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1:1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摘 要]提高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农村学校和教师的不懈追求。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正视差异,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存在着差异性。我们农村小学更是面临着好学生的流失,以及伴随着大量的民工子弟子女的涌入,我们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动力。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现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本节课上来,并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以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在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导入语,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学习目标方面,缩短学生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使学生思维“入路”。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桂林山和水的描述来写“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因此,一上课我就在电脑屏幕上播放播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再通过谈话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热情,提出这篇课文的学习内容,如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好不好?精致的图片,伴随着愉快的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学习目标吸引;一问一答之间,教师和学生产生了良好的默契,学生们兴致盎然的进入了本课的新课学习。

二、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给学生创造各种语文情境,提供各种运用语文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语文,运用语文,利用有限的资源,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语文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例如,在纠正错别字时,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要反复地指导才能写正确,为此,我设计了编故事游戏,让学生编些能帮助自己记忆字形、字义的方法。如“虎”的第3笔的勾,学生就说:“那是老虎的牙,没有牙的老虎不是真正的老虎。”再如“游”的右边,学生常写成“攵”,就有学生这样说:“一个小孩去河里游泳(氵),他朝着各个方向快乐地游(方),大人不放心在上面保护他们,所以右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子’。”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时,我设计了“玻璃推销员”的情境,让学生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课堂,选择自己喜欢的玻璃来向同学推销,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课文的知识点。

又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小壁虎尾巴》 一课时,我事先做好了老牛、小燕子、小鱼、小壁虎和蛇的头饰。在全班学生熟读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我让五名学生分别戴上五种小动物的头饰到黑板前,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说的话,表演的同学展示了各自的特长,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用心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很快领悟了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道理。

三、与先进信息技术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可灵活地运用图片、幻灯、音乐\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由于农村孩子见识少,因此学生情绪积极欢快,同时多媒体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例如,在教学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幅充满意境的“ 夏夜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蛙声、雨点等,配以舒缓的古筝音乐,如潺潺的流水,流进学生的心田,这会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学生很快对诗词的内容有了较深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四、合理安排序列,优化教学过程

阅读课堂教学中,程序的安排也很重要。程序安排得当,教学才会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否则,就会陷入混乱。教学程序的安排,应遵循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及学习语言的规律。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变序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突破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或教材结构来组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如交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的课文,可以从课文记叙事情的结果或结论人手,例如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可从“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就会从课文中找事实,举例子,进一步理解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善谋划;而含有直接点明中心的段落和语句的课文,阅读教学时就可找准文章的中心,直奔中心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序列,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及手段,结合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明光市太平中心小学 姚文娟

摘要: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已经进入了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阶段,小学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在课堂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方面尚存在诸多的薄弱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从单纯的本本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对学生接受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拓宽学习视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试图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例,着力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责任意识为基,以创新课堂模式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重点论述课堂教学活动与知识接受的有效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教学个案的特殊性中发现其普遍性,以期找到一条农村基础教育中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路径。

一、树立语文教学的责任意识,以“本”为基,注重引导。18世纪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就人类审美教育中的普遍性提出了他个人的独到见解,即“游戏冲动论”他认为在所有审美教育活动中“人同美只是游戏,人只是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全的人”。①教育的过程本身也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基础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知识接受型的审美过程,基础知识的接受与运用在小学教育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何在满足学生知识接受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教学视野,本着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以促进有效性课堂这个实践过程的发生发展,这时的“游戏”即“教学活动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游戏”不等同与单纯意义上的无理无序消遣活动,而是一种教学的理念,即在讲求课堂实效的同时上彰显出教育的人性化关怀,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思维的乐趣,在知识中找到智慧的启发,从而让学生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打下良实的审美基础,在今后的人生发展中必受益颇多。小学语文教学突出基础性的国文教育,承担着语言认知和知识运用的双重功效,语言是认知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即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考虑,以教材为基准,以基础知识教学为纲,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知识接受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以“本”为基,就是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 ①(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第76页。

