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pt打印(世界经济概论课件)
导
论
案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
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 美国发现惊世大油田
一、世界经济概念及特点
(一)世界经济的概念
1.世界经济是人们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2.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具有全球规模的经济体系,必须以世界市场的产生为历史前提,他是在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3.世界经济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融入外国国民经济史、经济地理学等学科。
(二)世界经济的特点
1.世界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
2.世界经济是一个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3.与国际经济不同。
(1)国际经济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作为研究主体。世界经济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揭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及变化规律。
(2)国际经济是从国家的经济利益出发,描述那种实际上与不等价交换相联系的国际分工形态。世界经济考察世界范围的生产诸关系及其相适应的交换诸关系。¨
二、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世界经济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探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构成世界经济整体的是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它们在世界范围建立国际分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等各种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就是要研究这些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规律,以及影响影响这些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二)世界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2.研究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渠道、形式和手段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
3.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及世界性问题。
4.研究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特征、发展战略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5.研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揭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揭示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国家、企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对外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篇
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格局的变化
第一章
世界经济的形成
一、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及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1.国际分工的概念(1)自然分工
是人们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或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由地域资源的差异性而导致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
(2)社会分工
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和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种植业、畜牧业、重工业、轻工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3)国际分工的一般定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2.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1)自然条件(2)社会生产力水平(3)国际生产关系性质(4)上层建筑
(5)跨国公司
(二)国际分工的形式及发展阶段
1.国际分工的形式
垂直型国际分工:按生产力水平高低进行的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制造业的分工,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形式
水平型国际分工: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混合型国际分工:指一国在参加国际分工中,既有垂直型分工又有水平型分工。
2.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前资本主义时期分工-----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以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地域分工为主。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推动生产力发展,手工业、农业分离,产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最初分工。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机器大工业生产,促成英国和广大殖民地的宗主国和殖民地典型分工形式。
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本,食品、原料集中在亚、非、拉国家。形成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
战后传统国际分工格局的巨变----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打破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格局。工业国家之间分工居主导地位,各国间部门内部分工增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分工在发展。
(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与国际生产力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国际分工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分工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 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各国人力资源利用的影响
二、世界市场
(一)世界市场的含义
1.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和交换关系的总和 世界市场的含义:(1)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最初仅指世界商品市场,后又相继出现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
(2)世界市场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
首先,各国国内市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只有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交换关系才突破国界,但进入世界市场的只是进入国际交换的部分。
其次,国内市场受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世界市场主要受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制约和影响。
2.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是一个相对统一整体,包括一切经济制度和发展层次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流动。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 商品和资本的自由移动 一种商品一个价格
(2)竞争性,这种竞争表现为商品国际交换中的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上。
(3)扩展性,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扩展性。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
(二)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
世界市场的运行受着多种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并通过不同作用制约和影响各国经济
1、国际价格机制
国际价格机制不仅促进商品的国际流动,而且调节着世界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
(1)世界市场价格机制具有把不同国家的国别价值统一为单一国际价值的功能,即把国别价值统一为世界价值,把国别价格统一为国际价格。
(2)世界市场的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的基础是世界市场上的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通过交换将各个国家内在的等价关系转化为国际交换的等价关系。
(3)世界市场的国际价格机制是世界各国经济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即从劳动生产率地的国家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世界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的场所。
(4)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国际价格波动,对调节各国、各产业间的资源配臵产生积极作用。
2、关税率机制
关税是一国财政的重要来源,是调节进出口的基本手段。关税按征收的目的划分,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前者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后者以保护本国经济为目的,比重较大。
关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国和世界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进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同商品的不同关税率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3、资本收益率机制
世界市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也就是追求资本收益率的经济。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资本收益率相对低,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资本收益率相对高,收益率的差异使资本从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收益率高的国家。流动的结果使各国资本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收益率也随之调整。
资本收益率机制,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调节了资本的供求关系,提高了资本的利用率。
4、汇率机制
汇率即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各国的外汇汇率受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以及黄金外汇储备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
本币对外汇率上浮,使本国商品价格相对提升和外国商品价格相对下降,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汇率变动造成的各种影响大多会通过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表现出来,因此,各国为实现本国宏观经济目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一般会确定目标汇率,通过汇率的变动机制达到预期目的。
5、资源配臵机制
国际间的资源配臵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上的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一方面,世界市场的国际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会促进一国国内资源向利润较高或创汇的外贸部门移动,从而增加这一部门的资源量,间接增加了世界范围内这一部门的资源总量。
另一方面,每个国家都使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资源进行生产并出口,同时进口自己急需的相对短缺的资源生产产品,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并得到充分利用。
6、传导机制
世界市场的传导机制是指某些经济现象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从一个国家传导和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对这个国家产生作用的过程。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国内经济受其他国家的影响越大。
(三)世界市场的内容
1、世界市场的内容
世界市场主要包括三大领域
(1)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主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易活动。
有形商品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无形商品即各种劳务,如,运输、保险、旅游、技术、信息等。国际商品流通领域按其流通对象分别组成国际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
(2)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是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按其流通方式及周期的不同分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其中中长期信贷是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短期信贷是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内容。
(3)国际货币流通领域,是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既存在于商品流通领域,也存在于资本流通领域。主要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
2、世界市场的结构
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1)国际商品市场
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组织形式的市场。
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主要指经过面谈、电函或网络就主要交易条件达成协议或签定合同的商品购销。这是当今世界商品市场上最通行的商品交易方式。
有组织形式的市场以商品交易所为代表,还包括拍卖市场和博览会等。
商品交易所所进行的“大宗”或“大路货”买卖,即品种规格比较单一的大批量商品。从买卖方式上有现货交易,也有期货交易。
拍卖市场
亦称拍卖行,是一种定期市场。它拍卖的对象的品种、规格都是不太标准化的商品。如,珠宝、古董、艺术品等。一般以“叫价”方式竟购成交。在拍卖市场进行的一般都是现货交易。
国际博览会,可分为综合型的国际博览会和专业型的国际博览会。(2)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前者以证券交易所为代表,后者以国际货币市场为代表。
证券交易所,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形式,在证券交易所里国际资本以股票和债券的形式流通,买卖各方进行交易。世界主要证券市场有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及香港证券交易所。
国际货币市场,是国际短期信贷流动的场所。
目前,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有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苏黎世、阿姆斯特丹、米兰和斯德哥尔摩。近年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卢森堡、新加坡、香港、马尼拉、拿骚、开曼群岛和巴林等。主要货币市场如欧洲货币市场。
(3)外汇市场
主要从事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买卖活动。它是由一批从事外汇买卖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构成。
三、世界经济的形成
世界经济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形成与工业社会联系在一起,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结果。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生产方式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没有固定的分工,交通不发达,商品交换被限制在狭小范围。
(一)世界经济萌芽期 14、15世纪,围绕地中海进行的东西方贸易开始兴起。
参加国际交换的商品限于具有资源优势或生产成本差别大的产品。这些产品交易范围及其有限,不存在连结世界各国的世界经济。15世纪末16世纪初至18世纪中后期,近300年。
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了地理条件,国际贸易领域扩大到世界各地。贸易的核心是处于地中海沿岸的 西欧。
西欧的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在重商主义政策下,发展航海业和对外贸易,推动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西欧殖民者用武力强占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开发矿山、经营种植园。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专业化生产。
“三角贸易”,成为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形式。
西方殖民者从西非贩运黑人劳动力到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热带产品,由英国生产并出口工业品。由英国组织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从17世纪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美洲以及非洲和亚洲。美洲的金银、非洲的奴隶、亚洲的香料、欧洲的工业品纷纷卷入国际交换中。
处于萌芽时期的世界经济,是以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国际分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特殊分工。
国际贸易对各国的再生产过程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还有限。
(二)世界经济初步形成期
18世纪60年代前后,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经历大约100年的时间。
