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党课课件提纲
加强党性修养 践行为民服务职责
赵伟
党性是什么,党性是坚持真理、英勇战斗,前仆后继,坚贞不渝;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克己奉公;是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勤政为民、恪尽职守……,党性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灵魂,加强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性纯,则品行端,则立场定。作为一名人大干部更要加强党性修养,立好党性、守牢党性、提升党性。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素养
思想素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思想是否正派,关系到品行是否端正,思想是否牢固,关系到立场是否坚定,思想是否先进,关系到工作是否创新,思想是一切行为的源头,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是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各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等重大战略思想,并把这些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身头脑,用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自身信念,用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约束自身行为,用科学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践行自身职责。把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作为 自己的终身目标努力奋斗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国家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民族安全、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政治任务,兢兢业业,奋斗终身。
二、加强作风修养,培养良好风尚
作风是党性修养的外在彰显,良好的作风是领导干部素质的体现,良好的作风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加强作风修养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基础和根本。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要树立、培养良好的作风修养,增强责任意识,一是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加强法制学习,知法、懂法、守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政治辨别力,严格遵守法纪,坚持原则,秉公用权、公正办事,依法行事,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严格自律、自省,在思想、言行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坚决杜绝不良习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追求。三是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担大任,敢负责任,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摒弃“长、空、假”,落实“短、实、新”。
三、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度
责任就是一种使命,一种奉献,是恪尽职守,敢做敢当,责任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执行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意识到自己肩负使命、重任和责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谋人民所求、解人民所忧,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谋出路,为群众谋发展,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践行能力
党性修养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离不开自身的本职工作,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自己的党性修养能否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脱离了实践、脱离了本职工作,党性修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强党性修养必须结合自身的业务工作,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践行能力。
总之,加强党性修养,不仅要加强内在的修养,也要加强外在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党性修养有所作为,有所体现,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一句口号。
第二篇:讲党课课件
讲党课 课件
题目:《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讲课人:呼中永青管护区党总支书记 李庆丰
一、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五化”形态:有些党员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异化、革命意志退化、思想行为腐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相对讲,我们提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时代内涵:坚定理想信念,靠得住;带头遵纪守法,过得硬;甘于默默奉献,吃得亏;勇于开拓进取,站得住。为此,我们从先“学”后 “做”下功夫,来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
一是开展好“两学一做”活动。
二是努力提升党员素质,突出“四个意识”教育。三是突出党性教育。
四是培养党员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搭建“网格”平台,激励党员发挥作用。把党员按党建、信访、扶贫;营林、管护、防火、特色养殖业等进行网格划分,让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几年来,结合“创先争优”、“四型堡垒”,我们开展了“让党员站在先锋岗上”活动。先锋岗分为敬业岗、爱民岗、创业岗和奉献岗。
三、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党员作用发挥好不好,关键看党组织,看党组织接不接地气。“打铁还需自身硬”。
“三个提升”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旗帜作用。一是提升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的政策和区委决定的能力,是基层党组织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二是提升创建具有单位特点的活动载体的水平,是基层党组织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使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良方。
三是提升营造企业和谐环境的水平,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党组织当好领头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发挥旗帜的作用,就能影响和带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完成使命。
第三篇:2017最新讲党课提纲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2017年)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围绕管党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加强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常态,是当前摆在我们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的建设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安排,我就XXX(单位名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党建新要求,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实处着力、创新求活,切实激发机关党建工作活力,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抓手,增强‚三会一课‛的吸引力和教育性、创新做法与突出亮点,实现‚三会一课‛操作规范化、执行制度化,积极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党建工作中的‚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大家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真学实做,以此共同促进我办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上台阶。
一、“三会一课”制度的概述(一)什么是“三会一课”
