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理学课件(高等主干)葛洪义
法理学课件(高等主干)葛洪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不是()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B.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
C.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以创造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为指导思想
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面内容的是()A.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B.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C.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回访制度 D.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5、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6、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7、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注重政绩 D.高效便民
8、《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A.法定化 B.自由化 C.职权化 D.职能化
9、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11、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要求()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属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内容的是()
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考核决策实施结果
1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下列行为时,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的是:()A.对桥梁管理欠缺 B.因军事演习发生损害 C.行政裁量不当 D.乱摊派
14、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5、我国国家赔偿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为前提条件。A.个人过错 B.公务过错 C.行为违法 D.无过错责任
16、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7、焦某为县公安局民警,与李某为好友。在一起案件侦破中,焦某怀疑系本县村民王某所为。李某举报王某正在非法贩运药品,焦某遂将路途中的王某截住并带回公安局审查。此后,焦某将王某车内的药品私自交给李某到外县卖掉,将所得钱财与李某平分。后经县医院举报,查明此药品系县医院委托王某运送,并非王某非法贩运。则,本案中,县医院能否向焦某所在公安局请求国家赔偿?()
A.以,因为焦某违法行使职权并给县医院造成损失
B.不能,因为焦某的行为不是行使职权的行为,而是个人行为 C.能,因为公安局是焦某所在单位
D.不能,因为县医院的损失是由焦某的职权行为与李某的共同行为造成
18、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要求()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9、某男雇佣一女冒充其妻子到镇人民政府办理离婚手续,镇人民政府未经审查即发给离婚证书。该男妻子知道后,精神上遭受极大刺激而导致入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事后,其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国家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B.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包括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C.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违法且造成了物质损害 D.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对精神损害不给予金钱赔偿
20、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2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2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方面内容的是()A..加大政府管理成效的力度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23、《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24、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2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26、我国国家赔偿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为前提条件。A.个人过错 B.公务过错 C.行为违法 D.无过错责任
27、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2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第二篇:法理学课件2
参 考 书 目
1、何勤华:《中国法学史》、《西方法学史》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4、[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
6、[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 》
7、[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第一章
法学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 法学教育
一、大学教育的目标与特点
1、大学教育的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品质能力的成熟的、理性的、独立的现代公民。具体包括: 成熟理性:指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显得成熟老练,而不是感性冲动,具有科学理智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特别重要。良好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精神高尚、富于的理想与追求、怀有公平正义感恩宽容之心、良好身体和心理素质。现代意识:独立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合作意识等。优化的知识结构:知识渊博、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底蕴,掌握现代学习和交流工具(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功底。
2、大学学习的特点 自主性、自觉性、选择性、探索性、多元性
3、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确立新的目标:我为何来大学,我在大学带走了什么。
重新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重新评价,树立自信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培育良好的习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二、法学教育
1、法学教育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 “五个一” 一个智脑: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经济、社会、文化学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一双慧眼:具有法律逻辑思维、敏锐的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和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一颗公心:崇尚和信仰法律、维护公平正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一张铁嘴:语言是律师的职业工具。准确、精练、专业、流畅。一支硬笔: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说理充分、证据确凿,说服力强。
三、中国当代的法学教育 本专科教育:五所政法大学,人数庞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 博士研究生教育: 江西师大法学教育情况:始于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文法学院,具有历史和传统,培养了一大批法律优秀人才。特别行政区法。特别行政区制定 军事法律、法规。由军事委员会制定。司法:司法解释和司法判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公布的典型案例。
2、按资源要素划分 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正义准则。禁止虐待、家庭暴力和婚外情行为;所有权保护、人的安全、自由、权利、平等的保护等。习惯。法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习惯――习惯法――制定法。如家庭婚姻、继承习惯;商业习惯等;少数民族的习惯。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包括在习惯中 国家政策。党的政策变为国家政策后上升为法律。
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
外国法和国际法。法的移植和国际组织国际条约的签订。法律理论与学说。特别是名家学说。当然,这些渊源只有经过国家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律。
二、法的形式 是指根据法的效力不同而形成的法的不同表现形态。形式与渊源的不同。法的形式是根据法的效力不同而形成的法的不同表现形态。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形成资源或途径。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和军事法 国际条约
三、法的分类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法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
1、公法和私法 以法所调整的关系是否与国家有关进行划分。凡涉及国家的法就是公法,与国家无直接关系的法就是私法。
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 成文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统一的文本形式出现的法律文文件。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统一规范性文本的法律。一般指习惯法。
3、法的空间效力 法在什么样的空间或地域范围内有效。第一、有的法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有效,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及底土,也包括驻外使馆、在境外飞行的飞行器和境外船舶。有的法在一定区域内有效。如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特别行政区法、经济特区法等。第三、有的法具有域外效力。如刑法规定,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中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中国刑法。
4、法的时间效力 指法在什么时间有效。法的时间效力以法的公布为前提。法的开始生效时间一般有明确的表示,如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确定以后某一时间生效或具备了某一条件时生效等。法的终止生效有明示和默示两种形式。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对其生效之前的行为和事件拥有效力。一般情况下法律没有溯及力,不能溯及既往。但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5、法所效力冲突协调 第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第二、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第三、新法优于旧法。但对于第二、三原则,需以同一位阶、同一立法主体为前提。第七章 法的要素
一、法的要素释义
1、概念 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
法的要素与法的渊源的区别: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外在来源,法的形态不同,其法的渊源也有可能不同,如判例法的渊源主要是司法判例,而制定法的渊源主要是国家立法。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内在构成成分,就如一事物的构成成分。法的要素是任何法都不可缺少的元素。
2、特征 A、个别性和局部性。只是构成法律的内部成分,其单独不能形成法律。只有由各要素进行协调结合,才能形成法律。B、确定性。法律的确定性亦要求其构成成分的确定性。
3、分类近代以来主要有四种模式: 第一、命令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单一的命令要素。代表人物有博丹、霍布斯、奥斯汀等,我国古代的王法观也属此类。第二、规则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一个规则系统。代表人物为新分析法学派的哈特。