紧密地围绕着课本知识,分时分段逐一讲授。基础就是运用,运用离不开基础。从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普遍状况来看,大多数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看似单调的过程却在学生整个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讲课的形式,把基础性的内容说的生动有趣呢?引导或者说启发性的教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诸多讲课形式选择上,一个良好的课堂开端,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保证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保持教学进度的自然前行,例如在讲授一级语文课文《乌鸦喝水》的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在熟悉小学生认知特点之后,精巧地设计一下在正式讲课文前引导环节。

上课了,老师带着一小半瓶水和一堆干净的小石子走进教室。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课之前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齐声地):好。

师:现在来找几个学生上来帮助我演示一下,我来出个题目:给一小半瓶水,给一堆小石子,怎样在不搬动瓶子的情况下用所给的材料把瓶子里的水倒出来呢?

生1(踊跃地):我知道,用吸管把水吸上来。

师:你还是没有听清我的题目呢,我是说只能用所给的材料啊? 生2:用石子把瓶子打碎,然后水就倒出来了。师(笑着说):那样也会把瓶子搬动了啊。生:那怎么办呢?

接着老师让几个学生来演示,将小石子一个一个慢慢地丢进瓶子里。一边丢一边问:“还要丢吗?”

生(集体回答):“还要丢”……

最后老师作总结:我们人类是聪明的高级动物,知道怎么组织材料来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讲的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它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喝水的,究竟发生的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教学填鸭式的刻板印象在学生们心中留下了一些阴影,一个成功的课堂在于打破学生对学习的畏惧与疑惑的心理阴影,让孩子们从学习负担的疑虑中走出来,用开朗的心态迎接新的知识,当思想上的疑虑之冰在氛围的 2

感染下逐渐消融的时候,整个课堂则趋向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孩子的心灵在高尚愉悦的氛围中得以最大限度地舒展,从而还原了教育的本真状态。在审美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会审美。引导过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切入点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由易向难,完成整个学习进度。注重课堂教学的引导环节,既是一种教学态度,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当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与智慧的启发产生共鸣的时候,他们则会对知识产生一种向往的热情,正是这种“向往的热情”决定了他们知识的接受效率,孩子在童年阶段对任何新新事物都会抱有极大地好奇心,在合理有序的“游戏”中学习,孩子们往往会找到一种“玩”与“学”之间的联系,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进而找到了一种适合孩子们天性发展的学习路径,认识到“游戏”的趣味性与严肃性并存,认识到“游戏”中个体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他们就能认真对待许多生活中的小细节并从中发现学习,发现美。引导恰如一条通往审美世界的精神小路,有谁不愿意从这条小路出发,经过委婉迂回的小道,寻找到理想的精神世界呢?又有谁才能发现这条小路或者甘愿担当起这条看似不起眼的羊肠小道的领路人呢?在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尤需要有这样一种责任意识和启发性的教学理念。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二、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理念,以“鱼”解“渔”,着眼于“授”。

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始终有着这样一则高屋建瓴的教学信条,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则教学信条的本质在于解读教学过程如何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是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而不只是“教什么”的问题。或者简单理解为教给学生纯粹的知识不如交给学生们学习的技巧。但是在实际教学课堂上,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课堂上,带着教学任务的课堂教学却远非这则信条那样简单。因为我们在基础性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比如要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必须要让他认识词句的修饰作用,要想他们能认识词句,他们必须要学会这些词句,要学会这些词句,就必须要学会如何拼音,如果再往下细分的话,拼音之中又有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经常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同时,不能买椟还珠,丢弃了基础知识,也就是上文中