所谓‚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既是党的基层组织基本的组织方式,又是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接受党内教育的主要途径。按时上好党课,是落实党员接受党内教育和培训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二)什么是“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在历史实践中探索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党的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提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准则的形式,完整地将‚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党内生活基本制度固定下来,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并将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有七项: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三)“三会一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把严格党内生活作为‚四个重要法宝‛之一提出,明确要求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
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作为党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定期上党课的相关制度,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三会一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三会一课‛制度形成的思想前提和政治基础
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对党内的权力机关、权力关系、组织原则和基层支部的活动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支部、区部委员会以及中央委员会至少每两周开会一次‛,‚盟员至少每三个月同所属区部委员会联系一次‛等。这是关于党的会议制度的最早规定。
列宁在创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过程中,强调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建成一个有着铁的纪律、有着严密组织体系、有着严格党内生活的先进部队。列宁明确主张,党是有组织的整体,党员不但要承认党纲,更要‚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这一思想得到党内多数人的支持,并逐渐丰富发展为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1919年列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的组织原则和各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的重要条件,写入共产国际组织章程中,从而成为指导各国共产党组织建设、规范党内生活的圭臬。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会一课‛制度的确立与成熟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不仅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经验和组织制度。党的二大通过的我党第一部党章就对党小组、党支部、地方全体党员会议和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如各组,每星期由组长召集会议一次。此后,会议制度成为历次党章修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断发展完善。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伟大构思,标志着中国特色党的建设新思路的开启。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通过党报、简报、小组会、支部会、党员大会、政治讨论会、参加实际工作等教育方法,来解决‚思想上建党‛的问题。同时特别强调,‚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这是我党党课制度的最初文献和最早实践。之后,党中央先后于1931年、1932年、1940年通过若干决议和指示,对党内教育的意义、内容作出规定,明确‚普通党员的训练,可以采用通行的巡回教育与流动训练班的方式‛。为更好地组织动员党员完成党的使命任务,针对形势与任务的需要,党对各种会议的内容先后作出具体安排。这些制度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党的思想统一和行动一致。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党内生活制度建设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延安整风期间,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强调加强组织
纪律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组织生活。通过延安整风,全党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三会一课‛制度也得以丰富和发展。党的七大全面总结了延安整风经验,对如何通过正常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教育,来提高党的建设整体水平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成为我们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会一课‛制度的丰富与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堡垒,是执政党建设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1955年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强调实现集体领导,建立支部民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生活,增强党内团结和严肃党的纪律,是党的建设事业中极为重要的原则。1956年党的八大对党的会议制度进行了创新,实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使党内各种会议制度和党内生活有了最高机关的权威支撑。八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鼓励一切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上下级之间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在反思党内民主生活基础上明确提出:‚应该从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着手,使支部生活健全和活跃起来,切实改变许多基层组织长期不开小组会、不开支部大会、不上党课、党员不起作用等等组织涣散的现象。‛‚文革‛中,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发生偏差,‚三会一课‛制度被当时不正确的倾向和主张左右,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三会一课‛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逐步走向正常。1980年制定公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81年8月,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的通知》,规定‚县级以上党委常委除了必须编入一个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外,同时要坚持每半年开一次党委常委(党组)生活会,并要及时地向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报告生活会情况,开一次报一次‛。明确民主生活会‚要以认真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准则》的情况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时间、范围、内容、意义、目标等作出具体规定。从此,民主生活会开始真正走向制度化。
党的十二大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一次重要会议,对于‚三会一课‛制度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设立委员会的基层组织的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总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两次。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十四大党章首次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民主生活会,成为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中任何其他工作不可替代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相继开展的‚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使党内生活焕发了生机,极大地丰富了‚三会一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十八大以来‚三会一课‛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等,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员的思想状况和职业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新变化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对‚三会一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总书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党内生活要有一定的‚庄重性、严肃性、政治性‛,要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他还强调,在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三会一课‛制度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指出,‚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接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 ‚三会一课‛作为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基本途径与方式,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着基
