令老师们感动。双语学校的学习气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四)、学案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学案导学”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在一个的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可能就会做出很多做法和答案,他们的想法非常独特,他们的思维也异常敏捷,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对于理科数理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在哪里。

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有的老师表达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知识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并且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并且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学案可以课下及时复习,一学期下来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结束了以前课下学生漫无目的的抱着书本复习的历史。

(六)、学案教学讲练结合,知识掌握效果好。

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基本没有课堂练习巩固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说得太多,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学生模模糊糊。而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有一定的时间做基础知识练习和达标测试,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效果好。

(七)、“五清”工作使知识的巩固落实到位。

我们的学案教学有“五清”,即环节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一环节我们的老师都抓重点知识抓落实,学生想掌握不好都不可能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

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校长曾经听过我的课,说我设计的几个问题面太大了,学生无从思考,后来我反省自己,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学案的设计的好坏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

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

所以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使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学案,把握好课堂。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拉倒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课件等辅助教学设施随时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本、课件与学案结合起来,老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五)、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其重要。

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并采取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六)、做好导师制工作。

在整个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我们双语学校是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这种品质更加重要,我们要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课堂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推进与不断成熟,定会成为我们双语的一大特色,双语的辉煌的明天会很快到来!

第二篇: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胡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收获: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把具体的知识落实到学案上,再结合合适的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特别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习到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理,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上高中、结业,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比如结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讲解复习板块的运动的知识,学生就很感兴趣,认识到了地理的用处;再比如说结合近几年的南方的冰雪灾害讲解气候的异常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形象直观。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遇到的南北方的植被类型、农作物和水果的种类的时候,师生共同讨论发言,集思广益,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好。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很多老师的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就算是优质课,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目的。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搞的有声有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集体得分,他们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主动给成绩弱的同学辅导,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原来初一的地理成绩很差的同学现在都能考优秀了,很是令老师们感动。双语学校的学习气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四)、学案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案导学”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在一个的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可能就会做出很多做法和答案,他们的想法非常独特,他们的思维也异常敏捷,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对于理科数理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在哪里。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有的老师表达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知识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并且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并且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学案可以课下及时复习,一学期下来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结束了以前课下学生漫无目的的抱着书本复习的历史。

(六)、学案教学讲练结合,知识掌握效果好。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基本没有课堂练习巩固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说得太多,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学生模模糊糊。而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有一定的时间做基础知识练习和达标测试,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效果好。

(七)、“五清”工作使知识的巩固落实到位。我们的学案教学有“五清”,即环节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一环节我们的老师都抓重点知识抓落实,学生想掌握不好都不可能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校长曾经听过我的课,说我设计的几个问题面太大了,学生无从思考,后来我反省自己,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学案的设计的好坏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使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学案,把握好课堂。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拉倒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课件等辅助教学设施随时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本、课件与学案结合起来,老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五)、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并采取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六)、做好导师制工作。在整个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我们双语学校是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这种品质更加重要,我们要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课堂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推进与不断成熟,定会成为我们双语的一大特色,双语的辉煌的明天会很快到来!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已有一定的时间了,本期组内公开课,选取《实心球》为课题,通过上课,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学习目标的编写

编写学案是为了充分准备和全面安排一堂课的教学工作,以便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活动,使学生的“学”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设定的。

1、学习目标要真实、客观、准确。

2、学习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纪律、体质、技术基础、场地、器材和人数等而定。

3、学习目标要根据教材、教学计划而定。深入钻研,明确教材的性质、作用、技术重点和难点,及与其他教材的纵横关系。然后根据主教材的性质、特点,选配好辅助教材,并安排好练习的顺序。

总的来说,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有针对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

课的主题部分,也就是课的灵魂部分,教师对重点部分的把握情况,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对教学方法上的应用与措施,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在学法上,如何进行讲解示范,如何进行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如何组织教学比赛,如何运用“启发式”和个别对待,如何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应该提前考虑到位的。

三、学习过程

实际的学习过程部分是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部分,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融洽程度等在此环节都应有所体现。教师应把此部分作为主阵地来对待,谦虚、谨慎、认真,具备预见性和应变性。如:讲解示范的时机、步骤、位置;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时间的具体分配等。

四、总结部分与课的反思部分

总结本堂课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表扬和指出存在的问题,布置作业。反思编写学案和执行学案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学生学好是根本,前提是教师的教好,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探究的好坏是教师引导性的结果。教师的观念、意识、知识等等要不断更新,自我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本学年,在县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全县初级中学七年级的数学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即以导学案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下面,我简单地谈谈个人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不妥之处,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认识

现在课堂的教学已经把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了教育者的重要任务,课堂上,应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不应满堂灌,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转变教学理念是实施导学案的第一关键,也是基础。

二、导学案课堂的实施情况

课堂的教学分为几大块:“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达标检测”

1、课前预习

上新课前一天我会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习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将数学课本新课内容、导学案的自主学习板块、《优化设计》的快乐预习部分完成,每次上课前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都必须对本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在课前预习情况统计表上,体现在小组评价分数上,老师可以亲自抽查,检查形式不能单一,防止有些学生钻空子。

2、合作探究

针对导学案设置的题目,给出一定时间,小组内互相提出问题,互相答疑。这个环节要求各个小组,各个成员真正参与进来,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可以使用小组竞争的方式,以课堂发言和课后提问次数统计表来反映合作探究的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3、展示点评

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某些小组内部层次相当的同学上台展示,同组内的另外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批改点评,老师再对重难点进行点评强化。这个环节可以使更多学生动起来,扩大课堂学生的参与面,课堂的效率也能提高。

4、达标检测通过达标检测的完成,反馈学生对当天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的跟进、补充、加强。同时安排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争取共同进步。

三、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1、班内小组的建设初具模型,但还不够完善,各学科的小组评价制度也还没有完全统一,这会影响学生积极性。

措施:我认为同年级段数学科教师应统一思想,统一评价模式,学生也应统一思想,统一培训,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鼓励作用必须发挥出来。

2、部分学生过于散漫,纪律意识不强,影响了导学案实施效果措施:我认为良好的班级风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应让学生有较强的纪律意识,以纪律意识来带动学习意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可以将纪律表现情况纳入小组评价体系中。

3、导学案的编写还不够完善,没有体现层次性。

措施:我认为应加强备课组活动,深入备课,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要体现梯度,要保证一般层次学生知识的掌握,也必须能让部分优秀生吃饱。同样一份导学案不一定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依据学生的层次而定。

4、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时会冷却

措施:我认为应建立更完善的奖励机制,让同组内的优秀生带动待优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使有个别学生热情冷却,也可以通过周围同学的力量去影响他。

四、思考与困惑

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学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通过课堂的检查点拨来巩固知识,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让老师来补充,这样学生课堂效率提高上去了,学习的自主性也增强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些困惑,提出来和各位共同探讨:

1、如何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证预习效果?

2、如何更大程度上调动内向学生的积极性?

3、怎样带动基本薄弱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如何提高优势学生的水平?

4、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类型的课型在导学案中该如何区别对待和操作?

5、在规定课时情况下,在导学案中,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6、导学案使用如何充分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每天 我都用一种轻蔑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不感正视我;每天我都用责备的语言批评学生,是学生失去了自信没有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学生根本无心于学习,无心于上课,说他不行,他就不行,破罐子破摔,这样持续下去,我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质量能提高吗?那是不可能的,我迫切的想改掉这种现象,但都无计可使,真让我担心,成了我的心病。就在今天也就是今天早上,我的数学课是新教学内容,每个同学都带着期盼的目光盯着黑板,想从黑板里看出个究竟。那是因为今天我上课激情很高,课前准备充分,学生看着我的表情和以往不一样才感到惊讶,都在暗自猜测:老师今天有什么好事,怎么这么高兴呢?或许是我平时太严肃了,对学生太严格了,才产生的一种负面影响。所以,学生看到老师的表情是阴转晴,顿时精神倍增,信兴十足,消除障碍,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全面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他们各有所能,各有其才。原因是让微笑面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学习兴趣才浓,学生的自信心才会提高。回想以前,我上课批评学生的时候多,表扬的时候少,学生丧失了信心,怎能学好?学生不发言,不举手提问,老师责怪学生;学生不思考问题,老师也责怪,学生自然产生逃避,干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说,是课堂变成一个死水潭,无声无息不流动。可今天学生完全变了,完全释放,完全释放多日积淀下来的郁闷,终于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就连我班平时不爱发言的王元也举手了,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使学习很有生气,课堂活了,班级的学习气氛也活了,这都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有如此的活力;课堂活了,一切的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没有批评的一堂课真好,没有责备的一堂课让学生很轻松。轻松!快乐!快乐!轻松!尝试一把赏识教学真管用。有几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下课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上课最用心,懂得上课专心了,认真了,会给学习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也懂得了合作学习的乐趣。这都是老师的鼓励、表扬,才是我们有机会和学习好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使我们有机会和优生同场竞技,扬长避短,老师!一旦你发现我们有好的想法、做法,会及时给予我们最大的鼓励、最大的支持,让我们有勇气,让我们有信心都能积极主动地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终于,终于我们这一伙不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成就感,一定会让学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会成功的。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使我发现我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只是平时没有抓拍没有注意自己的教学环节,而今天和一往的教学方法都一样,只是变换了一种教学手段,就让学生大开眼界,让学生感到惊讶!感到新奇!如:为了调动学生的激情,我的情景导人是用童话的形式引入新课 ,用学生最熟悉的卡通人物“跳跳龙”作为主人公,让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又比如:在训练学生技能方面我会让做一个“数学接力赛”游戏,真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使他们都能在竞争很激烈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我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字书写有点潦草,普通话也需要提高,今后一定要下大力气,多用功苦练基本功,彻底改掉这些毛病。

此外,在教育教学上要多学新的理念下的教育思想,让新理念、新技能来武装我的头脑,更新我的观念,转变我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让我的教学水平能有更大变化。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导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习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导学案教学重在两个“开放”: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总之,导学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教学。

1导学案自学,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预习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预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学案导学”设计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以“学”的身份,思学生“所思、所感、所难,所错、所乐”,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帮助学生“变好动为活动、变好胜为好奇、变学答为学问、变粗心为细心、变从众为批判、变孤僻为合作、变依赖为独立、变自卑为自信”。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质疑归纳,释疑点拨

通过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先让学生这样想:“在预习中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习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预习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为终生学习、发展学习奠定了基础。

3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为了试探学生预习、交流后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的情况,此时可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面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导学案教学”是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4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领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本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依据“以学定教”理念,变教为引,变学为思,以引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它顺应了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6

我校在线开课已经两天,我分别完成了18级和19级英语专业线上课程。师生的教与学总体情况比较稳定,自己静下心来总结了在线教学的收获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升课程在线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科学设计课程各教学环节,熟练运用网络教学方法及技巧

我从2月初开始,先后参加学校组织的钉钉、鸿合空中课堂、智慧树、学校自建平台等多平台网络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基本熟练掌握了教学授课和各种线上教学软件的使用。为了丰富线上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外语专业重互动与交流的实际特点,教研室也组织了多次教师组课教研和网络教学经验分享的培训,我们专业的所有教师都已经掌握了微信群、钉钉群(视频直播,视频会议),QQ群、百度网盘的使用,并能根据课程需要较好地应用到课程线上教学中,实现了平台软件间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师生跨平台间的多重互动模式,充分体现了外语教学的师生交互性。

二、充分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合理设计在线教学形式

我的课程线上教学主要以学校课程平台的课程视频结合钉钉群的直播互动形式进行,学校课程平台的视频内容采用录屏方式录制,视频内容完整、准确体现大纲与教案的总体要求和设计方案,声音与画面清晰,兼具课程理论与实践、趣味与实用教学充分结合的教学要求。

三、“一生一策”分类教学,及时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x月x日和x日两天的英语专业四个班的出勤统计来看,学生线上学习的出勤能够达到98%。未出勤的学生主要缺席原因是手机上网的信号不够稳定,无法登陆平台或软件。针对这些缺席学生,老师已经把课程视频、课件及相关材料上传至钉钉群,方便学生回看、复习,查漏补缺。

学生线上学习总体状态稳定,多数学生都能认真观看视频和参与直播互动,课后也能积极与教师交流心得,告知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居家学习存在以下问题:个别学生所处环境不够安静,容易分散注意力;手机+流量上网,时而导致网络不够稳定,影响到线上学习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采取了线上不足,线下弥补的应急措施,通过QQ、微信和钉钉上传必备的学校材料,提供网上资源链接,并借助微信等有针对性一对一辅导与答疑,已得到学生们良好反馈。

四、对学校在线教学的建议

(一)在线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师和学生有积极与平和的心态。教师以生动、实用和严谨的教学,感染引导学生轻松高效地线上学习。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增加线下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有效改进完善线上教学。

(二)现在教师和学生手机、电脑里均装有自建平台、钉钉、微信、智慧树等APP,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频繁切换多个教学平台和软件,很难做到无缝衔接和高度专注度。建议各教学单位实施网上教学平台1+1模式,即一个主平台+一个辅助平台,如钉钉+校自建平台,或者智慧树+校自建平台。主平台开展直播互动和视频在线学习,稳定性和流畅性有保障;辅助平台提供教学的辅助功能,如视频资源的共享、查阅和回访等,灵活性和辅助性能够得以发挥。

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对我校既是挑战与机遇,学校要通过逐渐优化现有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在线教学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在线教学整体水平。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7

在上周我利用学案教学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式”教学,由于使用学案,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上的精力更加集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本周四在没有进行复习的情况下,用一套90分钟的题目利用45分钟进行了一下测试,虽然绝对成绩还是比较低,但与平等班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甚至还超过了一个班的成绩,这应该归功于学案的使用吧。

应该说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人为影响能力是差的,红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在班上讲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在做小动作,而使用学案后,不集中精力学习的学生大为减少,这为我的课堂教学的学生管理减轻了难度,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更有效了,学生为了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都在忙着听讲,查阅课本,与同学讨论,可以说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该做的事情,为了学生的认真学习,我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学案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8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6月20号下午,学校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了学习“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

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贯都是“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以求分,学以应试。如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失去了灵性、悟性,失去了主动学习,自己动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鱼”而没有学会“渔”,没有自学能力,无法进行终身学习,影响了以后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中厌学弃学,令人痛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知识能力化,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种导向的探索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种新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所以,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一、二、三”教学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学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却,所有问题都要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科书,对问题进行探究,对重要单词,短语,句子圈圈点点,加强记忆;对重要短语,句子要认真体会,学习其用法,对练习努力做到准确、迅速、规范、灵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笔准确;每次预习结束后要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梳理。当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让他们不厌烦预习,必须给他们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布置知识链接、课堂提升以及知识巩固三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之后的“三”指的就是课上的交流研讨,展示提升,效果校验。就是教师上课环节。主要进行第一项是自主学习检查。一般来说,课堂测试部分我采用让学生口答的形式,不进行书面展示。而课堂提升和知识巩固部分需要课前书面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讲解,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主要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没达到学习目标的原因何在?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学生做对了,有些没有做对,这时教师仍然不讲解,引导学生对练习结果进行讨论,力求通过集体讨论,使得学生自己纠正、解答一部分没有做对的习题,进一步理解掌握学习的内容。在上课这个环节中,切忌不能成为一个对照答案的课堂!毕竟学生学习能力有限,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点!可以适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在这里教师要重点精讲。教师的讲解不要从头开始,这里的讲解与传统的讲解还是不同的,因为学生的起点已经不一样了,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也已经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习与课堂讨论后,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讲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抓住导致理解困难的症结讲解就可以了。最后环节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在这一环节中,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正确引导。最后可以通过复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另外,通过删减但课堂上仍处理不完的习题可留一小部分作为课外作业。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提前阅读导学案,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主体地位明显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由此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其次,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无法独立完成的部分需要小组同学互助合作来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表述自己的观点,归纳别人的意见,吸纳别人的长处,完美自己的主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听取意见的好习惯和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中都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实现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生!

