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永州市2013年小学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
参加永州市2013年小学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
2013年4月24日---26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活动地点设在冷水滩区三多亭小学。活动分两天进行,参赛选手共14人。每天听了七节比赛课,两天共听了十四节习作教学课。25日下午5点后听取了树人教研所一副主任的关于“群文阅读”的讲座;26日下午大赛结束后,听取了专家对这次大赛情况的精彩点评,然后是见证获奖情况及颁奖仪式。其中一等奖8个,二等奖6个。
这两天的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我像一名虔诚的小学生一样,善始善终地认真听课学习,并认真的做好每样记录。期间,想到很多问题,感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理念的滞后、教学能力的低下。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中强调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创设习作的情景,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把习作的自由还给学生,赏识学生的作文,促进学生快速地写作文。
纵观这些习作教学大赛课,无不遵循新课标的习作教学要求,给我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现粗浅地谈谈自己观摩中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
一、习作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
永州市实验学校的王玉合老师设计的魔术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创造了学生体验的情境,并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兴奋中练习说话,特别是小组间练习说话兴趣浓烈,为后来的说话汇报展示、写话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注重了学生写作前的亲身体会和感受,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能作“有米之炊”。
江华县沱江二小的邓海英老师设计的写一个活动场景,就利用游戏《秘盒探险》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表现自己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观察自己的所见、所想、所闻等,学生从游戏活动→说话→写作,一气呵成,绝大部分学生习作得心应手,学生在惊险、好奇、探秘而又充满无穷乐趣中完成了这次习作。还有就是新田县龙泉三小的王丽芳老师,设计指导的习作课也体现了高超的课堂艺术。是观察作文------一种水果,先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兴趣,然后提炼观察的方法,充分利用身上的“小帮手”(眼、耳、鼻、嘴、手、脑)等去观察、体验,然后用水果实物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体验,小组间合作,学生很快地就能用语言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条理说出来了,然后书面表达,习作自然顺理成章了。
三、注重为学生的习作开拓思路。如双牌蒋芳老师指导的《我的名字我做主》,执教者利用多媒体列举了一些名人的取名,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说话写话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还有祁阳县民生小学伍玲芳指导的《环保建议书》,也创设了许多情景,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写作思路。
四、“文无定法,但有章可循”。习作是让学生自由表达,但这次活动中,大部分选手在尊重学生的表达自由,但都有意无意地教给了学生一些表达方法。如,写事的文章要按一定的条理表达;描写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表达上要恰当地运用一些好词佳句。.........五、习作要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辛勤耕耘出佳作”。这次比赛,许多选手都遵循了这一规律。如宁远小学王琼老师指导的“写对话”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用动物故事的形式指导习作,从“一般”到“比较好”到“更好”,达到了写对话要详细、生动、形象的目的,学生的说、写都逐步得到了提高。
六、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这次的习作教学大赛,无一不更注重了习作的评价、修改。这是产生佳作的重要环节。
总之,这次观摩活动收获很大,给自己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自己一定能从中获取新鲜的血液,为今后的读写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让自己的学生乐于说写,勤于书面表达,写作水平得到充分的提升,佳作层出不穷。结合这次观摩与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认为: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辛勤耕耘出佳作”。
4“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第二篇: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林婉露
2015年4月22日至4月24日,我有幸参加广西第五届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目睹了老师们别具一格的风采,各位老师用他们的智慧诠释着对课堂的理解,他们精心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短短两天的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这几节课的学段目标总体把握还是比较准确、恰当,重点突出,能创造性开发、处理和运用教材,着力激发、点拨、诱导学生,重视习作的过程和方法,良好习作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体现了指导-习作-讲评的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比如:《场面描写》这节课,教学设计体现了老师很好的语文功底,无论是课的引入,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都能感受到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值得学习的是,老师舍得放时间让学生明确要求,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和积累的词句,教给方法,真正发挥了文本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了一课一得。
二、课堂训练扎实有效。
1、注重激趣,创设良好的写话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因素的优化,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的情趣,巧妙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升华与过渡。有了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写话激情,最终迸撞出思维的火花。如《魔盒里的秘密》,潘老师把魔盒引入课堂,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兴趣。贵港市的张展明老师写人物外貌特点时又以自己的外貌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表达;陆金莲老师在知道劲舞描写时,以桂林山水的象鼻山贯穿全文,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美丽,也体会到景物的描写方法。
(二)、寻找生活中的习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心实感。”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如黄冬老师执教的《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以《灯光》这篇课文为例,激起学生的记忆。学生明确要求,习得写法后,又出示孩子畅所欲言,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关注,认真感受,从生活出发,擦亮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也打开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思路,使得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很多用于习作的素材。再比如李银花老师执教的《我喜欢的一个人》,能创设劳动的情景,让学生一边感受语言的魅力,一边学到写作的方法。
(三)、引领清晰,点拨得法。
利用范文的引领和示范,引领学生读、赏析、悟、写,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加工材料组织成文,从例文中借鉴有用的方法,由扶到放,这样的方式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又指导学生的习作,学生乐于接受。如:黄冬老师执教的《一个印象深刻的人》,通过巧妙地分阶段指导,利用《背影》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动作分解法,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展开想象把特点说清楚,再抓整体,教师适当点拨,告诉孩子可以先总的说,再细细地说,也可以先细细地说,再总的说,不知不觉渗透观察、写话的方法。这样先说后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体现了作文指导的梯度。
(四)提高自主,培养修改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学生习作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次老师们都能舍得留下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评赏。比如:南宁市杨老师指导的《愿望》,就让学生先按照评比的要求修改,然后展示,全班同学再修改,这样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评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之,老师们的课堂表现亮点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更多,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细细品味。下面就谈谈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习作教学要把准课标要求,不随意拔高、降低
《语文课程标准》对观察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仅仅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同于《语文教学大纲》的“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不难看出,课程标准更侧重学生观察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学生对周围事物即生活本身的观察,不在观察的顺序方面过多要求。直到第二学段,仍然坚持“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始终没有观察技法方面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在低段提出按一定顺序,条理清楚是否拔高了要求。再如,排比句式在中段应仅仅是认识而已,是否一定要让孩子掌握呢?
