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三课件

时间:2019-05-11 22:0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三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三课件》。

第一篇: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三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三

教案示例之三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教学实录与评析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教研室 王小莉/执教 刘振平/评析

(上课)

师:同学们,学习新课前,让我们看一段历史录像——(1945年8月抗战胜利,全国欢庆的场景)。

评: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放录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稳定情绪,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单刀直入,省时省力。

师:抗日战争的胜利,使祖国的宝岛台湾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同学们,你们可否知道台湾为什么被日本割占和祖国分离了50年之久,这就是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所造成的。

(评:把台湾光复和抗战胜利巧妙连接,引出《马关条约》。打破常规,中间突破,逆序讲授,别出心裁。先讲战争结果,再讲起因、经过、由果索因,引发悬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顺理成章,自然清新。)

师:《马关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双方的全权代表是谁?签约的地点在哪?请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回答。

生:时间是:1895年,双方代表是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地点在日本马关。

师:对!哪位同学说说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条?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生:主要内容有四条:第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第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第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师:很好!内容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设厂。

评:将条约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字:简明、精炼、好懂、易记、即抓住了重点,又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师:1895年清政府为什么要和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本课“引言”。

评:超越课本,又回归课本。抓住课文的凤头,即从引言入手,引出甲午中日战争。新教材用新教法,独具匠心。

生: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师:对!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中日甲午战争。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早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曾经就侵略过我国的哪一地区?

生:台湾。

师:日本侵台未能得逞,它贼心未死,90年代的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评:以旧联新,启发思考,揭示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必不可免。

师:日本为挑起战争还在寻找借口,请大家看课本,1894年在朝鲜爆发了什么起义?

生:东学党起议。

师: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起义,这时日本乘机也派兵到达朝鲜。那么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又有何举动呢?

生:继续增兵,准备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师: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又是什么呢?

生: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师:丰岛事件成为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那么丰岛又在哪里呢?(放投影《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边讲,边标出丰岛的位置及日军四路进攻平壤的红箭头。)

评:利用投影仪,把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由静态变为动态,形象地展现了甲午中日战争时空变化;便于学生了解日军入侵中国的路线,掌握各个战役发生的经过。

师:平壤战役中的清军指挥是谁?

生:左宝贵,叶志超。

师:左宝贵在战斗中的表现如何?

生:率兵奋战,中炮牺牲。

师:对!左宝贵还是一名清军回族将领,我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保卫祖国做出了贡献。

评:突出左宝贵是回族人,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每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的统一都作出伟大的贡献。

师:而另一位清军统帅叶志超的表现怎样呢?

生:弃城逃跑。

师:贪生怕死,弃城逃跑,狂奔500多里,退回中国境内,导致平壤陷落,战火逐渐燃烧到中国境内。平壤战役后的第二天,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了一场激战,即黄海海战。

师:(指导学生看图,说明黄海大东沟在鸭绿江口)黄海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乃至世界近代史上蒸汽机军舰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海战,我北洋舰队英勇奋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表现得最为突出。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甲午风云》这部影片吗?

生:看过。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课本史实并联系这部影片的画面讲一讲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事。

评:注意利用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运用情境复现法让学生讲述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事,既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生:(故事略)

师:讲得好!这位同学把邓世昌的爱国壮举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邓世昌不愧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这正象人们给他像片上题的对联一样?“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次海战正是由于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北洋舰队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然而当权者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使北洋舰队失去了作战主动权。此后,日军兵分两路侵入中国。一路渡鸭绿江,攻占九连城,一路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进攻大连、旅顺。(教师边讲边标出日军两路进攻的红箭头)在大连,面对日军进攻,清军守将不战而逃,在旅顺只有总兵徐邦道率兵孤军抵抗。结果大连、旅顺相继失陷。

师:旅顺失陷后,日军大肆屠杀我国和平居民1万8千余人,日军在旅顺犯下了可不饶恕的滔天罪行。

评:强调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憎恨日本军国主义,憎恨侵略战争,热爱和平,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师:旅顺陷落后,北洋舰队的海军基地威海卫军港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学生看图,教师边讲边标出日军进攻威海卫的红箭红)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顶端,同旅顺海相望,控制着渤海门户,旅顺陷落后,它显得尤为重要。1895年初,日军一路在山东荣城湾登陆,抄袭威海卫后路,一路在海上封锁威海卫,威海卫腹背受敌。港内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曾几次要求出海抗敌,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却下令不许出海迎敌,丁汝昌向李鸿章请求突围作战,再一次遭到拒绝,北洋舰队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结果全军覆没,威海卫溃败。

评:甲午海战中国失利,除政治腐败外,也与李鸿章的战略失误,消极自保,有着重大的关系,指明这一点,便于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师:威海卫溃败后,水师提督丁汝昌的表现如何?