在这100多年中,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工业社会的产生及其在全球的扩散,使开放的城乡经济取代封闭的农村经济,形成有机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
1、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
机器的广泛应用,工业内部分工进一步发展,分离出了专门从事原料、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的独立部门。产品分工更加细密,如英国加工羊毛、德国加工麻、法国加工丝和麻、东印度加工棉花等。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或多或少地纳入国际分工之中。如英国的棉纺织品80%销往国外,所需棉花几乎全靠进口。
大机器生产的产品价格低廉,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同时外国消费者为了购买廉价的产品,必须出卖自己生产的原料和初级产品。
19世纪中期以后,欧美先进工业国利用廉价商品,将亚、非、拉这些地区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19世纪中期,基本上形成了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国际分工体系。其中英国占支配地位。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市场由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世界农村由于新地区的开发也进一步扩大。
2、世界市场的形成
机器大工业以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开拓世界市场。19世纪40-60年代,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工业的增长速度。
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内容不断丰富。世界市场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增加。改变了过去仅限欧洲手工业产品和热带农产品交换的世界市场,成为大宗商品交换的世界市场。棉花、羊毛、矿砂、煤、铁、棉纱、棉布、机器等资本品和大众消费品进入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1)各种贸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各种商品交易所相继出现。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交易方式由原来的现场看货传统方式让位给凭样品或根据凭证签约的方式。逐渐出现期货交易。保险、转运等服务业相继出现。
(2)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这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
逐渐形成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惟一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
(3)世界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标志着世界各国再生产周期已按着统一的世界市场机制同步运行。
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1857年首先在美国爆发,很快蔓延到欧洲。
(4)交通工具变革为国际分工领域的扩大、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提供物质手段。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并在欧洲迅速普及。1838年轮船横渡大西洋。
火车、轮船的出现使货物装载量增加,速度加快,时间缩短,运费降低促进国际商品流转。(5)被纳入世界市场的国家日益增多。除了少数非洲内陆以及亚洲、拉丁美洲少数国家地区外,都已被编制到世界市场的网中。
此时的世界经济还处于初步形成时期。
一方面,这一时期还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世界经济覆盖人口只有10%。另一方面,各国经济的直接联系主要是商品交换,生产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十分有限。(三)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爆发了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竟争时期过渡到垄断阶段,为世界经济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
1、交通运输和通讯业获得巨大发展
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工业的发展,使 工业由重心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
全球进入火车时代和轮船时代 结成一个跨洲的庞大的国际交通运输网 沟通世界各国的生产、交换和消费 全球信息网络形成
电报已普及全球,19世纪70年代电话在欧美广泛应用
无线电迅速普及
电汇取代汇票,便利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 1874年万国邮政联盟成立
2、世界市场内涵进一步扩大
资本输出
增加了国际分工的媒介
世界市场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
3、世界地理界限扩展完成
各国垄断资本建立国际垄断同盟瓜分世界 殖民地的瓜分
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瓜分完毕
1900年八国(俄、英、法、美、日、德、意、奥)联军侵华,签下《辛丑条约》 世界市场涵盖整个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章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格局变化
一、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 20世纪初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但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而形成的世界,一开始就成为少数资本主义强国激烈争夺的场所,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内在矛盾。
20世纪上半期与下半期世界经济具有不同特征
(一)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动荡 •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历程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1920战后混乱 •1920——1921经济危机 •1924——1929经济高涨 •1929——1933经济危机 •1934——1936经济萧条 •1937——1938经济危机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
•整个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战争—周期景气与衰退—战争的剧烈动荡之中。
表现:
1、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世界贸易萎缩
2、资本国际化步伐缓慢,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3、国际金融动荡不定和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瓦解 •原因:
•现代工业社会的扩张与现行经济体制发生冲突,引起工业国家经济政治危机。
•世界经济初期发展的不成熟性,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自发性与协调机制的无序性,使少数经济大国之间利益分配失衡。
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世界贸易萎缩
•1)经济增长缓慢((2)世界贸易在萎缩 •资本国际化步伐缓慢,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动荡不定和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瓦解 世界经济动荡的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打击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导致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以周期性经济波动为主要特征 战后经济周期的特点
•经济周期阶段性不明显
•生产下降幅度小,打击程度较弱 •生产过剩与财政金融危机交织 •“滞胀”成为普遍现象 •周期性与结构性结合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世界经济格局,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状态。•世界经济中心,就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集团。•随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扩大和深化,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在加剧,各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发生变化。从17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第一个称雄世界的世界经济中心---荷兰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荷兰地理位臵有利于控制法国与北欧之间、英国绝大部分、里斯本与但泽之间的贸易 •荷兰运输商垄断着大宗和混合货物的运输,尤其是谷物和鱼类,还有海盐、香料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荷兰地理位臵有利于控制法国与北欧之间、英国绝大部分、里斯本与但泽之间的贸易 •荷兰运输商垄断着大宗和混合货物的运输,尤其是谷物和鱼类,还有海盐、香料 •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该公司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享有特权。它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拥有东南亚的种植园,将东方产品---香料、火兰、蓝靛、棉花、蔗糖和木材销往欧洲 •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进行欺诈性贸易、海盗抢掠和奴隶贸易。
•17世纪中叶,荷兰的海外势力超过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欧洲最大的殖民强国。商业繁荣,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超过其他国家。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经济中心和国际信贷中心。
•17世纪末各国农业和人口下降,荷兰的商业地位受到打击,依靠商业建立起来的霸主地位丧失,让位于工业强国—英国。
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末大约300年时间里,英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准备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以毛纺织业为主的工场手工业,为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准备了物质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准备了政治条件 •战胜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取得海外霸权
•以印度和北美为中心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处于工业、贸易、金融和海运中心地位。
•1870年工业生产占世界32% •1870年拥有的商船吨位占世界第一位。•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向欧美和殖民地资本输出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美、德等国发生了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动力革命,供远距离传输。电使信息传递速度加快。
•重工业兴起;技术领先地位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和美国;技术革命成果更快扩散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增长了8.1倍,德国4.6倍,法国1.9倍,英国1.3倍。
•19世纪8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跃居第一位。•1900—1910年英国又被德国超过,沦为第三
1914—1918一战期间
世界处于英、美、德、法四极统治天下。英、法虽在工业上被美、德超过,但在世界贸易、殖民地、资本输出方面仍居第一、第二位。
•1915年开始美国出现5年之久的战争繁荣。•对外投资增加,1917年达到70亿美圆。•世界黄金储备的40%集中在美国。•美元上升为世界货币。
•国际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纽约。•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
•美国实力巨增
美、德、英、法 •1917年后苏联挑战美国的地位 •二战后 •美国全面取代英国的地位。•国内生产总值
占世界1/2 •贸易
占世界1/3 •资本输出
世界最大债权国 •黄金储备
占世界3/4 世界从美国单极走向多极化 •
1、苏联的挑战
1960年 •
2、日本、欧洲的挑战
1968 •
3、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20世纪50—80年代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崛起
第二篇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
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是指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和国际投资关系。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又促进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三种国际经济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三章国际贸易及其机制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及趋势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战前的发展
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间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过程,世界资源在各国间进行重新配臵的重要渠道,是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实现经济交往、经济分工和经济合作的基本手段。
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 (1)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形成 国际贸易的产生 (1)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以及商品的种类都很有限。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有腓尼基(现黎巴嫩境内)、希腊、罗马。
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是奴隶和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纺织品和香料。(2)封建社会 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埃及、印度、伊朗等亚非国家,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在地中海东部,11世纪后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兴起。威尼斯、佛罗伦萨、君士坦丁堡、里斯本、鹿特丹成为西方贸易中心。大马士革(叙利亚)、长安、扬州、泉州成为东方贸易中心。
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从香料和奢侈品扩展到呢绒、葡萄酒、羊毛和金属制品。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交通条件的限制,国际贸易的范围、规模有限,未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时期的国际贸易
16-18世纪是欧洲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中心几度转移。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汉萨同盟”诸城成为欧洲贸易中心。15、16世纪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先后成为国际贸易港口。其贸易运及亚洲、非洲、美洲。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转变,工业原料和食品比重增加。(4)资本主义自由竟争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促使企业跨越国界,形成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工业品比重上升,纺织品增长最快,还有煤炭、钢铁、运输材料、粮食等。
商品交易所、大贸易公司取代了对外贸易特权公司。运输业、保险业、银行业等广泛发展。
(5)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垄断了生产、流通部门,垄断了国内贸易、国内市场,还垄断了国际市场。分为两个阶段。
一战前(1870-1914)
世界工业增长迅速 1870-1900工业增长2.2倍 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出口,并获得原材料
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下降,1840-1870国际贸易增长了3.4倍,1870-1900年只增长1.7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4-1938)
战争和经济危机导致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并组织相互对立的经济集团。这使世界工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
1913-1938年25年间,世界工业只增长了83%。
国际贸易处于停滞状态。两次大战期间,国际贸易只增长3%,年增长率仅为0.7%。
(二)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
二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出现,国家间合作的产生,使国际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增长较快。第二阶段,7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放慢。
(三)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中商品结构趋向高级化
(1)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上升趋势,初级品处于下降趋势。
2、贸易内容复杂化
(1)国际贸易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变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快速上升。
(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农产品、纺织品贸易被纳入到新的多边贸易范围,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及投资并入多边贸易体制。
(3)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4)军火贸易不断增加。美国居第一位,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依次排序。
3、国际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传统的贸易方式,最常见、最简便的就是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此外,还有包销、代理、寄售、展卖、拍卖、招标、商品交易所买卖和易货贸易。
