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全)

时间:2019-05-12 22:2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全)》。

第一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全)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关注到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做到全员参与。

2、组织和调控好课堂学习秩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做到全程参与。

3、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不流于形式,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做到有效参与。

二、亲和度

1、衣着端庄大方,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语言规范、标准,富有感染力。

2、师生关系融洽,既重视倾听学生的口头表述,又能及时给予准确的评价。

3、讲授条理清楚,重视培养学生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自由度

1、学生有思考时间、讨论的空间,不是满堂灌,教学过程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科学技术,关注学科渗透。

2、教师启发有效,问题设计逻辑性强,学生倾听教师或同伴的发言,相互间团结协作,探究问题,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既解决教学煌预设问题,又关注课堂生成问题,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补充内容的关系。

四、准确度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把握准确,处理恰当,教学内容难易适中,符合课程标准。

2、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无科学性错误,教学容量适当,教学媒体应用得当,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可见度大。

3、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不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五、创新度

1、优化教学方案,教材处理充满智慧,课堂学习气氛活跃,秩序活而不乱,促进学生发展。

2、优化学习过程,讲练结合,有动口、动手、动笔等多种练习,让学生有亲自体验的机会。

3、优化板书板画,书写美观大方,条理性强,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教学思想 体现“五突出”。

1、突出学生主体。

2、突出过程方法。

3、突出合作探究。

4、突出面向全体。

5、突出思维训练。

第二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评价标准

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评价标准

(一)、教师教态大方、自然,精神饱满;

(二)、有教案或电子课件,备课充分;

(三)、教学内容充实,信息量适当;

(四)、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讲清;

(五)、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典型;

(六)、教学法得当,时间安排合理,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好;

(七)、语言准确,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八)、板书得当或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九)、课堂纪律良好,课堂气氛活跃;

(十)、学生主动性强,教师能给予学生思考、创新的启迪。

第三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大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2、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必修课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规划设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和探究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自主应用课是学生应用所学习的技术,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信息技术课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应体现以下三点:⑴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锐性和直觉,能够辨别何时需要信息,何时需要信息技术。⑵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⑶三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既要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又要把握教学“双主体”中老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只有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因素,所做出的评价才是全面而合理的。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点是:⑴教学目标的明确性;⑵教学设计的系统性;⑶教学实施的主体性;⑷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6、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即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手段、操作水平、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力的拓展与延伸等,同时教师的任务描述、指导反馈、教学机智等也都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

7、判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的能力,还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两个“量”的变化。一是参与度,二是创新度。

8、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学生表现:⑴学习方法;⑵操作水平及任务达成;⑶合作交流;⑷参与状态;⑸创新意识。

9、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教师表现:⑴任务设计(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探究学习并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任务。);⑵学法指导;⑶专业知识;⑷教学机智。

10、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总体上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11、教学目标: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强调教师也是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班级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体现教学目标,有得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也有利于对学生的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12、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不同知识类型、不同课型的设计等内容。对教学内容与设计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教师能否根据学科新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教学内容的选编是否富有创意,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二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1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师生间知识传递、转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应从这样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学过程始终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和必要的教学资源与帮助,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中操作、思考、发现与创新,从而获取新知,掌握规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乒,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得到充分的发挥。

14、教师教学能力:教学中影响教师作用的核心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组织能力,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把握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与节奏。其次,教师能表现出较好的专业技能基本功,教学语言精当,板书规范,示范正确,操作娴熟,能合理和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此外,作为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应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与教学创新,在教学设计、资源运用、教法选择、手段安排等方面都有个人独到的创意,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表现出个人的教学风格。

15、教学效果: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重点从六个方面去评价:⑴情绪状态;⑵注意状态;⑶参与状态;⑷交往状态;⑸思维状态;⑹生成状态。

16、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类型分为四种课型:即以识记理解为主的课型、以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型、以规划设计为主的课型、以综合拓展为主的课型。

17、创建情境、激趣导入、讲解示范、快速上手、指导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完善、技能运用、目标实现、全课反思、交流收获。

18对一堂课的评价:

⑴本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在贯彻的时候,教师注意针对性学习内容分解、明确相应的子任务,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调动学生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乐趣。

⑵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收发及回复、转发邮件等技能,教师采用了引导法、实践法和自学法等教学方式,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核心,使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组织者、引导者。

