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反思课件资料
美术教学反思
在我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就谈一谈我在静物素描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素描基础教学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是解决造型和结构,如果这个主要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举步艰难,遇到几乎是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这恰恰又是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素描教育的规律去研究、掌握它,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它。
现在的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普遍存在着美术基础差,对形的把握能力弱,对结构缺乏认识,学习主动性较差等问题,但是个体的程度又不一,表现的方式各有差异。我就分层次教学:先进行几何体静物组合结构素描的练习、静物素描临摹,接着进行静物素描写生,主要要求形体结构准确,会找大的明暗关系,增加难度,最后提高要求,进行深入塑造,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练习。刚开始时,有的同学不会起稿;有的同学构图起稿很草率、随意;有的同学在对写生对象的观察上,缺乏整体观念。很多同学在画面上表现出用笔生疏、构图零乱、松散、没空间感、构图不美的现象,更主要的是“形”的问题很突出,比例、透视严重不准。对这些现象,我和同学一起去找出问题,耐心地去帮助解决,并对他们画面上的一些好的因素加以肯定,一个单元结束,在下一个教学单元时,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重点”问题,围绕它重点解决,如:学生的观察不细、理解及认识能力不足,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就是“简单、苍白”,这时要求学生先不要急于去画,首先在观察、理解上下功夫,要充分深入地去认识对象,从内在结构上去了解,结合外在特征,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把握住“形”的基础上,多做“加法”,只有主观上认识到了,才能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课程设置分阶段地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理论,我归纳为:线条、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效果。
(一)线条
在线条讲解中理解色交界线、面交界线、外边线、轮廓线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用线条造型。比如用线条来画物体,首先对物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用线条结成网和结成面的方法来表示物体体面结构的转折关系。当一个面转到一定程度,那个面就成为一条线,也就是线条可以表现体面关系。用一根线表示出其面的关系就应该在这根线的头尾用心刻画,同时注意线条的穿插关系和线条的轻重变化。另外,通过指导欣赏一些用线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体的写生去感受它。
(二)形体
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掌握形与形的比例、体块与转折细节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几种基本校正法:A、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校正法。B、斜线校正法。C、点的校正法。D、对比校正法等。把各种形体分解归纳成几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三)结构
结构即物体的骨架,物体的结构也可理解成物体的构造。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去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平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以及曲线等分析手段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四)明暗
物体受光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调子、明暗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五)空间
静物素描就是要求学生绘画时在一维空间的纸面上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让学生理解实空间和虚空间,注意物体边缘线的处理,物体投影的处理,注意从明到暗或从暗到明的转折处,此处是关键点,起到表现体积和空间的作用。空间的一般表现法:前实后虚,主实次虚,互相衬托。
(六)质感
即是物体的质感。不同的物体质感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利用作画不同的表现方法塑造出物体的这些特性。例如:石膏坚硬、光、亮、白,受光面和背光面对比大。又如苹果光滑,高光强,表面细腻等。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素描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差异很大,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期望在今后能得到改善。
美术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观念不断更新,面对美术教材,我们更应该注重用什么样的创新教学手段。在美术活动中,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非常重要。
《雕塑自己的形象》是七年级教材中一节课,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们从线条造型中发现从抽象变具象的美感,通过绘画游戏,让学生认识线条的魅力,了解线条形状的想象要注意线条疏密变化,从线到形再到具体事物的添加,让学生不但体会用泥造型的乐趣同时也开发了孩子们想象力。
一、采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随着对美术教育的不断探究,人们逐渐也认识到,美术学习并非一种单纯的学习形式,它涉及培养创造美术形式的能力,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将美术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能力。学生要想获得这种种能力,就有必要借助语言,使关闭的心灵敞开,再把越来越多的东西置入语言。虽然语言现在或将来都不能取代视觉,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视觉感受,促进形象感知能力的发展。在美术创作中“说画”引入诗歌、童话、故事、谜语等许多文学元素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层理解和表现力。在导入部分,通过和学生玩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接着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二、“大发现”游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使画面生动有趣。
在用镜子观察自己的时候,给学生创设了愉快而又新奇的学习氛围,伴着不同动感的音乐观察自己,音乐停后,师生彼此谈感受,孩子们兴奋不已,不知从和谈起,我告诉他们可以从“大发现”这张纸中找到启示,顿时,学生们的兴趣十足……
三、画后“说画”
说自己的画: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画,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说的时候,一些在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会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基础。
说别人的画:在说别人的画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说的时候既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帮助自己加深对创作的理解,同时也使作者发现全新的角度,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研究的方向和思考的问题:
1、指导儿童创作画的主题:-要范围“广”,二要题材“新”,三要构思“巧”,四要命题“趣”。同时多一些地方特色,风土人情,民族特色的主题。
2、“创新”是艺术不变的主题,如何通过“说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取向。
3、“说画”课程的多学科交流。文学原素的加入使学生更加地喜欢语文这一学科,不知不觉当中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主题的“说画”对学生有德育方面的教育;科幻画、想象画的“说画”让学生更加热爱科学,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4、对于性格内向,不愿意在课堂上“说画”的学生,要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与其交流。
5、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认真探究“说画”教学的艺术手段,以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
美术案例分析
案例:
在《纸浮雕》一课巡回辅导过程中,我发现有位同学趴在桌上睡觉。我走过去,轻轻推醒他后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不会。”他看也不看我,回答道。“那你会什么?”