二、法的体系和法学体系的区别
1、法的体系属社会规范范畴,法学体系属思想意识范畴。
2、法的体系限于一国范围,法学体系还涉及不属于法的体系的其他学科。
3、一国只有一个法的体系,一国可能有几个法学体系。
三、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区别
1、法的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的部门和法律规范,立法体系的组成要素是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条文。
2、一个法律文件中包括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有时,多个法律文件的法律规范才能构成一个法律部门。第二节 法的部门划分
一、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二、划分的标准及原则
(一)、划分标准 首先,是调整的社会关系 其次,是调整的方法
(二)、划分的原则
1、必须考虑社会关系的广泛程度和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多少。
2、既以现行法为基础又考虑正在或即将制定的法。
3、从实际出发,借簦外国经验。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简介
一、主导部门
1、宪法
二、基本部门
1、行政法部门
2、民法部门
3、经济法部门
4、劳动法部门
5、婚姻法部门
6、刑法部门
7、诉讼法部门 第三、规则、政策、原则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由规则、政策和原则构成。代表人物有新自然主义法学派的德沃金。第四、律令、技术、理想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由律令、技术和理想三要素构成。代表人物为庞德。律令规则、原则、概念等。其实就是指法律;技术是指解释和使用法律的方法;法律理想是指适用法律的社会背景。我国法学界主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三要素说。
二、法律概念 指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是构成法律最基本的要素。如民法中的所有权概念、合同法中的合同概念、特权法中的特权概念、刑法中的犯罪概念等。作用:一是认识和表达功能。我们只有通过概念才能认识法律、才能进行法律交流和法律表达。二是提高了法律的明确性、合理性、专业性,这就是法律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原因。分类:描述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按法律概念的功能不同进行划分。描述性概念是对概念进行描述性界定;如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显然是对婚姻关系状态的一种描述。规范性概念是对概念进行规范式的界定。如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显然是一种规范性概念。
三、法律规则 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因素。如:合同法:当事人双方有忠实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刑法中规定公民有正当防卫的权利等。法律规则强调严密的逻辑结构。三要素说:即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指出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如正当防卫的条件等; 处理是法律规则中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部分。如合同法中的“不动产的买卖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刑法中的大量禁止性规定,如“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制裁是指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承担法律后果的部分,如刑法对犯罪的处罚。二要素说。即将法律规则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规则,它可以是课以义务的,也可以是授权的。如合同法规定的瑕疵告知义务;立法法中的全国人大可以授权国务院制定一些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后果是指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后果或法律反应的部分。刑法中对各类具体犯罪的规定显然包含行为和后果。我国现在一般采用二要素说。特征: 其
一、重复适用性 其
二、普遍适用性 其
三、确定性。确定性和概括性的统一。如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它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其
四、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分类: 第一、授权性规则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课件
第一讲 高等教育的一般原理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
1、萌芽阶段
我国的高等学校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有“右学”、“辟雍”、“泮宫”。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2、雏形阶段
西方: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这些大学诞生于著名城市,具有鲜明的行会色彩,教会和僧侣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太学和书院。
3、成型阶段
4、完善阶段
(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呈现出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生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二、高等教育研究
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组织研究和系统研究三个阶段。
三、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学经历了萌芽、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
(二)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第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 第三,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
(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
1、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随着高等教育学的不断边际化,高等教育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
四、高等教育的本质
(一)高等教育的内涵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
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1、性质任务特征─高等专门性。
2、教育对象特征─身心成熟性。
3、劳动过程特征─复杂精神性。
(三)高等教育的价值
1、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2、高等教育的价值选择(1)个人本位价值观(2)社会本位价值观(3)知识本位价值观
(四)高等教育的主要载体-大学
(五)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
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第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从宏观上来说,政治制度主要决定高等教育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一是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二是政治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是制约高等教育体制; 四是决定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
五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第二,生产力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一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是制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内容; 三是制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四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一是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二是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三是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2)高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第一,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二是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 三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是促进经济的增长。主要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通过知识创新与知识运用来促进经济增长。
二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① 高等教育的层次(级别)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 ②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形成;③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的区域分布。
④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提高个人收益、增加无形收入、调节社会 收入的分配。
第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是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二是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主要通过学术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对学生提供文化素养教育等方式实现。
2、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三是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内因。(2)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 一是激发人的潜能; 二是调动人的主动性; 三是循序渐进; 四是因材施教。
第二讲 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一、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基本精神
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教育目的的作用(1)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2)指导整个教育过程;(3)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方针的构成: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高等教育目的
1、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自由教育目的。(2)职业教育目的。(3)普通教育目的。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
2、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基本精神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3、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如何看待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二、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一)高等教育结构
1、高等教育结构概述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
(1)调整层次结构,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2)调整科类专业结构,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3)调整形式结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调整地区结构,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二)高等学校职能(1)培养人才;(2)发展科学;(3)服务社会。
第三讲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的教师
