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苏州园林教案(与课件配套)

时间:2019-05-11 21:3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3 苏州园林教案(与课件配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3 苏州园林教案(与课件配套)》。

第一篇:13 苏州园林教案(与课件配套)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教学设想:

1、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 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

3、预习要求:

(1)粗读课文,给预习提示中加点的字注音,标注小节。(2)思考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介绍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地位如何?(从文中找答案)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苏州古典园林)

2、(解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大家一个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补充的当堂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三、分析总体结构

1、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⑷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⑸(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

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四、精读4、5两节:

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1)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4)“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5)“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

2、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1)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

4、(提供相关网站)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四、提高和延伸(代作业)

1、古木深深,绿荫如盖是惠荫园水假山的又一特色:花木的栽培按春花、夏荫、秋果、冬阳的景观效果布置;山顶轩外曾有一棵盘根错节、势若虬龙的大紫藤树,上面密密匝匝的藤萝,覆盖在屋子四周。春来紫藤花怒放,就像一串串悬垂着的紫色缨络……

以以上段落的内容为蓝本,结合所学自己编写几道题目。

2、给以下四幅图各起个好听的名字,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幅写上一段美文。(蕉窗听雨、晚意金秋、苏园冬韵、深院幽庭)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图画美 门窗的图案美 色彩的的谐美 总 分

教学后记: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把握得还不错,对文章的写作层次也有较深的印象,但对园林“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境界理解得不是很透彻。

一、专家名人说园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陈从周 《闲步网狮园》/刘国正

寒花瘦竹岸边生,小阁回廊叠画屏。我欲踱桥还却步,一池倒影怕人惊。

元代维则的《狮子林即景》鸟啼花落水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在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

中国园林博物馆: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见证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第二篇:苏州园林教案课件

苏州园林教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

2、品读课文,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本文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3、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该节课教学目标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易激发兴趣,包括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符合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本文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苏州园林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罕见,“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以说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今天让我们听着现代著名作家、苏州人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

从名句下手,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听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初步了解苏州园林并思考以下二个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阅读评说,领略苏州园林之美

1.粗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说话(文章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四个讲究)

(此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总分结构,迅速识别中心句与支撑句学生可说:苏州园林美在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美在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美在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2、苏州园林讲究完美的图画除了上述四个讲究之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3、寻读课文,评说园林图画美的内涵,用“苏州园林体现出 的美”说话

(抓住文中与图画美相关的词句,学生很快能深入理解: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呈现出不对称的美(美术画),假山的堆叠体现出艺术的美,池沼周围景物的配置追求自然的美、变化的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美,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层次的美,角落装饰体现出别致的情调,门窗体现出工艺的美、图案的美,色彩体现出搭配的美……)

三、重点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3-6段,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面探索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小组合作,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

思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苏州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此为主问题)

(通过此问题的探索,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学生交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③对于文章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分量与难度适中 交流内容预设: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自然之趣(此处主要扣住“绝不讲究对称即可)

(2)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感(这一部分重点研读,为学生精读文本提供范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A、假山的特点

假山的总体特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造型,它们千姿百态,重峦叠嶂;搭配,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效果,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都能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辨析“艺术”与“技术” 学生思考: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删除“仅”字,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行不行?为什么?为什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改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行吗?

⊙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能否改成“一生中见过许多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B、池沼设计特点

池沼的设计大多引用活水,因地制宜,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布置池沼要求学生说出四点:

一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二是水面成河道模样,设计决不雷同的小桥;

三是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若自然,目的是为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补充说明:可与《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比较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幅画的效果)

四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而且水中养鱼种荷,“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可以改为“决不相同”吗?不可以,“雷同”是不该相同而相同的意思,突出了苏州园林桥梁的各具情趣)

⊙用减词法品味下列修饰限制性的词语,领悟它们准确的表达作用

如: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说明比较客观,不排除个别

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③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3)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抓住“映衬”一词,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达到画意之美的?