生:宁死不降,自杀殉国。

师:丁汝昌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同样也是一位爱国将领。

师: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结束,结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民族危机的加深。

师:战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哪几种方式?请同学们看书回答。

生:有四种方式。即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

师:这四种方式都是资本输出的方式。资本输出是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评:简明扼要地讲出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把初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举重若轻,避虚就实来诠释,化难为易让学生来掌握。

师:除此之外,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帝国主义列强更加认为,中国是一块可以任其宰割吞食的肥肉,于是它们争先恐后向中国扑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它们采取强占租借地,划分范围的方式瓜分中国。

师:最先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是哪一国呢?

生:德国。

师:德国的租借地,势力范围在哪里呢?

生: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师:其它帝国主义又是如何瓜分中国的?请大家看《时局图》(放投影:《时局图》)

师:这幅图画的是中国东部的领土,这里是大海。同学们,这是一只北极熊,代表俄国,你们看这只熊身高体大,野心勃勃,一下子把它的魔掌践踏到我长城边沿,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这是一只虎,代表英国,你看这只穷凶极恶的猛虎一扑而下,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再看德国,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这是一只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它四肢齐伸,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将其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这时,还有一些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也在摇旗呐喊,蠢蠢欲动。同学们,此时的中国领土已被列强瓜分,中国主权岌岌可危,然而清政府的腐朽官僚还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这个手里拿着银元的就是清朝腐朽的官吏。这幅图是当时一位爱国者绘制的,看了这幅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险恶形势“不言而喻,一目了然”。这幅图即使今天看来也是触目惊心的,它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同学们,看看课本P74《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就可知道这一点,直到今天英国还霸占着我国领土香港!

评:利用“一图”“一表”来讲解,特别是抓住《时局图》,大做文章,用形象、生动的描述性语言,电化教学的动态手段来说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险恶形势,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朽的清朝统治者的憎恶之情,而且调动了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危急感和耻辱感,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这样教,既使学生掌握了其基础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还学会了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一石三鸟,收到了事半功的教学效果。

师:图表中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什么?

生:新界。

师:新界是香港地区的一部分,请再看英国租界“新界”示意图。香港地区由三个部分组成,(1)香港岛,(2)九龙司地方一区,(3)新界。同学们回忆,香港岛是英国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九龙司地方一区又是通过什么条约被割占的。

生: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又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师:对!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新界,规定租借期为99年,导致香港至今被英国霸占。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997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指日可待了!

评:结合教学内容并恰当联系现实来讲解香港历史,特别是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而且,再一次渗透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和用“一国两制的”方式统一中国的思想教育

师: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为什么“迟到”呢?

生: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师: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这一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美国凭借优势的经济实力提出了什么政策参与瓜分中国?

评:适当补充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的史实,然后引出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这就为突破难点作了铺垫。

生:“门户开放”政策。

师: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扩大侵华权益。“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生:第一,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第二,同时要求在其它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第三,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利。

师:由此可见美国获得的侵华权益最大,超过任何一个列强。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世纪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些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新形式,也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突出表现。

师:通过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的学习,你能不能结合史实说说“为什么说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同学们就此可以展开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很激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把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讲一讲。

生:(略)

师:以上同学回答得基本正确,但还不太完整,让我们共同分析、归纳。第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哪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生:《南京条约》。

师:《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只有结合《南京条约》并和它比较,才更能明白这一点。(放投影:《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内容比较简表。)

师:从割地看。《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香港岛是我国南海中的一个小岛,面积约70多平方公里,同学们,我们杨陵区面积约90多平方公里,香港岛的面积近乎杨陵区面积。而《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其中仅台湾和澎湖列岛面积就达3万6千平方公里,大家算算相当于多少个杨陵区?

