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好伴侣》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天坛路幼儿园中一班的语言老师孔秀秀,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动物好伴侣》,下面我分为六大部分来进行。
一、说教材
《动物好伴侣》选自凤凰康轩教材中班语言领域中的一首儿歌,它是一首连锁调儿歌,在两个句子连接时,每一句结尾的词语都是下一句的开头,就似乎在玩接龙嬉戏似的。儿歌中的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也比较吸引幼儿的爱好,并以动物间的团结有序引导着幼儿有序的进行各项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纲要》中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学问、技能、情感看法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
1、依据图谱初步学习儿歌。
这是从孩子的学问培育维度考虑制定的。孩子初次学习儿歌,很难完整把握内容,加上儿歌内容是比较长的,所以我利用图谱,从儿歌内容的挨次动身,让幼儿逐步理解儿歌内容,以此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的孩子虽然能独立讲解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讲话有时会断断续续,无法独立的描述自己心里所想,需在老师的引导和鼓舞下,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利用语句的复述来促进幼儿的完整话讲解并描述力量,这个目标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3、通过嬉戏体验儿歌的趣味。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情感看法培育维度动身制定的,感受和好伴侣在一起的欢乐,感受儿歌的趣味,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们中班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建立的情感看法,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标。
三、说教学预备
学问预备:幼儿熟悉儿歌中所涉及的动物。
物质预备:草地背景图一幅,各种小动物图片一张,各种动物头饰各四个,儿歌录音,完整的图谱结合的儿歌。依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进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详细形象阶段,留意力也简单分散,因此我利用图谱,能够关心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依照儿歌内容,依次出现的小动物按挨次排好队,清楚地表现出了儿歌内容的进展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老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引导”、“合作”三方面动身,主要采纳了下列几种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法:利用背景图片(草地),烘托氛围,这一情景也让孩子进入了故事情境,为后面儿歌中出现的小动物增加了神奇感,让幼儿迫不及待的猜想接下来的事情。
设问法:“德国训练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事,而在于激励、召唤和鼓舞”,所以每次观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留意力,也让孩子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讲解并描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留意增加了,运用语速、音量的改变,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解并描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关心幼儿树立简洁的是非观念达到训练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预备。
直观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详细形象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所以对事物的熟悉依靠于图片,这个儿歌虽然内容简洁,但是涉及的动物许多,简单混淆,运用图片的'直观演示,让孩子对儿歌中动物的先后出场挨次过程能更清晰的把握。
争论沟通法:新《纲要》指出要“鼓舞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展幼儿语言表达力量和思维力量。”所以,在活动中我运用了争论沟通发,如争论:“小山羊去干什么了,小伴侣们猜一猜”,“小兔子是去摘花还是插花呢?为什么不能摘花呢”“小青蛙接下来会干什么呢?”等等,给幼儿自己思索的空间。
(二)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仆人”,我采纳了以下几个学法:
观看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有爱好的,所以我采纳观看法,让他们观看背景图(草地)以及角色图,这样不仅增加孩子的活动参加性,也关心孩子抓住儿歌内容线索,了解儿歌内容。
争论谈话法:幼儿在争论、谈话中能自由自在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语言力量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进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同时,争论的形式能给孩子宽松的讲话空间,利于孩子思维的进展。
视、听、讲结合法:这样让孩子通过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殊是观看“小动物依次出现”过程图的环节中,孩子们在先后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儿歌内容、语言的学习。
仿照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仿照动物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与同伴间合作的美妙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引入主题——观赏儿歌——巩固儿歌,体验乐趣。
1、引入主题
(1)出示草原背景图,查找小动物。
我出示草地图,绽开谈话:“小伴侣们,听说大草原里来了许多小动物们,我们一起去找找他们吧?”
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爱好,引出儿歌的线索,运用了观看法和争论法,让孩子对儿歌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同时,在幼儿的争论和猜想中,引出故事的内容。
(2)依次出小动物,引出儿歌内容。
我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
哎,你看,谁来了?
小山羊去干什么?
远处一蹦一跳的来了一位小动物,认真看看它是谁?(小白兔)
此环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儿歌内容,通过提问法,关心孩子了解儿歌的主要角色,和事情进展的先后挨次。
2、观赏儿歌
(1)播放录音,完整感知儿歌。
我播放事先录好的儿歌录音,并出示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儿歌内容。此环节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完整的句子,并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结合,达到无意识识字的效果。
(2)幼儿跟读儿歌。
3、巩固儿歌,体验儿歌乐趣。
(1)变魔术,连续巩固儿歌。
师把儿歌中的部分动物以变魔术的形式拿走,让幼儿猜猜谁不见了,并连续朗诵,加深对儿歌内容的记忆。
(2)角色扮演,体验乐趣。
4、延长活动
故事表演: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主动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所以我觉得这种孩子参加的形式能让孩子较深刻地感悟到与好伴侣在一起的美妙情感以及好伴侣之间的默契协作,并一遍朗诵儿歌,一遍角色表演,体感受到了儿歌的乐趣。
六、说设计亮点
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关心幼儿记忆儿歌。
《纲要》中提出:“老师要注意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仿照习得的结果。”图谱简洁明白,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好玩性,现在的幼儿们思维特别活跃,运用图谱进行教学,能关心幼儿更好的理解儿歌、学习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