(一)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1)培养人才;(2)发展科学;(3)直接为社会服务。
(二)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特点与角色特征
1、劳动特点
(1)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2)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3)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2、角色特征
角色之一: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角色之二: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角色之三: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1、完善的知识结构(即文化素质)(1)专业知识──扎实、系统、深入(2)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宽厚(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2、健康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
(1)丰富的情感品质(2)坚强的意志品质(3)积极的个性品质
3、高尚的道德修养(主要指职业道德)(1)热爱学生(2)为人师表(3)学而不厌(4)团结协作
4、良好的能力素质
(1)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预见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机智等方面。
(2)科研能力(3)组织能力
二、高等学校的学生
(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主体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体。从哲学角度来说,主体是指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为,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学生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二)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的主体性可分为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完整的主体性包括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根据其身心成熟度,可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
1、低年级(新生)──“接受性学习”阶段 主要特点:
(1)踌躇满志,但缺乏远大的理想。
(2)建立了新的思维方式,但没有完全脱离中学时代的习惯和意识。(3)思想单纯,可塑性较大。(4)渴求知识,但专业思想不牢固。(5)渴望温暖和友谊。
(6)要求民主和自由,但缺乏自治和自立能力。
2、中年级(大
二、大三学生)──“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折期
主要特点:
(1)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不稳定性;(2)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3)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4)层次差别日益明显;
(5)性心理升华,开始公开追求异性和爱情。
3、高年级(大四学生)──“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 主要特点:
(1)思想较为成熟,自主支配意识强;(2)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3)关注就业问题。
三、高等学校师生关系 高校良好师生关系的创设:
1、民主与平等
2、自由与宽容
3、交流与理解
第四讲 高等学校教学
一、教学的一般理论
(一)教学的基本精神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双边互动活动。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传授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个性的活动。
(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1、教学的作用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2、教学的地位。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三)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
(一)关于教学过程的理论
1、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客体。
3、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以认识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
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专业化逐步提高(分专业进行教学)(2)学习主体性逐步增强(学生特点决定)(3)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4)教学紧贴社会、生活实际
2、高校教学规律(1)教学相长规律(2)教学科研互动规律(3)教学的发展性规律(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三、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
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
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
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
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
1、高校学科
学科(discipline)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学科是高校的细胞组织。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均为13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2、高校专业(1)专业有内涵
关于专业的定义,一般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
(2)专业与学科
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一般称之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又可分为科学型和技术型两种。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科与专业目标的区别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3)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 ◆相应的学科;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个人自身发展需要。(4)专业设置的原则 〇超前性原则。〇灵活性原则。〇可行性原则。〇结构优化原则。〇宽口径原则。〇发展特色原则。
(二)高校课程与教学内容
1、关于课程的理论(1)课程的定义
课程(curriculum)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2)课程的作用
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〇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〇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〇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2、高校课程的特点
(1)从总体上说,能更深刻、更及时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
(2)从内容上说,能反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前沿,特别是那些专门化了的知识领域的最新进展;
(3)从结构上说,是以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方式来加以组织的;(4)在使青年人更成熟、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其他教育资源不能代替的价值。
3、高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一般由课程设置、课程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构成。
(2)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编写教学大纲的原则
第一,应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
第二,应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 第三,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第四,应建立科学严谨的体系;
第五,应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第六,文字精炼、语言明确、术语定义准确。(3)高校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①高校教学内容的特点: 第一,专业性强; 第二,系统性强; 第三,理论性强; 第四,应用性强;
第五,变化性大。
②高校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原则 第一,适时性原则; 第二,完整性原则; 第三,发展学生个性原则; 第四,宽口径原则;
第五,调动师生积极性原则。
五、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的运用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另外,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二)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1、由注重“教法”转向“学法”;
2、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3、具有很强专业针对性。
(三)高校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原则
1、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讲习知识与训练智能的统一;
3、常规方法与现代手段的统一;
六、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一)高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1、高校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规定教学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指标;(2)分析并明确学生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实际;
(3)分析学生从起点到终点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4)选择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
(5)运用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映并提供反馈;(6)确定进行教学评价的方法或手段。
2、高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起点设计(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时间设计(5)教学措施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
(二)高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1、高校教学评价分类
按评价对象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等专项评价; 按评价主体分:自我评价、政府评价、中介机构评价; 按评价时间和作用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按评价性质分: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配量性评价;
2、高校教学评价的作用 一是管理作用; 二是导向作用; 三是鉴定作用; 四是激励作用; 五是改进作用。
七、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
(一)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教学艺术的特征 ★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 ★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 ★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 ★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 ★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常见的教学艺术
教学幽默。教学机智。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板书艺术。教师的仪容仪表艺术。教师的批评表扬艺术。教师的培优补差艺术。◎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1)独特性;(2)多样性;(3)稳定性;(4)发展性。