说的“鱼”,如果没有“鱼”一切所有关于“渔”的技巧性传授,必然要成为纸上谈兵的屠龙之术。这种脱离了实际情况的“渔”也就显得无足轻重,在基础性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必须要先授之以鱼。知识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在学生的知识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之后,他才能进入自主学习阶段,而小学语文教学只能先从“累土”和“毫末”中出发,进而发散性地附加学习技巧,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处理“鱼”与“渔”的关系中,这则信条给予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个极大的思维空间,即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中和“鱼”与“渔”的关系,即要以“鱼”解“渔”,通过实际的知识输入来验证学习技巧的重要性。比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开始占据了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要学会写作文,就要学会作文的写作体例,如果不给学生任何写作上的基本要求,全凭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随行书写,就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词语和得体的修饰语言必须要让学生牢记,只有在熟记的基础之上才能拓展性地发挥学生各自的想象力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随行书写,或者已给定的字数为标准不断地“填充”作文,导致作文写作盲目追求数量而不求质量的现象发生。个别的学生因所受的教育环境不同,因而能够脱颖而出,写出一篇既符合作文体例要求,又不乏文辞优美的文章,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榜样。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个别性带动普遍性,就是在个别性的知识接受中发现一种普遍性,进而推广这种普遍性。用成功的案例来解读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发现一种适合大多数同龄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以“鱼”解“渔”正是这样一种方法,应试教育的实质不是在于拿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要通过一种测试来发现问题,然后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又通过细致分析这个背后的原因,找到一种改正学习习惯的新方法,学生们因此在学习中找到前进的理由。以“鱼”解“渔”的教学理念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就是能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呢?这里就要考虑到“授”的问题,如果一种方法在实践中得不到合理运用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式的空洞定义,这里的“合理运用”指的就是要着眼于如何传授知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4

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②如何去点燃孩子们心灵中那种“火药”就意味着老师们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授”,同样是一种知识,但是传授的过程却始终千变万化,着眼于“授”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方式方法,更要根据学生总体的学习水平作出一个合理的计划,点燃渴望知识的“火药”需要具备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从而有效地完成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有这样一则教学案例:期中语文考试后,老师在批阅试卷时,发现学生们的作文,普遍写的不好,有的写得字数够,但是内容松散,有的题目想的好,但是没有写全,于是老师就择选了几篇优秀的范文把它抄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讲一讲写作文,写作文对大家来说难不难啊? 生(齐声地):难。

师:是的,写作文很难,但是写作文也有方法的。农民伯伯原来用肩膀扛面粉发现又重又累,所以他们就开动脑筋发明了推车,有了推车就发现再多的粮食也能轻松地运完。写作文也要有方法,也要开动脑筋,让难写的作文变得轻松有趣。大家要不要学一学啊?

生(齐声地):要。

师:好,我们仔细读一读黑板上的两篇作文,然后说一说你们的感受。大家都认真地开始读黑板上的作文。老师让学生依次说自己的想法。生1:这篇文章的语句很优美。

师:对,语句优美,你们知道这些语句是从那里学的吗? 生1(摇头):不知道。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好呢?

生2:老师,我感觉这篇文章的读起来很流畅。

师:对,但是为什么流畅呢?我们先放一放,再听下一位同学的看法。生3:老师这篇作文中写到了“旋转木马”可我们从来都没发现过。师:恩,很好,这种旋转木马只有在城市的公园里才能看见。…… 最后老师作总结:1好的作文都是语句优美的,但是这些语句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我们平时的课文中啊,我们学了词语要善于总结把它们记在小本子 ②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6月第一版第75页。

上,多读多练才能在写作文时很快想到它们。2好的作文读起来都是很流畅的,因为它们的结构好,我们来分解一下这篇作文,看一看是不是开头和结尾都很好,是一个整体,就像我们的人一样,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很匀称,如果缺了一部分是不好看的。3好的作文都是真实的作文,写我们自己身边的事,那种旋转木马我们身边没有,我们借用别人的作文时,要学会看怎么写的,而不是直接抄过来,小壁虎借尾巴,借了很多都是不适合的,最后自己长了一条新尾巴。我们写作文也要是自己的,不能用别人的。

