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大全]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一)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止,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一点点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进而影响其一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我要把自己原来没有关注的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重新重视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新课改首先要求师生平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课堂上,我经常读一篇课文或阐述一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读(讲)得怎样?”这时候孩子们会说出许多我想不到的话。生1:“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生2:“老师,我觉得你还要大点声,我有几个地方没听清楚。”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以生为主体,经常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2、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分不出是与非,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惟我独尊的思想。因此,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
(2)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3)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对那些差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鼓励他们敢读、敢说。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你能行的,勇敢一点吧!读吧!”这样差生也会有自信心的。
(4)对那些优等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再想想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会增强他们探索的决心。
(5)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起着不容忽视的导向功能。教师的引领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3、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的尽情的发表言论吧!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互相看看对方的优点,这样在互相评价中他们会共同进步。
4、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着很好的自我反省作用。一节课后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
5、实施分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二)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当下仍流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已经失去了它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功能,甚至异化为教学改革的障碍与阻力。因此,重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我们是在深化我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的进程中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的探索的。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其次,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增值的途径提出建议。
第三,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状态才能实现,而不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结果。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也有如下五个观察的维度:
(1)组织能力。
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注意中心。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除了观察教师在自己讲授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
(3)教学机智。
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机智的品质。必须观察教师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观察他是否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
某位地理教师上课,课前由值日生挂地图,值日生故意把地图挂反了,想看看教师怎么处理。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说:“学地理就要达到这种水平,从地图背面就能知道正面是什么。”接着他提问,学生不能应答,他说:“我们还没有学到这种水平,今天还是要把地图翻过来。”这种上课的机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待人处世的一种能力、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
(4)教学态度。
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有的教师很有经验,对学生很负责任,但学生的发展并不理想。心理学把教学态度分成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才会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
(5)教学境界。
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合发展的关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应杜绝把课堂教学评价当作教学管理的棍棒。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而不是评价的靶子。须知课堂教学评价虽然很重要,但它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既不能代替学生学,也不能代替教师教。课堂教学评价如果脱离了改进教学过程的本真目的,而获得其他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就会成为教学的灾难。这是特别值得我们警惕和注意的。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三)课堂评价机制多种多样,但对于学生分数的个人诊断分析,及班级情况诊断分析这一教育评价机制,对于初次接触这一项目培训的我来说,能有这种学习的机会,觉得很荣幸,这次培训,历经两个月的培训,我收益匪浅,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教学不能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应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在培训阶段,魏老师的报告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方向与未来,从评价中心的成立,当前教育评价的顽瘴痼疾,管办评分离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认知诊断功能的学业评价等的学习,使自己明白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全面的评估,为今后更好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构建校本教研新生态专题报告,对我感触颇深,研究为了更好的教,研究在教学中相当重要。过研究型的教育生活。发现是的教育是我最理想的状态,但如何去研,如何在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从评价结果入手,树立全人发展观,实现学生的全方位会诊,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新评价旨在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涯初期的参考,新得评价体现正是基于现实,积极改进,全面发展,面向未来,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了一套更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6月份中的优秀评价案例解读环节中,每位老师通过自己的评价分析很好的将班级,个人学业诊断将班级级学生进行了评价,为今后更好的教、更有效的研指明了方向,也使自己明白怎样去评价,怎样因材施教,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深感做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善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更应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机制和策略。
总而言之,这次培训是十分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要以此学习为契机,切实提高对评价教育的认识,将自己所学运用于课堂,服务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课堂评价中真正走出来,运用新型的教育评价机制去教学,去教研,让自己的研修之路长青,一路绽放异彩。
第二,学习。虽然此次培训只有短短的6次,但教育评价这一理念,自己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第三,实践。学习即研究,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第二篇: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1
课堂评价机制多种多样,但对于学生分数的个人诊断分析,及班级情况诊断分析这一教育评价机制,对于初次接触这一项目培训的我来说,能有这种学习的机会,觉得很荣幸,这次培训,历经两个月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教学不能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应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在培训阶段,魏老师的报告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方向与未来,从评价中心的成立,当前教育评价的顽瘴痼疾,管办评分离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认知诊断功能的学业评价等的学习,使自己明白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全面的评估,为今后更好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构建校本教研新生态专题报告,对我感触颇深,研究为了更好的教,研究在教学中相当重要。过研究型的教育生活。发现是的教育是我最理想的状态,但如何去研,如何在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从评价结果入手,树立全人发展观,实现学生的全方位会诊,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新评价旨在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涯初期的.参考,新得评价体现正是基于现实,积极改进,全面发展,面向未来,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了一套更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6月份中的优秀评价案例解读环节中,每位老师通过自己的评价分析很好的将班级,个人学业诊断将班级级学生进行了评价,为今后更好的教、更有效的研指明了方向,也使自己明白怎样去评价,怎样因材施教,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善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更应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机制和策略。
总而言之,这次培训是十分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要以此学习为契机,切实提高对评价教育的认识,将自己所学运用于课堂,服务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课堂评价中真正走出来,运用新型的教育评价机制去教学,去教研,让自己的研修之路长青,一路绽放异彩。
第二,学习。虽然此次培训只有短短的6次,但教育评价这一理念,自己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第三,实践。学习即研究,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谓“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而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
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
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
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
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
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
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
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
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
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
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
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
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
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
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
