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福建泉州感控学习班课件_.5篇

时间:2019-05-11 22:0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福建泉州感控学习班课件_.》,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福建泉州感控学习班课件_.》。

第一篇:环境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福建泉州感控学习班课件_.

环境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晓东 2010/12/21 1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范围 Ⅰ Ⅱ Ⅲ Ⅳ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5 ≤5 ≤10 ≤15 层流室 ≤10 ≤5 普通手术室等 ≤200 ≤5 普通病房等 ≤500 ≤10 传染科及病房 - ≤15 环境微生物到底还要不要监测? 2010/12/21 Dr.HU Bijie Dr.HU Bijie 2 普通病区常规空气培养监测结果 是典型的垃圾数据!• 普通病区空气中的绝大多数细菌与医院感染无 明显关系 • 病区空气细菌的卫生标准无科学依据(尘埃粒 子浓度意义更大)• 采样时普通沉降法,临床操作经常不规范 • 使用的培养平皿质量不佳,培养时间不一致 • 培养结果超标的处置方法,不科学、不规范 • 这些数据通常没有价值 2010/12/21 Dr.HU Bijie Dr.HU Bijie 3 环境微生物在引发医院感染的作用 • 外源性感染 – 散发 – 暴发 • 内源性感染 – 先定植 2010/12/21 Dr.HU Bijie 4 医院感染微生物来源:医疗机构的环境 • 在水中或潮湿的地方、偶而出现在无菌物品或消毒剂中(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分枝杆菌属)• 物品如被服、护理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和物品。合理的保 洁能限制细菌存活的危险性,因为大多数微生物需要潮 洁能限制细菌存活的危险性 因为大多数微生物需要潮 湿、热及有营养的条件才能生存 • 在食物中 • 细小的尘埃和咳嗽或说话产生的飞沫(细菌小于直径 10um能在空气中保存数小时,它能象细小的尘埃一样 被吸入)--WHO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实用指南(2002年第二版)2010/12/21 Dr.HU Bijie 5 作为感染来源的医院环境有哪些? • 空气 • 水 • 物体表面 – 医疗物品:医疗器械,药品接触 – 生活用品 • 食物 2010/12/21 Dr.HU Bijie 6 1 空气消毒与监测 空气消毒与监测 • 空气消毒方法? • 空气采样方法? • 空气采样结果的评价? 2010/12/21 7 2010/12/21 8 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

一、沉降法

二、浮游菌测定法 沉降法空气采样缺点

1、平板沉降法属重心沉降

2、采样时受周围气流、粒经大小和粒经沉 降速度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的反应空气 气 细菌的分布水平。

3、奥梅良斯基公式规定:假如100cm2的平皿在空气中暴露5min即相当于10 l空气中 的细菌数,此值是一假定值,无法定量,所以公式中的矫正数也是很不准确的。空气浮游菌采样方法 空气消毒方法的选择

1、自然通风是最经济、简便和有效的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减少细菌浓度的方法。

2、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

后,较合理的方法应物 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 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 可选用过氧 酸 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熏蒸。

3、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 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2 环境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的影响因素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及 其效果评价技术 • • • • • • 13 环境中人的数量 人员活动的程度 环境中的湿度 支持微生物生长物质的存在 微生物悬浮其中的空气换气次数 物体表面的类型和朝向(如水平或垂直)。14 2010/12/21 2010/12/21 Microbial survival on surfaces Survives Years 病人护理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策略应考虑到 • 病人直接接触的可能 • 手接触的程度和频率 • 表面被体液或环境来源微生物污染的潜 在可能(如污渍、灰尘和水)。60 Days of sur rvival 50 40 30 20 10 0 MRSA VRE ESBL Spores C.difficile Acinetobacter ** ** Organism **Prolonged survival when suspended in dust/organic debris of up to six months to a year has been reported(Dancer 2007, Hardy 2007 2010/12/21 16 是否所有的病房的环境都 需要使用消毒剂消毒? Degrees of Clean • • • • 环境清洁 卫生 消毒 灭菌 17 3 环境清洁 • • • • • 清水 清水+洗涤剂 清水+消毒剂 清水+清洁消毒剂 清水+清洁消毒剂+微纤维抹布 地板清洁消毒 • 清洁的地板很快被空气中的微生物和来 自鞋子、仪器轮椅和身体表面的微生物 污染 • 对无孔地板的清洁包括湿拖和吸湿,使 用静电材料干燥除尘和打磨 • 优先选择产生最少灰尘和气溶胶或灰尘 散发的清洁方法 清洁是任何灭菌或消毒措施必要的第一步 2010/12/21 19 医疗机构地板消毒并不比清洁更有利 2010/12/21 卫生保健机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2003·CDC&HICPAC 20 手术室门口地垫 地 垫 • 手术室内和其他病人区域中带有粘性表 面的地垫只是轻度减少地板的污染程度,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几乎没有影响 感染的发生率 乎 有 响 • 在进入警戒线内的建筑区域使用粘性地 垫有助于减少粉尘被带入病人区域 2010/12/21 21 2010/12/21 卫生保健机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2003·CDC&HICPAC 22 国内清洁用具 现状 2010/12/21 23 4

盲目的消毒不可取!普吉岛街道上喷洒消毒剂防范甲流 2010/12/21 25 2010/12/21 26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 生产厂商应标明 • 器械与化学杀菌剂的兼容性 • 器械是否耐水或可以安全的浸泡清洁 • 器械使用时如何进行去污染 2010/12/21 27 关东病院设备科-保养与维修 Enhanced cleaning reduced MRSA at all sites in patient environment Num ber of sites cont tam inated w ith MRSA A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hart or keyboard bed rail syringe driver draw er handle monitor nurse's hand standard cleaning enhanced cleaning 5