二战后,出现许多新的贸易形式,如三资企业、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许可证贸易。
4、国际贸易地理结构趋向多极化 (1)发达国家始终是国际贸易的主体 (2)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外贸增长较快 (3)发达国家中日欧增长较快
(4)贸易集团内部各成员国间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欧盟内部贸易占西欧对外贸易总额的70%,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40%。
(四)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1、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充当世界贸易发展的引擎。
3、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增长
4、区域贸易自由化与跨区域贸易的联合加强
5、电子商务挑战传统贸易方式
6、国际直接投资充当“国际贸易推动器”作用显著增强
7、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与国际经济合作方式日益融合 出现新的贸易障碍因素 非关税壁垒
贸易技术壁垒 绿色壁垒
二、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的演变 国际贸易政策
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进行商品、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时所采取的政策。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有关国际贸易政策就是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是为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目的 (1)保护本国市场
(2)扩大本国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4)积累资本或资金。(5)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关系。构成
(1)对外贸易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政策 (3)国别或地区贸易政策
2、对外贸易政策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其自由程度与保护程度有所不同。
(1)自由贸易政策 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 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即“限入奖出”。
3、制定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 (1)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力 (2)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3)本国经济状况
(4)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外交关系 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1、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从历史上看,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竟争时期,英国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在资本主义自由竟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是这一时期国际贸易政策的基调。自由贸易政策是18世纪开始形成的,到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
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和航海业发达的荷兰是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废除谷物法;废除航海法;取消特权公司;逐渐降低关税税率;与外国签订体现自由贸易精神的条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长达60年,对英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在英国的带动下,19世纪中叶,欧美的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贸易自由化 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贸易自由化浪潮。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成为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行者;GATT的签订有力地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加快了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 步伐;国际分工促进贸易自由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希望通过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
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关税大幅度减低;非关税壁垒逐渐减少;此阶段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这段时期的贸易自由化 是在西方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深条件下出现的,它既反映垄断资本的利益,也反映了生产力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同保护贸易政策相结合的有差别、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1)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2)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程度。(3)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2、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
贸易政策的制定是以某种贸易理论为依据,反过来贸易政策的实践也将推动贸易理论的发展。重农学派及休谟的自由贸易理论 斯密绝对成本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1、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
从历史上看,保护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四个阶段: (1)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16-18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也是西欧各国开始开辟世界市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纷纷强制性地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2)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 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纷纷从自由贸易政策转向保护贸易,逐步实施了一系列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保护性措施。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与英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实力和商品竞争力难以与英国抗衡,需要采取强有力的贸易保护政策来保护本国的新兴工业,即幼稚产业,使之免受英国商品的竞争。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处于垄断阶段。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加剧。尤其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市场问题更加突出。西方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推行超保护贸易政策。
这时期的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 贸易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更多地保护已高度发展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贸易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是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保护措施不只限于关税,还推行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奖出限入措施 不再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而是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贸易保护的受益者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陷入“滞胀”之中,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哉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到80年代后半期,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席卷全球。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保护对象从商品向投资、技术知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从传统产品、农产品扩大到高级工业品(汽车、飞机、数控机床、计算机等)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
保护措施日益多样化 强化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措施,“强调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即由进口国与出口国就有关商品作出在数量上有控制地进行销售的安排,由进口国与出口国推广会谈达成双边自愿限额协议,实际上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政治、经济压力,不得不接受的数量限制。
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管理贸易就是指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其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合法化。
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和不断加强的原因
(1)石油危机、“滞胀”迫使这些国家放弃自由贸易而转向保护贸易。(2)美、西欧、日本经济力量对比的消长,打破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3)国际货币关系失调带来巨大的贸易保护压力。(4)区域集团内对内取消贸易壁垒,对外高筑壁垒政策。(5)政治上或外交上的需要。
2、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关注的焦点
在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中,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
近年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有保护就业论、保护环境论等,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向社会问题扩展,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
其中,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力,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
由于新贸易保护关注焦点的变化,从而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SA8000)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新贸易保护实施的手段
以保护公平贸易为由,滥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条款,通过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或者激励企业实行反倾销的方式,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以保护消费者安全和健康为由,通过
建立新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环境技术标准等削弱对方的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将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产业WTO的框架,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以扩大出口。
(4)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为由,通过建立新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保护贸易理论的演变
重商主义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中心---外围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论
三、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GATT诞生的背景、宗旨及基本原则 GATT的宗旨:
各缔约国本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来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彼此减让关税,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
GATT的基本原则:
(1)无歧视性待遇原则,又称非歧视原则、无差别待遇原则。
(2)关税减让原则。是关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宗旨,也是多边贸易谈判的核心活动。(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透明度原则。
2、GATT体制的强化和WTO的诞生
GATT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组织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在GATT体制下,共完成8论多边贸易谈判。
3、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1)积极作用
关贸总协定尽管是一个临时性的,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但在国际上素有“经济联合国”之称,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构成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三大支柱。对战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保证作用。
第一,作为国际贸易的“谈判场”,启动和推动了各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作为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场所,缓和解决了各缔约方在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和摩擦。第三,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
第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第五,对于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六,向各缔约方提供经济贸易信息。局限性:
第一,从机构性质看,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决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不具有法人地位,或者说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这妨碍了其活动的正常运行,限制其功能的发挥,使其管理和协调国际贸易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第二,从管辖范围看,关贸总协定的管辖范围过于狭窄。
第三,从贸易规则来看,关贸总协定规则不严格,存在很多漏洞。
第四,从争端解决机制看,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第五,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六,关贸总协定中对中国及冷战时期属于“ 东方阵营”的国家采取歧视态度。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
1、WTO的宗旨和目标 宗旨: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定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响应的措施;
(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目标: 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落实GATT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所有成果。
2、管辖范围和职能 管辖范围包括:
(1)有关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2)服务贸易总协定及附件;
(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4)贸易争端解决程序与规则的谅解,即贸易争端解决的有关协议及程序;
(5)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即负责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是否与WTO相关协议、条款规定的权利义务相一致。
主要职能:
(1)负责多边贸易的实施、管理和运作,促进世界贸易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所辖的不属于“一揽子”协议(即成员签署的协议)项下的诸边贸易协议(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奶制品协议、牛肉协议)的实施、管理和运作提供组织保障。
(2)为成员间有关贸易协议的后续谈判提供场所,为各成员就多边贸易关系进行谈判和贸易部长会议提供场所、谈判准备和框架草案。
(3)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
(4)运用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定期审议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运行所产生的影响。(5)通过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和政策协调,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更大一致性;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及培训。
3、WTO的运行机制
WTO的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
(2)WTO的加入和退出机制
加入程序:WTO允许任何国家申请加入。一国或地区必须经过提出申请和受理、对外贸易制度的审议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多边谈判和起草加入文件、表决和生效四个阶段。
退出机制:
任何成员都可以退出WTO。退出必须在WTO总干事收到退出书面申请通知之日起6个月后才能生效。因为便于WTO其他成员方有较充分的时间调整与退出方之间的在WTO及其规则中的权利义务关
系;防止退出方使用权宜之计,利用退出程序逃避其应承担的有关义务;为退出方重新考虑退出决定和撤回退出通知创造机会。