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
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范文
我认真听了沧州师范学院老师吕炳君讲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课。
它不像以前的理论那样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高谈阔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的东西,而是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很多东西说出了我们的心声,颇有感触。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有效备课。
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第一。
备而能用。
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
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曾经有老师认为,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
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
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和谐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使课堂变成充满生趣的师生交流场所。
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被排斥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
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
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没有对话和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种交流和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和谐互动中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
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
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的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
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教师是学生年长的伙伴,真诚的朋友,贴心的师长。
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营造一种生动,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
教师要摈弃自己唱主角,学生当配角,部分学生唱戏,多数同学当听众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引导着学生。
在多元的互动中,学生的见解,教师的知识阅历,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从而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共享”。
这就使得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多样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谐互动的课堂需要对话和共享。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3
新课堂强调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堂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规律潜能。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和教学信息反馈功能。随着新课堂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日益向于“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上”,评价课堂教学成败,不再是教师单一讲好课、学生分数考的高低上,而且更在于看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如何转化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规律上。为此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法转变,促进学生,会学、学会。
1、教师备课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生长空间。新课堂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式的。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所以,一堂好课就在于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进行设计,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程序化的教学模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要把课堂备的过满、备足45分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如那些方面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那些方面可能要及时调整,如果有生成,或者与预设不一致,这一切都可成为一种可开发的教学资源,只要因势利导,使其促进学生的学,反倒上好了一堂课。倡导学生自主生成并非不要课前预设,而是要精心设计,让预设孕育生成。只有课前的充分预设和准备,才能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教者对课堂的调控才会灵活奏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会深刻牢固。
2、顺学而教,力求自然真实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而不玄虚。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一些公开课、观摩课。课堂上环环相扣、对答如流、花样齐全、板书工整等,虽完整无缺、精彩不已,但学生的需求给予了多少,从课堂上放映不出多少,能肯定这是一堂好课吗?所以我们字追求完美时,更应该追求教学的根本,即;“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需求”所在。
这要求我们:[1]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把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课堂上多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敢说、敢想、敢做,说真话、做真事、实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需要什么?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环节和过程,为学生服务,教学生想学的、爱学的。[2]必须做到课堂自然、真实、有效。一堂学生学的好的课,一定是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许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板书是学生自己归纳的,总结是自己说出来的。学生受益匪浅,这应是一堂好课。因为,教学亦是生活,生活要看过程,而且是不经粉饰的真实过程。那末,教学也要看过程,如何导入、怎样启发、过度和激趣,只要让学生从不懂的懂,从不能掌握到能掌握,大可不必花言巧语、故弄玄虚,只要学生的发展规律需求我们不断给予和满足了,这不正是我们教者想得到的吗?
二.课堂上应对学生多元化、多样式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1、要客观、准确.工正评价每位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的不断发展。在课堂评价中要尽量避免诸如:你最棒了、好极了、没人比得上了、一辈子没出息、无药可救了等等极端性的语言,诚恳的评价既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鼓起努力的风帆,既要让学生尝到认真学习得来的甜头,又要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中的差距。
2、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评价权利,鼓励他们大胆评价,做到敢评、敢学。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你认为老师说的对不对?”“你能看出甲同学的错误之处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等等,从而打破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敢于发现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于他们实践、探究和学习。
3、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评价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会评、会学。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班里、小组上进行,还可以在其他活动中、课间中、朋友中进行,也可以让社会上的人、家里的人。进行评价,所有这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和支招,充分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肯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随即指明并调整他们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4、借鉴传统评价有益要素,吸纳现代教育思想,突出学生个体特点,使课堂评价有针对性。只要学生在木些方面有新颖、有创意,就给予肯定和奖励。活用文体中的词语或学生互动中的语言进行评价;利用教师或学生自身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感官刺激,增强评价的效度。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4
听了专家的《课堂教学评价诊断》专题讲座,听后受益很大。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新课程改革宏观背景下对听、课评课的要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种新的价值观,对新课程听课、评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的知识观要求听课、评课超越知识技能的取向。
原先的听课体系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不变的、供人掌握的内容,导致了听课评课的知识技能取向。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再把知识技能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内容。
2、新的学生观要求听课、评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构成。
3、新的课程观要求听课、评课引导课程回归生活世界。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课程改革中教学实践的新观念。
第二、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
1、教师怎样听课:
首先,教师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如:先了解下听谁的课,上那篇课文,提前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自己简单预设一下这课的教学流程。
其次,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两者兼顾。看“教”——主要是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主要是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即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此外,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在分析总结他人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听课的教师要善于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的有效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2、教师怎样评课:
(1)由教者自评。一般自评的内容有教材、教法、学法、程序。教材,主要介绍教学的要点、难点、编者的意图以及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范文写作谈自己的认识和处理与设计的差距。教法,主要介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方法,评议自己的设计与课堂上的设施情况。学法,主要评议自己在课堂上怎样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以及取得的效果等。程序,主要评价自己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同行教师评议。听课的同行教师要针对听课的情况对本节课的优缺点,尤其是教学特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评价。但要明确评课的身份要以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评课的目的以激励为核心,真正了解教师上的疑惑和困难,和教师共同探讨,重视培养教研团体和谐的气氛,互相关心,共同进步,而不是挑三拣四,监督检查。
(3)专家评议。根据教者的自评和同行老师的评议情况,由较有权威的领导和专家综合大家的意见,对课做一个基本评价。评价应切切实实归纳出几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若干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增强大家多这节课的总体印象。
(4)在教者自评、专家评价和同行老师评价的基础上,主持人应在最后做画龙点睛的概括总结,提出课堂教学中哪些做法、思想值得学习和推广,应该怎样去学习借鉴。
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肩负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听课、评课活动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经常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手机版更能有效的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研究的“艺术效果”。任何的学习、交流都是为了不断的反思、改进我们的教育行为,听课、评课将是让我们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而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课,才是真实,离老师最近,于学生最受用,也最有研究和使用价值。