以“鱼”解“渔”是理念,而着眼于“授”则是方法,二者指向的本质含义在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一个善于注重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基础教育老师,会始终关注实践,善于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反映在教学课堂上就是能让教学者和接受者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拓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空间,因“地”施教,追求实效。

在农村基层教育中,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发达等诸多原因,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和城市学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突出特点就是无法普及多媒体教学。但是在优点与缺点并存的条件下,我们小学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要善于发现区域的独特性,就是要发现所处地方的优势条件。课堂不仅仅局限在一座几十平方米的屋子之内,在标准意义上的课堂之外,还有一种天然形成的“大课堂”——大自然,曾经令无数思想家、艺术家为之着迷的大自然,依旧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相对于小学教育来说,语文教育有着它天然的优势,自然和社会都是一部巨大的“无字之书”能在无字之中读出真意,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体验。在欧美诸多发达国家,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每个星期都有两次机会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小学教师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是在于引导他们对大城市的某种异样繁华的向往,而是应该从基础出发,从自身出发,从带领孩子认识自己家乡的田野树林出发,进而逐步认识整个自然界和外在世界。“橘生淮南则为橘,而生淮北则为柚”每一个学生在幼年时期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家乡的特点,倘若淮南人对学子讲柚,独不讲橘,或者淮北人对学子只讲橘而不讲柚,其功效无异于南辕北辙,也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特点,主动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之中,带领学生感受故乡的一山一水,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草木变化。艺术家罗丹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写道“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

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敢于带领学生主动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如果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们对事物的了解,我们就要主动将学生们带到课堂外,在尽量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课堂教学的必要步骤。例如在上小学四年级语文《秋天》一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一抹金色的阳光、一方成熟的稻田、一条清澈的河流,一片盛开菊花的野草地就构成了教学的天然课堂。老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引导: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叫做《秋天》,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到田野中找一找我们自己发现的秋天好不好?”

生(齐声回答):“好”

师:“在找秋天之前,老师先要你们想一想,你们找到的秋天和刚刚过去的夏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赶紧去找找看吧”。

没过多久孩子们纷纷来报告自己发现的秋天。

生1:“秋天的草变黄了,夏天的时候小草还是碧绿的”

生2:“夏天的小草是从地下面走出来了,秋天时候小草都要躲进土地下面了”

生3:“夏天的时候太阳是炎热的,秋天的太阳是温和的,照在人的脸上很舒服。夏天的河流很汹涌,秋天的河流很平静,像镜子一样”……

生4:“夏天的时候田野里开满了许多花,可是到了秋天就只有菊花才开,其它花都枯萎了”……

最后师作总结:“同学们你们发现的非常好,其实秋天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发现,不仅在田野里有,我们校园里也有,我们家里的院子里也有,你们去寻找了吗?现在我们在这片充满秋天气息的草地上,来上我们今天的新课《秋天》看一看,作者发现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善于推行教育改革在印度颇有知名度的教育家格洛丽亚·德·索萨,她曾被冠之为“改变印度教育的乡村女教师”的美名。在她首次提出了“实境学习(EVS)”的理念,这种贴近生活本身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一个独立评估项目的调查发现,与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的学生们相比,采用实境学习方法的学生 ③ 罗丹语,转引自《实验·探索·创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卷第273页。

们的阅读理解测验与写作分数,高出两倍,而数学的速度要快三倍”④课堂的有效性基于它的实效性,实境学习就是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一种实际效果,区别于高等教育课堂的思想性,基础教育偏向于实物认知,亲近自然因地施教,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把握实际生活,通过标准课堂之外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细致地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认知能力。

四、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在“旧途径”中寻找“新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有着其教学和认知的特殊性,相对于高等教育追求的发散式课堂教学,小学教育的立足点仍然要站在基础上,它的教学模式有着单