层领导干部的威信高低和党性强弱,也决定着党员先进性的发挥程度。正确认识‚三会一课‛的重要性,是落实好这个制度的前提。
(一)‚三会一课‛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主要平台。很多党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家庭琐事,无法静不心来或没有时间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搞建设得有规划和方案做指导,抓党建得有理论做指导,党员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党组织要以‚三会一课‛为抓手,落实党员整体素质提高为根本,加强党员教育,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内各项规定,使党员经常受到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学会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三会一课‛是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基本途径与方式。‚三会一课‛是党员行使党内权利、参与或决定党内事务、表达诉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基本的形式。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参与党组织建设有了载体,党员们可以向党组织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等民主权利,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参与基层党组织工作,以时不待我的主人翁精神,共抓党的建设。
(三)‚三会一课‛是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的必然要求。十八届六中全会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
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生活首先要严肃‚三会一课‛制度,基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学习党内各项规定,从而在工作中自觉约束好自己。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是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使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
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三会一课‛制度是落实党组织生活的一项关键制度,它不是一次活动,更不是‚一阵风‛,而是广大党员增强党性、率先垂范的一项长久制度,我们需要长久坚持。
三、“三会一课”制度的主要内容、程序
1、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党员大会是支部的领导机关,凡属党内重要问题都应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支部建制的党员大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如遇有紧迫问题需要讨论,可随时召开。
主要内容:
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指示,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讨论和制定贯彻执行的计划和措施;讨论和批准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吸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转正;讨论和决定表彰优秀党员;讨论和决定犯有错误党员的处分意见;选举党支部委员会及出席上级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撤换不称职的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代
表,讨论和决定支部委员和党员代表,讨论和决定支部其他重大问题。
基本程序:
①选定议题,提前通知全体党员。
②会议主持人报告党员出、缺席情况,宣布会议议题,开始开会。
③党员围绕进行民主讨论和表决。④宣布表决结果,形成支部大会决议。
2、支部委员会
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以随时召开。召开支委扩大会议,要有超过半数的支委参加。列席会议的同志在会上可以发表意见,但没有表决权。
主要内容:
讨论研究如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围绕生产经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讨论研究党员教育,管理的措施,发展党员以及对党员的奖惩问题,研究讨论群众工作,包括群众的思想倾向和如何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工会,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需要支部委员会讨论的其他问题。
基本程序:
①会前准备。确定议题、开会时间、地点,向全体支部委员通报情况,每一位支部委员作好参加会议的准备。
②召开会议。主持人向到会人员报告会议议题和议程,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对落实决定事项作出明确分工。
③整理支委会作出的决议或决定及会议记录,及时存档备查。
3、党小组会
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党小组会内容一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工作,结合本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解决一至两个问题。党小组会由党小组长负责召集、主持。
主要内容:
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分析党风状况,提出改进意见;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工作,及时讨论发展对象的入党报告和预备党员转正报告,提出意见,供支部参考;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小组民主生活会,党员向党小组汇报学习,工作,思想等情况,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围绕群众的思想状况,提出并落实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措施。
基本程序:
①会前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
②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 ③根据讨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④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记录,记录本由党小组长负责保存,党小组长要及时将会议情况向支部汇报。
4、党课
党课必须定期进行,一般情况下,每两个月上一次党课。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减上课次数。不过,至少每个季度一次。党员(含预备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党课学习,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或缺席。
主要内容:
围绕各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党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党员状况和生产经营实际,生动地,有针对性地,形式多样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等;领导干部要亲自讲课。
基本程序:
①课前准备。确定课题和讲课时间;精选讲课教员,认真备课。
②集中组织党员听课。
③课后消化,组织讨论或测试。
四、坚持、加强和创新“三会一课”制度
(一)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一项基本制度,继承我党的优秀革命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仍须重视和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使党员经常受到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