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2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教改理念,强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自从参加《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培训以来,我一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以更好地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下面我就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是一种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同时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
三、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范文网比如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等等,使得师生之间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从而得到意外的收获。
四、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我相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会不断发展,会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5
12月21号,我听取了谭丽君老师的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讲座,让我深有感触。下面就讲座做个总结: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为“指标——量化”模式,另一种为“观察——理解”模式。两种体系和模式各有其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定量评价发展到不恰当的程度,或者机械地运用于一切评价场合。甚至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上也机械地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测验成绩与日常激励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
四、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教育的动态过程。
全面性强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动态化,旨在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运动过程。因此,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时域内,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的评价,不断地循环反复,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所以,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拓展到了学生各种发展的培养空间(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等)。评价也不再仅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素质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
综上所述,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了评价学生的“将来”。总的来说新课程需要的是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6
课堂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教书育人活动,教师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行为的结果需要经常地作出准确的反省和判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需要经常地作出中肯的评价和鉴定,这就是教师教学评价。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教改理念,强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参加《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专题培训以来,我一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以更好地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下面我就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跟大家交流交流。
一、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同时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
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等等,使得师生之间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从而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我相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会不断发展,会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是一种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7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止,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一点点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进而影响其一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我要把自己原来没有关注的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重新重视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新课改首先要求师生平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课堂上,我经常读一篇课文或阐述一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读(讲)得怎样?”这时候孩子们会说出许多我想不到的话。生1:“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生2:“老师,我觉得你还要大点声,我有几个地方没听清楚。”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以生为主体,经常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2、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分不出是与非,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惟我独尊的思想。因此,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
(2)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3)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对那些差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鼓励他们敢读、敢说。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你能行的,勇敢一点吧!读吧!”这样差生也会有自信心的。
(4)对那些优等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再想想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会增强他们探索的决心。
(5)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起着不容忽视的导向功能。教师的引领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3、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论吧!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互相看看对方的优点,这样在互相评价中他们会共同进步。
4、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着很好的自我反省作用。一节课后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
5、实施分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8
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评价”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不但要加强学生的双基知识,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通过这次学习,结合我个人教学实践,心得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机械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老师,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力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教学评价这个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要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观念,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二、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没有想象就没有感悟。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进行课境想象,使学生从中对所学内容有之感悟。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而以个人电脑、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知识的积累途径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变化,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强大的互动功能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广泛、更有针对性,从而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所以,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要积极的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的实践、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必须具备的技能。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学习能力有长足进步,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9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展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以下是为大家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阔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开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止,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一点点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进而影响其一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我要把自己原来没有关注的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重新重视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新课改首先要求师生平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没有间隔,没有居高临下。课堂上,我经常读一篇课文或阐述一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读(讲)得怎样?”这时候孩子们会说出许多我想不到的话。生1:“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生2:“老师,我觉得你还要大点声,我有几个地方没听清楚。”教学活动中,教师假设能以生为主体,经常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1)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分不出是与非,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惟我独尊的思想。因此,对学生错误的答复,教师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答复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答复有一点不完美。”
(2)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鼓励后进,指出缺乏,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3)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开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鼓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对那些差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鼓励他们敢读、敢说。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你能行的,勇敢一点吧!读吧!”这样差生也会有自信心的。
