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小动物过冬》评课稿
二年级《小动物过冬》评课稿
二年级《小动物过冬》评课稿1《小动物过冬》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主要讲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课文还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张老师在执教时能很好地抓住这两条主线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课文。教学目标较明确。
整堂课,张老师能用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用生动的过渡语去感染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朗读,让学生走进小动物的世界。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导入环节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设计了“冬天到了,小朋友们是怎样过冬的?”,由此自然引入“那么小动物们会怎样过冬呢?”,从而进入今天的课堂学习,揭示课题时学习生字“物”,通过学生们通过“加一加、比一比”的方法,达到了分散识字这一教学目标。
2、注重学生的朗读。阅读课文主要是以读悟文。本节课张老师根据学情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用喜欢的方式读,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表演读,男女互读。另外教师能在适当之处加入一些朗读指导,如小燕子和好朋友分开时心情是难过的,应带有难过的语气来读,真正做到了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3、注重识字方法指导:张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在读音方面,教学生注意轻声的读法,如:量、里等字;注意平舌音的读法,并且通过个人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上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生字的时候,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比如本课我们运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识记生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更是耐心细致,观察仔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4、评价方式多样化。在本节课中,教师能变单一性为多样性。采用学生自评,如在分段朗读后,安排生生互评,形成民主、开发的学习氛围,能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的评价也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评价,体态语评价也得以充分体现。真诚地走到学生前给予赞许的眼神,一个微笑,一次认可的点头等等,更能传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5、整堂课教师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肢体表现上始终充满激情,感染着学生。而且教师的基本功扎实,书写工整,板画娴熟。语言有亲和力。这样的课堂给学生温暖、亲切、信任、放松的感觉。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值得商榷的是指导写字一定让学生学会观察。
二年级《小动物过冬》评课稿2这次听了二年级两位语文老师都上了《小动物过冬》,这两节“同题作课”让我感受颇深。《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同时在情感目标上要渗透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这次两位老师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课件非常精美,一个个动物头饰等都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板书设计也比较新颖。下面我主要来评一评孙燕老师的这节课。
听完课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孙燕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把握又更上了一层楼。她用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让学生走进小动物的世界和小动物们共欢乐,同时在开心愉快中学到了小动物们过冬的各种方式,及为什么要这样过冬的知识。
整堂课的教学中,最大亮点就是读。表演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多种读的方式读出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获得情感体验,有层次性,为学生个性化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抓住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品读,方法较好。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课文中只介绍了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但这三种过冬方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课外延伸,使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学生喜爱图书、乐于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孙老师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懂语文,让语文课成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学生的乐园。
第二篇:《小动物过冬》评课稿
《小动物过冬》评课稿
牡丹区实验小学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教学的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散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中,让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
这节课讲的是第一课时,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这次远程研修的精神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物、刮、商、量、暖”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
整个教学活动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那么张老师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的呢?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揭示课题学习生字“物”,通过出示秋风图学习了生字“刮”。学生们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达到了分散识字这一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这一环节张老师更是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在读音方面,教学生注意轻声的读法,如:量、里等字;注意平舌音的读法,如:钻、藏;在理解词语方面,更是用了联系生活实际,看图片,讨论,做动作、造句等多种方法。并且通过个人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这一环节,张老师更是把远程研修的宗旨踏踏实实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语言环境对识字的作用,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这是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最大优点,教学时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特别是字义教学,就可以避免以词释词,机械地照搬字典上的解释。如在教“暖和”一词时让学生找找近义词、反义词,通过让学生一次次地朗读,来体会它的意思,使生字的音形意达到完美结合。学生通过读学习了“暖和”“春暖花开”“藏”“钻”等字词,更是通过读理解了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在阅读中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中,让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很好的完成了阅读中识字这一教学目标。
四、分类识记,学写生字:
这一环节张老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生字的时候,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比如本课我们运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识记生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更是耐心细致,观察仔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另外,张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有目共睹,普通话标准流畅,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认真。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例如在让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问题这一环节,因为课文较长,教学设计是以读懂的过冬方式为“点”,辐射全文,引导朗,读激发学生读书欲望和兴趣。那么学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不会按照课文的顺序,老师的意愿去理解的,张老师的引导作用,她的机敏,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就更显得尤为突出。
这节课是我们远程研修小组和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依据新课标和远程研修的精神精心打磨的一节课,这节课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一个课例。苏轼说的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是这节课的打造者,所以很难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旁观者清”,所以恳请在座的各位多多指教。
第三篇:小动物过冬评课
《小动物过冬》评课稿