风教育、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新精神、新制度、新措施及对人防工作新要求,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 ‚三会一课‛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是发扬和深化党的优良传统,这样有利于调动每名党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开拓思路,提高认识,这样的‚三会一课‛更易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解决问题。书记讲党课不是为讲而讲,而是将党课内容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阐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以及在活动中要牢牢抓住的学、做、改三个重点。要求全体党员首先要深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要找准问题、查明原因、认真整改。党员听党课不是为听而听,而是在听完之后需要考虑怎样通过党课内容与自己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需要把握和查找的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以知促行,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三)创新‚三会一课‛制度,使组织生活更加富有活力,严肃性与趣味性、政治性与自觉性相结合,形成主题特色鲜明、党建氛围浓厚的开放式组织生活,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工作上台阶。一是主题要选好。做好准备工作是开展好‚三会一课‛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主题的选择和确定,‚百言有
本,千言有要,万方有总‛,好的主题让人耳目一新。‚三会‛的主题要审时度势,围绕近期工作和重点,上传下达,并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达到沟通思想,增强团结的效果;党课的主题要具有深刻教育性和启发性,一方面要深入人心,引起共鸣,让党员干部主动听,主动融入;另一方面要让党员干部感同身受,起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的效果。不拘泥于上级部门布置的统一学习内容。在保质保量完成上级部门统一布置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我办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根据XXX(单位名称)特点和党员需求,结合2017年人防工作安排,经常从书籍、报纸或者网络转发符合当前主题、具有教育意义的关于领导重要讲话、新时期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党建工作、党务知识、人防业务方面优秀的文章,探索学习与讨论的互动方式,达到互帮互学的效果。二是内容要新颖。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要求我们要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这就需要不断丰富和改进‚三会一课‛的内容和形式。一是创新载体。探索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等载体,拓宽党员积极参与‚三会一课‛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提升‚三会一课‛的吸引力。二是创新内容。在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鲜活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比起硬邦邦的说教更深入人心。‚三会一课‛的内容要紧贴工作实际,把组织生活与主责主业相结合、与党员群众需求相结合。三是创新形式。开展‚三会一课‛形式要灵活,要克服和防止为开会而开会的‚走形式、走过场‛的做法,积极探索开放式、互动式的组织生活,让全体党员以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的姿态参与其中。不拘泥于‚三会一课‛制度要求的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党课及生活会的数量要求。在完成‚三会一课‛要求的基础上,我办党支部要在每周例会或者其它全体会议上都要进行党性知识方面的理论教育学习和对‚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四个着力、五大理念、供给侧‛和人防业务知识等等国家大方针政策学习和讨论,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三是落实要到位。总书记一再强调,‚‘三会一课’制度要坚持‛,‚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全覆盖,概莫能外,不能搞特殊,中央的同志也要坚持‛。开展‚三会一课‛贵在坚持和落实,要将‚三会一课‛形成制度,出台相关工作标准、考评标准,进一步提高其严肃性和规范性。党员干部要加强‚三会一课‛的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做到率先垂范,学思践悟,筑牢初心。要在‚两学一做‛中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将‚三会一课‛内化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真正让全体党员学起来、做起来、改起来。不拘泥于书面文本形式学习。在坚持传统党员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促使学习形式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采取组织学习、座谈会、主题教育、党风廉政教育、观看专题片、分享学习心得、参加服务群众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实现基层党员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党员教育效果;通过我办微信群、短信等新媒体的力量,发布动态消息,组织学习讨论,从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
满足党员学习需求,更加提高学习的经常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实践证明,我们党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升了党员素质、增强了党内团结、凝聚了党员力量,是‚思想建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必须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加强、创新‛的要求,不断丰富‚三会一课‛内容,灵活‚三会一课‛形式,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再好的制度关键在抓落实,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彰显出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上率下,严格执行,履行责任、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党组织要凸显战斗堡垒作用,统一思想,增进团结,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始终充满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以实际行动向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谢谢大家!
第四篇:基层讲党课课件
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
——深入基层讲党课课件
同志们:
今天由我带大家共同学习党课,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3万2千余字,共分十三个部分,主要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治国理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领域、各方面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做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对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历史方位作出了新的概括,对党、国家和军队事业作出规划和部署,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该怎么干,作出了科学规划、绘制了宏伟蓝图。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发展所处的新历史时期一个重大科学判断,同时也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所以今天,我结合自己对大会报告的学习理解,与同志们作
—1—
个交流,主要是框架式的帮助大家梳理下报告新知识点。
一、理解“新时代”,需要认识新面貌、聚焦新成就、把握新变化
新时代是报告中提出的第一个新观点,标定了中国发展历史方位。习主席讲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因此我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对新时代的理解认识,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背景
新时代,顾名思义就是和过去时代不一样了。‚新‛字,说明刚出现,以前没有过的。为什么是新时代?在报告中习主席用了‚三个意味着‛来表述。
一是我们无限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维度来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志士仁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前仆后继、接续奋斗。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习主席的带领下,党和国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比如动车提速、港珠澳大桥建设、美丽乡村、共享单车、手机支付等等,大家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报告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外交布局、从严治党十个方面总结了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为中国奠定了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
—2—