2、习作教学要指导到位,增强语感的训练。小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用笔表现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用笔将自己现有的生活“说出来”,并尽可能说得好些,才是小学教师写作教学的任务。而习作教学难,难在课堂生成的捕捉和处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想习作教学教师应主要从习作和修改这两方面入手,习作就要求我们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篇:永州市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观摩学习心得体会专题
永州市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邓荣辉
5月16日至17日,永州市第三届小学数教师学素养比赛在零陵区黄古山小学举行,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亲临现场亲眼目睹各位优秀教师的风采。
此次大赛主要分为赛课、现场问答与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几天里,我们一共观摩了来自12个县区的12堂优质课,12堂问答与才艺展示。无论是“概念”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还是才艺展示,各位老师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合理、精当,令人耳目一新。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不够形象、生动。听取冷水滩区马坪学校周建华老师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才认识到数学课可以如此生动。在感知“间隔”与“间隔数”时,她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像老师这样,张开的5指间有几个空隙呢?(4个)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隙叫做‘间隔’,4个间隔,间隔数就是4。4根手指呢?3根手指呢?2根手指呢?老师与学生有效地互动,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了数学的概念。
二、课堂教学注重实效,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参赛老师具有很好的教师素养,基本功扎实,能灵活的把握教材,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关注学生的表现,促进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如:我县骥村中心小学雷云香老师教学的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活起来了。她围绕物质循环排列规律这一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猜一猜(空盘子里应摆放什么水果)、摆一摆(学生动手按规律摆图形)、游戏(男、女同学各4名,按规律排队进行比赛)。环节目标的细化、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个课堂教学充实、扎实、有效。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极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来服务数学。如:运用四川雅安7.0级地震的情境进行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六一”联欢会布置(彩旗的排列顺序)引出找规律的概念等。既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新课改强调体验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身体去亲身经历、体察,用头脑去思考、探究,用心灵去意会、感悟,让知识得到内化。如:江华县桥头铺镇完全小学朱隆邦老师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中,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在画图时,给孩子们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情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合作中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数学课堂中,在关键问题的探索中有的学生确实“慢”,但是优秀的老师总会“等待”。同时这堂课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我认识到教好数学需要增强策略意识。
五、才艺展示、精彩纷呈
在大赛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数学教师的才艺展示环节。没有想到数学老师的才艺也能如此丰富,而且还能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才艺展示环节中,教师展现的形式有:数学故事、数学魔术、数学情景剧、数学简笔画、脱口秀、舞蹈书法与数学融合、数学图案剪拼„„,伴着轻快的音乐,我们回味着数学教学路上的历程,一切是那样熟悉而感动。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双牌县江村学区张玲老师表演的《数学小魔术》。她借助52张扑克牌中的数字,运用“循环排序”这一数学规律,进行了神奇的数字表演。看来魔术也是很好的数学素材。
江华县沱江镇一小周丽君老师展示的瑶族长鼓舞,从鼓声中的节拍中与数学的找规律联系起来,让我领略到了数学的美,感受到了瑶族的风情。
六、专家提出的数学思考
1、如何改变一问一答式的数学传统教法?
2、如何打破沉闷的数学课堂?
3、老课新上,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4、教师如何做好评价,做到不忽略学生的错误,及时、准确、有效评价?