(3)WTO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政策审议机制
(三)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WTO)
1、复关:
2、入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享有的权利
(1)享有世界贸易组织属下的各项多边协定与规定的权利。(最惠国待遇、普惠制、受惠于自GATT生效以来的关税减让成果)
(2)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并为中国取得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提供了法律基础。
(3)享有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规定的权利,较好地解决中国与其他成员的贸易纠纷。(4)享有参与制定全球贸易规则的权利。中国加入WTO后应尽的义务
(1)继续降低进口关税。WTO的发达成员方加权平均进口关税已从45年前的40%下降到 3.7%,发展中成员方降到11%。中国承诺在2000年将关税降到15%,2005年降至10%。(2)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
(3)逐步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补贴。(4)进一步加强贸易政策的透明度(5)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6)逐步开放贸易。
(7)放宽对引进外资的限制。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享受多边的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2)有利于中国出口产品享受“普惠制”和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
(3)有利于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的特设机构和程序,较好地解决或缓和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纠纷。
(4)有利于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5)有利于我国获得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发言权。(6)有利于推进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升级。(7)有利于利用WTO的基本原则,采取例外与保 障措施的权利。
(8)有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第四章 国
际 投 资与跨国公司
一、国际投资
(一)国际投资
1、国际投资
一般是指某国的企业、个人或政府以资本增值或其他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
这种活动从国际角度看,称为国际投资。从接受外国东道国角度看,即为利用外资,或引进外资。广义的国际投资,泛指各种形态
资源的跨国界的流动,包括资本、物质、设备、智力、技术、信息等形式。从目的来看,国际投资是以获取资本增值为主要目的的资本流动。因此,商业性资金流动和赠与性资本转移等都不属于国际投资。
2、国际投资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
有三种形式: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购买国外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以利润进行再投资,即投资者把通过投资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原企业的追加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
主要类型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国际信贷等。
(3)国际灵活投资
主要有贸易信贷、国际租赁、信托投资、项目贷款、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与合作开发、国际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
(二)国际投资的发展
1、国际投资发展的两个阶段(1)国际投资出现和形成阶段(2)国际投资大发展阶段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特点和发展趋向
(1)国际投资总额不断增长,国际资本输出的增长不平衡。(2)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3)国际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P184-185(4)国际投资流向和投向改变,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P187(5)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脱离商品劳务运动的趋势,国际资本市场呈全球一体化趋势。
二、国际直接投资
(一)国际直接投资及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DI)。
国际直接投资区别于国际间接投资主要在于目的不同,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收入或资本利得,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目标则是得到被投资企业的直接控制权。国际直接投资相对于间接投资的特点是:
(1)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2)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3)投资期长,风险大。(4)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2、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
(2)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
(3)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
(4)按照投资主体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
(二)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分为市场因素、微观因素和投资环境因素
1、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指投资输入国的生产要素成本、市场规模和特性,外资政策以及汇率的稳定与否。(1)生产要素成本
(2)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大小和特性。
2、微观因素
(1)东道国的行业利润(2)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和风险
3、国际投资环境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理论 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
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3、市场内部化理论
4、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5、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6、产品生命周期论 7、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跨国 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关注的热点发生变化,主要论题是:跨国公司的政治行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等。
战略管理研究 麦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三、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定义
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了题为《世 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报告,把跨国公司的 定义表述如下:
(1)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该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的法律形式如何,也不论其在哪一部门经营。
(2)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反映企业全球战略目标的政策。(3)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
2、跨国公司的特征 结构特征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跨国公司的早期发展
2、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是跨国公司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到80年代虽有所减慢,但保持着
稳步的增长趋势。3、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1)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2)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新趋势
(3)R&D国际化成为跨国公司技术发展 组织网络化成为跨国公司结构调整
(三)跨国公司的作用及影响
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加速了生产国际化,深化了国际分工
(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3,占进口的1/2,国际贸易中大约2/3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
(4)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促使科技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2、跨国公司对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1)对母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
有利于扩大母国市场。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销售机构增强母国扩大市场的能力。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能降低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回收利润再投入,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改变就业结构,消极:导致“产业空心化”。
(2)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有助于东道国资本的形成;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间接推动作用;开拓东道国产业空间;推进东道国技术进步。
消极: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被外国资本控制;影响本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技术自主开发;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后进国。
第五章 国际金融关系
国际金融关系主要研究国际间的货币关系以及为调节国际货币关系而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关系的实质就是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
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取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
定、做法和制度。也就是指一组由大多数国家认可的用以确定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以及国际 收支调节机制的习俗或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和制度框架。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为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一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资产。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这会因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2)汇率制度的确定 •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和维持,才能顺利地将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其他货币的购买力。
•一国是采取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制度,各国政府是否共同规定市场汇率波动幅度及干预汇率波动的措施等。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当国际收支失去平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相互协调。在不同货币体系下,调节方式是不同的。
•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促进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稳定而有效的调节。
(二)国际金本位制 •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3)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上下限不超过1%。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
•(4)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5)IMF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3、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货币集团之间相互对立的局面,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国际汇率,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其实行的前20年里,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二战后的“黄金时代”。
•其内在的缺陷:
•(1)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特里芬难题”,即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会使美元的持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
•(2)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美元是基准货币,即使美元汇率偏高或偏低,也不便作出调整
•(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都与国内经济目标相矛盾 •
(四)牙买加体系
1、《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1)修订IMF的基本份额 •(2)黄金非货币化和储备货币多元化。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使黄金与货币相分离,让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
•(3)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合法化。•(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从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看,它并不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否定,它所否定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双挂钩制度,而保留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在保留和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用的前提下,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进一步改革。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见教材
三、国际金融机构
一、国际金融机构概念
国际金融机构(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又称国际金融组织,是指从事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管理或国际金融业务的经营,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各类金融组织。可以分为地区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国际金融机构是超国家性质的,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非居民。
第二,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目标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
第三,国际金融机构不按某一国家的法律或惯例建立并运作,有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
二、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及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国家的货币信用与国际结算制度处于建立阶段,它们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矛盾并不尖锐。此时西方国家主要靠本国货币、资本输出以及政治、军事霸权对殖民地的金融进行控制,还不需要其他手段。所以这时还不具备国际金融机构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少数目家不仅运用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还希望利用国际组织来控制其他国家,以达到侵略扩张的目的,所以提出了建立国际金融组织的设想。同时,由于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严重,多数西方国家在货币、外汇和国际结算方面发生了困难,希望得到国外的援助,因而也要求建立国际金融组织。
在此形势下,一战后西方国家召开了一系列国际金融会议,讨论货币和外汇的问题。1931年5月,一战的战胜国集团为处理战后德国赔款问题,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日本的中央银行和代表美国银行界的摩根银行,在瑞土的巴塞尔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这成为国际金融组织的开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运作,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凡是参加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并在协定上签字的国家,称为创始会员国。在此以后参加基金组织的国家称为其他会员国。两种会员国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无区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只有44个会员国,至1997年底,已发展到184个会员国。截至2010年4月有成员186个,我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宗旨是,帮助会员国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解决会员国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和外汇资金需要,以促进汇率的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各会员国委派理事和副理事各1人组成。执行董事会是负责处理基金组织日常业务的机构,共由23人组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除会员国缴纳的份额以外,还有向会员国借人的款项和出售黄金所获得的收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是:发放各类贷款;商讨国际货币问题;提供技术援助;收集货币金融情报;与其他国际机构的往来。