A、三个“映衬”:

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个环节既要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精练而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之美如:

①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它形象写出了俯下的高树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画美

②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繁华和欢娱“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4)近景远景的层次变化之多:

设计花墙和廊子是为了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的深度花墙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隔不隔,界而未界,层次多了,景致深了,画面就有变化了

(请学生欣赏沧浪亭的复廊和廊墙漏窗图片,体会什么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3.感知细小之处的艺术特点

学生交流7-9段学习所得,内容如下: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内容门和窗也具有图案美和雕镂美,色彩有中国画的淡雅美:

(注:如果学生这个环节没有提及且课堂时间不够,就略去或作为课外作业)

4.理出课文说明顺序,教师小结

教学设计非常巧妙,结合教材特点,学生、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练习提供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料,课堂练习紧扣重点,并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

课文先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再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也就是从主要到次要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以此牵出课文的说明顺序,感受课文严谨的结构)

四、品读文章,辨析采用的说明方法

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④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⑤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五、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在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明确:(1)“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

(7)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该节课重点突出,目标全面、准确、具体,整体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布局合理,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理地将旧知识综合进行运用。

教学目的明确,对教学内容把握透彻、挖掘深入、处理新颖,在课堂教学中,对重难点言简意赅,分析透彻。方法得当、语言清晰,具有感染力,习题典型,题量适当,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任务,整个课堂效率非常高,对练习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移情好比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将教师和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并且使他们在教育情境中相遇时建成一个统一体,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学情感不仅能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其智力潜能的转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本中蕴涵着的情感基调,开发情感的源流,蓄积情感的“储备量”,运用“移情”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入情入境地体验,不断地感悟语言,不断地推动情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体验中获知,在求知中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篇:苏州园林教案课件

[教学设想]:

一、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的重点。

二、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就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三、本文以说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应适当分析,这是教学难点。

四、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认真辨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查字典等有关工具书,掌握生字的字形、读音,了解文中部分字词的意义。学习本文多样化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教学重点]: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领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

[教具准备]:

苏州园林的图片、课件

[教学要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伴着清雅的古筝曲,一起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三、课件显示图片欣赏,请同学们说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趣,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1、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鼓励学生运用诗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感受画意美的同时,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理清文章说明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听听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看看叶圣陶先生跟你们有没有同感。

[幻灯出示思考题] :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

3、作者分项概括,又从四个方面体现以上特点,是哪四个方面?

4、课文余下部分又介绍了什么?

5、结合是上述问题,标明全文说明顺序。

(电脑播放课件: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原文文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由发言。)

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将朗读训练与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信、有主见。]

1、结合图片,用语言再现苏州园林四个“讲究”的图画美。

(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提供相应的图片、音乐,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2、文中优美的句子很多,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从文中你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学生自由发言)

六、质疑问难。

[提倡学生有发问精神]

(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寻求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

七、拓展训练。

[学文与作文成为一体,意在指导学生注意作文的条理性]

试以“我的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不实写哪一处景或哪一件事,而从总的印象写起,引出对事物总的特点的概括,然后围绕中心多方面说明。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总印象:标本影响

第四篇:童趣教案(与课件配套)

童趣

教学目标

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②积累词语同时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③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童年》,及儿童趣事漫画。(2)、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变幻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你有美好的童年吗?童年的生活是否还历历在目?今天我就带你走进童年时代,我想会勾起你们许多美好的回忆„„说说你童年的趣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中的趣事,会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或许还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2、作品、作者简介

3、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二、诵读积累,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并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

2、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藐(miao),项为之强(jiang),鹤唳(li),怡(yi)然,凹凸(aotu),为壑(he),癞(lai)虾蟆

3、解释词义,疏通文意

(1)、学法指导:用组词换词法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

1.组词法或加字法。

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

2.换字法。如昂(抬)首(头)观之;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2)、释义:

拟作 自己 徐喷以烟 慢慢地 鞭数十 用鞭子打 以虫蚁为兽 把„当作„ 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 方出神 正 盖一癞蛤蟆 原来 项为之强 脖子通“僵”僵硬 果如鹤唳云端 果真 驱之别院 驱赶

(3)、默读课文,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词句。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e.果如鹤唳云端。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h.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徐喷以烟。k.以草为林。l.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5、反复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一)合作探究: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

1、学了这篇古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段?