一、固定的特点,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包含了传统的接受方式,在教育教学时,要带着一种包容的态度去看对待诸多教学方式,厚古薄今或者厚新薄旧都会导致教育观念的极端化发展。在旧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寻找到新的方法运用,是一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品质。而恰恰是因为新方法的运用,所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们拥有学习的热情。怀特·海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儿童从一开始就体验到发现的快乐”,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在鼓励他们去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发现学习知识乐趣。所谓“旧途径”就是指死记硬背,填鸭式的语文教学,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总是以为学生必须通过死记硬背才能掌握住知识,事实上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和老师普遍觉得很累。在基础语文教学阶段,我们不能过分追求“事半功倍”至少应该保持在“事半功半”的状态,也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学生学多少就能够用多少,这才是实际的教学效率。在“旧途径”中发现“新方法”需要的是改进旧有的教学学习模式,把学生们从死记硬背的误区中解放出来,实现“活记巧背”,在小学古诗学习中,学生们最初感兴趣的不是一首古诗营造出如何美好恬然的意境,而是古诗中存在的韵脚韵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学生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抓住读古诗的乐趣,在朗朗上口的朗读中,学生们即便是不需要老师作附加的解释,也能较好地把握古诗的主旨。记忆是认知的根本,如果连记忆都丢弃了,只注重理解、技巧,那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④ 戴维·伯恩斯坦:《改变印度教育的乡村女教师》吴士宏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第119页。⑤ 怀特·海语,转引自《情感德育论》朱小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64页。

记忆和理解二者不可偏废,每一节课都是一次知识的储备,每一次知识储备都将为学习下一个新的知识作好铺垫,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体味到成长的快乐,也保持住了学习的热情,记住了只是吸收,学会记才是快乐。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低年级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需要记住的知识很多,在拼音、识字、组词造句方面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要保证学生们在三年的时间内掌握住该学会的知识,就要在保证他们在必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改进的不是记忆这条必备的旧路径,而是要找到如何记忆这种新方法。在许多儿童的幼年时期,汉字的认识量较低,对事物的理解单凭直观的画面印象就能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尽管他们不具备高强度的语言理解能力,还是能从客观的画面中把握住自己的判断力。绘画,在艺术中和文学极为接近,尽管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可以足够理解文字性的材料,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愿意用图表图示的方法,将文字性材料转化成简单明易的图画,争取做到一目了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会看画比强记文字更有效果,因为“绘画教人怎么去看和怎么才能看见(看与看见是不同的两件事只有很少的人才把两者统一起来)。因此绘画保存了儿童那种生趣盎然的、天真未凿的感情。”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几幅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彩色图画,图画的选配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帮助孩子们更为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学文先看画”的教学方法,就是把课文预习从繁重的字词量中走出来,转而用欣赏图画的方式对整个课文作一个了解。这样孩子们既能轻松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因为面对着一幅画,每个孩子都能说出一点自己的发现,这样就能够把一幅画的主要内容解说好,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新奇点时,课堂氛围也变得融洽起来,在旧路径中寻找新方法就是要发现一种审美或者说爱好的普遍性,当一篇课文大家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他们的对新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抱有畏惧心理,相反的是,他们要想方设法地发现那些不寻常的细节,整个语文教学在“图画”与“文字”的交错进行下取得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状态。艺术总是相通的,文学不仅和绘画存在联系,和音乐,雕塑等其他门类艺术也有相同之处,小学老师应该善于发现这些相通之处,运用自己的巧妙设计,带领孩 ⑥ 亚历山大·勃洛克:《色彩与语言》转引自《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281页。

子们选择一种简明易懂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在这种情况下,一幅画、一首音乐、一尊雕塑往往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不需要反复叮嘱,夸大其词,相反应该从细节处入手,依照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天性要求入手,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走好记忆这条“旧路径”。

