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策略及实现高效教学
反思行为的具体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深入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是带着全部的丰富性进入课堂的,要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必须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以及一定的调研。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教师需要在学生调研的基础上,找到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学习困难与学习任务的联系和差距,设计出帮助学生达成学习任务的基本活动和策略。
二、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往往并不直接揭示所学的数学内容,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好的情境应具备指向性、思考性、探索性、方向性。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它不应被当作数学教学中引入学习的唯一方法,要考虑它的有效性。
三、进行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有效的提问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回答而且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教师不能仅仅提出只需要学生简单回忆就能回答的问题,还需要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作出判断或评价。
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交流
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互动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有:
■ 给出学生思考和作出判断的时间;
■ 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捕捉价值;
■ 促进生生交流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
■ 对学生出现的困难提供有效帮助;
■ 有意识培养学生耐心倾听、乐于表达、善于反思等技能;
■ 鼓励学生进行反思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掌握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表现,把握教学各个环节,并不断修正完善,相信经过不断总结,继续对本书研读,在教学工作中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运用能有更大提升。
◉实现高效教学反思行为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教学反思意识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无用,足以说明反思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教学反思的意识。因此,要求数学教师树立教学反思意识,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始终保持教学反思行为和习惯,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从而不断地进行反思,达到优化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在进行“十进制加减法”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反思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对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评价,发现教学案例的不足,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正,为课堂教学展现更好的效果。教学结束后,教师更应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备课阶段和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深入分析其失误的主要原因和优化方向。教师只有将教学反思行为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二.优化学生评价体系
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学反思非常重要,有利于教师通过不断反思优化和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反思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多角度地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将其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例如,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试成绩、平均分、变化幅度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的平均成绩好于上学期,就足以说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当学生的教学评价中出现“不理解”、“听不懂”等字眼时,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并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教学补偿。
三.积极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不仅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还需要依靠他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倾听其他教师的教学,抛开课堂上师生的身份,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对教学行为的回应判断其效果,从而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