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国于1945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代表权。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
2006年9月18日,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投票权90.6%的成员在新加坡年会上对增加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的认缴份额和投票权的决议投了支持票,从而使这4个国家在该组织中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根据该决议,中国缴纳的份额从原来的63.69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94.655亿美元)上升为80.901亿特别提款权(约合120.23亿美元),相应地,中国在IMF中所占的份额从2.98%提升至3.72%,投票权则从2.94%提升至3.65%;是第8位份额最大的成员国
而美国以371.493亿特别提款权作为最大份额成员,美国的投票权为17.5%。
其他排在中国前面的也都是发达国家: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2010年2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任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为其特别顾问。
世界银行集团
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1944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的另一个国际金融机构,也属于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它于1945年12月建立1946年6月开始营业,总行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即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统称为世界银行集团。它们都是重要的、全球性的国际金融组织。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通过提供和组织长期贷款和投资,解决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
今天世界银行的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设施。它向成员国提供优惠贷款,同时世界银行向受贷国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减少贪污或建立民主等。
根据协定,凡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不一定都参加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建立之初,有39个会员国,到目前为止,已增至181个会员国。凡会员国均须认购世界银行的股份,认购额由申请国与世界银行协商,并经理事会批准。一般情况下,一国认购股份的多少是根据其经济和财政实力,并参照该国在基金组织缴纳份额的大小而定。世界银行会员国的投票权与认缴股本的数额成正比例。
世界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每一会员国委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名组成。理事会每年9月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举行年会。执行董事会是世界银行负责组织日常业务的机构,它由21人组成。
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
(1)各成员国缴纳的股金;
(2)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3)发行债券和收取贷款利息。其主要业务活动是提供贷款、技术援助和领导国际银团贷款。世界银行的三个限制条件
(1)只有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才允许申请成为世界银行的成员,贷款是长期的,一般为15—20年不等,宽限期为5年左右,利率为6.3%左右。
(2)只有成员国才能申请贷款,私人生产性企业申请贷款要由政府担保。
(3)成员国申请贷款一定要有工程项目计划,贷款专款专用,世界银行每隔两年要对其贷款项目进行一次大检查。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
向成员国尤其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是世界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世界银行贷款从项目的确定到贷款的归还,都有一套严格的条件和程序。
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周期
世界银行项目贷款周期包括:选定、准备、评估、谈判、执行、总结评价六个环节,各个环节。我国与世界银行集团
一、与世界银行的往来
中国是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席位长期为台湾当局所占据。1980年5月15日,中国在世界银行和所属国际开发协会及国际金融公司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80年9月3日,该行理事会通过投票,同意将中国在该行的股份从原7 500股增加到12 000股。我国在世界银行有投票权。在世界银行的执行董事会中,我国单独派有一名董事。我国从1981年起开始向该行借款。此后,我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逐步展开、扩大,世界银行通过提供期限较长的项目贷款,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改造、能源、农业等国家重点建设以及金融、文卫环保等事业的发展,同时还通过本身的培训机构,为我国培训了大批了解世界银行业务、熟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
中国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本次改革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提高基本投票权以及2亿美元规模的特别增资方案,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整体的投票权从33.41%上升到39.48%。会议还决定世行进行总规模为584亿美元的普遍增资,提高世行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的财务能力。
二、与国际开发协会的往来
1980年5月15日,中国在该协会的席位也得到恢复,在协会中享有投票权。国际开发协会主要向我国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用于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三、与国际金融公司的往来 1980年5月15日,中国在该公司的席位也得到恢复。我国按规定认缴股金并享有投票权。目前,我国与国际金融公司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从1987年该公司开始向我国中外合资企业提供融资开始,援助的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涉及到包括中外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含乡镇)、私营企业及实行股份制的企业等,为我国这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及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国际开发协会IDA
成立:于1960年成立,是世界银行集团成员。
宗旨:世界银行的无息贷款(软贷款)和赠款窗口,通过向生产性项目提供贷款,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开发协会的宗旨是,专门对较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条件极其优惠的贷款,加速这些国家的经济建设。
成员:目前包括169个成员国。
负责人:现任董事长是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Zoellick),美国人,2007年7月上任,任期5年。
总部:美国华盛顿。
组织结构: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捐款国组成的董事会负责处理日常业务。
主要活动: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每年同期举行一次春季例会和一次年会。
国际开发协会的资金来源除会员国认缴的股本以外,还有各国政府向协会提供的补充资金、世界银行拨款和协会的业务收入。
我国在恢复世界银行合法席位的同时,也自然成为国际开发协会的会员国。
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金融公司也是世界银行的一个附属机构,1956年7月成立。它本身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1957年,它同联合国签订协定,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参加国际金融公司的会员国必须是世界银行的会员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74个会员国。
国际金融公司的宗旨主要是:配合世界银行的业务活动,向成员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的重点私人企业提供无须政府担保的贷款或投资,鼓励国际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以推动这些国家的私人企业的成长,促进其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会员国缴纳的股金。(2)从世界银行和其他来源借入的资金。(3)国际金融公司业务经营净收入。
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对会员国的私人企业贷款,不需政府担保。
我国在恢复世界银行合法席位的同时,也成为国际金融公司的会员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国际金融公司的业务联系不断密切,其资金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多边投资保证机构
多边投资保证机构是1988年新成立的世界银行附属机构。
多边投资保证机构共有151个会员国。其宗旨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私人投资提供政治风险和非商业风险的保险,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吸引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的战略。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国的中央银行与代表美国银行界利益的摩根银行、纽约和芝加哥的花旗银行组成的银团,根据海牙国际协定于1930年5月共同组建的,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刚建立时只有7个成员国,现成员国已发展至45个。
国际清算银行成立之初的宗旨是,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款的支付和解决对德国的国际清算问题。1944年,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决议,该行应当关闭,但美国仍将它保留下来,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此后,该行的宗旨转变为,增进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额外的方便,同时充当国际清算的代理人或受托人。国际清算银行不是政府间的金融决策机构,亦非发展援助机构,实际上是西方中央银行的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由认缴该行股金的各国中央银行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一次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该行的日常业务。董事会下设银行部、货币经济部、秘书处和法律处。
国际清算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国缴纳的股金,另外,还有向会员国中央银行的借款以及大量吸收客户的存款。
其主要业务活动是: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办理各种银行业务,如存、贷款和贴现业务;买卖黄金、外汇和债券;办理黄金存款;商讨有关国际货币金融方面的重要问题。国际清算银行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十国集团(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活动中心,经常召集该集团成员和瑞士中央银行行长举行会议,会议于每月第一个周末在巴塞尔举行。
欧洲投资银行
欧洲投资银行是在1957年3月25日,根据《欧洲共同体条约》(即罗马条约)的有关条款组成的欧洲金融机构。它的成员都是欧洲共同体的会员国,行址设在卢森堡。欧洲投资银行的宗旨是,为了欧洲共同体的利益,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和共同体本身的资金,促进共同市场平衡而稳定地发展。该行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在非盈利的基础上,提供贷款和担保,以资助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项目,改造和使原有企业现代化以及开展新的活动。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向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是1965年3月根据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即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第21届会议签署的“关于成立亚洲开发银行的协议”而创立的。1966年11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同年12月开始营业,行址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亚行有来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成员,和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非区域成员。亚行现有67个成员,其中48个来自亚太地区,其余来自其他地区。
亚洲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建立亚行的宗旨是通过发展援助帮助亚太地区发展中成员消除贫困,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亚太地区的发展计划筹集资金,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协调成员国在经济、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进行合作,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国缴纳的股金、亚洲开发基金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
亚行对发展中成员的援助主要采取四种形式:贷款、股本投资、技术援助、联合融资相担保。非洲开发银行
非洲开发银行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赞助下,于1964年9月正式成立,1966年7月开始营业,行址设在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让。
非洲开发银行的宗旨是,为会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协调各国发展计划,促进非洲经济一体化。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国认缴的股本以及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截至2007年5月,非行有77个成员国,非洲53个国家全部为成员,此外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区外成员24个。
中国与非洲开发银行的关系
中国于1985年5月8日和10日先后加入非洲开发基金和非洲开发银行。
200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史纪良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非行年会并发表讲话。
2003年6月3日至4日,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艾平代表中国政府出席非洲开发银行理事会第38届年会暨非洲开发基金理事会第29届年会。
非发基金是非洲开发银行的软贷款窗口,旨在向非洲最贫穷的国家提供优惠贷款和技术援助赠款。
截至2006年底,我国在非行持股24,230股,占非行总股份的1.117%。加入以来,我国先后7次参加非发基金捐资,累计承诺捐资3.64亿美元,实际捐资3.14亿美元。
泛美开发银行
泛美开发银行于1959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1960年11月1日开始营业,行址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该行的创始成员国是美国国家组织的21个国家, 包括20个拉美国家和美国.截至1983年2月甩成员国43个:其中美洲国家27个,美洲以外的成员国16个。2009年1月12日,中国正式加入泛美开发银行集团
泛美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动员美洲内外资金,为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项目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拉美经济的发展。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国认缴的股金、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和较发达会员国的存款。
四、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区域化
(一)金融全球化
1、金融全球化及动因 金融全球化是指各国金融活动和金融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联结在一起的过程。金融全球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发生和不可逆转的历史现象,构成了当代国际货币金融发展与变化的基本特征。
金融全球化的基本动因
(1)全球生产、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金融是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随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和贸易获得大发展,为国际金融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制造业发展迅速;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迅速崛起; 第三产业发展更快。国际贸易增长迅速; 服务贸易增长比商品贸易增长更快。国际投资比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更快。
发达国家不仅是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国,而且也是全球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国。对服务业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国际直接投资,特别是对金融服务业的投资的迅速增长,既是金融全球化的直接促进因素,也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2)金融自由化 金融管制是资本国际流动的和金融全球化的障碍。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改变原有的对金融体制实施的限制,让市场力量发挥出更大作用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利率自由化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核心。
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即放松金融管制。一是取消对资本跨国流动的限制;二是放松对本国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管制。