五、建立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以“立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

“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⑦教师,只有当他认为自己在从事“立人”事业的时候,他才能找到内心最真挚的教学情感。在小学教育的各项科目中,语文教育尤其要传承中国传统教学的“爱人”思想,因为只有“爱人”才能去“立人”。在以“立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下,对语文课堂学习的评价也是成功的语文课堂一项必备环节。课语文学习的评价模式通常是双重的,一方面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接受,另一方面也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孩子们对知识的运用和感受能力的培养,单纯的知识学习如果不运用就是一种盲目的数量积累,有了知识但是对知识毫无感受能力,对知识没有情感、没有想象力就显得呆板麻木。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只看重分数,不看孩子们的思维创造能力,看不到孩子真挚情感的抒发,所谓“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试卷一丢,苦了娃娃”,这种语文教学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小的影响。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引导、讲解、检测、评价等几个部分。而就单纯的评价一部分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什么样的评价决定着什么样的课堂效果,因为评价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课的评价合理及时,也为下一课的开始起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一般而言,孩子们需要鼓励,而且需要的是及时的鼓励,如果对孩子们的学习评价不及时,对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是有影响的。有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可分为三个小层面,即认知评价、拓展评价和综合评价。认知评价是指对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的评价,那些对知识记忆牢固的学生需要给予鼓励。拓展评价指的是对学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一些学生在语文课堂虽然在单纯的识字记忆方面并不突出,但是他们极具想象力,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态度,接受程度与运用程度的综合评定。在小学语文课堂结束新课的时候,要注意问一问学生“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上完了,但是你们学的怎么样呢?”然后让班 ⑦ 罗素语,转引自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生命的品质》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45页。

级成绩上中下三个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一种评价机制不仅保证教学的公平,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回忆学过的内容。在老师给予评价之前,学生自己对自己所学的内容有一种自评,自评之中就包含了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与复习。在学生们依次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自我评定,老师要认真听取,然后一一指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一视同仁地给出指导,这样既节省的教学时间有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虽然只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始终不能忽视的是对“教育立人”思想的切实实践。对学生学习评价,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过程,是一个贴近童心,思考成长的过程。在应试教育的分数单一标准下,应该积极地对语文学习评价体制作一些合理的补充,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需要给予鼓励和暗示,小学语文课堂不能只单纯地考虑某些接受能力好的学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让极少数人感觉到知识的乐趣,不如让全体学生一起感受学习的乐趣。不能通过贬低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来表扬成绩好的学生。在童年的学习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心智水平都处在较低阶段,一些好的方面有待发展,一些不好的方面需要给予耐心指导,孩子们看重评价,也往往因评价的不合理无意间损害了他们的自信心,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思考的能了,不能以偏概全,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各科目中,有了它的特殊性,即它是一种知识与思想想交互的学科,语文教育同“立人”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带有人文关怀,不能知一味地看重分数,而是要跳出这个“应试怪圈”从单纯的重知识输入到多元的重爱心输入,走一条与应试教育殊途同归的教学评价模式。“爱心”的教学评价,就是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尽管没一个学生在智力水平上各有差别,但是他们都拥有成长的权利,都需要呵护,不至于在小学教育阶段就对自己产生失望情绪,渐渐地走上一条与学习相反的道路。许多令人心痛的教训一再提醒着我们的教师们,必须在小学教育中就要树立一种“立人”的思想,而这种“立人”思想的背后必须要求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抱有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如果一个老师不能贴着儿童的想法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用成人的观念来干预孩子的成长,不能带着成人那种对孩子天性抱有的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教育孩子,其教育终究走向了一个又一个“成长的死角”。独立的行为首先要有独立的精神,独立的精神最早源自于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并因此树立了信 11