Hospital and Health Care benefits: 医院应用ATP的益处 可操作的数据: •不需要送到实验室等待结果 •在形成问题前解决问题 在形成问题前解决问题 • 如果问题出现,可以集中改进,并且看见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训: 作为工具,可以帮助检验消毒的有 效性。Evaluating Patient Zone Environmental Hygiene Typical Clean Trace Audit ATP audit Phase 5 R e la tiv e light units 2000 1500 1000 500 0 aw e c o rs ts id sy e r Co F o inge ts ot id of Sh e c be e l on d f u tr o nd lp er an v e el nt i la to r rd ia ia oa ac ac yb rf nd le 水源性污染的监测 ATP pre clean ATP post clean rf ke i to to ha To p il a on er Ve Dr aw nt M of dr 2010/12/21 64 医院供水系统中有哪些致病性微生物? 细菌 Bacteria 寄生虫 Parasites 水源性感染主要传播形式 ①直接接触:如水疗 ②饮水:饮用受污染的水 ③间接接触:如不恰当操纵医疗设备 ④吸入从水源中溅出的气溶胶 ⑤呛入污染的水 • 前三个传播方式为革兰阴性菌和非结核分支杆菌引起 感染的常见模式,受军团菌污染的气溶胶常常致军团 菌感染呼吸道 2010/12/21 Dr.HU Bijie 66 小球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parvum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 嗜肺军团菌 Legionella pneumophila 棘阿米巴原虫 Acanthamoeba spp.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spp.真菌

Fungi 窄食单胞菌属 Stenotrophomonas spp spp.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spp.烟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 spp.茄病镰刀霉 Fusarium solani 伯克霍尔德菌属 Burkholderia spp.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jeanselmei 克雷伯菌属 Klebsiella spp.奴卡菌属 Nocardia spp.病毒viruses 肠杆菌属 Enterobacter spp.沙雷菌属 Serratia spp.诺如病毒 Noroviruses 黄单胞菌属 Flavobacterium spp.腺病毒 Adenovirus 11 医院供水系统监测 • • • • 是否需要常规监测? 在什么情况下作监测? 如何监测?What?When?How? 监测结果如何判读? • 医疗机构水质采样常用于检测具有临床意义的经 水传播的病原体或确定各分布系统的终末水质。通常不必要对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常规的水检测(除军团菌),但暴发调查的突击采样能有助于决 定恰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卫生保健机构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 CDC, 2003.是否需要常规监测? • 军团菌的环境监测是非常明智的方法,铜绿假单 胞菌的监测也是有先见之明的,尤其是烧伤病人。对其他水源性致病菌的环境监测没有意义。-Formulating a risk reduction strategy for waterborne pathogens in hospital water systems.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05,23(5:S50-S53 生物膜采样 供水系统监测技术 检测方法 • 水样检测 ① 涂布法 ② 倾注法 ③ 负压或正压过滤法 负压或 压 滤法 ④ 离心法 • 生物膜检测 水源性病原菌 • 异养菌平板计数(HPC)• 军团菌 •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原菌含量高,样本容量小 病原菌含量低,病原菌含量低 样本容量大 • 采样点:热水箱、淋浴喷头、水龙头鼓风机,尤其是免 疫缺陷病人的护理区域。• 用棉拭子旋转摩擦水龙头内壁,放于pH7.2磷酸盐缓冲 液或5-10mL相应采样设备的水样内,低温运至实验室,24小时内完成收集工作。• 震荡和涡旋混匀将样本充分混匀。• 原液和样本稀释液涂在非选择性培养基(如平板计数琼 脂或R2A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如军团菌分离培养 基)上。• 如果平板计数超过水样中数目则有生物膜形成的可能性。水源性感染主要传播形式 ①直接接触:如水疗 ②饮用受污染的水 ③间接接触:如不恰当操纵医疗设备 ④吸入从水源中溅出的气溶胶 ⑤吸入污染的水 • 前三个传播方式为革兰阴性菌和非结核分支杆菌引起 感染的常见模式,受军团菌污染的气溶胶常常致军团 菌感染呼吸道 71 2010/12/21 Dr.HU Bijie 时刻牢记:“水”容易滋生各 种细菌,共用液体是危险的!•