(二)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途径
1、学校领导重视。(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
2、教师个体的自觉努力。
八、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一)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
1、国际化;
2、学科综合化
3、个性化;
4、教学管理的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
2、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
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改革教学管理
第五讲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1、高校科研的意义
高校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及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校科研的任务
高校科研具有双重任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人才培养服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
二是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 三是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五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
1、高校科研的类型
从课题来源来说,有自主研究与立项课题研究之分。
从课题性质来说,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或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如果再细一点分,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基础性应用研究。
2、高校科研课题申报(1)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首先,要准确把握选题的导向。其次,要科学掌握选题的方法。第三,要熟悉选题的步骤。
(2)项目设计
①申报项目的命题。做到简明扼要、用词准确、易于理解。②项目组成人员的组合。做到职称、年龄、知识结构合理。③合作单位的选择。根据项目研究实际而定。④项目研究基础。前期准备越充分越有利于立项。⑤项目立论的依据。要科学合理。⑥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⑦项目意见的填写。一些有专家意见和学校意见,不管是哪个方面的意见,评委都非常重视,一定要严肃认真负责地撰写。
⑧其他。文字表述要规范,材料符合要求并装帧精美。
(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
●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与转化
1、高校科研成果的鉴定
科研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1)坚持科技成果鉴定的原则
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2)明确科技成果鉴定的范围(3)申请鉴定的前期准备 ①申请渠道。
②申请鉴定的资料准备。③申请鉴定的程序(4)鉴定形式
有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三种鉴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2、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1)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一是将所取得的应用性成果推广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有关部门、行业,使之发挥作用;
二是将研究成果推广于学科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材更新,或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二是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三是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供体制。
四是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
1、教学服务
2、科研服务
3、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第六讲 高等学校管理与教育制度
一、高等学校管理
高校管理是指高校各项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一)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高校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由高校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构成。
1、高校的内部决策与领导体制(1)高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
高校内部领导层由校长、决策权力机构组成。(2)高校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 ●学术团体模式 ●双重组织模式
(3)我国高校的内部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系统内部的政府、社会及学校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类型
根据世界各国情况,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体制。第二种是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体制 第三种是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1995年起,实行“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 2)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 3)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3)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
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参与; 3)建立适合高校特点的激励机制;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要素及特性
1、高校管理系统要素 1)管理主体(“谁来管”)2)管理客体(“管什么”)3)管理方式(“怎样管”)4)管理目的(“为什么管”)5)管理环境
2、高校管理活动的特性 1)组织的松散性 2)权威的双重性 3)结构的多样性
4)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 5)主客体的相对性
(三)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与内容
1、高校管理的原则
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 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2、高校管理的内容 1)教学管理 2)科研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 4)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
二、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一)高等学校的学制
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是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主要分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两方面。我国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主有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高等学校的类型结构主要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二)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1、招生制度
(1)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一是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
二是由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如美国。
三是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如日本。我国近几年也已实施。四是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2)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第一,1977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近年来,部分权力下放到了省和高校。
第二,招生制度的改革情况
●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一相结合;
●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如定向、委培、保养、缴费上学等。
●在高考改革的方向上,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高校收费制度,通过辅之以奖、助、贷、勤等制度,保证高校招生制度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2、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1)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历程。
(2)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基本形式:自主择业(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
●明确政府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政府在淡化行政管理角色的同时,应以更恰当的协调者、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就业市场活动,尤其应促使建立规范的就业市场。
●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第七讲 高等学校建设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校教师队伍结构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主要包括教师的称职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来源结构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
2、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
3、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
4、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
5、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
(二)高校教师聘任制与资格制度
1、教师聘任制度
高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岗位设置的原则是因事设岗。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四级。职称与职务:职称反映教师的学术或技术能力水平及工作水平,职务指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的岗位;职称一经评定,一般终身享有,职务则有任期限制。职务聘任通常采用契约的形式,从适合岗位的人员中择优聘用。
2、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前提条件。我国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正式启动,2001年1月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三)高校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需确立三种理念
1、确立“教师为本”的办学观,坚定教师的主体地位;
2、确立“海纳百川”的师聘观,广延国内外名师;
3、确立“中西交融”的师培观,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二、高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1、学科、专业建设的策略
(1)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
(4)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2、课程建设的内容
(1)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重视课程管理。
三、高校教学基础建设
(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二)教学、实验装备建设
(三)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功能
1、导向目标;
2、启迪智慧;
3、塑造人格;
4、规范行为。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1、共创校园精神;