《小动物过冬》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小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处处流露出朋友之间温暖的情谊。下面我来谈谈这篇课文教案设计的几大优点 :
一、用“蹲下身子看儿童的姿态教学”的,这篇教案中所采用的语言非常儿童化,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低年级孩子们看来这就是学习的趣味,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它们可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哦,快来打个招呼吧!”以打招呼的口吻去朗读词卡,很有创意!“三个小动物邀请大家读课文呢!”原来读课文是小动物邀请的,孩子们一听就很乐意朗读!自读过课文,检查生字时老师说“瞧,生字宝宝排着队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读绿线内的生字称作过“绿色通道”,“小老师教得认真,小朋友学的用心,现在考考你,睁大眼睛,集中精神,看看哪个小调皮会跳出来?”童趣盎然,这样的亮点枚不胜数。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当小老师其实就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夸奖小朋友“学得用心,睁大眼睛,集中精神,”其实就是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注重词语的教学,低段语文主要以字词教学为主,老师独具慧眼,能发现这篇课文中轻声词语特别多,老师非常有心能发现轻声与轻声不同,也能归类,第一类:“日子”“虫子”末尾带有“子”字轻声的词语,第二类:“哥哥”“妹妹”称呼的尾字念轻声,第三类:“天气渐渐凉了”“冬天快要来了”等短句子末尾也念轻声。通过词语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这些词语的特点,并由此让学生拓展出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这是教学的上上策略,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说出,教学的下下策略是老师替代学生的说,替代学生的思考。
三、生字的教学很有策略。例如“商”的商为了防止学生写错,老师很有办法,“一个人怎么商量呢?几个人人七嘴八舌才叫商量。”
第四篇:《小动物过冬》评课稿[范文模版]
深化三步导学,打造生本课堂
《小动物过冬》评课稿
寿安里学校 卫海珍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教学的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散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中,让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
这两节课讲的都是第一课时,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这次联片教研活动精神,两位老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物、、商、量、暖”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个教学活动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那么两位老师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的呢?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践,石玲老师设计了“冬天到了,小朋友们是怎样过冬的?”,由此自然引入“那么小动物们会怎样过冬呢?”,从而进入今天的课堂学习;而刘岩老师则设计了一则有关“雪花”的谜语,引出冬天,进而进入本课教学。他们都在通过揭示课题学习生字“物”,通过学生们通过“加一加、比一比”的方法,达到了分散识字这一教学目标。
二、民主导学,扎实双基:
这一环节两位老师更是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在读音方面,教学生注意轻声的读法,如:量、里等字;注意平舌音的读法,如:钻、藏;在理解词语方面,更是用了联系生活实际,看图片,讨论,做动作、造句等多种方法。并且通过个人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只是在识字内容的安排上,石玲老师将一类字与二类字分开进行有层次教学更为科学,更贴近课标要求,易于学生接受。两位老师都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生字的时候,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比如本课我们运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识记生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更是耐心细致,观察仔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另外两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有目共睹,普通话标准流畅,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认真。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三、检测导结,有效反馈
两位老师在检测题的设计中精心研究,涉及内容均是本课必须解决内容,同时对于字词检测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有所依托,如果能充分发挥“检测卡”作用,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独立完成,更便于教师真正了解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能为自己下节课教学进行思路调整。
另外,两位老师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如刘岩老师将城市学生很少见的“蜂巢”用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石玲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将本课出现生字字体变大的方式,以及学习“暖”时的太阳图,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这两节课是我们寿安里学校片区联片教研几经磨课后的成果,两位教师依据新课标和生本课堂精神精心打磨,两次磨课,为我们低段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中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将识字教学和朗读训练落在实处,起到了引领作用,苏轼说的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是这两节课磨课过程的参与者,亲自感受了两位教师的成长,同时也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们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勤研究,常实践,将识字与朗读教学双管齐下,为学生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评课稿《小动物回家》
《小动物回家》评课稿
胡小波
李晓丽老师这次的展示课为一首很好听儿歌《小动物回家》,节奏非常的快而且有十六分音符和附点节奏。我自己认为对二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在解决这一难点时她用手势辅助教学不仅解决节奏,也解决了整齐划一的问题,这些方法的运用非常恰当。也通过不同的游戏再一次巩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很轻松的解决了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当然每一节课都有它的不足,在教唱低年级学生时怎样让一节课学生都能跟着自己的指挥棒有条不紊的进行,不仅要靠各种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老师的赞许,并且这种赞许是需要不同种类的。一节课中的评价语言的丰富并准确的运用,不仅是李老师需要注意的同时也是需要我们年轻老师去努力的。总之这节课内容丰富,老师不断变换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难点。这都体现了李老师有较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细致
可以感受到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对教材作品进行过认真细致地音乐性分析,将作品的结构特点、节奏特点、旋律进行特点、旋律与歌词的结合特点等都作过透彻了解。在教学方法上都作了细腻的安排,通过学生的多种表现性音乐实践活动来加强音乐性,以使情感体验更深入。在关注技能与表现的同时,能关注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加强对歌曲的整体感受。因此,在这几节课的教学中,都能感受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注重演唱与表演,突出情感的体验。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音乐感受、体验、表现活动中,课堂气氛非常好。
二、扎实
扎扎实实在语文课、数学课上我们经常见到,对于音乐课,我想也应该同样重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花里花哨、热闹非凡的音乐课,但好象少了重要的东西,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在这次活动中,感觉到刘婷、宋杨老师的课都上得比较扎实,但又不缺乏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愿意去接受,去参与。而不是一味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东西。
三、投入
对于这一点,应该说是本次听课的最大收获。音乐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我想这是不可质疑。在这些课堂上,我发现当老师投入地教学时,连肢体语言也是那样地具有美感,有时碰到的一点点小问题,我们教师都会自然地用一个小巧的手势,一个陶醉的表情,就能马上让学生领悟,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教师们投入的教学,都会带动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
在这些课堂上,还让我感觉到我们老师们自身的音乐素质都很高,扎实的课,教师都能以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去接受新事物,去真正了解音乐!走进音乐!学生都会被老师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个个都很投入。我想这不光是课的魅力,更是我们老师的个人魅力。总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其中,最后甚至让全场听课的老师都投入到音乐当中。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这就是老师们对音乐的热爱之情的一种流露吧!
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