不过,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们不但要学好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三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出色。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9

时间飞逝,在最近得日子里,我仔细拜读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一书。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小学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里都包含有各种有趣的小故事。它们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教学有助于突破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个瓶颈,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这一前提下,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的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张,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故事的表演更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而倍受欢迎。英语课堂将充满魅力,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故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简化了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各方面的语言训练,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外语的语感。由此看来,故事教学的确具备了许多优点。但是,运用英语讲故事毕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语言活动,那如何在英语课堂里开展故事教学呢?如何让学生接受和悦纳这种故事形式的第二语言的输入输出活动呢?

(一)恰当地选择故事内容。

故事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个好的故事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就像这次上海鲍老师、和我校两位老师同课异构课,都是用故事串编课堂,不仅让生能易懂,同仁们听课时也非常愉悦。

(二)根据英语课堂的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故事教学。

英语教学内容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如单词教学、句型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语法教学等等。

故事教学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讯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握孩子爱听故事这一年龄特征,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夹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争取对故事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还会继续深读。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0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因而今天的教育应是赏识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作为教师,如果他拥有赞美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发挥潜能的能力,那么,他离教育家也就不远了。在工作中,我充分运用赞赏与肯定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之。

郭小琳是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作业不是数量不够,就是乱七八糟,检测成绩班中倒数一二名,我曾经与家长沟通过,家长说;“孩子自上学以来,被老师留下是常有的事。为了她的学习,我放弃了工作,每天检查作业,辅导她,还是很差,我早就对她没信心了。我很失败,我教一个孩子都没教好。您教这么多学生,对郭小琳这么关注,我们很感谢您。”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望着家长一脸的无奈,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说道:“郭小琳其实一点也不笨,只是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自觉性差些,我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她,我想只要我们肯定她,鼓励她,她会进步的。”家长的眼神由暗淡转为光亮。

通过观察,我发现郭小琳素质并不是很差,作业本上开始的几行字,写的很漂亮,可是后面就不堪入目了,查字典选字义,不是不会分辨,而是根本没查,自己瞎写的,数学题也是,不给她讲,她自己也能改对。更有意思的是,上课让她发言,发言前她先左看看,右看看,说话时的声音都是颤抖的,说完后还要如此地看一遍。由此,我找到了郭小琳学习差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以及自卑心理造成的。

我对郭小琳采取了赏识教育的方式,拿出作业本,找到书写工整的地方,欣赏地说:“你看这些字写的多好看,后面的如果也像这样,该有多好,老师相信你以后能从始至终都写好的。”她露出了惭愧又充满信心的表情。随后我又表扬了书写进步大的同学,她是首当人选。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她,她发亮的眼睛看着我,我会用微笑向她示意,她欲言又止,我会鼓励她大胆把话讲,发言后我总会附上欣赏与鼓励,课堂上能够看到她高举的小手了,耳目一新的发言,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了,课间她不在独处了,座位边也围上了同学,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郭小琳进步了,是尊重与赏识开启了她的内驱力。儿童幼小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打击都会使它畏畏缩缩,自卑自怜。而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却能让它充溢向上的力量。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还是使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法宝。因而,当今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

把案例教育法(也称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在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急需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困惑。因此,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与教学课例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又称教育个案或教育实例。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有价值的教育事例。经过案例撰写者客观地概括事实,描述出来的一个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具体情景;教育案例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及解决过程的实际情况的记录、描述与评价;是一个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案例的文章,有的把原本简单的教育案例,描述成理论性很强、很深奥、很抽象、很复杂的概念,这是没有必要的。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是应该加以区别的不用概念。

第一,教育案例。所谓教育案例,就是对某种教育现象或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教育故事、教育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生动评点。客观上可以写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微观上可以写一个人、一堂课的一个情节。也可以说,教育案例就是故事加点评,通过叙述揭示一定规律说明一定道理。根据人们习惯的叫法,如“麦克劳德杀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罗森塔尔效应”等,都是经典的教育案例;从一般概念上来说,教育案例是包含了教育管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课例、研究个案等属于教育范畴的一切案例。不过,在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时,要严格加以区分。因为,他们的功能、特点、格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教学案例。所谓教学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内或课堂外的,与教学紧密相联系的各种事件或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点评。教学案例一般指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特色与风格的独特的教育事件。它能够揭示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过程,能够给师生以启迪与帮助。

第三,教学课例。所谓教学课例,是指有价值、有意义、典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重点选择的教学实录,加上反思与点评。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课例,只要是典型的,能够给人以启发或教训的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课例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文体要求,既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还可以是实录性的。

应该说明的是,教学课例既非教学设计,也不是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是事先规划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课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学过程 的纪实与反思;教学论文则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一种写作文体。

第四,关于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也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点评 教学案例=教学实景+点评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教学实景+反思与点评

综上所述,通常所说的“教育案例”实际上是教育教学案例的简称。它包含了“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包括课堂教学案例与课外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案例简称为“课例”。

二、怎样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一、为什么要提倡教师写案例。一是教师学习与运用教学理论的需要。许多理论观点虽然耳熟能详,但并不一定深刻理解和掌握。通过案例的撰写,可以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学会运用;二是教育案例撰写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过程,是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教育理论的提炼升华的过程,有助于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与独特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转变;三是教育案例是教育的情境故事,可以引发同行的不同解读与争论,有助于进行交流与研讨,是教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好载体,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四是教育案例解决的都是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五是促进了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自觉性,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与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相比较,案例更贴近教师的生活,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更易于撰写,更有利于传播交流。 第

二、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教学事例;二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有完整情节的故事;三是对教育教学全程或片断的具体记录与客观描述,不是笼统的概括与人为的想象;五是反映真实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提供给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启发与参考。 第

三、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要素。一是背景:案例作为一种教育故事,一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起因等。二是主题:写案例与文章一样应该明确自己要说什么,即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去收集素材,进行纪实与反思点评。三是细节:案例的特征是生动感人,富有教育启迪作用。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莫过于细节,要抓住关键性的细节详细写,不能一带而过。四是结果:与教学设计注重设想,教学实录注重过程相比较,教学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的描述,还要说清教学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与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等。五是评价:案例撰写者或读者用一定的观点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与内容,案例写作者要有个人的独到方法与分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平常所学习的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进行点评,以揭示案例所蕴含的教育一般规律与启示,这是撰写案例的主要意义所在。

四、教育教学案例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一是与论文的区别。论文是以充分的论据来支撑所提出的观点,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案例则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以记叙事为主的文体。二是与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设计是事先构想的教育教学思路与活动设计,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反思。三是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是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记录,而案例则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所选择地记录,一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四是与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所进行的分析反思,提出改进自己教学的意见与措施,主要针对个人;案例则是对宏观或微观教育事件,长期或短期教学过程,对困扰教师的教学难题提出解决方法,适合于本人与他人。

三、怎样开展课例研究?

㈠课例研究的概念

所谓课例,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教学的实例;典型课例是指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最能代表某类教材的教学处理、某位教师教学特色,或是某种课堂教学模式,或是某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实例。它往往有明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有独特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对它的分析和研究,达到对同一类教学现象所蕴藏的一般规律的熟悉与了解,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课例既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视频的。 所谓课例研究,是指针对某个课堂教学实例的现场、或是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或是某个课堂教学实录文本,所进行的独立分析或集体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它是以教师实践知识为基础,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课题研究追求的是解决现实的课堂问题,期望的是提高教学实践的高效性;课例研究的终结不是成果的文本化,而是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改进与完善;研究的全过程是为了真实展示上课教师教学的过程及教学特点,让全体参加研究的教师、教研人员获得有益的启发。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下引进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回归,是比较切合教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例研究中教师才是真正的专家,是研究的主体;课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课例研究在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开展得比较早,也研究得较为深入,并提出了许多教育前沿理论。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课例研究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㈡课例研究的步骤 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选题:与其他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先选定一个研究主题。有了主题就可以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展现特定的情景。研究主题要求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可以是一个教育过程、一个教育情景、一个教育事例、完整的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比如,着重研究某节课的课堂结构、某节课的难点突破办法、某节课的课堂训练方法等。不要用诸如“如何上好一节课”、“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之类的一般意义上的问题作为主题。 第

二、选课:选择最能体现研究主题的课。要研究某个类型的课应该怎样进行课堂结构调整,就要寻找相应类型的课来进行研究。如要探讨某个学科某一部分的复习课怎样进行当堂训练,就自然要选择能够代表该学科相应内容的典型课例来研究。 第

三、设计:主要是将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追求课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整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

第四、实施:把教学设计变为现实的课堂教学,并仔细观察分析其实际效果。研究者要把目光转向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例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要从研究材料中得到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第

五、反思:课后对课堂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期改进教学设计策略,提高后续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反思是课例的基本特征之一,缺乏反思的课例不能称之为课例,只不过是教学实录而已。 ㈢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撰写课例首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课堂教学的新问题,作为主题进行撰写;撰写时最主要的是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突出教学反思,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赋予教学事件以教育意义。

第一、教学课例的基本结构。教学课例设计的一般表现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这里的“教学设计”是指设计的总体思路或设计说明,而非平常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是指围绕课例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有选择地记录,而非有闻必录;教学反思是指围绕主题进行专题反思或总体反思,而非面面俱到。 教学课例还有三种变式:

一是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二教学设计说明+真实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三是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二、教学课例的基本特征。撰写教学课例要注意体现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选择性:要有选择地对教学中的某些片断或教学场境进行记录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感受与启示。既不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详尽叙述,也不是对全过程或复杂场景的提炼。

二是典型性。选择的课例要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能够反映某种课型或某类内容教学的共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归纳一些规律,探索出一些新方法,诞生一些教学智慧。

三是真实性。课例必须是教学实景或教育情境的客观叙述与反思,一定要基于真实课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选择,不能人为提炼,不能用假想来替代实现。

四是独特性。教师撰写的课例主要是自己教学中的某个真实课堂,或是深入到他人的课堂现场,或是借助于课堂教学录像进行。一个好的课例,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写出自己独立的反思、独特的思考。不能照搬他人的想法,人云亦云。 五是统一性。一个课例最引人的地方是生动的教学场景,最主要的地方是教学反思部分。在教学反思中,要结合自己学习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防止课例的过度理论化与过分经验化。

六是生动性。课例写作的特点是保持其生动引人。对事件、场景的描述要真实、直观、形象、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每个课例至少要有一个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七是示范性。课例要有新课程理念、最新教育理论的体现,特别是三维目标落实与教学方式转变方面要有创新与突破,对于其他教师能够起到启发与示范作用。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2

“学案”教学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现在我校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我就从使用学案以及使用过程中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思索。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新课改所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始推行学案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学案教学认识不多。感觉是个新鲜事物。有很多教师也出现抵触情绪。首先,在编写上的困难。因为没有范本,我们无从下手。怎样编写学案呢?其次是在使用上。什么时候使用?怎样使用?这些一连串的问题困惑着我们。

经过两年的教学积累。我们学校开展了许多有关学案教学的教研活动。也让我们慢慢地认识学案教学的模式。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这种学习模式是让学生学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而学案就是为学生而设。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它又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它不单单是学前预习。它还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这刚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要求教师按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用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述就行了。但新课改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而学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就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课文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浅到深。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并且把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做到教前先预习。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掌握得差不多,有不明白的问题就留到课堂的时候向老师提问。教师就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真正可以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了。使用学案后,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案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把学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对学案教学的困惑

实施学案教学以来,小组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有时讨论一个问题时,学生还想继续讨论,那其它的知识就讲不完了。有时收的太紧,只有个别的学生回答,又变成了一言堂。另外一个就是学案发给学生回家预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学案的内容。到了课堂上就能积极回答问题,但对于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学案发给他们后,有的把学案弄丢了,有的更是偷懒不做。上课时进行讨论,他们是一问三不知。更谈不上提出问题了。

总之,学案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完善。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3

我们已使用学案教学整整一个学期了,静静想想,还是有些感受,写出来与同事们一起交流。

一.从教学方式上看,学案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这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但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循序渐进。

1.学案的编制为课堂教学的操作设计了明确的方法流程,教师上课是按学案设计的几个环节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我们化学教学基本是以课前自学,根据学案提供的方法和点拨去阅读教材,做到自主读书,自主解疑,自主提出疑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他们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对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习这个环节,他们自己就提前找出了下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2.283班还实现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时候一定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培养优秀生,辅助差生,带中等生的目的,这样就是必须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组长,培养和锻炼小组长的更强的自主能力,不能加重小组长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争论中得到解决。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

3.课堂检测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还存在什么问题,还可针对易错点,重点进行巩固加深,以便于教师针对性的讲解。

4.实施学案以来,对提高班的学生不再用题海战术,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出一些题,常常有成功感。

二、实施学案学生的变化上看:

1、我觉得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防止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2、283班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自己探究分析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会很长久,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容易形成记忆疲劳,学生厌学。

3、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三.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1.每一份学案都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我们全组化学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本学期的学案根据学校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提前将下周的学案打印出来讨论再定稿,效果更好了。

2.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案的编写设计要与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过程要统一同步。

2)、学案的题例设计必须少而精。否则课堂操作将很急促,降低实效性。

3)、课堂上要把自做与讨论严格分开。先逼自做,产生困惑而后讨论。否则还没有自做就想依赖别人,降低学习效果。

4)、学案必须收回来教师查阅。学案学习是个过程,教师查阅可以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指导。