2、发展智能结构;
3、培养健全人格;
4、丰富业余生活。
第八讲 高等教育发展
一、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1、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1)加快发展与规模适度。
(2)结构多样化,多层次、低重心。(3)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
2、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高等教育的超前性。体现在:教育目标上、课程上、投入上等方面。
(2)高等教育的整体性。体现在:功能上、结构上、目标上等方面。(3)高等教育的全面性。体现在:内容和目标上。
(二)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
1、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保证。
2、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上。
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1)办学主体多元化;(2)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3)专业设置多样化;
(4)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2、国际化的课程内容;
3、人员的国际交流;
4、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5、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
1、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
2、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一)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强大生力军”
2、中国高等教育应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1)确保高等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
(2)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3)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
(二)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是国家组织实施创新工程的支柱系统之一; 第二,高等教育通过传播知识和培养人实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 第三,高等教育通过产生新思想、新知识等为国家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彼此共生共荣、相辅相成,因此,应当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三)思想转变与高等教育发展
1、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转变
包括高等教育本质观、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功能观、教育教育目的观、高等教育发展观、高等教育管理观等。
2、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转变
主要包括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等。
第四篇:法理学课件中选择题答案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D.近代以来的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是,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
2、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BCD)
A.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均有约束力,为人们提供了行为的标准,因而公司章程具有法的特征和效力 B.一位党的干部因受贿被判处刑罚,同时被开除党籍。这些都是法的实施的体现C.可作办案依据的习惯、国家政策,在中国内地可作为法的渊源D.法具有普遍性。由于北京市地方性法规只能在北京市有效,因而不能算是法的渊源。
4、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法的本质首先表现为法的阶级性B.法的本质其次表现为法的正式性
C.法的本质最终表现为法的社会性D.法的本质最终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
5、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AC)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6、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达中正确的是?(C)
A.法的本质是法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统一B.法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和认可的,并由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这些体现了法的正式性,而法的正式性正是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C.法的本质根源在一定社会物质的生活条件 D.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具有公共性
7、下列有关法源的说法哪些不正确?(BC)
A.大陆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制定法B.英美法系的法源中没有成文宪法
C.不同国家的法源之间不能进行移植D.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先适用正式法源,然后适用非正式法源
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是(B)
A.国际条约 B.湖北省的《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C.国务院的《粮食购销条例》D.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A)
A.判决书B.地方性法规 C.行政规章 D.国际惯例
1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C)
A.法律不经公布,并非绝对无效,历史上就有所谓“法不可知,威不可测”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旧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者不为罪”
11、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C)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 12、2000年6月,最高法院决定定期向社会公布部分裁判文书,在汇编前言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由于具有最高的司法效力,因而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也是法律专家和学者开展法律教学和研究的宝贵素材。”对于此段文字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A.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可以构成法的渊源之一B.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对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C.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最高的普遍法律效力D.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属于司法解释范畴
13、司法审判中,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法官可以依据下列哪些法的适用原则进行审判?(AC)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C.新法优于旧法D.法溯及既往 14、1983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生效;2002年9月15日,国务院制定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生效;2002年10月16日,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A.《商标法实施条例》是部门规章B.《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解释 C.《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效力要低于《商标法》D.《商标法实施条例》是《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母法
15、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16、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A)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17、20世纪90年代初,传销活动在中国大陆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说明法律原则具有哪些作用?(ABCD)A.法律原则具有评价作用 B.法律原则具有裁判作用 C.法律原则具有预测作用 D.法律原则具有强制作用
18、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B)
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 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
19、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 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20、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D)A.假定部分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B.行为模式在法律条文中可以省略C.法律后果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D.法律规则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
21、关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BD)
A.案件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B.案件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本办法所称畜禽遗传资源,是指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基因物质等遗传材料。”对此,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BCD)A.《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的上位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均属于行政法规 C.该条款内容属于技术规范D.该条款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则
23、关于法律要素,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B)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这属于义务性规则 B.《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这既不属于法律原则,也不属于法律规则 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这属于委任性规则D.《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属于确定性规则
24、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D)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25、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CD)
A.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的分类
B.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C.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
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
26、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以现行的和即将制定的法律规范为基础,以宪法为主体,由不同的部门法律组成一个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依照这一理论,下列哪些法不属于一国法律体系中的内容?(BCD)A.国内法B.国际法C.已失效的国内法D.已失效的国际法