(4)对那些优等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鼓励他们挑战、创新。“再想想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会增强他们探索的决心。
(5)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起着不容无视的导向功能。教师的'引领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无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看到自己的缺乏,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的尽情的发表言论吧!互相指出对方的缺乏,互相看看对方的优点,这样在互相评价中他们会共同进步。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着很好的自我反省作用。一节课后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开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开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展考察。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当下仍流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已经失去了它对以学生开展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鼓励功能,甚至异化为教学改革的障碍与阻力。因此,重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我们是在深化我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的进程中进展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的探索的。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其次,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增值的途径提出建议。
第三,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状态才能实现,而不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结果。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也有如下五个观察的维度:
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除了观察教师在自己讲授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响与调节。
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机智的品质。必须观察教师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观察他是否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开展的进程。
某位地理教师上课,课前由值日生挂地图,值日生成心把地图挂反了,想看看教师怎么处理。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说:“学地理就要到达这种水平,从地图反面就能知道正面是什么。”接着他提问,学生不能应答,他说:“我们还没有学到这种水平,今天还是要把地图翻过来。”这种上课的机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待人处世的一种能力、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有的教师很有经历,对学生很负责任,但学生的开展并不理想。心理学把教学态度分成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才会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开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
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穿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合开展的关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应杜绝把课堂教学评价当作教学管理的棍棒。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而不是评价的靶子。须知课堂教学评价虽然很重要,但它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既不能代替学生学,也不能代替教师教。
课堂教学评价如果脱离了改进教学过程的本真目的,而获得其他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就会成为教学的灾难。这是特别值得我们警觉和注意的。
课堂评价机制多种多样,但对于学生分数的个人诊断分析,及班级情况诊断分析这一教育评价机制,对于初次接触这一工程培训的我来说,能有这种学习的时机,觉得很荣幸,这次培训,历经两个月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教学不能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应以分数的上下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在培训阶段,魏老师的报告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方向与未来,从评价中心的成立,当前教育评价的顽瘴痼疾,管办评别离的现代教育治理构造,认知诊断功能的学业评价等的学习,使自己明白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全面的评估,为今后更好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构建校本教研新生态专题报告,对我感触颇深,研究为了更好的教,研究在教学中相当重要。过研究型的教育生活。发现是的教育是我最理想的状态,但如何去研,如何在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从评价结果入手,树立全人开展观,实现学生的全方位会诊,为学生的自主开展提供无限可能。
新评价旨在为学生全面开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涯初期的参考,新得评价表达正是基于现实,积极改进,全面开展,面向未来,为学生终生开展提供了一套更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6月份中的优秀评价案例解读环节中,每位老师通过自己的评价分析很好的将班级,个人学业诊断将班级级学生进展了评价,为今后更好的教、更有效的研指明了方向,也使自己明白怎样去评价,怎样因材施教,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善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更应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机制和策略。
总而言之,这次培训是十分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要以此学习为契机,切实提高对评价教育的认识,将自己所学运用于课堂,效劳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课堂评价中真正走出来,运用新型的教育评价机制去教学,去教研,让自己的研修之路长青,一路绽放异彩。
第二,学习。虽然此次培训只有短短的6次,但教育评价这一理念,自己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并向有经历的教师请教,更好的效劳于自己的教学。
第三,实践。学习即研究,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10
这段时间学习了尹志锦老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研究>>,我对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以前在教学过程对这种评价不怎么重视,对学生的对与错只是简单的加以表扬与批评。现在认识到了这种评价的重要性,并对这种评价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 ,“即时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不仅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课堂中良好的“即时评价”因增添了许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课堂生动、活泼了起来。
第二,“即时评价”重视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要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 “即时评价”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自身业务的提升。
第三,“即时评价” 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评价中我们要遵循激励性、真实性、时效性、多维性等这些原则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对学生的.表扬要有标准,要有分寸,要得体,要一视同仁。我们的评价越真实,越有“透明度”,就越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教师从怎样的角度、用怎样的语言、在怎样的时候进行评价,学生的优点是什么,问题在哪里,怎样评价,这样不仅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还对其他听课的学生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只有把握好评价的最佳契机,才能真正积极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总之,我们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认真做好“即时评价”,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运用自如,才能使“即时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11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当下仍流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已经失去了它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功能,甚至异化为教学改革的障碍与阻力。因此,重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我们是在深化我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的进程中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的探索的。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其次,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增值的途径提出建议。
第三,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状态才能实现,而不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结果。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也有如下五个观察的维度:
(1)组织能力。
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注意中心。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除了观察教师在自己讲授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
(3)教学机智。
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机智的品质。必须观察教师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观察他是否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
某位地理教师上课,课前由值日生挂地图,值日生故意把地图挂反了,想看看教师怎么处理。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说:“学地理就要达到这种水平,从地图背面就能知道正面是什么。”接着他提问,学生不能应答,他说:“我们还没有学到这种水平,今天还是要把地图翻过来。”这种上课的机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待人处世的一种能力、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
(4)教学态度。
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有的教师很有经验,对学生很负责任,但学生的发展并不理想。心理学把教学态度分成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才会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
(5)教学境界。
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合发展的关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应杜绝把课堂教学评价当作教学管理的棍棒。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而不是评价的靶子。须知课堂教学评价虽然很重要,但它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既不能代替学生学,也不能代替教师教。课堂教学评价如果脱离了改进教学过程的本真目的,而获得其他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就会成为教学的灾难。这是特别值得我们警惕和注意的。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通用4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谓“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而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有效课堂。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通用5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刘__的《赢在课堂》唐山68中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书中的内容安排得科学合理,实践与理论交相辉映,可读性很强。内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书中的很多教学方法非常实用,可操作性极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真真切切来自于我们的教学之中,读来倍感亲切,一篇篇精辟到位的分析一次次让我茅塞顿开,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终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我一边读一边思考着:如何让课堂评价助燃课堂?