• • • 无菌持物镊干罐保存 小包装的消毒棉签、棉球 取消手卫生浸泡盆 …… 72 2010/12/21 Dr.HU Bijie 12 肝移植病房人苍白杆菌血流感染 暴发 弯曲细长 短小粗直 73 2010/12/21 Dr.HU Bijie 上海市9所医院供水系统 军团菌与阿米巴污染情况 • 水样采集:上海9家医疗机构供水系统末端(水龙头)。每个病房的1个水龙头处缓慢放出1000ml自来水,500ml进行军团菌监测,500ml进行阿米巴监测 • 军团菌培养:1.水样处理:0.22μm滤膜过滤后,滤膜 洗脱于5ml灭菌水;2.平板接种:100μl原液、酸处理后 液体及热处理后液体分别接种于GVPC平板;3.鉴定: 可疑菌落同时转BCYE和血平板;4.分型:胶乳凝集和 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法 • 阿米巴培养:1.水样处理:0.22μm滤膜过滤;2.平板接 种:过滤后滤膜正面朝下置于铺有灭活大肠杆菌的无 营养琼脂板上;3.培养:室温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到 75 阿米巴生长记为阳性 上海市8所医院供水系统 军团菌与阿米巴污染情况 医院 标 本 数 49 26 25 22 18 9 21 22 21 213 口腔综合治疗机图示 军团菌属阳 性数(%)20(40.8 19(73.1 1(4 15(68.2 14(77.8 9(100 0(0 5(22.7 0(0 83(39.0)嗜肺军团菌阳 性数量(% 8(16.3 6(23.0 0(0 3(13.6)8(44.4)8(88.9)0(0 0(0 0(0 33(15.5)军团菌属最高浓度 阿米巴阳性(%(CFU/L)5.8*104 7.8*104 8 10 8*102 >104 >105 >104 —— 5.3*103 —— >106 38(77.6 25(96.2 13(52.0 22(100.0 18(100.0 9(100.0 18(85.7 20(90.0 18(85.7)77 181(85.0)1 2 3 4 5 6 7 8 9 Total 13 口腔科用水 透析用水及透析液 2010/12/21 79 2010/12/21 80 饮水机采样 “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感染监测:不要做垃圾数据的奴隶!医院环境消毒:遵循循证医学证据!81 2010/12/21 82 14

第二篇: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室内空气的消毒

一、Ⅱ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1、Ⅱ类环境包括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Ⅱ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2、可选用下述方法:Ⅱ类环境应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手术室、:开机器30分后即可达到消毒要求,以后每过15分开机1次,停机15分,至术毕。重症监护病房等Ⅱ类环境:每日至少开机二次,每次30分,可根据情况增加开机次数。

3、注意事项:(1)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h)必须是方便体积的8倍以上。

(2)必须注意对消毒器的清洁,每日对进风口和出风口窗页擦洗。每两周拆下外罩,取出过滤网清洗,并由记录。

(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需要定期更换灯管和滤材,避免使用时间较长后,影响空气消毒质量。

二、Ⅲ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1、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Ⅲ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2、Ⅲ类环境消毒:主要是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也可采用Ⅱ类环境空气消毒方法或无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消毒。

三、Ⅰ类环境的空气洗消毒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消毒方法见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要求。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表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医疗表面(如医疗仪器按钮或把手、推车、牙床等);二是卫生表面(如地板、墙面、桌面等)。

二、医疗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进行医疗表面清洁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每天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对医疗表面进行湿式擦拭,当遇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所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3、特殊的仪器要提供维护和保养说明,内容必须包括仪器适合使用的消毒剂、是否防水、一旦污染如何去除等内容,粘贴在仪器表面显眼位置。

4、一般的低危医疗仪器(如听诊器、血压计、仪器按钮和把手等)日常首先进行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60~90%的乙醇。

5、推荐“覆盖保护”方法。当在不同患者之间医生带着手套操作仪器或者仪器表面如牙椅治疗台和等把手,很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或仪器表面很难清洁时,医疗仪器表面可以覆盖一次性使用的薄膜、锡纸、防水纸等,要求一患者一更换。每隔患者诊疗结束后,工作人员在手套摘除前,将覆盖物丢弃;在下一个患者的诊疗工作前,医生进行完手部卫生后、戴手套之前,铺上新的覆盖物。

6、发现医疗器械表面有明显的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采取“覆盖消毒”后,再采用清水擦抹清洁。

7、清洁医疗仪器表面的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品表面)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两个不同的医疗仪器表面。不同区域的抹布应做到专区专用。

二、卫生表面的清洁

1、卫生表面分为两大类:一是手很少接触的表面,如地面和天花板;二是手经常接触的表面,如桌面、门把手、床栏杆、灯开关、病房厕所的墙面、门帘、窗帘的边缘等。

2、进行卫生表面清洁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卫生表面每日进行常规的清洁和除尘工作。采用湿式打扫,必要时可采用清洁剂;日常不需要对卫生表面进行消毒。但患者病床以及周围家具,不论其是否为感染性疾病患者,出院(或其它原因离开)后,均应采用清洁剂进行彻底的清洁,必要时还需要消毒,再采用清水清除残留的消毒剂。

4、洗拖把与抹布的水池应以高低水池加以区分;需要采用水桶盛水来洗涤抹布时,该水桶更换清水的指标不是视水的浑浊度,而已清洁一个单位物品为更换依据,必要时同一个清洁单位可以更换多次水。不同区域的抹布和拖把应做到专区专用,并用颜色加以标记;用后洗净,必要时还需要消毒后再洗净,悬挂晾干,备用。

5、根据卫生表面的分类,清洁工作的频率可以视患者的接触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手经常接触的卫生表面,可每隔2~4h清洁1次;而非手经常接触的卫生表面,如墙面、天花板等,可每周清洁1次。

三、环境表面的消毒

1、当受到血液、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用400mg/L—7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用后的拖把或抹布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2、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人污染的物表、地面,应先消毒,再清洗、消毒或灭菌。朊毒体感染病人污染的物表、地面,应用100mg/L有效氯消毒剂消毒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至少作用15min,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再按照一般污染的程序进行处理。

3、甲类(鼠疫、霍乱)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肺炭疽、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病人污染的物表、地面,使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擦,再按照一般污染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三篇: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知识试题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知识试题(卫生员卷)姓名

得分

第一、填空题(20个空,每空3分,共60分)

1、肉眼看不见病菌:这些病菌可由我们的手、()、制服、()从一个病房带到另一个病房。

2、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污染时,先可用()清除污染物 再 清洁消毒

3、有多名患者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原则。

4、各种擦拭布巾、地巾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备用

5、()可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

6、至少完成一个区域的清洁后,()或进行手卫生

7、清洁病房或区域时,应()进行,(),由()到()。

8、收集医疗废物时工作人员穿戴整齐,工作服、圆帽、(),(),防止()接触医疗废物,每次处理医疗废物后均要用()洗手。

9、消毒剂要()

10、严禁将使用(污染)后的抹布、地巾(拖把)“()至清洁/消毒溶液中。

11、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擦拭应规范、有效清洁,杜绝()12医院环境感染区域划分为:低度感染危险区域、中度感染危险区域、高度感染危险区域和()

13、低度感染危险区域需要达到清洁级的卫生要求,就是达到()第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环境清洁

2、清洁单元

第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随时清洁/消毒?