“什么也不会,美、术、课。”他摇了摇头,“跟我就没缘!” 我递给他一张纸:“你会撕纸不?” “那谁不会?”他朝我翻了一眼。“你随便撕给老师看看。”
他抓起纸,三下两下撕起来,然后又把纸从桌上抛到地下。我说:“你随便拾一张你撕的纸块给老师,老师有用。” 他想也不想,弯腰抓起一块丢在桌上。
我把纸块在桌上摊平,问他:“你看这纸块像什么,能看出来吗?” 好一会儿,他说话了:“像什么……像……像叶子吧。” “好,太好了。你很有艺术细胞嘛,怎么能说和美术无缘呢?” 同学们都围了上来。我向前面的同学要了块蓝色卡片纸,递给他,“把你撕的纸块贴在这张蓝色卡之上。” 他很快完成。
“你能把叶子长在大树上吗?”
“能。”这次他答得很干脆,随后,他找出笔,认真的画上了树枝,一张完整的画完成了。
我把这幅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都赞叹不已: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在课后总结时,我展示了该生的“长江图”。该生涨红了脸不抬头,但能看出他很自豪。从此,那个充满厌倦情绪的男孩没有了,一个认真作画的学生出现了,我感到很欣慰。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重要的在于你是否能发现他,作为老师,一定要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付出耐心与关心,在教学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有所收获。
美术案例分析
案例:
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跟着学生走”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艺术的多元化》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一位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凡.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的讲述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
我的课已不在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时能解决的,学生感到了群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随着有质量问题的提出,学生有见解的阐述,使得课堂向广度及深度发展。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于是,每一次下课我和学生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当有些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时,我们就一起把目光投向课外,投向未来。我们的课变得活泼了,笑声多了,掌声多了,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电教设备、教科书,甚至老师都成了学生的一种资源。
第二篇:美术概论(复习版)课件资料
何谓美术?
美术的定界、美术的涵义、美术的特征、美术的本质。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时间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
它们只能在时间的延续中展现,因此称作时间艺术,西方也成为缪斯艺术。空间艺术:包括在空间呈现的绘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它们被称作空间艺术。因其直观性,也被称作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的特点: ①造型艺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可以凭视觉、触觉感知、无需借助音响或语言一类非物质媒介以展示。
②造型艺术的构成要素为光、色、线、形、空间、体量等表现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形态。③处于禁止状态,不作运动。美术的涵义:
①美术作为一种活动、行为
②美术作为作品
③美术作为观念 美术的特征: ①物质性。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性的媒材创制并存在的,这些媒材是可观、可触摸的物质材料。②可读性。③文化性。④独创性。
美术的文化性集中表现为以下的三个方面: ①美术作品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 ②美术作品是对此前文化的继承
③美术作品必须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被解读
美术的独创性是指美术作品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它应该比较充分地体现作者诸多的主观因素,因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美术的本质: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决定了美术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了美术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美术(艺术)发生的方法和途径:
1、文献学方法
2、考古学方法
3、文化人类学方法
4、认识发生学方法
5、动物学方法
6、没学方法
美术发生的必要条件:1创作主体的形成,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2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美术形成的要素(性质、特征):
1、原创性
2、创造主体对象化 自意识:是人把自身作为主体同外部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并关联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艺术究竟有没有开端,人类有没有第一件艺术品?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诞生于何时? ① 考古发掘不能确证艺术的开端; ② 人类第一件工具即人类第一件艺术品
美术分类:
1、从作品的内容划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历史画、风俗画、静物画、雕塑中的肖
像、半身像、群像乃至宗教美术、人体美术
2、从使用的材料的技法划分:水墨画、油画、蛋清画、湿壁画、水彩画、水粉画、木刻、铜版画、石版画、大理石雕刻、铜雕、木雕、陶艺
3、按表现形式划分:写意画、工笔画、笔画、镶嵌画、细密画、装饰画、漫画、连环画、圆雕、浮雕等 采用从创作动机与功能上划分:
1、纯美术:主要或完全以审美为创作目的,并且主要或完全用作审美的美术。
2、实用美术:同时兼具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的美术为实用美术。
3、附饰美术:为了美化他物并依附他物而存在的美术 什么是附饰美术?