俗话说:“表扬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奖品。”老师们也发现,积极的鼓励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进心、自尊心。在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运用“回答的很好”“考虑的周到”“问得好”等激励唤醒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可教学中一些过多的、笼统的表扬,就导致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记得在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中,听课的教师对我说,在我的课上,听的最多的一句表扬是:“太好了!”,而且频频出现,这种评价虽然是表扬性的,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却帮助不大,因为他们不明白对在哪里,好在哪里。学生则无从获得真正的成就感、惊喜感。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评价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1。调动学生积极性;2。激发创新欲望;3。使学生品尝成功喜悦;4。最终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动力。
高效课堂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并倡导“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高效课堂的评价要求我们区分对待:
首先,对于学困生的评价时,我们要了解学困生的特点:缺少自信,需要鼓励。评价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学困生的评价,重了,会伤害自尊心;轻了,无法起到评价作用。2。要从他们身上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评价。3。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愿望,可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如:“虽然你没有把问题回答全,但是你能发言,就很了不起,勇气可嘉。你真有毅力,一次次说错,一次次重说,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将年的来历说完整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后进生心服口服,为他们进步指明了方向。
其次,对于中等生的评价,中等生的特点:占多数,有向优等生靠近的愿望,但学习的积极性不持久,潜力还未限度地发挥。评价时要注意他们对学习态度的鼓励和欣赏,对知识正误以及学习方法的点评,教师要抓紧时机,在他们表现好时候,给予限度的表扬,比如:“这句话你说得多好啊!请给大家再说一遍吧!““很欣赏你画画时专注的样子。”“音量再大些,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是个播音员!”
最后,对于班上优等生的评价,优等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课本对于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所需要的是超越课本难度的新知,要体会学识上同龄人的快感,要享受获得更高水平知识的乐趣。所以,评价时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简单课本上的知识,而应选择独特视角,激发深入思考,使其进入更深层次。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12
学习了胡玉姣老师的《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我个人认为教师要用赏识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从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联系中看待成绩,不唯“分数”论成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个性心理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讲授方式,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方位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教无定法,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多元并进,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增进学生对科学问题及其探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对概念、化学名称的死记硬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在纸上演算习题的技能;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13
本周五,我校举行了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习专题会,通过学习,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更加深刻。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制定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可以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高效课堂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在高校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再次在教师与学生合力打造一节高效课时,教师又是这一堂课的决定者;教师从教学中获得发展,改变观念,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老师真正轻松了吗?不是的。预习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才能更高效;展示中,教师要充分选题,做到典型题、重点题不遗漏;达标测试中,教师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吃透,把握好重点难点,才能对学生进行选题测试。同时在教学中,课堂要活,而不能乱,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驾驭力。
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变
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教学环节(20分)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点明新课题并讲解;
3、讲授新内容,明确点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课堂小结,概括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内容;
5、布置作业,题量适当;
6、教学过程严谨,时间掌握恰当,密度合理。
二、教师基本功(20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4、板书工整、规范,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5、教学内容娴熟,脱离教案讲稿;
6、重视课堂纪律,教书育人,课堂秩序良好。
三、教学方法(30分)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掌握适中,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抓住关键;
4、精讲精练,启发学生思维;
5、教学信息量宽,根据教材要求,教学中引进新知识、新信息;
6、讲授内容简练准确,层次清晰。
四、教学效果(30分)
1、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学目标达到;
2、学生基本掌握教材要求的内容;
3、能给学生以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4、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维、新成果;
5、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和谐。
第四篇: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默认分类 2010-12-27 14:26:20 阅读8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余艺文
摘要:美国学校管理者对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全国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是地方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优质教学的标准是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一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经历的体会,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把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是美国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美国学校管理者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体系多种多样。评价计划通常由学区管理者制定,由地方教育委员会通过。无论是全国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还是地方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别注重教师教学评价的信息源;强调教师的教学产品即学生发展的情况;重视教师精深专业知识、广博文化知识与必备教育科学知识三者的整合;重视课内教学向课外学习的延伸;重视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同步;重视教师教学评价与“师导师”指导制的结合。尽管美国各州教师评价标准不一,但评价的核心内容都是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三个方面为主。
一、美国教师评价的重心---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不是教师本身,而是课堂教学。具体地说,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应该是二维的,一个维度是教师的教;一个维度是学生的学。即: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涉及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教师的提问技巧和讨论技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间和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美国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点是看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掌握了学习技巧。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从课本中选出一个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试卷~进行测试~评出分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内容~讲授下一部分内容。而以标准为基石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帮助学区和学校开发或使用课程,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学生表现数据作出课堂、学校和社区层面的决定;开发学生信息数据系统;制定成绩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设计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
(二)以课程标准为本的教学设计步骤
第一步:明确标准,熟悉标准的内容知识。例如,这个标准所要求的是哪些内容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哪些是核心的观念?教师对学生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有什么了解?