5)、学案必须留存,装订成册,方便于学生的复习。

四.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课堂上把好讨论内容的实效性,把控好学生讨论的主题鲜明性,要做到积极参与。

2.在学案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适应,很多学生还依赖于教师的“讲”,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质疑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

3.使用教学案以来最难把握的是时间,学案的设计时要求学生自学的时间,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知道按时间干活,不拖沓,但是还有一些基础弱、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的使用学案。还有对学生设计问题时有时候设计语言不具体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惑,这是日后工作应该注意的。

4.使用教学案学生的每一科都得提前发学案,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科目多,时间也应该多,所以我希望能实现零作业,不然再科科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学案效果打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受挫,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至于课后巩固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到学案前的前提测评中,对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目的,也是对上节课重点的提炼和检测,抽查学案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使用教学案以来的一些点滴体会和心得,在教学案过程中还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尽快成长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受益终生!也希望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4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习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5

本次暑期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的培训资料丰富,有英语文化、英语简笔画、小学英语、英语语言训练、英语教学技能与方法等多方面资料,经过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下头我就谈谈本次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一、观看示范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让我们观看了一些示范课,虽然有点累,可是心里有的是更多感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在教学工作中,我一向觉得自己无论是课堂教学技能还是教学理论,都知之甚少。参加工作几年了,我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论仅局限于明白英语教学策略和一些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没有注意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在教学中就感到自己的提高很少。所以,以后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示范课听过之后,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经过观看示范课和听课后教师的点评,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本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反思,在总结中提高。

二、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作为英语一口标准的英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次基础知识专业的培训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收获,语音、听力、口语、写作对我的英语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促进,尤其是语音课,由原先不知如何正确发音到此刻基本标准,真是大有收获,还有写作,不学习还不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就连如何写标准的英文题目,都错得千疮百孔,还好能及时发现不足,因地制宜。

三、把培训学习所得充分利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此刻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经过培训学习,让我对本套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资料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新单词导入部分时,省教研室周教师讲的几种方式就常的好,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我经过let’ssing,let’schant,let’sact,let’splay,listenanddo等多种活动方式到达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进取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到达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还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够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供给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经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本事。

总之,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目标,我将结合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认真钻研贴合自己学生的英语教学法,运用新课程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本事,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构成进取情感的世界,提高乡下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构成自主学习语言的本事。注重“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重视学生反馈意见,做好自己评价。我将不断的学习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为象山小学英语教育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第三篇: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本学年,在县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全县初级中学七年级的数学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即以导学案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下面,我简单地谈谈个人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不妥之处,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认识

现在课堂的教学已经把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了教育者的重要任务,课堂上,应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不应满堂灌,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转变教学理念是实施导学案的第一关键,也是基础。

二、导学案课堂的实施情况

课堂的教学分为几大块:“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达标检测”

1、课前预习

上新课前一天我会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习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将数学课本新课内容、导学案的自主学习板块、《优化设计》的快乐预习部分完成,每次上课前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都必须对本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在课前预习情况统计表上,体现在小组评价分数上,老师可以亲自抽查,检查形式不能单一,防止有些学生钻空子。

2、合作探究

针对导学案设置的题目,给出一定时间,小组内互相提出问题,互相答疑。这个环节要求各个小组,各个成员真正参与进来,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可以使用小组竞争的方式,以课堂发言和课后提问次数统计表来反映合作探究的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3、展示点评

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某些小组内部层次相当的同学上台展示,同组内的另外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批改点评,老师再对重难点进行点评强化。这个环节可以使更多学生动起来,扩大课堂学生的参与面,课堂的效率也能提高。

4、达标检测通过达标检测的完成,反馈学生对当天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的跟进、补充、加强。同时安排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争取共同进步。

三、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1、班内小组的建设初具模型,但还不够完善,各学科的小组评价制度也还没有完全统一,这会影响学生积极性。

措施:我认为同年级段数学科教师应统一思想,统一评价模式,学生也应统一思想,统一培训,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鼓励作用必须发挥出来。

2、部分学生过于散漫,纪律意识不强,影响了导学案实施效果措施:我认为良好的班级风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应让学生有较强的纪律意识,以纪律意识来带动学习意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可以将纪律表现情况纳入小组评价体系中。

3、导学案的编写还不够完善,没有体现层次性。

措施:我认为应加强备课组活动,深入备课,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要体现梯度,要保证一般层次学生知识的掌握,也必须能让部分优秀生吃饱。同样一份导学案不一定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依据学生的层次而定。

4、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时会冷却

措施:我认为应建立更完善的奖励机制,让同组内的优秀生带动待优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使有个别学生热情冷却,也可以通过周围同学的力量去影响他。

四、思考与困惑

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学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通过课堂的检查点拨来巩固知识,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让老师来补充,这样学生课堂效率提高上去了,学习的自主性也增强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些困惑,提出来和各位共同探讨:

1、如何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证预习效果?

2、如何更大程度上调动内向学生的积极性?

3、怎样带动基本薄弱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如何提高优势学生的水平?

4、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类型的课型在导学案中该如何区别对待和操作?

5、在规定课时情况下,在导学案中,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6、导学案使用如何充分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一、教学案例撰写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四种说法: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三、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五、教学案例的特点和撰写要求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

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定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作用:案例性事件在教师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从清晨跨进校门到傍晚离开学校,都会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事例。这些事件或事例完全可能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把事件转变为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其作用其体表现为:①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研究(写作)可能促使老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研究(写作)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④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有效的方式。

特征:①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疑难性——案例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③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④浓缩性——案例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⑤启发性——案例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区分: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教育叙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研究统计,在老师反思的叙事研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有:读书感想、社会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宏观教育、现实生活、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而教学案例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应定位在教学研究上,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等,其案例问题则集中在教学、教学法、认知水平、情感与态度、教学背景等方面。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在上周我利用学案教学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式”教学,由于使用学案,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上的精力更加集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本周四在没有进行复习的情况下,用一套90分钟的题目利用45分钟进行了一下测试,虽然绝对成绩还是比较低,但与平等班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甚至还超过了一个班的成绩,这应该归功于学案的使用吧。

应该说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人为影响能力是差的,红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在班上讲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在做小动作,而使用学案后,不集中精力学习的学生大为减少,这为我的课堂教学的学生管理减轻了难度,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更有效了,学生为了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都在忙着听讲,查阅课本,与同学讨论,可以说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该做的事情,为了学生的认真学习,我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学案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每天 我都用一种轻蔑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不感正视我;每天我都用责备的语言批评学生,是学生失去了自信没有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学生根本无心于学习,无心于上课,说他不行,他就不行,破罐子破摔,这样持续下去,我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质量能提高吗?那是不可能的,我迫切的想改掉这种现象,但都无计可使,真让我担心,成了我的心病。就在今天也就是今天早上,我的数学课是新教学内容,每个同学都带着期盼的目光盯着黑板,想从黑板里看出个究竟。那是因为今天我上课激情很高,课前准备充分,学生看着我的表情和以往不一样才感到惊讶,都在暗自猜测:老师今天有什么好事,怎么这么高兴呢?或许是我平时太严肃了,对学生太严格了,才产生的一种负面影响。所以,学生看到老师的表情是阴转晴,顿时精神倍增,信兴十足,消除障碍,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全面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他们各有所能,各有其才。原因是让微笑面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学习兴趣才浓,学生的自信心才会提高。回想以前,我上课批评学生的时候多,表扬的时候少,学生丧失了信心,怎能学好?学生不发言,不举手提问,老师责怪学生;学生不思考问题,老师也责怪,学生自然产生逃避,干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说,是课堂变成一个死水潭,无声无息不流动。可今天学生完全变了,完全释放,完全释放多日积淀下来的郁闷,终于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就连我班平时不爱发言的王元也举手了,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使学习很有生气,课堂活了,班级的学习气氛也活了,这都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有如此的活力;课堂活了,一切的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没有批评的一堂课真好,没有责备的一堂课让学生很轻松。轻松!快乐!快乐!轻松!尝试一把赏识教学真管用。有几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下课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上课最用心,懂得上课专心了,认真了,会给学习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也懂得了合作学习的乐趣。这都是老师的鼓励、表扬,才是我们有机会和学习好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使我们有机会和优生同场竞技,扬长避短,老师!一旦你发现我们有好的想法、做法,会及时给予我们最大的鼓励、最大的支持,让我们有勇气,让我们有信心都能积极主动地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终于,终于我们这一伙不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成就感,一定会让学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会成功的。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使我发现我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只是平时没有抓拍没有注意自己的教学环节,而今天和一往的教学方法都一样,只是变换了一种教学手段,就让学生大开眼界,让学生感到惊讶!感到新奇!如:为了调动学生的激情,我的情景导人是用童话的形式引入新课 ,用学生最熟悉的卡通人物“跳跳龙”作为主人公,让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又比如:在训练学生技能方面我会让做一个“数学接力赛”游戏,真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使他们都能在竞争很激烈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我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字书写有点潦草,普通话也需要提高,今后一定要下大力气,多用功苦练基本功,彻底改掉这些毛病。

此外,在教育教学上要多学新的理念下的教育思想,让新理念、新技能来武装我的头脑,更新我的观念,转变我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让我的教学水平能有更大变化。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时间飞逝,在最近得日子里,我仔细拜读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一书。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小学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里都包含有各种有趣的小故事。它们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教学有助于突破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个瓶颈,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这一前提下,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的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张,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故事的表演更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而倍受欢迎。英语课堂将充满魅力,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故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简化了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各方面的语言训练,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外语的语感。由此看来,故事教学的确具备了许多优点。但是,运用英语讲故事毕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语言活动,那如何在英语课堂里开展故事教学呢?如何让学生接受和悦纳这种故事形式的第二语言的输入输出活动呢?

(一)恰当地选择故事内容。

故事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个好的故事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就像这次上海鲍老师、和我校两位老师同课异构课,都是用故事串编课堂,不仅让生能易懂,同仁们听课时也非常愉悦。

(二)根据英语课堂的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故事教学。

英语教学内容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如单词教学、句型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语法教学等等。

故事教学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讯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握孩子爱听故事这一年龄特征,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夹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争取对故事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还会继续深读。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6

“学案”教学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现在我校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我就从使用学案以及使用过程中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思索。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新课改所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始推行学案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学案教学认识不多。感觉是个新鲜事物。有很多教师也出现抵触情绪。首先,在编写上的困难。因为没有范本,我们无从下手。怎样编写学案呢?其次是在使用上。什么时候使用?怎样使用?这些一连串的问题困惑着我们。

经过两年的教学积累。我们学校开展了许多有关学案教学的教研活动。也让我们慢慢地认识学案教学的模式。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这种学习模式是让学生学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而学案就是为学生而设。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它又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它不单单是学前预习。它还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这刚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要求教师按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用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述就行了。但新课改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而学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就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课文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浅到深。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并且把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做到教前先预习。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掌握得差不多,有不明白的问题就留到课堂的时候向老师提问。教师就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真正可以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了。使用学案后,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案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把学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对学案教学的困惑

实施学案教学以来,小组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有时讨论一个问题时,学生还想继续讨论,那其它的知识就讲不完了。有时收的太紧,只有个别的学生回答,又变成了一言堂。另外一个就是学案发给学生回家预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学案的内容。到了课堂上就能积极回答问题,但对于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学案发给他们后,有的把学案弄丢了,有的更是偷懒不做。上课时进行讨论,他们是一问三不知。更谈不上提出问题了。

总之,学案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完善。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7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习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习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习,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习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习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习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习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但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导学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显。

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习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去学习?是数学课的老师们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出现的情况是“差生吃不了,优生有点吃不饱”,这样导致优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得抄袭,越来越差。而且大多学生的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对学生的监督难以保证,使得他们偷懒、钻空子,是能少则少,能不写就不写,该记忆的知识、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时提问什么都不知道,没学几天就把老师教的还给了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贫于抓学生、盯学生,还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只能再加强责任心、更加努力地来抓学生、盯学生以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8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习就是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习,学会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习,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习,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习,特别是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习,学生按照导学案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预习,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习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最科学的学习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习,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习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习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2、导学习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习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习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习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习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9

为期三天的江西省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研讨会及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已圆满结束,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通过此次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研讨会及名师课堂展示活动,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谈谈。

本次学习Mike为我们系统介绍了英语读写课的教学法。老师要能够转变自己的角色,灵活使用教材;要把词汇学习、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三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使用多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去引导和激励孩子们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什么理论认知之上的,没有理论做支撑的课不是好课,一定要达到理论的高度。只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看法的狭隘。因此,原来很浮躁的一颗心此刻应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习了这几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为我补充了理论知识的空缺,另一方面也让我下决心要重新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

温老师说只有阅读才能碰触到英语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影响到人在生活中的态度及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东西;英语不只是一项语言工具,更是一扇了解世界文化的窗户;我们可以借阅读学习更加美好

和更加丰富的英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的长期发展,甚至自己的专业发展维度也会显得狭隘。我们很少能够让自己闲下来,静下来去读一些文字,去享受文字背后那些更加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世界。我们说的可能不是我们真正了解的,而我们读过的却往往可以内化为自己的内涵。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学识。这些话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让我有一种冲动,回来一定要认真教学,探究,研讨,将最近新学的思维导图和“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到我的英语教学中,做一个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专业教师。

名师课堂展示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而且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堂,体现和贯穿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课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特点发展需求,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新型课堂。这就让我更加清醒,我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听、说、读、写、做、唱、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使他们初步建立自信心,拥有敏锐的语言感觉。通过参加这次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使我更加坚定了已有的信念。我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勇攀改革的高峰,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使我自己更加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教育讲台。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0

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已有一定的时间了,本期组内公开课,选取《实心球》为课题,通过上课,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学习目标的编写

编写学案是为了充分准备和全面安排一堂课的教学工作,以便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活动,使学生的“学”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设定的。

1、学习目标要真实、客观、准确。

2、学习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纪律、体质、技术基础、场地、器材和人数等而定。

3、学习目标要根据教材、教学计划而定。深入钻研,明确教材的性质、作用、技术重点和难点,及与其他教材的纵横关系。然后根据主教材的性质、特点,选配好辅助教材,并安排好练习的顺序。

总的来说,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有针对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

课的主题部分,也就是课的灵魂部分,教师对重点部分的把握情况,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对教学方法上的应用与措施,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在学法上,如何进行讲解示范,如何进行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如何组织教学比赛,如何运用“启发式”和个别对待,如何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应该提前考虑到位的。