第四篇:参加2017小学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
参加《2017广西小学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靖西市第五小学
杨景斌
2017年3月21日至24日,广西小学习作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在桂林市体育馆举行,有来自广西各市的优秀青年选手,全国优秀教师、以及福建省特级教师上观摩课。我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亲临活动现场听课的机会。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在活动中,我真正领略了参赛老师和名师的风采及高超的教学艺术,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感触特别深刻。
在活动中,其中有几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分别来自于学生、老师的出色表现。例如福建省特级教师何捷老师上的习作指导课《联想》一课中,何老师幽默的个性和自身的素质影响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我更是为之所倾倒,一级棒的口才,高雅的气质,都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由于李老师得当的引导,课堂上,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联想倾诉出来,而且做到了说真话,表真情,抓心理,感人心。在习作讲评课中,何老师通过自我修改,集体评议,再次修改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欣赏他人的习作。从指导课到讲评课,师生配合得非常好,回答和写作都非常精彩。我觉得这样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次是桂林市桂岭小学赖先立老师的《为别人画张像》习作指导课也让我佩服至极。赖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先把自己打扮成一身模特:黄色的练功服,一顶高高的帽子,配上白白的胡须,拄着拐杖随着音乐在台前翩翩起舞。学生观察模特,然后描述模特的外貌。从描写人物的共有特性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要抓住人物独有的外形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一指导。最后总结:描写人物,先写整体特征,再写主要特征。这样,所描写的人物特点才能突出,让人难忘。赖老师采用了新派作文读写结合课的模式已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最后专家点评这节课的时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些优秀教师的参赛课和名师的课让我收获不小,对我平时的作文教学很有帮助。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绪定会空前高涨,把自己独有的想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习作兴趣浓厚在多节课上得到体现。尤其在讲评课中,老师让学生上台宣读习作,大胆展示自我,让学生从老师和同学的评议中找到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添了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受益非浅,作文能力和评议能力都有了提高。
对于作文点评课,许多老师都觉得不好上,我也有同感,但是看了这些优秀的老师所进行的作文点评,对我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虽然他们的课还有一些不足,但是他们的长处很值得我学习,比如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参加这次作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回来以后,我总觉得该做些什么,就让这一次观摩课当我导航吧,相信它会伴我成长,促我前行。
第五篇:参加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石场乡中心完小 施鹏博
2012年9月14日——16日,我有幸去潍坊参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在三天的学习中,先后聆听了5位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或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知名优秀教师的不同风格的示范课5节。被大师的独特而精彩的授课所感染、所震撼,他们演绎了一幕幕在新课程教育目标引领下践行课改的精彩历程,一堂堂凸现“原生态”、彰显窘异风格,“读”来令人振奋而情绪高涨。下面简单介绍我的几点体会:
一、毋庸置疑这些示范课,非常直观、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新课改目标宗旨: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能力提高,真正做到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凭借执教者的循循诱导,鼓动学生积极参与,不断质疑、思考,学生有了自觉的探究意识、探索言行,学习兴致被激活了,自然会充满灵动、活水荡漾,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真的觉得非同一般,鼓舞人心。我从中感悟很深,受益非浅,事实就该这样。课堂教学还其本来面貌,体现“原生态”教学特性,没有一点做作与拖泥带水;教学过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如此宽松、民主交流讨论协商、人文化的情境氛围之下思考、体验、探索、自觉学习,全体学生都在进步与成长,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崭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尤其敬佩这些在小学界堪称大师的特级教师们,他们有着精湛的驾驭课堂教育的组织管理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名不虚传,可见其平时深厚的教育功底与令人惊叹的教育睿智。
二、这些名师虽然他们和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但总是能很快地了解孩子,也让孩子了解他们,熟悉周围的环境,放松心情,自然轻松地过度到课堂。有时问的问题既激发孩子的兴趣,又很睿智的进入到新课学习中,润物细无声,没有娇柔矫作之嫌。特别刘德武老师在给孩子上课时,和他们是那么的亲近,对他们是那么慈爱,好象爷爷在给孙子讲生动有趣的故事一般,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课堂上,孩子是聪明的,老师更是睿智的。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有时有点出忽意料,老师们总是细心地呵护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同时又很有策略地把他们不知不觉地引回来,时时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己去探索,从而解决问题。
三、深刻的把握教材,并融会贯通到教学中。听北京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的课,你会感到她对教材了然于胸,并做到融会贯通,才达到对知识深入浅出的、有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理解。使我感到田老师有很深的课堂教学功底。
四、听课回来有一句话一直在耳边围绕:“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语言诙谐幽默,还伴着徐长青老师生动的肢体动作。他再鼓舞学生积极踊跃展现自我,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营造一种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课堂氛围。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整节课活动、游戏中,矛盾—突破—升华,无处不显现出教师的智慧和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成为创造智慧的场所。我想上课的学生一样终身难忘,这节课让学生终身难忘之处就在于他们从中领悟到了知难而退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真谛。徐老师这节课后面的教学没有过多的教具演示和媒体展示,也无“精心指导”和“反复叮嘱”,但学生探究意识的效果就会那样的神奇。原因何在?是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学生思维中发挥了奇效。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探索活动中,展开想象、激活思考、享受成功的快乐,深刻地体验到了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作为现场学习的我庆幸能有机会参加学习,来此学习,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收获颇丰,我们有许多感慨、许多感动,却无以言表。一天的学习不足以吃透,我们只好把这些优秀的前瞻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带回来,慢慢琢磨、学习、研究,并与同仁共学同享,以此践行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孩子从此不再害怕学习。
2012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