2、什么是终末清洁/消毒?

第四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范文]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

1.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

⑴医院手术部(室)应当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手术工作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

医院手术部(室)应当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手术工作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

功能分区应当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区;医护人员刷手区;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各区标志明确,设专用通道,区域之间有实际屏障,避免交叉污染。

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

⑵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⑶手术部的物品应分别采取有效的净化流程,各通道应符合功能流程。⑷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部清洁工作应在每天手术结束后。

⑸各级手术间应设置感应式自动推拉门,并设有自动延时关闭设置,室内温度宜22—25℃,湿度以40c-60%为宜。手术间的门,除物品及人员通过时均应关闭。

2.人员管理

⑴在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进入手术部清洁区内的人员应当更换手术部专用的产尘少的工作服。手术人员不能戴首饰、耳饰、擦亮甲油或戴假指甲,不允许有自己的衣服外露。外出人员及时更换鞋、衣。

⑶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刷手方法和消毒剂详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⑷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

⑸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人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⑹参观人员应佩戴标识,由专人领至指定位置。人数控制在2-4人。⑺手术室工作人员患有上呼吸道疾病或皮肤病(如痈、疖)时一律不准进人手术间。

⑻手术病人进入手术部,必须更衣、戴帽、换鞋,接送病人采用双车法。3.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⑴手术室实施标准预防并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的隔离预防措施。非触摸式洗手设施,严格手卫生管理。洗手刷或海绵块、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⑵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⑶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血液、体液的污染扩散,一旦污染,立即实施控制措施。⑶术后污染的器具应送消毒供应中心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处理后备用。

⑷手术中对病人做好手术护理记录,若发生清洁切口感染情况,协同相关科室及医院感染控制科分析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⑸接送病人手术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要防水、防渗,一人一换。

⑹手术室用房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0-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⑺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⑻手术室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根据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资料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周期性更换,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⑼手术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和敷料等用品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储存区域。

②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③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的物品或肉眼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

④获准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对其进检查,应按手术器械的性能、用途做好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后方可使用。⑤进人手术室无菌区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⑥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器械清洗、消毒相关知识。

⑦连台手术需重新按照外科手术刷手法刷手后再进行下一台的手术。⑧在无菌区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其为污染;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⑨术后的废弃物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4.备注

其他管理要求参考《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 附 Ⅰ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术前

(1)已知具有感染或传染性的手术患者,手术医师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2)感染性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性手术专用手术间内实施,条件受限时则应安排在当日最后—台。

(3)患有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手术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实施转运。

(4)医务人员应在遵循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遵循相应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若为甲类传染病患者,手术人员在日常手术着装外应加穿抗湿的防护服;若为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手术人员应戴呼吸防护面具(如N95口罩),若可能发生体液暴露,应穿抗湿防护服和鞋套,戴防护面罩。2.术中

(1)凡参加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外出,手术间外应配备1名巡回护士,以便传递短缺物品。

(2)术中应保持手术间房门关闭。(3)严禁参观手术。3.术后

(l)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手术用的物品、仪器等进行单独终末消毒。(2)传染病人的体液、洗液必须经消毒处理后废弃。

(3)手术中使用的物品使用清洁包布集中打包,由手术间外护士使用清洁污衣袋收。注明感染性标志后,由相关部门按照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处理。

(4)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集中处理。(5)普通手术间:医务人员在手术间按照规定脱卸防护用品。4.环境清洁

(1)空气:普通手术间动态空气净化器应继续开启至少30分钟。

(2)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人员应按照相应隔离标准规程的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先使用清水擦拭各种物体表面,再次擦拭使用相应浓度的消毒剂擦拭,保留30分钟后再使用清洁抹布清除残留消毒剂。

⑶地面:无明显污染时,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去除污染物后,及时清洁消毒。当天手术完毕后,应对手术间进行及时的清洁消毒处理。

附 Ⅱ

接台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物品(1)标本:由专人使用清洁的容器或标本袋运送至标本间。

(2)废弃物:将分类收集的固体废弃物,通过污染走廊或采取隔离转移措施,运送到污物间;将液体废弃物通过专用池直接倒人下水道(有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的医院),或者消毒后倒人下水道。每日清洁消毒容器。

(3)医疗器械: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集中处理。

(4)手术床单位:立即拆卸床单、被套等织物,置于抗湿污物袋内,通过污染走廊或采取隔离转移措施,运出手术间。手术床、床栏等没有明确污染时,清洁消毒可;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去除污染后再清洁消毒。

(5)仪器表面: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仪器表面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乙醇擦拭或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行保洁、消毒处理。

(6)常用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没有明显污染时,清洁消毒即可;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去除污染物后,及时清洁消毒。