基础;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所以说,我们现在最为接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无限生机活力。站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来看,从马克思、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挫折到复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阵营许多国家内部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外部受到资本主义阵营封锁,各种矛盾开始激化。1989年东欧剧变到1991年苏联解体,资本主义席卷全球,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仅存5个(亚洲:中国、老挝、越南、朝鲜;美洲:古巴)。以美国学者福山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唱衰社会主义,甚至发出了历史终结一说,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将全部灭亡,资本主义将是世界的最后一个社会形态。然而随着一代代人中国人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得社会主义这面大旗高高飘扬。我们前面提到的福山,也多次到中国学习考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说到:‚中国确实成为了自由民主制以外一个真正的替代性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三是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站在世界发展历史进程看,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主流,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3—
都希望能够进入世界现代化国家行列。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怎样实现现代化,怎样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探索、经验成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2013年3月,习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展重要演讲,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这一理念,2014年亚洲博鳌论坛习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几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与11个沿线国家签署自贸区协定,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定,用‚中国红利‛助推世界经济复苏。同时,中国积极引导国际体系变革。一直以来,在世界眼中,中国只会顺从国际规则,比如在联合国投票中,总是习惯投弃权票,被国际上不少国家讽刺为‚只斗地主,不当地主‛。然而,随着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力量在世界越来越重要,世界越来越需要倾听中国声音,需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参与国家规则制定,推动新的国际秩序建立。现在听新闻联播,可以发现我们在联合国表决投反对票的次数明显增多。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五年来我们‚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带动了世界进入新秩序。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报告中关于新时代的特点,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一是与建
—4—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把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二是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系。首先,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次,开启了从2020到建国百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状况。新时代,人民生活要实现从温饱到富裕、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到争取美好的生活,从收入差距不平衡到共同富裕。四是中华民族的建设发展。在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凝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和理想旗帜下,为了这一目标而戮力同心、努力奋斗。五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处在世界舞台中央,将在国际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将为全世界人类建设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判断依据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它则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工作要学会统筹、‚十指弹钢琴‛,要抓住主要矛盾。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我党施行‚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国民党对我发动了五次围剿,当时社会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华
—5—
民族面临亡国亡种威胁,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党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地主进行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应该说党的八大对国内矛盾认识是比较准的,也比较客观。但是随后,我党将主要矛盾进行了调整,改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发生十年文革,对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十一届六中全会,党再次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判断,这就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国家重心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了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跨越式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发展的形势、程度、水平与以往不一样了,主要矛盾也将不一样。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而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多需求;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群体差距等。不充分,主要是虽然我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发展,但没有发展成熟,没有达到人民预期。依据事物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6—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判断我们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基本依据。
二、迎接“新时代”,需要担当新使命、学习新思想、实现新目标
十九大报告从第二部分开始到第十三部部分,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和党的领导来进行谋篇布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气势恢宏,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前景,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到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伟大的使命、伟大的梦想才会催人奋进。新时代我们党的使命是什么呢?习主席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同时还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主席为什么提出这一伟大梦想,为什么认为可以实现这一梦想?通过学习报告,我感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历史前后对比激励复兴。习主席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了璀璨的—7—
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强盛走向衰弱,人民饱受压榨和剥削,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耻辱,使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重新站在世界的巅峰。二是先进社会制度推动复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有部电视剧叫《走向共和》,里面详细介绍了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可是无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君主立宪和共和立宪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却能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党发展成一个拥有近8900万党员的党,并取得中国执政地位。为什么?关键一条就是结合中国实际找到了正确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找到了正确方向,然后再沿着方向不懈追求,必然能够实现复兴。三是时代潮流发展呼唤复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积累的成绩由量变到质变,促成了历史性成果,使得中国已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中国正在东方和平崛起,因此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合乎潮流、顺应民意。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过去5年中,习主席思想的伟力不仅带来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变革,也以广阔的人类视野、超凡的政治智慧、卓越的战略眼光,吸引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600多万册,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在学习十九大报告中,我感到最耀眼的地方就是