三、学习过程

实际的学习过程部分是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部分,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融洽程度等在此环节都应有所体现。教师应把此部分作为主阵地来对待,谦虚、谨慎、认真,具备预见性和应变性。如:讲解示范的时机、步骤、位置;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时间的具体分配等。

四、总结部分与课的反思部分

总结本堂课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表扬和指出存在的问题,布置作业。反思编写学案和执行学案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学生学好是根本,前提是教师的教好,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探究的好坏是教师引导性的结果。教师的观念、意识、知识等等要不断更新,自我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胡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收获: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把具体的知识落实到学案上,再结合合适的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特别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习到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理,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上高中、结业,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比如结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讲解复习板块的运动的知识,学生就很感兴趣,认识到了地理的用处;再比如说结合近几年的南方的冰雪灾害讲解气候的异常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形象直观。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遇到的南北方的植被类型、农作物和水果的种类的时候,师生共同讨论发言,集思广益,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好。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很多老师的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就算是优质课,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目的。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搞的有声有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集体得分,他们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主动给成绩弱的同学辅导,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原来初一的地理成绩很差的同学现在都能考优秀了,很是令老师们感动。双语学校的学习气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四)、学案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案导学”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在一个的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可能就会做出很多做法和答案,他们的想法非常独特,他们的思维也异常敏捷,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对于理科数理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在哪里。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有的老师表达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知识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并且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并且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学案可以课下及时复习,一学期下来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结束了以前课下学生漫无目的的抱着书本复习的历史。

(六)、学案教学讲练结合,知识掌握效果好。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基本没有课堂练习巩固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说得太多,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学生模模糊糊。而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有一定的时间做基础知识练习和达标测试,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效果好。

(七)、“五清”工作使知识的巩固落实到位。我们的学案教学有“五清”,即环节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一环节我们的老师都抓重点知识抓落实,学生想掌握不好都不可能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校长曾经听过我的课,说我设计的几个问题面太大了,学生无从思考,后来我反省自己,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学案的设计的好坏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使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学案,把握好课堂。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拉倒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课件等辅助教学设施随时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本、课件与学案结合起来,老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五)、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并采取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六)、做好导师制工作。在整个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我们双语学校是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这种品质更加重要,我们要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课堂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推进与不断成熟,定会成为我们双语的一大特色,双语的辉煌的明天会很快到来!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2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6月20号下午,学校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了学习“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

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贯都是“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以求分,学以应试。如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失去了灵性、悟性,失去了主动学习,自己动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鱼”而没有学会“渔”,没有自学能力,无法进行终身学习,影响了以后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中厌学弃学,令人痛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知识能力化,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种导向的探索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种新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所以,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一、二、三”教学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学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却,所有问题都要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科书,对问题进行探究,对重要单词,短语,句子圈圈点点,加强记忆;对重要短语,句子要认真体会,学习其用法,对练习努力做到准确、迅速、规范、灵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笔准确;每次预习结束后要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梳理。当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让他们不厌烦预习,必须给他们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布置知识链接、课堂提升以及知识巩固三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之后的“三”指的就是课上的交流研讨,展示提升,效果校验。就是教师上课环节。主要进行第一项是自主学习检查。一般来说,课堂测试部分我采用让学生口答的形式,不进行书面展示。而课堂提升和知识巩固部分需要课前书面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讲解,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主要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没达到学习目标的原因何在?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学生做对了,有些没有做对,这时教师仍然不讲解,引导学生对练习结果进行讨论,力求通过集体讨论,使得学生自己纠正、解答一部分没有做对的习题,进一步理解掌握学习的内容。在上课这个环节中,切忌不能成为一个对照答案的课堂!毕竟学生学习能力有限,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点!可以适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在这里教师要重点精讲。教师的讲解不要从头开始,这里的讲解与传统的讲解还是不同的,因为学生的起点已经不一样了,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也已经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习与课堂讨论后,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讲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抓住导致理解困难的症结讲解就可以了。最后环节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在这一环节中,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正确引导。最后可以通过复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另外,通过删减但课堂上仍处理不完的习题可留一小部分作为课外作业。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提前阅读导学案,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主体地位明显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由此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其次,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无法独立完成的部分需要小组同学互助合作来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表述自己的观点,归纳别人的意见,吸纳别人的长处,完美自己的主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听取意见的好习惯和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中都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实现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生!

不过,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们不但要学好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三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出色。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3

20xx年4月11日,我们全校教师到“学案教学”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灵石二中参观学习,经过匆匆忙忙一天的参观学习,受益匪浅,现就本人学习后的感悟谈几点看法:

灵石考察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1、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灵石二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讲规范、重实效的自主学习训练,以及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等方面为学生创设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灵石二中的课改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堂

灵石二中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课堂上都是由学生根据学案通过小组自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整个课堂学习的气氛很浓,尤其是课堂教学效果更是让人不可思议,能使多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掌握一节课的主要内容。真正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3、讲科学重实效的管理方法

听了曹教研员(女副校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使我受益匪浅,灵石二中经过多年的课改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肯定与它的科学管理分不开,曹教研员说灵石二中对教师的管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质量占80%,常规占20%”这样就会使所有的教师尽量少做“额外功”,通过教师管理学生也尽可能使学生少做“额外功”,最后使灵石二中的师生都做“有用功”的效果。把小组的学习做好做细了,班里的学习成绩就上去了,班里的学习成绩上去了,学校的成绩也就上去了。

灵石二中的“学案教学”课改给了我自己很深的启发,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课改又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其它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设计部署。要搞课堂改革,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从一些应付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钻研教材教法,去研究钻研课改,去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课改才能成功。当然,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把他们成功经验用于自己,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尽快提高自己的认识,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4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近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5

随着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的开展,“导学案”在我校教学中已经开始实施。“导学案”是由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设置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其中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是教师辅助和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涵盖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是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目的。我们认为“导学案”就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人生经验、形成价值态度的一种学习方案。

“导学案”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我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对 “导学案”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导学案”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课前就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时地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的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完成第二次的课堂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

二、“导学案”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案”调整不及时

通过收集调查我们发现已经成功实施“导学案”的学校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把“学案”下发给学生进行研究,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会妥善保存“学案”,于是我们把全期“学案”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因此在实施中我们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发展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导学案”进行调整。

2、课前预习无法落实

“导学案”的学习流程分为四个内容:独立尝试、交流探秘、巩固提升、回顾反思。独立尝试即课前预习,有的学生拿到学案往往不是按要求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理解题意非常着急,没有给孩子时间思考就给孩子讲题,还要求孩子完成整节课的学案,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3、课堂失去应有的魅力

“导学案”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导学案”实施的有效策略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在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⑵、强化学法指导,通过文本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使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碰到学习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习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习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⑵、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⑶、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要根据教材精选学习材料,精选导学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

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总之,在“导学案”实施中,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为最终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抓好导学案,我还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第十二单元时,由于课文涉及艺术,是学生难以体会的,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如《小马过河》、《特殊的考试》等,让体会图片表达的不同情感,由于有着亲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课本的艺术描写更深刻,透彻,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3、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4、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小马过河》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第四篇: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5篇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近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2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习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3

例不同于教育教学理论,它具有生动的情景性,很容易被其他教师认同;而且教学案例又不同于教学实录,其中还包括了对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反思,能帮助其他教师提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认识水平。

一、基本要素

教学案例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是都是由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两种基本要素组成的。

教学实录是对教学实际情景的描述。教学实录可以是教师根据录音或录像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一字不差的记录和对师生非言语行为和教学情景的描述,也可以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记忆和印象对师生对话、非言语行为和教学情景的约略描述。前者主要用于一个教学片断,否则教师的`工作量会特别大而且会远远超出一个教学案例所能承受的篇幅。后者可以描写整节课,可以对那些作者认为不重要的部分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掉。但是,简略的教学实录不能成为教

2---面的评价。

2.先叙后议式。先描述教育教学的某一过程或片断,然后根据典型事例,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以小见大,便于突出文章中心,作者观点鲜明,读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比较式。对同一个教学事件,由于受到特定的时代背景、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对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一比较分析,使人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

4.随想式。即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既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或者叙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形式自由,任作者发挥。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4---给钱怎么办?

生3:不会的,爸爸前天带我到县城“百家福”超市买东西,就是让各人自己先选好货,再到收钱的地方付钱的。

师:是吗,你的记性真好!还有同学能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超市的清况吗?师:你们真不错,知道的事情真不少。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儿童小超市”。你们现在也根据需要,自己选购商品,好不好?生;:老师,我今天没有带钱!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没钱不要紧,这不,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钱。

不过有个要求,今天我把钱“借”给你们买货,你们可要还喽!

【评】学生看看钱,看看商品,活动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按老师的要求,学生迅速组合成7-8人一组,分成了5个小组,还选出一人既当小组长,又当收款员。活动开始前,老师要求各小组在选购前要做好两件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4

把案例教育法(也称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在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急需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困惑。因此,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与教学课例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又称教育个案或教育实例。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有价值的教育事例。经过案例撰写者客观地概括事实,描述出来的一个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具体情景;教育案例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及解决过程的实际情况的记录、描述与评价;是一个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案例的文章,有的把原本简单的教育案例,描述成理论性很强、很深奥、很抽象、很复杂的概念,这是没有必要的。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是应该加以区别的不用概念。

第一,教育案例。所谓教育案例,就是对某种教育现象或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教育故事、教育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生动评点。客观上可以写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微观上可以写一个人、一堂课的一个情节。也可以说,教育案例就是故事加点评,通过叙述揭示一定规律说明一定道理。根据人们习惯的叫法,如“麦克劳德杀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罗森塔尔效应”等,都是经典的教育案例;从一般概念上来说,教育案例是包含了教育管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课例、研究个案等属于教育范畴的一切案例。不过,在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时,要严格加以区分。因为,他们的功能、特点、格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教学案例。所谓教学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内或课堂外的,与教学紧密相联系的各种事件或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点评。教学案例一般指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特色与风格的独特的教育事件。它能够揭示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过程,能够给师生以启迪与帮助。

第三,教学课例。所谓教学课例,是指有价值、有意义、典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重点选择的教学实录,加上反思与点评。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课例,只要是典型的,能够给人以启发或教训的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课例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文体要求,既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还可以是实录性的。

应该说明的是,教学课例既非教学设计,也不是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是事先规划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课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学过程 的纪实与反思;教学论文则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一种写作文体。

第四,关于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也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点评 教学案例=教学实景+点评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教学实景+反思与点评

综上所述,通常所说的“教育案例”实际上是教育教学案例的简称。它包含了“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包括课堂教学案例与课外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案例简称为“课例”。

二、怎样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一、为什么要提倡教师写案例。一是教师学习与运用教学理论的需要。许多理论观点虽然耳熟能详,但并不一定深刻理解和掌握。通过案例的撰写,可以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学会运用;二是教育案例撰写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过程,是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教育理论的提炼升华的过程,有助于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与独特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转变;三是教育案例是教育的情境故事,可以引发同行的不同解读与争论,有助于进行交流与研讨,是教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好载体,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四是教育案例解决的都是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五是促进了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自觉性,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与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相比较,案例更贴近教师的生活,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更易于撰写,更有利于传播交流。 第

二、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教学事例;二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有完整情节的故事;三是对教育教学全程或片断的具体记录与客观描述,不是笼统的概括与人为的想象;五是反映真实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提供给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启发与参考。 第

三、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要素。一是背景:案例作为一种教育故事,一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起因等。二是主题:写案例与文章一样应该明确自己要说什么,即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去收集素材,进行纪实与反思点评。三是细节:案例的特征是生动感人,富有教育启迪作用。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莫过于细节,要抓住关键性的细节详细写,不能一带而过。四是结果:与教学设计注重设想,教学实录注重过程相比较,教学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的描述,还要说清教学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与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等。五是评价:案例撰写者或读者用一定的观点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与内容,案例写作者要有个人的独到方法与分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平常所学习的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进行点评,以揭示案例所蕴含的教育一般规律与启示,这是撰写案例的主要意义所在。

四、教育教学案例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一是与论文的区别。论文是以充分的论据来支撑所提出的观点,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案例则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以记叙事为主的文体。二是与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设计是事先构想的教育教学思路与活动设计,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反思。三是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是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记录,而案例则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所选择地记录,一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四是与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所进行的分析反思,提出改进自己教学的意见与措施,主要针对个人;案例则是对宏观或微观教育事件,长期或短期教学过程,对困扰教师的教学难题提出解决方法,适合于本人与他人。

三、怎样开展课例研究?

㈠课例研究的概念

所谓课例,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教学的实例;典型课例是指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最能代表某类教材的教学处理、某位教师教学特色,或是某种课堂教学模式,或是某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实例。它往往有明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有独特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对它的分析和研究,达到对同一类教学现象所蕴藏的一般规律的熟悉与了解,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课例既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视频的。 所谓课例研究,是指针对某个课堂教学实例的现场、或是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或是某个课堂教学实录文本,所进行的独立分析或集体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它是以教师实践知识为基础,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课题研究追求的是解决现实的课堂问题,期望的是提高教学实践的高效性;课例研究的终结不是成果的文本化,而是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改进与完善;研究的全过程是为了真实展示上课教师教学的过程及教学特点,让全体参加研究的教师、教研人员获得有益的启发。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下引进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回归,是比较切合教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例研究中教师才是真正的专家,是研究的主体;课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课例研究在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开展得比较早,也研究得较为深入,并提出了许多教育前沿理论。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课例研究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㈡课例研究的步骤 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选题:与其他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先选定一个研究主题。有了主题就可以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展现特定的情景。研究主题要求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可以是一个教育过程、一个教育情景、一个教育事例、完整的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比如,着重研究某节课的课堂结构、某节课的难点突破办法、某节课的课堂训练方法等。不要用诸如“如何上好一节课”、“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之类的一般意义上的问题作为主题。 第

二、选课:选择最能体现研究主题的课。要研究某个类型的课应该怎样进行课堂结构调整,就要寻找相应类型的课来进行研究。如要探讨某个学科某一部分的复习课怎样进行当堂训练,就自然要选择能够代表该学科相应内容的典型课例来研究。 第

三、设计:主要是将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追求课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整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

第四、实施:把教学设计变为现实的课堂教学,并仔细观察分析其实际效果。研究者要把目光转向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例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要从研究材料中得到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第

五、反思:课后对课堂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期改进教学设计策略,提高后续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反思是课例的基本特征之一,缺乏反思的课例不能称之为课例,只不过是教学实录而已。 ㈢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撰写课例首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课堂教学的新问题,作为主题进行撰写;撰写时最主要的是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突出教学反思,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赋予教学事件以教育意义。