2.地面

无明显污染时,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去除污染物后,及时清洁消毒。

3.人员

(1)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间脱掉手套、手术衣,非接台手术人员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接台手术人员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再按要求更衣、戴外科手套。

(2)接台麻醉师和巡回护士等应重新洗手,根据需要戴手套。

(3)口罩:手术人员应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必要时带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口罩潮湿或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4.空气

普通手术室:有人情况下应使用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的方法,无人情况下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5.清洁用具

(1)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专区专用,用后专池或专室清洗、消毒、晾干。(2)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拭两个不同的医疗表面。

(3)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宜超过20m2,清洁过程中应随时清洗拖布或更换清洁的拖布,不得一把拖布连续擦拭两个不同的手术间。

(4)清洁与感染手术室用洁具应分室分池清洗。

第五篇:病理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组长:

2、组员: 职责

1、对医院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事件处理统筹安排。

2、定期检查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环境安全,进行相关知识及法规的培训。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和环境的安全应急处理演练。

3、在发生突发感染控制和环境的安全事件时,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的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对应措施。

4、安排有关人员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实施救治工作。

5、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报请医院感染控制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上报上级领导及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二、病理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一)目的:对医院工作者及患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发生紧急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反应灵敏,从而遏制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设施规范管理到位 3.主动监测反应及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医院病理科内部的、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排出事件。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其他污染事件。

(五)预案启动

当出现

(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人员组成与职责任务

(一)人员组成:严超、熊海青

(二)职能与工作

1、制定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环境安全防护措施,规划对病理科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感染控制和环境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2、制定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环境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病理科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科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病理科感染控制和环境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二)预警

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有害物质的排放应有记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2.建立病理科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三)应急控制措施

感染控制和环境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第一时间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医务处、保卫处),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

三、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人员准入制度

1.病理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病理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体检合格后建立健康监测档案,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方法,能独立进行日常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工作。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在满足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是自愿从事相关实验活动,了解所从事工作的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风险,必要时在生物安全知情书上签字。并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上岗工作。

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保洁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8.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处备案。

四、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中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1.科室内各种设施要符合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及其他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病理科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7.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保持良好状态。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志。

9.在压力容器、大功率用电设备、高速旋转设备运行期间,必须有人看守,并有处理事故的相应措施及设备。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12.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13.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14.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五、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防护制度

1、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着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实验室工作人员手部皮肤易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污染材料的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但离开实验室或到污染区以外的地方活动必须脱掉手套。手套不能随便放置和丢弃,只能放置在污染区和丢弃在医疗垃圾桶中。

2、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加戴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3、当发生SARS、禽流感疫情时,应戴N95口罩,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工作帽和双层手套。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在使用生物安全柜或通风柜时,应在操作前5分钟打开

6、实验室进行体液细胞学检验或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或通风柜进行,进行离心操作时应盖好离心机机盖,待停机5分钟后才能打开机盖取出离心物品,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管。

7、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并在医疗垃圾袋上粘贴专用标识。

8、技术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9、每天对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10、当各作人员身体表面被感染性材料污染时,应紧急沐浴,去除污染。所穿着工作服应进行消毒处理。

11、当发生皮肤被污染、刺伤时,应当立即脱离污染环境,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如有伤口,应当从伤口近心端向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立即向所在科室领导及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告,追踪可能污染源的流行病学资料,认真填写《利器损伤报告卡》,接受指导和治疗。

12、当眼部被污染性材料或液体污染时,应即用冲眼器冲洗之后到眼科就诊。

六、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中操作安全规程

1.工作人员接触病人组织或体液等标本时均应戴手套进行操作,但离开实验室或到污染区以外的地方活动必须脱掉手套。

2.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要戴口罩、工作帽,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在通风柜内操作。3.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放医疗垃圾桶中。

4.每次取材后取材医师必须清洁取材台面和下水槽,台上物品和样本摆放整齐。

5.每天取材后台面用紫外线灯消毒。

6.感染冰冻样本取材后台面即刻用福尔马林液冲洗,器械用消毒液浸泡。7.取材器械消毒液每周一上午由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8.取材后的样本及废异手套按规定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9.注意保持工作室内空气的流通。

10.实验完毕后工作场所要消毒,工作人员应及时洗手。11.实验中若发生个人身体损伤,应立即妥善处理。12.严格按垃圾分类要求分装垃圾。

七、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中生物病理样本管理制度

1.科室负责人应依照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或医院主管部门的要求保存或运送病理样本,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普通病理标本实行责任人保管制,即病理标本在送达病理科至取材前由病理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取材后至病理标本销毁前由病理报告医师管理,存放在指定的位置。特殊病理标本(教学、科研等)由专人保存。做好病理样本 进出和储存记录,建立档案。

3.保管人妥善保存病理标本,防止病理标本丢失及腐烂。

4.对于病理生物标本应密封分类保存,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的要求。

5.病理样本运送、销毁时,必须有专人护送,护送人员应接受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八、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1、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着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实验室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污染材料的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但离开实验室或到污染区以外的地方活动必须脱掉手套。手套不能随便放置和丢弃,只能放置在污染区和丢弃在医疗垃圾桶中。

2、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加戴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3、当发生SARS、禽流感疫情时,应戴N95口罩,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工作帽和双层手套。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在使用生物安全柜或通风柜时,应在操作前5分钟打开

6、实验室进行体液细胞学检验或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或通风柜进行,进行离心操作时应盖好离心机机盖,待停机5分钟后才能打开机盖取出离心物品,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管。