一方面是对实用美术相应门类的服饰和变化,另一方面又是以绘画、雕塑以及书法、班花等纯美术为创作基础。
15世纪初,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开始用亚麻油与核桃油取代原来的蛋清作为调色剂,新的调色剂和适宜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和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使颜料的附着力加强,干透后不易脱落和褪色。
中国文人画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审美趣味的体现。美术作品要具有独特性,首先,作品应该是原创的,而不是模仿和抄袭的。
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隶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美术的本质从人类精神需求的角度决定了美术存在的价值。
人同现实的神没关系决定了美术的发生、发展,决定了美术的基本特征和价值,从而决定了美术的根本属性而为美术的本质。文化人类学方法,即通过对不开化民族的考察,了解他们特有的生化方式、思维方式、信仰、禁忌、习俗等,借以推断远古人类的生存状况,间接地探索艺术发生的过程。
对于从初生儿到成人的智能、思维发展过程的考察结果,也可以用于艺术发生学的研究。美术发生的过程,可以视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的标志:自意识的形成。“自意识”从根本上该表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美术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特殊方式才有可能并必然地出现。
在自意识为关键环节的意义上,歌舞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发生应该是同步的。“自意识”与最早的美术相互依存。
“自意识”对艺术发生的意义,表现为创造主题对自身对象化的“作品”所表现的肯定态度和需求的满足。
“自意识”是后来所有的各种意识雏形的混沌体。“自意识”是艺术发生的关键环节。
在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发现了约4万年前的穿孔骨饰品,它被认为是中国美术的源头。我国最早的纯美术: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和《女史箴图卷》等卷轴画,出现在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
西方最早的纯美术:首推古希腊的人体雕塑。纯美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审美意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是人类美术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
实用美术包括:工艺美术、民间手工艺、工业设计和建筑。工艺美术界定为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手工艺。
附饰美术有壁画、装饰艺术、商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美术分为:纯美术、附饰美术、实用美术。
纯 美 术:
书法、绘画、版画、雕塑
附饰美术:
壁画、装饰艺术、商业设计、环境艺术 实用美术:
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工业设计、建筑艺术 具象与抽象分别是美术表现的正负两级。
具象:用写实的手法再现所表现的对象,结果便得到了近似于对象的图形。抽象: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形式。
具象绘画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摄影式具象,一种是浮雕式具象。抽象绘画:一种是表现主义抽象,一种是构成主义抽象。抽象表现形式的特征和价值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直观效果的强烈性
2、象征意义的符号性
3、趋向音乐
4、是各门类美术的通用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中国美术的主要历史形态:
1、原始美术
2、陵墓美术
3、宗教美术
4、宫廷美术
5、文人美术
6、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的特征:
1、民间美术更接近于物质生活用品的大众文化,更接近原始美术,保持较多的生活原型,从而具有原发性特质。
2、民间美术具有更强的功利性意义。
3、民间美术与民间的农耕习俗、节令习俗和人生习俗相融合,前者简直就是后者的物化形式。
4、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工艺性特征。西方美术的主要历史形态:
1、古希腊及罗马美术
2、中世纪美术
3、文艺复兴美术4、18.19世纪绘画
5、工业设计运动
6、现代主义艺术
第四章 美术的生成
美术创作的主体是美术家,创作的结果是美术作品。
什么是美术家?
高尚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荣辱感。
想要取得美术创作能力,必须具备:审美感悟、艺术想象力、阅历与修养、表现技巧、天赋与后学。
美术创作过程:
1、产生母题和酝酿构思阶段
2、为了实现构思进行刻画表现阶段
3、调整修改,强化完善并完成阶段。美术创作心里活动的特点?
1、美术创作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形象,同时也离不开思维。
2、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3、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渗透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作品原始要素、作品形式要素、作品意蕴要素 作品原始要素:素材、题材、媒材 作品形式要素:造型、形式感、材质感 作品蕴意要素:意义、意味、意趣
风格:是指美术作品呈现的总体特征和风貌,亦即该作者的艺术独创性。格调:即品格基调,是从审美角度评价美术作品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意指作品的雅俗倾向。风格的形成:
1、民族,对于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地域是影响美术作品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3、时代是影响风格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风格的类型:
1、简约与繁丰
2、严谨与疏放
3、平朴与瑰异
4、静止与运动
格调:是艺术作品的美学品格和思想基调,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美术作品的格调主要是以雅和俗的倾向来判定。
第五章 美术的接受
受众与作品的关系:
1、欣赏主体的条件
2、欣赏对象的双重性
3、欣赏的深化和延续 美术欣赏的过程:
1、了解意义
2、品赏意味
3、参与创造
4、通观细察
美术欣赏的意义:
1、欣赏是一种审美享受
2、欣赏是美术作品实现社会功能的必须途径
3、欣赏推动美术创作的发展
4、欣赏是美术批评的基础 美术欣赏和美术批评的区别:
1、美术欣赏偏重于审美感受,偏重于感性。它的直接目的和过程是获得审美的愉悦;美术批评则侧重于抽象的思维推演,重于理性,它的目的在于以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把握作品或作者。
2、欣赏的主体有很大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可凭个人的偏爱选择对某件或某些作品进行欣赏,在他对作品的态度上可以表现出个人主观意愿的倾向;批评则须保持冷静的客观态度,尽可能排除个人好恶和习见,以一定的批评标准和尺度,作出比较客观的审美判断。
3、美术欣赏只是以作品为欣赏对象,多是就作品欣赏作品;批评则不限于作品本身,而是以作品为中心,往往牵涉到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当下的美术思潮、创作倾向等美术现象。美术批评的性质:科学性、主观性、教化性。美术批评的标准:美学和历史的统一。
美术批评的范式:
1、视觉形式分析
2、作品意义分析
3、表现性分析
4、接受美学分析
5、社会学分析
6、嬗变分析
7、比较分析
8、文化学阐释
第六章 美术的传播
美术的一般传播,指美术的非商业性的传播,不体现亦不实现其经济价值。美术的一般传播分作:直接传播、间接传播、综合传播。直接传播,指美术作品本身直接为大众接受的过程和方式。直接传播有:开放性展示、现场创作、展览。展览是最普及和主要的一种直接传播方式。
间接传播:通过一定的媒质中介把美术作品的复制图形传送给受众。间接传播的媒质中介:纸制品印刷、影视录像、因特网等。综合传播: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同时结合展览和媒体传播。综合传播(案例)活动特点:
1、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2、有隆重的礼仪和相关的系列活动
2、媒体跟踪报导展览盛况,访谈及相关活动及时在媒体上得到反映。
美术市场:把美术作品作为商品,经过市场营销流传、扩散,实现经济价值。美术品经营中介:画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画廊主要采取代理、代销、买断三种方式经营。