第二步:设计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例如,要求达到哪种水平的成绩目标?哪种形式的评估与这一成绩目标最匹配?评估能否提供学生多种选择来表明他们知道的东西?
第三步:阐明成功的标准,确定对学生的期望。例如,教师期望在对学生进行评估中能看到哪些高质量的具体的特征?进行这一评估哪些前提条件是必备的?
第四步:给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计划教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适当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将怎样考虑评估所要求的前提条件?教师计划的教学是否考虑到每个学生?所有学生是否都得到了适当的指导和反馈?第五步:进行评估,要学生来完成评估。例如,评估说明是否清楚?学生是否知道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学生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哪种类型的帮助?
第六步:选择评分表,决定学生应当在其他表现上有哪种水平和类型的反馈。例如,教师是否要求所有学生都获得每一标准的反馈?所有的标准的权重是否一样?
第七步:制定表现标准,编制红字标题或其他形式的评分指南。例如,教师希望有多少表现水平来描述“超出标准”和“没有达到标准”?教师是否能区分每个水平上功课的具体特征?哪个水平的表现是符合标准的?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1.确认要达到的目标。
a.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b.学生明白他们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c.设计活动使学生理解课程要求和一些基本的概念。
d.活动的设计要围绕帮助学生掌握日益复杂的知识、技巧和理解力。
e.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和课程内容。
2.搜集能接受的材料。
a.用多种手段不断地检测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要达到的标准。
b.教师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达到了所期望的要求。
c.学生积极参与检查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
d.学生掌握知识和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
3.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a.学生知道他们要达到的目标和怎样达到这一目标。
b.教师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基本概念的理解。
c.以课程内容和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d.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独立的或合作的学习活动,不断地探讨、询问、研究。
e.教师确保每一位学生能掌握课程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能恰当地解释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f.设计的问题要侧重探讨原因和过程,而不仅是单纯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脱离情境的记忆题。
g.鼓励学生通过自评、反思来培训、演示、修正、提炼他们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h.为学生提供机会,以书面或口语的形式来展示和输出他们对知识、技巧的理解程度。
(四)创设课堂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的创设是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1.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的大小,教室环境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信息技术的使用,学生学习标准的公布、张贴和学生小组活动形式。2.创设一个公平、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里,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和学生
都在寻求知识,学生和教师都以学习为自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反映出对学习成就的高度期望,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学生敢于提出冒险性问题。当学生提出荒唐问题时,不会感到被嘲笑,学生相信教师在认真思考他们的问题,教师会对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尊重。3.推进社区发展和小组责任感,学生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帮助,大家都是合作小组的成员,遵守小组规则。教学计划能反映社会发展要求,与课程标准一致。师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注意关心特殊学生。4.建立学生行为准则并加以维持,学生知道所有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张贴在墙上,奖惩分明。家长知道学生行为准则。教师是师生关系、家长和学生关系的榜样。5.教学程序有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课程,总结归纳教学,上下衔接自然,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学生参与自评和反思并有明显的师生交流。6.安排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有监控时间的手段,教学材料准备充分,各种教学活动安排井然有序。教师不断评价学生的学习,不断加深和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有课外学习、丰富知识面的机会。
美国各州中小学每一学科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人手一册课程标准。在教师评价中,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特别是了解每一年段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全面了解本学科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课程标准,而且要了解同年级跨学科
所涉及的内容。教师之间经常交流教材所涉及的交叉部分,在教学中互相补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英文文学课,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一篇论文或一本书,对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写一首诗或一篇短文。将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又如,圣地亚哥郡教师评价指南中要求评价者检查听课时要注意以下内容:1.黑板上或教室的墙上是否张贴有学科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目标。2.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3.学生是否知晓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4.学生是否在投入学习活动,如参加讨论,做演讲,参与小组活动等。5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教师是否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如学生互评,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分析、比较、归类等技巧。6.教师是否采用了具体的策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7.教室展示的学生作业是否超过了一个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课程标准进行。
二、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学生参与度
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自主性;三是“善学”,即创造性学习。美国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
系。课堂教学一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选择学生将达到的标准。2.设计一个评分指标,以便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3.创设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要达到的目标。4.设计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5.用评价数据给学生提供反馈。6.重新设计下一步教学。