生:接近4百个。

师:更不用说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还是个宝岛,它沦为日本殖民地,更进一步说明中国社会的半殖地化大大加深;从赔款看《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折合白银1400多万两,而《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同学们看看P72注释“赎辽费”3000万两,共计2亿3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年收入9000万两的3倍,按当时4万万人口计算,人均赔银半两多。由于清政府无力偿还,人民也被搜刮殆尽,所以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外债,所以说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开放的通商口岸看(放投影:《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图)

师:《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

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师:都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重庆、沙市、苏州、杭州,都已深入到中国内地,尤其是重庆,已深入到大西南地区。如果说《南京条约》使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深入到中国的腹地,因此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马关条约》还有一点,它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样就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甲午战争后,步日本的后尘,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接踵而来,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世纪末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瓜分的危险境地,1899年美国又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使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的膨胀起来,所以说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中华民族危机。

综上所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评:在教师引导下,《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进行比较,把感生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得出《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这样做无疑会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的历史思维能力。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讲到了一些重要年代、人物、战役。下面检查同学们掌握的情况。

(出示小黑板)这是连线题,要求学生将左边的战役名称和右边的人名用线连结起来。

(出示小黑板)《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要求学生选择卡片完成。

评:随堂检查,及时反馈,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地诊断性治疗。

师:以上习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马关条约》,熟记下面的顺口溜: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

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

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

评:歌诀记忆,寓教于乐,朗朗上口,兴味昂然,既教知识,又教方法,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法很值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推行。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又做了相关的练习,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清府政治腐败,经济制度落后,导致军事上的被动挨打,结果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那就是落后必然挨打。同学们,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今天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第三题。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1888年建立的中国近代海军由于采用英德等国的先进武器设备在亚洲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为什么在5年后的甲午海战中却一败涂地呢?

(下课)

总评:《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无论是在过去统编教材中,还是在现在使用的高中新教材中,均以两课时处理,唯独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本以一课时安排,教师普遍感到课文容量大,课时紧,双边活动难以进行。因此,相当多的老师在处理这节课时一讲到底,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却别开生面,一是逆序讲起,直奔课文重点;二是利用影视录像,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生动直观性;三是化死插图为活史料,用鲜活的描述性语言,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四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师生问答,学生讨论,前后比较,歌诀记忆、动态板书、网络结构等,既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学习,体现了主体性,加之讲练结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较好地解决了课时紧与容量大的矛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是一堂具有很强教改意识的高效益的成功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选自《教与学》1996年第11期。)

第二篇: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甲午中日战争

教材分析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战争中,广大将士浴血奋战。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退让、最终失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甲午战争的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旅顺战役、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

2.思想政治教育:①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官兵英勇杀敌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②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

3.能力培养:①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②指导学生回答:为什么《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对比记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讲授与谈话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提问;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了中国什么地方?结果如何?(教师小结后指出)这是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侵略中国的开始,从此,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为了侵略朝鲜和中国,十几年后日本又挑起大规模的甲午中日战争。

(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提示,然后教师提问)提示中讲了些什么内容?我们应重点注意些什么?(学生答完,教师小结后转人正课)

一、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板书)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做好了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只待制造一个挑起侵略战争的借口了。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应朝鲜国王之请,清政府出兵朝鲜助其镇压起义。日本政府也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为其出兵朝鲜,挑起战争制造借口。因此,当清朝出兵朝鲜时,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并迅速占领汉城。不久,朝鲜农民起义平息,而日本政府却不断增兵,寻衅开战,中日战争爆发(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板书)

1.战争的爆发(板书)

(悬挂《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附近突然袭击清军的运兵船只,不宣而战。清“广己一舰触礁沉没,“操江”号被俘,“高升”号宁死不降,坚决自卫,连发数炮,击伤敌舰。而“济远”管带方伯谦却悬挂白旗,逃往旅顺,谎报战功,获得嘉奖。“高升号”被敌舰击沉,船上官兵700余人死难。(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日舰袭击清军运兵船高升号》)8月初,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中日战争爆发。是年为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大的战役有四个。

2.四大战役(板书)

①平壤战役(板书)(教师按课本讲述,重点突出左宝贵的英雄事迹)