艺术博览会是一种较大规模的定期的美术交易市场。
艺术博览会的特点:
1、规模大、声势大、参加人数多。2展品数量大,门类式样繁多。
3、博览会期间,举办相关的学术讲座。
4、展览和销售并举。美术收藏:人们对于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古今美术作品的收集、储藏、整理、保管、利用等活动。
美术收藏主体:收藏爱好者、收藏家、收藏机构、国家收藏机构。
什么是收藏家:
1、有较长的收藏经历,在收藏界或一定范围内被认可,有影响、有名望。
2、拥有一定数量的收藏品或者珍贵的收藏品。
3、具有一定的鉴定、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美术史和收藏知识,在某些方面有过深入研究,并有自己独到见解。
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的收藏都称为私藏。
公藏包括集体收藏和国家收藏。
集体收藏的主体主要是收藏机构、收藏组织。属于国家收藏和集体收藏的博物馆、美术馆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型。
2、分类型。
3、纪念型。
4、遗址型。美术收藏者所收藏的美术作品,称作美术藏品。
美术收藏活动:美术藏品的收集、鉴定、命名和分类、整理、保管等。
美术藏品的收集方式:
1、购买
2、馈赠
3、发掘
4、继承
5、交换
6、自己创造 美术藏品的鉴定:对作品时代、内容、名称、真伪、错讹的考辩、识别和判定。美术收藏的意义:
1、美术收藏是一种历时性的传播方式。
2、美术收藏是人类美术作品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3、美术收藏能是收藏者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玩物明志、提高修养。
4、美术收藏也是一种经济积累、保值和增值的手段。推动美术传播的主要因素:
1、美术教育
2、美术传播辅助阶层
第七章
美术的演变
美术因何不断地发展演变?推动美术发展演变的动力是什么?
1、个体的独创性是美术演变的直接动力
2、社会需求与时代审美思想是美术演变的间接动力
3、意识形态是美术演变的制约力
4、社会生产力是美术演变的决定动力
美术演变的方式:
1、继承与出新
2、求异与融合3、衍生与演替
4、亦变亦恒
美术史
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美术史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是其研究的对象和史料。美术史研究的对象——美术作品
史料包括:
1、历史学及历史文献典籍
2、前人有关美术史、美术理论及美术品评的著述
3、相关学科的专史专论
4、美学、哲学以及美学史、哲学史、艺术通史等 美术史晚于美术的发生。
最早的美术史文献
1、是公元1世纪由古希腊人普林尼所著《博物志》; 2、2世纪成书的《希腊周游记》,作者 鲍萨尼阿斯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 瓦萨里 著 《艺苑名人传》,1550年完成,自奇马布埃 以后的画家、建筑师及雕刻家,开创了 列传体 美术史。
瓦萨里 被称为 美术史之父。
18世纪中叶,德国人 文克尔曼 写成《古代美术,开始以样式变迁为线索讲述美术史,并提出美术发展的原因。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标志着从 记述性美术史 向 阐释性美术史 的转变。
中国最早的美术史著作:公元4世纪 东晋 顾恺之《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1929年,郑午昌的《中国画学全史》从中国绘画本体入手,作为中国美术史进入阐释性研究阶段的标志。
历史还原,指将研究对象复归历史原貌,以便进一步认识对象在演变中的规律。历史还原包括两层意思:
1、使研究的对象还原为历史中的美术
2、使研究的目的深化为美术的历史。
后期现代主义艺术是前期现代主义艺术的逻辑发展和极端化的结果。
第八章
美术的中西差异
美术体系: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由特定的观念、题材、表现技巧及美学特征等方面组成的美术的有机整体。
中国美术从总体上是趋向书法,西方美术从总体上趋向雕塑。中国美术比较偏重于人文性,西方美术偏重于技艺性。中西美术观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作中倾向客体和倾向主体的程度,以及美术演变中渐变和剧变的不同,还表现为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所持的不同态度。中西美术观念、审美特征的差异自然导致两者在艺术表现中的差异。
1、中西美术的艺术表现的观念和作品的艺术效果不尽相同;
2、两者所惯用的艺术语言和样式也大有区别。
第三篇:中外美术史论文课件资料
《中外美术史》结课论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视觉传达本科1302班 20133116843 吴佳忆 引文:
公元十四世纪,处于萌芽状态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和人民大众在一起,展开了政治,文化上的反封建的斗争,欧洲历史上就出现了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文化运动。
著作《欧洲文艺复兴史》具体包括了:伊大利之文艺复兴、法国之文艺复兴、北欧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之结束等方面的内容。该书解释了“为何文艺复兴也被称为一场拯救欧洲危机的政治运动——为何文艺复兴的政治学是围绕着公民参政、建立符合民意的自由公民共和国的主线展开——为何在欧洲进入君是主制时代后马基雅维里等人反而会提出更高标准的公民共和国概念”等一系列历史问题。从但丁、彼特拉克的道德政治学到萨鲁塔蒂、布鲁尼的市民人文主义,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到伊拉斯谟的基督教君主的教育,从托马斯,莫尔的人民乌托邦到德国农民的人民共和国,都有力显示了人民和民意乃是推动近代民主珠政治发展的真正动力。
著作《艺术哲学》是法国18世纪中叶,著名的史学家及文艺批评家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授美术史时的课程教材。丹纳也在《艺术哲学》中的第二编《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和古希腊的雕塑为例,以艺术发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尼德兰绘画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文艺复兴”是古希腊之后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拉斐尔的艺术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达·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三人作画,画风迥异,各具造诣。他们的出现,集中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成就及其重要特征。的确,作画也是一门艺术,画里透射出的有作者的个性、作者的风格、也蕴含着作者寄予的情感、透露的社会现实。因此看画,品画也是从另一个层面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作画时的心境,了解他所在的社会环境以及他在画里寄予的情感。
文艺复兴三杰:
(1)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被誉为“全能天才”,: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涉猎的领域之广、取得的成就之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美术只不过是他渴求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并没有占据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但他在这一领域内却获得了惊人成就。把自然科学知识引人美术,是15世纪意大利人的重大贡献,达·芬奇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大大完善了它。
《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端庄秀美的西方妇女肖像,她面庞秀丽,形象逼真,似乎是真人的存在。坦然自信的神态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带有神秘的微笑,呈现出一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尊严,看的人仿佛也随之自尊、自重起来,这是对人的一种赞颂。这幅作品被公认为旷世杰作也绝非偶然。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观众驻足,欣赏那神秘并带有永恒的微笑。达·芬奇历时数年绘制的这幅半身像,他把这位商人妻子处理成两手自然交搭,身躯和头部不同程度侧转的方式,既克服了单调又显得从容。蒙娜·丽莎富于实体感的血肉之躯及神秘的微笑,与宛如中国山水一般的淡远背景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使后人可以进行不同的阐释。这种像现实生活一样复杂丰富、让人一言难尽的感觉,恰是最伟大的文艺作品特有的品质,为后人确立了一种半身肖像画模式。