27、关于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D)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行政法部门就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 C.国际公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D.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28、下列关于法的类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程序法有助于实体法的实现 B.合同法相对于民法而言是特别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程序法 D.行政法与刑法都是公法
29、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以下哪几类?(ABCD)A.国际法与国内法B.根本法与普通法C.一般法与特别法D.成文法或不成文法 30、下列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英美法系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31、下列哪些不属于法律关系范畴?(CD)A.限制行为能力人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B.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使用关系;C.政党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D.无效的合同关系
32、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B)A.法律关系是产生法律规范的前提 B.法律关系是一切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之间合法的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就是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33、下列关于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D)A.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
B.权利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C.行为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资格
D.公民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34、林某,9岁,系某小学三年级学生。一天放学回家路上遇到某公司业务员赵某向其推销一种名为“学习效率机”的低配置电脑,开价5800元。林某信其言,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1000元交付了定金,并在分期付款合同上签了字。事后林某父母知晓此事,以“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为由要求赵某撤销合同并退款。对此,下列何种理解是正确的?(ACD)A.从法律角度看,林某表达的意思都是无效的 B.林某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性质,所以不享有人身自由
C.林某父母要求撤销合同所持的理由是一种法律事实 D.根据行为能力的原理,林某父母所持理由在本案中不成立
35、下列有关法律关系客体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D)A.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 B.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
C.多向(多边)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有主次之分
D.在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时,不涉及法的价值评价
36、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BCD)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0000元(刘某因赌博被公安机关罚款200元)
B.甲区消防部门查处有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C.何某为赶回家,将已过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37、汪某和范某是邻居,某天,双方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范某怒而挥刀砍向汪某,致汪某死亡。事后,范某与汪某的妻子在中间人的主持下,达成“私了”。后汪某父母得知儿子身亡,坚决不同意私了,遂向当地公安部门告发。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之后,移送检察院。最后,法院判处范某无期徒刑,同时判决范某向汪某的家属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BCD)
A.该案件形成多种法律关系
B.引起范某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C.该案件中,范某与检察院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 D.范某与汪某的家属之间不形成实体法律关系
38、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B)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39、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 万元。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 万元。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C)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 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40、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
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
41、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
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B.张女主张的“接吻权”属于法定权利
C.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D.司机赔偿3,000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
4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是:(C)
A.责任法定原则 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C.连带责任原则 D.因果联系原则
43、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BD)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44、下列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由无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规范的调整 B.由个别调整逐渐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C.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判例法 D.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和私法并重
45、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用哪些原则?(ACD)A、价值排序原则(价值位阶)B、秩序优先原则 C、个案平衡原则D、比例原则
46、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适用的是下列哪一项原则?(C)
A、价值排序原则(价值位阶)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功利原则 47、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残疾人可以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国家鼓励和支持提供电信、广播电视服务的单位对盲人、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给予优惠。”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D)
A.该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在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B.从法的价值的角度分析,该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自由价值C.该规定对于有关企业、政府及残疾人均具有指引作用 D.该规定在交通、邮政、电信方面给予残疾人的优待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8、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求法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尤其对于极端仇视国家和社会,以不特定人为侵害对象,所犯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该依法重判的坚决重判,该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绝不手软。对于解决公共秩序、社会安全、犯罪分子生命之间存在的法律价值冲突,该政策遵循下列哪一原则(C)
A.个案平衡原则B.比例原则C.价值位阶原则D.自由裁量原则
49、下列选项中,属于立法活动的有(AB)
A.198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废除111件法律B.2004年国务院颁布《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 C.2005年某高校民法典研究所公布《绿色民法典》D.2006年某出版单位出版《物权法立法意见》 50、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意义主要有(BCD)
A.有利于更广泛地收集民意B.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C.有利于减少或避免立法的任意性D.有利于树立法的权威性
51、立法体制主要是指:(D)
A.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体制 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 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 D.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 52、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关于这种“开门立法”、“问法于民”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B)
A.这体现了立法平等原则B.这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C.这表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D.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53、某市政府为缓解拥堵,经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做出车辆限号行驶的规定。但同时明确,接送高考考生、急病送医等特殊情况未按号行驶的,可不予处罚。关于该免责规定体现的立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C)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B.民主立法C.注重效率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4、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经媒体报道,人们议论纷纷。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C)A.王某指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活动属于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
B.刘某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其执法方式应让一般社会公众能够接受 C.赵某认为,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
D.陈某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当,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显然是不对的 55、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关于某市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恰当的?(D)
A.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B.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
C.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D.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
56、某地公安、检察机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微博”、短信和QQ,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关于执法机关的上述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C)