第一、教学课例的基本结构。教学课例设计的一般表现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这里的“教学设计”是指设计的总体思路或设计说明,而非平常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是指围绕课例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有选择地记录,而非有闻必录;教学反思是指围绕主题进行专题反思或总体反思,而非面面俱到。 教学课例还有三种变式:

一是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二教学设计说明+真实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三是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二、教学课例的基本特征。撰写教学课例要注意体现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选择性:要有选择地对教学中的某些片断或教学场境进行记录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感受与启示。既不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详尽叙述,也不是对全过程或复杂场景的提炼。

二是典型性。选择的课例要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能够反映某种课型或某类内容教学的共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归纳一些规律,探索出一些新方法,诞生一些教学智慧。

三是真实性。课例必须是教学实景或教育情境的客观叙述与反思,一定要基于真实课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选择,不能人为提炼,不能用假想来替代实现。

四是独特性。教师撰写的课例主要是自己教学中的某个真实课堂,或是深入到他人的课堂现场,或是借助于课堂教学录像进行。一个好的课例,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写出自己独立的反思、独特的思考。不能照搬他人的想法,人云亦云。 五是统一性。一个课例最引人的地方是生动的教学场景,最主要的地方是教学反思部分。在教学反思中,要结合自己学习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防止课例的过度理论化与过分经验化。

六是生动性。课例写作的特点是保持其生动引人。对事件、场景的描述要真实、直观、形象、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每个课例至少要有一个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七是示范性。课例要有新课程理念、最新教育理论的体现,特别是三维目标落实与教学方式转变方面要有创新与突破,对于其他教师能够起到启发与示范作用。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5

“导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习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导学案教学重在两个“开放”: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总之,导学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教学。

1导学案自学,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预习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预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学案导学”设计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以“学”的身份,思学生“所思、所感、所难,所错、所乐”,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帮助学生“变好动为活动、变好胜为好奇、变学答为学问、变粗心为细心、变从众为批判、变孤僻为合作、变依赖为独立、变自卑为自信”。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质疑归纳,释疑点拨

通过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先让学生这样想:“在预习中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习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预习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为终生学习、发展学习奠定了基础。

3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为了试探学生预习、交流后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的情况,此时可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面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导学案教学”是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4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领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本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依据“以学定教”理念,变教为引,变学为思,以引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它顺应了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6

我们已使用学案教学整整一个学期了,静静想想,还是有些感受,写出来与同事们一起交流。

一、从教学方式上看,学案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这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但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循序渐进。

1、学案的编制为课堂教学的操作设计了明确的方法流程,教师上课是按学案设计的几个环节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我们化学教学基本是以课前自学,根据学案提供的方法和点拨去阅读教材,做到自主读书,自主解疑,自主提出疑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他们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对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习这个环节,他们自己就提前找出了下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2、283班还实现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时候一定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培养优秀生,辅助差生,带中等生的目的,这样就是必须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组长,培养和锻炼小组长的更强的自主能力,不能加重小组长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争论中得到解决。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

3、课堂检测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还存在什么问题,还可针对易错点,重点进行巩固加深,以便于教师针对性的讲解。

4、实施学案以来,对提高班的学生不再用题海战术,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出一些题,常常有成功感。

二、实施学案学生的变化上看:

1、我觉得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防止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2、283班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自己探究分析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会很长久,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容易形成记忆疲劳,学生厌学。

3、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三、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1、每一份学案都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我们全组化学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本学期的学案根据学校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提前将下周的学案打印出来讨论再定稿,效果更好了。

2、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案的编写设计要与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过程要统一同步。

2)、学案的题例设计必须少而精。否则课堂操作将很急促,降低实效性。

3)、课堂上要把自做与讨论严格分开。先逼自做,产生困惑而后讨论。否则还没有自做就想依赖别人,降低学习效果。

4)、学案必须收回来教师查阅。学案学习是个过程,教师查阅可以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指导。

5)、学案必须留存,装订成册,方便于学生的复习。

四、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课堂上把好讨论内容的实效性,把控好学生讨论的主题鲜明性,要做到积极参与。

2、在学案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适应,很多学生还依赖于教师的“讲”,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质疑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

3、使用教学案以来最难把握的是时间,学案的设计时要求学生自学的时间,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知道按时间干活,不拖沓,但是还有一些基础弱、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的使用学案。还有对学生设计问题时有时候设计语言不具体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惑,这是日后工作应该注意的。

4、使用教学案学生的每一科都得提前发学案,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科目多,时间也应该多,所以我希望能实现零作业,不然再科科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学案效果打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受挫,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至于课后巩固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到学案前的前提测评中,对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目的,也是对上节课重点的提炼和检测,抽查学案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使用教学案以来的一些点滴体会和心得,在教学案过程中还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尽快成长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受益终生!也希望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7

9月8日,我参加了在苍南第五小学举行的温州市小学英语研修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有关地方课程的教学,早上我们观看了三节英语地方课程的研讨课;当天下午,我们还聆听了温州大学罗晓杰教授关于如何写好教学案例的讲座。下午罗教授的讲座使我获益匪浅,让我意识到如何写好教学案例,更使我觉得平时要多关注学生,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行为。

在此次有关教学案例的讲座中,罗教授从教学案例的定义出发,接着讲了案例的格式、结构,并分析了案例的素材来源,最后罗教授还讲解了撰写案例时所需注意的事项,说明好案例的标准。在没有聆听罗教授的讲座之前,我区已组织了一次案例评比,但是由于这次案例格式与以往评比案例的格式不同,所以当时在写新的案例格式时真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笔。以往撰写案例的格式相当于教案的设计,我觉得它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而此次案例撰写格式的变化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案例撰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上交评比的案例后,我也意识到自己撰写的案例格式的不对,案例事件的过程偏于详细,而问题的解决与反思相对于就有点不突出了。

这次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也认识到案例格式的如何书写,从标题到反思,从关注学生到反思教学过程,让我学到了许多,更让我觉得自己在撰写案例时的不足与欠缺,也让我意识到写案例的.重要性。虽然平时是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但是真正把它记录下来的事例却不是很多,所以觉得案例的素材来源有点少。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觉得平时要多关注学生,并且要多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变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案例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多撰写教学案例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累教学经验。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撰写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的快速成长。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8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因而今天的教育应是赏识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作为教师,如果他拥有赞美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发挥潜能的能力,那么,他离教育家也就不远了。在工作中,我充分运用赞赏与肯定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之。

郭小琳是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作业不是数量不够,就是乱七八糟,检测成绩班中倒数一二名,我曾经与家长沟通过,家长说;“孩子自上学以来,被老师留下是常有的事。为了她的学习,我放弃了工作,每天检查作业,辅导她,还是很差,我早就对她没信心了。我很失败,我教一个孩子都没教好。您教这么多学生,对郭小琳这么关注,我们很感谢您。”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望着家长一脸的无奈,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说道:“郭小琳其实一点也不笨,只是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自觉性差些,我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她,我想只要我们肯定她,鼓励她,她会进步的。”家长的眼神由暗淡转为光亮。

通过观察,我发现郭小琳素质并不是很差,作业本上开始的几行字,写的很漂亮,可是后面就不堪入目了,查字典选字义,不是不会分辨,而是根本没查,自己瞎写的,数学题也是,不给她讲,她自己也能改对。更有意思的是,上课让她发言,发言前她先左看看,右看看,说话时的声音都是颤抖的',说完后还要如此地看一遍。由此,我找到了郭小琳学习差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以及自卑心理造成的。

我对郭小琳采取了赏识教育的方式,拿出作业本,找到书写工整的地方,欣赏地说:“你看这些字写的多好看,后面的如果也像这样,该有多好,老师相信你以后能从始至终都写好的。”她露出了惭愧又充满信心的表情。随后我又表扬了书写进步大的同学,她是首当人选。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她,她发亮的眼睛看着我,我会用微笑向她示意,她欲言又止,我会鼓励她大胆把话讲,发言后我总会附上欣赏与鼓励,课堂上能够看到她高举的小手了,耳目一新的发言,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了,课间她不在独处了,座位边也围上了同学,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郭小琳进步了,是尊重与赏识开启了她的内驱力。儿童幼小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打击都会使它畏畏缩缩,自卑自怜。而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却能让它充溢向上的力量。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还是使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法宝。因而,当今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9

在还没得到这套教学方案前。总都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画,而无所事事的我们则在下面各做个的,谁都没听,但有了这套教学案后就不同了。导学案里有丰富的内容,如:

1,学习什么?

2,怎样学习?

3,体验学会。

4,学习检测。

而学习什么?里教我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体验学习和学习检测则让我们亲自动手实践,并且导学案里的题目让我们学会思考,不依赖老师,考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导学案的题目有梯形的判定方法,让我们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一判定方法。

学习重点告诉了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还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等等。老师让我们分组学习、讨论,不懂得就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上数学无聊而睡觉了。

总之,有了这导学案,我们学会了自主学习、自己思考,不仅仅考验了我们的耐性,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不像以前光听不想,总依赖老师解说。不会因为依赖而使大脑短路了。

我认为学习导学案教学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我们可以及时地预习。可以对要学习的内容自己加以了解。

(二) 可以得到自己新的复习方法。这是一个让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老师所讲的内容相结合的另一份收获。

(三)这也是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寻求证明题思路,进一步培养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

(四)我们可以确立学习目标。例如:如何学习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我们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五)让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个题目,看自己能不能掌握,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翻书核对,看是否掌握了。不懂的可以在导学案上注明,让老师给我们做深一步的讲解,也可以与同学们讨论。

(六) 面与面相结合,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对难点重点多下功夫。切忌不要主次不分,平均用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新的体验。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0

一、教学案例撰写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四种说法: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三、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五、教学案例的特点和撰写要求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

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定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作用:案例性事件在教师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从清晨跨进校门到傍晚离开学校,都会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事例。这些事件或事例完全可能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把事件转变为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其作用其体表现为:①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研究(写作)可能促使老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研究(写作)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④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有效的方式。

特征:①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疑难性——案例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③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④浓缩性——案例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⑤启发性——案例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区分: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教育叙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研究统计,在老师反思的叙事研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有:读书感想、社会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宏观教育、现实生活、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而教学案例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应定位在教学研究上,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等,其案例问题则集中在教学、教学法、认知水平、情感与态度、教学背景等方面。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1

在上周我利用学案教学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式”教学,由于使用学案,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上的精力更加集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本周四在没有进行复习的情况下,用一套90分钟的题目利用45分钟进行了一下测试,虽然绝对成绩还是比较低,但与平等班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甚至还超过了一个班的成绩,这应该归功于学案的使用吧。

应该说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人为影响能力是差的,红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在班上讲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在做小动作,而使用学案后,不集中精力学习的学生大为减少,这为我的课堂教学的学生管理减轻了难度,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更有效了,学生为了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都在忙着听讲,查阅课本,与同学讨论,可以说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该做的事情,为了学生的认真学习,我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学案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2

为期三天的江西省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研讨会及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已圆满结束,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通过此次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研讨会及名师课堂展示活动,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谈谈。

本次学习Mike为我们系统介绍了英语读写课的教学法。老师要能够转变自己的角色,灵活使用教材;要把词汇学习、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三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使用多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去引导和激励孩子们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什么理论认知之上的`,没有理论做支撑的课不是好课,一定要达到理论的高度。只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看法的狭隘。因此,原来很浮躁的一颗心此刻应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习了这几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为我补充了理论知识的空缺,另一方面也让我下决心要重新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

温老师说只有阅读才能碰触到英语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影响到人在生活中的态度及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东西;英语不只是一项语言工具,更是一扇了解世界文化的窗户;我们可以借阅读学习更加美好

和更加丰富的英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的长期发展,甚至自己的专业发展维度也会显得狭隘。我们很少能够让自己闲下来,静下来去读一些文字,去享受文字背后那些更加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世界。我们说的可能不是我们真正了解的,而我们读过的却往往可以内化为自己的内涵。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学识。这些话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让我有一种冲动,回来一定要认真教学,探究,研讨,将最近新学的思维导图和“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到我的英语教学中,做一个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专业教师。

名师课堂展示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而且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堂,体现和贯穿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课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特点发展需求,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新型课堂。这就让我更加清醒,我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听、说、读、写、做、唱、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使他们初步建立自信心,拥有敏锐的语言感觉。通过参加这次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使我更加坚定了已有的信念。我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勇攀改革的高峰,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使我自己更加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教育讲台。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3

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已有一定的时间了,本期组内公开课,选取《实心球》为课题,通过上课,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学习目标的编写

编写学案是为了充分准备和全面安排一堂课的教学工作,以便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活动,使学生的“学”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设定的。

1、学习目标要真实、客观、准确。

2、学习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纪律、体质、技术基础、场地、器材和人数等而定。

3、学习目标要根据教材、教学计划而定。深入钻研,明确教材的性质、作用、技术重点和难点,及与其他教材的纵横关系。然后根据主教材的性质、特点,选配好辅助教材,并安排好练习的顺序。

总的来说,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有针对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

课的主题部分,也就是课的灵魂部分,教师对重点部分的把握情况,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对教学方法上的应用与措施,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在学法上,如何进行讲解示范,如何进行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如何组织教学比赛,如何运用“启发式”和个别对待,如何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应该提前考虑到位的。

三、学习过程

实际的学习过程部分是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部分,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融洽程度等在此环节都应有所体现。教师应把此部分作为主阵地来对待,谦虚、谨慎、认真,具备预见性和应变性。如:讲解示范的时机、步骤、位置;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时间的具体分配等。

四、总结部分与课的反思部分

总结本堂课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表扬和指出存在的问题,布置作业。反思编写学案和执行学案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学生学好是根本,前提是教师的教好,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探究的好坏是教师引导性的结果。教师的观念、意识、知识等等要不断更新,自我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4

1.教学案例的作用

(1)促进课改深入发展。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推动课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寻找我们不端正的教学行为,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借助新理念来评价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行为的创新。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转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相融合的最优方式。其“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选择茫然困惑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闪光的事例撰写成教学案例,以个案分析法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将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教师专业的成长,如过分偏重教育原理,难免空泛;如过分依赖经验,易致盲从。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那么,具体操作的策略是什么呢?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两者”的缺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

正如有关课改专家所指出的“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可见,教学案例的撰写正是“叙事研究”的一种类型。它需要有目的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分析,并将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认识本质的研究思路。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教学理念,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利于教师深刻、生动地掌握教学理论。因而,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提高的过程。经常进行这种“叙事研究”,实现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学习的一体化,必将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快速成长。