心,敢于去尝试解决每一个难题。一个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不仅促进了他们的自评能力,而且缓和师生之间的刻板印象,收到了“师有所尊,生有所用”的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关键性阶段,随着许多新的教学理念输入,城市教育的那种开放模式也渐渐地有覆盖农村教育模式的趋势,但是就教育本土化而言,这些理念中有些不适合农村教育的发展,典型化的教育模式也破坏了教育本身的多元化倾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的教育实情,踏踏实实地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今年年初,为了配合小学生语文教学,以北大为首的许多文学研究者和小学教育一线教师联合编撰了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在该书的序言中,他们提出了一条语文教学的崭新理念,就是“要为孩子‘打开文化空间,引入文化之门’,使儿童从‘自然人’逐渐变成‘文化人’,从‘自在的人’逐渐变成‘自为的人’”⑧这种语文教学理念无疑为我们基层的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以立人为本,以创新为出发点,以有效性为目标,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改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反复地验证,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小课堂”的特殊性,发现基础教育教学 “大课堂”的普遍性,才能更好促进小学语文教育长期地、可持续地发展。

⑧ 钱理群:《名家文学读本》丛书总序,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1页。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谈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方法:

一、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置问题主动探索;

三、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五、提升教师自身的质素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有些课堂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本文就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快的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巩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创建一切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和谐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二课时,我考虑到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产生,因此,我就从激发兴趣开始。上课了,我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了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即我小时候,从老师那儿得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于是,我就立志长大要登上太阳。话刚说到这,全班哄然大笑,我问:“你们为什么笑?”学生纷纷举手,结合课文中的词句给我讲了太阳离地球很远、很大和很热的特点,告诉我:“您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就这样,在笑声中,学生读懂了课文,学习了运用数字和举例子说明问题的方法。

二、精心设置问题主动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学习。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时候,教师引导“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可能会提出“西沙群岛在哪里?‘富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会发现以上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就是主动探索者,课堂问题是为学习目标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习进程帮助学生进步。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练习的习题,帮助学生强化和学习知识,一些拓展题还能使学生对课外知识进行探究和积累。除此之外,在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还要精心设置、巧妙编排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有效的作业和练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三、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和运用。在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新鲜感,感觉枯燥无味,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多运用教具如挂图、录音机、多媒体等。用声音、图片、视频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教学《日月潭》这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月潭美景,使学生充分直观地感知日月潭的美。课文也就在看、说、读中植入脑海。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提升教师自身的质素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键还在于老师,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想教好一门课,教师只具备该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对待某一学科知识。教学中既给学生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使各种知识相互联系,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及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适时而教育,应势而教育,因材施教,追求教学的最大效益。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提高课堂效果,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展开自由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真正做到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真正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12月第1版第267-282页)

[2]爱因斯坦 ·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08出版。

[3]斯霞《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 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 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 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 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 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 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 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 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 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我虽然执教了八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 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 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 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小学生生性贪玩,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遗忘较快。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不仅培养学生读书识字,同时也是陶冶情操的良好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本文着重讨论的内容。

紧闭的知识大门因怀疑而被打开,疑问是激发学习、观察、实践的最好方法。善于提出问题,就等于将问题解决了一半。小学生思维发育尚未成熟,对社会现象、书本知识难以完全的理解,但是由于好奇心的催使,急切的想要刨根问底。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他们还是“有口难开”,比如,性格内向、害羞、自尊心强、希望依靠自己解决,亦或是刚想到问题,却又被某新鲜事物吸引,而将其抛之脑后。所以,鼓励学生就学习难题、生活知识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耻下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并认真的给予解答,不可因问题的幼稚、缺乏常识等成人的眼光嘲笑学生。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月球之谜》课文中,因为学生受到传统神话故事的影响,往往会问:问什么没有嫦娥、玉兔,而是“满是尘土、岩石与环形山???一片荒漠”?或者“我们地球到月球多远,多久才能到”等。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发问的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发问是光荣,不是可耻。在解答问题时,教师不能“和盘托出”,要“有所保留”,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答案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摸索。