(3)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使金融市场和金融结构发展变革的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的创造活动。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为了规避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先后掀起金融创新浪潮。
需求引导金融创新。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剧烈波动导致的风险,推出了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可变利率抵押贷款。
2、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欧洲美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离岸金融的兴衰。(2)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外汇期货;利率期货;期权交易;互换交易
(3)全球资本流动的私人化。各国的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到国际证券市场筹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3、金融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积极作用 提高国际资本流动效率 投资者可在全球各地寻求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竞争加剧使各国金融机构服务质量提高,降低成本。推动各类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的调整。(2)消极影响 金融风险全球化 金融危机全球化
(二)金融区域化
金融区域化是指某一区域有关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里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货币体系的过程。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欧元的产生 蒙代尔认为,要使浮动汇率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放弃各国的国家货币,采用区域货币。“区域”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它是根据要素的流动性来划分的。当要素在某一区域内能够自由流动而在其他区域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区域就适合建立一个货币区。这种货币区就是所谓的“最优货币区”。“最优”是指区内国家通过协调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对区外货币的汇率浮动,达到区内国家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1)商品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
(2)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 (3)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国家
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包括要素自由流动、汇率统一以及经济政策协调这三方面的内容。最优货币区的成员国必须放弃一定的政策自主性。欧元的产生 1958年欧共体签署《欧洲货币协定》
1969年海牙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筹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1978年在布鲁塞尔决定于1979年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1987年生效的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白皮书为欧洲货币联盟建立奠定坚实基础。1989年通过了《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报告》。1991年通过“马约”。《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的目标是最迟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届时将在联盟内实行统一的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
1999年1月1日欧元这一世界货币史上划时代的跨国货币或区域货币宣告诞生。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2、美元化 美元化是指美国以外的国家将美元作为部分或全部法定货币的进程。分为非官方美元化和官方美元化。(2)美元化的利弊 弊:
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自动放弃“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和货币发行者的角色。铸币税收入完全丧失 利:
汇率风险将消失或大大降低
为本国提供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进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3、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
第三篇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内涵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臵,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1.贸易自由化。2.生产国际化 3.金融全球化 4.科技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成因
l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4、跨国公司 的大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3、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4、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3、经济全球化弱化了国家主权。
4、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5、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臵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以获得区域内国家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臵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过程。经济全球化过程最终发展为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在全球的各个经济区域实现的。
(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适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关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自己的研究范畴。
(3)区域经济一体第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资本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的生产和资本一体化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1)国家主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不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各国突破主权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的协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概念。
(2)区域经济一体化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全球化过程背道而驰。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的某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不一样。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之间消除各中贸易壁垒以及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因此,它是主要是由政府出面推动的。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不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相似理论、关税同盟理论。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成因
l1、形式
l按照成员经济联合的程度或共同调节、干预的深度,一体化的形式可分为:
l(1)自由贸易区。是指成员国之间废除全部贸易障碍,实现贸易自由化,但各成员国享有自决权。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
l l(2)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完全取消关税等贸易壁垒,在各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关税同盟类似于自由贸易区,前者与后者不同的是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采取共同关税,实行统一对外贸易政策。例如,东非共同市场。
l(3)共同市场。是指以关税同盟作为基础,不仅在成员国间消除贸易障碍,实行贸易自由化,而且还允许技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流动,并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最典型的例子。l(4)经济同盟。各成员国间不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移动,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还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和实行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与社会政策,通过实行统一的经贸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并使之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l(5)政治同盟或完全经济一体。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也是其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真正成为一个国家,一体化中央当局不仅统制货币与财政政策,而且还有一个中央议会,它拥有一个国家政府的全部权力。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因
(1)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3)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4)区域经济一体话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三)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见教材
第四篇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 第7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 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见教材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见教材
第二篇: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2013年12月
一、名词解释
1、出口导向战略
也称为出口替代战略或者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利用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2、发展中国家
是发达国家的对称,通常是指过去那些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现已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面临着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
3、“休克疗法”
在经济学中指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
4、保护贸易政策
也称保护贸易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5、国际直接投资
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6、进口替代战略
也称为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同时通过进口替代减少贸易逆差,缓解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增强经济独立性。
7、石油美元
是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
8、跨国公司
指在两个或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9、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形成了一批工业发展较快,制成品出口迅速增加、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和地区。
10、世界经济失衡
在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世界供求关系不平衡以及该体系内部的某些长期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导致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过
程及其状态。
11、新经济
是指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12、最优货币区
由那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一级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
13、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是指那些其破产或基本职能丧失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实体经济平稳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的金融机构。
14、经济结构二元化
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甚至原始的经济成分与先进的甚至现代化的经济成分并存。
15、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可调整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
二、简答题
1、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引发世界性大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了滞胀阶段
2)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
3)石油美元的兴起
4)形成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
2、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发达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
3)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机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简述“拉美模式”的主要特点。
1)政府同样对经济进行了比较积极的干预,但更多侧重于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需求,以及通过国有化和贸易管制等措施直接控制和保护国内进口替代产业。
2)依靠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出口支持工业化,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实行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3)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重。
4)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对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
4、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积极影响:1)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供给提供了多种渠道
2)浮动汇率多元化赋予各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更大的自主权
3)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使各国在国际收支调节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消极影响:1)仍然难以克服广义的特里芬两难
2)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因此受到美元等主要货币波动的影响
3)现行国际收支机制加剧了顺差国与逆差国之间的不平等
5、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原因。
1)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6、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原因:1)储蓄投资视角:由于储蓄率差异所导致的各国投资储蓄缺口差异所造成的。
2)汇率视角:一些国家,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对本币的低估刺激了本国出口,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3)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视角:市场要素的国际流动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形成了生产要素在一些国家或地区集中而主要面向全世界市场的格局;国际分工变化期间,中国等国家与美国比较优势实现的周期不同步,故失衡是临时性的,可以随着美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增长得到解决。
根本原因:1)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
2)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快速崛起
3)美元体制的影响
7、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促进了生产国际化
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5)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8、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
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
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9、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
1)政府制定经济计划
2)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
10、实行美元化的国家或经济体,其代价和利益有哪些?