例如:普莱士中学纳塔夏(Natasha)老师上了一节训练学生英语写作的公开课。黑板上板书的内容如下:1.教学要求:学习写作技巧。2.教学内容:改写句子并对所改写的句子进行评价,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需要改写句子,使之流畅。3.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改
写的主要技巧,使写作更合理,更规范。4.时间安排:这一节课总授课时间70分钟,时间安排是:第一,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里找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将它改写成五个不同的句子,即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改写。第二,用5分钟时间写下学生是怎样修改句子的。即:是改掉了多余的部分,还是重新安排结构。第三,用5分钟时间向同桌解释自己改写句子的目的。第四,用5分钟时间分组讨论总结。每组选一个代表将大家在修改句子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写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张贴在墙上。第五,教师用5-10分钟时间将各组学生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学生可以随时提问。第六,师生再用10分钟时间将改写句子技巧归纳成两部分,即内容改写和编辑需要改写。第七,归类后,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思各自修改句子是采用了两类技巧中的哪类技巧。第八,最后20分钟,教师发放一篇短文,让学生用所学技巧进行修改。整节课70分钟,教师只用了15分钟分析讲解,其他时间都是学生小组活动或独立练习。
在评价这节课是否成功时,听课教师讨论、评价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听课记录写下的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记下了参与活动的人数。在评价这节课时,教师们一致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第一,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
碰撞的机会,教师熟知教学内容,师生和生生之间有互动。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环境。第二,80%的学生掌握了所要达到的目标,知道修改句子的技巧。第三,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第四,教师自始至终监测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公平有效的评估。学生也参与评价其他同学的句子。本节课教师只用了15分钟时间授课,其他时间都是学生活动。在美国评价者看来,学生参与度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和学生主体性发挥如何的主要指标,优质的课堂教学的概念是让学生动脑思
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经历的体会,都达到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与我国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完全不一样。如果学生愿意学习并积极投入学习,将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日本研究者龟口蕙治将学生学习方式和记忆的效果作了一些比较,结果如下: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记住5%;学生自己阅读,能记住10%;使用图像,学生能记住20%;演示试验,学生能记住30%;课后讨论,学生能记住50%;演讲后,让学生练习,学生可以记住75%;而学生互教、互学、在做中学,能记住90%的内容。
美国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地思考,教师是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角色的变化
使课堂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三、美国教师评价的重点---合作精神
美国教师评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学评价中,要求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不单是形式上课堂的课桌椅合并成小组形式,也不只是课堂上多一些学生间的讨论和对话,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在分享成果当中,既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一种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教师在教学中,把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主要追求的目标。他们常常把教学内容组合成为小组成员经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的成果,以集体的成果展现出他们的成绩。例如普莱士中学的英语教师琼?盖彼(Jan Gabby)在检测学生的诗歌掌握情况时,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的。三天前,教师就布置了诗歌表演作业。她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选一篇诗歌,分人物角色表演,并解释每一句的意思及结构。学生组长安排不同的同学准备不同的内容,有的查找诗歌作者的情况介绍;有的分析诗歌,找出押韵的词、韵律安排或其他,有的总结诗歌大意;有的准备朗诵。在表演课上,学生小组争着上台表演。他们分工合作,把诗歌内容和写作技巧解释得清清楚楚,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美国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有时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的评判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或相互评价来完成的。如演讲课上教师布置学生找一篇已发表的故事进行演讲。要求是:根据故事内容用不同的声音,简单的手式和节奏表现
不同人物的性格,把演讲制成录像放给全班同学看,每人只能占用10分钟。学生花了两周时间寻找资料,阅读理解,反复操练。两周后,全班伺学一起看录像,分别进行评论。每个同学找一位搭档相互评论对方的文章内容、声音、眼神、表情、动作等。互评之后,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评。有一个学生在自评表上写道:我认为我应该得A-,因为,第一,我选的文章内容很好(她选了一篇关于黑人小女孩努力成功的故事)。第二,我认真准备,花了很多时间。第三,尽管我还有一些语音错误,但比以前进步多了,老师和同学们应该看得到。教师按照这位学生的要求,给了她A。这种学生互评、自评,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合作体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获得他人承认的满足感,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需要与他人合作,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发展。
美国教师布置作业大多是项目作业。特别注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有时学生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准备器具,征求教师的建议和指导,有时三人或四人一组做一个项目。教师检查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有表演和展示作品。这样既培
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评分时,美国教师常常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教师会问学生“你认为你应该得多少分?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美国教师认为,让学生合作批改作业和互评是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在批改作业和相互评价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
主要参考资料:
1.Grant }iggins and Jay McTighe.Under-standing by Design.1998.64.2.Charlotte Danielson.Enhancing ProfessionalPractice.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1996:
3.Interstate New Teacher Support and Assess-ment Consortium.Mssodel Standards for BeginningTeacher Licensing and Development:A Resource forState Dialogue.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ChiefState School Officers, 1992.