7、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并在医疗垃圾袋上粘贴专用标识。

8、技术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9、每天对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10、当各作人员身体表面被感染性材料污染时,应紧急沐浴,去除污染。所穿着工作服应进行消毒处理。

11、当发生皮肤被污染、刺伤时,应当立即脱离污染环境,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如有伤口,应当从伤口近心端向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立即向所在科室领导及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告,追踪可能污染源的流行病学资料,认真填写《利器损伤报告卡》,接受指导和治疗。

12、当眼部被污染性材料或液体污染时,应即用冲眼器冲洗之后到眼科就诊。

九、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分类收集工作制度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附1)。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在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的处置同(4)。6.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处置同(4)。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及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9.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制度

1.科室应当设立固定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或交接地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按院感染科指示进行。

2.严格区分一般废弃物、生活垃圾(黑色塑料袋)、医用固体废弃物(黄色塑料袋)及医用锐利废弃物(防水、耐刺坚固容器),分别放置,严格管理。3.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6.医疗废物运出后,及时对暂存地点及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7.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对外交接、登记制度

1.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2.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登记资料保存3年。

3.对交接医疗废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以求尽快解决。

十、病理科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中化学试剂安全管理制度 易燃及可燃物品

1、主要试剂:二甲苯、乙醇、乙醚、丙酮等

2、减少可燃物品在实验室的存储量,防止发生火灾的危险

3、以上试剂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地方

4、易燃物品不得与强氧化剂一同保存

5、易燃物品不得放入冰箱保存

6、应急:一旦发生可燃、易燃物品的瓶子打碎事件,立即用清水稀释液体,开窗通风,并通知保卫部门协助做好消防工作。腐蚀、刺激化学品

1、主要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甲醛、冰醋酸等

2、工作人员在搬运、分装或使用试剂时,做到轻拿轻放,做好防护措施,带防护镜及乳胶手套

3、处理以上试剂时,实验室加强通风,工作人员传防酸裙,胶鞋,接近水源。

4、试剂存放地应贴有警示标识

5、应急措施:上述试剂一旦误与皮肤接触,应立即除去遮挡的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请有关医生救治。

十一、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紧急情况处理规程及应急预案 1.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原则

(1)在实验室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时,都要遵循“安全第一、救人第一”的原则。(2)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发现人应立即通知科主任或安全员以及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情况紧急者可直接拨打报警电话(如火警等),同时报告具体事宜: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的伤势情况及损失情况。

(3)立即通知医院抢救小组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疏散现场的其他人员。(4)做好现场的消毒、清理工作,调查事故原因,将调查报告上报院里。详细记录意外事故处理的经过。2.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意外刺伤、割伤和擦伤

1)工作人员一旦被意外刺伤、割伤和擦伤,应脱去隔离衣,立即冲洗伤口、挤出局部血液,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

2)立即通知科主任和安全员受伤的原因及可能污染的病原,根据所污染的病原情况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理。如被HBV等病原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相关疫苗;如被HIV病原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两个小时内服用AZT等抗病毒药物。

3)科主任向医务科和院内感染科报告,院内感染科负责记录备案。4)将其正确的医疗资料存档,分析事故原因,记录意外事故处理经过。打碎或溅出传染性物质

1)如不慎打碎污染了传染性物质的容器或小瓶及包括培养物在内的感染性物质溅出,应先用一块布或纸巾盖上,再把消毒液倒在上面,至少作用30分钟,才能把布或纸巾及打碎的物品清理走。

2)玻璃碎片应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污染区域应用消毒液擦拭干净。3)将布、纸巾及打碎的物品放入盛污染废弃物的容器里。4)上述操作均应戴手套进行。离心管碎裂

1)当没有密闭离心桶的离心机正在运行时离心管发生了破裂或怀疑破裂时,应关闭开关并保持离心机盖子关闭30分钟。

2)通知生物安全员,在生物安全员的指导下进行清理。3)必要时,在一层手套外再戴一双手套,夹取碎片时要用镊子。

4)所有打破的管子、玻璃碎片、套管、及转轴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消毒液里(10%“84”消毒液)浸泡消毒或高压处理。

5)离心杯应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并用清水洗净,干燥后再使用。危险化学药品溢出

1)向生物安全员或科主任通报情况,同时上报医院有关部门,疏散现场不必要的人员撤离现场。

2)照顾可能已经受化学物质污染的人员并采取适当的医疗处理措施,较为严重的伤害者应立即被送至急救室或特定的医院进行紧急的医疗处理,将其医疗资料存档。

3)如果溢出物是易燃品,熄灭所有明火,关闭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4)避免吸入溢出物的挥发气体,如果安全的话,需要进行通风。5)将溢出物清理干净。实验室火灾

1)实验室一旦发现火情,发现人应立即用楼道中间位置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并迅速报告科主任或消防安全员(值班时报告保卫科和总值班)。2)如是初起小火,在科主任的组织及保卫科协助指挥下,协同在场人员进行灭火;如情况紧急可直接拨打火警电话“119”,告之火灾地点、时间、类型、事态、损害情况和报警人身份。同时报告医院疏散指挥组进行疏散。3)在保证疏散通道畅通的情况下,要“统一组织、镇静有序、避开火源、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4)被疏散人员通过楼梯时应靠右侧行走,留出左侧便于抢救伤员和抢险人员通过。

5)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资料。

6)离开危险区域的人员不要围观,应迅速倒疏散指定集合地点集合以便清点人数及时汇报。实验室断电

1)实验室检验设备均配有UPS电源,防止瞬间断电对检验工作的影响及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2)如发生瞬间断电,对实验室正常工作基本上不会有影响。但实验室工作人员或值班人员在正常供电后,应对冰箱等所有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如仪器设备运行正常无须采取措施;如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或持续报警,应立即通知配电室或器械维修组(夜班通知总值班)。