2、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3、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留蚊于帐,“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2)把丛草、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神游其间”。(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蜞。

4、这几件事有什么“趣”?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1)“怡然称快”(2)“怡然自得”(3)“兴正浓”

5、为什么说这些“趣”是“物外之趣”?(“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6、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第1自然段“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是观察的习惯。时有物外之趣—一是观察的收获。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二)互动释疑: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如:*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四、背诵比赛,加深理解

男女生比赛,限时背诵课文。

注意语音停顿,节奏分明。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五、联系生活,体验拓展

1、生活体验: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试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拓展延伸: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a、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提示]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b、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提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富于联想和想像,加之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

3、总结:同学们,《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像。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中产生的。少年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 多姿多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引起对文言文兴趣,多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第五篇:苏州园林课件及教案(苏教版)

苏州园林课件及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二十一苏州园林

叶圣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字词、文学常识、整体感知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严谨的说明结构。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课时】1课时

【预习导学】

.导入新课

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2.作者链接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知识链接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丘壑()嶙峋()栏杆()叠嶂()

池zhǎo()zhēn()酌lòu()空jiàn()赏qiáng()薇

【合作•探究•展示】

合作•探究•展示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

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

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B.有代表性的园

2、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3、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存同析异。

三、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四、研讨探究。

.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3.课文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五、审美品味,表达训练。(二选一)

.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写一篇,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最好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说明文

a总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说:1.布局—自然之趣

2.配合—自然美

(大处讲究)

3.映衬—图画美

4层次—景致美

.每个角落—图画美

2.门和窗—图案美

(细部注意)

3.屋室装饰—色彩美

b说明顺序: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

c写作特点:围绕中心

有条不紊

【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

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

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

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

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

3.下列各组句子语意变化最不明显的一项是()

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

c.如果那么只有才D.如果但是只要就

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A.供给必需预告B.供应必须预告

c.供应必须预兆D.供给必需预兆

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阅读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③

是重峦叠嶂,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2、选文可分为两层,这两层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在假山的堆迭部分,文中“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迭的艺术效果。在说池沼的特点部分,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它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种些花草”。

3、对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池沼各是怎样与其它景物配合的。B.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池沼是怎样与假山相配合的。c.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与假山、池沼与池沼是怎样配合的。D.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假山、池沼是怎样与游人互相配合的。

4.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池沼,文中先介绍说明假山,再介绍说明池沼,重点说明的对象是池沼。

5、②句选词填空,依次应选填艺术、技术。

6.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A.既……又……

B.或者……或者……

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

7.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A.第①句

B.第①②句

c.第①④句

D.第句

8.本语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9.第⑨句加点的“那儿”指代的意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0.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

A.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

B.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c.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

D.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1.本语段是分项说明。课文中与它相呼应的语句是[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如在画图中”、“鱼戏莲叶间”加上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

3、“大多引用活水“中的”活“的作用是(突出池沼的特点)

4、池沼安排的不同点是: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

池沼安排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5、文中“又是入画的一景”指的是什么?([鱼戏莲叶间]

6、“艺术”和“技术”区别?[“艺术”时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7、“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往往”一次能否删去?为什么?[“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是这样,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删去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下载13 苏州园林教案(与课件配套)word格式文档
下载13 苏州园林教案(与课件配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园林课件

    【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2、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3、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

    苏州园林课件【参考】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

    6理想教案(与课件配套)

    理想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

    醉翁亭记配套课件教案

    醉翁亭记(主备人:钱路)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理解古人“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苏州园林获奖课件

    课件一般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苏州园林获奖课件,供大家阅读参考。苏州园林获奖课件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积累......

    有关苏州园林课件(最终五篇)

    导语:青春是短暂的,而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的任务很重。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苏州园林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苏州园林课件1第四单元13 苏州园林【课前寄语】苏州地处......

    苏州园林漏窗课件(大全)

    【课前寄语】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

    济南的冬天教案(与课件配套)[范文大全]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