利益:1)汇率风险将消失或大大降低
2)为本国提供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进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代价:1)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自动放弃“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和货币发行者的角色
3)铸币税收益的完全丧失
11、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汇率安排多样化
2)黄金非货币化和储备货币多样化
3)扩大基金份额,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12、简述“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1)为了克服市场弱化压力,有效实施政府替代,即强制扭曲某些市场价格及其资源配置,培植主导产业及其主要企业组织。政府对特定部门进行积极的扶植与干预,即实施所谓选择性干预,施加直接影响,以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
2)政府一方面通过强有力的行动,创造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努力维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
3)在“强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将出口导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采取“加工组装型工业化”的模式。
4)一方面依靠国内高储蓄和政府控制的借款实现高增长。另一方面将引进外资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及时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重视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强调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结构,重视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
13、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2)以间接性和波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3)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4)对外经济关系的国家调节
5)其他领域的国家调节
14、简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
1)国际储备资产形成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化
2)汇率制度多元化与主要货币的频繁波动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多元化与集团化管理趋势
4)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趋势
5)国际金融机构及其监管治理的改革要求迫切
15、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全球经济循环的非对称性
2)实际汇率安排的多元化难以克服汇率的频繁波动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非对称性
4)国际金融治理机构的代表性不足
5)跨国金融监管的缺失和弱化
16、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2)政府为市场竞争创造基本条件
3)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4)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5)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
17、简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1)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
3)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地区的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机遇
4)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邻国吸引外资
5)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6)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贡献
7)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导致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经济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1)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2)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3)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4)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5)社会问题加剧
三、论述题
1、论述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能带动很多行业
1)虚假购买力,透支中国未来经济
2)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3)拉高物价水平,提高了劳动力成本
4)境外资本炒作房产掏空国民财富
2、论述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提供了机遇:1)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合理的内部定价机制
2)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3)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4)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面临严峻挑战:1)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2)潜藏的利率风险给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
3)可能引发商业银行资产风险上涨
第三篇: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总结与心得
12国贸2班 黎淑仪 201242601228 摘要:《世界经济概论》是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了解世界经济格局、把握世界经济脉搏的要求,更加凸显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正确理解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发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经济格局和当代世界主题;增强了我对世界经济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的了解,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具体说明了本人在学习这一门课程后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课程 总结 心得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内容总结
龚老师的教学内容涉及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和一般趋势、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等,同时,还选编了许多相关案例和阅读材料,使教学更为鲜活和独具特色。在讲授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时,老师讲授了两者的概念和区别,告诉我们,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和交替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作,推动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区域经贸集团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热潮。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地位更为重要。它是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过渡形式和步骤。其次,老师再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等区域经济组织。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现象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但龚老师在讲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时,花费精力去寻找并引用了最新的数据,以保证新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
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时,老师适当联系了中国经济的实际,在讲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使教学更具说服力,也使我们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心得
我国对世界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初,学术界提出关于世界经济学科建设的问题,并就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及其具体内容展开了讨论。直到80年代初,在钱俊瑞先生的倡导下,我国才全面展开该领域的学科建设,经过80年代的努力,到90年代初,世界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得到了提高,已形成了对学科体系的几种不同的看法,对推动国内关于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经济学科的学生,《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应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上。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门课程能够让我们大学生了解世界经济格局,把握世界经济脉搏,拓展在校大学生视野。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四篇: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一:学习《世界经济概论》的收获和体会
如今,经济全球化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慢慢地被卷入这个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从表面上看是经济范畴的理论问题,但实际上它还涉及了国家政治、外交关系、对外政策、海外军事、国际大事件应对、国家对国际事务参与和决策等许多关于政治方面的问题。学习世界经济概论可以让我们很好地融入社会经济中,进而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效。
从《世界经济概论》所学到的知识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突飞猛进,每一个国家都很清楚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的重要影响。特别是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若一个国家并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他将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认真去思考。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使得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贸易区域的出现。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行开放以济政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殊途同归、互动发展的关系。这对于每一个贸易区的成员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一轮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也会随之而出现并且得到快速的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信息流通的网络、通信卫星和计算机技术等,促使通信技术以前未有的速度迅速在全球形成了市场。同时,其他的新技术了也突发猛进,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新经济,进一步推动了新经济的成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企业出现集团化发展趋势,其基本动向是组建具有多元化的产品和生产能力,以达到全球性扩张。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过程中,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得不对其传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产业调整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制造能力弱,因此这些国家先后采取了改革开放政策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投资大幅度增长,从而对本国传统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而在传统工业制造领域,其行业与企业基本上处于无力营运的状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各国的经济联系加强,贸易量也会增长。从理论上说,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经济依存度提高,作为以国际贸易为主体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则应该越来越开放、自由,这样才能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吻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化,外汇市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国际清算、兑换功能、授信、套期保值、投机等方面。并且,国际外汇市场也越来越活跃,国际外汇市场职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其表现为:
1、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2、提供资金融通;
3、提供外汇保值和投机的机制。正因为如此,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之一便是更大规模地促进国际资本流动,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组织在全球性公共基础设施如信息传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争端与冲突地解决、主权国家的救助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之间发挥的协调作用,它所解决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依存度迅速提高,一方面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以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学习《世界经济概论》的体会和感受
通过学习这一门课程,我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与其他国家交往而独立存在,通过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国家之间建立了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企业、个人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效率在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全理、不公平的分配。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在全球内的两极分化是并行的,并且是严重对立的。在现实中,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更加突出了国家的安全问题。
学习这一门学科让我认识到了世界经济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以后立足于社会起到很好的帮助。所以,我们还需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经常关注这个社会的经济变化,进而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当中。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学习心得>>(2207字)
将近二十多天的《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网络培训已经结束了,南开大学的周申老师悉心授课,使我深深体会到世界经济学有多么的错综复杂。通过这次网络培训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南开大学世界经济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屡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世界经济概论》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从一体化的角度来对世界经济原理和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阐述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平衡发展,研究了世界经济的相互往来与国际协调以及经济增长中的全球化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利用等等,这让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立足点,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南开大学的《世界经济概论》,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课程的定位与课程设计指导思想非常先进。经济学院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更新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即强化课程间的衔接,理顺课程学习顺序,协调各门课程内容,取消相对陈旧的课程,重新规划每门课程的内容,避免重复,形成有机衔接而不重复的系统课程教学体系,并把最新的相关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和南开大学相比,我所在的西安培华学院是一所民办三本院校,没有开设世界经济专业,我们所开设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课程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进行开设。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经过认真思考,归纳了几点原因:
1、《世界经济概论》与其它学科知识内容交叉重复。《世界经济概论》在教学中存在着与其它学科知识内容交叉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内容会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和《国际经济学》等课程重复,因此在讲到这些部分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会认为内容都已经学过,觉得再听的话没有什么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如何建立本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还有待于在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逐步认识和完善。
2、由于《世界经济概论》学科性质,有些章节在教学中有理论部分尤其定性分析部分,存在着讲授枯燥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等问题还有待继续研究与实践。
3、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对有些专题的驾驭能力不够,课堂无法生动出彩。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给自己充电。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将教师送出去学习。如像南开大学的教师95%的都有机会去美国、欧洲等国家的著名大学作为访问学者交流学习,一方面锻炼了自身的语言水平,一方面也增长的专业知识。
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与激活学生学习?