②黄海海战:(板书)平壤战后(指图)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上,日舰突袭北洋舰队。这次战役,北洋舰队参战船只14艘,约3.5万吨;日本联合舰队船只12艘约4.1万吨,双方力量相当。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奋勇作战视死如归。(学生已对课本作了预习,且看过影片《甲午风云》和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此处请学生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事迹。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邓世昌》《致远舰直冲敌舰》。教师小结后指出)邓世昌和左宝贵一样,成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而“济远”管带方伯谦临战逃脱,仓皇间撞伤自己的“扬威”舰。是役,约5小时。日舰5艘受创。北洋水师沉3艘,自毁2艘,创6艘,损伤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却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保存实力,不准出海迎敌,造成坐守待毙的被动挨打局面。

③辽东半岛之战:(板书)平壤战后,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指图)一路渡鸭绿江,攻占九连城;另一路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包抄旅顺和大连。清军坐视不问。11月,日军袭击旅大,大连清军闻风溃逃,日军轻取大连,接着攻打旅顺。海军提督丁汝昌见形势危急,请率北洋舰队赴援,遭李鸿章严词拒绝:“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而旅顺清军只有徐邦道孤军作战。徐邦道率军激战三天,旅顺失陷。日军人城,兽性大作,屠城四日,全市幸免者仅36人。当时街头积尸如山,惨不忍睹。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笔血债,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④威海卫战役:(板书)旅顺陷落后,北洋舰队停泊在威海卫军港,成为日军的主要进攻目标。(讲一下成海卫的地势和防务)1895年初,日陆军在山东荣城湾(指图)登陆,抄袭威海卫后路;日海军从海上封锁威海卫。李鸿章一再下令不准出海迎战。躲在港内的北洋海军腹背受敌。日军攻占南北两炮台,轰击北洋舰队。敌陆海军随即猛攻。部分军舰被击沉,形势十分严峻。丁汝昌再请突围作战又遭拒绝。一部分贪生怕死的清军将领在英美教习和顾问的怂恿下哗变,逼迫丁汝昌投降。但是,丁汝昌宁死不降,服毒殉国。日军占领威海卫。至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讨论失败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清政府腐败不堪,投降妥协;军纪败坏,部分人贪生怕死。)

甲午战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条约。

三、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板书)

清朝政府的对日宣战是被迫的,他们对战争从未作过认真部署。整个战争期间所关心的是如何尽早地议和停战。1895年3月,李鸿章偕同其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到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谈判。早在谈判之前,日方就已拟好媾和条件,在谈判桌上,只准李鸿章对拟好的各项条款表示“允”与“不允”。伊藤博文声称:如果谈判破裂,将派重兵重新开战,攻打北京,到那时,“全权大臣离开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门,恐亦不能保证”。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之下,李鸿章无条件地接受了日本的要求,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教师讲清签约时间、地点、双方代表,要求学生记住。让学生归纳出条约的内容要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对比。教师出示小黑板:一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另一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让学生对比,找出两个条约的异同。最后教师强调,《马关条约》最突出的严重性,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提问《马关条约》的影响。让学生看书回答并强调让学生记住。然后,提问: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学生答后,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讲了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投降,中日战争,中国修败。战后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军民掀起了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下节课就讲这一内容。

(练习、巩固,略)

(布置作业,略)

第三篇: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学教案

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左宝贵与平壤战役;邓世昌与黄海战役;旅顺陷落;丁汝昌与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争中,以左宝贵、邓世昌等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进一步认清政治制度的腐败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衰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导入法

(1)对联中哪句话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状况?

(2)“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只得“玉帛相将”,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由此导入新课。《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教学难点。首先要明确签订的历史背景。不仅要认识到大背景(即19世纪末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还要认识到小背景(即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这是解决这个难点的前提。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割占台湾?为什么要赔偿军费白银多达2亿两?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直达重庆?为什么新增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的规定?再次,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马关条约》与以前条约的规定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点,从而理解《马关条约》所具有的明显的时代烙印,认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本质。最后,让学生在逐一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运用归纳法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讨论结束后,在屏幕上显示两条阅读资料:(l)《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2)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可提问学生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适当地补充史料,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以上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大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也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刻,再在屏幕上打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诗:“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样,将对联、诗句精心贯穿在教学内容中,利于把教材讲深、讲透、讲活。