3)如实验室发生非瞬间的断电,应立即通知总务科(夜班通知总值班),并询问停电原因及时间,如被告之是医院一路或双路电停止的情况,会立即启动“医院防停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医院恢复正常供电之前,工作人员或值班人员应将仪器设备的开关暂时关闭,待恢复供电之后,重新开启设备。如仪器出现异常,采取同2的措施。

十二、病理科医院感染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污染区、非污染区。未固定病理标本取材应按照“P2”级实验室要求设计和操作,并设置单独的洗手池、洗眼器等设备。

2、工作人员上班穿戴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防护眼罩和手套。

3、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标本取材室、制片室等的甲醛、二甲苯有害浓度应在规定范围内,每年检测一次。

4、检查标本前须戴手套、检查时不得触摸检查台以外之器具。

5、检查标本用过之器械用加酶清洗剂,清洗后送高压蒸气灭菌,手套等一次性物品按医用垃圾统一回收焚烧处理。取材后剩余的标本在保存期限后应作为医疗废弃物统一回收焚烧处理。

6、工作中产生的二甲苯、甲醛等液体必须统一采用专用仪器回收处理。严禁随意倒入下水道。

7、工作后,检查台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传染病、肿瘤标本检查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检查台。

8、每日下班前室内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每半年检测紫外线强度一次,并记录在册。

9、每半月清理暂留小标本一次,丢弃标本用黄色垃圾袋封口后焚烧处理。

十三、病理科对冰冻切片中有害样品的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病理科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防止有害样品污染,对冰冻样本和特殊情况下送检的新鲜样本和剧毒标本,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此项措施,保障和维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1、对有污染的、传染性疾病离体新鲜送检冰冻切片的安全细则

1.1在冰冻切片前应和手术室或手术科室主管医师联系,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传染途径,预防措施,必要时和感控科取得联系。当有污染的样本送到科室时,标本袋上应贴上经血传播隔离标识贴(红色圆饼贴),同时在标本袋的标签上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标本来源、感染病原。同时事先与其他冰冻切片病例预约时间分开,操作后及时消毒。负责冰冻班的当班人员负责样本的处理、使用工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不要污染其他无污染区域,工作人员均穿、,在冰冻切片以感染的组织标本时戴口罩、戴手套、穿工作鞋、工作服和/或隔离衣和/或戴眼罩操作。

1.2冰冻切片工作时不要用戴手套的手摸暴露的眼睛、鼻子和皮肤。1.3不要戴着手套、戴口罩、穿工作鞋和/或隔离衣和/或戴眼罩离开工作场所或在实验室周围走动。

1.4切片时必须严格按操作常规进行。刀具防护板和手柄锁严格按规定操作。使用镊子,玻璃片必须小心,以免刺伤皮肤。装置或拆卸仪器时,要防止仪器损坏而引起割伤。使用锐器如小刀、等工具都要求小心操作。

冰冻切片工作结束后,要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要用有效的多用途消毒剂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用紫外线灯消毒工作间。

1.5冰冻切片后或新鲜送检检查的污染的样本要及时用固定液及时固定组织样本。

1.6 取完材后样本要按时进行处理。

1.7实保持验室清洁、整齐,不要放无关的材料和设备,以防污染。1.8污染工作间不得饮水、吃东西和吸烟或使用化妆品。也不得储放食品或个人用品。

1.9剧毒标本应告诉临床医师不可操作冰冻切片诊断程序。2 其它安全细则

2.1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具备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制度和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2认真做好冰冻室的消毒工作,定时用消毒液消毒地面,定时进行室间消毒。2.3 冰冻切片前必须认真掌握冰冻机的使用说明,如有必要,可进行适当的培训,保证仪器操作规范,确保人身、仪器设备安全。2.4非工作员,参观人员不要在处理污染样本时进入冰冻室。

2.5消毒剂及时领取、配制,定时检查。定时进行冰冻切片机的消毒工作。2.6。每天早晨清洁员按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统一用消佳净100+水至10000按红、绿、白色拖把分别拖地一次。3.溢洒和接触污染物事故的处理

3.1溢洒物质首先盖上纸巾或其他具有良好吸水性的材料,在溢洒地区和周围倾倒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然后倾倒在吸收性材料上,等1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全部过程均应戴上手套操作,戴有手套的手应避免直接与已经消毒的溢洒物质接触。

3.2刀片或其他锐器所致伤口、切口和溢洒、泼出的标本物质所污染的皮肤,均应彻底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干净,同时应挤压伤口使污染的血液流出。3.3应将一切溢洒事故及有可能接触到溢洒物质的事件向科主任汇报,并做相应的事故记录,并给予合适的医学评价、监测、处理。3.4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75%乙醇溶液或含有效碘0.2%的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消毒3~5分钟,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将污染物吞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如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按柳州市人医院预防保健科职业暴露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并登记。

3.5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其上30分钟,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4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卫生和医学监测 4.1上岗前必需进行个人全面体检。4.2 按照医院要求每年体检一次。

4.3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同血液或病毒污染材料有非肠道或粘膜接触,对原材料必须进行鉴定,有条件的要作病毒及抗体试验,如原材料呈HIV抗体或抗原阳性,必须报告,并做出医学评价。工作人员应在接触后6周复查,并在以后定期复查(接触后12周和6个月)。5污染材料和医疗废物的处理