(3)促进科研成果交流共享。在教学中开展叙事研究,对教学中的亮点或困惑进行理性反思,使之成为教学案例。它以书面形式反映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叙事展示理念,不仅是教师成就与成长的记录,而且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的产物——科研成果。由于它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活泼,以事论理,焕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交流、讨论与共享,已成为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它围绕交流的载体——某一教学案例,相互切磋,合作互动,不仅有利于启迪教师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日常的教学,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引发教学创新;而且有利于培育教师的团队精神,形成相互探讨、彼此学习的教研之风,使新见解不断涌现,新思路不断形成。总之,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定能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2.教学案例的特点

(1)客观性。教学案例是写实的,是教学实践中具体事例的真实再现,有相对完整的教学情节。对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要客观地描述,如实地介绍。不能对教学活动作笼统的、概括的叙述,更不能歪曲事实真相。评析要实事求是,就事论理,从事实中引出道理,不能脱离事实而空发议论。

(2)典型性。教学案例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是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体现教学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能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3)创新性。基础教育正处在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学案例应具有反映课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新成果,揭示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走向,从而启示人们开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动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4)实用性。教学案例要叙述清楚而有情节,语言朴实而又生动,内容平实而又耐人寻味,可读性强。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能激起教师效仿,学习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的策略,能启发教师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3.教学案例的写作

(1)立主题。写作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一种理念,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学案例也要有主题。所谓主题,就是教学事例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案例的成败与价值。一般而言,主题是教学事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信息。主题的确立,是作者对教学事例中蕴含的新理念与新策略提炼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学事例本身的价值,决定教学案例的生命,事例的选取极其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众多的反思日记中,筛选采用那些大家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与新策略的、耐人寻味的事例,提炼出正确、集中、鲜明、深刻的主题。

(2)择类型。确立了主题后,就要进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写作前,依据事例的数量与性质,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教学案例。余文森教授说:“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从目前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案例看,大致有四种类型:①单一片段型。一般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片段与评析,反映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这类案例内容单一,短小深刻。②对比片段型。一般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段与评析组成,在比较中倡导新理念、新策略。这类案例对比鲜明,发人深省。③课时综合型。一般是由一节课中各具特点的几个教学亮点与评析组成,反映了一节课教学进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策略。这类案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④专题解读型。一般是围绕一个专题,由三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案例与评析组成,对某一新理念较为全面的解读。这类案例主题突出,策略多样。随着教学案例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案例类型。

3)定形式。教学案例的内容是多样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其形式也应是多样的。然而,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形式无定规,大体有常规”。教学案例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以下四个要素:标题、背景、事例、反思与评析。从发表的教学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标题。正文,有的用黑体字标出背景、事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三个部分;有的直接分段行文,只用黑体字标出反思与评析;有的用黑体字标出案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背景放在叙事前交待。

标题。标题是教学案例的眼睛,是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的揭示。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并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有个基本的了解。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类。单一式标题。只有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达一种理念,做出一个判断,体现一种策略、说明一个道理,概括一种情景,提出一个问题,点明一个内容。如《在读中感悟》、《“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复合式标题,除主标题外,还有副标题——对正标题的内容加以说明、补充或限制。如《尊重个性自主探究——<画杨桃>教学片段及评析》、《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案例》。

背景。教学案例总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案例的主题,要简洁、准确地向读者介绍教材版本、学制、学科、册数及课题,交代、说明教学案例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发生的。

案例。这是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发生、发展的过程。核心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重点要把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怎样在对话互动中,发现、提出问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尤其是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教师内心的感受,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描述,成为教学实践的真实再现。要注意的是,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围绕主题,恰当取舍,不搞有闻必录。同时,要求叙事的语言力求朴实、简练,篇幅力求简短。

评析或反思。评析的主要任务,是对案例反映的主题内容进行理性的解读,评论其利弊得失,分析其价值意义,以揭示案例的内在规律,给人以启示。评析要实在,从事实本身出发,实事求是,说清道理,不脱离实际地空发议论。评析要中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做到这两点要求,评析的操作要坚持以事论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总结规律。其思路是: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审视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发展脉络,捕捉师生具有创造性的典型行为,评析何处成功,哪儿闪亮,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目标观、资源观,为什么它是成功的、闪亮的,把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念、新策略。评析一般在案例的叙事之后评析。也有的边叙事边评说,语言朴实,文字简练,用括号或其它字体显示。也有的既有边叙边评,又有总评。

(4)积素材。掌握了教学案例撰写的技巧,但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案例。正如叶澜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巧妇也需要有“好米”,才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案例撰写的'方法,更要注重创造、积累事例素材,善于找“米”下锅,才能写出优秀的教学案例。

从现实的情况看,在教学案例的撰写中,其所以选择典型的事例很难,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有些教帅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也确实创造了许多的教学亮点,但没有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过后忘了;写作时想不起来;二是有些教师在公开课或有人听课时,注意应用新理念进行教学,可平时教学仍是“老一套”,无法创造出典型的教学事例,写作时没有素材,难以成文;三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话互动,但考虑完成教案要紧,或者不善点拨,只要学生答对了,就满足了,马上予以肯定,继续照教案执教,学生发散思维得不到培养与发展,亮点无法在动态中生成。

那么,怎样积累教学案例的素材呢?

①营造生成环境。优秀的教学案例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行为,为学生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讲错了,没关系,允许出错,欢迎重答重做;提出异议,倡导争辩,允许保留;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成功时,会得到热情的祝贺;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同时,要求教师扮演“主持人”、“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善于点拨引导,做学生思维的向导。当学生不知从何着手、久思不解、思维卡壳、浅思辄止时,要灵活地启发点拨,调整思维方向,或延缓评价,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发展。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学生具有自由的、安全的心态,他们的对话热情就会不断高涨,个性思维就会不断活跃,教学亮点就会生成。

②常写反思日记。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常写反思日记,积累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便于保存、翻阅、研究。写作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养成反思习惯,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日积月累,反思日记就能为撰写案例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把那些典型的、情节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含有一定新理念的教学反思,及时写成教学案例。

③善于搜寻事例。一是从反思日记中搜寻。平日养成反思习惯,有意地积累。翻翻反思日记,看看哪节课学生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独特的见解,哪节课有什么亮点,特别是教得顺利、舒畅的地方值得回忆、思考。二是从同伴评课中搜寻。翻翻评课记录,看看他人对自己公开课的评价,深入领会主要的优点、亮点是什么,对具体细节尽力回想,想想有什么好的生动事例可写。三是从借鉴迁移中搜寻。大量阅读有关刊物上的案例或经验文章,多看多思,边读边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尽可能产生联想,即见到甲能想到乙。可以有意识地再实验、再创造,进行联想、迁移、重组、翻新等。

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 20xx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倍行距,其他具体要求见下。教学活动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作者(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è(小4号粗楷体)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

标题:

课程:

学段:

以下栏目仅供参考(没有的栏目请删除),欢迎创新

目的:(要求:分条列出教师计划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完后的预期学习目标)

活动概述:(要求:对本次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简短的概要描述)

教学和学习活动记录

(一)准备工作(要求:列出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经验;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二)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记录(要求;按顺序、详尽地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步骤,详尽程度以读者能理清整个教学过程并能模仿为标准)

(三)进行本次教学的必要条件(要求:根据您本次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有关选项前打“?”或填写有内容)

主要教学地点

q只在教室q只在机房q教室+机房q其他地点,请列出: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熟练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

4.硬件:(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硬件条件)

5.软件:(要求: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使用的有关软件)

6.外接设备:(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外接设备)

评价:(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教学反思和回顾(建议从以下方面反思和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你在教学中是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应对建议?)

六、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整理有关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数据以及学生的过程性和最终作品)

关键字:谈物理教学案例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5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胡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收获: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把具体的知识落实到学案上,再结合合适的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特别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习到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理,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上高中、结业,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比如结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讲解复习板块的运动的知识,学生就很感兴趣,认识到了地理的用处;再比如说结合近几年的南方的冰雪灾害讲解气候的异常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形象直观。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遇到的南北方的植被类型、农作物和水果的种类的时候,师生共同讨论发言,集思广益,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好。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很多老师的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就算是优质课,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目的。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搞的有声有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集体得分,他们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主动给成绩弱的同学辅导,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原来初一的地理成绩很差的同学现在都能考优秀了,很是令老师们感动。双语学校的学习气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四)、学案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案导学”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在一个的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可能就会做出很多做法和答案,他们的想法非常独特,他们的思维也异常敏捷,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对于理科数理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在哪里。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有的老师表达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知识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并且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并且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学案可以课下及时复习,一学期下来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结束了以前课下学生漫无目的的抱着书本复习的历史。

(六)、学案教学讲练结合,知识掌握效果好。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基本没有课堂练习巩固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说得太多,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学生模模糊糊。而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有一定的时间做基础知识练习和达标测试,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效果好。

(七)、“五清”工作使知识的巩固落实到位。我们的学案教学有“五清”,即环节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一环节我们的老师都抓重点知识抓落实,学生想掌握不好都不可能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校长曾经听过我的课,说我设计的几个问题面太大了,学生无从思考,后来我反省自己,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学案的设计的好坏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使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学案,把握好课堂。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拉倒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课件等辅助教学设施随时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本、课件与学案结合起来,老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五)、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并采取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六)、做好导师制工作。在整个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我们双语学校是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这种品质更加重要,我们要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课堂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推进与不断成熟,定会成为我们双语的一大特色,双语的辉煌的明天会很快到来!

第五篇: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9月8日,我参加了在苍南第五小学举行的温州市小学英语研修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有关地方课程的教学,早上我们观看了三节英语地方课程的研讨课;当天下午,我们还聆听了温州大学罗晓杰教授关于如何写好教学案例的讲座。下午罗教授的讲座使我获益匪浅,让我意识到如何写好教学案例,更使我觉得平时要多关注学生,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行为。

在此次有关教学案例的讲座中,罗教授从教学案例的定义出发,接着讲了案例的格式、结构,并分析了案例的素材来源,最后罗教授还讲解了撰写案例时所需注意的事项,说明好案例的标准。在没有聆听罗教授的讲座之前,我区已组织了一次案例评比,但是由于这次案例格式与以往评比案例的格式不同,所以当时在写新的案例格式时真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笔。以往撰写案例的格式相当于教案的设计,我觉得它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而此次案例撰写格式的变化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案例撰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上交评比的案例后,我也意识到自己撰写的案例格式的不对,案例事件的过程偏于详细,而问题的解决与反思相对于就有点不突出了。

这次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也认识到案例格式的如何书写,从标题到反思,从关注学生到反思教学过程,让我学到了许多,更让我觉得自己在撰写案例时的不足与欠缺,也让我意识到写案例的重要性。虽然平时是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但是真正把它记录下来的事例却不是很多,所以觉得案例的素材来源有点少。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觉得平时要多关注学生,并且要多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变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案例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多撰写教学案例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累教学经验。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撰写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的快速成长。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习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导学案试教两个多月了,感觉导学案确实好,但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收到山东杜郎口那样的效应。怎样科学运用导学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用螺丝钉的精神,专研和吃透教材,设计好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犹如汽车的方向盘,指挥着教学的方向。方向对才可能教学成功,方向不对,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了。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快速成长成熟,有好好学习、好好做人的内驱力。如果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学生的内在灵魂就会很软弱,只能靠外在教育管束去学习去成长。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效果之别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教师要用显微镜的精神,了解看清学生,选好学案的教学过程方法。过程和方法犹如汽车行驶的路径,影响着教学的速度。好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事半功倍,单一的陈旧的过程和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还会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

老师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知识点,你认为很简单,课堂上同学们好像也都掌握了,可是下来一做题很多同学都不会,郁闷啊!我想这就是没深入分析学情的后果。老师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重点知识,你教了“九十六”次了,可有些同学还是不会,无奈啊!细想想,不是学生笨,是自己选用的方法不对啊。所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方法,一定要选用学生喜欢和能接受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教学。

另外,看清学生,还有助于我们编写自我检测题。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设计自我检测题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检测题,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甜果。

第三,教师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胆改革教学,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传统教育束缚着老师们的心和手,使老师们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践出真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师们不要心急,不要担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与其放心却低效的包办代替的去教学,不如用心的耐心的去指导他们研讨。

要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认为教师须从这几方面下功:

1.公平的异质分组;

2.课外下功,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3.小组分工明确;

4.制定出合理的赏罚制度;

5.创造出愉快的合作氛围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四,教师要用蚂蚁互助精神,开展以生教生,共同进步的小组互助活动。在城市风的影响下,农村教育,差等生多,优等生少。培优补差的工作只落在教师一人身上,任凭教师有三头六臂也会忙不过来。如果发挥学生力量,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中等生优等生因为责任会更有兴趣更认真的学习,而且还会锻炼他们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差等生有了专人辅导进步会很快,这样每个人都会进步,教师也会轻松很多。

总之,我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学案教学的核心就是让老师帮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我们全面使用学案教学已经一学期了,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课堂知识对应练习是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学案的全部,以前一直使用的配套练习,如《科学作业本》、《同步练习》和《科学报》等很少改版,已不太配合考试动态和目标要求,所以我们都不再让学生订了,这些资料由备课组老师们分工合作来编写的学案和练习取代。全面使用学案教学的好处是明显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其它信息调整教学设计和练习,更好的把握住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且学生只使用学案辅助就能完成学习,不用像以前那样翻这本翻那本,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以及学习资料的整理。

一、学案的分类

我把新课教学时使用的、练习巩固用的、测验题、考试题、周周清提纲及试题等,所有发给学生的有关学习的资料都认为是学案。这些学案不按功能来分类,而是按照章节顺序分块整理。

二、学案的结构及功能

这里主要说说新课教学使用的学案结构及其功能。我认为学案的形式应不拘一格,“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猫就是好猫”,只要学案是以想得到的最有效措施,围绕着知识目标要求设计就好。我编写的新课教学学案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

(1)目标要求

要根据考纲、课标等列出目标要求,让学生清晰知道要做到些什么,方向明确,少做不做无用功。

(2)教学过程

学案教学过程的编写一般配合课本,结合教师的思路来设计过程,逐一落实知识点,最好能做到学生在课外能够通过学案来自学,达到目标要求。如何达到目标要求,落实知识点呢?认真细致稳扎稳打,关键是学习每一点新知识时要有对应的练习,学一点马上就练一练,加强理解和运用,及时地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3)知识小结

学习完一节的全部知识点后要有知识小结,一般设计成简明扼要的结构图,配合重要知识点的关键词填空,及时的进行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加深理解和记忆。

(4)基础练习和能力提高

对应目标知识点,根据课标、考纲和其它信息等,各途径收集资料,精编精选分层次的练习题,及时巩固和提高。

(5)后记

让学生总结、体会和反馈信息,有利于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其它类型的学案也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和调整,形式不一,但都是围绕着目标要求展开的。