A.执法机关通过网络对妇女和网民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保护,目的在于保证社会成员均衡发展 B.执法机关利用网络平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
C.执法机关采取利民措施,寓管理于主动服务之中,体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D.执法机关从实际出发,主要是为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自己的社会主张和利益诉求
57、下列选项中,届于狭义的法律适用的是(A)
A.法院受理某企业的破产申请 B.检察院进行春季法制宣传C.公安局对一小偷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D.某市仲裁机构对一起案件进行仲裁
5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设立的专门人民法院主要有(ABC)A.军事法院 B.海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行政法院
59、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C)
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
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
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 60、关于司法公正及实体公正、程序公正问题的理解,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BC)
A.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是民众对法制的必然要求,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B.追求实体公正,是我国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主要指努力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和正确适用实体法律 C.程序公正包括当事人平等地参与、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及法官的居中裁判等,保证当事人受到公平对待 D.根据形势及效率需要,可在有关司法过程中将“类推”和“自由心证”作为司法公正的补充手段 61、“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和不能避免的因素”。这一法律解释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A.语义解释 B.历史解释 C.目的解释 D.系统解释 62、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C)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63、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C)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没有不同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
64、刑法》第263条规定,持枪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情形,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冯某抢劫了某出租车司机的钱财。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确认,冯某抢劫时使用的是仿真手枪,因此,法官在对冯某如何量刑上发生了争议。法官甲认为,持仿真手枪抢劫系本条款规定的持枪抢劫,而且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也应是这样。因为如果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不将仿真手枪包括在枪之内,就会在该条款作出例外规定。法官乙认为,持仿真手枪抢劫不是本条款规定的持枪抢劫,而且立法者的意图并不是法律本身的目的;刑法之所以将持枪抢劫规定为抢劫罪的加重事由,是因为这种抢劫可能造成他人伤亡因而其危害性大,而持仿真手枪抢劫不可能造成他人伤亡,因而其危害性并不大。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
A、法官甲对《刑法》第263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体系解释B、法官乙对《刑法》第263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目的解释
C、法官对仿真手枪是不是枪的判断是一种纯粹的事实判断D、法官的争议说明:法律条文中所规定的“词”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根据案件事实通过“解释学循环”来确定其意义
65、在一起案件中,主审法官认为,生产假化肥案件中的“假化肥”不属于《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中的“产品”范畴,因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对“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有专门规定。关于该案,法官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C)A.比较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66、关于法的适用与法律论证,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CD)
A.法的适用所处理的问题,既包括法律事实问题也包括法律规范问题,还包括法律语言问题B.法的适用通常采用逻辑中的三段论推理
C.法的适用只要有外部证成即可,毋需内部证成D.法律论证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与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没有关系 67、关于法律论证中的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BC)
A.法律论证中的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之间的区别表现为,内部证成是针对案件事实问题进行的论证,外部证成是针对法律规范问题进行的论证
B.无论内部证成还是外部证成都不解决法律决定的前提是否正确的问题
C.内部证成主要使用演绎方法,外部证成主要使用归纳方法D.无论内部证成还是外部证成都离不开支持性理由和推理规则 68、杨某是某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处长,为某承包商承建的某段高速公路立交桥绿化工程结算问题向该工程的建设指挥部打招呼,使该承包商顺利地拿到了工程款,然后收受了该承包商的10万人民币。一审法院依据上述事实认为杨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385条的规定,构成受贿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10年。杨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的上述行为不构成受贿罪,撤销一审判决,宣告杨某无罪。理由是,该工程的建设指挥部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其人、财、物均归该省所管辖的某市的人民政府管理,因此,该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与该工程建设指挥部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领导关系。另外,该承包商的工程结算款不属于不正当利益,杨某的行为不具备“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受贿罪要件。关于法院在法律适用中所运用的法律推理,下列何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BD)
A、一审法院运用的是一种辩证推理B、二审法院运用的是一种类比推理 C、一审法院运用的是一种演绎推理D、二审法院运用的是一种辩证推理
69、谢某、阮某与曾某在曾某经营的“皇太极”酒吧喝酒,离开时谢某从楼梯摔下,被扶起后要求在酒吧休息,第二天被发现已死亡。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该案审理中,合议庭对“餐饮经营者对醉酒者是否负有义务”产生争议。刘法官认为,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判例,餐饮经营者负有确保醉酒顾客安全的义务,认定曾某负赔偿责任符合法律保护弱者的立法潮流。依据法学原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B)
A.刘法官的解释属于我国正式法律解释体制中的司法解释B.刘法官在该案的论证中运用了有关法的非正式渊源的知识C.从法律推理角度看,“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是推理的大前提D.从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存在判例的情形看,这些国家的法律属于判例法系
7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B)
A.依法治国以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为必要条件B.依法治国依赖于法制完备,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
C.依法治国应当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D.依法治国的实现,必须以规范和制约公权力为前提,做到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7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C)
A.本质的同源性B.彻底的人民性C.充分的开放性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72、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AB)
A、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B、法理学为部门法学的研究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C、法理学属于应用法学和国内法学。D、法理学只研究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
第五篇:消 解 法 治--葛洪义《法律与理性》反法治化思维解析
Script>关于葛洪义教授《法律与理性》一书中消解法治论的表述,不妨从20世纪后20年我国法学研究情况开始: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学界最激动人心的口号之一就是“要法治,不要人治”。许多被人们所尊敬的法学界人士因为其勇于冲破禁区,大力倡导法治而成为时代的楷模。正是在这种风尚的引领下,法治不仅在随后的时日中名正言顺地建立起其治国方略的历史地位,更以其秩序及价值理念统帅法学思想,成为法律领域的绝对权威之一。然而,自90年代中后期,世界性的反现代思潮陆续传入中国,构成一定范围知识上的垄断话语,并与传统非法律意识“内外勾结”,促使怀疑法治消解法治思维兴风作浪,逆流而动。这些反法治化思维的“动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以后现代思潮为首的法治解构以及反法治化民族情结理应得到充分的探究,以保证法治的权威地位。
一、法的现代性、理性与法治
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参透到各个方面和领域,人们不仅用法律确认、维护、巩固原有的社会秩序,而且还试图用法律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这正是法的现代化的一个直接结果。“现代化是基于科学技术革命,整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制度到观念的总体变迁,是特定社会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法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的、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葛洪义)法的现代性因素,也就是现代法律的特征,主要有:
1、公开性。法律的内容、法律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向社会公开;
2、自治性。法律是一套独立的并由专门的机构运用专业知识加以适用的规则体系,法律活动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
3、普遍性。法律调整的是一般人的行为,其价值内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层次性或称道德性。法律必须符合一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普遍的价值准则,并与人类社会最低限度的道德观念保持一致;
5、确定性。法的内容,至少它的中心含义应该尽可能明确、无歧义;
6、可诉性。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
7、合理性。现代社会的法律机制必须成为由法律职业者操作的、符合一定理性原则的秩序机制,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而能够增加个人行动的可计算性;
8、权威性。现代社会的法律就外在强制的效力而言在社会生活规范体系中应该具有最高核心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视、不可冒犯的最高权威。“上述八个法的现代性因素,概括起来说,就是理性化,或者说,法的现代性就是指法的理性化……一般认为法治化是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那么,实际上也可以肯定,法的现代性就是法治的属性。”(葛洪义)