第五篇: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1
听了专家的《课堂教学评价诊断》专题讲座,听后受益很大。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新课程改革宏观背景下对听、课评课的要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种新的价值观,对新课程听课、评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的知识观要求听课、评课超越知识技能的取向。
原先的听课体系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不变的、供人掌握的内容,导致了听课评课的知识技能取向。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再把知识技能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内容。
2、新的学生观要求听课、评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构成。
3、新的课程观要求听课、评课引导课程回归生活世界。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课程改革中教学实践的新观念。
第二、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
1、教师怎样听课:
首先,教师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如:先了解下听谁的课,上那篇课文,提前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自己简单预设一下这课的教学流程。
其次,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两者兼顾。看“教”――主要是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主要是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即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此外,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在分析总结他人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听课的教师要善于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的有效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2、教师怎样评课:
(1)由教者自评。一般自评的内容有教材、教法、学法、程序。教材,主要介绍教学的要点、难点、编者的意图以及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谈自己的认识和处理与设计的差距。教法,主要介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方法,评议自己的设计与课堂上的设施情况。学法,主要评议自己在课堂上怎样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以及取得的效果等。程序,主要评价自己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同行教师评议。听课的同行教师要针对听课的情况对本节课的优缺点,尤其是教学特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评价。但要明确评课的身份要以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评课的目的以激励为核心,真正了解教师上的疑惑和困难,和教师共同探讨,重视培养教研团体和谐的气氛,互相关心,共同进步,而不是挑三拣四,监督检查。
(3)专家评议。根据教者的自评和同行老师的评议情况,由较有权威的领导和专家综合大家的意见,对课做一个基本评价。评价应切切实实归纳出几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若干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增强大家多这节课的总体印象。
(4)在教者自评、专家评价和同行老师评价的基础上,主持人应在最后做画龙点睛的概括总结,提出课堂教学中哪些做法、思想值得学习和推广,应该怎样去学习借鉴。
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肩负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听课、评课活动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经常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更能有效的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研究的“艺术效果”。任何的学习、交流都是为了不断的反思、改进我们的教育行为,听课、评课将是让我们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而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课,才是真实,离老师最近,于学生最受用,也最有研究和使用价值。
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2
本周五,我校举行了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习专题会,通过学习,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更加深刻。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制定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可以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高效课堂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在高校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再次在教师与学生合力打造一节高效课时,教师又是这一堂课的决定者;教师从教学中获得发展,改变观念,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老师真正轻松了吗?不是的。预习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才能更高效;展示中,教师要充分选题,做到典型题、重点题不遗漏;达标测试中,教师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吃透,把握好重点难点,才能对学生进行选题测试。同时在教学中,课堂要活,而不能乱,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驾驭力。
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变
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3
12月21号,我听取了谭丽君老师的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讲座,让我深有感触。下面就讲座做个总结: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为“指标――量化”模式,另一种为“观察――理解”模式。两种体系和模式各有其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定量评价发展到不恰当的程度,或者机械地运用于一切评价场合。甚至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上也机械地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测验成绩与日常激励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
四、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教育的动态过程。
全面性强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动态化,旨在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运动过程。因此,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时域内,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的评价,不断地循环反复,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所以,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拓展到了学生各种发展的培养空间(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等)。评价也不再仅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素质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
综上所述,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了评价学生的“将来”。总的来说新课程需要的是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4
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按照学校的安排部署,我认真学习了《课堂教学技巧》一书,从中我得到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教师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从整体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师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景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这是我学习的一本关于课堂教学艺术书籍中的一段话。书中讲述的很多课堂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到其中谈的课堂评价语言魅力,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进行反思,感触颇深。
现在我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体会。
因学而教――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程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这一意图性行动广泛地运用于上课之始,或运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和新段落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立凝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讲授:讲授是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言语讲授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高成效教师的课堂观察后,专家也发现类似结果,讲述平均占课堂时间的65%左右。言语讲授之所以为教师所偏爱,是因为它能在较短时间内,简洁地传授大量系统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中微观的或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是学生领会;言语传授为教师讲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性。
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是主要、最常用的行为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从教学的实践看,课堂中的问答大致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激凝致问,师生共同解答,还有就是学生自发地提问。提问技能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最长用的手段之一。
独到的板书艺术:板书技能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绘图或列表,以辅助知识信息传输,揭示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不断传递的过程,这种信息传递主要是靠教材上的书面语言和图表,师生之间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及教师使用的板书去实现的。板书在教学中的功能主要突出在教学的重点和要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示教材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造;增加信息刺激的强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书中还讲述了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读课文后,我们不妨这样说:“你读得很正确,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试一试。”“你朗读时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真是一种享受啊!”“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这样的评价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读音准确、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
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同样是在练习的训练中,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就太显单调,“好”、“不错”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那么是自己不会使用这些丰富的评价语言吗?我想,是坚持给学生鼓励、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平时课堂中语言的单调。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是有限的,他们很珍惜,但更在乎老师对他们问题回答的打分。可老师在一堂课中面临着无数这样的“打分”,容易在意识上产生疲劳,于是,这种简单、随意的评价语言就产生了。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很重要,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那难得表现的机会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更活跃,氛围更轻松。书中还讲到评价的语言要生动巧妙,富有幽默。有时学生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说:“哦!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中,我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用恰如其分的。
课堂教学评价的心得体会5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教改理念,强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自从参加《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培训以来,我一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以更好地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下面我就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是一种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同时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
三、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等等,使得师生之间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从而得到意外的收获。
四、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我相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会不断发展,会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