讲述完战争经过后,教师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较全面的结论。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如此腐败的清王朝,此战岂能不失败?失败了就要“玉帛相将”。两副对联前后呼应,为教学内容增添了色彩。战争的起因

首先教师概述:日本原是封建落后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起近代化国家,具有极强烈的对外扩张欲望(出示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说明它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接着提问:“大陆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过哪次尝试?学生回答: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虽未得逞,但却尝到了甜头。教师进一步阐述:特别是中法战争造成的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于是加紧扩军备战,到1892年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根据以上叙述,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学生自然就能得出结论,即这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只是利用朝鲜爆发农民起义这一事件找到借口挑起战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战争影响

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衰朽可欺之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阔思路,多角度、更深层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学生踊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1)甲午战争的惨败,为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有识之士普遍认识到亡国之祸近在眼前。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反而可以促成一个民族的觉醒和奋起,中华民族必然将战争失败带来的耻辱转化成奋进的动力,中国人民决不会长期沉默下去!(2)对日本来说战争的胜利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日本凭借这笔不义之财疯狂扩军备战。(3)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中国就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屏幕上出示瓜分狂潮表)。甲午中日战争

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中法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继续;下启瓜分狂潮和维新运动兴起,直接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维新政治运动的展开。另一方面,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浴血奋战、誓死抗敌的壮烈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坚强决心,这正是培养初中学生以英雄为榜样,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最佳素材。瓜分狂潮

瓜分狂潮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帝国主义在政治上扩大侵略中国的表现。这使中国进一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半殖民地化程度空前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难点: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具:视频、教学课件、挂图。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中法战争的结局如何?

导入新课: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请同学们回忆: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我国什么地方?结果怎么样?指出: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侵台碰壁后,日本接着把魔爪伸向了与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8年后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入侵中国又挑起了大规模的甲午中日战争。

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演示ppt课件>

1.1894年7月25日,日本借口朝鲜农民起义―进兵朝鲜。

2.1894年9月15日,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狂逃

3.黄海战役<详述战斗经过>

9月17日 邓世昌 林永升 刘步蟾

4.旅顺陷落 徐邦道 日军暴行<让学生看相关资料>

5.威海卫溃败

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的一项主要成就,是大清帝国海防的重要力量,由于李鸿?quot;避战保船的消极战略而可耻的覆灭了,至此洋务运动也彻底失败了。

二、中日《马关条约》

1、条约的签订

1895年,李鸿章同伊滕博文在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近代的卖国条约多由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所以人们骂李鸿章为大卖国贼,殊不知弱国无外交,李鸿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也是无可奈何。)

2、内容 影响(播放马关条约签定的视频资料)

《马关条约》:中割地、赔款、开埠、设厂

请思考:

①《马关条约》中赔款数额较前有何变化?

②《马关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变化?

③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吗?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是在保护中国的权益吗?为什么?

3.教训与启示

第四篇: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及邓世昌的事迹。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启发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史

料分析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

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 的影响有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2、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 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方法】 讲授法 例证法 比较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问题的由来”(教师简介)。“钓鱼岛争端”说明近期中日关系趋于紧张。回顾近代历史,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侵华战争就有三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本对华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总体上掌握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名称的由来

(多媒体展示)介绍日本的崛起——通过两幅漫画对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多媒体展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教师介绍:1894年,夹在中日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多媒体展示)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介:

1、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2、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多媒体展示)学生阅读教材相应段落,了解黄海大战的经过,使学生深刻感受“此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多媒体展示)黄海大战以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日军很快侵占辽东半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旅顺陷落,旅顺大屠杀”相关内容,揭露日军累累罪行。

(多媒体展示)讲述日军荣成湾登陆,海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基地。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至此,清朝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画上了句号。

教师过渡设问: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查阅教材回答:清政府战败,并和日本签订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多媒体展示)教师小结: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和结果。

(二)《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地点(多媒体展示)

时间:1895年4月 双方代表: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地点:日本马关

2、《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多媒体展示)

教师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学生阅读教材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内容,教师分析割地的影响: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教师分析赔款的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三、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教师分析设厂的影响: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增辟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教师分析增辟通商口岸的影响: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3、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多媒体展示)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不平等条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多媒体展示)《时局图》直观形象地展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多媒体展示)徐骧领导台湾义军同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后因奸细出卖,台湾终于全部沦陷。但是台湾人民在日殖民统治期间,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教师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言论是错误的,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三、小结(多媒体展示)时间:1894——1895