此前是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是对人类压抑的时代,其作品都是以神为题材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反传统,画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为表现内容,此可以领悟到其思想意义的内涵,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打碎教会精神枷锁的革命。
《最后的晚餐》是他接受米兰圣马利亚·德烈·格拉契修道院的订件时作的。这是一个传统的圣经题材。两个世纪来,许多著名画家在这一题材上尝试过,但都存在某种不足,首先是人物缺乏心理冲突,故事的戏剧性展开不生动。而达·芬奇这幅画,已扬弃了过去所有这一题材的表现缺点,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它所展现的,正是当时意大利社会上凡是正直的人们,都能看到的光明与黑暗的斗争的缩影。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推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作无可奈何的淡漠表情,这就加强了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而这十二个人,由于各自的年龄、性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达·芬奇的民主主义立场在意大利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是坚定的。事实上也证明,他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一直在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的势力而斗争。
而达·芬奇这位历史上最善于思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块颜色,都是经过长久的思考之后才将其放到画面上。达芬奇的画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和这里思考,画面构图完整、形象端庄,细微的光线变化和忠于自然的艺术特点,要求绘画要表达光、空间、地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蒙娜丽莎》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更是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耗费四年时光的《最后的晚餐》,画面上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经过长久而仔细研究的。画面中对于多个人物的位置关系处理成为“多样统一”这一艺术美学原则无与伦比的范例;《岩间圣母》这幅作品,人物位置处在一个标准的等腰三角形之中,使画面拥有严谨、稳定的构图,自然风光的描绘栩栩如生,光线的运用更是达到了达芬奇绘画作品的巅峰。
(2)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雕塑家、画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家、军事工程师和诗人。他的绘画作品《创世纪》、《最后的审判》以及雕塑作品《大卫》、《垂死的奴隶》、《哀悼基督》等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雕像《大卫》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之所以叱咤风云于16世纪,是因为他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把人与战士两个概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所有的伟大雕塑,其最重要的品质也在于此,即一尊雕像,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英雄丰碑。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中倾注了满腔悲剧性的激情,倾诉了原始的宗教感情,以及对真理的公正和生活的渴望。如《最后的审判》,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历史的裁判,以《圣经》的名义痛斥虚伪之徒;在天顶壁画《创世纪》中,他尽情地歌颂心中的英雄,表现着对祖国命运的忧心,对人的信心,作品的成就是他个人艺术的胜利,也是人文主义在教会最高的圣殿里征服神性的胜利。在他的艺术里,人文主义得到了全面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琪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另外,我们不能忘记米开朗基罗除了是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之外,他还是一位抒情的诗人。在长久的痛苦生涯之后,他将个人的烦闷、时代的黑暗用他的作品宣泄出来。米开朗基罗以他的想象力和毅力,创造了美术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3)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是一位头脑聪明、性格温和、最善于吸取别人长处的一位杰出大师。他创造出文艺复兴典雅、优美、具有高度技巧的艺术典型,这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统一被后世称为古典艺术的楷模。他把写实的佛罗伦萨和抒情的安步里亚两大画派的风格糅合在一起,而且宗教画中带有明显的异教精神,以古代的精神来调和基督教的精神。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的圣母像,其中最出色的如《圣母的婚礼》、《圣母加冕》、《西斯廷圣母》等。
拉斐尔的画面上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幽雅的节奏感,色彩上继承了佩鲁吉诺金黄梦幻般的喜悦,和谐秀美,构图静雅平衡,继承古典传统,具有古典意义,在他的艺术里可以看到从希腊盛期到新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完整、和谐、庄重、优美、清晰的脉络。他的《西斯廷圣母》是他诸多圣母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杰出的作品。它原本是一幅祭坛画,是教皇二世送给西斯廷教堂一所女子修道院的礼物。画家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对美丽和神圣进行讴歌,以高超的技巧对爱慕和敬仰赞美,使画面显示出高雅、柔媚、和谐、明快的格调,尤其是神圣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使观众在欣赏中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的享受和精神升华。《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具人道主义魅力的作品,圣母的形象端庄优雅,充分表现了女性的美,她强压着将儿子送往人间受苦的悲痛,有着尘世间每一个母亲的慈爱和尊严,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这样的世俗风情在他的多幅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椅中圣母》,就充满了市民的世俗精神,所以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之所以美,是因为她们就是人间最美的母亲。《雅典学院》是拉斐尔讴歌人文主义精神最明确的作品。在宽阔的罗马式大厅中,聚集了50多位不同流派的学者,正中央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在激烈地辩论,点出了人道可以与神权辩论的意图,象征着人文主义终将取得胜利。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拉斐尔以优雅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他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
人们都说拉斐尔是一位描绘女性美的大师。与同时期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相比,他缺少达芬奇的智慧和米开朗基罗的激情,拉斐尔只是在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中,以优雅、和谐、完美、明媚的高度统一,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人物的亲切和朴素。
文艺复兴三杰总结:
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三人,他们各具特色,在绘画史上留下了瑰丽的一笔,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索,去研究,去汲取。在更深层次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画风,他们的作品,而是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我们有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去探寻自己的精神世界,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意大利艺术家并不只对自然的观察和模仿,他们还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力图创造出更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大量尝试和探索,再经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总结,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典型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这种形象有和谐的姿态,匀称的比例,优美的面容,成为西方古典艺术的楷模。在艺术内容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艺术家们起初在宗教的合法外衣下给作品注入世俗的因素,以后逐步扩大到描绘希腊罗马神话和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在作品中歌颂人性,赞美自然,表现人文主义思想。
论文总结:
归结起来,艺术作品内容的世俗化,技法的科学化和审美的理想化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以归纳为,确立了科学的绘画体系,建立了古典艺术规范,产生了大批富有探索精神和艺术才华的艺术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雕刻、绘画作品和艺术理论著述。
第四篇:美术课件范文
第一单元
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第五篇:《黄河颂》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13《黄河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语文教学应当体现实践性这一学科特点。同时语文学习又是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黄河的诗句,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扩展,深化,加大课堂容量。同时让孩子们在搜集信息的同时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师和学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尤其是要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前准备 学生:
①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有关描写、歌颂黄河的诗句。
②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③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教师:
①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作品,使学生能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②准备音乐作品《英雄交响曲》。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
②、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③、理解歌词内容,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①、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②、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大家想一想,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体现在哪里?———→抗日战争———→所谓的民族精神有很多,我想到:1998年的那场大洪灾,这看出中华民族是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那场大水淹没了中国广大地区。但是无数官兵无数群众日以继夜地修筑大堤抵御洪水。记忆最深地是棵小树在洪水里摇摆,一个孩子在上面抓着,抓了一天两夜。最后被解放军战士救了下来。国家领导人在洪水泛滥之际也来到了洪水泛滥之地一位领导人说:中华民族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我觉得这句话是对我们民族精神最好体现。
我们就随着《黄河颂》,走进那段悲壮激烈的历史里面去。我们先感受一下。
2、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家看,这就是黄河。(播放黄河颂VCD,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与抗争。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3、大屏幕播放一段黄河的录象,教师配合着朗诵导入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光未然诗存》等。
2、关于作品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3、写作背景:
在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我们今天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三、话说黄河知识。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要求你们回去搜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不知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小结: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再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诗人光未然做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颂歌。
四、吟诵黄河诗歌。
1、听《黄河颂》录音
2、①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
澎湃()()狂澜()屏障()
哺育()
体魄()滋长()②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巅:山顶。
(2)澎湃:本课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3)狂澜:本课指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
(4)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5)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
(6)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3、指导起读: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 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 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因此,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 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朗诵这首诗应把握住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豪迈、赞美、有激情、有气势。
4、激发朗读:(出示八幅黄河的有关图片,配上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感受黄河。第一幅图片是九曲连环的黄河整体图,第二幅是黄河夕照图,第三幅到第八幅是黄河壶口瀑布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图片。)师:欣赏黄河的美丽壮观,惊涛澎湃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大家纷纷举手)生: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掀起的万丈狂澜。生:我感受到了黄河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
生:我体会到了黄河那英雄的气魄和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生:我觉得自己的心快要跳出了胸膛,浑身的热血在沸腾。[这一环节,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5、尝试朗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在读这些句子时应怎样读?