二、以多媒体运用丰富教学方式

信息科技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便利。我国教育界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日常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是以投影仪、计算机等硬件将教学内容以图像、文字、动画等方式展现在学生者面前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抽象、难以口述呈现内容的直观、具体表达,便于学习者理解,增强学习干劲。小学语文课堂中,以多媒体实现有效性教学是考虑学生各项情况的不二之选。如果将生硬、死板语文知识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出现,学生在看“动画片”的同时,也能学到语文知识(教师指导必不可少)。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香港,璀璨的明珠》课文中,对香港的人文、经济、社会做了归纳性的描述,并称香港为“万国市场”,如果仅以文字性的描述与教师的口头表达,学生是很难想象香港在旅游、航运、贸易等是如何的繁荣昌盛(这在偏远小镇更是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可先在网上下载关于介绍香港的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观看。“看”并不是多媒体教学的唯一目的,还应该“学”。如课文中的“璀璨cuǐ càn”、“贸mào 易”等生字词,可在观看完后组织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爱

爱是世界上最难以表达的感情,爱情、亲情、友情无一不被多情人所牵挂。小学生的年龄、心智发育不健全,需要更多的保护,更需要被人关爱、重视。爱学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并用行动去诠释。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太过严厉或凶横,以为这样即树立了教师的威信,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调皮捣蛋,认真学习。殊不知,学生内心是感到无比的恐惧与厌烦,何来学习的决心?和蔼可亲的教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有充分给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是平等的爱,不可偏废;在课堂上学生太过顽皮、知识掌握不彻底,不可严厉批评,这是鼓励的爱。另外,某些学生爱好逃学,教师也不能动不动就叫其通知家长,因为这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很大的伤害,如在同学面前丢脸,也会还会遭受父母的毒打等。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各项情况,如家庭背景(是否单亲或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努力与学生谈心,以平等、友好的姿态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心,这是设身处地的爱。当前,教师欺辱学生的事件多有发生,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巨大的损伤,这种行为无关乎爱与不爱,而是人性的问题,在道德与法律上都不可容。教师时常以《爱的奉献》教导大家心中有爱,但是,教师更应该以榜样的力量诠释这种爱,融洽课堂关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更应该以课后练习为补充

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从具体的量上规定了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标准,以表现其对祖国花朵的关怀。其实,在应试教育尚未被真正的废止那一天其,所谓的减轻课业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及的,此处对此不加探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表明,自身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后续的学习与练习。小学课文教育同样如此,学生的课堂学习仅是走马观花,并无特定目的,课后遗忘的情况较为多见。为此,布置一定量的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成效的保证。课后练习的布置应该适量、适中,即难度适中,作业适量。难度适中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业适量考虑到应预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玩乐(儿童生性好玩,不可违背天性)。比如,简单的要求学生就课文中的生词抄写一遍或回家将课文朗诵给家长听(此任务很难把握,为此,可以任务书的形式布置,如教师在学生课本注明要求,朗诵完后家长也签名证明以完成,此为监督作用)等。

五、结语

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性情培养等作用十分明显,怎样让语文教学更加的贴合实际需要,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充分发挥短短的课堂40分钟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下载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杂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杂谈 澄江中心 杜文鹏一、选择这个话题的几个原因二、有效教学的有关概念和因素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几点感性标准四、教学有效的关键:教材解读......

    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郴州市桂阳县流峰中心校欧阳金香【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组织的诸多语文活动是否有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摘要】: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问题,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白泥塘小学 张 玲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教师对学生兴趣点的充分挖掘,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教师必须与文本有机地结合,用真......

    如何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全椒县江海小学 王昌兆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往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高效课堂教学体会 刘新玉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的......

    毕业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号: 1241001253604 河 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毕 业 论 文 2012 年 级: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届 2012级 赵 风 云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