—8—
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思想的领先才会产生磅礴力量。回顾我党思想理论发展进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一共产生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第二次‚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第三次‚飞跃‛,就是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回答的内容,习主席在报告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这句话有两个关键,首先,逻辑起点是新时代,就是前面讲的中国社会建设取得非凡成就,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次,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后,再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向深层次推进,着力探索坚持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的问题。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决胜之路是两个阶段安排 如果把使命目标比作过河,那么思想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过河,解决的是坐船还是架桥问题,而阶段安排则是具体的行动方式,解决的是坐轮渡还是坐快艇,建钢铁大桥还是架浮桥。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即:第一步,—9—
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前两步目标完成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对第三步进行了细化,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并在十八大时进行了重申。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大到二十大恰好站在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因此党对两个百年目标再次分步细化,即:从现在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提前了十五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并在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基础上加入了‚美丽‛目标。
三、适应新时代,需要抓住新机遇、拿出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报告第十部分,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并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目标,作出战略安排、擘画宏伟路线图。从现在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0年,基本实现国防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
—10—
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上的忠诚坚定首先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习主席在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当前,最紧要的就是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理解。要在原原本本学习基础上,以上级印发的十九大重大理论观点解读和授课辅导材料为基本内容,扎实搞好党委中心组带机关和基层学习,系统理解把握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基层要认真参加理论集训,深刻理解掌握十九大精神的要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开展基层理论辅导能力素质,积极普及十九大理论知识,认真答疑解惑。
二是端正价值追求。习主席在报告中号召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作为青年一代,渴望成长成才,追求进步是人之常情,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有的同志在提拔、送学或受奖后,总喜欢说‚感谢组织‛。我感到,这只是一方面因素,最根本的应该是‚感谢自己‛,因为组织培养是外因,自身努力是内因,通过努力奋斗,获得良好的人品官德、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这才是取得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希望大家在成长进步上不跟人、不站队,不靠跑找送,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走‛,把自身的工作干好、能力提高,这才是王道、才是正道。
—11—
三是加强党性锤炼。习主席在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政治建设既要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更要在实践中通过党性锻炼来培塑。有的同志讲,战争年代,党员干部随时面对刺刀见红的生死考验,现在和平年代哪有什么考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战争年代的考验很直接,但和平年代的考验更加多样化、更加隐蔽,‚温水煮青蛙‛让人防不胜防。习主席在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和平时期,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时时刻刻经受着一场党性的考试,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自觉担负起党的思想阵地守望者的重任。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体会,希望对大家学习有些帮助。授课到此结束!
—12—
第五篇:守纪律讲规矩党课课件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一语道出基层党员干部守纪遵规的重要性。
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案例7.7万余起,其中“违反工作纪律”问题以3.5万的数字遥居榜首。这一比例一方面说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 的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说明“守纪律,讲规矩”要求的提出,非常及时。它要求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刻不容缓的把守纪律讲规矩提到日程上来。
我们常说,高官与高墙,一字之差,起于一念之错。中央纪委监察部推出的“忏悔与剖析”栏目中总结,落马官员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不守规矩。辽宁医学院原党委书记张立洲、浙江省金华市原副市长朱福林、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委书记秦玉海都是因为淡漠法纪红线而走入腐败泥淖,然后有了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等行为,最终身陷囹圄。
守纪律讲规矩,不仅是指领导干部自己洁身自好,在广义层面上还包含拒当“老好人”。河南省新乡市委原书记李庆贵被免一案,就是典型的因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而被追责的案例。有些人抱不平,认为一个坏果子掩不住一棵大树的郁郁葱葱,岂不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下属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不伤和气赚个好人缘,实则是对违规违纪行为的纵容,是对常补精神之钙的干部队伍下了一把“软骨散”。遵规守纪的好风气有赖于干部群体的起而行之,行而固之,现在对用权不规范的问题不闻不问,那么终有一天规矩和纪律将寸步难行。
基层是直接面对老百姓的层级,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乎政府的公信和形象,基层党员干部更要守纪律讲规矩。守纪律讲规矩,前提是学好纪律和规矩,给思想意识上把锁。其次是在行动上以身作则,以“一花迎春”引“花开满园”。最后,在党员干部的意识红线不够牢固的时候,基层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着力查处用权不秉公、用权不阳光、用权不规范的问题,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纪律和规矩之于党员干部,就好比三餐之于人,强调规矩和纪律,也是改善政治生态的必须。“壁立千仞”虽不能成为个体普达的境界,但当存“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将规矩纪律常抓在手、常记胸怀,才能真真切切为党的事业贡献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