[通读全文,是理解课文深刻内涵的前提。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提问成为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生读,师巡视指导)
①生1:我认为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生: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②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生齐读)
③生: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应重读
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师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大家再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生读)
生: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师: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第一个“啊!黄河!”的内容?(指名读,生读得舒缓、深沉)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④生: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之情。
师:好一个舒缓深沉之情!
师:第二个“啊!黄河!”呢?谁来试一试?
⑤(生读。不等老师问个为什么,他就直接说了: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师:你还能为同学们再表演一次吗?(生读,读得有声有色,还真有点韵味。生鼓掌鼓励)
⑥(第三个“啊!黄河!”还没等老师说完,就已经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来了。其中一个学生以饱满激动的感情读完了第三个直接赞颂黄河的内容。他的理由是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他认为读的时候,感情越读越激昂。)(师及时表扬了他)
⑦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精神,要读的铿锵有力。
6、分角色朗读:师:下面我们分组分角色试着朗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由舒缓到激昂的变化。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要求:
人员数量的搭配----自由组合,人数不限,男女不限。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或部分。
朗诵形式------形式不限,在有利于表达情感的基础上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选定一个组长组织探究、试读并准备发言,谈谈为什么这样设计?
7、全班齐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气氛)
[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感染,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
8、理清层次:序曲部分:作用朗诵词提纲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主体部分:
(一)望黄河: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二)颂黄河:歌颂换黄河的伟大。①歌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歌颂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③歌颂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
(三)学黄河
五、探究黄河精神
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关键词是“颂”,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精神、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精神:顽强坚韧勇往直前黄河是中华民族英勇豪迈、不屈不挠、伟大坚强的象征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生:我觉得“望黄河滚滚”中的一个“望”字,写出了黄河雄伟、广阔的气势,也统领了全诗的内容。
生:从“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中我感受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
师:你们很好地把握了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没有同学能从对中华民族贡献的角度来谈一谈?
生:“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写出了黄河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显示了黄河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前进发展。
师:让我感受到了黄河精神就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身上。
生:“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这里的“屏障”既是天然的、军事上的屏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屏障。
师:很有见地,理解深刻。
生:从朗诵词中我知道黄河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师:真是一语中的。
生:“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把黄河比喻成巨人,把黄河势不可当的雄伟气势和力量展示出来了。
生:“一泻千里,浩浩荡荡”中那勇往直前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族的发展与腾飞。
生:诗的最后一节发出了向黄河学习的誓言,将黄河的精神、民族的精神、诗歌的精神融在一起。
师:诗歌写了黄河的精神,并且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吗?
生:一往无前。
生:豪情万丈。
生:勇敢无畏。
生:博大宽广。
生:保卫祖国。
生:开拓进取。
师:说得如此丰富,让我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你们是希望的一代、发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咏唱黄河歌曲。(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师生齐唱)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加,逐步深入。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五、咏唱黄河歌曲。
六、颂扬黄河精神
(一)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面对黄河说一句心中的誓言,颂扬伟大的黄河吧。生:黄河,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因为你而骄傲自豪!生:黄河的苦难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生:黄河,你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
生:黄河,以她不朽的流淌,构筑成中华民族的主动脉
(二)查阅资料补充下列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三)阅读诗歌《喊黄河》,体会诗人情感。
喊黄河
那是我浪淘沙、深不可测的虎跳峡呀,千年史书、万代智慧,记载过多少雄文; 珍藏过多少华篇。黄河哟黄河,对你: 每一个沙粒,都是丰富而又流动的情感。
是谁说过,读懂黄河的人,是最富有的人; 是谁说过,读懂黄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我纵然沦为一个全天下最愚的木讷诗人,今生也要跟你大亲一场; 今世也要跟你梦过一回…… 我看着缓缓流淌的水滴,我问水滴,水滴无痕,汇成溪流; 我问溪流,溪流无悔,注入江河; 哦,我终于懂得了你的伟大无比,正在于你有一个积淀沉疴的气度,你能容纳百川,正在于有一个沉疴的胸怀!耸峙的奇峰,曾经阻挡过你决胜千里的蹄踏,是你挥舞怒涛的巨斧,凿开通往天堑的道路 逶迤的峻岭,曾经阻挡过你震天拍地的嘶鸣,是你扬起飞瀑的利刃劈开锁住关峡的门闸。你以一个拓荒者的魂魄,塑成历史的风景,你以一个拓荒者的气度,挥写历史的丰篇!山,看下去是河,河,站起来是山!
大河为何向东流?
那是与密西西比河忠诚的去握手; 大河为何向东流? 那是莱茵河亲密的呼唤; 大河为何向东流?
那是与尼罗河忘情的去对话…… 黄河选择了大海,那是大海的幸运; 大海接纳了黄河,那是黄河的光荣!哦,就在黄河与全世界的江河纵情狂舞之间
就在全世界的江河与黄河首妊的转速起舞之时;
地球分娩出一个古老而有年轻的巨人 叫:-----中 国!