1、灵活设置授课内容,加强教学中热点难点的要求。如中国入市过渡期满后将会给中国经济、产业等带来什么影响;能源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纺织品配额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等。
2、增强教师的感染力。如果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课堂上旁征博引,谈吐不凡,而又不乏风趣幽默,必定会有极高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和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寓教以情,以情感人,使学生以热爱的心态来进入学习,其结果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此外在授课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注意开场白,一开始便投入讲授枯燥的课本内容,学生的情绪定会逐渐低落,对这堂课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教师如果注意每堂课都来一个新颖的开端,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点值得借鉴。首先,南开大学完善实验课程建设,建立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六个实验室,如经济分析实验室、实务模拟实验室、金融分析实验室、规划仿真实验室、基本技能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积极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国贸模拟软件的使用,学生还可以利用贸易网络平台进行国贸实务的演练,如何发盘,还盘等。其次,进行实践教学与实地考察。克服困难建立实践基地,利用省会城市的地理优势,组织学生深入码头、大型物流企业、海关、开发区等参观学习。同时,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写实践考察报告、实习报告和学习收获,通过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再次,邀请实际企业业务人员的讲座与交流。
我所在的三本院校更应该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多购置外贸教学模拟软件,增设实验室,并对其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也希望学校能有些改革,如新招聘的教师先放到外贸企业实习1-2年,再回来给学生上课,这样能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
4、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作为三本院校,理事长在教学方法改革的理念上非常前沿,我校从2008年就开始倡导过程性考核方式,即不以最后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而是强化平时的过程性考核成绩。我校的过程性考核比例原来是3:7,后来提高到4:6。平时的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章节测试等环节都以一定的比例给予分值。另外,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口语考试环节,作为期末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上两点感触,是这次网络培训课程的一点认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将兄弟院校好的做法进行借鉴,运用到教学中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三: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2613字)
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够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运输工具无法达到达到长途运输的迅捷性和安全性要求,商品交换的内容和范围极其有限,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不发达,还存在真正意义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也没有形成。到14-15世纪,围绕地中海进行东西方贸易发展起来,但商品交换只限于那些具有资源优越或生产成本差别很大的少数商品,贸易的地理位置范围也十分有限,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带有很强的区域性,也还没有形成把各国经济链接在一起的世界经济。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经济财逐步开始形成。
通过学习这一门课程,我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与其他国家交往而独立存在,通过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国家之间建立了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企业、个人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效率在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全理、不公平的分配。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在全球内的两极分化是并行的,并且是严重对立的。在现实中,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更加突出了国家的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突飞猛进,每一个国家都很清楚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的重要影响。特别是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若一个国家并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他将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认真去思考。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使得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贸易区域的出现。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行开放以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殊途同归、互动发展的关系。这对于每一个贸易区的成员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臵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但这两者之间的 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其正面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是次要的,。因此,WTO要进一步加强对区域经济集团的监督和约束,协调好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改进和完善其倡导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同时,各区域经济集团也要不断扩大自身的对外开放程度,将自身运作纳入WTO的监控范围,充分发挥集团经济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如此,才能尽量消除或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影响,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成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学习了课文,我认识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认识到世界全球化的必然性,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全球化将更加深入。所以我们国家要更好的发展国家经济,提高GDP指数,改善民生,就必须要适应世界全球化的脚步,跟上世界全球化的脚步,我们才能与时俱进,发展我国经济,再加上我过市场广阔,是各国经济投资首要考虑对象,所以我国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作为参与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员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经济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市场与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为更好地投身我国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第五篇:世界经济概论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08国贸(2)班温小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发展之道
摘要: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百分之六十,出口行业、出口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家庭已将近十载春秋,我国已经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合作与竞争中,这为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
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正竭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身,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外经贸
发展战略,推动外贸企业加快“走出去”、“走得好”的步伐。与此同时,作为主体的外贸出口企
业也要结合自身实际适时实现发展战略升级,通过以质取胜、科技领跑等战略实现企业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精彩。
关键词:全球化转身蜕变和谐发展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球化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深入,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融入到了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同时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世界范围的资本、人才、技术、服务等资源的流动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的挑战。首先是在规则把握方面,众所周知,作为全球化主要表现之一的WTO是一个谋求贸易自由化的组织,在WTO的规则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和例外,某些制定或者熟知规则的国家进而可以借助这些大做文章,而中国作为新成员,在规则把握上处于被动地位,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阻碍。其次是各种壁垒及其他限制,较突出的有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知识壁垒、反倾销调查、反补贴、数量限制、以劳工标准为代表的潜在壁垒以及服务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等。再次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信息的不完整性、不对称性及信息滞后的挑战。
此外,在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也面临着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其他人
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正以相对优势抢占对外贸易的商机。
成长的中国------酝酿华丽转身
为应对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目
前的以出口为主要驱动力之一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出口发展战略,以确保我国在处于全球化劣势地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
目前,国家正努力推动外贸的战略转型,推动和谐贸易,由单一的鼓励出口创汇扩展
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 1
到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证对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具体而言,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三大战略。一是以质取胜战略,切实提高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上升、精深加工、高技术含量以及高附加值。作为此战略的纵深发展,倡导品牌战略,推行科技兴贸,全力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市场多元化战略,包括引导出口企业增加产品涉及领域的多元化以及深化对区域为单元的贸易对象地区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将市场多元化推向前进。三是“走出去”战略,以前单纯依靠贸易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的方式,已经受到了来自贸易对象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贸易摩擦频生,针对这种压力,其破解策略之一就是鼓励并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贸易摩擦,以投资与贸易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方式,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外,国家还积极探索研究WTO的规则体制,以便为我国的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优越的政策和国际发展环境。一言以蔽之,我国正努力推动外贸经济的战略转型,实现我国外贸由“量”到“质”的跨越,酝酿外贸发展的华丽转身。这无疑为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出口企业------把握机遇,破解难题,实现蜕变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国家实施的各项促进战略和政策引导与支持,作为出口主体的出口企业理应把握机遇,破解难题,实现蜕变,开拓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对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之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原料采集上,出口企业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球意识,采集质优价廉的生产原料;第二,在企业管理上,应该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本国、本行业、本企业实际,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尤其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人事考核机制;第三,企业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培养起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企业的人才层次结构;第四,企业还应该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通过开展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加工结转业务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深化加工层次,形成产业内以及产业问相互配套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并可根据企业规模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寻求创新突破并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竞争,具体而言,一是全面提升企业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并把其看作外贸出口和技术引进提高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杜绝技术重复引进和技术闲置,并建立相应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企业考核规范制度,二是完善企业研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配套经费的投入,积极培养相关紧缺专业技术人员、行业技工和高级技术专业工艺管理人员,根据本企业技术特点有侧重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积累和再开发人才的系统工程,加快企业创新突破的步伐,三是跟踪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发展动向,结合我国的产业优势,根据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利用好我国高新技术的产业扶植政策,推动企业出口产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竞争;第五,在这个信息的时代,企业应该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并设立专门的信息分析部门,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国际经济信息资源,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不断更新行业技术标准,遵循按国际惯例建立起的本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准入门槛,关注国际市场最新产品技术标准动态,紧跟核心技术发展,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标准,积极运用信息服务网络加强沟通,包括了解出口到东道国产品市场技术标准,避免与贸易伙伴国发生技术性贸易措施摩擦,一旦发生纠纷及时化解争端,可以预先获得贸
易伙伴需要的附加服务信息,为扩大企业的服务贸易增加值提供快捷信息,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海外市场份额,促进企业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向高层次发展;第六,企业要树立并强化品牌意识,塑造企业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念,加强保护意识,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和保护组织,加强品牌和商标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其获得法律的保护,挖掘品牌文化价值、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第七,企业应高度重视SA8000标准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劳工问题不但使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因达不到SA8000国际标准而失去了出口机会,而且也损害和牺牲了我国劳动者的利益,致使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抑制了内需的增长,不利于出口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更是与我国新时期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严重背离;最后,我认为,出口企业应该树立一种与时俱进的出口观、外贸观,树立企业持续发展意识,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的和谐出口、和谐发展。而对于那些确实难以适应全球化发展步伐并且发展模式落后、自觉转型希望渺茫的出口企业,我认为可以尝试出口转内销,实现企业的发展重心转移,把握我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通过以下努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即市场要分内外,营销要分关键,定位决定方向,运营决定成效,整合放大价值,创新因时因地,持续精进,先求活,后图强。
最后,我认为我国出口企业应切实把握全球化、我国加入WTO以及我国发展战略转型的大好机遇,转变发展模式、优化出口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发展蜕变,开拓出口企业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发展新局面,展示我国贸易强国的夺目风采。
参考文献:
(1)王绍媛,《中国对外贸易》(第二版)
(2)李钢,《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
(3)王珏,《国际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
(4)http:///onews.asp,确立我国外贸出口和谐发展的竞争力优势
导向战略,2009年12月3日访问
(5)http:///zwgk/swzc/gzyj/200709/t20070919_203983.shtml,“质”
“量”变迁:中国外贸实践“转身”之道,2009年12月3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