理性一词现在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它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则源于启蒙时代。狭义的启蒙通常是指从17世纪洛克开始,在18世纪的法国进入高潮,到19世纪的康德黑格尔达到顶峰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弘扬理性,提倡科学,反对宗教,倡导确立世俗的人的崇高地位。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就是理性主义,而理性也成为现代的核心概念。关于理性,必须提近代哲学的始祖笛卡尔。笛卡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思想家,但他从“笛卡尔式怀疑”出发,在寻找作为哲学研究推理前提的公理的过程中,确立了人的理性思维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提出:绝对确实可靠的公理、原则在传统的经院哲学中找不到,从前辈流传下来的见解中找不到,感觉到的东西也不能提供公理,甚至数学证明也可以怀疑,因为许多人在数学问题上陷入错误。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无可怀疑的、确实的东西就是我怀疑或者我思维,怀疑的存在意味着怀疑者的存在,思维意味着存在一个思维着的东西,由此,他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确定了人的理性思维的至高性。我们知道,法治作为一种实践,是西方近代社会经济政治革命的产物;作为一种信仰,是西方知识论文化背景的产物;作为一种理论,则主要是理性主义的结晶,因此,法治正是法律意义上的理性统治,正如韦伯将人类历史理解为不断理性化和解除魔咒的过程一样,法的现代性其核心在于理性,而法治正是理性的特定产物。
然而,正是理性的崇高地位导致了现代社会深刻的人文矛盾。用理性解释一切、评价一切、规范一切的结果,是建立起来了一个以理性为中心、科学为基础的权力与知识体系,它在带来工业文明辉煌的同时,也导致了现代思想的严重封闭,加剧了社会的紧张、焦虑、分裂,导致了对现代的痛苦反思--学术界称其为“现代性危机”--并催生了以“粉碎理性”为特征的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复杂的民族性与自我封闭的偏狭趁此机会也大兴风浪,以对法治情绪的表里不一与为自身利益的投机取巧为实质而繁衍出一系列“畸形”的“法治”现象。
二、后现代思潮对法治的消解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的广泛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要不是指一种时代意义上的历史时期,而代表了一种现代之后的精神状态,是对以知识至上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的精神回应。后现代思潮仍然是19世纪以来的思想家对工业化所开辟的现代文明的批判的继续。“现代性危机”的发生激发了解决危机的热情。贝克在此基础上把现代化区分为简单的现代化与反省的现代化。简单的现代化肢解了农业社会,开创了工业社会的结构图景;反省的现代化瞄准的则是传统的现代化所勾勒的工业社会图景,意图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它试图用理性自身的力量克服理性的难题,以解决“现代化性危机”。与此不同,后现代主义的解决方案侧重于解构理性,张扬非理性,以不确定性与内在性应对“现代性危机”。后现代思潮迫使我们在对自己以往的确信进行深刻检讨的同时,也在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学术语言和看似轻松的游戏方式解构、消除、反讽理性和一切规范--包括法律规范。显然,后现代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建筑工艺、哲学等领域的新思潮或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甚至可能带来相当富有成效的结果,但它在法学领域的运用,将起着颠覆启蒙时代以来形成的法治理念的作用。
关于后现代思潮
与法治的对立,是通过后现代思潮倾向于与理性彻底决裂而决定的。哈贝马斯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与现代性的告别,必然表现为与合理性的决裂,所以,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非理性主义。利奥塔等后现代思想家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理性观念的主要转变相适应。有人甚至认为,尽管后现代主义至今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是,理性的死亡却是一项历史工程--现代性的终结的标志。后现代这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就是作为“统一”和“整体”之根源的理性和它的主体“被粉碎的时代”。具体而言,后现代思潮又是如何宣告与理性决裂并消解法治的呢?
后现代思潮与理性的决裂集中表现在后现代思想家所共享着的一种被称为“流浪者的思维”的思维方式。后现代学者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性,这些特征正好是流浪者“四海为家而永远不在家,对他而言,无家存在,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称其为家”存在状态的反映,流浪者流浪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摧毁界限的过程,后现代思维正以持续不断的否定、摧毁为特征。现代思维就是我们称之为知识论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强调一种主体性的观念,即人是自然的解释者或宇宙的观察者,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诉诸于精神的方法而非权威,而这种论说的成立,必然依赖主客体两分的思维范式。按席沃尔曼的概括,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从思维特征看,“后现代思维涉及反思--发现差异的地位,考察非决定性的铭文,致力于意义、同一性、中心、统一性的消解”。
消解法治,可以说是后现代思潮的逻辑必然。众所周知,根据我们习惯的划分方式,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理论,概括地说,可以分为形而上学的法律理论和实证主义的法律理论两大类。在所有形而上学的法律理论中,法律都已经被价值化,即从好与坏、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理性与非理性等二元对立结构中,选定前项为立足点和价值根据以设定并努力建构一个理想的法律图式;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理论则竭力否定价值判断,猛烈批评形而上学的二元结构模式。但是,法律思维中无论是经验归纳的方式还是理性演绎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之上,也就是都必须为法律寻求一个合法性根据,因此,法律和法治都有一个相对确定的支点,以使法律和司法具有合法性根据。也就是说,现代法治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而后现代思潮所要否定的正是这一点。对于后现代法律理论来说,法律并不存在一套可以被理性所认识的确定的内容和使其正当化的根据,所以,法律并不存在一个普遍的本质化的规定性。将法律建立在某种确定的根据基础上以使其正当化,不过是现代理论宏大叙事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连同作为其知识背景的宏大叙事都是一种神话。
在后现代法律理论中,批判法学对现实法律制度的抨击极具代表性。批判法学又称批判法律研究运动,兴起于美国70年代到80年代,其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律推理的非确定性。法律推理的大小前提都是不确定的,某一案件适用什么法律规则,确认哪些事实,完全是法官和陪审团的主观选择,没有客观性。法律推理并不具有不同于政治的特殊模式,而是穿着不同外衣的政治。法律推理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具有深刻的原因,这就是个人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二,法反映统治者的意志。并非传统的自由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中性的那样,法律使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关系和观念合法、正当化,把有政治倾向的,有利于统治阶级的东西打扮成中性的、有利于全社会的;第三,法不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然产物,而是阶级统治的偶然产物。法是政治的,是不同社会力量、阶级和个人之间相互斗争的产物,完全没有必然性可言。批判法学重要代表昂格尔认为,现代性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其内在矛盾的体现。法律秩序、法治是现代性的观念反映,是现代社会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而这个矛盾是传统政治哲学和经典社会理论无法克服的,显然,昂格尔借此将现代法治从思想根基上瓦解了。
总之,后现代思潮隐含着突破、破坏、解构法律的合法性根据的基本理论倾向,其结果无非就是彻底动摇启蒙时期以来形成的现代法治理念和结构。后现代的出现意味着现代法治神话的破灭,后现代思潮对法治的颠覆使本来就缺乏法治基础的我国法治建设雪上加霜。我们需要更多更深的理论阐释与文化积淀,以夯实法治基础,却在后现代思维中发现我们寄予厚望的法治理念乃是一个行将破灭的幻想,这岂不令人沮丧?正如蓦然发现正在审理一件复杂案件的法官其实对法律一窍不通一样,那种被审判权威迷惑的心绪将会出奇失落。
三、“现代”情结对法治的阻碍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对中国近现代史最贴切的诠释,或许也是对中国人现代化意识和愿望的最贴切的诠释。从中国和中国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发现,民族矛盾和民族自尊心常常是推动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是,在葛洪义教授看来,民族性固有的难以避免的偏狭所导致的现代化的普遍诉求,自始就多少是不情愿的、痛苦的、悲剧性的,至少可以说,最初的现代化在民众的潜意识里是从对现代化的敌视开始的。这种夹杂着渴求、无奈和敌视的强烈的、复杂的现代化愿望和情绪,在法律思想领域中就体现为既期待法律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各种困难,重建社会秩序,又在内心里对其持怀疑的、不信任的、不情愿的、排斥的,甚至抵制的态度--这种现象即为中国法的“现代情结”。葛洪义教授认为,在这个现代情结的基础上,既可以提供持续的来自前现代的反现代思想资源,又可能成为衍生后现代的反现代精神土壤。所以,中国法的现代化过程和方式中携带着一种反现代的精神力量。这种现代情结集中体现为内外有别的界限意识以及行为处事的“熟人”意识。
在中国,内与外的差别是思想的前提。内外有别意味着内外界限分明,内是自己的地盘,在“内”的都是自己人;外是别人的地方,外人则是自己之外的人。外人有时候是客人,自然要对其以礼相待;有时候是豺狼,迎接它的当然是猎枪。在判断事物、事件、意见时,这个界限意识也是非常清晰的,判断首先区分的是其来自外部还
是内部,在内,则凡事可容,在外,则本能地抱有警惕性,且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思维模式显然不是理性的,而带有深刻的情绪化倾向,尽管在民族存亡、生死大义上不妨明确区别对待,厚此薄彼,但当这种内外有别的界限意识上升为习惯并得以泛滥,这却是从一种品德转化为恶习。内外有别的泛滥,必然形成优劣、先后、尊卑之差,形成“熟人好办事”的“熟人”意识。正是这些非理性因素在法律思想领域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法治化的进程。
在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界限意识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因为这种区分自然也包含着合理性,但是西方国家中没有中国这样根深蒂固的界限意识。西方人不关心,至少现在不很关心地域、血缘的种族界限,更不会竭尽全力地刻意维护自己的家国边界,界限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使用一种合理的方式,界限就可以不再是界限,这显然不同于讲究家族本位的思维模式。西方人崇尚个人本位,西方人最牢固、最顽固的界限是理性,这也是罗马法能够成为欧洲大陆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因。西方的理性主义以及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法律制度一直是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是对界限意识的反抗。虽然现在西方学者也讲要超越界限,但这里要超越的是知识论传统上的理性的界限。中国法的内外界限意识,是一种民族国家伊始迄今尚未真正法治化的反现代情绪。不过,内外有别的界限意识在鸦片战争前后才经历重大挑战并进一步得到强化。中国历史在清朝前期以前乃是相对进步的、文明的历史,但鸦片战争却使“东方大国”的尊严荡然无存,在“中国向何处去”的世纪大思考之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重要的突破口。清末修律正是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尝试之一。
清末修律的出发点在于外在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出于对尊严的维护与本能的反抗情绪,清末修律及其后的法律移植都颇具“怪相”:一方面学习他国法律,从法律的表现形式到法律的实质内容表述都接受外来法律及法律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对他国法律和法律理念保持着高度警惕性,念念不忘张扬自身,不能忘记自己的本土资源。这副“怪相”似乎正符合不盲从的理性思维,但其潜意识却是对西方的抵触乃至敌识,这是一个相当耐人寻味的现象,西方试图凭借其先进科技“融合”中国,中国人在心理上却加强了边界意识;现代化本身是普遍主义的,但中国人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却强化了自己的精神界限。这种“内”“外”的斗争或许将使中国现代化法治独具特色,但内外界限的矛盾却在微观上消解了法治。
在葛洪义教授看来,在前现代和后现代双重压力下,中国法一直处于寻找根据而在现代思想背景下难以找到牢靠根据的无家可归的思想状态。或许,“无家可归”下的“四海为家”将使中国法治更具包容性。而倘如此,消解法治的后现代思潮与民族情结将应验荷尔德林的名言--“危险孕育拯救的力量”。
重庆市长寿区检察院 余上云 401220
(E-mail:sy77yu@163.com)
消 解 法 治--葛洪义《法律与理性》反法治化思维解析(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