三、学案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措施

(1)学案的质量保证

学案教学中,学案成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料,如何保证学案有高质量呢?学案编写工作量大,如何合理分工呢?我们是尽量安排对应专业的老师有责任心地编写学案,然后结合大家的意见修改完善,最后由备课组长审稿和交印。

(2)学案的使用方法

我按照以下步骤抓住学案使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落实。

提前一天发下学案,让学生通过学案自学作为课外作业,第二天上课前收上来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要求和适当的批注。

课堂使用时,要求学生在学案上认真做好记录,尤其是自学时不会做的和做错的地方一定要用红笔做好显眼的标注。

上完课,马上收上学案,检查学生有无按照要求做好记录,确保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使用学案做到力所能及的。检查完后发回给学生保管。

(3)学生对学案的管理

对比以前的一本本的配套练习,我们印发的一张张学案管理不好就会容易丢,不丢也凌乱,以后使用起来就要浪费很多时间找,效率就低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管理好学案呢?我发的每一张学案都要求学生在学案正面的左、右两个下角写上我安排的编码,学案不能折成小小张的,只对折一下,正面朝外,然后学生就把学案按照编码的顺序排好夹起来保管。这样管理,要找哪一张学案,只要说上编号,然后像翻书那样翻到对应的编码就好了。这样找起来速度快,而且缺了哪张都很清楚,能及时补回。

一学期学案很多,整理成一叠会太大,使用不方便。我不要求学生使用传统的分类管理,而要求按章节分块管理,这样符合我们学案编码和知识学习的顺序,更方便使用。

复习时,学案集成了重要的复习资料,学生看回学案上的重点和红笔标注的疑难错题和详解,有针对性地修补漏洞,巩固知识,温故知新。

我认为学案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是很有潜力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下定决心努力探索,将在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磨刀不误砍柴功”,相信坚决走下去,教学质量一定会有飞跃。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习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习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习,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习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习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习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习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但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导学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显。

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习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去学习?是数学课的老师们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出现的情况是“差生吃不了,优生有点吃不饱”,这样导致优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得抄袭,越来越差。而且大多学生的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对学生的监督难以保证,使得他们偷懒、钻空子,是能少则少,能不写就不写,该记忆的知识、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时提问什么都不知道,没学几天就把老师教的还给了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贫于抓学生、盯学生,还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只能再加强责任心、更加努力地来抓学生、盯学生以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6

把案例教育法(也称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在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急需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困惑。因此,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与教学课例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又称教育个案或教育实例。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有价值的教育事例。经过案例撰写者客观地概括事实,描述出来的一个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具体情景;教育案例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及解决过程的实际情况的记录、描述与评价;是一个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案例的文章,有的把原本简单的教育案例,描述成理论性很强、很深奥、很抽象、很复杂的概念,这是没有必要的。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是应该加以区别的不用概念。

第一,教育案例。所谓教育案例,就是对某种教育现象或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教育故事、教育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生动评点。客观上可以写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微观上可以写一个人、一堂课的一个情节。也可以说,教育案例就是故事加点评,通过叙述揭示一定规律说明一定道理。根据人们习惯的叫法,如“麦克劳德杀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罗森塔尔效应”等,都是经典的教育案例;从一般概念上来说,教育案例是包含了教育管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课例、研究个案等属于教育范畴的一切案例。不过,在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时,要严格加以区分。因为,他们的功能、特点、格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教学案例。所谓教学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内或课堂外的,与教学紧密相联系的各种事件或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点评。教学案例一般指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特色与风格的独特的教育事件。它能够揭示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过程,能够给师生以启迪与帮助。

第三,教学课例。所谓教学课例,是指有价值、有意义、典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重点选择的教学实录,加上反思与点评。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课例,只要是典型的,能够给人以启发或教训的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课例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文体要求,既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还可以是实录性的。

应该说明的是,教学课例既非教学设计,也不是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是事先规划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课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学过程 的纪实与反思;教学论文则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一种写作文体。

第四,关于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也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点评 教学案例=教学实景+点评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教学实景+反思与点评

综上所述,通常所说的“教育案例”实际上是教育教学案例的简称。它包含了“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包括课堂教学案例与课外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案例简称为“课例”。

二、怎样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一、为什么要提倡教师写案例。一是教师学习与运用教学理论的需要。许多理论观点虽然耳熟能详,但并不一定深刻理解和掌握。通过案例的撰写,可以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学会运用;二是教育案例撰写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过程,是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教育理论的提炼升华的过程,有助于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与独特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转变;三是教育案例是教育的情境故事,可以引发同行的不同解读与争论,有助于进行交流与研讨,是教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好载体,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四是教育案例解决的都是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五是促进了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自觉性,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与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相比较,案例更贴近教师的生活,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更易于撰写,更有利于传播交流。 第

二、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教学事例;二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有完整情节的故事;三是对教育教学全程或片断的具体记录与客观描述,不是笼统的概括与人为的想象;五是反映真实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提供给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启发与参考。 第

三、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要素。一是背景:案例作为一种教育故事,一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起因等。二是主题:写案例与文章一样应该明确自己要说什么,即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去收集素材,进行纪实与反思点评。三是细节:案例的特征是生动感人,富有教育启迪作用。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莫过于细节,要抓住关键性的细节详细写,不能一带而过。四是结果:与教学设计注重设想,教学实录注重过程相比较,教学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的描述,还要说清教学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与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等。五是评价:案例撰写者或读者用一定的观点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与内容,案例写作者要有个人的独到方法与分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平常所学习的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进行点评,以揭示案例所蕴含的教育一般规律与启示,这是撰写案例的主要意义所在。

四、教育教学案例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一是与论文的区别。论文是以充分的论据来支撑所提出的观点,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案例则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以记叙事为主的文体。二是与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设计是事先构想的教育教学思路与活动设计,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反思。三是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是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记录,而案例则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所选择地记录,一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四是与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所进行的分析反思,提出改进自己教学的意见与措施,主要针对个人;案例则是对宏观或微观教育事件,长期或短期教学过程,对困扰教师的教学难题提出解决方法,适合于本人与他人。

三、怎样开展课例研究?

㈠课例研究的概念

所谓课例,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教学的实例;典型课例是指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最能代表某类教材的教学处理、某位教师教学特色,或是某种课堂教学模式,或是某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实例。它往往有明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有独特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对它的分析和研究,达到对同一类教学现象所蕴藏的一般规律的熟悉与了解,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课例既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视频的。 所谓课例研究,是指针对某个课堂教学实例的现场、或是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或是某个课堂教学实录文本,所进行的独立分析或集体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它是以教师实践知识为基础,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课题研究追求的是解决现实的课堂问题,期望的是提高教学实践的高效性;课例研究的终结不是成果的文本化,而是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改进与完善;研究的全过程是为了真实展示上课教师教学的过程及教学特点,让全体参加研究的教师、教研人员获得有益的启发。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下引进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回归,是比较切合教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例研究中教师才是真正的专家,是研究的主体;课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课例研究在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开展得比较早,也研究得较为深入,并提出了许多教育前沿理论。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课例研究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㈡课例研究的步骤 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选题:与其他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先选定一个研究主题。有了主题就可以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展现特定的情景。研究主题要求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可以是一个教育过程、一个教育情景、一个教育事例、完整的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比如,着重研究某节课的课堂结构、某节课的难点突破办法、某节课的课堂训练方法等。不要用诸如“如何上好一节课”、“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之类的一般意义上的问题作为主题。 第

二、选课:选择最能体现研究主题的课。要研究某个类型的课应该怎样进行课堂结构调整,就要寻找相应类型的课来进行研究。如要探讨某个学科某一部分的复习课怎样进行当堂训练,就自然要选择能够代表该学科相应内容的典型课例来研究。 第

三、设计:主要是将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追求课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整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

第四、实施:把教学设计变为现实的课堂教学,并仔细观察分析其实际效果。研究者要把目光转向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例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要从研究材料中得到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第

五、反思:课后对课堂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期改进教学设计策略,提高后续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反思是课例的基本特征之一,缺乏反思的课例不能称之为课例,只不过是教学实录而已。 ㈢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撰写课例首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课堂教学的新问题,作为主题进行撰写;撰写时最主要的是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突出教学反思,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赋予教学事件以教育意义。

第一、教学课例的基本结构。教学课例设计的一般表现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这里的“教学设计”是指设计的总体思路或设计说明,而非平常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是指围绕课例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有选择地记录,而非有闻必录;教学反思是指围绕主题进行专题反思或总体反思,而非面面俱到。 教学课例还有三种变式:

一是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二教学设计说明+真实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三是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二、教学课例的基本特征。撰写教学课例要注意体现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选择性:要有选择地对教学中的某些片断或教学场境进行记录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感受与启示。既不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详尽叙述,也不是对全过程或复杂场景的提炼。

二是典型性。选择的课例要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能够反映某种课型或某类内容教学的共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归纳一些规律,探索出一些新方法,诞生一些教学智慧。

三是真实性。课例必须是教学实景或教育情境的客观叙述与反思,一定要基于真实课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选择,不能人为提炼,不能用假想来替代实现。

四是独特性。教师撰写的课例主要是自己教学中的某个真实课堂,或是深入到他人的课堂现场,或是借助于课堂教学录像进行。一个好的课例,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写出自己独立的反思、独特的思考。不能照搬他人的想法,人云亦云。 五是统一性。一个课例最引人的地方是生动的教学场景,最主要的地方是教学反思部分。在教学反思中,要结合自己学习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防止课例的过度理论化与过分经验化。

六是生动性。课例写作的特点是保持其生动引人。对事件、场景的描述要真实、直观、形象、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每个课例至少要有一个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七是示范性。课例要有新课程理念、最新教育理论的体现,特别是三维目标落实与教学方式转变方面要有创新与突破,对于其他教师能够起到启发与示范作用。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7

1.教学案例的作用

(1)促进课改深入发展。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推动课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寻找我们不端正的教学行为,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借助新理念来评价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行为的创新。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转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相融合的最优方式。其“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选择茫然困惑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闪光的事例撰写成教学案例,以个案分析法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将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教师专业的成长,如过分偏重教育原理,难免空泛;如过分依赖经验,易致盲从。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那么,具体操作的策略是什么呢?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两者”的缺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

正如有关课改专家所指出的“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可见,教学案例的撰写正是“叙事研究”的一种类型。它需要有目的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分析,并将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认识本质的研究思路。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教学理念,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利于教师深刻、生动地掌握教学理论。因而,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提高的过程。经常进行这种“叙事研究”,实现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学习的一体化,必将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快速成长。

(3)促进科研成果交流共享。在教学中开展叙事研究,对教学中的亮点或困惑进行理性反思,使之成为教学案例。它以书面形式反映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叙事展示理念,不仅是教师成就与成长的记录,而且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的产物——科研成果。由于它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活泼,以事论理,焕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交流、讨论与共享,已成为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它围绕交流的载体——某一教学案例,相互切磋,合作互动,不仅有利于启迪教师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日常的教学,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引发教学创新;而且有利于培育教师的团队精神,形成相互探讨、彼此学习的教研之风,使新见解不断涌现,新思路不断形成。总之,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定能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2.教学案例的特点

(1)客观性。教学案例是写实的,是教学实践中具体事例的真实再现,有相对完整的教学情节。对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要客观地描述,如实地介绍。不能对教学活动作笼统的、概括的叙述,更不能歪曲事实真相。评析要实事求是,就事论理,从事实中引出道理,不能脱离事实而空发议论。

(2)典型性。教学案例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是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体现教学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能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3)创新性。基础教育正处在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学案例应具有反映课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新成果,揭示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走向,从而启示人们开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动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4)实用性。教学案例要叙述清楚而有情节,语言朴实而又生动,内容平实而又耐人寻味,可读性强。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能激起教师效仿,学习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的策略,能启发教师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3.教学案例的写作

(1)立主题。写作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一种理念,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学案例也要有主题。所谓主题,就是教学事例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案例的成败与价值。一般而言,主题是教学事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信息。主题的确立,是作者对教学事例中蕴含的新理念与新策略提炼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学事例本身的价值,决定教学案例的生命,事例的选取极其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众多的反思日记中,筛选采用那些大家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与新策略的、耐人寻味的事例,提炼出正确、集中、鲜明、深刻的主题。

(2)择类型。确立了主题后,就要进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写作前,依据事例的数量与性质,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教学案例。余文森教授说:“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从目前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案例看,大致有四种类型:①单一片段型。一般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片段与评析,反映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这类案例内容单一,短小深刻。②对比片段型。一般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段与评析组成,在比较中倡导新理念、新策略。这类案例对比鲜明,发人深省。③课时综合型。一般是由一节课中各具特点的几个教学亮点与评析组成,反映了一节课教学进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策略。这类案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④专题解读型。一般是围绕一个专题,由三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案例与评析组成,对某一新理念较为全面的解读。这类案例主题突出,策略多样。随着教学案例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案例类型。

3)定形式。教学案例的内容是多样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其形式也应是多样的。然而,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形式无定规,大体有常规”。教学案例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以下四个要素:标题、背景、事例、反思与评析。从发表的教学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标题。正文,有的用黑体字标出背景、事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三个部分;有的直接分段行文,只用黑体字标出反思与评析;有的用黑体字标出案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背景放在叙事前交待。

标题。标题是教学案例的眼睛,是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的揭示。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并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有个基本的了解。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类。单一式标题。只有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达一种理念,做出一个判断,体现一种策略、说明一个道理,概括一种情景,提出一个问题,点明一个内容。如《在读中感悟》、《“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复合式标题,除主标题外,还有副标题——对正标题的内容加以说明、补充或限制。如《尊重个性自主探究——<画杨桃>教学片段及评析》、《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案例》。

背景。教学案例总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案例的主题,要简洁、准确地向读者介绍教材版本、学制、学科、册数及课题,交代、说明教学案例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发生的。

案例。这是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发生、发展的过程。核心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重点要把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怎样在对话互动中,发现、提出问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尤其是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教师内心的感受,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描述,成为教学实践的真实再现。要注意的是,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围绕主题,恰当取舍,不搞有闻必录。同时,要求叙事的语言力求朴实、简练,篇幅力求简短。

评析或反思。评析的主要任务,是对案例反映的主题内容进行理性的解读,评论其利弊得失,分析其价值意义,以揭示案例的内在规律,给人以启示。评析要实在,从事实本身出发,实事求是,说清道理,不脱离实际地空发议论。评析要中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做到这两点要求,评析的操作要坚持以事论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总结规律。其思路是: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审视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发展脉络,捕捉师生具有创造性的典型行为,评析何处成功,哪儿闪亮,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目标观、资源观,为什么它是成功的、闪亮的,把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念、新策略。评析一般在案例的叙事之后评析。也有的边叙事边评说,语言朴实,文字简练,用括号或其它字体显示。也有的既有边叙边评,又有总评。

(4)积素材。掌握了教学案例撰写的技巧,但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案例。正如叶澜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巧妇也需要有“好米”,才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案例撰写的方法,更要注重创造、积累事例素材,善于找“米”下锅,才能写出优秀的教学案例。

从现实的情况看,在教学案例的撰写中,其所以选择典型的事例很难,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有些教帅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也确实创造了许多的教学亮点,但没有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过后忘了;写作时想不起来;二是有些教师在公开课或有人听课时,注意应用新理念进行教学,可平时教学仍是“老一套”,无法创造出典型的教学事例,写作时没有素材,难以成文;三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话互动,但考虑完成教案要紧,或者不善点拨,只要学生答对了,就满足了,马上予以肯定,继续照教案执教,学生发散思维得不到培养与发展,亮点无法在动态中生成。

那么,怎样积累教学案例的素材呢?