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授课多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学习技术的能力。本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学生信息操作技能。

大连市小学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信息技术)

1、评价原则:⑴过程性原则;⑵发展性原则;⑶多元化原则;⑷客观性原则;⑸可操作性原则。

2、知识与技能评价包括:基本信息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媒体信息表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编码能力。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课堂观察、作品分析以及情景测验等。

3、过程与方法评价包括:解决问题;认知学习;交流合作;规划设计;展示评价;参与状态。常用评价方法有:情景测试、观察、表现性评价、行为核查等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兴趣;信息习惯;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是否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二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体现出信息意识;三是看课堂自律情况是否良好;四是看是否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评价方法有:谈话法、观察法。

5、各年级三维目标概览:

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简单操作;⑵独立模仿操作;⑶熟练操作;⑷迁移应用;⑸综合运用;⑹创造性使用。过程与方法:⑴感受、尝试;⑵自主合作学习;⑶探究学习;⑷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⑸规划设计;⑹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对信息技术感兴趣;⑵积极参与信息活动;⑶养成良好的信息习惯;⑷具有信息意识;⑸具有负责任地使用网络等信息道德;⑹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总而言之,四到六年级应该达到下面各水平标准: 水平一(四年级):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生活中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熟练使用鼠标键盘画图,搜集管理信息,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使用习惯。

水平二(五年级):学生达到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根据想法提炼、组织、呈现、交流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支持终身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

水平三(六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生活学习中,能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评价方法:根据前面所述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原则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因此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观察、情景测验、作品评价、行为记录表、开放性试题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档案袋包括:每单元一个学生行为记录表、学生作品、作品评价表,期末开放性试题、综合作品及评价表,档案袋展示反思等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本节课重点分析有如下几点:

其一,导入部分,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

其二,设置“错误陷阱”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通过为老师纠错,学生的兴趣大增,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这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

其三、学生的参与,为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其四、研究性学习方法,是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在学习了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效果会更好。作为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学生的操作时间,不到合适的时机不能让学生操作,否则会很难控制教学过程。在请学生演示的活动中,尽可能挑选程度好的学生,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评论:

本案例很具针对性,突出的特点就在于:

其一,结合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根据学生以往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习惯出发,使用问卷调查的结果创设情境,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然后,围绕“搜索技巧”这一根本问题,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完成新的搜索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其二、任务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富有趣味,由此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其三、任务设计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任务主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把握得也比较好,避免了以往一味讲透讲精的作法,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余地,也避免了毫无目的的网络漫游,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获得了切实的提高。其他方面知识

1、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辅相成,结伴而行。

2、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⑴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⑵丰富学习的体验国;

⑶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⑷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⑸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⑹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研究性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

⑴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⑵应用设计的研究性学习。

4、建构主义的认识理论:乔纳森对建构主义理论作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想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

5、信息素养:就是指人们应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把信息素养分解为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六个部分。)

6、信息素养八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7、四个层次:

信息意识(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即,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信息知识:(是指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以及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辨别信息的是非,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

8、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⑴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作用,了解探究的方向

⑵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1)师生角色互换

2)引入“小专家”制

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⑷拓展教学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建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⑸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⑹师生一同点评,汲取进步的精神营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9、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以其它学科的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拓展教学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活动,更好地锻炼学生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学习、生活当中。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10、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哪些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加工、存储、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⑴.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教学的信息的敏感度,能意识到信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教学,具有使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意识,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的教学决策的基础,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所教课程的教学当中去的意识。

⑵.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以及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教师应具有一般的教育信息理论,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的工具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掌握不同的信息源在教学的应用的知识,如教材、录像录音、电视、广播、网络、计算机等;高效地使用诸如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等电子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几种教学需要的软件等等。信息知识不仅体现着信息技术教师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⑶.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既包括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加工、存储、运用等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⑷.信息道德

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能正确地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教学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这几个要素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11、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㈠通过研训方式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

⑴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⑶初步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Flash、Dramware、PS等。⑷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基本使用。

⑸掌握适合于自己学科的简易开发的应用性平台软件(Authorware等)

㈡教师自学

㈢在“课程整合”中提高信息素养。

通过三个环节、两种课型,以及四种教学模式上促进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㈣在教育科研中培养信息素养。

总之,不论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还是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都不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是新生事物,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12、以一节信息技术课为例,试述在日常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14、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共同活动本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控理论 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需要;集体动力理论;课堂教学理论 课堂数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5、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正相互依赖 ;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 ;混合编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三层含义:

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

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第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16、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以下几类:

成果驱动——通过展示优秀或完整的作品,使学生对有关软件、技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加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能出色地吸引并指导学生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

情感驱动——出发点主要以某种情景感染学生,让其在心理上对某些事情、问题产生共识,自愿用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手中的信息资源,用以表达心理及思想。

生活驱动——它围绕生活所需技能进行目标驱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本能驱动——是以小学生的本能为驱使出发点的,抓住他们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从一些娱乐(小游戏、动画、智力竞赛等)方面入手的驱使手段。

17、教师应该如何设计任务

 要考虑任务的趣味性

 要设计任务的限制性和可扩展性  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 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也要充分研究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和认知规律。 要注意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内容。 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 要根据教学总目标,结合要学习的各软件的功能,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设计教学任务

18、设计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⑴任务要现实有趣;  ⑵任务要系统有度;  ⑶任务要有事可做;       ⑷任务要有果可评; ⑸任务要具有情境性; ⑹任务要具有意义性; ⑺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⑻任务要具有真实性和合理性; ⑼任务要具有阶段性。

19、任务驱动法运用时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 ⑴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 ⑵要做到教学相长

 ⑶教师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 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  ⑸教师要做适当地效果评价

20、“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 有利于实现教学上的直观性;  有利于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 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创新性; 

14、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15、学生评价方面:

新课程理念倡导一些新的评价理念——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评价的过程,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不仅有甄别、监控、鉴定等功能,更有诊断、导向、激励等作用;故而,教学评价成为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效、促进师生发展、助推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所以,重建评价标准、搞好教学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评价客体的复杂性和评价主体所依据的价值的多元性,好课标准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带来课堂评价的众说纷纭、五花八门。但在差异中又有共性,抓住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素,制定最基本的衡量标准还是可能的、可行的。

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笔者以为,审视课堂优劣,确立评价体系,应主要分析以下四项指标:

一、教学目标

1、科学,即体现课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三维”有机整合,建立在学生努力可达成的高度。

2、具体,即采用外显行为目标或绩效表现目标,有可测性。

3、明确,即通过新课导入、课堂小结等途径加以说明。

4、落实,即整个教学过程紧扣目标,并达成这个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应为学生创设有效学习的条件与氛围,切实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情意的积极发展。

1、组织有序。从学生的准备状态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的教学规律,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活动,推进教学发展进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

2、以“问题”为核心,把握学生固有知识、固有态度与新现象、新事物的矛盾,并精心设计追问,引导学生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真正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重点点拨、讲解或演示、指导的,是带有普遍性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难点,辅助学生跨越障碍,再激发出新的问题。浙江博客网y%x[1]udc?n3x

3、资源充足,利用适宜。

⑴开发素材性资源。

A、陈述性知识以教材为主,恰当调整重组,呈现适切的学习内容:既适应学生基础又兼具挑战性,既适合学生需求又引起强烈兴趣,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贴近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特别是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并以此作为教学的“生长点”;以结构性知识为主,重视知识网络化。

B、注重程序性知识,教学方式匹配合理,一法为主、兼具多样;恰到好处地融入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⑵利用条件性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与手段,而首先要选用最方便、最能发挥作用的;媒体的介入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4、因人施教,关键是能依据学生的种种差异,不断主动地把学生区分为若干或大或小的变化的群体,针对各个群体与个体即时需要,灵活调整教学设计,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5、教学机智,即出现意料之外的变数(偶发事件),因势利导,使教学处于一种新的流畅状态;善于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矫正性措施,实施补偿性教学,使教学进一步走向理性化;妥善处理课堂问题行为,讲究批评艺术。

6、学习评价,采用积极、多样的方式;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督促,重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主发展;在必要时,实施延迟反馈。

7、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把关注点始终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专业素养过硬,尤其是教态亲切、自然,表达明晰、流畅,板书完整、精美。应该指出,考察度量教师的作为要以是否引发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标尺,只要没有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一切作为不必要甚至无价值的。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学习表现,即乐学(能动性)、会学(自主性)、善学(创造性),是观察考量的重点。

1、学生的参与状态

⑴参与的广度:

A、参与的全员性,即大多数学生在投入学习活动。|

B、参与的全程性,即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C、参与的形式。在集体与个别学习中,感知途径多种,学习方式多样,配合默契。

D、参与的时空。有足够的自主支配时间和选择机会,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⑵参与的深度:

A、提出、探究的问题,是本质的、深层次的,有意义、有价值的。

B、回答问题、发表意见、解题思路,有根据、有创意,切中要害、表述明晰;

C、善于搜集与整理信息、发现知识的规律与联系,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

⑶参与的品质:

A、活动与计划的自主性。

B、参与的目的性,即对内容或问题感兴趣,而非对活动本身;对学习成果或现实意义感兴趣,而非对通过学习可以得到的奖罚。

C、参与的自觉性,即积极主动参与,而非被动应付;在碰到困难、障碍时,仍能保持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2、学习的交往状态

A师生、生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激励、情感交融,关系民主平等。B师生、生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保持多向互动交流,气氛和谐活跃。C积极互助,耐心倾听,善于合作,有明确的分工和愉快的协作。D无论对错或如何选择,都能得到同样的关注与回应。

3、学习的思维状态

A打开思想的闸门、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断引发新的思考。

B善于争辩事实,思维碰撞冲击,迸发灵感火花。

C敢于提出设想,进行有意的尝试,多角度、多途径、多方法解决问题。D畅所欲言地表达观点、提出建议,共同分享见解,产生心灵共鸣。E把猜想和探索而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素材,努力寻求新的发现。

4、学习的情意状态

⑴全神贯注,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⑵在思辨、操作、争论、探究中,跃跃欲试、各尽所能、兴致盎然,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⑶活动节奏健康、安全,张弛有度、融严肃与活泼于一体。

⑷能自我调控,自觉地遵守活动规则,较好地控制情绪状态、克服不良心理、调节不利的思维定势。

三、教学效能

1、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的彻底,得到解决的人数较多。

2、课堂效益。解决问题的策略合理,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以较少的时空、资源的占有,取得较多的收获。

3、促进或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与区别,能用自己的方式再现新的知识技能,对所学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梳理、归纳、表述,成功地“应用”这一学科知识于新的情境中。

4、引发了继续学习的意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对进一步学习充满渴望和信心,出现了课已完,意未尽的感人场面;带来新的实际问题,启动更深入更广泛的学习活动。

四、教学特色

既允许例外也鼓励超越,只要体现出教师的个性特点与风格,有某些创新尝试或灵感火花,与此时此刻实际密切结合,都应该给与鼓励和支持。

温馨提示:任何评价标准都不能全而统之,都不是唯一不变的;因而,应该允许不同的评价标准并存;同一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课堂应该有不同的解读;评价标准本身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另外,观课评课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包含多种随机变化,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经验、依靠感悟与直觉的工作,只有深入实际,反复尝试,才会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五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临夏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用科学的、客观的方法,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评估,有利于获得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和控制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1.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符合大纲的规定,教学目的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实际。

2.教材组织处理: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关键准确,知识点全面;注意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思想性和新旧知识之间衔接、过渡、联系;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基础知识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对文章的分析、原理的论证方法,提出过程及其反映的思想方法的讲述应清晰、准确,能揭示内在的联系,所举事例典型、恰当。

4.能力培养:基本技能训练,既要注重量,更应注重质;能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练习和运用;学生能消化并运用当堂教学内容。

5.教学方法:教法选择得当,富有启发性;注意从发展角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把读、讲、议、练合理地结合起来。

6.上课基本功:语言准确生动,逻辑性强,通俗易懂,说普通话,声音洪亮;板书有计划、完整、简练、工整,脉络清楚;教态自然亲切,严肃端庄;教具运用正确规范。

7.课堂组织: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安排得当,课堂气氛和谐;能正确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浪费时间,课容量适度,不拖堂;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方面反应良好,书面或口头回答正确率高。

下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11——2012学年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11):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2: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合理,分类准确,描述语句具有可测量......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静海区团泊镇中学 一、指导思想 现代课程观确立“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和谐高效”课堂为最高追求,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在......

    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范本

    中学课堂评价标准范本 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学校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作如下规定。 上课要求: 1、课堂气氛: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

    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通州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通州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能指导教学全过程。 2.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教学......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全文5篇]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信庄小学 2008-2009 “新课标”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文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范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作者:尹训河 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关于教学手段的评价5.关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6.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的原则是: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