目的: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甲 黄海大战 邓世昌

经过: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 日 战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性质: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

自主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主要原因)

2、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

3、军备的松弛落后。

自主探究二:甲午中日战争给予我们的教训与启迪是什么?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结束寄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多媒体展示)【作业布置】《基础训练》第4课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2、起止时间:1894——1895

3、重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4、结果: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 代表: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地 点:日本马关

2、内容:割地 赔款 设厂 增辟通商口岸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第五篇: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班别: 姓名: 学号: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第四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知道黄海大战和邓世昌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复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导入框的内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光绪皇帝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邓世昌是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清朝将领。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邓世昌几次用力把爱犬赶走,但它死死衔住不放。邓世昌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不一会,他们就一起沉入碧波„„。同学们,这是甲午中日海战中最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它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心里,激励着他们去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不息。那么,甲午中日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它的过程和影响怎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请同学们速读第一目“黄海大战”,想一想为什么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学生阅读课文……)

师:黄海大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海战,在大战中邓世昌以身殉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大战的经过,然后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为什么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生: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师:回答得很好,(播放邓世昌与黄海大战的相关图片),同学们,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战争中,丁汝昌身负重任伤,坚持指挥,邓世昌大义凛然,以身殉国,日军损失惨重,我军代价沉重。现在就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邓世昌的什么精神。生:我们应该学习邓世昌不畏强暴,英勇就义,以身殉国的民族精神。师:回答得很好,邓世昌英勇无畏、慷慨就义、舍身救国、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除了黄海大战外,还有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等一些战役,但由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方针和指挥不力,这些战役都以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战争结束。师:(过渡)好了,同学们,通过第一目《黄海大战》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甲午中日战争是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上面的图片,然后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来默读第二目《马关条约》的内容:

1、《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是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熟悉《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师:黄海大战以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致使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日本海陆两军进攻辽东,很快就侵占了辽东半岛,接着又夹攻山东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京师震动,慈禧太后急忙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并且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回答:《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是谁,其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生:《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是李鸿章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其主要内容是: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师:回答得很正确,好了,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宁波、苏州、杭州、重庆)等。那么《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请在下面同学们自由讨论一下,待会请几位同学来回答。(学生开始自由讨论……)

师:好,时间到,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生:《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师:不错,回答得很好,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下面请大家看上面的表格比较一下《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谈谈《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学生开始讨论……)

师:好,现在请你们给一个代表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说出来……请举手…… 生:《马关条约》割地相对多;赔款数额大;开发的通商口岸深入长江上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于日本对中国进行直接的经济侵略;不管从哪一条内容上看,它的危害性都超出了《南京条约》。所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师:回答得很好,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请举手回答?(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很好,《马关条约》割地相对多;赔款数额大;开发的通商口岸深入长江上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于日本对中国进行直接的经济侵略;不管从哪一条内容上看,它的危害性都超出了《南京条约》。所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放出答案幻灯片……)

师: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在《马关条约》这一目里,我们主要学习了几个问题?

(学生归纳……)

生:我们学习了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的历史背景,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三是《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影响。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我们就学完了,在这一课里我们重点讲了两个问题:一是黄海大战,二是《马关条约》。黄海大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一场有代表性的战役。双方的实力,反映出的问题都是双方各自情况的一个缩影。《马关条约》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决定因素就在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同学们下去后,还是要通过《马关条约》的内容来领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这句话的含义。

[布置作业]

1、连线 ①1842年

①《南京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等 ②1860年

②《马关条约》

②割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③1895年

③《北京条约》

③割让香港岛

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3.“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4.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C.《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D.

下载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三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示例之三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情预测: 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贵州省贵阳市民族中学 邹远航 I、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

    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含课件)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实验学校 范立辉 龙潭缸窑中学 赵伟华 132200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甲午中日战争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

    甲午中日战争

    天朝的腐败——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根源 班级:国关八班 姓名:何梦仙 学号:20201202080019 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有感 摘要 : 多媒体辅助《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适时导趣、导学、导疑、导法和导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课程标准〗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