5.1冰冻切片使用的器械,必须放在工作地点防刺穿的金属或塑料容器内,这些器械在清洗和分装前先用高压消毒或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后清洗、晾干。工作人员在消毒和清洁时必须戴手套。

5.2怀疑被污染了的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应放在实验室专一的容器内,用高压蒸汽或其他消毒方法消毒并清洗。

5.3冰冻切片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应放在工作地点不会被刺穿的容器内,所有的污染物质最好都在工作区内消毒;也可将污染物放在容器内封好,然后从工作区运至中心处理地点处理。

十四、病理科冰冻切片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防护措施 风险认定和评估结论: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结核杆菌属于二类,BSL-3。WHO将结核杆菌生物危害等级定为Ⅲ级;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三类,BSL-2。而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1984年被认定是造成严重免疫缺陷广泛流行的原因,这种疾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理科工作人员在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工作时高度存在感染上述三种病原微生物的风险,有通过锐器破损皮肤而感染工作人员的机会。在实验室操作上对于有高风险的人员,如免疫缺陷者,要严格限制进入。严格执行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对有感染的病例如要开展冰冻切片诊断,临床必需提前一天到病理科预约并提示患者感染的种类。

2.术中执行冰冻切片时,对于刀具和锐器要有警示,要用专门存放锐器的容器盛装。在个人防护上,要求穿隔离衣,戴手套操作,出实验室时应将隔离衣脱下;在可能接触病原时要戴一次性使用的手套,但不要戴手套摸暴露的眼睛、鼻子和皮肤和接触清洁表面(如电话等),脱去手套后要洗手;取材进行操作时,要进行面部保护,如套口罩、眼罩、面罩等。要有泡手消毒缸和洗眼台。

3.不要戴着手套、戴口罩、穿工作鞋和/或隔离衣和/或戴眼罩离开工作场所或在实验室周围走动。

4.在受到任何污染时和工作结束后,要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5.在进行接触HIV材料的工作时,应关冰冻切片室的门,并且在门上贴上“生物危害,请勿进入”的标志。

6.严格控制非实验人员进入冰冻切片室,7.每天早晨清洁员按污染区统一用消佳净100+水至10000分别拖地一次。8.溢洒和接触污染物事故的处理

8.1溢洒物质首先盖上纸巾或其他具有良好吸水性的材料,在溢洒地区和周围倾倒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然后倾倒在吸收性材料上,等1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全部过程均应戴上手套操作,戴有手套的手应避免直接与已经消毒的溢洒物质接触。

8.2刀片或其他锐器所致伤口、切口和溢洒、泼出的标本物质所污染的皮肤,均应彻底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干净,同时应挤压伤口使污染的血液流出。8.3应将一切溢洒事故及有可能接触到溢洒物质的事件向科主任汇报,并做相应的事故记录,并给予合适的医学评价、监测、处理。9污染材料和医疗废物的处理

9.1使用的器械,必须放在工作地点防刺穿的金属或塑料容器内,这些器械在清洗和分装前先用高压消毒或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后清洗、晾干,然后再包装和送高压消毒。工作人员在消毒和清洁时必须戴手套。

9.2怀疑被污染了的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应放在实验室专一的容器内,用高压蒸汽或其他消毒方法消毒并清洗。

9.3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应放在工作地点不会被刺穿的容器内,所有的污染物质最好都在工作区内消毒;也可将污染物放在容器内封好,然后从工作区运至中心处理地点处理。

9.4 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75%乙醇溶液或含有效碘0.2%的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消毒3~5分钟,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将污染物吞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如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按柳州市人医院预防保健科职业暴露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并登记。

9.6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其上30分钟,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10.有感染的病例一做完冰冻切片,病理技师立即对冰冻切片机实施消毒处理。

11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卫生和医学监测 11.1上岗前必需进行个人全面体检。11.2 按照医院要求每2年体检一次。

十五、病理科环境安全保卫制度

(一)防火、防盗、防事故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科室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查找不安全的因素及苗头,并及时纠正和防范。

2.大门和办公室钥匙不交给科外人员使用,调离科室人员交回大门及办公室钥匙。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3.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值班时注意检查门、窗、水电关闭情况。4.私人的重要物品、钱、物不放在办公室。5.最后离开科室人员务必锁好大门。6.科室时刻备好灭火器,以备急用,并定期检查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二)应急事件的处理

1.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记录。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应急事件发生时,首先保持镇定,在场人员迅速组成领导小组,统一听从指挥。

2.立即拨打院行政值班室电话,报告情况。

3.根据应急事件性质,及时拨打救助电话,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三)节假日安全管理与防范

1.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2.凡节假日前,安排好值班、后备值班人员,及时将排班表上交医院总值班室,以便掌握科室情况,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问题。

3.所有节假日值班人员,不得迟到、早退,禁止擅离职守。

4.节假日中的一切检查都要认真细微,病理报告做到准确无误,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5.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到各级主管人员的责任制度。

6.节假日上、下班前检查好门、窗、水电、气等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注意电源、火源。掌握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的使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定期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确保消毒效果、计量检定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7.发现隐患或事故苗头及时解决或上报。

(四)安全责任人职责

1.组织本单位学习有关安全工作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做好技术安全和其它各项安全工作。

2.参加并主持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

3.注意本单位的事故隐患,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有效制止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4.参加本单位各项事故的调查处理,定期参加安全工作检查。5.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旦出现事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下载环境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福建泉州感控学习班课件_.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福建泉州感控学习班课件_.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