①摇篮(因为它是从黄河的历史来谈黄河的作用的。我们的文明是从黄河起源的,传统文化中,黄色就是一种比较高贵的颜色。不仅因为黄河的水是黄色的,还有黄色的土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②屏障(黄河是天险,起了抵御敌人的作用。比如刚才举到的汉代打匈奴的例子。同样,日本侵略的时候,黄河也是天险,它保护了中华民族)③ 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哺育了中华儿女,使中华儿女有坚强的毅力和精神,所以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七、课文小结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诗歌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 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但我还是感到遗憾:不能放心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乐园,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另外,小组活动不够充分,团体合作意识不强,这些都有待改进。
资料链接
长江的儿子,黄河的歌手
他的名字,与《黄河大合唱》一起载入我们伟大民族的史册。他的生命,将在千百万人身上延续。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中国中年以上经历过抗日战争的知识分子,十有八九都知道《黄河大合唱》,都听到过《保卫黄河》的歌声。一听到那高昂激烈的旋律,顿时就会精神振作,热血沸腾。年纪再大一些的,可能还会记得三十年代中期青年男女最爱唱的《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奋斗不歇……”
几十年来,知道诗人光未然名字的人,可能比知道文艺评论家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人张光年名字的人更多些。个中缘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染血的鲜花、咆哮的黄河,曾经如正气磅礴、激越嘹亮的号角,唤起一代一代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筑起抵抗侵略者的血肉长城,挽救濒于危亡的民族,争取祖国的自由和独立。将自己的命运同民族命运溶化在一起的人,自然会对自己的诗人长久地怀有深深的敬意。
其实,作为诗人的光未然,就是作为文艺评论家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人的张光年。
1913年1l月,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被打下龙座的第三年,张光年诞生在湖北老河口。汉水从他家乡流向东南,进入长江,成为长江中游的一条重要的支流。这位长江的儿子,从少年时代便受到1925年到1927年国民大革命浪潮的洗礼。他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的战歌,走出家乡,沿汉水走向武汉,来到长江身边。上世纪三十年代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不平凡的时代,是亿万人民觉醒、愤怒、团结、奋斗的伟大时代。滚滚东流的长江用自己丰饶的乳汁哺育着儿女走向成熟,风云际会的时代锻炼打着青年战士的意志和才华。张光年从走上革命道路开始,就将自己的生命同全民族的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武汉,他当中学教师,从事进步的文学活动和戏剧活动,于1935年写了《五月的鲜花》,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作曲家闫述诗为它安上双翅,使之飞遍大江南北,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的心头。
报国壮志和救亡天职召唤这个长江的儿子奔向血火战斗的前线,张光年迎着抗日烽烟奔向延安。走在黄河岸上,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伟大的黄河,祖国的母亲河,哺育着亿万儿女,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奔腾澎湃,浊浪排空,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冲开一切障碍,排除任何阻挡,汹涌向前,直达大海。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勇敢勤劳、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象征吗?黄河的精魂在年轻的战士心中激荡,孕育成一组诗篇。他同在延安的作曲家冼星海合作,反复切磋修改,终于完成了磅礴雄浑、气壮山河的《黄河大合唱》。这部《黄河大合唱》,既是中华民族战斗的英雄史诗,也是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它反映了民族的觉醒,激励了人民的战斗豪情,堪称现代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四十年代初,张光年奉命去抗战大后方的中心重庆从事文艺运动,又从陕北高原回到长江边。在山城,他创作了长篇叙事诗《屈原》,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气氛下,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反抗强敌、反对投降的不屈意志。在昆明,他参与并组织爱国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编写和出版云南少数民族的长篇叙事《阿细人的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不得不离开昆明到北京。第二年,他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怀着迎接胜利的喜悦,培养新中国需要的青年文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百废待兴,张光年走上文艺领导岗位,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繁重工作。他先后担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剧本》月刊主编、《文艺报》主编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务,写得更多的是文艺评论,出版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辩论集》等书,歌词创作虽然不多,却也献出《三门峡大合唱》、《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激动人心的力作。
十年**之后,年过花甲的张光年重新焕发了青春。面对被林彪、江青一伙摧残得七零八落的文坛艺苑,他以昂扬的斗志和巨大的热情,挑起拨乱反正、恢复发展的重担,团结受到重创的作家队伍,在满目疮痍的道路上艰难前进。他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党组书记、《人民文学》月刊主编,不辞劳瘁辛苦,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文学百花园里的万紫千红。他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的重大政事。他一次次率领作家代表团出访,开展被隔断多年的文学交流,让中国作家了解世界,让世界作家了解中国。
长江和黄河的浪涛仍然一刻不停地在这位老作家心中涌动。如今,张光年已届耄耋之年,但他仍然一如既往,时刻关心着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喜怒哀乐,维护着文学事业不受干扰地发展。他经常在会议上、报纸刊物上仗义执言,坚持真理,大声呼吁,辩析是非曲直,毫不顾及个人荣辱。这些年来,他陆续整理出版了《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江海日记》和《光未然脱险记》,不仅是为了记下个人在风风雨雨几十年间的生命踪迹,更为了对中华民族在充满灾难、搏斗、动荡走向清明盛世的二十世纪有一个历史的交代。人们看到的仍是一位百折不回的长江的儿子、黄河的歌手,人们感受到的仍然是一颗跳动着的老革命家的赤子之心。(林碧)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