①营造生成环境。优秀的教学案例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行为,为学生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讲错了,没关系,允许出错,欢迎重答重做;提出异议,倡导争辩,允许保留;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成功时,会得到热情的祝贺;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同时,要求教师扮演“主持人”、“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善于点拨引导,做学生思维的向导。当学生不知从何着手、久思不解、思维卡壳、浅思辄止时,要灵活地启发点拨,调整思维方向,或延缓评价,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发展。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学生具有自由的、安全的心态,他们的对话热情就会不断高涨,个性思维就会不断活跃,教学亮点就会生成。

②常写反思日记。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常写反思日记,积累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便于保存、翻阅、研究。写作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养成反思习惯,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日积月累,反思日记就能为撰写案例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把那些典型的、情节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含有一定新理念的教学反思,及时写成教学案例。

③善于搜寻事例。一是从反思日记中搜寻。平日养成反思习惯,有意地积累。翻翻反思日记,看看哪节课学生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独特的见解,哪节课有什么亮点,特别是教得顺利、舒畅的地方值得回忆、思考。二是从同伴评课中搜寻。翻翻评课记录,看看他人对自己公开课的评价,深入领会主要的优点、亮点是什么,对具体细节尽力回想,想想有什么好的生动事例可写。三是从借鉴迁移中搜寻。大量阅读有关刊物上的案例或经验文章,多看多思,边读边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尽可能产生联想,即见到甲能想到乙。可以有意识地再实验、再创造,进行联想、迁移、重组、翻新等。

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 20xx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倍行距,其他具体要求见下。教学活动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作者(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è(小4号粗楷体)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

标题:

课程:

学段:

以下栏目仅供参考(没有的栏目请删除),欢迎创新

目的:(要求:分条列出教师计划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完后的预期学习目标)

活动概述:(要求:对本次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简短的概要描述)

教学和学习活动记录

(一)准备工作(要求:列出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经验;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二)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记录(要求;按顺序、详尽地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步骤,详尽程度以读者能理清整个教学过程并能模仿为标准)

(三)进行本次教学的必要条件(要求:根据您本次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有关选项前打“?”或填写有内容)

主要教学地点

q只在教室q只在机房q教室+机房q其他地点,请列出: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熟练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

4.硬件:(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硬件条件)

5.软件:(要求: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使用的有关软件)

6.外接设备:(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外接设备)

评价:(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教学反思和回顾(建议从以下方面反思和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你在教学中是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应对建议?)

六、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整理有关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数据以及学生的过程性和最终作品)

关键字:谈物理教学案例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8

随着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的开展,“导学案”在我校教学中已经开始实施。“导学案”是由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设置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其中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是教师辅助和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涵盖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是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目的。我们认为“导学案”就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人生经验、形成价值态度的一种学习方案。

“导学案”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我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对 “导学案”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导学案”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课前就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时地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的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完成第二次的课堂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

二、“导学案”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案”调整不及时

通过收集调查我们发现已经成功实施“导学案”的学校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把“学案”下发给学生进行研究,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会妥善保存“学案”,于是我们把全期“学案”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因此在实施中我们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发展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导学案”进行调整。

2、课前预习无法落实

“导学案”的学习流程分为四个内容:独立尝试、交流探秘、巩固提升、回顾反思。独立尝试即课前预习,有的学生拿到学案往往不是按要求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理解题意非常着急,没有给孩子时间思考就给孩子讲题,还要求孩子完成整节课的学案,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3、课堂失去应有的魅力

“导学案”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导学案”实施的有效策略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在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⑵、强化学法指导,通过文本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使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碰到学习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习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习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⑵、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⑶、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要根据教材精选学习材料,精选导学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

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总之,在“导学案”实施中,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为最终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抓好导学案,我还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第十二单元时,由于课文涉及艺术,是学生难以体会的,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如《小马过河》、《特殊的考试》等,让体会图片表达的不同情感,由于有着亲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课本的艺术描写更深刻,透彻,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3、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4、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小马过河》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9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课堂教学反思已经越来越被中小学教师所熟悉。课堂教学反思最基本的形式是对每一堂课进行反思。反思教育教学成功之处,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反思失败之处,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一、课堂教学反思的类型

㈠从反思的对象来分:包括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对他人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学生怎样学的反思。

第一,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历程、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进行全面的或专题的反思;也可以对一节课进行全面的反思或重点部分的反思。 第二,对他人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借助于现场听课、他人课例录像或他人写的课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主张,对照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已被公认的正确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以期寻找自己与他人的结合点,吸收他人的教学长处,达到改进自己教学的目的。

第三,对学生怎样学习的反思。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方面的最大任务是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课堂时间结构,课堂学生的听课方式与学习方式,关注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

㈡从反思的范围来分:按照从大到小的范围可分为对个人整个教育历程的反思;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反思;学年或学期课堂教学反思;单元教学反思;一节课的反思;一节课的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一节课中某些片断、某个片断的反思。 ㈢从布鲁巴赫理论来分:美国学者布鲁巴赫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实践中反思;二是对实践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不断发生,需要教师随时做出反思并作行为调整;“对实践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需要对教学目标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定的教学策略做出评价和判断;“为实践反思”是指通过实践中反思与实践后反思最终形成的超前反思,使教师拥有预测未来的意识与能力。

二、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

㈠课前反思的内容:课前反思是指在每节课备课之前对以前上本节课的反思。教师可以对照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照新课程理念进行重新审视与检讨,并提出具体修改之处;也可根据前一节课的课堂反馈情况,反思与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总思路、总策略、总方式、总结构。 ㈡课中反思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反馈情况与学生的意见,而当场做的课堂教学方略、教学内容量与度的调整。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普遍有困难,教师就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 ㈢课后反思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后,及时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归纳出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失败的地方以及下一节课如何改进与修正,还有下一次再上这节课时要怎样处理。课后反思又可分为全面课后反思、片断课后反思、专题课后反思、案例课后反思等。

第一,全面课后反思。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反思教学理念。是否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三维目标的和谐体现;是否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把课堂变成学生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过程。 二是反思教学方式。是否着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方式;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意识。

三是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现代教学方法;是否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是否只讲结论不讲过程;是否替代了学生的思维。 四是反思教学情境。是否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直观的课堂问题情境;形象的案例教学情景;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

五是反思课堂结构。是否确立学生是课堂主体、是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是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否要求明确、训练到位;是否讲练结合。

六是反思教材处理。是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详略得当;是否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否重视知识运用过程的教学;是否重视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七是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训练情况、回答情况、课后练习、课堂小测与平时考查、与学生交谈等途径,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益。

第二,片断课后反思。所谓片断课后反思,顾名思义就是集中精力将某节课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断进行重点反思。对该教学片断中的得与失进行全面或有选择地分析,并提出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比如对于某节课的引课部分进行片断反思,认真学习研究同类课型如何引课,对于不同班级进行反思后的修改、尝试、再修改、再尝试,以期形成新的教学特色经验。

第三,专题课后反思。就是选择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教学理论层面的问题,或某一角度进行反思。教学理论层面指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某一角度指从学生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与反思。专题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的某一旧习惯,取得较快的进步。比如,对于如何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进行专题反思,设计多种策略与方式进行比较,找到符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自学习惯培养方法。

第四,案例课后反思。所谓案例教学反思,是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案例进行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偶发事件的处理;有意或无意发现的某位学生典型的学习故事、独特的学习方法、感人的学习案例等。其意义在于帮助教师积累多种典型的教学案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迪,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第五,札记式课后反思。所谓札记式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利用写札记的形式,将教学过程中与平时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困惑、感想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略。札记或课后反思具有适应性广,可利用零星时间进行反思等特点,特别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选用。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0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础。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提高我们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多和同头教师交流、有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以上是我在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和大家共勉。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

我们已使用学案教学整整一个学期了,静静想想,还是有些感受,写出来与同事们一起交流。

一.从教学方式上看,学案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这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但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循序渐进。

1.学案的编制为课堂教学的操作设计了明确的方法流程,教师上课是按学案设计的几个环节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我们化学教学基本是以课前自学,根据学案提供的方法和点拨去阅读教材,做到自主读书,自主解疑,自主提出疑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他们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对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习这个环节,他们自己就提前找出了下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2.283班还实现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时候一定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培养优秀生,辅助差生,带中等生的目的,这样就是必须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组长,培养和锻炼小组长的更强的自主能力,不能加重小组长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争论中得到解决。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

3.课堂检测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还存在什么问题,还可针对易错点,重点进行巩固加深,以便于教师针对性的讲解。

4.实施学案以来,对提高班的学生不再用题海战术,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出一些题,常常有成功感。

二、实施学案学生的变化上看:

1、我觉得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防止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2、283班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自己探究分析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会很长久,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容易形成记忆疲劳,学生厌学。

3、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三.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1.每一份学案都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我们全组化学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本学期的学案根据学校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提前将下周的学案打印出来讨论再定稿,效果更好了。

2.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案的编写设计要与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过程要统一同步。

2)、学案的题例设计必须少而精。否则课堂操作将很急促,降低实效性。

3)、课堂上要把自做与讨论严格分开。先逼自做,产生困惑而后讨论。否则还没有自做就想依赖别人,降低学习效果。

4)、学案必须收回来教师查阅。学案学习是个过程,教师查阅可以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指导。

5)、学案必须留存,装订成册,方便于学生的复习。

四.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课堂上把好讨论内容的实效性,把控好学生讨论的主题鲜明性,要做到积极参与。

2.在学案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适应,很多学生还依赖于教师的“讲”,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质疑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

3.使用教学案以来最难把握的是时间,学案的设计时要求学生自学的时间,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知道按时间干活,不拖沓,但是还有一些基础弱、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的使用学案。还有对学生设计问题时有时候设计语言不具体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惑,这是日后工作应该注意的。

4.使用教学案学生的每一科都得提前发学案,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科目多,时间也应该多,所以我希望能实现零作业,不然再科科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学案效果打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受挫,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至于课后巩固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到学案前的前提测评中,对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目的,也是对上节课重点的提炼和检测,抽查学案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使用教学案以来的一些点滴体会和心得,在教学案过程中还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尽快成长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受益终生!也希望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2

“导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习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导学案教学重在两个“开放”: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总之,导学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教学。

1导学案自学,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预习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预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学案导学”设计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以“学”的身份,思学生“所思、所感、所难,所错、所乐”,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帮助学生“变好动为活动、变好胜为好奇、变学答为学问、变粗心为细心、变从众为批判、变孤僻为合作、变依赖为独立、变自卑为自信”。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质疑归纳,释疑点拨

通过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先让学生这样想:“在预习中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习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预习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为终生学习、发展学习奠定了基础。

3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为了试探学生预习、交流后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的情况,此时可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面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导学案教学”是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4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领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本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依据“以学定教”理念,变教为引,变学为思,以引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它顺应了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3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近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4

在上周我利用学案教学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式”教学,由于使用学案,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上的精力更加集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本周四在没有进行复习的情况下,用一套90分钟的题目利用45分钟进行了一下测试,虽然绝对成绩还是比较低,但与平等班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甚至还超过了一个班的成绩,这应该归功于学案的使用吧。

应该说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人为影响能力是差的,红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在班上讲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在做小动作,而使用学案后,不集中精力学习的学生大为减少,这为我的课堂教学的学生管理减轻了难度,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更有效了,学生为了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都在忙着听讲,查阅课本,与同学讨论,可以说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该做的事情,为了学生的认真学习,我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学案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5

例不同于教育教学理论,它具有生动的情景性,很容易被其他教师认同;而且教学案例又不同于教学实录,其中还包括了对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反思,能帮助其他教师提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认识水平。

一、基本要素

教学案例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是都是由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两种基本要素组成的。

教学实录是对教学实际情景的描述。教学实录可以是教师根据录音或录像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一字不差的记录和对师生非言语行为和教学情景的描述,也可以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记忆和印象对师生对话、非言语行为和教学情景的约略描述。前者主要用于一个教学片断,否则教师的工作量会特别大而且会远远超出一个教学案例所能承受的篇幅。后者可以描写整节课,可以对那些作者认为不重要的部分()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掉。但是,简略的教学实录不能成为教

2---面的评价。

2.先叙后议式。先描述教育教学的某一过程或片断,然后根据典型事例,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以小见大,便于突出文章中心,作者观点鲜明,读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比较式。对同一个教学事件,由于受到特定的时代背景、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对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一比较分析,使人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

4.随想式。即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既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或者叙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形式自由,任作者发挥。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4---给钱怎么办?

生3:不会的,爸爸前天带我到县城“百家福”超市买东西,就是让各人自己先选好货,再到收钱的地方付钱的。

师:是吗,你的记性真好!还有同学能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超市的清况吗?师:你们真不错,知道的事情真不少。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儿童小超市”。你们现在也根据需要,自己选购商品,好不好?生;:老师,我今天没有带钱!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没钱不要紧,这不,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钱。

不过有个要求,今天我把钱“借”给你们买货,你们可要还喽!

【评】学生看看钱,看看商品,活动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按老师的要求,学生迅速组合成7-8人一组,分成了5个小组,还选出一人既当小组长,又当收款员。活动开始前,老师要求各小组在选购前要做好两件

下载学案教学心得体会[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案教学心得体会[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案式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式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学校开展“学案式教学”也已经快一个学期了,太谷参观学习后,我们努力摸索学习,对“学案式教学”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篇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

    学案式教学心得体会[5篇]

    学案式教学心得体会 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

    导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的培养壮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

    浅谈学案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浅谈学案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史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我校全体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

    英语导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

    英语导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习家店小学六年级的英语教师付琴,很荣幸作为学校英语教师代表,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英语导学案......

    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